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的4种植物甾醇

赵海燕;詹未;李兵;吴国华;赵榕

关键词:植物甾醇, 食用植物油,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食品
摘要: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4种植物甾醇(菜籽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β-谷甾醇)的方法.方法 食用植物油样品经皂化后,用冰醋酸调节pH=6.0~7.5,乙醇定容后冷冻离心,取上清液测定.采用Endoavorsil C18(100 mm×2.1 mm,1.8 μm)色谱柱,以甲醇作为流动相等度洗脱,使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波长205 nm下进行检测.结果 方法的线性范围:β-谷甾醇、豆甾醇、菜籽甾醇为20~ 200 μg/ml;菜油甾醇为10~100 μg/m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9.方法检出限(S/N=3):菜籽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β-谷甾醇分别为23.2、18.8、18.6、23.8 μg/g;定量限(S/N=10)分别为77.5、62.8、62.2、79.4 μg/g;4种组分按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加标回收率为84.7% ~ 100.7%,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3%.结论 本方法简便稳定,准确灵敏,适用于食用植物油中4种主要植物甾醇的同时测定.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建议

    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相继发布了百余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作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补充.本文对目前已经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进行了分析整理,针对现行有效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并就未来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管理措施及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于航宇;樊永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第37届营养与特殊膳食食品法典委员会重点议题介绍及对我国标准的思考

    第37届营养与特殊膳食食品法典委员会(CCNFSDU)于2015年11月23 ~ 27日在德国Bad Soden am Taunus召开.本次会议由德国联邦食品和农业部的Pia Noble博士主持,来自63个成员国、一个成员组织(欧盟)以及33个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我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入境管理局、香港食物环境署以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等部门组成的代表团共15人参加了会议.我国代表团主动参与电子工作组的工作,查阅相关数据资料、开展研究并咨询专家意见,在会前进行了充分准备;大会过程中积极参与讨论,多次发言,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食品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邓陶陶;梁栋;韩军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14年陕西省市售食品中重金属污染调查及评价

    目的 对陕西省6类食品中铅、镉、汞、砷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污染状况做出综合评价,从而为陕西省开展食品安全评估和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陕西省境内10个地市的大型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超市,采集粮食562份、蔬菜340份、水果174份、肉类228份、蛋类144份和奶类108份,6类食品共1 556份.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铅(Pb)、镉(Cd)的含量,应用GB/T 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中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砷(As)的含量,利用测汞仪直接测定汞(Hg)的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及综合污染指数对不同类食品中铅、镉、汞、砷的污染状况做出评价,并对陕西省居民经此6类食品摄入铅、镉、汞、砷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描述.结果 陕西省6类食品中,铅、汞含量均值高的都是肉类,分别为0.049 0和0.003 3 mg/kg,镉、砷含量均值高的是粮食类,含量均值均为0.025 0 mg/kg;利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6类食品中铅、镉、汞、砷含量进行评价,均可评价为安全、清洁;由6类食品摄入铅、镉、汞、砷的安全限值(MOS) <1.结论 陕西省6类食品不同程度的受到了铅、镉、汞、砷的污染,但总体污染程度较低,铅、镉、汞、砷对食品安全影响的风险较低.

    作者:聂晓玲;程国霞;王敏娟;郭蓉;刘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3M PetrifilmTM检测系统对食品中沙门菌检测的评价研究

    目的 结合不同标准和规范要求,对PetrifilmTM沙门菌测试片(以下简称3M测试片)进行评价.方法 用53个血清型的64株沙门菌及30株不同种属的非沙门菌,对3M测试片的包容性和排他性进行评价;针对12类食品样品,通过与我国国标方法的平行检测,对不同沙门菌检测系统的检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4株沙门菌在所测试4种分离培养基上生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沙门菌分离培养基对30椿非沙门菌抑制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沙门菌选择性增菌肉汤-选择性培养基组合可影响食品样品中10-1cfu/25 g染菌水平沙门菌的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RV(R10)-3M测试片组合检出率高,而两种选择性增菌肉汤-选择性培养基组合(如国标法)可提高不同种类食品样品中人工污染低浓度沙门菌的检出.结论 3M测试片以其快速、方便、易保存,且准确性与国标方法相当的特点值得在食品微生物检测行业推广.

