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毒性脑白质病

何声秀;吕丽荣;包兴才

关键词:脑白质病, 进行性多病灶, 辐射损伤, 抗肿瘤药/副作用, 综述文献
摘要:颅脑照射和抗癌化疗是中毒性脑白质病非常确定的病因.对肿瘤放化疗引起中毒性脑病的临床及其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肥城市食管癌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肥城市食管癌高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获取资料,分层分析和 Logistic 回归分析计算统计指标 OR.结果:185 例患者和 204 例对照,在调整的因素为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吸烟指数、饮酒指数和喝茶指数等因素后,发现食管癌家族史、患有食管病史、吃咸菜多、吃霉变食品、种菜少或不种菜、水源污染为危险因素.对 10 年前和 20 年前的饮食组成和营养成分分析发现,居民 10 年前和 20 年前的大豆及豆制品摄入量对照组是病例组的 2 倍.将其按所含的营养成分计算后两组比较,20 年前蛋白、铁、磷摄入量多有保护性作用,并呈线形相关.不同因素共同暴露分析显示,食管癌家族史与食管病史、吸烟和饮酒有协同作用,蛋白摄入量增加有拮抗作用.结论:本地区食管癌危险因素的特异性发现为水源污染和蛋白摄入量偏低,大豆蛋白可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赵德利;杨友德;陈明会;胡茂新;张泉河;郭晓路;李会庆;金世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含皮肤癌的双原发癌五例

    1 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42岁.12年前曾患回盲部非霍奇金淋巴瘤行手术及放射治疗.

    作者:李新功;孙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国肿瘤流行状况与防治对策述评

    进入21世纪,中国由于人口的逐渐老龄化,以及吸烟、感染等问题的存在,肿瘤防治所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对中国肿瘤流行状况做一简要概述,并就中国癌症控制策略和肿瘤防治工作的目标进行探讨.

    作者:徐宁志;董志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国产盐酸拓扑替康治疗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国产拓扑替康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初治和复治患者 26 例.拓扑替康单药治疗剂量为 1.2 mg/(m2·d),联合剂量为 1.0 mg/(m2·d),静脉滴入 30 min,连用 5 d.联合卡铂剂量为 350 mg/m2,21 d 为 1 个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26 例中,25 例可评价疗效.CR 1 例,PR 17 例,有效率 72%.初治的有效率为 80%,复治的有效率为 54%.3 例脑转移的患者,2 例 PR.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19例,Ⅲ~Ⅳ度血小板减少 11 例.非血液毒性较轻,可耐受.结论:拓扑替康单药治疗复发SCLC疗效确切,联合卡铂可以耐受,疗效增加.主要的毒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作者:高平;陈秀珍;关小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鼻咽癌福州分期和UICC(1997)分期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索鼻咽癌福州分期和 UICC(1997)分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方法:根据入院时病变情况按 UICC 及福州分期重新分期,对比观察 254 例放疗前有鼻咽 CT 检查的首程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病期分布情况.结果:1)两种分期的Ⅰ、Ⅱ、Ⅲ、Ⅳ期生存率相似,T、N 分期生存率相似,差异均无显著性;2)病期分布情况:UICC 分期中以Ⅱ期患者偏多,福州分期以Ⅲ期患者为主;N 分期 UICC 以 N1 为主,福州分期以 N2偏多;T 分期两组主要在 T3、T4 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两种分期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分期差异主要在N1、N2 上.

    作者:杨家林;文浩;王冀川;祝朝富;张伟;李志琳;黄小玉;冉小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副乳腺癌一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38岁.无意中发现左乳外上腋前线区 2.0 cm×1.5 cm×1.0 cm 大小肿物,质硬,活动度差,略压痛,皮肤无红肿,未做治疗.

    作者:孙晓玲;张秀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国临终关怀工作的开展及其前景展望

    对临终关怀的概念、兴起,特别是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做一综述,并对以后的发展前景给予科学的分析和预测.

    作者:孟宪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肿瘤细胞生长、浸润、转移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近些年来,对这些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无论是在基础方面,还是在临床病理学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为抗肿瘤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对HGF与VEGF的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以及目前研究的重要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姜凯;黄志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胃癌中p27、p53蛋白及TGF-β RⅡ的关系和预后意义

    目的:探讨 p27、p53 蛋白及 T β RⅡ在胃癌中的表达关系和预后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同步检测人胃癌组织中 p27、p53、T β RⅡ的表达.结果:62 例胃癌中 p27 蛋白失表达率为58.1%,高于胃癌旁组织20.0%;p53 和 T β RⅡ阳性率在胃癌中分别为43.5%和17.7%,而癌旁组织分别为 0 和 50%.p27 阳性组的 p53、T β RⅡ阳性率(分别为65.4%、31.0%)显著高于 p27 阴性组(P<0.05),p27与 p53 及 T β RⅡ呈正相关;而 p53 与 T β RⅡ差异无显著性(P>0.05).Kaplan-Meier 曲线显示 p27、T β RⅡ阴性组及 p53 阳性组患者的预后较对照组差(P<0.05),Cox 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27 与预后弱相关(P=0.056 1),p53 和 T β RⅡ与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p27、p53、T β RⅡ相互作用,对胃癌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p27 和 T β RⅡ表达愈强、p53 表达愈弱,说明预后较好,反之则差.联合检测 p27、p53、T β RⅡ,可辅助胃癌诊断、估计预后、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朱友群;万美珍;胡岳棣;张永琪;史永娟;佘正尧;郑建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叶绿酸抗细胞恶变相关cDNA序列的克隆

    目的:克隆叶绿酸抑制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恶性转化的相关差异表达cDNA序列.方法:以叶绿酸及反式-BPDE共同处理的16HBE细胞为实验细胞,以反式-BPDE单独处理的16HBE细胞为对照细胞,采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比较2种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分离叶绿酸抗反式-BPDE作用的相关差异表达cDNA片段.分离的片段分别与pGEM-T载体连接并转化入JM109细菌中,对质粒DNA进行测序.以BLASTN程序进行GenBank的同源性检索.结果:克隆的5条cDNA序列中,有3条为新基因序列,另2条分别与类S18/S6人核糖体蛋白及alpha-烯醇酶等有同源性.结论:克隆的5条cDNA序列所在的基因可能与叶绿酸抗细胞恶性转化分子机制密切相关.

