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治疗结构性鼻炎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择76例结构性鼻炎患者,根据具体结构变异情况拟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包括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中鼻甲成形术、下鼻甲骨折外移和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提倡三位一体的理念,把鼻腔作为一个整体,将鼻中隔、中鼻甲、下鼻甲三个结构所出现的解剖异常同期处理.结果 术后随访6 ~ 12个月,治愈59例,显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4%.结论 结构性鼻炎是鼻腔多种结构异常而导致的功能异常的一类疾病,鼻内镜下三位一体鼻腔扩容术对双侧鼻腔异常结构进行功能性的矫正,对恢复鼻腔对称性结构和通气功能的疗效明显.
作者:李蓓;覃大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进行椎间盘镜手术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功能锻炼等一系列的整体护理.结果 60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出院时按照Macnab标准评分,优良率达到96.7%,临床满意度为98.3%;术后6月随访,Macnab标准评分,优良率达到95.0%.结论 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开展整体护理,能提高护理工作的临床满意度,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蒙壮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联合肠系膜上动脉置管灌注垂体后叶素在DSA检查阴性胃肠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行DSA检查的阴性胃肠道出血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预防性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联合预防性肠系膜上动脉置管灌注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预防性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完全止血率为7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观察组再出血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08%,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预防性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联合预防性肠系膜上动脉置管灌注垂体后叶素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联合预防性肠系膜上动脉置管灌注垂体后叶素在DSA检查阴性胃肠道出血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显著降低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应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分析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6例患者行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术,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多发性脾囊肿2例,脾血管瘤3例,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3例.结果 除一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血管较粗,术中血管损伤破裂出血,腔镜下止血效果欠佳后中转开腹,其余15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后均未见大出血、胰瘘、膈下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切口感染病例.结论 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术安全有效,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志家;郁飞;穆四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直肠癌患者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开腹结直肠癌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比较,腹腔镜可有效切除结直肠癌,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肠胃功能恢复快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点.
作者:万里鹏;覃艳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2例要求保留输卵管从而保留生育功能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保守性手术,即行输卵管局部切开取胚修补术、输卵管开窗荷包缝合术和输卵管伞部挤压术,观察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术后宫内妊娠率、输卵管复通率的情况.结果 42例手术均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无持续性异位妊娠,输卵管复通率达71.43%,宫内妊娠率达66.67%.结论 输卵管保守性手术对输卵管创伤小,不影响卵巢血供,可以提高输卵管复通率及妊娠率.
作者:曾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患有脑梗死后遗症的患者按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给予口服西药肠溶阿司匹林,并采用针灸治疗以及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口服西药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治疗脑梗死后遗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各类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俐娟;周景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行胸腔手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 对66例胸腔疾病患者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探查及切除的术前、手术操作过程进行总结,归纳手术对手术室护士专业知识的要求.结果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配合,66例患者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术室护士应熟悉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胸腔手术的全过程,正确摆放体位,掌握胸腔镜各手术器械的应用,较好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作者:郭艺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非绞窄性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应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非绞窄性腹股沟嵌顿疝患者100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事件发生几率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非绞窄性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应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有效地保障患者的疗效,极大程度降低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容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联合测定血清糖蛋白抗原199 (CA199)、血清糖蛋白抗原125 (CA125)、癌胚抗原(CEA)及胃蛋白酶原(PG)对胃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法对142例住院患者血清中CA199、CA125、CEA、PG Ⅰ、PGⅡ水平进行了检测,观察胃癌组患者各项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并用ROC曲线计算各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胃癌组与健康对照组和其他疾病组比较CA199、CA125、CEA、PG Ⅰ、PGⅡ、PG Ⅰ/PGⅡ均有显著差异,萎缩性胃炎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仅PG Ⅰ、PGⅡ、PG Ⅰ/PGⅡ有显著差异,单项检测中PGⅠ/PGⅡ的敏感性(74.2%)和特异性(88.9%)高,四项联合检测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3%和92.3%.结论 CA199、CA125、CEA、PG Ⅰ/PGⅡ的联合检测对胃癌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肾上腺疾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与常规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肾上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现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平均住院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日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指导肾上腺疾病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促进快速康复,提升病人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梁伟霞;苏蕾;韦颖;苏丽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流程的再造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在神经内科病房行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1 13例,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前后对照观察.实验组56例应用再造后的优化护理流程护理,对照组57例采用介入治疗的常规护理+心理指导,在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观察并记录1周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常见护理并发症(包括皮下出血、排尿困难、腰痛)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 再造后优化护理流程的应用,可以缓解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改进护理质量.
