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危险因素分析

王佳颖;定薇

关键词:食管肿瘤, 护理干预, 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诊治的18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各9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并分析影响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心电图异常、肺功能减退、颈部+弓上吻合术容易造成术后心律失常(均P <0.05).结论 针对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做好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以人为本的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并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经干预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整体生存质量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的性生活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官颈癌患者经以人为本的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心理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性生活恢复较快,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机体及心理恢复健康.

    作者:白秋菊;姜海艳;张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T3以上或淋巴结阳性患者接受辅助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鳞癌R0切除术后pT3~4N0或pT1~4N1~3患者接受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胸段食管鳞癌R0切除术后pT3 ~4N0或pT1~4N1 ~3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治疗的情况,共入组患者262例,根据术后辅助治疗情况分为单纯手术组(n=111)、辅助化疗组(n=91)和辅助放疗组(n=60).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多因素回归法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辅助放疗组和辅助化疗组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均优于单纯手术组(均P<0.05),但辅助放疗组与辅助化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64).辅助放疗组和辅助化疗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均优于单纯手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辅助放疗组和辅助化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44).对于pT3 ~4N0患者,辅助化疗组OS高于单纯手术组(P =0.042);对于pT1~4N1~3患者,辅助放疗组及辅助化疗组OS均优于单纯手术组(均P<0.05),但辅助放疗组与辅助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10).而对于局部浸润较深且淋巴结转移的pT3~ 4N0患者,辅助放疗组和辅助化疗组OS均优于单纯手术组(均P<0.05),且辅助放疗组也优于辅助化疗组(P=0.01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部位、肿瘤浸润深度(pT)、病理淋巴结转移个数(pN)、肿瘤分析程度、术后治疗均为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 <0.05).结论 对于pT1~4N1~3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或辅助放疗均可显著改善DFS和OS,其中pT3~ 4N1 ~3患者,辅助放疗获益更大.

    作者:姜玉勃;王岩;葛飞娇;赵传华;陈玉玲;刘容锐;林莉;徐建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保留自主神经功能的子宫广泛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对宫颈癌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保留自主神经功能的子宫广泛切除(NSRH)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对宫颈癌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吉林省肿瘤医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行NSRH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50例,为NSRH组;行传统广泛性子宫切除术(RH)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50例,为RH组.使用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定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性功能状况.分析患者行NSRH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对性功能的影响.结果 NSRH组患者术前与术后性冲动、性交感官敏锐度、性交顺畅度、性交满意度和性功能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H组术前与术后性冲动、性交感官敏锐度、性交顺畅度、性交满意度和性功能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NSRH组与RH组患者性冲动和性交满意度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NSRH组患者性交感官敏锐度、性交顺畅度和性功能评分均高于RH组(均P<0.05).结论 NSRH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女性性功能无显著影响.

    作者:郭芳芳;袁勇;曹慧芳;孙巍;郭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术联合131I及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

    目的 观察手术联合131I及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2月至2009年8月间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联合131I及甲状腺激素抑制的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常规服用甲状腺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和5年的复发转移率和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3和5年肿瘤复发转移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1、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联合131I及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3和5年肿瘤复发转移率,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

    作者:马志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情绪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情绪、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行胃癌根治术的108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每组各54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胃肠功能障碍、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够调节胃癌根治术患者负面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秀娟;张莉;巨亚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医护一体化护理改善老年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改善老年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34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4例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医护一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2.4%,高于对照组的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体健康评分为(40.14±7.55)分,高于护理前的(28.05±7.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观察组的总体健康评分及各子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26.08±2.69)分和(27.69±2.68)分,低于对照组的(42.31±4.57)分和(46.36±4.5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52±0.004)分,高于对照组的(82.71±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满意度评分为(4.33±0.05)分,高于对照组的(3.21±0.0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护理有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兰梅;王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62例纯磨玻璃结节患者手术切除后的病理分析及预后观察

