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快速康复护理对肝癌患者术后康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邓燕英;王爱妹;熊代兰;刘沛珍;朱秀华

关键词:肝肿瘤, 快速康复护理,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肝癌患者术后康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间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进水时间、排气时间、肠蠕动时间和下床时间,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进水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和肠蠕动时间分别为(29.4±11.5)h、(56.7±18.2)h、(38.5 ±7.7)h和(32.1±9.2)h,均低于对照组的(38.2±ll.4)h、(68.5±13.5)h、(46.9±12.9)h和(39.4±10.6)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WHOQOL-100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WHOQOL-100量表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肝癌患者术后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能够加速患者术后康复,控制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肺转移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肺转移瘤的疗效、耐受性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肺转移瘤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分析患者的近期治疗有效率和耐受性,记录1年和2年总生存率及无进展总生存率,采用Cox风险模型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肺转移瘤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82.6%.部分患者出现Ⅰ~Ⅱ度急性放射性肺炎、胸部疼痛、放射性皮炎、白细胞减少和贫血,无Ⅲ~Ⅳ度急性、晚期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患者1年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4%和60.5%,1年和2年无进展总生存率分别为43.0%和36.0%.单因素分析显示,肺转移瘤患者预后与功能状态评分(KPS)、转移灶数目、肺转移灶区(GTV)剂量及近期治疗有效率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PS评分、GTV剂量和近期治疗有效率是影响肺转移瘤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肺转移瘤,可提高近期治疗有效率,延长生存时间,患者可耐受不良反应,KPS评分、GTV剂量和近期治疗有效率是影响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任杰;袁志;张欣平;孙凤飞;王丽;石先伟;唐祖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肺癌根治术患者T细胞亚群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肺癌根治术患者T细胞亚群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山东省临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行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全麻组与复合组,每组45例,全麻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复合组患者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T细胞亚群及苏醒质量.结果 全麻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和CD4+/CD8+分别为(720.31±40.56)μl、(310.22±100.98)μl和(1.40±0.92),复合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和CD4 +/CD8+分别为(685.29±90.11)μl、(340.19±88.98)μl和(1.52±0.98),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3+升高、CD4+及CD4+/CD8+水平均降低,且治疗后,全麻组CD3+较高,CD4+及CD4+/CD8+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min,全麻组的MAAS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院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全麻组治疗后30min与两组治疗后6h的MAAS评分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相比于全麻,对肺癌根治术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较小,提高了苏醒质量,安全性更高.

    作者:任德华;陈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尼卡地平对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尼卡地平对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120例颅内肿瘤术后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C3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硝普钠治疗,B组患者采用3μg·kg-1·min-1盐酸尼卡地平治疗,C组患者采用6μg·kg-1·min1盐酸尼卡地平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患者不同时间段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水平,并对血压降至正常值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2.5%,B组患者为82.5%,C组患者为97.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给药后5min和15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患者,C组患者血压降至正常时间均小于A组和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B组为10.0%,C组为17.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卡地平治疗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降压迅速,安全性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东明;刘格;程秋实;贺彩霞;王伟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鼻腔冲洗联合口腔护理对鼻咽癌放疗鼻窦炎的影响