    作者:唐颂;高飞;任秀;张庆生;丁宏;陆苏飚;崔生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厦门市市售土笋冻中铬的污染状况及来源探讨

    目的 了解厦门市市售土笋冻中铬的污染状况,探讨土笋冻中铬的污染来源及预防措施.方法 2012-2014年在厦门市各采样点随机抽取土笋冻样品81份,虫体样品9份,从宁德地区滩涂海域采集可口革囊星虫、淤泥、海水等环境样品6份,依照GB/T 5009.123-2003《食品中铬的测定》中推荐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铬的含量.结果 81份土笋冻样品中铬含量范围在0.024 ~ 17.6 mg/kg之间,平均值为2.17 mg/kg,中位数为1.33 mg/kg,超标率为42.0%(34/81).添加明胶加工后导致土笋冻中铬含量从1.33 mg/kg升至5.35 mg/kg.从宁德地区滩涂海域采集的星虫、淤泥、海水样品中铬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67~2.70、68.5 ~77.9和0.038 ~0.046 mg/kg.结论 厦门市市售土笋冻样品中铬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监管部门须加强对土笋冻的原料、加工、销售过程的监控,保证食品安全.

    作者:骆和东;洪华荣;周娜;姜艳芳;吴雨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两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抗雄激素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抗雄激素作用.方法 参照OECD Hershberger试验指南进行,以6周龄雄性去势SD大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16组(7只/组),分别以DEHP和DBP为受试物,DEHP剂量分别为35、70、150、250、500、1 000 mg/kg BW,DBP剂量分别为70、150、250、500、750、1000 mg/kg BW;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玉米油和3.0 mg/kg BW氟他胺,连续10 d.灌胃前各组均皮下注射丙酸睾酮.试验结束后测定阴茎头、腹侧前列腺、精囊、肛提肌-海绵体肌、尿道球腺重量和血清中睾酮、黄体生成素水平.利用基准剂量分析软件分析雄激素依赖器官重量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250、500、1 000 mg/kg BWDEHP剂量组腹侧前列腺、肛提肌-海绵体肌、尿道球腺重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0、750、1000mg/kg BW DBP剂量组肛提肌-海绵体肌、尿道球腺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血清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准剂量分析发现,DEHP和DBP对肛提肌-海绵体肌、尿道球腺重量影响具有剂量-反应关系,两种物质抗雄激素作用的基准剂量下限分别为150.38和276.78 mg/kg BW.结论 经口摄入DEHP、DBP均会产生抗雄激素作用,肛提肌-海绵体肌、尿道球腺重量变化是较敏感指标.

    作者:燕高峰;毛伟峰;贾旭东;张文众;李志华;初传传;陈晨;刘兆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第47届国际食品卫生法典委员会会议进展

    第47届国际食品卫生法典委员会(CCFH)会议于2015年11月9日至1 1月13日在美国波士顿召开.来自75个成员国、1个成员组织(欧盟)及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内的9个国际组织的20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我国卫生计生委、食药总局、质检总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香港食环署等单位派人参加了会议.

    作者:刘奂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钇早期暴露对大鼠海马组织生长发育的组织形态学影响

    目的 探讨钇早期暴露对大鼠海马组织生长发育的组织形态学影响.方法 基于神经发育毒性模型,将试验分为4组:对照、低、中和高剂量组,染毒剂量分别为0、2、8和32 mg/kg BW(以饲料中钇计),子鼠从GD0(受孕成功之日)持续暴露至PND70(出生后第70天),每组随机选取6只子鼠(雌雄各半)的海马组织制作石蜡切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神经特殊染色以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海马组织形态结构以及凋亡情况;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组织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结果 32 mg/kg BW组海马组织胶质细胞凋亡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神经元尼氏体、神经纤维较对照组变化不明显;32 mg/kg BW组血脑屏障完整性受到破坏,线粒体脊肿胀、内有致密颗粒物沉积.结论 GD0~PND70钇暴露,高剂量组(32 mg/kgBW)海马组织胶质细胞凋亡增加,血脑屏障完整性受到破坏,线粒体受到氧化损伤.