作者:汪莉;张千;陈琼珍;马红英;李先锋;张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改良泪囊鼻腔造孔术并术中应用5-氟脲嘧啶(5-FU)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4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在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孔术,鼻黏膜瓣与泪囊瓣各施行“单瓣吻合”术,术中造孔“吻合”区用含有5-FU小块明胶海绵贴敷,随访6个月~12个月.结果 治愈37眼(88.10%),好转3眼(7.14%),无效2眼(4.76%),有效率95.24%.结论 鼻内镜下改良泪囊鼻腔造孔术,造孔区鼻黏膜瓣与泪囊瓣各施行“单瓣吻合”术,术中造孔“吻合”区应用含有5-FU小块明胶海绵贴敷,可减少手术操作难度,又避免了造孔“吻合”区肉芽生长的因素,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廖首本;黄雄超;覃永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分析内镜在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均给予内镜探查术辅助诊断、治疗,观察内镜诊断应用情况.结果 6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内镜探查发现消化道息肉者11例,溃疡出血35例,杜氏(Dieulafoy)病6例,糜烂性胃炎出血8例.60例均明确诊断出血原因及位置,其中25例经氩气刀喷凝止血,15例患者经电凝止血,13例患者经钳夹止血,另7例患者经止血剂止血.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止血治疗,结合对症治疗后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肠穿孔、肠梗阻、二次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内镜探查术对于不明原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确定出血情况及病变情况,避免了临床诊治的盲目性,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
作者:莫斌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比石膏灌注模型经四种不同消毒方法处理后的各项物理性能指标,探索消毒方法对石膏模型的影响,为临床选择石膏模型消毒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1)仿临床单颗牙缺失固定桥牙体预备后模型制作三单位固定桥金属模具,用藻酸盐印模材翻制石膏模型25个,随机分成A、B、C、D、E5组,每组5个,A组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为紫外线消毒组、C组为高压蒸汽灭菌组、D组为微波消毒组、E组为甲醛熏蒸消毒组,经处理后测定尺寸精度.(2)制作50 mm× 10 mm×5 mm标准长方体自凝树脂模具,灌注25个长方形石膏模型,同上分组处理,测定表面硬度.结果 (1)四种消毒方法消毒石膏模型前后的尺寸精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紫外线消毒、甲醛熏蒸消毒前后,石膏模型的表面硬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高压蒸汽灭菌和微波灭菌前后石膏模型表面硬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四种消毒方法对石膏模型的尺寸精度无显著影响.(2)高压蒸汽灭菌可导致石膏模型表面硬度明显降低,微波灭菌可导致石膏模型表面硬度增强,其他消毒方法对石膏模型的表面硬度无显著影响.(3)微波灭菌适合用于临床石膏模型的消毒.
