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惠;汪玉芳;许庆萍
目的 探讨心理支持疗法对食管癌患者心理韧性及情绪调节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12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支持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采用心理韧性量表、情绪调节量表和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韧性、情绪调节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坚韧性、乐观性和力量性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韧性总分为(81.9±2.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3.9±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情绪调节量表总分为(62.7±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3.8±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观察组患者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识功能和社会功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状态得分为(90.1 ±4.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5±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支持疗法能够显著提高食管癌患者的心理韧性及情绪调节能力.
作者:康莉;侯梅;李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系统化疼痛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20例晚期内科肿瘤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120例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化疼痛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两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的缓解程度以及疼痛对睡眠、食欲、情绪和活动四个方面的影响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0~3级、4~7级和8 ~ 10级的患者例数分别为36例(60.0%)、13例(21.7%)和11例(18.3%),而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0~3级、4~7级和8~ 10级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5例(41.7%)、10例(16.6%)和25例(41.7%),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对睡眠、食欲、情绪和活动影响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疼痛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晚期肿瘤患者的疼痛强度并降低疼痛对睡眠、食欲、情绪和活动方面的影响程度.
作者:吴燕丽;汪凌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根治术对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间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子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宫颈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的性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和保留输尿管的天数分别为(120.34±24.23)h、(90.67±12.90)h和(15.67 ±2.09)d,观察组患者分别为(78.90±10.56)h、(62.77±11.33)h和(11.21±1.8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性欲望、性唤起、阴道润滑度、性高潮、性生活满意度和性交疼痛评分分别为(2.67±0.34)分、(2.54±0.67)分、(2.83±0.66)分、(2.77±0.53)分、(2.90±0.78)分和(2.92±0.67)分,观察组患者分别为(3.25 ±0.35)分、(3.30±0.56)分、(3.43±0.71)分、(3.56±0.65)分、(3.73±0.83)分和(3.90±0.6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根治术比传统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围术期指标较好,可改善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
作者:张美芬;张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子宫次全切除术和子宫全切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海南省东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全切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卵巢功能改善情况和性功能改善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卵巢功能改善评分和性功能改善评分均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子宫全切术相比,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效果较好,且可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卵巢功能和性功能.
作者:高剑华;陈玉蓉;崔静;陈运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放疗后的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间成都市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历,并对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收集记录患者放疗后的骨质破坏情况、绝经状态、碱性磷酸酶(ALP)值和血清钙等指标,统计患者初诊乳腺癌治疗后无病生存时间、骨外转移病灶和放疗有效率等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不成瘤乳腺癌患者初诊后无病生存期<2年的病例数占患者总数比例的87.5%,成瘤乳腺癌患者为12.5%;不成瘤乳腺癌患者有骨外转移病灶占患者总数比为88.9%,成瘤乳腺癌患者为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0例患者中,疼痛完全缓解患者46例(76.7%);部分缓解患者2例(3.3%);无缓解患者12例(20.0%).疼痛完全缓解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放疗后1年生存率为58.3%(35/60),2年生存率为28.3%(17/60),3年生存率为13.3%(8/60).患者骨转移病灶成瘤样改变、脊髓压迫和骨转移病灶数目是影响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骨转移病灶成瘤样改变、脊髓压迫与骨转移病灶数目是影响患者放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大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这几方面的观察及随访力度.
作者:贺丹;付波;王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联合化疗治疗肝功能Child-Pugh A级和B级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柳铁中心医院、贵阳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广西柳州市融水县人民医院等6个肿瘤中心共72例中晚期PLC患者.接受雷替曲塞+奥沙利铂(RALOX方案)化疗34例和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FOLFOX4方案)化疗38例.采用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A组(Child-PughA级,31例)和B组(Child-PughB级,41例).化疗后每42天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0R)、疾病控制率(DCR)、中位生存时间(m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1年存活率(SR)、不良反应和化疗耐受性.结果 A组患者退出化疗2例(6.5%),B组退出化疗10例(2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共完成211个化疗周期,其中PR6例,SD11例,PD12例,OR6例(20.7%),DCR为17例(58.6%),mOS为7.6个月,mPFS为3.7个月,1年SR为8例(27.6%);B组患者完成217个化疗周期,其中PR4例,SD9例,PD18例,OR为4例(12.9%),DCR为13例(41.9%),mOS为6.7个月,mPFS为3.1个月,1年SR为5例(16.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经积极处理可缓解,两组患者消化道反应、肝毒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脏毒性、周围神经毒性、手足综合症、肾毒性及骨髓抑制等,两组无统计学意义.较重的不良反应,如严重心脏毒性和手足综合征等,大多数发生在B组,提示肝功能较差可能导致较明显的化疗不良反应.结论 联合化疗对肝功能Child-Pugh A级和B级中晚期PLC患者均有良好的疾病控制率及生存获益,不良反应可耐受.两组比较,Child-Pugh A级比B级中晚期PLC在联合化疗中获益更大.