    目的 探讨鼻腔冲洗联合口腔护理对鼻咽癌放疗鼻窦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6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其中,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3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3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观察组,给予碳酸氢钠鼻腔冲洗联合综合性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鼻窦炎临床症状评分、口面部活动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3个月后鼻塞、头疼、嗅觉减退和鼻腔分泌物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张口困难、吞咽障碍和颈部活动受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障碍、鼻腔部症状、鼻窦炎症状和情感障碍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鼻腔冲洗联合口腔护理能减少鼻咽癌放疗鼻窦炎和口面部活动受限情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楠;石增霞;张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路径在食管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路径在食管癌围手术期中的营养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间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为观察组,给予精细化营养支持.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同院收治的4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d的营养指标、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7d的白蛋白、血红蛋白和上臂三头肌肌围(MAMC)分别为(137.42±14.31)g/L、(37.35 ±4.85)g/L和(26.65 ±4.42)cm,均高于对照组的(129.54±15.21) g/L、(32.41±5.38) g/L和(23.47±4.83)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呕吐、胃潴留和吸人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4.0%,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路径能够改善食管癌患者的术后营养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徐颖颖;施敏;施燕燕;王晓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康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热量肠内营养(HEN)支持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康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乐从医院收治的80例行肝癌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HEN组和低热量肠外营养(HPN)组,每组40例.HEN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制剂输注治疗,HPN组患者给予静脉营养输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水平、临床功能指标(住院天数、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出入院体重差及营养支持费用)及治疗过程中腹泻和导管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HEN组患者住院天数、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出入院体重差及营养支持费用均明显小于HPN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及CD8+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HEN组水平均高于H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N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HPN组的1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N支持能够提高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安全性较好,有利于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剑彬;吴彩月;王丽斯;吴恺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阶段式健康教育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健康知识及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阶段式健康教育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健康知识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73例食管癌患者,其中,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5例食管癌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38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阶段式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自我护理能力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好于对照组患者,且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和自我护理等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胸管拔除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段式健康教育能促进食管癌患者掌握术后康复健康知识,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王晓丹;邓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优化护理对小儿肾母细胞瘤术后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对小儿肾母细胞瘤术后护理效果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7年5月间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58例行肾母细胞瘤手术的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研究组患儿采用优化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评定护理前后两组患儿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记录术后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哭闹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对比治疗依从性、家属满意度及安全性状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儿SAS评分为(34.26±5.07)分,SDS评分(35.53±5.86)分,对照组分别为(40.58±5.24)分和(42.26±6.10)分.与护理前比较,两组患儿SAS和SD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患儿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护理后,研究组患儿疼痛程度为(4.20±1.31)分,睡眠质量为(5.75±2.18)分,哭闹时间为(41.31 ±4.26) min/d,平均住院时间为(7.89±2.18)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儿均无病例脱落,无并发症,随访中对照组患儿复发l例,再次入院手术,其余患儿均不同程度好转.结论 优化护理对小儿肾母细胞瘤术后护理效果显著,可缓解患儿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何亚妮;徐娟;张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治疗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治疗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间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手术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肠外营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肠内营养基础上结合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营养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红蛋白(HGB)、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数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白细胞(WBC)和前白蛋白(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通气时间为(3.12 ±1.05)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45±1.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进流质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治疗老年胃癌手术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营养代谢,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东平;葛骖;孙竹峰;朱国英;方青;周庚仁;黄建伟;陈曦;潘莎漪;方敏彦;汤庆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射频消融联合高频热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联合高频热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间重庆市彭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A组(采用射频消融治疗)28例、B组(采用高频热疗治疗)26例及C组(采用射频消融联合高频热疗治疗)30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缓解率及甲胎蛋白(AFP)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C组CD3+、CD4+、CD8+和CD4+/CD8+等均明显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症状/不良反应评分、缓解率及AFP含量等均明显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射频消融联合高频热疗可有效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张厚云;陈书凯;李学敏;卓正平;于萍;冉茂彪;李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肺癌射频消融治疗后CD4+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肺癌射频消融(RFA)治疗对CD4+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45例采用RFA治疗的肺癌患者,检测肺癌患者RFA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比较RFA治疗前后CD4+T细胞亚群的差别,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及RFA治疗效果与CD4+T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RFA治疗2周后,患者Th1细胞水平及Th1/Th2细胞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h2、Th17和Treg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Ⅰ~Ⅱ期、KPS评分≥60分及消融体积≥病灶70%患者RFA治疗后CD4 +T细胞亚群的变化与Ⅲ~Ⅳ期、KPS评分<60分及消融体积<病灶70%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肺癌患者RFA治疗后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得到改善,CD4+T细胞亚群的变化可作为肺癌RFA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指标.

    作者:吴鸣;熊宇;成先义;戴鲁平;陈俊辉;王少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肾癌患者术后疼痛和不良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肾癌患者术后疼痛和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间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肾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干预总满意度和术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5.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1%,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SAS、HAMD和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HAMA、SAS、HAMD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肾癌患者术后疼痛,改善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石翠;李丹;伍桂容;邓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癌错配修复蛋白表达分析

    目的 探讨检测错配修复蛋白(MMR)对初步筛查有遗传倾向内膜癌Lynch综合征患者及对其家系成员患者肿瘤的预防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6年9月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包括MLH1,MLH2,PMS2和MLH6)表达缺失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发病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级别、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是否转移及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MMR蛋白表达缺失率为22.0%,年龄≤50岁组、高级别病理分化组、>1/2肌层组和有淋巴转移组的MMR表达缺失率高于年龄>50岁组、低级别病理分化组、≤1/2肌层组和无淋巴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临床分期各组的MMR表达缺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年龄≤50岁、高级别分化、>1/2肌层浸润及存在淋巴转移的子宫内膜腺癌患者,MMR蛋白的表达缺失率高,其检测可用于临床初步筛查子宫内膜癌Lynch综合征患者及对其家系成员肿瘤的早预防.

