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迪注射液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

何仁强;谭晓明

关键词:胰腺肿瘤, 艾迪注射液, 多西紫杉醇,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多西紫杉醇治疗,观察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使用艾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近期有效率为58.8%,Karnofsky体力状况(KPS)评分由(60.5±6.3)分增加至(80.9±7.9)分;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为33.8%,KPS评分由(61.2±6.8)分增加至(70.3±7.1)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恶性呕吐、脱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和KP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在肾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在肾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行肾癌切除术患者12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2)和对照组(n=61).观察组患者进行连续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服药、健康教育及出院复诊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适应性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肾癌切除术患者实施连续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可明显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文彩;郭联红;王蕊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 比较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106例卵巢囊肿患者根据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止血方式分为缝合组(n=56)和电凝组(n=50),术后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月经和排卵情况及激素水平,并行彩超检查患者卵巢间质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窦卵泡数及卵巢大小.结果 缝合组患者恢复排卵的比例为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缝合组患者血清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电凝组术后6个月的FSH及LH水平明显高于术前,E2明显低于术前,与缝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凝组患者窦卵泡数较术前明显减少,且明显低于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采用缝合止血比电凝止血法更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卵巢功能.

    作者:张勇武;武静;周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一线方案失败或术后复发转移胰腺癌的疗效

    目的 探讨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一线方案失败或术后复发转移的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0例吉西他滨治疗失败或手术复发转移的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雷替曲塞和伊立替康联合治疗,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3.0评价近期疗效;观察肿瘤进展时间(TTP)和不良反应.结果 全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45.7%,疾病控制率为88.6%.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疲乏,多为1~2级.全组患者的TTP为(7.2±1.1)个月.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一线方案失败或手术后复发转移的胰腺癌患者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轻,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王会忠;王震;阎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肺癌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肺癌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老年肺癌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经鼻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h、24 h后血气分析情况、治疗第14天后的疗效以及随访30 d和180 d时患者基本情况的改善情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2h后,观察组患者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pH、PaCO2、PaO2指标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有所改善,但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幅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和随访180 d时,观察组患者基本情况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肺癌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情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燕;翟磊;周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螺旋CT多层平面重建在食管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估螺旋CT多层平面重建(MPR)在食管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6例食管癌患者,回顾性分析螺旋CT影像学资料,并与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螺旋CT对食管癌术前分期的判断准确性,观察项目包括食管癌病变部位、肿瘤对周围组织、器官的侵犯以及Moss改良分期.结果 螺旋CT能够显示病灶的位置、范围,管壁及管腔的变化以及周围脂肪的异常改变.本组螺旋CT的食管癌术前分期诊断准确性为80.2% (69/86),对食管癌术前外侵的诊断准确性为87.2% (75/86),对食管癌术前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为83.7%(72/86).结论 螺旋CT在食管癌术前分期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判断病灶的位置、范围、管壁及管腔的变化以及周围脂肪的异常改变等,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付满军;苏学会;王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癌痛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癌痛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癌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癌痛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癌痛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癌痛控制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癌痛可控、阿片有瘾、正确评估疼痛等癌痛知识方面的掌握率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癌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情绪健康、个体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癌痛护理能够提高癌痛患者对治疗的认知,提高癌痛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樊嬛;吴贤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延续护理改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心理和躯体功能的效果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心理和躯体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9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延续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DS及SAS分值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DS及SAS量表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手指爬墙高度及外展、内收、后伸、前屈的肩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侧上肢躯体功能恢复,缓解抑郁及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保障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周素梅;蕹康娇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围手术期循证护理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循证护理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95例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分别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 (48/48),对照组为87.2% (4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随访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循证护理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针对性护理对甲氨蝶呤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不良反应的改善效果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甲氨蝶呤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不良反应的改善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66例,根据就诊顺序编号,按照单双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和依从度,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治疗后的心理状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8%(28/33),低于对照组的51.5% (1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68.31 ±3.10)分,高于对照组的(62.07±2.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分别为(54.22±1.30)分和(12.28±1.2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9.58±1.27)分和(14.91±1.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和依从度评分分别为(91.37±4.06)分和(96.08±3.96)分,高于对照组的(83.51±3.22)分和(85.11±4.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可显著降低甲氨蝶呤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依从度.

