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汝福;邹声泉
目的:研究胃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运用西咪替丁(CIM)对肿瘤局部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49例胃肠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前者围手术期服用CIM,后者不用此药.两组患者均行根治术.常规HE染色,取肿瘤边缘组织,每高倍视野下≥100个淋巴细胞称为反应明显,<100个淋巴细胞称为反应不明显.结果:镜下观察发现25例治疗组中17例(68%)出现明显淋巴细胞浸润反应,24例对照组中有6例(25%)出现明显淋巴细胞浸润反应(P<0.01).治疗组的淋巴细胞反应阳性率与TNM分期呈正相关,对照组中淋巴细胞反应阳性率与TNM分期呈负相关,两组患者淋巴细胞反应阳性率在Ⅲ、Ⅳ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IM拮抗肿瘤局部组织胺的免疫抑制作用,提高淋巴细胞反应,可能是CIM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期的机理之一.
作者:王坤;杨国樑;袁宏银;李雁;白德骄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胸中下段食管癌的合理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比较95例胸中下段食管癌不同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结果:右进胸的切除率为98.4%,左进胸为86.6%,总切除率为93.6%,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2%,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为1.1%.结论:胸中下段食管癌切除以做右胸、上腹切口为佳,胸下段食管癌行左胸切口,一层缝合法效果良好.
作者:高宗礼;林擎天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恶性胸腔积液或腹水是癌症晚期的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对其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尤为重要.我们应用生物反应调节剂高聚金葡素(BM-828)加小剂量顺铂(DDP)联合做胸腔积液或腹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或腹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成华;胡永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降低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率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20例病人采用食管胃后壁两定点前壁Gambee氏吻合法,并与同期采用传统双层包套式吻合法的88例相比较.结果:本组无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而传统吻合法颈部瘘发生率7.4%(4/54),胸内瘘发生率为5.9%(2/34).吻合口狭窄10例.结论:食管胃后壁两定点前壁Gambee氏吻合法是一种操作简便,易于掌握,能有效防止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吻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汝武;司庆英;陈君涛;韩传文;杜承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95~1999年我们对一侧全肺切除术后乳腺癌手术病人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术程顺利,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历摘要 2例均为女性,年龄50、55岁,分别于20、40年前因一侧支气管扩张症行患侧全肺切除术.术前肺功能:例1,肺活量占预计值52%,残气占肺总量54%,大通气量占预计值49%,第1秒时间肺活量占66%,提示混合性通气障碍.术前呼吸28~32次/分.例2,肺功能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例EKG示T波轻度变化.气管均向全肺切除侧移位,屏气试验10秒.ASA Ⅲ级.
作者:陈留英;沈骥;徐桂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CA125与食管贲门癌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法)测定105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和73例健康成人血清CA125水平.结果:①食管贲门癌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健康成年人(P<0.001);②食管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在肿瘤不同分段间或大体病理类型间差异无显著性;③食管贲门癌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期均呈正相关,而与鳞癌分化程度、有无转移无关,接受根治术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显著低于接受剖胸探查术者,CA125阴性食管癌患者的肿瘤切除率(94.6%)显著高于阳性患者(70.6%,P<0.02).结论:血清CA125水平与食管贲门癌的生长浸润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较高的CA125水平提示肿瘤较大、浸润较深及分期较晚,且肿瘤可切除性明显降低,可为食管贲门癌的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刘联;邹雄;赵健;王善政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 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及药代动力学泰索帝(taxotere, TXT,化学名 docetaxel)是半合成紫杉类化合物,其合成原料(10-deacetylbaccatin Ⅲ)提取于欧洲紫杉的针叶,为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泰索帝的化学结构与紫杉醇的区别在于其碳10和碳13上侧链基团较小,以烷氧基取代碳13上的苯甲酰胺苯基,以羟基取代碳10上的乙酰基,其经验分子式C43H53N14·3H2O,分子量807.9 kD.
作者:李斌;刘丽影;章文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对疾病的效应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Kupper数学模型,用矩阵的三角分解法求解,对三因素的各个亚层成分效应大小的定量参数估计.结果:1970~1994年栖霞市胃癌死亡率前10年上升后15年呈平稳下降趋势.这种现象与时期因素关系不大,主要与65~85岁及以上年龄组和1910~至1890~五个出生队列人群暴露于胃癌的危险性因素程度高有关.结论:栖霞市胃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与出生队列因素有关.