    作者:朱丽瑾;蒋义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78例老年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心肺并发症临床治疗体会

    回顾性分析1993年8月-2000年8月昌邑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 78 例老年食管癌及贲门癌的临床资料.78 例患者术前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 1 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23 例,慢支、肺气肿 20 例,陈旧性肺结核 2 例,合并2种以上并发症的 8 例.术后发生心肺并发症 27 例(34.6%),死亡 2 例,其中 1 例死于 ARDS.详细术前检查、充分术前准备、谨慎的麻醉处理、术中轻柔操作、术后严密监护及时处理,可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王修智;张晓兰;王成功;庞大斌;马君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肺癌合并预激综合征一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35岁,术前经CT及纤支镜检查,诊为左肺中心型肺癌,病理为小细胞未分化癌.既往有预激综合征病史.

    作者:刘延昌;李桂芝;张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92 Ir内放疗增加肺癌动脉化疗和外照射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初步研究192 Ir(铱)高剂量率支气管腔内后装放射治疗(HDR-IBB)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和外照射(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6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三联组和二联组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三联组卡氏评分提高16例,二联组卡氏评分提高6例.三联组卡氏评分提高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联组近期有效率为90.3%,二联组近期有效率67.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联组1年生存率为72.8%,而二联组1年生存率为44.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AI、RT及HDR-IBB三者联合治疗是NSCLC综合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钦志泉;张苏展;卢丽琴;刘子江;贾勇士;吴树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关系初探

    目的:了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间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外周血中的HHV-6-DNA,健康体检者和缺铁性贫血者为对照组.结果:20例 ITP 患者、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的 HHV-6-DNA 检出率分别为25%(5/20)、10%(1/10)和3.33%(1/30),ITP患者组与健康体检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ITP患者组与缺铁性贫血组间差异无显著性.15例ITP患者骨髓和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HHV-6-DNA 检出率分别为46.67%(7/15)和0,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10例ITP治疗前、治疗第5天、第10天时外周血HHV-6-DNA检测,分别有3、3、2例阳性.结论:ITP与HHV-6的感染呈正相关;骨髓中HHV-6-DNA检出率高于外周血中.

    作者:董学君;刘忠民;傅佳萍;詹乾钢;钟永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腭部肿瘤的诊治--附78例临床病理分析

    回顾性分析了78例腭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肿瘤51例,全部行手术治疗.27 例恶性肿瘤分别给予不同术式治疗,仍有 12 例复发,5 例在术后 7 个月~3 年死亡.结果提示,应重视快速冷冻切片对腭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同时应正确掌握腭骨水平板切除的适应证,以减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孔凡芝;董立新;王玉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国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现状及述评

    对中国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讨论了我国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已取得的进展和有待改进的方面,提出了应进行系统化研究的建议.

    作者:韩金祥;高雪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介入化疗栓塞治疗鼻咽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介入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鼻咽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7例鼻咽癌患者分成3组:1)A组(介入化疗+放疗组)26例;2)B组(放疗+化疗组)29例;3)C组(单纯放疗组)32例.结果:随访48~61个月,近期疗效CR分别为A组80.8%、B组58.6%、C组50.0%,A组与B、C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3、4年生存率分别为:A组80.8%、76.9%、61.5%,B组58.6%、51.7%、44.8%,C组46.9%、40.6%、37.5%.结论:采用放疗结合介入化疗栓塞对鼻咽癌治疗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锦生;文锡荣;郑佳坤;詹永忠;陈成武;许玩兰;李奕如;陈胜润;林介仁;张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c-myc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 E6 蛋白表达的关系

    目的:检测 c-myc 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 c-myc 蛋白表达与 HPV16/18 E6 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对 21 例慢性宫颈炎、40 例宫颈上皮内瘤(CIN)和 71 例浸润性宫颈鳞癌进行 c-myc 蛋白和 HPV16/18 E6 蛋白检测.结果:慢性宫颈炎、CINⅠ级、Ⅱ级、Ⅲ级 c-myc 蛋白阳性率均很高,而浸润性宫颈鳞癌 c-myc 蛋白阳性率下降(P<0.05);HPV16/18 E6 阳性组和 HPV16/18 E6 阴性组之间 c-myc 蛋白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浸润性宫颈鳞癌 c-myc 蛋白表达明显下降,c-myc 蛋白表达与 HPV16/18 E6 蛋白表达之间无相关性.

    作者:黄利鸣;石新兰;黎家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HPV相关肿瘤疫苗的研究进展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小 DNA 病毒,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与 HPV 感染有关,尤其是宫颈癌.目前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得的 HPV 疫苗依其作用效果可分为三大类:以体液免疫为主的预防性疫苗、以细胞免疫为主的治疗性疫苗及兼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预防性兼治疗性疫苗.

    作者:吴勉云;伍欣星;邱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脾照射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分析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河北省开滦集团公司林西医院1988-2001年使用高能射线照射脾脏治疗本病36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邹玉环;王东才;曲宏伟;付占昭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