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斯
近年来,多家医院已经开展了早期黏膜内癌和癌前病变经纤维食管镜黏膜的切除术[1],均取得较好疗效.通过分析术后病理及术前CT扫描显示淋巴结的情况及其相互关系,就能够为临床医生准确地进行食管癌术前分期、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有力帮助[2].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20例在我院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评价了CT扫描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作者:高淑艳;张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对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行放射治疗的93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焦虑抑郁改善情况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4%,对照组为7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6,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相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评价量表(SAS)和抑郁评价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信赖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慧慧;郑桂荣;周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同步放化疗与同步放化疗联合诱导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总生存率和恶心、呕吐症状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在3~4级水平反而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在2级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放射性肺炎症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提高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
作者:代丽;王文军;张莉;刘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78例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致神经系统损害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诊疗积累资料.方法 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就诊的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致神经系统损害患者78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78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0例,男女比例1.6∶1.年龄以50 ~ 59岁间为多,占41.0%,不同性别间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85,P=0.069);患者同时伴高血压者18例(23.1%),糖尿病者15例(19.2%),起病形式多为亚急性或慢性,共44例(56.4%);首诊误诊例数23例(29.5%),平均首诊误诊时间为(9.7±4.1)d,随着年龄增加,首诊误诊率和误诊天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引起神经系统症状的恶性肿瘤中,以肺癌为多见,占59.0%,其次为肝癌,占10.3%,再次为乳腺癌,占7.7%;78例患者中,64例(82.1%)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结论 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所致神经系统损害具有规律性,临床应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者:郑麒;陈芳;耿佃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肝细胞癌(HCC)患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的影响.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HCC患者术前、术后1周血清AFP、AFP-L3%(AFP-L3/AFP百分比)的数值.结果 术后1周AFP-L3%的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HCC患者接受TACE治疗后,AFP-L3%的数值明显降低,AFP-L3%可能成为HCC患者治疗的评估指标.
作者:刘志伟;李宾;刘艳芬;韩素桂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就诊的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观察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近期疗效相当,但观察组非鳞癌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鳞癌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皮疹、口腔黏膜炎、贫血、心电图异常、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但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下降、粒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靠,尤其适用于非鳞癌化疗.
作者:但汉卿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热化疗对肿瘤恶性胸腹水的疗效及差异性.方法 将254例晚期恶性肿瘤有胸腹水患者随机分为热化疗组与单化疗组,每组127例.热化疗组行胸穿或腹穿留置深静脉置管适量放胸水或腹水,放水后灌注入顺铂60 mg,改变体位以利药物均匀接触体腔.根据恶性胸或腹水部位,局部采用W2102肿瘤热疗系统进行加温,加温至41℃~43℃,加温时间为60 min,每周2次,每例患者热疗5至10次为1个疗程.单化疗组127例恶性胸腹水患者单放水注入顺铂做对照.结果 热化疗组12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 39例,部分缓解(PR) 46例,稳定(SD) 39例,进展(PD)3例,有效率为66.9%;单化疗组中,CR 19例,PR 41例,SD 54例,PD13例,有效率为47.2%.热化组中恶性胸水有效率为87.7%(P<0.01),中位生存时间为7.5个月,恶性腹水有效率为45.2% (P >0.05),中位生存时间为4.6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和白细胞降低,热疗组患者不良反应表现为烫伤、局部疼痛及发热.结论 热化疗联合治疗肿瘤恶性胸腹水比单纯局部化疗疗效好.但热化疗对恶性胸水比对腹水疗效更好,且有较长的生存时间.
作者:刘娱;边界;余托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甲状腺肿瘤方面的价值,以便更好指导临床,提高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治愈率.方法 将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85例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患者的超声表现和组织病理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甲状腺癌的钙化情况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甲状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符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准确率高、方法简便、易重复、无痛苦的检查方法,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故彩色多普勒超声为甲状腺肿瘤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秘兴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腮腺良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原则.方法 将136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按不同术式分成两组,即传统术式组和改良术式(区域切除)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短、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传统术式组平均手术时间125 min,改良术式组平均手术时间86 min;传统术式组平均伤口长度18 cm,改良术式组平均伤口长度11 cm.术后两组患者并发暂时性面瘫和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术式组优于传统术式组.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的腮腺良性肿瘤区域切除术符合现代美学要求、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术式.
