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深入了解腹膜透析患者疾病感知的真实感受,为今后制订针对患者疾病感知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目的抽样法对12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腹膜透析患者的疾病感知体验共6个主题,包括生活各方面受到的影响;感知疾病治愈的希望渺茫;受到疾病症状的困扰;感知自身无法掌控疾病、主要靠治疗控制;对疾病采取的应对方式;存在负性情感,对疾病表现出恐惧感.结论 医护人员应积极引导腹膜透析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认知,减轻疾病对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玲玲;黄燕林;杨玉颖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技术对血瘀质冠心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血瘀质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心血管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技术指导,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西雅图心痛量表生存质量的差异及血压、LDL-C、FBG、体质指数(BMI)的差异.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西雅图心痛量表的躯体受限程度、疾病认识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并且干预组的躯体受限程度、疾病认识程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压、血脂、血糖、BMI均低于干预前,并且干预组患者收缩压、FBG、BM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膳食指导、穴位按摩、太极拳练习等中医护理技术可以促进血瘀质冠心病患者康复,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潘晓;黄惠桥;李高叶;陶品月;赵孟利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前沿管理干预流程图在脑外伤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对脑外伤患者制定前沿管理干预流程图(实施后组),并与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未实施前沿管理干预流程图(实施后组)进行比较,比较前沿管理干预实施前后脑外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MDRO感染率、护士MDRO防控知识知晓率、护士手卫生执行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率.结果 实施后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MDRO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实施前组(均P<0.05),实施后组护士MDRO防控知识知晓率、护士手卫生执行率高于实施前组(均P<0.05).实施后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健康宣教、基础护理、护士态度、消毒隔离等方面满意率高于实施前组(均P<0.05).结论 前沿管理干预流程图对病房MDRO感染的防控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并可以提高护士MDRO的防控知识及手卫生执行知识水平.
作者:陆春婉;王朝燕;王丹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护理联合穴位按压在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妇科腹部手术术后常规护理,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速康复护理联合穴位按压的方法进行护理.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及静脉血栓、肠梗阻、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疼痛程度低,肠梗阻和尿潴留等发生率较低(均P<0.05).结论 加速康复护理联合穴位按压可以缩短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静;陈美芳;夏秀芳;赵仁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自制一次性鸭嘴式口壶在颈椎骨折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颈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口腔包行传统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自制一次性鸭嘴式口壶行侧卧位配合刷牙的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口腔护理所需时间以及口腔护理过程中脊柱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口腔护理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口腔护理过程中保持脊柱平直、不扭曲,鼻-下颌-胸骨角在同一轴线上.结论 自制一次性鸭嘴式口壶用于颈椎骨折患者的口腔护理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缩短护理人员口腔护理的时间.
作者:屈坤敏;屈玲献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基于唤醒教育的健康管理对骨质疏松患者健康信念、行为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健康宣教,实验组进行基于唤醒教育的骨质疏松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骨质疏松健康信念、骨质疏松健康行为评分,测量两组髋关节与腰椎的骨密度值.结果 干预1年后,实验组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及髋关节、腰椎骨密度均高于干预前,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骨质疏松患者实施基于唤醒教育的健康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信念、行为及骨密度值.
