学术投稿

对症处理并非放弃治疗

于世英

关键词:对症处理, 癌症治疗, 抗癌治疗, 标本兼治, 癌症病人, 治标, 治本, 症状, 医生, 晚期癌症, 头痛, 皮肤瘙痒, 口腔溃疡, 早中期, 全身性, 全过程, 疼痛, 呕吐, 矛盾, 咳嗽
摘要:大多数癌症病人都会产生疼痛、乏力、恶心、呕吐、便秘、咳嗽、口腔溃疡、皮肤瘙痒等局部和全身性症状.对此,医生常进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处理.不少癌症病人及家属误认为对症处理就是放弃积极的抗癌治疗,其实不然.标本兼治,共同攻克癌魔实际上,抗癌治疗与对症处理是癌症治疗中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二者并不矛盾.在癌症治疗中,医生既重视针对癌症本身的治本治疗(抗癌治疗),也重视针对癌症症状的治标处理.也就是说,攻克癌魔需要标本兼治.而对于许多癌症病人来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处理常贯穿于癌症治疗的全过程,只是在癌症病变的不同阶段,标本兼治的侧重点不一样,早中期癌症以治本为主,晚期癌症则以治标为主.
癌症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后的选择

    他是我大学同学中才情出众的一个.医科大学毕业后做了几年内科医生,20世纪80年代初出国学习.先从医,再做药,历尽艰辛,终于学有所成,得到主流社会承认,后来做到跨国药企的亚洲总裁,是那个年代外出打拼获得成功的代表,经济、社会地位都无可挑剔.我曾受邀参加他在北京组织的几次活动,见到他身居公司高位,精明干练,统筹全局,事业中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刘端祺;王迈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骑”回生活

    在这个世界上,我不会是唯一一个在癌症确诊之后就认为自己走到了生命谷底的人.当然,我也不会是遭受命运捉弄(失业、经济困难、死亡、离异或上天让这些不幸结伴而来)后的唯一幸存者.癌症确诊后一定有很多人会像无助的婴儿一样躺在震惊与绝望的井底,大哭道:“这不是我要的生活.”当绝望的井底进一步下沉,他们就跌入了低谷中的新低谷.我不是与癌症抗击的唯一的人,我也不会说:“无论如何,这毕竟是一份礼物.”

    作者:盖尔·普利斯奈尔琼斯;柚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胰腺癌术后患者的饮食与营养

    胰腺既是一个外分泌器官,又是一个内分泌器官,主要分泌多种消化酶和胰岛素,其中消化酶通过胰管汇集到肠道,帮助食物消化,胰岛素进入血循环促进血糖被身体利用.手术可造成患者胰液分泌减少,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营养物质消化不良和继发性糖尿病.通过饮食调理、营养支持等措施,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方玉;龚丽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病理解读:胰腺癌——小世界大乾坤系列之(二十)

    胰腺癌因其症状隐匿难以发现、扩散快、预后差而被称为“癌中之王”,常常令人闻之色变.我们所熟知的香港艺人沈殿霞就是因此病而辞世.本期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胰腺癌病理.了解病理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胰腺的位置和组织学.胰腺位于上腹部、胃的后方,紧贴脊柱,少数情况下可以异位到十二指肠、胃和空肠等处.胰腺分为头、体、尾三部分,头部被十二指肠包绕(图1).从组织学来讲,胰腺是由外分泌部(分泌胰液的腺泡及其输送导管)和内分泌部(胰岛)组成的,通常所说的胰腺癌是指外分泌部发生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外分泌部是由以小叶为单位的腺泡和逐级增大的导管组成的,导管汇合于主胰管和副胰管,分别开口于十二指肠,主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处称为Vater乳头.

    作者:李香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门诊故事(一)

    一年一度的春节过去了,我们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一切又开始了.上午的门诊照例40个病人,来自全国各地.一个年轻的女孩,患了直肠癌,广泛转移.家属带着她坐着轮椅,不远千里,从西北来到我的诊室.我一看,病情太晚了,基本上没有什么办法.家属一脸期待,我看了病人的腹部情况,说了我都记不清的几句安慰的话,让家属把病人推出诊室,家属留在诊室内.我让他坐在桌旁,这是一个老实的农民,面色黝黑,两只手使劲地搓着,两眼直盯着我.

    作者:顾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琴声在候诊大厅荡漾

    当你坐在舒适的座椅上,欣赏身旁水池里几尾灵动游弋的锦鲤,耳畔响起舒缓的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若不是偶尔踱过几个穿病号服的,或是穿着白大褂行色匆匆的医护人员,你一定会以为自己置身于某个星级酒店的大堂.是的,不要错愕,这里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外科楼候诊大厅,一个将“癌症患者人文关怀”诠释得好的地方.2015年12月29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心音坊”音乐治疗工作坊正式启动,它的成立,得到了院领导、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及北京东方佳韵文化艺术中心的支持与祝福.

