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3-4304
  • 国内刊号:45-1122/R
  • 影响因子:1.11
  • 创刊:1972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48-29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省级优秀科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广西医学杂志   2018年23期文献
  • 照护角色体验联合健康宣教在初婚、初育的孕产妇及其配偶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照护角色体验联合健康宣教干预对初婚、初育的孕产妇及其配偶的影响.方法 选择初婚、初育的孕产妇及其配偶150对,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对,对照组夫妇在孕妇立卡建档后参加孕妇学校常规的产科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给予照护角色体验干预,观察两组夫妇的母婴护理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角色适应程度评分、患者健康问卷-9(PHQ-9)抑郁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婴儿病理性黄疸及脐部感染发生率、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孕产妇及配偶的母婴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率、角色适应程度评分、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孕产妇及配偶,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孕产妇及配偶(均P<0.05).观察组婴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脐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照护角色体验联合健康宣教可提高初婚、初育孕产夫妇的母婴护理知识掌握率、角色适应程度及产后纯母乳喂养率,改善睡眠质量,降低抑郁程度.

    作者:朱光美;钟娜;张静;陈琼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对改善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就诊延迟意向的效果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对改善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就诊延迟意向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微信平台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就诊延迟意向情况.结果 两组120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的就诊延迟意向各条目总分为(2.53±0.68)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就诊延迟意向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就诊延迟意向得分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干预前后就诊延迟意向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的就诊延迟意向.

    作者:许琍文;张力;熊莺;许芮嘉;王莉;付阿丹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奥利司他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单纯性肥胖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利司他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单纯性肥胖并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 将150例单纯性肥胖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给予奥利司他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体重、体质指数(BMI)、腰围及TC、TG、HDL-C、LDL-C、载脂蛋白(Apo)A1、ApoB-100、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鸢尾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C、TG、LDL-C、ApoB-100、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ApoA1、一氧化氮、鸢尾素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体重、BMI、腰围及hs-CRP、TNF-α、MMP-9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利司他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单纯性肥胖并高脂血症可降低患者的体重,并改善血脂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段玉敏;王宾;王尚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血清和肽素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和肽素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94例ACMP患者,分为轻度中毒组49例、中度中毒组25例、重度中毒组20例,其中预后不良组16例、预后良好组78例.检测并比较不同程度中毒患者中毒后24 h内的血清和肽素水平,分析和肽素水平与中毒程度的相关性.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清和肽素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和肽素对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 轻、中、重度中毒各组的血清和肽素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血清和肽素水平与中毒程度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的血清和肽素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和肽素水平预测ACMP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53,佳界值为41.6 pmol/L时,敏感度为80.1%、特异度为83.8%.结论 血清和肽素或可作为评估ACMP患者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静;李薇;李国慧;逄利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不同分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及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TBIL、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LT、AST、血脂及尿酸水平.结果 PDR组TBIL、间接胆红素、HbA1c、Hb及HDL水平均低于NPDR组(均P<0.05).结论 PDR患者TBIL、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NPDR患者,血清胆红素下降可能促进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作者:王为民;潘琼华;陈青云;苏庆建;王瑛;张君;韦美娟;黄雪梅;李玥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肝硬化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内镜下治疗后早期再出血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肝硬化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内镜下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16例中或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肝硬化患者,均行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对比治疗后早期再出血及无再出血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内镜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216例患者中,有22例发生术后早期再出血,早期再出血率为10.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凝血酶原时间、套扎曲张静脉点数、门静脉血栓是肝硬化中或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内镜下治疗后发生早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凝血酶原时间长、套扎曲张静脉点数多、合并门静脉血栓的肝硬化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在内镜下治疗后更易发生早期再出血.

    作者:鲁明;王启之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D-二聚体及超声检查在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稳定性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及超声检查在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稳定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DVT患者74例,根据回收的下腔静脉滤器内有无脱落血栓分为DVT不稳定组38例和DVT稳定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D-二聚体判断DVT稳定性的效果.比较两组DVT超声特点,以及各组滤器置入前及取出术前的超声特点.结果 DVT不稳定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高于DVT稳定组(P<0.05).D-二聚体判断DVT稳定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815(P<0.05).两组的DVT超声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中,滤器取出术前的管腔血流充盈情况均优于置入术前(均P<0.05).结论 D-二聚体对DVT稳定性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超声检查是否可应用于DVT稳定性的监测尚不确定.