    目的 观察纯磨玻璃结节(pGGO)恶性比例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行手术切除的62例pGGO患者,同时符合三个条件:(1)影像学表现为pGGO;(2)随访时间超过2年;(3)排除多发pGGO.分析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并观察预后.结果 62例pGGO中,恶性肿瘤48例(77.4%),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8例(12.9%),良性疾病6例(9.7%).44例pGGO在术前的随诊观察中持续稳定,此亚组pGGO的术后病理:恶性肿瘤33例(75.0%),其中原位腺癌(AIS)31例,微浸润腺癌(MIA)1例,腺癌1例;AAH(15.9%)7例,良性病变4例(9.1%).10例pGGO在术前观察期间病变增大或密度增加,在此亚组中术后病理为恶性肿瘤的有9例,恶性率90.0%.术后随访中位时间为30.7个月.1例患者在随访期间于不同肺叶出现新发病灶,仍表现为pGGO,目前仍在随诊观察中,病变稳定,暂未手术治疗.其余所有患者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亦无死亡患者.结论 对随诊观察没有变化的pGGO应相对积极进行手术治疗,观察过程中增大尤其是密度增加的pGGO,手术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任志鹏;侯晓彬;张连斌;刘毅;温佳新;初向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微信健康教育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微信健康教育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8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81例结直肠癌术后行辅助化疗的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观察组4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教育和微信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教育,探讨微信健康教育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化疗的完成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化疗依从性较对照组也明显改善,而化疗毒性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也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微信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督促结直肠癌患者完成化疗,提高患者的化疗依从性,减少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徐莉;任秀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PET-CT)显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间沈阳军区总医院核医学科收治的18 F-FDG PET-CT显像的胰腺肿物患者96例,结合手术病理及其他临床结果,评估18F-FDGPET-CT对胰腺病变定性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96例胰腺病变患者中,胰腺恶性肿瘤63例,良性病变33例.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癌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9.6%、90.8%和87.1%,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7.04和0.11.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郝珊瑚;刘雨宁;郭佳;陆国秀;陈兰兰;张文文;冯秋伟;张国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骨关节肿瘤的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骨关节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160例骨关节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发病年龄、肿瘤类型、病灶部位等,并分析骨关节肿瘤发生的相关致病因素.结果 160例骨关节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122例(76.3%),多数为青年人;恶性肿瘤29例(18.1%),多数为未成年人;瘤样病变9例(5.6%),多数为中年人.根据肿瘤病灶部位划分,发生于股骨72例(45.0%),胫骨43例(26.9%),手骨17例(10.6%),肱骨8例(5.0%),腓骨4例(2.5%),骶骨16例(10.0%).结论 掌握骨关节肿瘤发病的临床特点及常见致病因素,提高骨关节肿瘤的临床诊断率.

    作者:董斌;庞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后容积重建和表面遮盖显示技术在肋骨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后容积重建(VR)技术和表面遮盖显示(SSD)技术在肋骨转移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111价值.方法 选取秦皇岛市第四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5例肋骨转移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有多层螺旋CT检查资料,采集CT图像后分别采用VR及SSD技术进行图像处理,观察两种处理技术对肋骨转移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75例肋骨转移瘤患者确诊发生成骨转移病灶148个、溶骨性转移病灶35个、混合型骨折病灶110个、病理骨折病灶27个、膨胀性生长病灶60个,VR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9.3%、97.1%、98.2%、70.4%和98.3%,SSD诊断准确率分别为37.8%、74.3%、74.5%、96.3%和95.0%,两种技术对成骨转移病灶、溶骨性转移病灶、混合型骨折病灶、病理骨折病灶诊断的准确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后VR技术在发现成骨转移病灶、溶骨性转移病灶、混合型骨折病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应作为首选的后处理技术,而SSD技术在诊断病理骨折病灶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应用.