作者:李夏珀;覃素娇;谈佳;罗颖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氧水平依赖性磁共振成像(BOLD-MRI)诊断痛风肾病的价值及其弛豫率(R2?)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5例痛风肾病患者(病例组)和15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工作组提出的标准将病例组患者分Ⅰ~Ⅴ期.应用3.0 T MRI扫描研究对象的肾脏,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肾皮质、髓质R2?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髓质R2?诊断痛风肾病的价值,分析病例组R2?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髓质R2?、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对照组,尿酸(UA)、血清肌酐(SCr)高于对照组(均P<0.05).髓质R2?≤27.61 Hz时诊断痛风肾病的准确性为87.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92.2%和80.0%.对照组髓质R2?、eGFR高于Ⅱ~Ⅳ期患者,Ⅰ期髓质R2?、eGFR高于Ⅲ~Ⅳ期,Ⅱ期髓质R2?、eGFR高于Ⅳ期(均P<0.05);对照组UA、SCr低于Ⅱ~Ⅳ期患者,Ⅰ期UA、SCr低于Ⅲ~Ⅳ期,Ⅱ期UA、SCr低于Ⅳ期(均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痛风肾病患者的髓质R2?值与eGFR呈正相关,与UA、SCr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痛风肾病患者的髓质R2?与肾功能相关,BOLD-MRI诊断痛风肾病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黄海波;管俊;黄桂雄;林莹;王坚;黎萍;何振峰;李大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38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9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检测患者术后癌组织、癌旁组织(距原发肿瘤组织<2 cm)及正常肺组织(距原发肿瘤组织>5 cm)中miRNA-381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癌组织miRNA 381的表达水平.结果 miRNA-38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P<0.05);Ⅰ~Ⅱ期、无深层浸润、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miRNA-381相对表达水平分别高于Ⅲ~Ⅳ期、深层浸润、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均P<0.05),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患者的miRNA-381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0.05).结论 miRNA-38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且其表达水平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陈新立;李春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其与瘙痒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110例AD患者(AD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根据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将AD患者分为轻度瘙痒组39例、中度瘙痒组37例及重度瘙痒组34例.比较AD组与正常对照组、不同瘙痒程度组间的MPV,并分析AD患者的MPV与VA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D组的血清MPV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轻度瘙痒组、中度瘙痒组和重度瘙痒组MPV依次降低(P<0.05),且AD患者MPV与VA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AD患者的MPV下降,MPV可作为AD的炎症指标,其可能与AD的发生及瘙痒程度有关.
作者:罗浩;陈娜;钟江;张衍;冯杲;吴志洪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05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临床分型分为轻型组、重型组及危重型组各35例,另选取3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测定对照组及手足口病患儿治疗前后血清GFAP表达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GFAP表达水平对危重型手足口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治疗前,危重型组、重型组血清GFAP表达水平高于轻型组及对照组(P<0.05),且危重型组高于重型组(P<0.05),而轻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FAP诊断急性期重症(危重型组)手足口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857,血清GFAP在2.245 ng/L时其Youden指数大(0.709),诊断灵敏度为70.9%,特异度为100%.治疗1周后,重型组和危重型组血清GFAP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危重型组血清GFAP表达水平仍高于重型组和对照组(P<0.05),而重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FAP可能参与了重症手足口病神经损伤的过程,早期检测血清GFAP表达水平有助于评估手足口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
作者:盘冬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在早产儿脑发育评价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出生胎龄≥31周的早产儿180例,根据临床表现及高危因素分为高危脑损伤组和正常组各90例,每组再根据出生胎龄分为31~32+6周组、33~34+6周组和35~36+6周组3个亚组各30例.所有早产儿均在出生后的第3、7、14、28 d进行NBNA评分,在矫正胎龄37周时对所有早产儿发育商进行评价.结果 在高危脑损伤组及正常组中,不同出生胎龄早产儿的NBNA评分均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升高(P<0.05),且31~32+6周组、33~34+6周组和35~36+6周组的评分增幅依次降低(P<0.05).校正胎龄37周时,23例早产儿的NBNA评分<35分,<35分者的发育商低于≥35分者(P<0.05),且<35分早产儿以发育异常、可疑发育异常为主,≥35分者以发育正常为主(P<0.05).高危脑损伤组出生后第3、7、14、28 d的NBNA评分均低于正常组(P<0.05),两组的评分均随日龄的增长而升高(P<0.05).结论 NBNA评分可以反映出生胎龄≥31周早产儿的脑发育情况,或可作为评估早产儿脑损伤的一个重要测评工具.