    作者:时俊宇;陈继明;高红艳;王清;陈友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改进护理干预对全穿刺技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患者健康教育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改进护理干预对全穿刺技术治疗腹主动脉瘤(TPEVAR)患者健康教育及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行TPEVAR手术治疗的56例腹主动脉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均接受TPEVAR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进护理干预,并接受相应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指标、Barthel自理指数和Kolcaba评分情况,统计健康教育满意度,测定患者术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36 ±0.25)d和(4.76 ±0.67)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2.79 ±0.43)d和(6.68±0.5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Barthel自理指数和Kolcaba评分分别为(77.41±1.25)分和(89.42±1.4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1.57±0.94)分和(70.24±1.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178.34±25.35) pmol/L、(164.20±23.57) pmol/L和(96.73±12.46) ng/L,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142.57±18.43) pmol/L、(103.44±12.46)pmol/L和(48.52±8.35)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改进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全穿刺技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和舒适度,提高健康教育满意度,降低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燕;王彩旭;牛敬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糖原153 (CA153)和糖原199(CA199)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 1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乳腺癌组,同期收治的284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作为良性乳腺疾病组,同期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20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CA153和CA199水平,对3组受试者进行乳腺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比较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联合血清CA153+ CA199与单独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单独血清CA153+CA199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结果 乳腺癌组CA199及CA15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良性乳腺疾病组,良性乳腺疾病组CA199及CA15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单独血清CA153+ CA199检测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0.2%,特异性为87.4%;单独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测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6.2%,特异性为89.1%.血清CA153+ CA199联合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测乳腺癌的敏感度为95.7%,特异性为96.1%,均显著高于单独血清CA153+CA199和单独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测乳腺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联合血清CA153、CA199检测乳腺癌可有效提高敏感度及特异性,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监测及治疗.

    作者:胡璇;金艳萍;李博;汪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三种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mFOLFOX6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成本-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3种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mFOLFOX6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经济学效益.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间海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接受mFOLFOX6化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昂丹司琼(A)组、阿扎司琼(B)组和帕洛诺司琼(C)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昂丹司琼、阿扎司琼和帕洛诺司琼对恶心呕吐进行防治,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采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A组有效率为65.0%,成本为179.79元,成本效果比(C/E)为2.77;B组有效率为90.0%,成本为306.00元,C/E为3.40;C组有效率为92.5%,成本为384.70元,C/E为4.16.结论 阿扎司琼对于防治mFOLFOX6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经济有效.

    作者:胡燕;沈丽丽;沈娟;彭云云;刘剑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快速康复护理对肝癌患者术后康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肝癌患者术后康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间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进水时间、排气时间、肠蠕动时间和下床时间,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进水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和肠蠕动时间分别为(29.4±11.5)h、(56.7±18.2)h、(38.5 ±7.7)h和(32.1±9.2)h,均低于对照组的(38.2±ll.4)h、(68.5±13.5)h、(46.9±12.9)h和(39.4±10.6)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WHOQOL-100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WHOQOL-100量表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肝癌患者术后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能够加速患者术后康复,控制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燕英;王爱妹;熊代兰;刘沛珍;朱秀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居家护理平台移动护理诊所对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港延续性护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居家护理平台移动护理诊所对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港延续性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重庆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28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居家护理平台移动护理诊所提供延续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置管前和置管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患者导管使用的总体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和正确护理伤口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对照组为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6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大于置管前,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使用导管总体满意度评分为(4.6±0.7)分,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的(3.6±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正确护理伤口百分率为98.4%,高于对照组的79.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居家护理平台移动护理诊所有利于保障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港置入的延续性护理效果,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指导,提高生活质量、使用导管总体满意度和护理满意度,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陶文静;马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学科协作模式对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对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1个月的自我生活能力水平和精神状态,在手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价,并且对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 观察组手术后1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表(ADL)评分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2例(3.7%),动脉瘤再出血破裂1例(1.9%);对照组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5例(9.3%),动脉瘤再出血破裂4例(7.4%),烟瘘3例(5.6%),痰栓引起的呼吸困难8例(14.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模式可明显改善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手术患者的认知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雪;胡钦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30例宫颈残端癌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颈残端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资料、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及血清鳞癌抗原(SCC)检查情况,分析临床治疗及预防.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至2010年3月间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0例宫颈残端癌患者,临床分期为Ⅰ期16例,Ⅱ期13例,ⅢB期1例,Ⅳ期0例.结果 30例患者中鳞癌占83.3%(25例).29例(96.7%)患者接受手术治疗,1例ⅢB期直接放疗.术后21例(72.4%)患者有临床病理高危因素,补充放疗或放化疗治疗.盆腔局部复发2例,无瘤生存26例,死亡2例.Ⅰ~Ⅲ期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为93.3%.HPV感染以16型为主,占41.2%.治疗前后,患者SCC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与腺癌(包括腺鳞癌)治疗前SC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宫颈残端癌以宫颈鳞癌常见,治疗以手术和放疗为主.HPV 16型感染是高危致病因素.血清SCC值在宫颈鳞癌中有明显升高,在腺癌及腺鳞癌中升高不明显.鳞癌患者术后SCC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其在宫颈鳞癌治疗和随访中有一定参考价值.加强子宫次全切除术手术前后宫颈癌筛查,以减少宫颈残端癌的发生.

    作者:熊英;朱滔;谭世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癌症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