    作者:李炳辉;张丽英;陈晨;李宁;张文众;贾旭东;李志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一起纽波特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检测及菌株同源性分析

    目的 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的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为查明事件原因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患者、食品加工人员和剩余食物样本进行病原分离及鉴定,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PFGE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从采集的13份样本中检出4株纽波特沙门菌,其中1株来自病人样本,1株来自食品加工人员(厨师)样本,剩余牛肉、鸭肉各1株.4株菌株经PFGE分析,同源性为100%.4株分离菌株耐药谱相同.结论 此次食物中毒由纽波特沙门菌引起,PFGE分型揭示菌株之间的流行病学联系,为事件的分析和溯源提供分子流行病学证据.

    作者:金建潮;曹春远;何春荣;林英华;廖琳虹;张景平;陈前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我国边销茶中稀土元素含量水平调查及成年消费人群的暴露风险评估

    目的 初步掌握我国边销茶中稀土元素含量水平,评估我国边销茶成年消费人群中稀土元素暴露水平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方法 用GB 5009.94-2012《植物性食品中稀土元素的测定》中推荐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边销茶中稀土元素含量进行测定,采用24 h回顾法对我国边销茶消费地区成年人群的边销茶消费状况进行调查,通过简单分布评估法计算边销茶成年消费人群中稀土元素暴露水平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边销茶中稀土元素总体超标率为74%(67/90),含量范围为0.10 ~10.35 mg/kg,平均含量为3.41 mg/kg,中位数为3.10 mg/kg,其中稀土元素铈、镧、钇、钕的平均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0.74、0.43、0.35、0.30 mg/kg.我国边销荼成年消费人群通过饮用边销茶摄入的稀土元素每日平均暴露量为0.668 μg/kg BW,占ADI的1.13%;高边销茶成年消费人群(P95)稀土元素每日暴露量为2.302 μg/kg BW,占ADI的3.90%.16种稀土元素中,铈、镧、钇、钕的每日平均暴露量相对较高,分别为0.178、0.104、0.082、0.073 μg/kg BW,占总稀土元素暴露量的65%.结论 目前我国边销茶成年消费人群中稀土元素摄入水平对人群健康造成的风险处于可以接受水平,健康风险较低.

    作者:宋雁;刘兆平;张磊;隋海霞;毛伟峰;包汇慧;雍凌;李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重组人乳铁蛋白对子代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一代繁殖毒性扩展试验

    目的 研究转基因牛乳腺生物反应器表达的重组人乳铁蛋白(rhLF)对子代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参照一代繁殖毒性扩展试验指南设计试验,将Wister大鼠分为对照组(酪蛋白)、重组人乳铁蛋白组,每组30只雌鼠、15只雄鼠;按照蛋白占比为20%的比重掺入饲料进行全食物喂养.雌/雄大鼠喂养相应饲料两周后进行交配,各组雌鼠在交配期、妊娠期和哺乳期继续给予相应饲料,子代大鼠从断乳到处死继续给予相应饲料.子代大鼠分别在PND0(出生后0天)、PND21(出生后21天)和PND56(出生后56天)进行免疫功能评价.结果 重组人乳铁蛋白组与对照组比较,重组人乳铁蛋白组子代大鼠血常规、血生化和淋巴细胞分型结果未见明显改变;溶血空斑试验(PFC)、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试验指标结果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本研究的试验条件下,重组人乳铁蛋白对子代大鼠免疫功能未见不良影响.

