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第38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会议进展

丁颢

关键词:
摘要:第38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GAG)会议于2015年7月6~11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本届会议由CAC主席Awilo Ochieng Pernet(瑞士)主持,Guilherme Antonio da CostaJr(巴西)、Yayoi Tsujiyama(日本)和Mahamadou Sako(马里)3位CAC副主席协助部分议题主持,来自140个成员国家、1个成员组织和33个国际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出席本届会议.一、主要议题(一)在第8步或第5/8步通过的标准在议题5a中,各下属委员会共提交了36项标准草案供大会审议,大会通过了其中35项标准草案(见附件1).议题中,糖类法典委员会提交的《非离心类脱水甘蔗汁标准(草案)》在产品名称、范围、化学性质(特别是蛋白质含量和降低血糖方面的特性)、标签以及分析方法等方面存在争议,经过充分讨论,大会决定将该标准退回至步骤6,以收集评论意见,供下一届大会通过,如果终无法达成共识,考虑召开糖类法典委员会实体会议或中止此标准.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夏季全球食品法规政策学术交流活动汇总

    为进一步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关食品安全法规、政策制定等方面经验和做法,受中欧世贸项目二期邀请并资助,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派员参加了2015年7月20~24日在西班牙毕尔巴鄂举行的全球食品法规政策夏季培训班.一、培训背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部门的工作内容中包括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工作机制、工作方法的研究和制定以及相关事务,参与食品安全政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国际食品法典相关事务等工作,这些内容在这次培训中都有所涉及.然而日常工作中对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如何利用WTO的国际规则,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处理标准技术问题以及国际贸易缺乏经验.

    作者:任雪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同一肇事地不同餐次食物中毒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肠毒素基因鉴定

    目的 查明本次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确认致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控制暴发的扩散和蔓延.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病例搜索和个案调查,并采集相关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及肠毒素基因鉴定.运用流行病学曲线推算潜伏期范围,确定中毒餐次和中毒食品.结果 共搜索确诊中毒病例27例,主要临床特征为恶心、呕吐、腹泻,部分病例伴腹痛、头痛、头晕等.中毒餐次为2014年12月10日的午餐和晚餐,中毒食品为烤肉拌饭,致病因子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烤肉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间PFGE图谱相似度100%,具有同源性;RT-PCR鉴定毒素基因为A型肠毒素.结论 发生在同一肇事地不同餐次由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交叉污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来源重要的传播方式,应加强餐饮行业监管和关键环节控制,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作者:孙延斌;程金国;刘辉;王希提;刘铁诚;刘守钦;张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广西市售婴儿食品中克罗诺菌分离株基因特征及进化分类鉴定

    目的 分析广西市售婴儿食品中的克罗诺菌分离株的种类、表型和基因特性.方法 将保存的试验菌株进行复苏,通过API 20E生化条和ompA基因扩增检测进行初步鉴定,扩增16S rRNA基因后进行测序,将获得的全16S rRNA基因序列在GeneBank数据库上比对,构建进化树,确认是否为克罗诺菌.将试验菌接种于显色平板观察其表型和黄色素的产生情况,通过手工生化进行分型,确定其种属.结果 9株分离菌确定为克罗诺菌,有5种生化型,属于4个克罗诺种.检出Cronobacter sakazakii 6株菌,C.malonaticus、C.muytjensii和C.dublinensis各有1株;7株菌符合API 20E鉴定结果,9株分离菌均可检测到ompA基因.结论 广西市售婴儿食品中克罗诺菌的污染以C.sakazakii为主,生化表型、种属及基因型具有多样性;鉴定时仅以单一的生化或其他表型作为判别依据存在很大的局限,需辅以分子生物学手段加以鉴别.

    作者:王红;黄彦;周艳;韦程媛;李秀桂;谭冬梅;诸葛石养;孙贵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柠檬苦素对自然衰老大鼠抗氧化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柠檬苦素(limonin)对自然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因衰老而导致机体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18月龄雄性SD大鼠作为自然衰老模型,随机分为衰老对照组和Limonin组(50、150 mg/kg),连续灌胃6周.试验第7周时采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进行大鼠血清及脑组织氧化水平及抗氧化能力检测.结果 与衰老对照组相比,Limonin高、低剂量组大鼠在隐藏平台获得试验中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均明显减少,在空间探索试验中穿过原安全平台次数、原安全平台所在象限活动时间和活动路程均明显增加,同时Limonin能降低衰老模型小鼠血清及脑组织丙二醛、脂褐素水平,提高血清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及脑组织中总抗氧化的能力.结论 Limonin能改善自然衰老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的延缓脑衰老的作用.