作者:沈永奇;黄军;陈超庭;斯韬;王志祥;谢华东;孔祥应;刘金娥;韩朝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膀胱全切术行泌尿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间四川省彭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行膀胱全切泌尿造口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生活质量、掌握自我护理的能力和造口周围皮肤受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依从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造口周围皮肤无损害例数占9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90.0%的观察组患者掌握护理知识良好,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识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状态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整体护理有助于肿瘤手术行泌尿造口患者提高依从率,减少患者造口周围皮肤感染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荣;朱朝芬;谢蓉;邓永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通过MRI评估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及术后1个月分别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术后3个月行MRI增强扫描检查.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进展组与未进展组,比较两组患者的MRI图像特征.结果 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患者中有腹腔积液2例,肝门区胆管扩张3例,边缘结节样强化16例.疗效评价进展48例,纳入进展组,MRI结果显示弥散加权成像(DWI)呈现低信号,T1WI呈现高信号,T2WI表现为低或偏低信号,其中2例表现为边缘不光整;未进展组的信号特点与治疗前变化不明显,边缘不光整6例.两组患者的MRI图像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能够有效破坏肿瘤活性,可作为肿瘤根治性切除术的辅助和补充.
作者:韩秉艳;邓佳敏;贾文宵;王云玲;谢超;王皓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诊断乳腺癌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间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拟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均采用18F-FDG PET/CT、超声检查和钼靶X线检查.比较三种不同方式的诊断结果,对比分析18 F-FDG PET/CT检查结果和术后病理结果,讨论18F-FDG PET/CT诊断乳腺癌和ALN转移的价值.结果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所有疑为乳腺癌的患者均确诊为乳腺癌.18F-FDGPET/CT检查结果为阳性64例,阴性15例,灵敏度为81.0%;超声检查结果为阳性47例,阴性32例,灵敏度为59.5%;钼靶X线检查结果为阳性53例,阴性26例,灵敏度为67.1%,18F-FDG PET/CT检查灵敏度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和钼靶X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8 F-FDG PET/CT诊断ALN转移的灵敏度为35.0%,准确度为70.9%,特异度为83.1%,阴性预测值为79.0%,阳性预测值为41.2%.结论 18F-FDG PET/CT对乳腺癌的诊断的灵敏度明显优于超声检查和钼靶X线检查,诊断ALN转移有较好的特异度和准确度.
作者:廖建英;蒙锐;李诗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结肠癌造口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6例结肠癌造口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中医情志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负面情绪与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分别为(29.42±4.32)分和(36.01 ±8.14)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6.33 ±4.12)分和(42.76 ±8.31)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精神状态、自觉体征、生理功能、社会与日常生活及各项生活质量测试总分分别为(19.5±1.9)分、(62.6±3.6)分、(18.3±0.9)分、(14.7±0.9)分和(113.8±5.9)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上述指标(17.1±1.8)分、(58.7 ±3.2)分、(14.2±0.9)分、(10.5±1.4)分和(105.9±5.9)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3.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结肠癌造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肿瘤标记物联合智能染色(I-SCAN)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间四川省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早期胃癌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测定血清中CA199及CA242水平,使用I-SCAN胃镜对受试者进行观察,对各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胃癌组患者血清中CA199和CA242水平为(85.38 ±7.38) U/ml和(30.32 ±3.18) U/ml,均明显高于健康组的(10.73±2.01)U/ml和(3.36±1.08)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标记物联合智能染色内镜对早期胃癌患者诊断敏感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单独肿瘤标记物CA199、CA242或智能染色内镜检测,特异度显著低于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SCAN技术可有效对比病灶毗连区正常黏膜与病灶区血管走形及病变黏膜功能,可有效呈现其黏膜特征,有效实现多通道多颜色对比.结论 早期胃癌患者采用肿瘤标记物联合智能染色内镜进行检查,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率和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覃刚;吴莉莉;袁宏;陈平;彭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和病理组织中miRNA-37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3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前列腺增生患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及病理组织中miRNA-375变化,观察血清miRNA-375表达与临床病理关系,分析病理组织与血清中rni-RNA-375相关性及前列腺癌患者血清miRNA-375与血清PSA的相关性.结果 与前列腺增生患者比较,前列腺癌患者PCR定量检测miRNA-375血清中2-△Ct显著增高,病理组织中miRNA-375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期T3~T4期、Gleason评分>7分、存在转移及PSA> 10μ.g/L者显著高于病理分期T1~T2期、Glea-Son评分≤7分、无转移及PSA≤lOμg/L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患者mi-RNA-375与血清PSA呈线性相关(r=0.714,P<0.05).前列腺癌病理组织与血清中mi-RNA-375呈线性相关(r =0.911,P<0.05).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miRNA-375水平存在明显升高,且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
作者:尤泊森;柳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DOX方案)与单纯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秦皇岛市第四医院收治的82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化疗方案分为DOX组和XELOX组,DOX组50例,XELOX组32例.DOX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化疗;XELOX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每化疗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且每周期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两组患者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DOX组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4.0%),部分缓解(PR)24例(48.0%),病变稳定(SD)20例(40.0%),有效率(RR)为52.0%,DCR为92.0%,PFS为4.8个月.XELOX组患者中,CR 0例,PR 10例(31.3%),SD 17例(53.1%),RR为31.3%,DCR为84.4%,PFS为4.2个月.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导致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和周围神经病变等,患者均可而授.结论 DOX和XELOX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相近,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作者:李金凤;杜伟一;任旭升;李湘红;李大鹏;高军;武双红;陈媛;成伟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共刺激因子B7-H1和B7-H3在胆囊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间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胆囊癌患者,取手术切除的癌组织标本为观察组,取癌旁正常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组标本中B7-H1和B7-H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标本中B7-H1和B7-H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标本.在观察组标本中表达定位主要浸润胞浆位置,染色呈淡黄色、棕黄色和棕褐色,观察组标本中B7-H1表达阳性细胞以高度浸润为主.胆囊癌(I+Ⅱ)期中B7-H1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胆囊癌(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714,P=0.02),胆囊癌(Ⅰ+Ⅱ)期中B7-H3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胆囊癌(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4,P=0.04).胆囊癌患者B7-H1和B7-H3的阳性表达组,其术后总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组.结论 B7-H1和B7-H3的表达水平有助于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同时其含量可能是胆囊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之一.