作者:刘洋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超声微创介入疗法的近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复发性肝癌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应用超声微创介入联合动脉栓塞化疗法,对照组实施单纯动脉栓塞化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治疗后生存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6.5%、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8%、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经积极抗炎、保肝、补液治疗后好转.结论 超声微创介入疗法治疗复发性肝癌晚期患者临床效果确切,治疗后生存率高,可延缓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稳开;周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混合痔行PPH术和TST术的疗效.方法 将101例混合痔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接受PPH术的对照组51例和TST术的观察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疼痛评分、肛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23.1±5.2) min、术中出血量(4.2±0.5)mL、卧床时间(1.2±0.3)d、住院时间(4.8±0.8)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1.5±0.3)d,术后1d、2d、3d时的肛门疼痛评分分别为(3.8±0.4)分、(2.6±0.34)分、(1.9±0.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管静息压(23.6±6.4) 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直肠耐受量(14.3±3.5) mL、直肠感觉阈值(2.2±0.5)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物质生活维度、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54.2±7.24)分、(65.3±7.2)分、(65.5±8.4)分、(61.5±7.8)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TST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改善肛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混合痔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柯昌松;王平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后路伤椎置短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施行后路伤椎置短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88例,以纠正伤椎的后凸畸形和移位,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37个月,术前术后Denis腰痛分级,定期复查脊柱正侧位X光片,观察其疗效.结果 术前伤椎椎体压缩率(55.1±10.2)%,Cobb角(17.0±7.8).术后6个月伤椎椎体压缩率(15.5±5.9)%,Cobb角(5.5±6.1);术后1年伤椎椎体压缩率(19.3±7.7)%,Cobb角(7.2±5.3);术后18个月伤椎椎体压缩率(20.5±8.7)%,Cobb角(8.5±5.4).手术前后伤椎椎体压缩率和Cobb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伤椎置短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有利于骨折复位和骨折的愈合,改善固定强度,防止断钉和脱钉的发生.
作者:刘沛;肖少雄;熊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将9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组)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组)各4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含阴道娩出子宫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术后3个月观察两组阴道残壁愈合情况及盆腔情况.结果 9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LAVH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多于TLH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患者阴道残端均愈合较好,盆腔检测结果未见异常,未见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对于需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相比,手术疗效更好,术程时间短,并发症少,更利于操作.
作者:全正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与普通换药法在骨科创伤中临床疗效.方法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VSD实验组24例和普通换药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切口的清洁时间、愈合时间、感染的并发症、患者满意度评价,比较VSD与普通换药的疗效差别.结果 VSD实验组的清洁时间为(4.50± 1.25)d、伤口愈合时间为(8.45±1.90)d,均明显少于普通换药组[(9.60±1.50)d,(13.40±2.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创面并发症发生率为16.6% (4/24)明显低于普通换药组(55.0%,1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10±0.95)分,明显高于普通换药组[(5.35±1.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术技术能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使用安全、操作简便,是治疗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简单有效方法.
作者:毕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腰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方法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疼痛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和VAS评分的时间点间及分组和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ODI评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VAS评分不显著(P>0.05);两组ODI评分和VAS评分均随时间的推移而趋于下降(P<0.05),ODI评分术后3月、6月差异显著(P<0.05),VAS评分术后3月差异显著(P<0.05),其他时间点两指标均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Frankel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具有疗效好、临床症状缓解快、神经功能影响轻的特点,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曾华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探查术在诊断不明的非创伤性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1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探查术治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成功后建立气腹,将脐作为观察孔并置入30度镜探查,依据探查结果明确病变位置及性质后,选择相应手术方式治疗.腹腔镜下不能完成手术者,及时行中转开腹手术并根据探查结果决定手术切口.结果 71例均得到明确诊断,其中经腹腔镜手术治疗者为67例,中转行剖腹手术4例,因原发性腹膜炎经腹腔冲洗结束探查者2例,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 在诊断不明的非创伤性急腹症的诊治中,腹腔镜腹腔探查术具有及时有效、确诊率高、安全微创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峰;李荣江;张晶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宫颈高频电波刀环形电切术(LEEP)手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减少术中出血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将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行LEEP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在LEEP术中宫颈两侧注射利多卡因加垂体后叶素,对照组在LEEP术中宫颈两侧单用利多卡因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心率35 s达高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后开始下降,1 min、5min及10 min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属于一过性升高,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阴道流液、流血量及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术后宫颈管狭窄、粘连、宫颈柱状上皮外翻(息肉样增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LEEP手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可以明显减少手术出血,使手术操作过程更为安全迅速、简单有效,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作者:万晨东;魏方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作用.方法 将7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组,每组各38例.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修补术,腹腔镜组采用胃十二指肠溃疡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上均比传统组低(P<0.05),且在术后第3天感到中重度疼痛的患者比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腹腔镜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手术效果更好,患者舒适感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焕龙;廖玉昌;黄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52例疑诊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并总结分析.结果 52例患者中,50例患者顺利完成胶囊内镜检查,检查成功率为96.2%.2例胶囊滞留,经外科手术取出.共发现小肠病变31例,阳性率59.6%.其中,可疑肿物2例、血管性出血2例、溃疡或多发黏膜糜烂14例、寄生虫6例、小肠淋巴滤泡增生3例、小肠憩室1例,新鲜出血影响视野观察3例.结论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高,安全性好,可作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检查手段.