    作者:李林子;胡文敏;唐靓;张岭;张丽婧;胡志航;陈建国;刘冬英;刘臻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华中某省农村妇女膳食中的镉暴露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华中某省农村重金属污染区域妇女膳食中的镉暴露水平.方法 在华中某省16个农村重金属污染区域采集当地产的大米及其制品、叶菜类蔬菜、块根类蔬菜、瓜果类蔬菜、鲜豆类蔬菜、茄果类蔬菜、猪肉和鱼8类食物共384份样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物中的镉含量;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获得当地妇女这8类食物的消费量,比照镉的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PTMI),初步评估当地妇女膳食中的镉暴露的安全性.结果 8类食物中,大米及其制品的镉的平均含量高(86.784 μg/kg),其次为茄果类蔬菜(64.060μg/kg),猪肉的镉平均含量低(4.862 μg/kg).当地妇女镉的平均每月暴露量为22.394μg/kg BW,占PTMI的89.18%,膳食中的镉每月暴露量的P90为53.929 μg/kg BW,占PTMI的224.27%.大米及其制品对膳食中的镉暴露量的贡献率高(67.52%).结论 该省农村重金属污染区域妇女膳食中的镉暴露量处于较高水平,且有一定比例的个体镉暴露量超标,食物中大米及其制品对镉暴露的贡献率高.

    作者:王燕燕;何加芬;徐岷;邹林南;杨燕;付俊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水产品中4种丁香酚类化合物

    目的 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水产品中4种丁香酚类化合物(丁香酚、异丁香酚、甲基丁香酚、甲基异丁香酚)残留的方法.方法 样品用乙腈提取,中性氧化铝和C18固相萃取柱净化,Inertsil ODS-SPC18柱(4.6 mm×250 mm,5μm)分离,以甲醇-乙腈(1∶1,V/V)和1%冰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280 nm,发射波长为320 nm,外标法定量.结果 4种丁香酚类化合物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方法检出限为3.0~6.0μg/kg,方法定量限为10.0 ~20.0 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4.7%~103.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8.1%.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实用性强,适用于水产品中丁香酚、异丁香酚、甲基丁香酚、甲基异丁香酚的残留分析检测.

    作者:高平;黄和;刘文侠;黄国方;李志清;杨嘉丽;陈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我国成人居民膳食中铅暴露风险评估

    目的 评估我国成人居民膳食中铅暴露量及其健康风险.方法 利用2014年全国21类食物中铅含量数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和2013年中国居民饮料、饮料酒消费状况调查中的食物消费量数据,采用简单分布评估的方法,计算我国成人膳食中铅暴露水平及其分布情况,并利用暴露限值(MOE)方法对潜在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虽然我国成人膳食的铅暴露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我国成人仍有0.61%的个体MOE值≤1.大米及其制品、面粉及其制品、蔬菜和畜肉是我国成人膳食中铅的主要来源,占膳食总暴露量70%以上.结论我国成人居民膳食中铅暴露导致的健康风险较低,但有0.61%的个体健康风险需要关注.

    作者:毛伟峰;杨大进;隋海霞;刘爱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真空赶酸系统在检测食品重金属含量中的应用及探讨

    目的 为提高样品的消化效率,在测定重金属含量时,探讨用高效快速的真空赶酸法来替代普通赶酸法的实际效果.方法 取7种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每类样品均取3份,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铅、镉、铜、铬和镍等5种元素的含量,分别用普通赶酸仪和真空赶酸仪赶酸.结果 普通赶酸法和真空赶酸法所测得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空赶酸法处理的样品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04%~0.95%之间.结论 较普通赶酸法,真空赶酸法能够有效的缩短样品消化时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达到理想效果,适用于样品中重金属的检测.

    作者:孙强;曾婧;杨爱莲;余双;黄卫东;杨云芬;吴礼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我国农村居民对食品添加剂的风险感知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居民对食品添加剂风险感知的现状,并分析核心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心理学测量方法设计调查表,对全国7省份农村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 农村居民对于食品添加剂有较高的风险感知,65.5%的受访者存在概念误区,将三聚氰胺等违法添加物视为食品添加剂,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风险的高感知,主要影响因素是政府信任而非概念知识的缺乏.结论 要促进农村居民科学、理性的看待食品添加剂,应以政府信任培育为交流工作的核心策略目标.

