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椎前筋膜缝合预防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咽部不适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07~2014-06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62例,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术中缝合椎前筋膜,对照组术中不缝合椎前筋膜。术后对两组患者咽部不适感及持续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JOA改善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咽部不适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咽部不适感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1);两组患者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椎前筋膜缝合预防颈椎前路术后咽部不适感效果明显。
作者:马耀军;王永宏;赵斌强;张兵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样改变妇女的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宫颈糜烂样改变妇女211例为观察组,选择宫颈光滑者605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HPV感染情况。结果宫颈糜烂样改变的妇女HPV感染率为15.17%,宫颈光滑的妇女HPV感染率为16.0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宫颈糜烂样改变不会增加宫颈HPV感染的机会,提示宫颈糜烂样改变与HPV感染无直接关系。
作者:王秀香;谢芳;韩定英;吴洁;邹超英;李玉梅;吴小琼;徐曼;罗学丽;刘小英;郑楚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气压弹道碎石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PKRP )同期治疗前列腺增生( BPH)并膀胱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BPH并膀胱结石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均接受应用气压弹道碎石取石后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增生的前列腺组织。结果65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无膀胱穿孔、电切综合征、大出血、结石残留及尿失禁等并发症,尿道狭窄3例,经尿道扩张治愈,随访3~12个月,排尿困难症状均明显改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PRV)术前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气压弹道碎石联合PKRP同期腔内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安全、高效。
作者:樊胜玉;李少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不良反应及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2-01~2013-01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系统( dynamic hip screw ,DHS)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评估Harris髋关节评分以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9.7±17.4)min、(317.9±81.3)ml、(96.4±11.3)d、(18.5±3.1)w,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9.4±19.1)min、(476.3±89.5)ml、(113.3±12.5)d、(21.9±3.2)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19例(63.3%),良7例(23.3%),一般3例(10.0%),差1例(3.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出现髋内翻1例(3.3%),延迟愈合1例(3.3%),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髋内翻1例(3.3%),延迟愈合1例(3.3%),骨折不愈合1例(3.3%),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较佳,且术后并发症少,较为安全。
作者:刘欣;李全修;吕海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60例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肠内排列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 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肠内排列术,治疗成功率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宏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方法将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124例分为双阳组60例和单阳组64例。双阳组按家长的意愿分为双阳大剂量组30例和双阳小剂量组30例,单阳组亦分为单阳大剂量组和单阳小剂量组各32例。新生儿出生后6 h内,大剂量组予肌注HBIG 200 U,小剂量组予肌注HBIG 100 U;同时联合应用乙肝疫苗。一周岁时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乙肝五项)。结果在双阳组中大剂量和小剂量HBIG的乙肝母婴阻断率分别为93.3%和83.3%;在单阳组中大剂量和小剂量HBIG的乙肝母婴阻断率分别为100.0%和9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孕妇HBsAg阳性时,新生儿出生后要及时注射HBIG,用量100 U或200 U均可。
