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关系初探

董学君;刘忠民;傅佳萍;詹乾钢;钟永根

关键词: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疱疹病毒6型, 人, 聚合酶链反应, 骨髓
摘要:目的:了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间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外周血中的HHV-6-DNA,健康体检者和缺铁性贫血者为对照组.结果:20例 ITP 患者、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的 HHV-6-DNA 检出率分别为25%(5/20)、10%(1/10)和3.33%(1/30),ITP患者组与健康体检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ITP患者组与缺铁性贫血组间差异无显著性.15例ITP患者骨髓和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HHV-6-DNA 检出率分别为46.67%(7/15)和0,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10例ITP治疗前、治疗第5天、第10天时外周血HHV-6-DNA检测,分别有3、3、2例阳性.结论:ITP与HHV-6的感染呈正相关;骨髓中HHV-6-DNA检出率高于外周血中.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叶绿酸抗细胞恶变相关cDNA序列的克隆

    目的:克隆叶绿酸抑制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恶性转化的相关差异表达cDNA序列.方法:以叶绿酸及反式-BPDE共同处理的16HBE细胞为实验细胞,以反式-BPDE单独处理的16HBE细胞为对照细胞,采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比较2种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分离叶绿酸抗反式-BPDE作用的相关差异表达cDNA片段.分离的片段分别与pGEM-T载体连接并转化入JM109细菌中,对质粒DNA进行测序.以BLASTN程序进行GenBank的同源性检索.结果:克隆的5条cDNA序列中,有3条为新基因序列,另2条分别与类S18/S6人核糖体蛋白及alpha-烯醇酶等有同源性.结论:克隆的5条cDNA序列所在的基因可能与叶绿酸抗细胞恶性转化分子机制密切相关.

    作者:朱丽瑾;蒋义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96例腮腺区肿瘤临床分析

    通过对96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区肿瘤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合良恶性腮腺肿瘤的发病特点及诊治要点,总结了混合瘤复发的一些基本原因和减少复发的处理方法.

    作者:袁道英;杜琛;赵怀元;陈桂英;霍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放射诱导HSV-TK基因肺癌靶向性表达的研究

    目的:构建由 Egr-1 启动子驱动 HSV-TK 基因表达的重组质粒,通过放射诱导调控 HSV-TK 基因的肿瘤靶向表达,以提高肺癌基因治疗的选择性和有效性.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方法构建 tgEgr-HyTK 表达载体;脂质体介导转染肺癌 A549、SHG44 细胞系,给以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观察照射前后各时相点肺癌细胞 HSV-TK 表达情况;以及不同浓度前药 GCV 作用下肺癌细胞相对存活率的变化.结果:γ射线可诱导 HSV-TK 基因在被转染肺癌细胞表达显著增强,呈剂量依赖性;照射后 3 h HSV-TK 基因表达增强,于第 8 小时达峰值,第 36 小时恢复至照射前水平.经放射诱导后,tgEgr-HyTK 转染肺癌细胞对 GCV 的敏感性明显升高(P<0.05);进一步发现,HSV-TK/GCV 系统对放射线有较明显的增敏作用.放射和 HSV-TK/GCV 在肿瘤杀伤作用上存在明显协同效应.结论:利用 Egr-1 启动子调控 HSV-TK 基因的肿瘤靶向性表达,是一种高效、特异的肺癌基因治疗新策略.

    作者:王卫东;陈正堂;李德志;段玉忠;曹正怀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肺肿瘤99m Tc-MDP显像规律与病理学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99m Tc-羟基亚甲基二磷酸(MDP)SPECT 显像 (MDPSI)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及不同病理学特点的显像规律.方法:对 63 例经病理证实的肺肿瘤患者和 10 例正常对照进行早期(10 min)MDPSI,用感兴趣区分析法计算肿瘤和正常肺组织的放射性比(T/NT),分析不同病理学特点与99m Tc-MDP 摄取的关系.结果:肺癌的99m Tc-MDP 摄取(2.36±0.56)明显高于良性病灶(1.44±0.47) 和正常对照 (0.98±0.12),t=5.26、7.70,P<0.01,以摄取比值>1.8 为判断标准,MDPSI 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 90.2%、90.9% 和 90.4%.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对99m Tc-MDP 摄取差异有显著性,周围型肺癌的摄取明显高于中央型,中高分化肺癌的摄取明显低于低分化癌,有骨转移的肺癌的99m Tc-MDP 摄取明显高于无骨转移者,<3 cm、>3 cm癌肿对99m Tc-MDP 摄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MDPSI 对肺癌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肺癌对99m Tc-MDP 摄取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肿瘤部位及骨转移有关,与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

    作者:谢昌辉;马志海;李秀江;张玉萍;高凤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食管癌肉瘤的临床及X线诊断

    目的:分析食管癌肉瘤的临床 X 线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9 例食管癌肉瘤行钡餐检查.结果:本病好发于食管中段,以腔内息肉样充盈缺损并伴有分叶、局部食管扩张为特征,它可以带蒂,一般不引起梗阻.结论:本病临床症状出现晚,病史较长,结合钡餐检查的腔内息肉样充盈缺损,应考虑食管癌肉瘤,本病均需组织学检查才能确诊.

    作者:李春卫;林祥涛;裴风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国肿瘤流行状况与防治对策述评

    进入21世纪,中国由于人口的逐渐老龄化,以及吸烟、感染等问题的存在,肿瘤防治所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对中国肿瘤流行状况做一简要概述,并就中国癌症控制策略和肿瘤防治工作的目标进行探讨.

