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东;陈正堂;李德志;段玉忠;曹正怀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8年8月-2000年10月收治的46例乳房肿块切除病例,探讨乳房肿块切除的手术进路问题.
作者:邵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克隆叶绿酸抑制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恶性转化的相关差异表达cDNA序列.方法:以叶绿酸及反式-BPDE共同处理的16HBE细胞为实验细胞,以反式-BPDE单独处理的16HBE细胞为对照细胞,采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比较2种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分离叶绿酸抗反式-BPDE作用的相关差异表达cDNA片段.分离的片段分别与pGEM-T载体连接并转化入JM109细菌中,对质粒DNA进行测序.以BLASTN程序进行GenBank的同源性检索.结果:克隆的5条cDNA序列中,有3条为新基因序列,另2条分别与类S18/S6人核糖体蛋白及alpha-烯醇酶等有同源性.结论:克隆的5条cDNA序列所在的基因可能与叶绿酸抗细胞恶性转化分子机制密切相关.
作者:朱丽瑾;蒋义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检测 c-myc 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 c-myc 蛋白表达与 HPV16/18 E6 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对 21 例慢性宫颈炎、40 例宫颈上皮内瘤(CIN)和 71 例浸润性宫颈鳞癌进行 c-myc 蛋白和 HPV16/18 E6 蛋白检测.结果:慢性宫颈炎、CINⅠ级、Ⅱ级、Ⅲ级 c-myc 蛋白阳性率均很高,而浸润性宫颈鳞癌 c-myc 蛋白阳性率下降(P<0.05);HPV16/18 E6 阳性组和 HPV16/18 E6 阴性组之间 c-myc 蛋白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浸润性宫颈鳞癌 c-myc 蛋白表达明显下降,c-myc 蛋白表达与 HPV16/18 E6 蛋白表达之间无相关性.
作者:黄利鸣;石新兰;黎家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20年来放射肿瘤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放射肿瘤学的发展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从整体上看,我国放射肿瘤学无论从临床整体疗效,还是学术研究水平,较国际领先水平都还有一定的差距.就近年来我国放射肿瘤学研究的现状,结合国内外学术发展的现状与方向,从放疗技术、放射物理及生物学研究等几个方面,做一简单综述.
作者:于金明;邢力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35岁,术前经CT及纤支镜检查,诊为左肺中心型肺癌,病理为小细胞未分化癌.既往有预激综合征病史.
作者:刘延昌;李桂芝;张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通过对96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区肿瘤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合良恶性腮腺肿瘤的发病特点及诊治要点,总结了混合瘤复发的一些基本原因和减少复发的处理方法.
作者:袁道英;杜琛;赵怀元;陈桂英;霍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构建由 Egr-1 启动子驱动 HSV-TK 基因表达的重组质粒,通过放射诱导调控 HSV-TK 基因的肿瘤靶向表达,以提高肺癌基因治疗的选择性和有效性.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方法构建 tgEgr-HyTK 表达载体;脂质体介导转染肺癌 A549、SHG44 细胞系,给以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观察照射前后各时相点肺癌细胞 HSV-TK 表达情况;以及不同浓度前药 GCV 作用下肺癌细胞相对存活率的变化.结果:γ射线可诱导 HSV-TK 基因在被转染肺癌细胞表达显著增强,呈剂量依赖性;照射后 3 h HSV-TK 基因表达增强,于第 8 小时达峰值,第 36 小时恢复至照射前水平.经放射诱导后,tgEgr-HyTK 转染肺癌细胞对 GCV 的敏感性明显升高(P<0.05);进一步发现,HSV-TK/GCV 系统对放射线有较明显的增敏作用.放射和 HSV-TK/GCV 在肿瘤杀伤作用上存在明显协同效应.结论:利用 Egr-1 启动子调控 HSV-TK 基因的肿瘤靶向性表达,是一种高效、特异的肺癌基因治疗新策略.
作者:王卫东;陈正堂;李德志;段玉忠;曹正怀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 p27、p53 蛋白及 T β RⅡ在胃癌中的表达关系和预后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同步检测人胃癌组织中 p27、p53、T β RⅡ的表达.结果:62 例胃癌中 p27 蛋白失表达率为58.1%,高于胃癌旁组织20.0%;p53 和 T β RⅡ阳性率在胃癌中分别为43.5%和17.7%,而癌旁组织分别为 0 和 50%.p27 阳性组的 p53、T β RⅡ阳性率(分别为65.4%、31.0%)显著高于 p27 阴性组(P<0.05),p27与 p53 及 T β RⅡ呈正相关;而 p53 与 T β RⅡ差异无显著性(P>0.05).Kaplan-Meier 曲线显示 p27、T β RⅡ阴性组及 p53 阳性组患者的预后较对照组差(P<0.05),Cox 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27 与预后弱相关(P=0.056 1),p53 和 T β RⅡ与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p27、p53、T β RⅡ相互作用,对胃癌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p27 和 T β RⅡ表达愈强、p53 表达愈弱,说明预后较好,反之则差.联合检测 p27、p53、T β RⅡ,可辅助胃癌诊断、估计预后、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朱友群;万美珍;胡岳棣;张永琪;史永娟;佘正尧;郑建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间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外周血中的HHV-6-DNA,健康体检者和缺铁性贫血者为对照组.结果:20例 ITP 患者、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的 HHV-6-DNA 检出率分别为25%(5/20)、10%(1/10)和3.33%(1/30),ITP患者组与健康体检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ITP患者组与缺铁性贫血组间差异无显著性.15例ITP患者骨髓和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HHV-6-DNA 检出率分别为46.67%(7/15)和0,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10例ITP治疗前、治疗第5天、第10天时外周血HHV-6-DNA检测,分别有3、3、2例阳性.结论:ITP与HHV-6的感染呈正相关;骨髓中HHV-6-DNA检出率高于外周血中.