    作者:章新奇;章新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对药物应存敬畏之心(上)——《癌症康复》编辑部视频访谈录

    2016年1月8日,一个难得的风轻云淡的冬日,我应《癌症康复》编辑部之邀,就药物使用相关问题做视频访谈.话题涉及广泛多面,有老生常谈的问题,亦有新时代的新话题,以己工作经验和学习心得畅所欲言.随后汇集成章,虽一己之见,亦经思索凝练,或可有益于读者.问题一:谈谈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广义的“药物合理应用”因为各种媒介宣传,很多人并不陌生.但“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就不那么熟悉了.可以说,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难度更大.首先来了解何谓“合理用药”?也即合理用药的标准,目前还未见有确切的定义,一般认为是在对患者全面了解及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等的基础上,安全有效地选用药物,使病人在冒少的风险下,获得大的治疗效益.这个所谓的标准里涉及到医生、患者和药物.

    作者:杨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大数据时代”的美好新生活(二)

    “互联网+”模式即将在我国掀起新一波发展浪潮,将会给各个领域带来一场极其深刻的革命,这一新模式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及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分析.大数据就是从各种类型的海量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能力的大数据技术支持.人们未来的生活几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大数据,可以说,数据无处不在.人们的日常行为随时都在产生数据或信息,并与此前的数据或信息发生交互.

    作者:韩翠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癌症也给生命带来夏花般绚烂

    打开27岁来访者带来的相册,生命的张扬立刻跃入眼中.那是一位风华正茂的女子,或悲或喜,或嗔或怒,巧兮笑兮,鲜活的色彩渲染了整本相册.合上相册,眼前的她如枯槁老人,双眼无神,不知聚焦在宇宙中何处,似灵魂无所依附,生命的流逝刻下深深的烙印.前后2个月变化如此之大,让人不禁好奇她的生命中发生了什么?

    作者:左彩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深度对话刘端祺教授慎始敬终:缓和姑息医疗让生命画上圆满句号

    日本著名电影《入殓师》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将尊严还给死者,以及生者如何通过后的优雅仪式与死者和解、告别.死亡,通过入殓师的出色工作变得不再可怕,并使其与生命成为连续的整体.《入殓师》第一次以电影的方式温暖地向我们展示了生命需要一个圆满的句号.如今,在医学领域,一门给生命画上圆满句号的学科——缓和姑息与临终关怀学科正在悄然兴起,尤其在癌症患者和医生群体中更是被频繁提及.为了更清楚地了解缓和医疗和临终关怀,记者采访了缓和姑息医疗领域的专家——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主任、北京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端祺教授.刘教授是我国较早关注缓和姑息治疗的内科学专家,他平易近人、谦和朴素的风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教授结合自己的从医经历,生动全面、深入浅出地给我们解读了缓和医疗的意义.

    作者:矢车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做个聪明的肿瘤病人——肿瘤专家指导就医“六诀窍”

    近日,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完成的《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显示,中国2015年估计新增430万癌症病例,癌症的死亡病例超过280万.让肿瘤患者头疼的莫过于几件事:如何在第一时间选择一家好医院?怎样找对“好医生”?面对拥挤的门诊、忙碌的专家,如何简洁、准确地表达病情?如何抗癌才能省钱、省时又省心?针对这些问题,漳州市正兴医院副院长兼肿瘤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吴晓安,总结自己诊治时的经验,向患者介绍看病的“六招”小诀窍.

    作者:吴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以身试“癌”不可取——对乔布斯8年抗癌之路的思考

    一代天骄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于2011年10月5日因胰腺神经内分泌细胞癌(胰腺恶性肿瘤的一种)辞世,终年56岁.人们获悉后怀着惊愕、惋惜、感慨、追忆等心情的同时,也会思考着……作为每天与癌症打交道的病理医生,我在阅读了媒体有关乔布斯报道中有限的病史后,不由自主地竞想说一句:“以身试‘癌’不可取!”

    作者:纪小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阳光心态灿烂人生——珍惜所有 分享幸福

    虽然世间总是存在不尽如人意,但并不缺少美丽,我们需要懂得珍惜.珍惜已有的,才能获得别人继续的信赖和信任;珍惜已有的,我们才能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珍惜已有的,我们才能走出人生的不如意;珍惜已有的,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幸运者.美好的追求并非遥不可及,你珍贵的,是你现在拥有的;你不会失去的,是你紧握手中的.亲情,不仅需要血缘的维系,也需要体贴的话语,深情的关注.友情绝非利益的天平,需要宽容,需要理解,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你给世界一个微笑,时光就会带给你无数的微笑.