    作者:徐一凡;支媛;汪会玲;冯晓莲;王二辉;胡静;杨建军;贾旭东;于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的4种植物甾醇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4种植物甾醇(菜籽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β-谷甾醇)的方法.方法 食用植物油样品经皂化后,用冰醋酸调节pH=6.0~7.5,乙醇定容后冷冻离心,取上清液测定.采用Endoavorsil C18(100 mm×2.1 mm,1.8 μm)色谱柱,以甲醇作为流动相等度洗脱,使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波长205 nm下进行检测.结果 方法的线性范围:β-谷甾醇、豆甾醇、菜籽甾醇为20~ 200 μg/ml;菜油甾醇为10~100 μg/m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9.方法检出限(S/N=3):菜籽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β-谷甾醇分别为23.2、18.8、18.6、23.8 μg/g;定量限(S/N=10)分别为77.5、62.8、62.2、79.4 μg/g;4种组分按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加标回收率为84.7% ~ 100.7%,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3%.结论 本方法简便稳定,准确灵敏,适用于食用植物油中4种主要植物甾醇的同时测定.

    作者:赵海燕;詹未;李兵;吴国华;赵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国居民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健康风险概率评估

    目的 了解我国居民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暴露状况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18岁及以上人群白酒消费量数据和2010-2011年全国25省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调查数据,采用@Risk软件对人群白酒氨基甲酸乙酯健康风险进行概率风险评估.结果 2010-2011年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平均含量为0.072 mg/kg.18岁以上人群白酒氨基甲酸乙酯每日平均暴露量为8.09 ng/kg BW,暴露限值为37 083,个体暴露限值超过引起公共卫生关注度的概率为0.052.白酒饮酒者氨基甲酸乙酯每日平均暴露量为159.99 ng/kg BW,暴露限值为1 875,饮酒者个体暴露限值超过引起公共卫生关注度的概率为0.455.结论 18岁及以上人群白酒氨基甲酸乙酯暴露的健康风险较低,但白酒饮酒者存在较高健康风险.

    作者:刘爱东;周萍萍;刘飒娜;李建文;王彝白纳;毛伟峰;张卫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本文分析了外资和我国本土企业在中国发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现况,以及我国本土研究机构和政策的发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在中国尚处在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需要通过产业创新系统的建设来推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在中国的快速发展.

    作者:索思卓;胡豪;王一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某公司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调查

    目的 查明中毒原因,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为类似疫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核实诊断、访谈病例和企业内搜索等方式搜索病例.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手段确定暴露模式和因素.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暴露因素与发病的关联.对粪便、呕吐物和剩余食物等样品/样本进行可疑致病菌检测.结果 共搜索到37例病例,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2014年8月18日午餐鱿鱼炒青椒、凉拌豆腐卷是危险食物,在剩余食品和病人腹泻物中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暴发是因为病人食用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鱿鱼,豆腐卷在制作过程中存在交叉污染,加工过程未能有效杀灭细菌所致.

    作者:薛慧丽;蒋希宏;王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90项食物sIgG检测及与常见食物sIgE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90项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sIgG)抗体浓度水平及患者与常见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抗体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6月-2014年10月调查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178例,检测90项食物sIgG及常见食物sIgE抗体,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sIgG阳性率较高的3类食物种类是乳类及其制品42.63%,607/1 424)、甲壳类(24.72%,264/1 068)、肉蛋类(22.58%,201/890),较低的是谷类植物(5.93%,95/1 602)和水果类(5.70%,132/2 314);阳性率较高的食物是鸡蛋(70.79%,126/178),其次是白软干酪(69.10%,123/178),牛奶(66.85%,119/178).不同类别食物及同种类别不同食物sIgG抗体在不同年龄组的阳性率分布各异.0~3岁耍幼儿组,乳类及乳制品的阳性率高,但随着年龄组的增长,阳性率逐渐降低;甲壳类的阳性率在4岁后呈上升趋势.0~3岁婴幼儿组水果类和乳类及其制品,4~6岁学龄前组谷类植物、水果类、肉蛋类,7~16岁学龄组甲壳类,≥17岁成人组,豆英科植物类、蔬菜类、乳类及其制品、鱼类、甲壳类sIgG抗体阳性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岁组其他类,7 ~ 16岁组乳类及其制品是女性高于男性,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项食物sIgG抗体水平高度相关,以乳类及其制品和蔬菜水果类食物为主.鸡蛋sIgG和蛋清sIgE,牛奶和鸡蛋sIgG和sIgE抗体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rs=0.518、0.438、0.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90项食物sIgG抗体在不同年龄及性别间具有一定的阳性分布特征,可以作为食物sIgE检测的一个补充,临床诊断应结合年龄、性别及膳食习惯等因素,为患者的饮食调整作出更合理的指导方案.