    作者:徐宁志;董志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屈洛昔芬逆转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屈洛昔芬(DRO)对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多药耐药性(MDR)的影响.方法:应用 MTT、半定量 RT-PCR 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研究 DRO 对 MCF7/ADR 药物敏感性、耐药相关基因 MDR1、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Pi(GST-π)、拓扑异构酶Ⅱα(Topo Ⅱα)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细胞内药物积累.结果:在 20、10 和 5 μmol/L 浓度时 DRO 对 MCF7/ADR 耐药性的逆转倍数分别为 16、8 和 3 倍,逆转强度与同类化合物三苯氧胺相当.DRO 处理后,MDR1 和 GSTπ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DRO 使 ADR 在细胞内的积累分别增加到 2.5(20 μmol/L)、2.0(10 μmol/L)和1.5(5 μmol/L)倍.结论:DRO 具有较强的逆转 MCF7/ADR 耐药性的作用,其逆转机制是多途径的.

    作者:李杰;郭伟剑;夏鹏;陈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洛屈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洛屈注射液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止痛效果,采用洛屈注射液 300 mg 溶于生理盐水 500 mL 中静脉滴入,1次/d,连用 10 d 为1个疗程,共用 1 个疗程.结果示缓解 20 例(52.63%),有效 12 例(31.55%),无效 6 例(15.79%),止痛总有效率为 84.21%(32/38).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洛屈注射液治疗晚期肿瘤骨转移疼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萍萍;赵景芳;林苏;尤建良;倪依群;薛青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与胰岛素抵抗

    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同时IR又是引起恶性肿瘤发生的诱因之一.监测恶性肿瘤患者中IR水平,有助于提高对肿瘤疗效及预后的判断,并有助于预防肿瘤.

    作者:张怡梅;刘斌;任朝英;李书君;贾漪涛;李庆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HPV相关肿瘤疫苗的研究进展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小 DNA 病毒,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与 HPV 感染有关,尤其是宫颈癌.目前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得的 HPV 疫苗依其作用效果可分为三大类:以体液免疫为主的预防性疫苗、以细胞免疫为主的治疗性疫苗及兼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预防性兼治疗性疫苗.

    作者:吴勉云;伍欣星;邱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国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现状及述评

    对中国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讨论了我国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已取得的进展和有待改进的方面,提出了应进行系统化研究的建议.

    作者:韩金祥;高雪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国肿瘤放射治疗学的现状与展望

    近20年来放射肿瘤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放射肿瘤学的发展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从整体上看,我国放射肿瘤学无论从临床整体疗效,还是学术研究水平,较国际领先水平都还有一定的差距.就近年来我国放射肿瘤学研究的现状,结合国内外学术发展的现状与方向,从放疗技术、放射物理及生物学研究等几个方面,做一简单综述.

    作者:于金明;邢力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的CF组成的ELF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比较

    为研究不同剂量的CF组成的ELF方案(分为小剂量组及中剂量组)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将43例晚期大肠癌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小剂量组24例,中剂量组19例.结果小剂量组有效率为50.0%,而中剂量组为52.6%,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静脉炎、口腔炎,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结果提示,小剂量CF组成的ELF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可靠,更经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作者:孙建国;陈烈;王俊峰;高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乳房肿块切除术切口改进探讨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8年8月-2000年10月收治的46例乳房肿块切除病例,探讨乳房肿块切除的手术进路问题.

    作者:邵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国临终关怀工作的开展及其前景展望

    对临终关怀的概念、兴起,特别是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做一综述,并对以后的发展前景给予科学的分析和预测.

    作者:孟宪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78例老年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心肺并发症临床治疗体会

    回顾性分析1993年8月-2000年8月昌邑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 78 例老年食管癌及贲门癌的临床资料.78 例患者术前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 1 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23 例,慢支、肺气肿 20 例,陈旧性肺结核 2 例,合并2种以上并发症的 8 例.术后发生心肺并发症 27 例(34.6%),死亡 2 例,其中 1 例死于 ARDS.详细术前检查、充分术前准备、谨慎的麻醉处理、术中轻柔操作、术后严密监护及时处理,可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王修智;张晓兰;王成功;庞大斌;马君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进展期胃上部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探讨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手术路径的合理选择以及手术技巧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总结我院 1985-1995 年经根治性手术治疗的 183 例胃上部癌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手术 20 例,经胸或胸腹联合手术 163 例.结果:经腹手术在缩小手术创伤、减少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安全性较好,但亦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论:手术路径的选择主要应依据肿瘤的具体情况而定,合理掌握指征.对于非贲门胃上部癌、食管侵犯在 2 cm 或以下者以及 Borrmann Ⅰ、Ⅱ型的胃上部癌应优先考虑经腹路径的手术.

    作者:李威;詹友庆;孙晓卫;徐立;仲坚;徐大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胸部肿瘤术后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总结我院1991-1998年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实施胸部肿瘤手术后出现的 49 例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对同期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5).老年冠心病是开胸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基础,术后应严密监护.

    作者:李润智;姜红菊;王瑞来;高健;郭雷;张春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含皮肤癌的双原发癌五例

    1 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42岁.12年前曾患回盲部非霍奇金淋巴瘤行手术及放射治疗.

    作者:李新功;孙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腭部肿瘤的诊治--附78例临床病理分析

    回顾性分析了78例腭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肿瘤51例,全部行手术治疗.27 例恶性肿瘤分别给予不同术式治疗,仍有 12 例复发,5 例在术后 7 个月~3 年死亡.结果提示,应重视快速冷冻切片对腭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同时应正确掌握腭骨水平板切除的适应证,以减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孔凡芝;董立新;王玉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