    作者:张晓琳;张莹;马琳;孙玉伟;王艺桦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LCTCBDE)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行LCTCBDE治疗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相关并发症(胆漏、一过性胰腺炎等)及复发情况.结果 32例患者中,28例完成LCTCBDE,4例经胆囊管探查失败.LCTCBDE手术时间为(128.3±38.1)min,术中出血量(45.0±8.5)ml,取出胆总管结石1~8颗,结石直径为2~8 mm,术后住院时间(4.6±1.2)d.术后发生胆漏2例,一过性胰腺炎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内胆红素及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逐渐降至正常,CT或MRI检查提示均无结石残留.术后随访4个月至3年,患者均无结石复发.结论 LCTCBDE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但需严格把握适应证,提高手术技巧.

    作者:潘孟;李敏朋;俞渊;许斌;潘壮;常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在胸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在胸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择期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镇痛,对照组术后采用舒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h、4 h、8 h、12 h、24 h、48 h的Ramsay镇静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术后48 h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2 h、4 h、8 h Rams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48 h内均无头痛、尿潴留、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两组头晕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恶心及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胸外科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镇痛、镇静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司琪;徐涛;王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体外膈肌起搏器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EDP)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8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EDP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EDP组同时采用EDP治疗.在入组时、治疗后第3天及第7天、撤机前采用超声评估患者右侧膈肌增厚分数(DTF);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及ICU入住时间、28 d撤机成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28 d撤机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DTF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0.05),但撤机前EDP组的DTF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EDP能一定程度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膈肌功能,可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

    作者:江意春;刘晓君;刘振密;钟樟桂;袁丰华;张华东;刘雪燕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暴露对ICU院内获得性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暴露对ICU院内获得性多重耐药菌(MDRO)尿路感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2例ICU院内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暴露将患者分为碳青霉烯类暴露组(A组)和非碳青霉烯类暴露组(B组),A组再根据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用时间分为A1组(暴露时间>7 d)和A2组(5 d<暴露时间≤7 d).比较各组患者MDRO检出率、入住ICU天数及死亡率.结果 192例ICU院内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检出MDRO尿路感染60例,检出率为31.25%(60/192).A组患者MDRO检出率及入住ICU天数均高于或长于B组(均P<0.05),而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患者MDRO检出率、入住ICU天数及死亡率均高于或长于A2组(均P<0.05).结论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暴露可增加ICU患者院内获得性MDRO尿路感染的发生,延长患者入住ICU时间,且暴露时间越长,院内获得性MDRO尿路感染率及死亡率越高.

    作者:杨爱祥;钱进先;赵华;陶唯益;王耀东;吴健;周洁;杨静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腰麻下行手法松解术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强直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腰麻下行手法松解术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强直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0例创伤性膝关节强直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均在腰麻下行手法松解术,术后应用持续被动训练(CPM)仪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洗,治疗15 d,随访6个月.采用Judet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观察治疗后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85%,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中的跛行评分、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麻下行手法松解术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强直症临床效果较好,复发率低.

    作者:粟保元;梁建明;蔡葵;许科铭;眭小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Yes相关蛋白1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Yes相关蛋白1(YAP1)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2例胆囊癌及16例癌旁石蜡组织标本,常规福尔马林固定、脱水、包埋、切片处理,采用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YAP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癌组织YAP1阳性率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YAP1在胆囊癌及癌旁组织阳性着色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或)细胞核,胆囊癌组织YAP1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胆囊癌癌组织YAP1表达阳性率在伴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者中升高,且随原发肿瘤-区域淋巴结-远处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胆囊癌YAP1表达阳性者预后较YAP1表达阴性者差(均P<0.05).结论 胆囊癌癌组织中YAP1多呈阳性表达,且YAP1表达可能与胆囊癌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

    作者:黄晓峰;张翔;宋举贤;王宇笛;唐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超急性期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急性期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超急性期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接受常规剂量rt-PA(0.9 mg/kg)静脉溶栓治疗(溶栓组),33例接受常规二级预防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NIHSS评分均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P<0.05).在治疗后24 h、7 d、1个月、3个月,溶栓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P<0.05).在治疗后7 d、1个月、3个月,溶栓组的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二级预防治疗的基础上,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急性期心源性脑栓塞的近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唐友莲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双套管结合负压吸引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

    目的 观察双套管结合负压吸引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 将150例单侧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双套管组100例与对照组50例.双套管组采用双套管结合负压吸引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清石率、术后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天数、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程度、术后发热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疼痛天数及血红蛋白下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套管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发热发生率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清石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双套管结合负压吸引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发热发生率,提高结石清除率.