作者:丁楠;李颢;姜秀芳;冷一民;刘自元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70岁.因贲门癌术后1年,进行性吞咽困难1个月于1998年11月26日入院.患者1年前接受贲门癌切除术,原发灶长约5 cm,术后病理为贲门腺癌,癌组织侵及浆膜层,食管旁及胃左淋巴结未见转移(0/9),两端切线未查见癌,术后未行放化疗.近1个月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食管钡透示食管胃吻合口狭窄,局部粘膜粗糙,横径约0.5 cm.
作者:韦光胜;杨新华;马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53蛋白表达在食管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鼠抗人p53单克隆抗体,以SP免疫组化法检测p53蛋白.结果: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3%,其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1).p53蛋白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其术后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食管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并可用于判断预后.
作者:彭彦;郑和森;王立全;寇仁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刘德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提高中上段食管癌的治疗效果,降低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带蒂肌瓣覆盖于经左胸食管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结果: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降为0.8%(1/121).结论:该术式能有效预防吻合口瘘;食管切除范围大;符合生理要求.
作者:王荣华;田志菊;曲海玲;李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前,尽管不断有新的化疗药物和化疗方案推出,但肿瘤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 MDR)仍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所谓MDR系指肿瘤对一种抗肿瘤药物出现耐药的同时,对其他许多结构各异、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肿瘤药物亦产生交叉耐药现象.
作者:李秀荣;吕翠霞;宋茂美;焦中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院1996年10月~1997年12月应用善胃得对32例胃、大肠癌手术病人进行治疗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两组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腺癌及恶性淋巴瘤.治疗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52.7岁.直肠癌17例,结肠癌8例(Dukes B期4例,C期2例,D期2例),胃癌7例(T3N2M0 5例、T3N2M1及T3B1N0各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7例,左半结肠切除1例,Miles术9例,Dixon术8例.胃癌D2、D3根治术各3例,全胃切除1例.
作者:陈玉祥;汪永寿;彭述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肺癌并咯血是肿瘤科常见的急症,处理比较困难,我院急诊科自1996年5月至今,共收治肺癌合并咯血病人78例,其中38例应用垂体后叶素加急诊化疗治疗,止血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敬津;赵舒琪;马东兴;杜祥宾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刘增刚;田世禹;陈延条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粘膜不典型增生与胃癌生长方式的关系.方法:37例胃良性病变标本,42例胃癌标本行粘液化学染色,胃癌单克隆抗体MG7、ras癌基因蛋白p21、突变型抑癌基因蛋白p5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胃粘膜不典型增生与胃癌在粘液分泌方面无明显差异,提示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可根据其形态分为两种类型(Ⅰ型和Ⅱ型).43例不典型增生中,中、重度不典型增生MG7抗原表达明显增强;p21蛋白阳性率39.4%,均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p53蛋白阳性率9.7%,均为重度不典型增生.结论: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发生发展过程中p21蛋白与p53蛋白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Ⅰ型不典型增生与膨胀型胃癌有关.Ⅱ型不典型增生与浸润型胃癌有关.
作者:张建平;杨庆媛;刘晓玲;王艳;刘文君;闫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癌mn23-H1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倾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cDNAnm23-H1探针,原位杂交检测21例胃癌及癌旁组织;应用单克隆抗体(NM301)SP法检测131例胃癌及60例非胃癌胃粘膜nm23/NDPK表达.结果:原位杂交阳性率57.1%(12/21);免疫组化阳性率为87.8%(115/131),其中非转移组阳性率为97.1%(34/35),转移组阳性率84.4%(81/96),P<0.05.结论:胃癌nm23-H1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倾向呈负相关,与PCNA分级呈正相关.
作者:姜惠峰;姜颖君;吴荣;王振;孙桂青;丁守怡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老年胃癌的外科治疗的合理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1998年6月,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60岁以上胃癌3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粘液腺癌90例,乳头状腺癌76例,粘液细胞癌72例,管状腺癌64例,低分化腺癌26例,未分化癌8例.Ⅲ期298例,Ⅳ期38例.手术切除301例,切除率89.7%.术后切口感染4例,无1例死亡.5年生存率45.2%(66/146).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是预防老年人胃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宋修强;唐巧红;叶广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自1998年5月,对3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施行了放射治疗和放置支架后放射治疗,其中放射治疗28例,支架治疗10例,对其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希诗;祝爱峰;闫向远;刘新芬;许伟娜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