作者:郝炯;张冠军;钟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序贯放化疗治疗CA19-9升高的老年晚期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黄岛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序贯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的24例晚期胆管癌患者.治疗完成后,收集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统计分析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患者完全缓解3例(12.5%),部分缓解16例(66.7%),疾病稳定3例(12.5%),疾病进展2例(8.3%),总有效率为79.2%.有21例患者疼痛减轻或消失,生活质量提高.20例患者CA19-9水平降低,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6.1个月.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雷替曲塞序贯三维适形放疗治疗CA19-9升高的晚期胆管癌患者,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王会忠;孙良;阎凤霞;刘晓梅;仲海洋;朱梦华;孙慧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骨肿瘤患者不良反应和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骨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负性情绪和下肢功能.结果 对照组患者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炎、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肌肉关节痛和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7.8%、20.0%、22.2%、31.1%、17.8%和13.3%,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1.1%、11.1%、13.3%、17.8%、8.9%和6.7%,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发生率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53.02 ±5.19)分和(52.89 ±5.19)分,观察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6.56±5.23)分和(45.71 ±5.16)分,两组患者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上述评分均降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3周时下肢功能为(23.78±2.45)分,护理5周时下肢功能为(17.56±2.56)分,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分别为(15.36±2.19)分和(8.93 ±2.41)分,两组护理3周和护理5周下肢功能评分与护理前相比较低,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强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缓解负性情绪,促进患者下肢功能恢复.
作者:马丽利;杜红梅;陈广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广泛子宫切除术后生活质量和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间在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的158例宫颈癌患者,按照手术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双号编入观察组,观察组患者82例,采用延续性护理.单号编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76例,采用常规护理.采用SF-36生活量表和Olson婚姻质量问卷分别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和6个月的生活质量和婚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的SF-36生活量表评分和Olson婚姻质量问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SF-36生活量表评分中的总体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等7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和夫妻性生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夫妻和谐.
作者:陈小惠;汪玉芳;许庆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行血液透析的肿瘤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1月间崇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行血液透析的肿瘤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为(37.51±3.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2.76±3.92)分;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为(39.31 ±4.7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55±4.71)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总分为(489.76 ±43.7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10.39 ±31.24)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心力衰竭和高钾血症发生率分别为41.5%、34.2%和12.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5.6%、78.1%和34.2%,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总分为(92.62±5.76)分,两组组间比较明显高于对照患者的(50.94±3.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血液透析的肿瘤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曾敏;李华;唐柯梅;罗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行射频消融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间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的肿瘤缩小率、肿瘤完全坏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个月首次完全消融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9%,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首次完全消融率为94.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4%,影像学检查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的肿瘤缩小率和肿瘤完全坏死率分别为78.4%和54.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6.8%和3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患者首次完全消融率和射频消融治疗的安全性,改善射频消融治疗效果.
作者:马瑛;江英;杜红;但慧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对胃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7月间南宫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患者术前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直接进行手术切除.对比两组患者根治性切除率、术后病理分期与术前临床分期差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2年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患者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为87.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术后2年生存率为71.9%,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65.6%、9.4%和46.9%,两组患者根治性切除率和术后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有10例患者术后病理分期低于术前临床分期,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能提高胃癌根治性切除率,降低病理分期,提高患者生存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新超;张志勇;李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