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助产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产妇压力应对能力的影响

王静;杨帆;王坤;吕明

关键词:心理护理, 子宫肌瘤, 助产护理, 剖宫产, 产妇压力, 应对能力
摘要:目的 探讨助产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行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产妇压力应对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3月间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249例行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24例和对照组125例.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一对一助产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分娩压力、应对能力及不良情绪变化.结果 干预后,两组产妇妊娠压力各因子得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试验组患者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求助和解决问题得分较对照组均高,退避、合理化及幻想得分较对照组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试验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助产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及剖宫产产妇的妊娠压力及不良情绪,促进产妇积极应对分娩,有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97例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42例).试验组患者术后行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行一般治疗,比较两者患者肝癌术后复发情况(<2年)与肝癌复发病灶检测及治疗情况.结果 术后12个月,试验组患者肝癌复发7例,对照组复发16例,术后12~24个月,试验组患者肝癌复发6例,对照组复发18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较对照组的42.9%少,试验组患者术后36个月生存率为94.5%,较对照组的83.3%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复诊率为19例(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例(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作为肝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手术后辅助治疗,能有效监测残癌和降低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李晓峰;张允成;冯宪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陇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9例卵巢囊肿患者,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离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离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心理状态,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丁建琴;巨小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对口腔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对口腔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收治的83例口腔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患者,根据术后修复方式不同分为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组42例和前臂皮瓣修复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存活率、术后6个月饮食功能恢复情况、受区外形、功能障碍及生存质量.结果 术后,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组皮瓣存活率、术后6个月饮食功能恢复情况、受区外形及生存质量与前臂皮瓣修复组相当,但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前臂皮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肿瘤术后组织缺损者可首选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但需在术者熟练操作下提高皮瓣存活率.