    作者:蒙勇燕;曾四平;管刚云;陈光;詹谊;何金参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牙周基础治疗对重度牙周炎患者松动牙临床牙周指标与咬合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重度牙周炎患者松动牙临床牙周指标与咬合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31例重度牙周炎患者共285颗松动牙,按松动程度分为Ⅰ°松动组164颗、Ⅱ°松动组94颗、Ⅲ°松动组27颗,并按松动发生的牙位分为前牙松动组99颗、后牙松动组186颗.在治疗前及基础治疗完成6周后记录松动牙的松动度改善情况、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出血指数、咬合受力百分比与咬合接触面积.结果 治疗后,Ⅰ°松动组、Ⅱ°松动组、Ⅲ°松动组松动度改善率分别为50.00%(82/164)、60.64%(57/94)、66.67%(18/27),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出血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Ⅰ°松动组、Ⅱ°松动组咬合接触面积较治疗前增大(P<0.05).治疗后,前牙松动组、后牙松动组松动度改善率分别为43.43%(43/99)、61.29%(114/186),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出血指数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前牙松动组咬合受力百分比及咬合接触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少,而后牙松动组咬合受力百分比及咬合接触面积均较治疗前增大(均P<0.05).结论 重度牙周炎患者经过基础治疗后,松动牙松动情况、牙周及咬合指标均获得改善,但松动度较轻的患牙或后牙的咬合改善更为明显.

    作者:王家烯;邹华丽;曾启新;吴佳璇;梅国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多索茶碱联合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联合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病情平稳后两组患儿均给予经鼻BiPAP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多索茶碱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12 h的血气指标;检测治疗前和治疗5 d后两组患儿外周静脉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1(MIF-1)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状况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血气指标均较前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的PaO2、pH、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而PaCO2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5 d后,两组患儿的TNF-α、MIF-1、HMGB-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的无创正压总通气总时间、无创呼吸支持后有创呼吸支持比例、总有创呼吸支持比例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单纯BiPAP治疗比较,多索茶碱联合经鼻BiPAP能更好地改善NRDS患儿的血气指标及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冯金明;黄玉维;吴华;苏俊鸿;农常亮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Syngo.via Frontier工作站在极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腰椎结核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Syngo.via Frontier工作站在极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腰椎结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8例行极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的腰椎结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在计算机导航下手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Syngo.via Frontier工作站辅助.比较两组患者医患沟通满意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及术后12个月治愈率.结果 研究组医患沟通满意度及术后12个月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均有患者出现大腿前方麻木(研究组2例,对照组3例),出现屈髋无力各1例,经营养神经治疗后治愈.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钛网移位、塌陷,内固定无松动、断裂.两组术后6个月ASIA分级均优于术前(均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yngo.via Frontier工作站用于极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确切,可提高医患沟通满意度,减少术中出血量并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谢兆林;谭海涛;江建中;黄国秀;罗翔;韦英婷;张其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低氧条件下不同民族2型糖尿病患者内脂素的表达情况

    目的 探讨低氧条件下藏、汉、回3个民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脂素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176例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181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间的内脂素水平的差异,及观察组不同民族患者间内脂素、尿酸(UA)、体质指数(BMI)、TG、TC、HDL-C、LDL-C、腰围、糖化血红蛋白、舒张压、收缩压水平的差异.分析观察组患者内脂素水平与UA、BMI、TG、TC、HDL-C、LDL-C、腰围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观察组不同民族患者内脂素水平与UA、BMI、TG、TC、HDL-C、LDL-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内脂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中回族患者内脂素、收缩压、舒张压、BMI、腰围、TG水平高于汉族和藏族,UA水平高于汉族(均P<0.05);观察组患者内脂素水平与UA、腰围、TG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其中不同民族患者内脂素水平与TG、UA水平均呈正相关,汉族患者内脂素水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低氧条件下,藏族、汉族、回族T2DM患者UA、血脂及内脂素水平存在差异,且内脂素与UA、腰围、HDL-C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具有民族特点.

