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去甲长春碱加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丁健;胡长路;庄建生;张万亭;林新民;胡冰

关键词: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去甲长春碱, 顺铂, 化学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去甲长春碱(Navelbine,NVB)加顺铂(Cisplatin,DD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NSCLC 26例,采用NVB 30 mg/m2静脉推入,第1、8天;DDP 20 mg静脉点滴,连用5天.结果: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8例,进展(PD)4例,总有效率45.4%.NVB的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占61.5%,其中3、4度占34.6%.其他毒性反应有恶心呕吐(53.9%),局部静脉炎(36.7%).结论:NVB加DDP联合治疗NSCLC有一定的疗效,对既往化疗无效的患者可作为挽救化疗方案使用.毒性主要为骨髓抑制,可用G-CSF治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善胃得在胃及大肠癌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我院1996年10月~1997年12月应用善胃得对32例胃、大肠癌手术病人进行治疗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两组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腺癌及恶性淋巴瘤.治疗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52.7岁.直肠癌17例,结肠癌8例(Dukes B期4例,C期2例,D期2例),胃癌7例(T3N2M0 5例、T3N2M1及T3B1N0各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7例,左半结肠切除1例,Miles术9例,Dixon术8例.胃癌D2、D3根治术各3例,全胃切除1例.

    作者:陈玉祥;汪永寿;彭述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左小腿肌内恶性黑色素瘤并侵蚀腓骨一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68岁.因左小腿肿胀疼痛2个月,加重1个月于1996年9月20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胸腹部未见异常,左小腿中下后侧有一肿物,约12 cm×10 cm大小,质硬,边界不清,较周围皮区颜色稍红,足趾部血运及感觉正常.B超示左小腿腓肠肌肿瘤.

    作者:周平;张延明;袭军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支架成形术结合动脉灌注化疗、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成形术结合动脉灌注化疗、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4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于X线监视下,经口腔置入食道支架.支架置入术后18例患者单纯行动脉灌注化疗;15例患者单纯放疗;13例患者动脉灌注化疗术后结合放疗.结果:所有患者支架置入均获成功,支架置入后吞咽困难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中,支架置入术后同时结合动脉灌注化疗、放疗效果优于支架置入后单纯动脉灌注化疗或单纯放疗.结论: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简单有效,支架置入术后结合动脉灌注化疗/放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宋金龙;李玉亮;唐军;刘作勤;左玉宽;王振亮;王平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乳腺癌手术治疗新进展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已上升到女性癌中的第二位,随着对乳腺癌认识的更新,乳腺癌的治疗已由过去的单一手术切除,转向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而且各种方法不断更新,为此,我们就乳腺癌的手术治疗进展,进行了回顾性复习.

    作者:孙自友;王成交;左文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食管拉网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及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检测食管拉网细胞中端粒酶活性,探讨其在食管癌诊断及预测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对30例食管拉网细胞标本及相应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组织进行检测.结果:30例食管拉网标本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83.3%(25/30),相应癌组织中阳性率为96.7%(29/30),14例正常食管组织中阳性率为14.3%(2/14).拉网细胞和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与正常组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食管拉网细胞端粒酶活性阳性率高于拉网细胞学癌细胞检出率(73.3%),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端粒酶活性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因素无关.结论:食管拉网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结合细胞学检查将有助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杨瑞森;单春;魏树臻;邹德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66例肝炎后肝癌的临床分析

    肝炎后肝癌是临床上所见的常见病、多发病.我们对青海省中医院1981~1998年9月收治的66例肝炎后肝癌的病例,按1997年全国肝癌协作组规定的分期标准,经B超、CT证实后,进行了综合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池晓玲;方晋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泰索帝治疗晚期复发性卵巢癌研究现状

    1 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及药代动力学泰索帝(taxotere, TXT,化学名 docetaxel)是半合成紫杉类化合物,其合成原料(10-deacetylbaccatin Ⅲ)提取于欧洲紫杉的针叶,为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泰索帝的化学结构与紫杉醇的区别在于其碳10和碳13上侧链基团较小,以烷氧基取代碳13上的苯甲酰胺苯基,以羟基取代碳10上的乙酰基,其经验分子式C43H53N14·3H2O,分子量807.9 kD.

    作者:李斌;刘丽影;章文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食管贲门癌患者血清CA125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CA125与食管贲门癌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法)测定105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和73例健康成人血清CA125水平.结果:①食管贲门癌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健康成年人(P<0.001);②食管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在肿瘤不同分段间或大体病理类型间差异无显著性;③食管贲门癌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期均呈正相关,而与鳞癌分化程度、有无转移无关,接受根治术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显著低于接受剖胸探查术者,CA125阴性食管癌患者的肿瘤切除率(94.6%)显著高于阳性患者(70.6%,P<0.02).结论:血清CA125水平与食管贲门癌的生长浸润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较高的CA125水平提示肿瘤较大、浸润较深及分期较晚,且肿瘤可切除性明显降低,可为食管贲门癌的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刘联;邹雄;赵健;王善政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放疗与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分析

    自1998年5月,对3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施行了放射治疗和放置支架后放射治疗,其中放射治疗28例,支架治疗10例,对其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希诗;祝爱峰;闫向远;刘新芬;许伟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回顾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86年1月~1997年1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外科10例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结果:7例成功切除肿瘤,3例因肿瘤广泛侵犯心脏周围组织仅作局部活检.1例术后第2天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其余顺利出院.结论: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较为罕见,一旦诊断成立应尽快手术,其积极意义是确定无疑的.