作者:罗中文;黄广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癃清片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伴少弱精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伴少弱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癃清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维生素E丸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液常规、卵磷脂小体计数及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CPSI).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较治疗前a+b级精子活力占比提高,精子液化时间缩短,CPSI评分降低(+++)及(++++)卵磷脂小体计数占比升高(均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癃清片可缩短ⅢB慢性前列腺炎伴少弱精症患者精液液化时间,提高患者精子活力,增加卵磷脂小体数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夏康;庞然;莫君甫;吴朝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切口缝合后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切口缝合后行超声引导TAP阻滞,而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注入等剂量生理盐水.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4h、8h、12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静脉自控镇痛(PCIA)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总量和背景输注总量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而感觉阻滞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首次按压PCIA泵时间迟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30 min、24 h、48 h的皮质醇和血糖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2天的自然杀伤细胞、CD4+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切口缝合后超声引导TAP阻滞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应激反应、免疫功能抑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梁大顺;吴国忠;庞绍春;曹金良;廖历兴;阮骆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BCT)分析不同部位肿瘤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 选取260例接受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的患者,其中头部肿瘤、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腹盆部肿瘤患者分别为33例、70例、92例、65例.放疗过程中每周行1次CBCT扫描,与治疗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获得左右、头脚和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 头部肿瘤患者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1.6±1.2)mm、(1.8±1.3)mm和(1.0±0.8)mm,头颈部肿瘤患者分别为(2.1±1.7)mm、(1.6±1.3)mm和(1.4±1.0)mm,胸部肿瘤患者分别为(3.1±2.9)mm、(3.3±2.7)mm和(2.9±2.4)mm,腹盆部肿瘤患者分别为(2.7±1.8)mm、(3.8±3.2)mm和(2.0±2.0)mm.在任一方向上,头部以及头颈部的大摆位误差为5 mm,胸、腹盆部的摆位误差大于10 mm的频次均不足5%.结论 利用CBCT可以检测并校正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头部以及头颈部的摆位误差较胸腹盆部的小,前者靶区各方向应外扩5 mm,后者靶区各方向应外扩10 mm.
作者:张玉海;王文桥;罗凤霞;伍艳萍;周佳美;李月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鼻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机制及对其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基因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蛋白-3(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35例鼻息肉患者作为观察组,均在接受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14 d后行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治疗,分别留取治疗前后鼻息肉组织,将激素治疗前采集的鼻息肉组织作为单纯鼻息肉组,将激素联合手术切除术后采集的鼻息肉组织作为鼻息肉激素组;另选取35例同期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其正常的中鼻甲组织作为鼻腔黏膜组.3组标本均行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记录10个高倍视野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数量,比较3组MCL-1、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 单纯鼻息肉组、鼻息肉激素组的EOS数量均多于鼻腔黏膜组,且单纯鼻息肉组的EOS数量多于鼻息肉激素组(P<0.05).单纯鼻息肉组、鼻息肉激素组和鼻腔黏膜组的MCL-1阳性率依次降低(均P<0.05);单纯鼻息肉组、鼻息肉激素组和鼻腔黏膜组的Caspase-3阳性率依次升高(均P<0.05).单纯鼻息肉组和鼻息肉激素组的MCL-1表达与EOS浸润程度呈正相关,Caspase-3表达与EOS浸润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作为经典的鼻用人工合成类固醇激素,可有效治疗鼻息肉,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CL-1表达和促进Caspase-3活化有关.
作者:邓鹏;黎杏梅;陈华东;唐亚辉;刘光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椎动脉血流的高频超声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及120例BPPV发作期老年患者(BBPV组),采用彩色高频多普勒超声观察患者的椎动脉椎间段(V2段),记录其管腔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BPPV组椎动脉椎间段内径减小,PSV、EDV降低,RI升高(均P<0.05).结论 老年BPPV患者的椎动脉管腔纤细,血容量下降,彩色高频超声技术对诊断老年BPPV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蒙辉雁;时彩红;朱林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反复胚胎移植(ET)失败不孕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的环氧合酶-2(COX-2)m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不孕妇女44例,其中3次及3次以上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ET均未获得临床妊娠的患者16例(A组),第一次IVF/ICSI-ET未获得临床妊娠而第二次获得妊娠患者15例(B组),首次IVF/ICSI-ET获得临床妊娠患者13例(C组).比较3组患者的卵巢控制性超促排卵情况及移植日内膜厚度.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种植窗期子宫内膜COX-2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3组患者的卵巢控制性超促排卵情况及移植日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的COX-2 mRNA表达水平低于B组及C组(P<0.05),但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复ET失败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的COX-2 mRNA表达量较低,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
作者:刘雪媛;黄秋艳;覃爱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9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术后均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体重变化、生活质量改善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D4+细胞、CD4+/CD8+比值及NK细胞均高于治疗前水平及对照组,而CD8+细胞则低于治疗前水平及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体重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改善中晚期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缓解骨髓抑制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武宜婷;郭楠楠;冯访梅;赵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托拉塞米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肾病综合征(NS)并发急性肾衰竭(AR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0例NS并发A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呋塞米联合泼尼松治疗,研究组予以托拉塞米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TC、ALB水平、24 h尿量及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N、SCr、T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ALB水平及24 h尿量均高于或多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或多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拉塞米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NS并发ARF患者,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机体肾功能,提高利尿效果,临床效果更好.