    作者:宋康;范培云;罗玮;魏兰;姚勇利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结石CT值在输尿管结石成分定性诊断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结石CT值在输尿管结石成分定性诊断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19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其中小结石(直径<10 mm)107例,大结石(直径≥10 mm)83例.术前采用双能CT测定结石的CT值并计算AR值,根据AR值将患者分为低密度结石组64例、中密度结石组83例、高密度结石组43例.以术后采用红外光谱法的诊断结果,评价CT值诊断结石成分的效能.比较不同组间ESWL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CT值对结石成分的诊断符合率为97.9%(186/190),与红外光谱法的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971,P<0.05).对于直径<10 mm的小结石,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结石组的ESWL次数依次升高(均P<0.05).对于直径≥10 mm的大结石,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结石组的ESWL次数均依次升高,而结石清除率依次降低(均P<0.05),中密度、高密度组石街形成率均高于低密度结石组(P<0.05).高密度结石组ESWL术后肉眼血尿的发生率高于低密度组(P<0.05).结论 结石CT值在定性判断结石成分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且有助于评估ESWL的术后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作者:奚雪滔;赵树田;赵雪;张瑜;杨登科;杜广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胫骨骨搬运中骨对合端对位偏差的原因、处理及预防

    目的 探讨胫骨骨搬运过程中骨对合端对位偏差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胫骨骨搬运技术治疗后出现骨对合端力线欠佳或对位不良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由简到繁的原则进行了1~3次手术调整复位,末次随访时,采用Paley评价标准评价治疗效果.复习文献,分析骨对合端对位偏差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结果 8例患者对合端均获得满意对位,胫骨力线良好,Paley评分骨性结果优5例,良3例,功能结果优6例,良2例.结论 胫骨骨搬运中骨对合端对位偏差的发生由多种复杂混合因素所导致,应定时随访,出现偏差后要及时采用合理的方法纠正,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吴永祥;黄宗贵;戴海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滞针结合背腧穴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滞针结合背腧穴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滞针结合背部腧穴放血疗法,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E(IgE)的水平及治疗1个月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为86.96%,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CRP、IL-6、TNF-α和Ig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4.3%,低于对照组的19.57%(P<0.05).结论 滞针结合背腧穴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作者:梁莹;王雄将;班莹;肖明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非典型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高分辨率CT表现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非典型CT表现,提高其定性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肺IMT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资料.结果 46例肺IMT患者中,多层螺旋CT发现病灶48个;其中病灶边界清楚41个,边缘模糊征象5个,出现晕征2个;病灶表面出现分叶征象17个,且呈浅分叶征;出现毛刺征9个,大部分为长毛刺,部分毛刺与胸膜有粘连;病灶出现钙化6个,且大部分为光滑的小点状及小结节状钙化;病灶近肺门7个,相邻支气管呈压迫性改变;病灶密度不均匀9个,以病灶内坏死为主;病灶中出现不规则空洞3个,洞壁光滑;出现小空泡2个;病灶边缘出现血管集束征的2个;病灶内出现血管征4个.48个病灶增强扫描后病灶呈轻度强化11个,强化模式呈快进快出6个.结论 肺部IMT的CT扫描可显示各种非典型征象,容易与其他病变混淆而导致误诊,定性诊断有一定困难,应结合病理检查以提高肺部IMT的定性诊断水平.

    作者:岑峰;钟金丽;张锋玫;覃求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局部消融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肝癌根治性手术获益人群日益增多,但对于多个病灶或者残肝组织不足、切除术后肝癌高复发率等问题的临床处理仍然十分棘手.因此,寻找一种提高残肝不足、多病灶患者治疗机会及有效控制肝癌术后复发的治疗手段尤为紧迫.腹腔镜手术联合局部消融在治疗单个或多个病灶肝癌、原发性肝癌、复发性肝癌等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就该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庆录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H型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目前公认将合并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定义为H型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高血压在推动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上起到了协同作用.而早期发现并给予针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高血压的联合治疗具有重大意义.现对H型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影响因素、与其他相关疾病关系及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尹雨婷;张源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微小RNA和长链非编码RNA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始发因素,并可贯穿于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非酒精性肝炎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发展,关于IR机制的研究已深入到基因组学,其中非编码RNA,包括微小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参与到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能够作为新的生物学标记和药物靶点应用于临床,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与IR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叶仁群;许帅;张越;郑献敏;郭叙喜;颜艳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从痰湿论治肥胖

    痰湿是肥胖的基本病因,其在肥胖的发生发展以及诊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从痰湿论治是肥胖的主要治法,应始终贯穿于肥胖的诊疗过程.本文通过查阅古代和近现代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从痰湿阐述肥胖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作者:李超德;唐红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嚼食槟榔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多病因作用、长时间累积、多步骤发展的复杂过程,与患者所处环境、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研究显示,嚼食槟榔与OSCC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槟榔作为一级致癌物,其含有的槟榔生物碱、酚类物质和活性氧等具有细胞毒性、遗传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本文就嚼食槟榔与OSCC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朱乔;赵亚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尿源性脓毒血症兔模型的建立及鲎试验的诊断价值