    作者:陈亚萍;魏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间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收治的82例行择期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治疗的4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治疗的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密切关注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手术30min和术后1h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同时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及CD3+、CD4+、CD8+和CD4+/CD8+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前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0min及术后1h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IL-6和IL-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3h、术后24h和术后48h的IL-6和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时间的IL-6和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3h、术后24h和术后48h的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增加,且观察组上述时间的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I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CD4+、CD8+及CD4 +/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影响相对较小,同时可以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崔婷婷;周国庆;陈东升;周汝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依托泊苷胶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耐药或无法耐受化疗的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依托泊苷胶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化疗耐药或无法耐受化疗的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2例Ⅳ期软组织肉瘤患者,其中11例患者既往接受多柔比星联合异环磷酰胺化疗并取得疾病缓解或稳定,接受依托泊苷胶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例,稳定4例,进展6例.疾病控制率为50.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4.4个月.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3例,白细胞减少2例,皮疹2例,嗜睡2例,头晕1例,均为Ⅰ-Ⅱ度.结论 依托泊苷胶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较轻,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左立杰;刘维丽;李蕊;赵文成;刘铮;依荷芭丽·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辽宁省金秋医院收治的47例合并DIC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为DIC组,另选取同期接受治疗未发生DIC的42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分析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发生DIC的危险因素.结果 DIC组患者的临床分期、感染人数、低蛋白血症、远处转移、AFP、CA125、CA153及CE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分期≥Ⅲ期、存在低蛋白血症及感染是导致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并发DIC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死亡3例(7.1%),低于DIC组的40例(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需密切监控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低蛋白血症及感染情况,及早干预,以降低DIC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陈慧敏;赵冬;王明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间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4例骨肉瘤肺转移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确诊.患者均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500mg/d,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2例,进展5例,有效率50.0%,疾病控制率64.3%.4例患者出现自发性气胸,1例复发性气胸,采用闭式胸腔引流治疗好转后,继续阿帕替尼治疗.14例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8~11.4个月,中位PFS为4.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出现自发性气胸的4例患者PFS为1.8~4.7个月,中位PFS为2.5个月,未出现气胸的患者PFS为2.3 ~11.4月,中位PFS为6.4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Ⅱ级以下,包括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征和骨髓抑制.治疗期间,高血压发生率为57.1%,蛋白尿为35.7%,手足综合征为14.3%,骨髓抑制为14.3%,腹泻为7.1%..结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骨肉瘤肺转移患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王彩玲;王俊生;阚随随;杨晓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适形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和奈达铂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适形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和奈达铂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6年6月间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采用适形调强放疗的3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在适形调强放疗治疗基础上采用替吉奥联合奈达铂化疗的3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4.5%,疾病控制率为100.0%,优于对照组的38.7%和80.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数为15.0个月,95% CI为6.290 ~ 23.710个月,对照组分别为11.0个月和8.822~13.17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形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和奈达铂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可提升治疗效果,延长疾病进展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翟志刚;戴东方;朱海峰;陈文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全程无缝隙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及遵医行为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方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及遵医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无缝隙护理组和对照护理组,每组41例.无缝隙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从医院到家庭的无缝隙护理方案护理,对照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情况、遵医行为依从性及舒适度.结果 无缝隙护理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3%,显著低于对照护理组患者的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缝隙护理组的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用药依从性、自我管理依从性及心理调节依从性均高于对照护理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均上升,且无缝隙护理组患者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护理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肿瘤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遵医行为依从性,获得舒适体验,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勤;闻小贵;刘改繁;刘冬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单孔和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单孔和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2月间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3例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孔组(42例)和三孔组(51例).单孔组患者采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三孔组患者采用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创伤、疼痛、免疫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单孔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三孔组患者,引流时间和引流液量均低于三孔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术后1h和术后72h,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和术后48h,单孔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三孔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24h,两组患者IgG、IgA及CD4+/CD8+较术前均降低,但单孔组患者水平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孔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4%,低于三孔组患者的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比较,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能减轻手术创伤,降低对患者免疫功能损伤和肺部感染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柯杨;罗东;柯有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47.3±3.1)分,低于常规组的(58.5±3.5)分;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46.6±3.6)分,低于常规组的(57.5±3.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5.4±3.9)分,高于常规组的(69.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亚娟;孙苏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间陕西省淳化县医院收治的8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及术后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化疗过程中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结果 化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Ⅰ、乳酸脱氢酶和缺血修饰白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以上指标含量均高于化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前,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细胞间黏附因子1和血管细胞间黏附因子1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以上指标含量均高于化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化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DA含量均高于化疗前,SOD和GSH-Px含量均低于化疗前,且观察组患者MDA含量低于对照组,SOD和GSH-Px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较单用左卡尼汀更佳.

    作者:仇占宏;王星涛;任旭爱;张惠会;李定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放疗对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放疗对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肝细胞癌伴门静脉血栓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的3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在TACE治疗基础上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的3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增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均为Ⅰ级或Ⅱ级,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时间中位数为9.8个月,95%CI为7.566~12.067个月,对照组为4.7个月和4.323~5.08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放疗干预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华晔;戴东方;王旭;戴春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儿童Burkitt淋巴瘤骨髓病理学特点及临床鉴别

    目的 探讨儿童Burkitt淋巴瘤患者骨髓病理学特点及临床鉴别.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科收治的90例儿童Burkitt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研究.所选研究对象在临床诊断中均已接受外周血检测、骨髓活检、骨髓穿刺涂片、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组化分析以及MYC基因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查,观察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检测结果 特点.结果 外周血涂片检查和骨髓涂片检查均发现肿瘤细胞的存在,肿瘤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22.5%~78.2%和47.0%~98.2%.肿瘤细胞形态各异,多数为胞质内数量不等的空泡.骨髓细胞活检结果中以异型淋巴细胞增生为主,并且胞体中存在较多细小核仁.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均显示CD34、CD3、TdT和bc1-2阴性,而CD10、CD20和PAX-5阳性.Ki-67阳性指数>95%.骨髓涂片MYC基因FISH检测结果中,阳性81例,阴性9例.结论 儿童Burkitt淋巴瘤患者的骨髓瘤细胞胞质中存在明显空泡现状,但骨髓活检肿瘤细胞中难以观察到空泡,临床诊断中需要结合免疫表型分析等综合评价提高B细胞瘤淋巴瘤的鉴别与诊断效果.