作者:吕翔;邓旭霞;马国辉;沈国华;张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小剂量白介素2(IL-2)治疗恶性体腔积液的疗效及对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收治的143例恶性体腔积液患者,采用CIK细胞联合小剂量IL-2治疗的67例患者为观察组,单独采用IL-2治疗的76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免疫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79.1%,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免疫指标CD3+、CD4、CD4+/CD8+和NK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免疫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免疫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K细胞联合小剂量IL-2治疗恶性体腔积液的疗效显著,症状发作和体腔积液明显较少,可以明显升高CD3+、CD4+、CD4+/CD8+和NK细胞等免疫指标水平.
作者:全红艳;郝建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喉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131例,按年龄段将其分为青年组(≤44岁)、中年组(45~59岁)和老年组(≥60岁),比较分析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从手术前心理恐慌度、手术前慢性病发生率、手术后对疾病恢复预期度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在喉癌围手术期,通过对不同年龄层特殊的护理,患者手术前恐慌度、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所降低,而对手术后疾病恢复的预期则有所上升.结论 对不同年龄层进行针对性护理,对喉癌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有帮助,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刘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不良情绪状态干预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接受子宫广泛切除术治疗的35例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干预,对比健康教育前后患者不良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存在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但在健康教育后,本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明显改善(t =4.22、5.92,P<0.05).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改善其不良情绪,可有助于患者术前具备耐受手术的良好身心条件及术后尽早地恢复其生理功能.
作者:田昌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肿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肿瘤原发病发生24 h后,机体同时或序贯发生2个或2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2].肿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世界范围内ICU病房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常规治疗包括原发病的处理以及器官功能支持与保护,如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应用和深静脉营养支持等[3].
作者:汪远珍;任愿;高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用于评价顺铂化疗肿瘤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健康体检者(体检组)60例及应用顺铂化疗的肿瘤患者(化疗组)54例,检测健康者Cys C及患者化疗前、后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Cys C,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患者化疗后血清Cys C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Ccr、Cys C较化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前后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患者Cyc C异常检查率高于Scr(P <0.05).结论 血Cys C较之传统肾功能指标Scr更能灵敏反映肾功能损害情况,且检测方法较Ccr更易于操作,临床可作为监测化疗引起的肾功能损害的灵敏指标.
作者:孙奕琛;赵建国;胡赤丁;王清睿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复发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1年内复发与否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高、颈管腺体累及、锥切前病毒负荷量≥500 RLU/CO、术后切缘阳性和锥切后人乳头状瘤病毒持续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复发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何茂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胸部癌症患者100例,根据其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50例;将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共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术中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术中则采取护理风险干预,分析肿瘤患者手术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疗效.结果 术中采取护理风险干预患者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干预在胸部癌症手术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明显减少了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肖俊;康丽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热圈切除手术(LEEP)后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临床价值.方法 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2)技术检测LEEP术治疗的19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宫颈分泌物中的HPV-DNA含量,了解其临床价值.结果 术后6个月CIN Ⅰ、CINⅡ、CINⅢ的HPV-DNA检测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术后18个月时则再次显著降低(P<0.01);CIN病变残留率及复发率在LEEP术前HPV-DNA检测阳性与阴性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后6个月时HPV-DNA检测阳性患者CIN残留率、复发率均显著高于HPV-DNA检测阴性患者(P<0.01).结论 CIN患者LEEP术后HPV-DNA检测在判断治疗效果、HPV清除效果及预测病变残留或复发等方面均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李爱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将10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在气管内麻醉下行肿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无中转开腹,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CD69与CD30表达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对照组较观察组有明显增高(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均出现雌二醇(E2)水平降低,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iHi)水平升高(P<0.05),两组患者血睾酮(T)和孕酮(P)在手术前后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随访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预后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燕;曹蕾;杨淑梅;郭英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收治的104例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46.2%,对照组为4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5,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TTP)、中位生存时间(MST)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6.2±2.1)个月、(8.9±2.1)个月和51.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向毅;周婷;邱晶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行新辅助化疗后符合保乳术条件的乳腺癌患者68例,观察患者的术后疗效、安全性并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6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1例(16.2%),部分缓解36例(52.9%),病情稳定21例(30.9%),无进展病例,总分期降低38例(55.9%).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P<0.05).68例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白细胞减少27例,脱发17例,恶心呕吐34例,经对症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均缓解.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肿瘤缓解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吴志鹏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