    作者:陈思;刘爱东;路西;钟凯;谢晓非;罗晓静;郭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鲜榨柠檬原汁对7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抑菌效果及被膜形成的影响

    目的 研究鲜榨柠檬果皮和果肉原汁对7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效果以及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对柠檬果皮和果肉分别榨汁测定总酸;采用顶空取样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鲜榨柠檬果皮和果肉原汁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采用平板抑菌试验研究两种鲜榨原汁的抑菌效果;采用试管法和96孔板法研究两种鲜榨原汁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 鲜榨柠檬果肉原汁总酸为98.86 g/kg,鲜榨柠檬果皮原汁总酸为6.05 g/kg;GC-MS结果表明鲜榨柠檬果皮和果肉原汁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以柠檬烯、γ-萜品烯、α-松油醇、柠檬醛等为主;鲜榨柠檬果肉原汁对7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均具有明显抑菌效果,鲜榨柠檬果皮原汁均未出现明显抑菌作用;鲜榨柠檬果肉原汁对部分细菌被膜形成有抑制作用,鲜榨柠檬果皮原汁对部分细菌被膜形成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 鲜榨柠檬原汁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生长及被膜形成影响的研究为食源性致病菌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朱安妮;袁宁;唐俊妮;王琼;史辉;马伊萨兰;陈娟;马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建立同时快速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17种农药的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目的 建立猪肉、鸡蛋、牛奶、猪脂肪等动物源性食品中同时检测17种农药残留的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PC-GC-MS).方法 样品用正己烷饱和乙腈溶液均质提取,加入氯化钠盐析,离心分层,取部分乙腈层经固相萃取(NH2)柱净化,利用在线GPC-GC-MS测定.结果 在0.85 ~ 30 μg/L范围内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回收率在61.2%~ 126%之间.17种农药残留低检出限范围(以信噪比S/N≥3计)为0.25 ~ 3.00μg/L,定量限范围(以信噪比S/N≥10计)为0.85 ~ 10.0μ g,/L.结论 该法有效、耐用、快速、灵敏,符合法规残留限量检测要求.

    作者:吕飞;李华东;叶英;卓晓娟;朱事康;黄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国内陆6省(自治区)淡水鱼养殖、销售和餐饮环节常见嗜盐性弧菌污染调查

    目的 了解内陆6省(自治区)淡水鱼养殖、销售、餐饮环节鱼、水体、水底沉积物等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创伤弧菌的污染状况,明确淡水鱼养殖、销售、餐饮各环节中3种嗜盐性弧菌的分布.方法 在广西、河南、湖北、山东、四川、浙江6个省(自治区)的内陆地市设置采样点,采集养殖场、销售场所、餐馆的鱼样及存养鱼的对应水样.采用传统的分离培养技术检测3种嗜盐性弧菌,并进行生化鉴定.结果 养殖环节水体和淡水鱼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89%(5/264)、5.81%(14/241),溶藻弧菌检出率分别为1.89%(5/264)、4.98%(12/241),创伤弧菌检出率分别为1.14%(3/264)、0.83%(2/241);3种嗜盐性弧菌的污染率在流通环节增高,存养水体和淡水鱼的检出率分别为副溶血性弧菌18.47%(29/157)、14.93%(40/268),溶藻弧菌10.83% (17/157)、9.70%(26/268),创伤弧菌3.18%(5/157)、3.36%(9/268);餐饮环节淡水鱼中嗜盐性弧菌的检出率与流通环节基本一致.结论 传统意义上海水中常见的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3种嗜盐性弧菌已经在内陆地区的淡水养殖、流通和餐饮各个环节中检出,尤其是淡水养殖环境中嗜盐性弧菌的出现可能对整个食物链产生的影响值得关注.

    作者:裴晓燕;余波;张秀丽;闫琳;陈玉贞;李宁;张誉;占利;姚雪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污染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乳及乳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1是黄曲霉毒素B1的羟基化衍生物,对肝脏有致畸和致癌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污染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不同品种、季节及地域分析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污染水平,并综述了液相色谱法和免疫法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武瑞霞;李云姣;霍超;王向红;桑亚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我国粮食食品安全标准的整合修订

    目的 确定我国粮食产品安全标准的整合修订思路.方法 采取资料比较分析法和专家座谈调研法,对比我国与国际食品法典现行粮食产品标准,并对粮食产品安全相关的重点指标进行研讨,明确我国现行粮食产品标准已有的指标类型.结果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定位,确定粮食产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修订的思路是充分考虑粮食产品特殊性、紧扣粮食产品安全指标,清理整合现行粮食国家标准,结合我国粮食相关政策实际,提出保障消费者健康的粮食产品强制性标准.结论我国粮食标准的体系框架中强制性的粮食安全产品标准应紧紧围绕粮食产品的安全性指标而不断完善.

    作者:邵懿;刘玉洁;王君;吴永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第38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会议进展

    第38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GAG)会议于2015年7月6~11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本届会议由CAC主席Awilo Ochieng Pernet(瑞士)主持,Guilherme Antonio da CostaJr(巴西)、Yayoi Tsujiyama(日本)和Mahamadou Sako(马里)3位CAC副主席协助部分议题主持,来自140个成员国家、1个成员组织和33个国际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出席本届会议.一、主要议题(一)在第8步或第5/8步通过的标准在议题5a中,各下属委员会共提交了36项标准草案供大会审议,大会通过了其中35项标准草案(见附件1).议题中,糖类法典委员会提交的《非离心类脱水甘蔗汁标准(草案)》在产品名称、范围、化学性质(特别是蛋白质含量和降低血糖方面的特性)、标签以及分析方法等方面存在争议,经过充分讨论,大会决定将该标准退回至步骤6,以收集评论意见,供下一届大会通过,如果终无法达成共识,考虑召开糖类法典委员会实体会议或中止此标准.