    作者:黄惠敏;孙宝清;白铭瑜;霍毅婷;郑佩燕;韦妮莉;罗文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国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进展与展望

    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一直是国际上食品安全研究的热点.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品安全风险是全球性问题,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情况更为严峻,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加强风险分析体系能力建设.从2010年以来,国家食品安全调查数据提示致病微生物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数一直高于化学性危害和有毒动植物造成的危害.因此加强我国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以减少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国家层面上势在必行.

    作者:朱江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毒理学关注阈值方法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风险评估

    目的 运用毒理学关注阈值(TTC)方法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两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进行风险评估.方法 利用TTC决策树方法和Toxtree软件对DMP和DEP进行Cramer结构分类;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和24类主要食物中DMP和DEP的含量数据,估计中国不同年龄组人群DMP和DEP的膳食暴露量,并按照TTC决策树方法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DMP和DEP属于CramerⅠ类结构,其对应的TTC阈值为30 μg/kg BW.中国居民的DMP和DEP大暴露量分别为2.43和1.72 μg/kgBW,占TTC阈值的8.10%和5.72%;划分成8个性别年龄组后的大暴露量分别为2.01和1.44lμg/kg BW,占TTC阈值的6.71%和4.79%.结论 中国居民膳食DMP和DEP的健康风险较低,不需要引起健康关注.

    作者:雍凌;燕燕;刘兆平;张磊;隋海霞;宋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联用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胆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一种以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联用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胆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样品以ZORBAX 300 SCX阳离子交换拄(4.6 mm×250 mm,5μm)分离,用三乙胺水溶液-乙腈(80∶20,V/V)作为流动相洗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 胆碱的检测限为4 μg/ml,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8 1,加标回收率在94.98%~ 100.90%之间,且日内精密度(RSD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日间)分别为2.75%和3.12%.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回收率高、准确度好、可缩短试验时间且目标峰峰形窄而对称,适用于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胆碱的测定.

    作者:刘雪梅;刘波;郭园;沈遥;陈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线性离子阱质谱法测定乳制品中8种青霉素类药物及其主要代谢产物

    目的 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线性离子阱质谱技术测定乳制品中8种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G、氨苄西林、青霉素V、阿莫西林、苯唑西林、萘夫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及其相应的代谢产物青霉噻唑酸(青霉素G噻唑酸、氨苄青霉噻唑酸、青霉素V噻唑酸、羟氨苄青霉噻唑酸、苯唑青霉噻唑酸、乙氧萘青霉噻唑酸、氯唑青霉噻唑酸、双氯青霉噻唑酸)残留的方法,并对市售乳制品中青霉素及青霉噻唑酸残留情况进行调查.方法 乳制品样品中青霉素及青霉噻唑酸采用纯水超声提取,经乙腈沉淀蛋白,正己烷液液萃取除去脂肪,用氮气吹至近干,用乙腈-水(10∶90,V/V)复溶后,经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经超高效液相色谱C18柱(50 mm×2.1 mm,1.8μm)分离,选用乙腈-水(含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8种青霉素及相应青霉噻唑酸共16种组分;在优化的四极杆串联线性离子阱质谱条件下,采用ESI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方式,外标法定量,采用信息依赖采集扫描功能(IDA)结合增强子离子扫描(EPI)模式对检出阳性结果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 ~ 200 μg/L,8种青霉素及相应青霉噻唑酸在各种乳制品基质中均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r在0.999 1~ 0.999 9之间,方法低检测限为0.01 ~0.05 μg/kg(固体乳粉)和0.002~0.010 μg/kg(液体奶);方法回收率在80.0% ~110.0%,相对标准差为0.16% ~7.06%.结论 该方法测定8种青霉素药物及相应代谢产物青霉噻唑酸的残留量简便、快速、定性准确,可以满足对青霉素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残留的检测要求.

    作者:刘红河;廖仕成;康莉;毛丽莎;肖惠贞;尹江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