作者:李秋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第四脑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35例第四脑室肿瘤中,室管膜瘤15例,髓母细胞瘤12例,血管网状细胞瘤4例,星形细胞瘤4例,除4例先行经右枕角穿刺脑室外流后开颅外,其余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开颅,于显微镜下分块或完整切除肿瘤.结果 肿瘤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脑神经功能障碍1例,术后硬膜外血肿1例,小脑缄默征1例,意识障碍后死亡1例.结论 了解第四脑室肿瘤毗邻脑干及重要的神经结构,熟悉第四脑室的显微解剖,术中保护脑干功能,是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肿瘤的关键.
作者:余永铭;郭奕浩;封铭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尿路会师术治疗急性前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2例尿道骑跨伤致前尿道损伤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尿路会师留置导尿管,随访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2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4个月.其中17例正常排尿,尿道狭窄5例.通过单纯尿道扩张或输尿管镜辅助下尿道扩张术治愈,勃起功能障碍2例,尿道皮肤瘘1例,通过加强抗感染及换药引流治疗后痊愈.结论 输尿管镜下尿路会师术治疗急性前尿道损伤具有微创、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文贵;李刚琴;程华刚;陈玉才;许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凝固(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PMCT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影像学评价及治疗后1、2、3年的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的缓解率为81.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6.49%、72.06%、60.8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14%、53.37%、3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蔡联明;卢致洋;刘振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桥接治疗是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行肝移植前的主要辅助治疗方式,能有效降低等待肝移植的退出率,减少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率,提高无瘤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对于肝移植术的患者,桥接治疗的角色愈发重要,是一种控制肿瘤进展的必要治疗方式.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开展,桥接治疗的方式越来越多,技术也不断成熟与完善.然而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桥接治疗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新技术进行展望,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张玉;杨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腹腔镜技术由于其微创、出血少、恢复快、耗时短等优点,已在普通外科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部分外科疾病手术的首选方法.为更好地扩大腹腔镜技术的使用范围,做好腹腔镜手术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水平与医疗服务质量.本文就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护理的相关措施做一综述.
作者:陈兴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高强度聚焦超声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式,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已日趋成熟.微泡造影剂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中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微泡造影剂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中的术前检查评估、术中增效及疗效评价做一综述.
作者:唐晓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认知是指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知晓过程,其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如患者的记忆、思维、推理等,是人类疾病较高的神经活动过程.而大脑对于认知的功能障碍则主要包括了感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功能障碍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远远大于躯体功能障碍,其反映的不仅仅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并且还会给家庭、社会等带来很大损失.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认知功能的康复也给予了更为广泛的关注.本文就认知功能障碍的评定方法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文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针刺伤是临床护理人员护理操作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其会造成皮肤深层损伤和出血,引起潜在的致病感染,为增加临床护士对针刺伤的危害以及防护状况的了解,本文就临床护士针刺伤现状、危害、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做一综述.
作者:高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肌保护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心脏手术技术,该技术不仅被用于心脏手术的心肌保护,还被用于心脏移植的心肌保护,同时这项技术也被引进了心脏移植的领域.但是这项技术很少得到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为方便同行了解和掌握此项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本文就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肌保护做一综述.