作者:董学君;刘忠民;傅佳萍;詹乾钢;钟永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手术路径的合理选择以及手术技巧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总结我院 1985-1995 年经根治性手术治疗的 183 例胃上部癌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手术 20 例,经胸或胸腹联合手术 163 例.结果:经腹手术在缩小手术创伤、减少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安全性较好,但亦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论:手术路径的选择主要应依据肿瘤的具体情况而定,合理掌握指征.对于非贲门胃上部癌、食管侵犯在 2 cm 或以下者以及 Borrmann Ⅰ、Ⅱ型的胃上部癌应优先考虑经腹路径的手术.
作者:李威;詹友庆;孙晓卫;徐立;仲坚;徐大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999-2001年,我院共收治乳腺癌患者 67 例.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杨玲;段凤霞;张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为研究不同剂量的CF组成的ELF方案(分为小剂量组及中剂量组)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将43例晚期大肠癌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小剂量组24例,中剂量组19例.结果小剂量组有效率为50.0%,而中剂量组为52.6%,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静脉炎、口腔炎,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结果提示,小剂量CF组成的ELF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可靠,更经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作者:孙建国;陈烈;王俊峰;高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口腔癌约占全身各部位癌总数的3%~5%,常见的口腔癌有舌癌、龈癌、唇癌、颊癌、腭癌、口底癌等.
作者:王福德;杜娟;曹文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介入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鼻咽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7例鼻咽癌患者分成3组:1)A组(介入化疗+放疗组)26例;2)B组(放疗+化疗组)29例;3)C组(单纯放疗组)32例.结果:随访48~61个月,近期疗效CR分别为A组80.8%、B组58.6%、C组50.0%,A组与B、C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3、4年生存率分别为:A组80.8%、76.9%、61.5%,B组58.6%、51.7%、44.8%,C组46.9%、40.6%、37.5%.结论:采用放疗结合介入化疗栓塞对鼻咽癌治疗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锦生;文锡荣;郑佳坤;詹永忠;陈成武;许玩兰;李奕如;陈胜润;林介仁;张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微机的放射治疗剂量学数据的录入、显示、查询和处理的新管理方法.方法:根据归属将测量剂量学参数进行分类使之分属不同的层次,建立一个具有层次性结构的放射治疗剂量学数据库,按照该管理思想设计一个满足临床需要的软件系统.结果:将测量剂量学数据归类成适合层次管理的数据结构,开发了具有多种数据输入方式、剂量曲线显示、数据拟合、剂量转换、简单剂量计算和打印输出的软件系统.结论:放射治疗剂量学数据分层管理方法不仅方便、直观、可靠、快速,极利于数据的查询、验证和更新,而且很容易设计成软件系统.
作者:於文雪;尹勇;李松毅;李宝生;邢力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38岁.无意中发现左乳外上腋前线区 2.0 cm×1.5 cm×1.0 cm 大小肿物,质硬,活动度差,略压痛,皮肤无红肿,未做治疗.
作者:孙晓玲;张秀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正常甲状腺及甲状腺癌组织中NDR2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正常甲状腺及乳头状甲状腺癌病理标本,采用小鼠抗NDR2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NDR2蛋白在人正常甲状腺及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并结合图像分析比较NDR2蛋白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与癌组织中含量的变化.结果:人正常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胞浆均呈现较强的阳性NDR2免疫反应,胞核中未见有阳性物质表达.乳头状腺癌细胞胞浆免疫反应阳性很弱,阳性率为23.3%,胞核呈阴性.正常甲状腺组NDR2免疫反应阳性率与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正常甲状腺组NDR2蛋白相对含量与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DR2在正常甲状腺组织及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表达差异有极显著性,推测NDR2可能参与了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进一步研究NDR2蛋白的功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洁;刘新平;姬秋和;张文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食管癌肉瘤的临床 X 线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9 例食管癌肉瘤行钡餐检查.结果:本病好发于食管中段,以腔内息肉样充盈缺损并伴有分叶、局部食管扩张为特征,它可以带蒂,一般不引起梗阻.结论:本病临床症状出现晚,病史较长,结合钡餐检查的腔内息肉样充盈缺损,应考虑食管癌肉瘤,本病均需组织学检查才能确诊.
作者:李春卫;林祥涛;裴风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回顾性分析了78例腭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肿瘤51例,全部行手术治疗.27 例恶性肿瘤分别给予不同术式治疗,仍有 12 例复发,5 例在术后 7 个月~3 年死亡.结果提示,应重视快速冷冻切片对腭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同时应正确掌握腭骨水平板切除的适应证,以减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孔凡芝;董立新;王玉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索鼻咽癌福州分期和 UICC(1997)分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方法:根据入院时病变情况按 UICC 及福州分期重新分期,对比观察 254 例放疗前有鼻咽 CT 检查的首程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病期分布情况.结果:1)两种分期的Ⅰ、Ⅱ、Ⅲ、Ⅳ期生存率相似,T、N 分期生存率相似,差异均无显著性;2)病期分布情况:UICC 分期中以Ⅱ期患者偏多,福州分期以Ⅲ期患者为主;N 分期 UICC 以 N1 为主,福州分期以 N2偏多;T 分期两组主要在 T3、T4 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两种分期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分期差异主要在N1、N2 上.
作者:杨家林;文浩;王冀川;祝朝富;张伟;李志琳;黄小玉;冉小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