    作者:李会萍;徐敏妮;刘伟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住院肿瘤患者维生素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住院肿瘤患者血液中的维生素浓度,并分析不同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维生素浓度的不同.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间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989例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清9种维生素(A/D/E/C/B1/B2/B6/B9/B12)浓度测定,分析不同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维生素营养状况.结果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和维生素D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其中维生素D缺乏多.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和维生素D浓度在不同肿瘤患者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和生殖系统肿瘤的患者维生素A浓度较低,淋巴系统肿瘤患者维生素B1的血清浓度高,维生素C和维生素D浓度低,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维生素B1水平较低,维生素C和维生素D浓度较高,生殖系统肿瘤患者的维生素B6浓度较低.结论 住院恶性肿瘤患者中,不同系统肿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维生素缺乏情况,应根据具体缺乏情况进行相应补充.

    作者:张新胜;刘钊;彭燕;杨雪艳;张永;徐庆;刘英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持续质量改进工作方法对降低压力蒸汽灭菌湿包发生率的影响效果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工作方法 对降低压力蒸汽灭菌湿包发生率的实践效果.方法 通过选定主题和设立目标,制订持续质量改进计划,采用甘特图、鱼骨图和原因分析等方法,改进压力蒸汽灭菌湿包问题,比较工作改进前后的湿包发生情况.结果 2017年1月至9月压力蒸汽灭菌湿包发生率为0.9%,与2016年1月至9月湿包发生率的2.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降低压力蒸汽灭菌湿包发生率,规范操作流程,提升工作人员参与质量控制和管理能力.

    作者:张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方法治疗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 对伴淋巴结转移宫颈癌的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间西安雁塔女子医院收治的61例伴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盆腔淋巴清扫术,将采用同步放化疗法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的3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复发、转移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宫颈癌复发率和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24个月、36个月和48个月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在盆腔淋巴清扫术基础上采用同步放化疗法,可有效减少伴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改善生存率,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增加.

    作者:宋蔚婕;武维斌;宋莹莹;雷春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乳腺癌化疗患者Q-T间期离散度与心肌损伤程度和心功能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Q-T间期离散度与心肌损伤程度和心功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间渭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行静脉化疗的5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并纳入乳腺癌组,另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血清心肌损伤指标和心功能参数.结果 乳腺癌组化疗前Q-T间期离散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化疗后Q-T间期离散度高于对照组,且乳腺癌组内化疗后的Q-T间期离散度高于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腺癌组化疗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水平、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 (cTnI)、C反应蛋白(CRP)及丙二醛(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乳腺癌组内化疗后的LVEDV、LVESV水平、血清CK-MB、cTnI、CRP和MDA含量高于化疗前,且与Q-T间期离散度呈正相关,LVEF水平低于化疗前且与Q-T间期离散度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乳腺癌化疗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增加与心肌损伤程度加重和心功能水平减退直接相关.

    作者:李艳;张苗;袁振华;杨丽伟;赵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姑息性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姑息性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间陕西省延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7例中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采用姑息性化疗和对症支持治疗的39例患者纳入研究组,采用对症支持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期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18个月总生存率、24个月总生存率、30个月总生存率、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姑息性化疗能够有效延长中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海霞;王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多维度协同护理对肺癌合并冠心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维度协同护理对肺癌合并冠心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解放军第三一三医院收治的188例肺癌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抽取法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每组94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维度协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康复组患者在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四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康复组患者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康复组患者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肺癌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多维度协同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康复效果明显.

    作者:于晓娜;沈桂英;刘晶亮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癌症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