作者:莫安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腋乳路径或经胸乳路径行甲状腺腔镜手术的疗效差异性.方法 通过检索自1999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英国医学会电子全文期刊数据库(BMA)、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学术期刊集成全文数据库(ASP)、考克兰图书馆(The Cochrane Library)、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EMCC)、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med)、万方数据库(CECDB)、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Q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内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使用Stata/SE version 12.0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终纳入8篇RCT共1 430例患者,其中757例使用经腋乳路径、673例使用经胸乳路径.系统评价结果显示:相比经胸乳路径,经腋乳路径行腔镜手术治疗多发甲状腺肿块的患者,可显著缩短手术耗时[WMD=-4.87、95%CI=(-9.43,-0.30)];但系统评价同时提示:两组手术路径行腔镜手术对于单发甲状腺肿块的手术耗时未见显著差异性[WMD=-0.36、95% CI=(-4.91,4.18)];对于甲状腺手术的术中出血量不产生显著影响[WMD=-1.52、95% CI=(-3.47,0.44)].结论 经腋乳路径行甲状腺腔镜手术可有效缩短多发甲状腺肿块患者的手术时间,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睿舒;易琨;李斌;黄俊;何文涛;郑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急腹症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悬吊式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妇科急腹症10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悬吊式腹腔镜手术应用于妇科急腹症的适用范围及应用价值.结果 利用悬吊式腹腔镜对66例异位妊娠、21例黄体破裂、9例急性盆腔炎及8例卵巢囊肿蒂扭转者成功地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输卵管切除术23例,附件切除术4例,输卵管开窗清除胚胎术43例,输卵管切开引流术5例,盆腔引流术2例,卵巢囊肿剔除术6例,以及卵巢电凝止血术21例,术后3~5d痊愈出院.结论 应用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妇科急腹症是一种有效、实用、微创的方法.
作者:梁军;马文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女性肥胖伴发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探讨针灸治疗作用机制.方法 对64例女性肥胖伴发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行针灸治疗,统计分析患者针灸治疗前后体征、肥胖指标、Kupperman指数、雌二醇(E2)、促卵泡成熟激素(FSH)等指标的变化,评价针灸治疗临床疗效.结果 针灸治疗后,患者肥胖指标、Kupperman指数、FSH水平等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E2水平较治疗前则有明显升高(P<0.05),且疗效程度与患者肥胖等级呈一定相关性.结论 女性肥胖伴发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疗效均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玉笋;李如良;牛秀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髋臼有限加深、全髋置换术结合软组织松解、骨创治疗仪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及严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38例41髋成人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了髋臼有限加深法非骨水泥假体全髋置换术并结合软组织松解、骨创治疗仪治疗.结果 经术后6个月至5年6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人患髋疼痛消失,可以长时间行走,X线片示人工髋关节位置良好,假体无松动及明显下沉迹象,生活自理并恢复日常工作.Harris评分由术前(15.16±1.12)分恢复到术后的(92.42±1.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髋臼有限加深法全髋置换术结合软组织松解、骨创治疗仪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明显提高了髋臼假体的稳定性,可预防髋臼包容不佳导致髋臼假体不稳,近期疗效优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汤长华;王黎明;姚庆强;张晓慧;周晓宇;赵曙;张杰;纪兆亮;冯国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两枚及三枚空心钛镙钉在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上的疗效差异,同时分析不同骨折类型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新鲜股骨颈骨折行空心钉内固定术患者133例,分为A组(两枚空心螺钉)75例,B组(三枚空心螺钉)58例.对比分析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X线暴露次数、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地负重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分析患者术后股骨头坏死与置钉数量及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133例患者中125例获得长期随访,随访时间20 ~36个月.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股骨头坏死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术后出血少(P<0.05).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置钉数量与术后股骨头坏死无显著相关性,股骨颈Garden骨折分型与术后股骨头坏死显著相关,Ⅲ型及Ⅳ型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率明显升高.结论 微创经皮空心螺钉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两枚空心钉内固定具有创伤小、放射暴露少、总出血少等优点.术后股骨头坏死率与空心螺钉置钉数量无明显相关性,与股骨颈Garden骨折分型密切相关.