作者:何坤;陆玲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颈部功能锻炼装置与运动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装置组和运动组,每组55例.两组分别接受颈部功能锻炼装置和运动疗法治疗,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VAS评分及NDI均有随时间延长而下降趋势(P<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颈椎病功能锻炼装置和运动疗法均能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肩部疼痛症状,改善运动功能障碍.
作者:玉超杰;吴伟莲;李鼎斌;沈茂荣;谢富荣;江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治疗早期药物控制不佳的早发型房角后退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26眼)早期药物控制不佳的早发型房角后退性青光眼患者进行SLT治疗.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眼压;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视盘周围鼻侧、颞侧、上方、下方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C)厚度,行验光检查记录矫正视力;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视野平均缺损(MD);记录术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均低于术前(P<0.05);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视力及各象限RNFL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视野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无角膜灼伤、前房出血和严重前房反应发生.结论 SLT治疗早期药物控制不佳的早发型房角后退性青光眼具有良好的降眼压效果,术后反应轻,安全性好.
作者:廖伟;张玉明;黄菊;钟旭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瑶药千斤拔油针联合盘龙七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联合盘龙七片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瑶药千斤拔油针联合盘龙七片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6.7%,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关节压痛数、肿胀数、关节晨僵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瑶药千斤拔油针联合盘龙七片治疗RA,可减少患者关节压痛数及肿胀数,减短关节晨僵时间,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王明杰;任世定;张运佳;孙利伟;夏猛;韦贵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经脐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小儿美克尔憩室(MD)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经脐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患儿手术情况、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1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0.2±5.4)min,术中及术后均无腹痛、腹胀、呕吐、出血、肠粘连梗阻、肠狭窄及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8个月,患儿均进食、排便正常,无复发.结论 经脐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小儿MD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效果良好.
作者:陈家蓉;黄晶晶;石群峰;曾丹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广西全州县农村惊厥型癫痫患者苯巴比妥规范治疗及管理效果.方法 在广西全州县对惊厥型癫痫患者进行筛查,对符合条件者进行规范化苯巴比妥治疗、管理及随访.统计治疗缺口、治疗有效率、保留率、退组情况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共纳入601例癫痫患者,治疗缺口为47.4%(285/601).服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89.8%、91.6%,其中服药后18个月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均优于服药后6个月.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的总保留率分别为97.0%、96.0%、9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广西全州农村地区惊厥型癫痫患者治疗缺口较大;采用苯巴比妥规范治疗惊厥型癫痫效果确切,且患者的依从性较好,不良反应症状轻.