    作者:李志明;韩义强;王力学;朱明珠;常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疗效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GEMOX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GEMOX方案治疗晚期顺铂、氟尿嘧啶(5-Fu)耐药的鼻咽癌患者52例,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滴,第1、8天;奥沙利铂65 mg/m2静滴,第1、8天,21 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1次.结果 52例患者共完成120个周期化疗,每例患者完成2~6个周期,平均3.7个周期,其中部分缓解10例(19.2%),稳定24例(46.2%),进展18例(34.6%);总有效率19.2%,疾病控制率65.4%;无进展生存期(PFS)2 ~24个月中位PFS为6.5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和肝功能损害,均以1~2度为主,患者耐受性好.结论 GEMOX方案治疗顺铂、5-Fu耐药的晚期鼻咽癌疗效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华;梁剑苗;冯卫能;邓燕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干预对肺癌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科学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癌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54例肿瘤放疗后并发放射性肺炎患者,给予定向的护理干预举措,包括强化基础护理和呼吸道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各项临床指的标变化情况.结果 54例患者经临床治疗与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且体温、呼吸等指标水平趋于正常,护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肿瘤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给予科学的定向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强化患者的生活质量,遏制放疗并发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朱迪非;徐文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术序贯化疗配合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手术序贯化疗配合放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按匹配分组的原则将79例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行手术序贯化疗配合放疗,对照组同期仅采用一线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癌胚抗原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研究组患者部分缓解(PR) 13例,稳定(SD)29例,疾病进展(PD)3例;对照组患者CP9例,SD20例,PD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6、12个月时复发、死亡和脑转移分别为4例(10.0%)和11例(27.5%);对照组患者分别为9例(23.1%)和30例(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6、12个月Karnofsky体力状况评分分别为(85.5±8.1)分和(84.3±7.1)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9.1±8.1)分和(71.4±10.2)分,均P<0.05)].结论 手术序贯化疗配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效果显著,短、长期效果均优于单纯化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鹏;陈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脾胃肾病科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诊治的110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研究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饮食、精神状态、睡眠质量、疼痛感知、对疾病的认知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秦小玲;雷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情志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心理行为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情志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心理行为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情志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2个月的心理行为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阳性项目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归属感、自尊和自我接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情志护理能够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心理行为,提高心理社会适应性,改善心理健康.

    作者:郑薇薇;单文杰;孙书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薄层增强三期扫描对小肝癌患者的诊断作用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薄层增强三期扫描对小肝癌患者的诊断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第四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83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结果.结果 83例患者中经病理证实病灶89个,病灶直径0.8~2.9 cm,单个癌结节77例,2个癌结节6例;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检出率分别为82.0% (73/89)、80.9% (72/89)和86.5%(77/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期综合检查率高,为97.8% (87/89),与3期检出率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三期扫描对小肝癌患者的诊断作用肯定,延迟期检出率相对较高,综合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三期扫描可显著提高诊断能力.

    作者:付满军;苏学会;王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不能手术切除肝细胞肝癌的疗效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对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细胞肝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肝细胞肝癌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联合组(n=82)和对照组(n=78).联合组患者给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生活质量、肝功能状况、生存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97.6%(80/82)和89.0%(73/82),优于对照组的59.0% (46/78)和53.9% (42/7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而治疗前后白蛋白(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57).结论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疗效优于单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肝功能,提高生存率.

    作者:游志坚;郑锐年;胡夏荣;林顺欢;叶振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采用坚强概念行术前访视对乳腺癌患者希望水平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采用坚强概念行术前访视对乳腺癌患者希望水平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间在广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前访视+坚强概念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前访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术前访视后,研究组患者的希望指数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访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前访视后,研究组患者的抑郁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对于常规术前访视方法,在术前访视中应用坚强概念可以更好地提高乳腺癌患者的希望水平,并且能较好地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作者:刘珍芹;蔡翠翠;卢振玲;曲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98例乳腺癌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hs-CRP和IL-8水平.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hs-CRP和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TNF-α、hs-CRP和IL-8水平均显著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TNF-α、hs-CRP和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心理干预应用于术后乳腺癌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地降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田红梅;李倩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癌症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