作者:谢若欣;杨洁芳;霍乐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9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结果92例患儿中,大部分患儿临床表现持续性、剧烈咳嗽,少部分患儿伴有少量白痰或无痰。行X线胸片检查,单侧病变以右肺云雾状阴影为主,占53.3%。所有患儿ELISA检测血清MP-IgM阳性。患儿肺外合并症主要表现为心肌酶谱增高。经治疗3~7 d 80例、8~10 d 10例患儿体温逐渐趋于平稳,咳嗽症状也得到有效缓解;另外2例患儿在持续11 d高热后,体温趋于下降。随访30 d患儿全部治愈。结论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MP-IgM,联合咽拭子支原体DNA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检测诊断率较高。使用阿奇霉素及红霉素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李德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卵巢巧克力囊肿合并不孕症患者行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后,影响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2-01年收治的8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合并不孕症患者采用了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后的妊娠情况,术后随访18个月,术后妊娠者及未妊娠者年龄、不孕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囊肿大小、单侧还是双侧囊肿、盆腔粘连与否、是否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妊娠者与术后未妊娠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囊肿大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在年龄、不孕类型、单双侧囊肿、盆腔黏连与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卵巢巧克力囊肿合并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妊娠率明显提高。影响巧克力囊肿合并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的相关因素主要是单双侧囊肿和盆腔黏连与否,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囊肿大小无关。
作者:韦霁芸;潘琦文;石德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和经皮介入技术的发展并日臻成熟,将颅内支架成形术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带来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其微创性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但其疗效及安全性也越来越受重视。该文就颅内支架内成形术的发展历程、病例的选择以及近期远期并发症的防治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秦柱贵(综述);钟维章(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高血压脑出血(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患者颅内血肿继发性脑水肿以及继发性脑血管痉挛等病理生理改变是导致预后欠理想的一个重要因素。其预后尚欠缺临床指标。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是继肿瘤坏死因子( TNF)后发现的具有诱导细胞凋亡能力的细胞因子配体,在多种组织和细胞中广泛表达。其与HICH形成过程有一定的联系。但是TRAIL及其受体与HICH之后发生的机体各种病理生理改变以及预后的关系尚不明确。该文对HICH患者外周血中TRAIL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祎(综述);蒋广元(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骨不连是骨折后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由于各种工伤、交通事故和高能量损伤情况的增多,使得复杂骨折事故越来越多,导致骨不连发生的几率也大为增加。数十年来,随着各种新式内外固定材料、显微外科技术及创新的植骨材料的普及,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骨不连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骨不连的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赵子星(综述);李宏宇(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辐射抵抗的三个主要机制为内在辐射敏感性、肿瘤细胞增殖和乏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是肿瘤细胞的存活通路之一,该通路的激活与辐射抵抗密切相关。该文就PI3K/AKT信号通路与辐射抵抗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秦俭;陆合明(综述);陈甲信(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MicroRNA( miRNA)是一类调节基因,是内源性非编码、长度为18~22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近期研究表明,mi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诸如miR-1、miR-133、miR-328、miR-208、miR-21及miR-15等可通过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功能和异常表达引发心律失常,干预和调控miRNA的表达水平,有望为心律失常的诊疗提供一个新靶点。
作者:曾宪友(综述);谭毅(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为了更有效地监测和指导脓毒症尤其是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的救治,近年来各国医学界做了多项研究,认为血乳酸清除率是一个适宜的指标。该文就其在脓毒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刘健(综述);李宁(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产科护士在接转诊危重孕产妇时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转诊危重孕产妇主要病种、原因、治疗结果及护理措施。结果转诊病种主要有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妊娠合并胎膜早破先兆早产,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等。本组250例中,行剖宫产147例,阴道分娩68例,足月儿70例,早产儿105例;治愈61例,好转14例,产后出血15例,放弃保胎引产10例,新生儿死亡5例,孕产妇死亡3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转院医院转院前做好必要的处置与准备,接诊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安排好人员、床位,准备好抢救仪器、血制品、药物等是保证转诊危重孕产妇安全交接的重要措施。