作者:吕渊;郑金瓯;付棉;胡才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侧方脊柱内镜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合并退变性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椎间盘突出合并退变性椎管狭窄症患者均采用侧方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对比患者术前、术后1d、1周、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患者疗效.结果 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复查MRI均确定手术部位减压彻底.术后并发硬膜破裂1例,症状复发1例,经保守治疗好转;患者术后1 d、1周、3个月VAS评分、ODI均低于术前(均P<0.05),术后3个月腰椎功能优42例(84.0%),良7例(14.0%),可1例(2.0%).结论 侧方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退变性椎管狭窄症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李智斐;钟远鸣;张家立;黄保华;唐福波;周劲衍;莫怡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卡在辅助诊断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84例ABO血型不合所致HDN患儿随机分为微柱凝胶卡组和试管法组,各92例,分别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血型鉴定及溶血三项试验.比较两组的血型检出率和溶血三项试验阳性率.结果 微柱凝胶卡组血型确诊率为98.9%,明显高于试管法组的86.9%(P<0.05);微柱凝胶卡组抗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分别为97.8%、96.7%和100.0%,高于试管法组的68.5%、75.0%和77.2%(均P<0.05).结论 微柱凝胶卡极大地提高了HDN患儿血型和溶血三项试验的阳性率,对辅助诊断ABO血型不合HDN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并大限度地确保HDN患儿输血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覃日吉;谭玉清;杨莉莉;韦海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随着军队医院军人编制的改革,军人护士数量逐渐减少,文职人员护士作为一支新生力量补充到各项卫勤保障任务中,并在历次卫勤保障救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卫勤保障中一个特殊且不可或缺的群体.本文针对文职人员护士的特点及其在执行军队卫勤保障任务中的作用及现状进行总结,同时分析影响文职人员护士卫勤保障战斗力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作者:黄盈;余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的检测是临床为常用的肝功能检测项目之一,其检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非病理因素如性别、年龄、妊娠、昼夜节律变化、饮食、饮酒、吸烟、剧烈运动、药物、体重指数和糖代谢异常等均可影响ALT活性的测量值,本文就非病理因素对ALT活性测量值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徐玉萍;程书权;李胜联 刊期: 2018年第15期
胃食管反流病(GERD)为临床常见病,40~60岁女性正处于围绝经期,该病发病率逐渐上升,但围绝经期GERD女性的症状多不典型,常被更年期症状掩盖,易发生误诊和漏诊,故提高对围绝经期GERD患者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特点的认识,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围绝经期GER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情况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李娟;谢胜;陈广文;李建锋;陈明冰;戴文杰;谢洁如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急性肺损伤(ALI)是呼吸系统危重症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目前尚无有效治疗的方法.失控的炎症反应是ALI的发病原因之一,中性粒细胞在ALI早期起着重要的作用.选择素家族是黏附分子家族成员之一,包括E-选择素、P-选择素、L-选择素,均参与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黏附,在中性粒细胞募集到炎症部位的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选择素家族或可为将来研制治疗ALI相关药物提供新的靶点和理论基础.
作者:干瑶;陈艳琳;程海飞;王红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但目前关于饮酒与糖尿病的关系尚无统一定论.本文就饮酒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及其作用机制、饮酒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等进行综述,以期为防治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朱亚莉;李社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石仙桃多糖(PCLP)对哮喘大鼠肺部炎症细胞外信号调节酶(ERK)和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PCLP组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建模第16天,地塞米松组、PCLP组分别给予地塞米松及PCLP灌胃,正常组、哮喘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干预28 d后取4组大鼠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分类及计数,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情况,比较4组大鼠ERK1/2、 磷酸化ERK1/2(p-ERK1/2)、Akt、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其他3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均高于正常组(均P<0.05).地塞米松组和PCLP组的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数低于哮喘模型组(均P<0.05).地塞米松组和PCLP组大鼠肺组织炎症症状轻于哮喘模型组.PCLP组和地塞米松组肺组织中ERK1/2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哮喘模型组(均P<0.05).结论 PCLP可以减轻哮喘大鼠肺部炎症,机制可能是其抑制ERK1/2的磷酸化和降低p-Akt蛋白表达从而抑制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
作者:黄朝强;黄梅青;朱燕华;赵世元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克罗米芬(CC)和来曲唑(LE)对小鼠子宫内膜生长发育及血管生成、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将6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C组、LE组,各20只.CC及LE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诱发排卵,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2 d后各组分别处死5只小鼠,留取子宫测量内膜厚度.其余小鼠分别每只腹腔内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 IU后与雄性小鼠合笼.合笼后第4.5天,每组各处死5只小鼠观察妊娠数并取子宫观察内膜形态学变化、着床窗口期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分别于合笼后第5.5天、第7.5天每组各处死5只小鼠观察妊娠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和LE组比较,CC组排卵前子宫内膜厚度变薄(P<0.05),内膜腺体周长、面积和大直径减小,着床窗口期MVD和VEGF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总妊娠率降低(P<0.05);而LE组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不影响排卵前子宫内膜的厚度、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的形态及血管生成,有助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更利于胚胎着床.