    目的 建立尿源性脓毒血症兔模型,并探讨鲎试验对尿源性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8只雄性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脓毒血症组,每组6只.结扎脓毒血症组兔的左侧输尿管远端并向输尿管内注入大肠杆菌悬液(ATCC 25922),建立尿源性脓毒血症模型;假手术组兔仅给予暴露左侧输尿管中段,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于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观察各组兔的肛温、呼吸频率、心率,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N)计数.术后72 h,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并行血培养及鲎试验.结果 脓毒血症组术后的肛温、呼吸频率、心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N计数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均P<0.05),且术后各时间点以上指标均高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均P<0.05),血培养为同种细菌,光镜下肾组织形态学改变明显.脓毒血症组鲎试验阳性率达100.0%,与血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大肠杆菌悬液注入兔输尿管并结扎,72 h后可成功复制尿源性脓毒血症模型;鲎试验对尿源性脓毒血症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许武军;陈仙;罗志刚;汪翼;张涛;阳宁;龙向阳;罗红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γ-促分泌酶抑制剂对Notch1蛋白表达阳性的原代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γ-促分泌酶抑制剂MW167Ⅱ对Notch1蛋白表达阳性的原代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1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应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取细胞后进行细胞培养,采用染色、免疫组化法鉴定为Notch1蛋白表达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分别加入生理盐水、0.25μmol/L MW167Ⅱ、0.50μmol/L MW167Ⅱ、0.75μmol/L MW167Ⅱ,观察各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细胞存活率及Notch1 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的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细胞存活率及Notch1 mRNA表达量均降低(均P<0.05).G0/G1期的细胞比例与MW167Ⅱ的浓度呈正相关(P<0.05).培养24 h及48 h后,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的细胞存活率及Notch1 mRNA表达量依次降低(均P<0.05),且各实验组细胞培养48 h后的细胞存活率均低于培养24 h后(均P<0.05).结论 γ-促分泌酶抑制剂可抑制Notch1蛋白表达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分化,且呈浓度和时间双重依赖性,这可能与其抑制γ-促分泌酶的活性阻断Notch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陈楠;张莹;李高峰;李恒;向旭东;郭刚;马千里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慕课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慕课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高职三年级347名护生分为对照组组(175人)和干预组(172人),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方法开展《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干预组应用慕课教学方法开展《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考核情况.结果 干预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成绩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将慕课教学引入《妇产科护理学》,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作者:潘闯;杨帆;杨星;莫洁玲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教学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教学方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手术室护理实习生170名按实习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86名,观察组84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基于公众号的移动教学方法.在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以及对带教方法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手术室护理教学质量及护生的满意度.

    作者:陈斌;杨婷;王晓庆;李程;孙志岭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规范化培训相并轨的带教体会

    目的 探讨中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法,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新思路.方法 通过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师承培训,采用多种模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临床科研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良好医德医风,完善考核机制及建立师生评价体系.结果 30名中医学硕士研究生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均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为100%.在师生互评中,研究生对带教教师的评价及带教教师对研究生的评价均为优秀.结论 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师承培训,采用多种模式教学等方法,可以提高中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和科研水平.

    作者:陈炜;黄晓丹;吴林;胡跃强;梁妮;何乾超;刘永辉;蒋凌飞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西宁市吸毒人群的HCV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西宁市吸毒人群的HC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663名吸毒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其人口学及行为学资料,检测所有吸毒者HCV和梅毒的感染情况,分析吸毒者感染HCV的影响因素.结果 663名吸毒者的HCV感染率为31.2%(207/663),梅毒感染率为3.2%(21/66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婚姻、文化程度、有商业性伴性行为是吸毒人群感染HCV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吸毒人群的HCV感染率较高,需进一步加强对吸毒人群的健康教育,并根据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措施对相关人群进行干预.

    作者:陶宜新;赵长成;高晓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电刺激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痛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电刺激疗法对慢性盆腔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linical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关于电刺激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痛的随机对照研究.筛选文献后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8篇文献,共972例慢性盆腔痛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电刺激疗法联合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单纯电刺激疗法对慢性盆腔痛均优于常规药物治疗(P<0.05),且联合治疗优于单纯电刺激疗法(P<0.05).结论 电刺激疗法可有效缓解慢性盆腔痛,且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陆黎娟;夏亲华;刘迎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