    作者:陶宝华;周运乾;邱兆昆;刘捷夫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12例多原发性胃癌临床病理分析

    本院1988年1月~1997年1月共收治多发性胃癌12例,同期因胃癌手术者524例(早期癌35例,进展期489例),多发性胃癌占2.29%.本文就多发性胃癌临床病理特点作一分析.

    作者:严树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120例超长食管癌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超长食管癌放射治疗的价值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1985年3月~1992年12月收治超长食管癌120例,均采用60Co外照射,DT 60~70 Gy.结果:治疗后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0%、6.7%、5.8%;病变<11 cm和≥11 cm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疗终X线表现基本消失与部分消失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3.7%、0(P<0.05);超长食管癌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24.2%,明显高于同期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13.5%(P<0.01).结论:超长食管癌应积极治疗,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及远处转移率与病灶长度呈正相关,食管病灶长度、疗终X线表现、放疗剂量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邹浩元;黄国栋;张汉雄;刘建华;王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食管胃后壁两定点前壁Gambee氏吻合法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降低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率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20例病人采用食管胃后壁两定点前壁Gambee氏吻合法,并与同期采用传统双层包套式吻合法的88例相比较.结果:本组无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而传统吻合法颈部瘘发生率7.4%(4/54),胸内瘘发生率为5.9%(2/34).吻合口狭窄10例.结论:食管胃后壁两定点前壁Gambee氏吻合法是一种操作简便,易于掌握,能有效防止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吻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汝武;司庆英;陈君涛;韩传文;杜承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栖霞市胃癌死亡率与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三因素关系的定量分析

    目的:研究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对疾病的效应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Kupper数学模型,用矩阵的三角分解法求解,对三因素的各个亚层成分效应大小的定量参数估计.结果:1970~1994年栖霞市胃癌死亡率前10年上升后15年呈平稳下降趋势.这种现象与时期因素关系不大,主要与65~85岁及以上年龄组和1910~至1890~五个出生队列人群暴露于胃癌的危险性因素程度高有关.结论:栖霞市胃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与出生队列因素有关.

    作者:丁楠;李颢;姜秀芳;冷一民;刘自元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癌症疼痛的治疗与护理

    癌症疼痛的治疗和护理是整个癌症治疗与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要使癌症病人缓解疼痛,还要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小静;张敬伦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经左胸食管切除食管胃吻合转移肌瓣覆盖术--附128例报告

    目的:提高中上段食管癌的治疗效果,降低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带蒂肌瓣覆盖于经左胸食管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结果: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降为0.8%(1/121).结论:该术式能有效预防吻合口瘘;食管切除范围大;符合生理要求.

    作者:王荣华;田志菊;曲海玲;李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主要恶性肿瘤对山东省居民寿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主要恶性肿瘤对山东省居民寿命的危害.方法:利用减寿年数和减寿率分析指标对山东省1990~1992年全死因调查中的肿瘤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恶性肿瘤减寿年数(PYLL)及减寿率男性高依次为肝癌、胃癌、肺癌;女性依次为胃癌、白血病和肝癌.食管癌、胃癌、肝癌及肺癌男性寿命损失量明显高于女性.肺癌和食管癌PYLL及减寿率城乡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肝癌、肺癌及胃癌是我省需要重点防治的恶性肿瘤.

    作者:金世宽;张爱华;王士惠;周开学;李会庆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西咪替丁提高胃肠癌区域淋巴细胞反应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胃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运用西咪替丁(CIM)对肿瘤局部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49例胃肠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前者围手术期服用CIM,后者不用此药.两组患者均行根治术.常规HE染色,取肿瘤边缘组织,每高倍视野下≥100个淋巴细胞称为反应明显,<100个淋巴细胞称为反应不明显.结果:镜下观察发现25例治疗组中17例(68%)出现明显淋巴细胞浸润反应,24例对照组中有6例(25%)出现明显淋巴细胞浸润反应(P<0.01).治疗组的淋巴细胞反应阳性率与TNM分期呈正相关,对照组中淋巴细胞反应阳性率与TNM分期呈负相关,两组患者淋巴细胞反应阳性率在Ⅲ、Ⅳ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IM拮抗肿瘤局部组织胺的免疫抑制作用,提高淋巴细胞反应,可能是CIM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期的机理之一.

    作者:王坤;杨国樑;袁宏银;李雁;白德骄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矽肺伴恶性肿瘤误诊肺转移二例报告

    1 病例报告例1:男,50岁.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无恶心、呕吐.行胃镜检查并活检示胃低分化腺癌,胸部CT示双肺弥漫性小点状高密度影,分布均匀,诊断为胃癌并双肺转移,行FEPC方案化疗3个周期,化疗期间复查胸片仍无变化,重新询问病史,有矿山井下作业接尘史10年,考虑双肺病灶为矽肺结节表现.于1996年8月6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胃低分化腺癌.术后3年仍健在.

    作者:陶德成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与转移的研究进展

    虽然手术切除目前仍是肝细胞癌(HCC,以下简称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但肝癌根治性切除后复发率高是影响其长期生存率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展肝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的研究是当前肝癌治疗的重要内容.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肝癌复发转移机理、肝癌根治术后复发与转移的防治作以下综述.

    作者:陈汝福;邹声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