    作者:杜洪燕;张正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患者手术后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患者手术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接受腹腔镜手术和化疗的妇科肿瘤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睡眠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强度低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排尿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睡眠时间较对照组延长.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总体健康状况和功能子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症状子量表(疲劳、疼痛、恶心呕吐)和特异性项目(食欲、便秘、腹泻项目)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主观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术后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冯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2例疑似乳腺肿瘤患者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与手术或活检病理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为良性肿瘤18例,恶性肿瘤34例.与手术或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0).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准确度、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0.4%、88.2%和91.4%.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操作简单、无辐射,对乳腺肿瘤诊断的准确度、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高,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不同放疗方法对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放疗方法对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112例食管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试验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放疗.观察两组患者1、2年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满意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85.7%和5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9%和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9.6%和4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和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2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放疗比较,三维适形放疗患者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高,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三维适形放疗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高与肿瘤区域高剂量分布有关,尚可耐受,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较高,可延长患者生命,减少不良反应,增加治疗依从性.

    作者:杨有文;张海亮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配合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配合大剂量甲氨蝶呤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耐受性.结果 接受化疗12 h后,两组患者血药浓度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化疗36 h及48 h后,观察组患者血药浓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护理干预方案可有效优化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治疗的耐受性,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屏;谢洪英;黄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宫颈癌患者12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护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状况,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调查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6个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临床治疗过程中合理运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梅;吉雪梅;王茂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8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发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健康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改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苏桃;汪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96例晚期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临终关怀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各维度评分及总健康评分,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健康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改善(P<0.05).结论 临终关怀护理能够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在临终期感受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作者:庄亚贤;闵琦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性别、体能状态、分期、病理类型、有无合并症、治疗方式等6个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能状态、分期、治疗方式与患者预后相关,性别、病理类型、有无合并症与预后无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期(P=0.013)和治疗方式(P=0.016)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不能手术的老年NSCLC患者的预后与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有关,积极的放化疗较支持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张一卓;张文霞;韦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两种麻醉方法在支气管肿瘤冷冻术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

    目的 对比分析两种麻醉方式在支气管肿瘤冷冻术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54例支气管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支气管肿瘤冷冻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研究组患者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法,对照组患者行静脉镇静加气管内表面麻醉法.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以及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冷冻后3、30 min和冷冻完毕时的心率显著快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在冷冻后3、30 min时的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相对静脉镇静加气管内表面麻醉法更好,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更少,值得推广.

    作者:范晓英;苏玉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鼻咽癌患者口腔放射黏膜炎的护理

    鼻咽癌为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特征为男性患者居多、多发于东南亚地区和我国南方地区,多存在遗传性.放疗是目前我国临床治疗鼻咽癌的有效和常见方法,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控制肿瘤细胞范围、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等优点[1].但鼻咽癌患者多合并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在放疗过程中,口腔黏膜炎是较为常见和多发的并发症之一,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的依从性,影响疗效发挥[2].因此,做好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至关重要.系统性护理是一种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可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护理,有效降低患者口腔黏膜的损伤程度,保证放疗顺利完成的终目标.本研究中,我们对系统性护理的优势及效果进行探讨.

    作者:牛立蓉;要宇;闫文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手术室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术室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中晚期胃癌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前相关护理准备及在术中配合操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予以手术室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3% (4/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4%(2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疼痛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5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4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个性化护理可减少胃癌根治手术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麻醉苏醒,缓解疼痛症状,还可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玉琴;薛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癌症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