作者:李楠;陈梅;王海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肝组织WD重复结构域35(WDR35)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昆明小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各18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喂养,分别于4周、8周和12周后各组取6只小鼠处死,检测血清ALT、AS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检测肝组织WDR3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镜下可见模型组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脂肪沉积、炎症细胞浸润伴有空泡细胞形成,提示造模成功;各时间点模型组NAS均高于对照组,且随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各时间点模型组血清ALT、AST、IL-6水平及肝组织WDR35 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肝组织WDR35蛋白表达水平亦较对照组增加.结论 NAFLD小鼠肝脏组织中WDR35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均增加,WDR35可能因与炎症因子相互作用而在NAFLD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范俊华;韩李春;张湘莲;张君红;吕小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接种狂犬病疫苗致小儿高热惊厥的原因及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接种狂犬病疫苗导致高热惊厥的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原因,总结防范事项.结果 4例患儿年龄均为5岁以下,狂犬病暴露分级符合Ⅱ级1例、Ⅲ级3例,高热惊厥均发生于首次疫苗接种两剂后24 h内,经对症支持治疗,体温均恢复正常及惊厥得到控制.随访3~24个月,4例患儿无惊厥复发.结论 5岁内儿童首次接种两剂狂犬病疫苗可发生高热惊厥,必须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加强健康宣教,可选择5针法程序.
作者:易长庚;李金强;唐臻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复合问题导向法(CP-PBL)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甲状腺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4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名.研究组采用CP-PBL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PBL)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出科考核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出科考试成绩中病案质量、专业理论、临床思维能力、操作技能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在外科学习兴趣、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对临床知识与基础知识的联系与理解、临床思维能力、统筹观念与团队协作能力、赞同在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继续使用、综合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在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拓宽知识面两项评价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P-PBL应用于甲状腺癌教学可行性强,可提高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及临床操作能力.
作者:赵鹏;蒋奕;李秋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调查水泥厂噪声作业人员动态心电图的情况.方法 选择广西某县5家水泥厂接触噪声作业的工人113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在同一厂区但不接触噪声作业的工作人员65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心电图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节律异常、房室阻滞、ST-T改变、交界性期前收缩检出比例及动态心电图检出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长期接触噪声可损害水泥厂噪声作业工人的心血管系统.
作者:李俊;邹伟明;朱林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调查江西省基本诊疗路径实施情况.方法 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中实施基本诊疗路径的1485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调查,分析基本诊疗路径实施前后的诊疗时间和费用,以及67种常见疾病实施前后的治疗时间及费用.结果 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基本诊疗路径完成率较高,均在90%以上.实施基本诊疗路径后,基层医疗机构治疗费用少于实施前(P<0.05),治疗时间短于实施前(P<0.05).52个病种的治疗费用低于实施前,53个病种的治疗时间少于实施前(P<0.05).结论 实施基本诊疗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诊疗的费用和时间,在减轻疾病负担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巩奕彤;胡容容;章德林;贾立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南宁市水源水和出厂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MC)-LR浓度,初步评估其健康风险.方法 采集2017年3~12月南宁市水源水和出厂饮用水样品,经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后,采用MC检测试剂盒对MC-LR进行定量分析,并应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监测结果进行健康风险初步评价.结果 水源水和出厂饮用水MC-LR浓度范围分别为9.85~47.66 ng/L和3.34~16.79 ng/L.3~12月水源水和末梢水中的MC-LR浓度均随时间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0月均达到峰值,3月低.MC-LR所致成年人个人年健康风险值范围为(7.34×10-6~36.90×10-6)/年,儿童个人年健康风险值范围为(16.06×10-6~80.72×10-6)/年.结论 南宁市2017年3~12月水源水和出厂饮用水MC-LR浓度在各个月份分布不均衡,差异可达数倍,儿童比成人更易于受到MC-LR污染的威胁.
作者:肖潺潺;陈茂剑;梅凡彪;方向;利基林;黄天壬;黎远冬;邓伟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