作者:兰惠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05~2014-05该院行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80.43%),护理满意度(91.30%)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凌飞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甘肃省三级甲等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现状,为制定医院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自制调查问卷对甘肃省17家三级甲等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进行调查。结果仅有5.88%的医院设有专门的健康教育科,64.71%的医院没有明确医院健康教育经费,医院负责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只有1~2人的所占比例为35.29%,有57.14%的医院没有制定医院健康教育工作制度,41.17%的医院没有单独的医院健康教育计划。有64.71%的医院对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估;有94.12%的被调查单位门诊大厅设有专人负责健康咨询服务,在单位门户网站设置健康教育专栏的医院占58.82%,门诊大厅、候诊场所配备电子化健康教育设施的占88.24%,设健康咨询门诊的医院占82.35%;35.29%的医院没有每年组织健康教育理论技能培训,70.59%医院派出学习健康教育培训的人次数在1~5人次。结论甘肃省三级甲等医院健康教育工作不容乐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医院要从制度上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同时要细化监督评估体系,确保医院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作者:高华;郑访江;邱玉梅;李丹琳;敬战萍;张晓岚;张彩云;建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职业防护掌握程度以及工作意愿等,为护理部制定培训内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2013年度在该医院实习的4所院校103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5.0%认为艾滋病窗口期没有传染性,12.6%认为艾滋病可以治愈,68.9%不知道什么是标准防护,46.4%害怕护理艾滋病病人,44.7%不愿意到艾滋病科从事护理工作。结论实习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仍存在缺陷、职业防护观念薄弱,对从事艾滋病护理工作意愿有待改善。
作者:黄国爱;梁青莲;韦彩云;农秋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3-12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手术64例临床资料,术前准备采取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盆腔引流管等护理。结果64例患者无明显并发症和感染发热的发生,2~3周内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一个月后门诊复查,患者均月经正常,无切口感染。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后加强盆腔引流的管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身体的早日康复。
作者:唐春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39岁。因“体检发现两肺弥漫性病变6个月”于2015-03-12入院。6个月前体检发现两肺弥漫间质改变,当时无任何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行支气管镜术等检查,诊断“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并予醋酸泼尼松30 mg 1次/d口服治疗至今,治疗后复查胸部影像学,病变未见缓解。既往体健,曾从事厨师及红木家具打磨工作,无烟酒嗜好。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97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55/91 mmHg。满月脸,未见皮疹,两肺无啰音。无关节畸形。入院诊断:(1)间质性肺疾病;(2)高血压病。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血沉33 mm/h ,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免疫球蛋白均正常,自身免疫抗体、乙肝表面抗原及HIV抗体阴性。心电图正常。胸部CT检查见图1。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镜下所见正常,左下肺基底段经支气管肺活检组织病理学改变见图2。后诊断:肺泡微石症( pulmonary alveolar microlithiasis ,PAM)。确诊后于2015-03-18出院。嘱其出院后家族成员到医院进行X线胸片检查,随访未发现异常。
作者:秦志强;陈桂荣;韦海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性心肌缺血坏死,是临床较常见的危急重症。心电图一直都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存在少数心电图基本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为提高认识,现将本人收集的1例及通过中知网、万方数据库搜集的7例(共8例)心电图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分析如下。