    作者:孙健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一位晚期胰腺癌患者的全程身心护理

    一位79岁的男性胰腺癌晚期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腹部疼痛,由于肿瘤包裹血管不能手术治疗,曾行射波刀治疗和单药口服S-1姑息化疗.后因患者病情恶化,出现了肺转移,门静脉瘤栓,大量腹水,梗阻性黄疸,上消化道出血,低蛋白血症,肾功能衰竭等全身症状.患者在我科就诊治疗2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医科医疗护理团队给予了他全程、全面和全身心的照护.尽管没有能力挽留患者走向生命终点的脚步,但我们却在患者和家属无助时撑起了一片天,尽力使患者减轻痛苦,帮助他实现了心愿,并引导家属正确面对亲人的离世,使逝者安息,生者慰藉.下面是我们在患者病情变化的整个过程中,对患者主要痛苦和心灵关怀的体会.

    作者:王云;李萍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对症处理并非放弃治疗

    大多数癌症病人都会产生疼痛、乏力、恶心、呕吐、便秘、咳嗽、口腔溃疡、皮肤瘙痒等局部和全身性症状.对此,医生常进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处理.不少癌症病人及家属误认为对症处理就是放弃积极的抗癌治疗,其实不然.标本兼治,共同攻克癌魔实际上,抗癌治疗与对症处理是癌症治疗中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二者并不矛盾.在癌症治疗中,医生既重视针对癌症本身的治本治疗(抗癌治疗),也重视针对癌症症状的治标处理.也就是说,攻克癌魔需要标本兼治.而对于许多癌症病人来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处理常贯穿于癌症治疗的全过程,只是在癌症病变的不同阶段,标本兼治的侧重点不一样,早中期癌症以治本为主,晚期癌症则以治标为主.

    作者:于世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胰腺癌知识问答

    胰腺在人体什么位置胰腺在人体的上腹部,胃的正后方.胰腺附近的器官除了胃,还有十二指肠、胆管、脾脏和横结肠.但和这些器官相比,胰腺位置更加居中,靠后.正因为位置深,周围器官多,胰腺病变常常让人误以为是胃肠道不舒服.胰腺有什么功能很多人了解胰腺是因为胰腺有胰岛,胰岛能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所以胰腺功能不好了可能会得糖尿病.其实这只是胰腺功能的一部分,分泌胰岛素属于胰腺的内分泌,胰腺还有外分泌功能,也就是分泌胰液.我们都知道胃液是胃分泌的,是消化食物用的液体.胰腺则分泌胰液,辅助消化吸收.胰腺在人体消化吸收的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胰液可以分解我们吃的各种营养物质,把它转化成我们可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没有胰液或缺乏胰液,我们的消化就会大受影响.胰腺通过内分泌和外分泌保证人体生理活动的正常运转,我们可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胰腺.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掌握肿瘤常识 使我创造奇迹

    我是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20世纪50年代在没有任何防护条件下搞科研,一干就是20年.朝夕与有机氯相处,我们科研小组6人中,有3人罹患胃癌、肝癌等相继离开人世.我也两次被确诊为癌症.我已是近30年癌龄,近90岁的健康老人,不愧为《再现生命光彩》一书中的一员.回忆过去在漫长的岁月中,酸甜苦辣、催人泪下、不堪回首,但我终于战胜了疾病,荣获“北京市抗癌明星”称号.现将我的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癌症的及时发现、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田毓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者寄语

    编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第三届“清逸杯”作文比赛在美丽的春季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那些在平时不显山露水、默默工作的可爱的女职工们,她们在“我想对患者说”和“医者寄语”中道出了从医之人的厚道仁心.文章收录在《巾悦》文集.《癌症康复》杂志多年来关注医患关系话题,系列刊登这方面的文章.杂志选登《巾悦》文集中的部分优秀作品与读者分享.我们愿为医患关系和谐作出更多努力.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也许有职业倦怠、会面临伤害,但有机会执笔寄语情怀,想说的还是一点真切的感受,那就是医务工作者想看到和不愿见到的事情.健康所系——医者不愿看到不该患病的人得了病.什么原因呢?从当前首要威胁人类健康的肿瘤或慢性心脑血管病等来说,是环境、基因还是生活方式导致了疾病?一一细分下来,还是要归结为人的因素.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一日三餐,你吃对了吗?

    “无病是福天行健,家常便饭享永年.”古语说:“民以食为天.”意思是吃饭虽是每日都要做的事,但这件事的意义及其重大.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后来逐渐演变为一日三餐.这种改变除了历史原因外,我们今天从营养学角度来看,也是有科学依据的.三餐中的学问,你了解吗?人体消化吸收食物的时间决定了一日需要三餐,也决定了三餐的间隔时间.

    作者:于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胰腺癌——选择有效的治疗

    胰腺癌发病隐匿,进展快,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都呈现升高的趋势.胰腺癌的治疗始终是肿瘤界专家和医师努力研究的领域.外科依然是主攻部队胰腺癌的治疗应当首选外科手术,特别是局限期的胰腺癌.但遗憾的是,胰腺癌很难在早期发现,确诊的胰腺癌患者,80%都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根治切除的胰腺癌局限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5%;局部晚期或有转移的胰腺癌患者,50%的病人(中位生存期)仅能生存6个月左右,5年生存率不到2%.

    作者:申文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癌症康复杂志

癌症康复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