    作者:丁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取血方法和动静脉血对Wistar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断头取血与腹主动脉取血及腹主动脉血与腹主静脉血对Wistar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毒理学试验中的取血方法和取血部位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选择Wistar大鼠80只(雌/雄各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断头取血组和腹主动/静脉取血组,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TP、ALB、A/G、ALT、AST、BUN、CRE、CHO、TG、GLU等指标.结果 两种取血方法在两种性别大鼠中,上述测定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两种性别大鼠断头取血组A/G、CRE、TP、ALB、ALT、AST、CHO、TG都高于腹主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LU为断头组偏低,雌性大鼠断头取血组BUN高于腹主动脉组,两项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静脉取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TG、GLU等生化指标中,两种性别大鼠腹主动脉组TG含量较低,而GLU含量只有雄性大鼠腹主动脉组高于腹主静脉组,两项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的取血方法及动静脉血对Wistar大鼠的生化指标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作者:曹丽歌;蒋雪云;田蜜;高丽芳;罗葵;薛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河北省某农村地区儿童零食食品风险分析

    目的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儿童零食安全状况堪忧,直接关系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风险预测与风险分析作为被国际社会普遍遵循和认可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应成为我国农村零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之外制度性、常态化的治理方式.方法 本研究以河北省某农村地区为例,通过对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4-2015年食品监督抽检结果的分析,以及对该地区350名5~13岁学龄期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使用食品安全风险预测的手段识别当地零食/危害组合,并根据消费水平和危害程度交叉形成了九大区域.结果 综合危害高低和消费主次的情况,九大区域可被划分为四大风险阵营,其中糖果、火腿肠、蛋糕、方便面等零食属于第一风险阵营,应被重点监管和交流,其他零食/危害组合的风险可随着风险强度减弱而逐渐减弱监管力度,但是对于历史上曾多次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组合,例如饼干、调味面食类等,也应作为重点监管对象.结论 食品安全风险预测可帮助确定风险的优先次序,发现重点监管对象,为开展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奠定基础.本研究为实施地区性食品安全风险预测和风险分析提供思路,以便监管部门开展高效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作者:李佳洁;罗浪;李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葡萄干中5种工业染料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灵敏的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葡萄干中酸性红2G、酸性红14、酸性黄73、酸性橙2和酸性蓝62等5种工业染料残留的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以氨水-甲醇-水(2∶ 80∶18,V/V)作为提取液,利用HLB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采用0.1%甲酸水溶液淋洗,含2%氨水的甲醇溶液洗脱,氮吹挥干后用初始流动相定容,在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上,以乙腈-0.02 mol/L醋酸铵溶液(10∶90,V/V)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分离,紫外检测器变波长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酸性红2G、酸性红14、酸性黄73、酸性橙2、酸性蓝62等5种工业染料在0.50 ~ 50 mg/L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5种待测物的回收率在86.0%~110.2%,RSD均小于6%,低定量检出限为0.5 mg/kg.结论 本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能满足葡萄干中工业染料残留的实际检测工作需要.

    作者:杨毅华;徐明敏;陈波;杨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用Cytb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肉制品掺假

    目的 采用Cytb基因进行肉制品真伪鉴定的尝试性探索.方法 随机采集21份肉制品样品,首先采用CTAB法方法提取样品DNA,基于Cytb基因的通用引物对21份样品DNA进行PCR扩增,把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然后采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的比对分析.结果 CTAB方法适合肉制品的DNA提取.10份牛肉样品中9份与标注吻合,1份检测出是猪肉;2份羊肉样品中1份与标注吻合,1份检测是猪肉;2份猪肉样品中1份与标注吻合,1份检测是鸡肉;1份鸡肉样品与标注吻合;6份牦牛肉样品中2份与标注吻合,4份检测是水牛肉.结论 用Cytb基因序列分析比对方法适合肉制品的真伪鉴定,市场上内制品存在掺假问题.

    作者:马伊萨兰;吕明星;唐俊妮;陈娟;张荣;龙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国特殊膳食用食品标准体系建设

    特殊膳食用食品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因此研究完善其标准体系和相关分类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列举了国际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定义和相关分类,并系统介绍了我国目前的定义、已发布标准概况,提出未来标准工作设想.

    作者:韩军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