作者:徐太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化疗联合调强放疗对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入组41例宫颈癌患者,肿瘤分期Ⅱ期患者11例,Ⅲ期患者16例,Ⅳ期患者14例,均进行介入栓塞化疗及调强放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近期有效率、获益率及治疗前后肿瘤直径变化情况。结果各肿瘤分期患者总有效率为46.3%,获益率为85.4%,各期肿瘤大小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缩小( P<0.05)。结论介入栓塞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是晚期宫颈癌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显著。
作者:余雷;陈燕浩;刘智勇;易小宇;覃汉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视网膜脱离手术疗效评价中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价值。方法对50例50眼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波及黄斑部患者进行冷凝、巩膜外垫压+环扎和放出视网膜下液手术,手术前及手术后1w、1M、3M、6M、12M进行OCT 检查,定量检测黄斑中心凹下积液高度、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结果随访时间为13~21(16.26±2.59)个月,平均黄斑中心凹下积液高度手术前为(735.88±532.86)μm,手术后1 w为(150.54±188.43)μ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3231, P<0.05);平均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手术前为(132.12±56.89)μm,手术后1 w为(109.18±40.93)μm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42, P<0.05);手术后1w 间接检眼镜下视网膜复位47例(94%),OCT仅显示15例(30%)黄斑中心凹下积液高度为0,此时33例脱盲(矫正视力≥0.05)(66.0%);手术后12 M OCT显示47例(94.0%)黄斑中心凹下积液高度为0,此时48例脱盲(96.0%)。结论 OCT能定量测量黄斑中心凹下积液高度,客观评价视网膜脱离手术后疗效,为视网膜脱离手术后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赵昕;李敏;吕明良;沈朝兰;伍宇;杨捷;陈丽妃;李莉;蒋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甲强龙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小鼠的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甲强龙组、EAE组和正常组,每组10只。 EAE模型通过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多肽35-55( MOG35-55)为抗原诱导。采用蛋白质印迹法( Western Blot )检测小鼠大脑的TNF-α和 IL-17表达水平。结果甲强龙组的临床症状较EAE组改善( P<0.05),大脑的TNF-α和IL-17表达水平明显低于EAE组( P<0.05)。结论甲强龙能改善EAE小鼠的症状,其作用机制之一是抑制促炎性因子TNF-α和IL-17的表达。
作者:李晓峰;李吕力;韦俊杰;李燕华;陈渊;范秉林;张丽香;陈志;肖继东;封浑;韦旋;王夏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寻在髋关节前外侧( OCM)入路中筋膜穿支血管与肌间隙及神经界面的关系。方法解剖经甲醛溶液常规防腐固定处理33侧髋部,均无肢体畸形及手术史。探查髂前上棘至大转子外侧凸处连线附近血管穿筋膜点并探明该血管与臀中肌阔筋膜张肌肌间隙的位置及臀上神经的关系;观察在2011-06~2013-06间在我科行87台髋关节前外侧入路手术中发现筋膜穿支血管及其与臀中肌阔筋膜张肌肌间隙的位置关系。结果臀中肌与阔筋膜张肌肌间隙所在附近筋膜表面血管位置较为恒定。在尸体标本中约91%(30例)的标本在肌间隙中部可见穿支血管,穿支血管均来自肌间隙深面。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发现有筋膜穿支血管的约为90.8%(79例),血管均来自肌间隙深面。臀上神经入肌点与筋膜穿支血管短距离为(5.62±1.18) cm,安全范围与股骨长度及髂嵴高点与大转子外侧凸处的距离均有明显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61。结论筋膜穿支血管与臀中肌阔筋膜张肌肌间隙关系恒定,在髋关节置换OCM入路中采用筋膜穿支血管定位准确,安全。
作者:黄宇;孙晓彤;尹东;黄晓;覃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术后涂抹雌激素类药物对腹腔镜下腹膜阴道成形术患者人工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手术对照组,均行腹腔镜下腹膜阴道成形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苯甲酸雌二醇软膏。分别于取出阴道填纱当日、第1周、第2周、第3周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分别标记为T0~T5)取人工阴道侧壁分泌物,行阴道微生态检测。另以40例健康体检对象为健康对照组,分别于体检当日、第1周、第2周、第3周和随后的第3个月、6个月检测上述项目。结果 T0~T1观察组人工阴道pH 与手术对照组接近,且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T2~T4观察组pH 明显低于手术对照组(P <0.05),但较健康对照组仍明显更高(P <0.05);T5观察组已接近于对照组;T0~T3观察组人工阴道微生态正常率与手术对照组接近,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5);T4~T5观察组上述指标基本正常;手术对照组T0~T3、观察组T0~T1阴道优势菌为棒状杆菌,两组其它时点及健康对照组阴道优势菌为乳酸杆菌。结论应用雌激素类药物有助于改善腹膜阴道成形术后人工阴道微生态,值得推广。