作者:黎裕明;黄宗贵;戴海;庞俊峰;刘会江;王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切断胸交感神经链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对56例手汗症患者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术中实时监测手掌皮肤温度,以温度变化决定交感神经链的切断范围.结果 术后患者手汗症状全部消失(100%),手掌温度上升1.4℃~3.8℃,16例(100%)并腋汗增多者症状全部消失;并足汗增多者40例中,消失30例(75%),减轻10例(25%).术后有5例出现少量气胸,1例血胸;未出现代偿性多汗及霍纳征等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 胸腔镜下切断胸交感神经链治疗原发性手汗症是一种创伤性小、有效率高、安全性好的理想手术方式.
作者:李安桂;张立飞;王海永;杜振宗;宋剑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组织间治疗不能切除的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患者经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及穿刺活检后临床确诊为胰腺癌,病灶直径为7.35(5.46 ~9.17)cm.其中腹痛较剧者51例,黄疸28例.采用计算机立体定位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计算布源,术中超声实时监视,均匀布针并植入125I粒子.术后超声确认植入部位及有无漏植.结果 20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23例无效,平均术后3~8d疼痛缓解;9例死于局部进展,5例死于远处转移,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2个月后CT复查,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 27例,无变化(NC)20例,进展(PD) 12例.总有效率(CR+PR) 48.39%.结论 B超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近期效果好,可以较好地减轻疼痛症状,具有定位精确、实时监视的特点,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许斌;李敏朋;赫军;俞渊;陆世锋;潘孟;范芳;廖轲;潘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对内踝骨折微创术患者进行远期随访,探讨关节镜下内踝骨折内固定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关节镜下内固定法治疗内踝骨折61例,设为实验组;随访同期采用传统开放性术式5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例术后5年的疗效,均采用AOFAS和Mcgure踝关节评分及X线、MRI检查评定标准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患者远期疗效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61例痊愈,AOFAS评分优良率为(88±3.6)%,Megure优良率达(91±4.7)%;对照组58例均痊愈,AOFAS评分优良率为(85±4.2)%,Mcgure优良率达(87±5.3)%.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创伤小,后遗症少,远期效果较传统切开法好,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石建辉;黄育强;钟永明;洪家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8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43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第1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36% (P <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苏东晖;钱维嘉;卢泽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先心病心脏停跳与非停跳体外循环下围手术期的能量代谢变化.方法 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心脏非停跳下)、对照组(心脏停跳组下)各18例,采取围手术期8个时间点(T1~T8)少量血液,依次离心获得血浆,应用NMR代谢组学分析及数据处理获取血浆相关代谢物指标,如ATP浓度、肌酸浓度、乳酸浓度.结果 血浆ATP浓度、肌酸浓度、乳酸浓度在围手术期呈现一定时间内规律变化,二组数据比较,T4~T7时间点两组ATP浓度和肌酸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T8时间点两组乳酸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患者ATP浓度、肌酸浓度、乳酸浓度在体外循环(CPB)过程中的机体组织代谢呈现出一定规律性改变,而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关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表明在CPB手术过程中,心脏非停跳状态可以较好地保持机体能量代谢平衡状态.
作者:彭朝阳;冯旭;谢晓勇;黄柳柳;毕笑寒;杨胜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外科理念的更新和手术技术的发展,微创外科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毫无争议的主要角色,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也逐渐朝着微创化、功能化的方向迅猛发展.微创理念引导着微创技术不断地向未知的界域拓展,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微创的理念和升华了微创的境界,而由此脱胎而出的保器官、保功能的功能外科理念,乃是医疗技术与人文结合臻于极致的完美呈现!
作者:王锡山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