作者:余鸿标;秦成路;罗光楠;杜敏;李宝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间应用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参附注射液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非心脏全麻手术50例,随机分为参附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参附组在麻醉诱导前静注参附注射液1 ml/kg,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静注乳酸林格氏液1 ml/kg,5 min后麻醉诱导。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应用心电监护仪及FloTrac分别于T0(入室时)、T1(使用参附或乳酸林格氏液后)、T2(气管插管前1 min)、T3(气管插管时)、T4(气管插管后1 min)和T5(气管插管后5 min)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量变异度(SVV)。结果T0、T1时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T0相比,T2时各组MAP、HR、CO、CI和SV均显著降低( P<0.05),但参附组的CO、CI、SV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SVV显著升高,并且明显高于参附组( P<0.05)。 T3、T4时MAP、HR、CO、CI和SV均有所上升,MAP、HR上升幅度对照组大于参附组( P<0.05);T5时参附组MAP、HR、CO、CI和SV恢复至T0时,而对照组各指标显著低于T0时( 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麻醉诱导造成的心排出量降低,有效维持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何庆标;黄威;莫力;孙振中;王育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衰患者ACE及CYP2D6遗传多态性与培哚普利疗效的关联性。方法选取158例心衰患者,应用PCR方法检测其ACE及CYP2D6多态性,给予培哚普利治疗,对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进行检测。结果 DD/CC、DD/CT和DD/TT型患者经治疗后,LVDD明显缩小,且血浆AngⅡ水平下降的幅度大。结论 ACE基因的多态性与培哚普利的治疗效果有关联性,CYP2D6基因多态性对培哚普利的疗效无明显影响。
作者:彭俊;黄自明;郭观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硫辛酸治疗,观察组给予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前增快,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显效5例,有效35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31例,无效8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Z=1.88, 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能更好地缓解疼痛,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耿向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痤疮瘢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红霉素眼膏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瘢痕改善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170,P=0.029)。结论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痤疮瘢痕疗效优于超脉冲激光联合红霉素眼膏方法治疗,无明显副作用,且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作者:李凤春;何仁亮;杨志波;许教雄;黄莉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不同年龄患者顺行性遗忘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 ASA)Ⅰ~Ⅱ级、年龄18~84岁,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复合右美托咪定行下腹部(剖宫产术除外)手术患者120例,其中男73例,女47例。根据患者年龄的不同分为四组:A组(23±4)岁, B组(36±3)岁, C组(65±3)岁,D组(75±5)岁。所有患者均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μg/kg,泵入10 min之后以0.2μg? kg-1? h-1剂量维持。术后24 h回访患者并评定右美托咪定的顺行性遗忘作用。结果 A组和B组右美托咪定顺行性遗忘作用无明显不同(P>0.05),而C组与D组较前两组右美托咪定顺行性遗忘作用比较明显(P<0.05),并随年龄的增大明显增加(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具有一定的顺行性遗忘作用,且对老年患者更为明显。
作者:胡志超;孔莉;许鹏程;李颖;董晓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冰片和麝香酮对神经生长因子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取32只出生7 d Wistar大鼠进行研究,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麝香酮组、冰片组、对照组、冰片+麝香酮组,每组8只,分析比较四组大鼠神经因子透过血脑屏障的含量及神经功能行为评分。结果冰片+麝香酮组的伊文思蓝含量、脑组织及血液中神经生长因子含量均高于其他三组,神经功能行为评分均低于其他三组( P<0.01)。冰片组与麝香酮组伊文思蓝含量、脑组织及血液中神经生长因子含量、神经功能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伊文思蓝含量、脑组织及血液中神经生长因子含量、神经功能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应用麝香酮和冰片可以提高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神经生长因子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量更多,利用率更高。
作者:赵庭鉴;张培林;周勇;杨欢;刘曼;刘曼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21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8例,米非司酮联合妊娠囊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13例。结果两种治疗方案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分别为(28±0.3)d和(24±0.1)d;包块消失时间为(29±0.5)d和(25±0.7)d;平均住院日分别为(23±0.3)d和(18±0.2)d。结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早期明确诊断非常重要,口服米非司酮片联合彩超引导下妊娠囊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旭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