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药学杂志

儿科药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 国际刊号:1672-108X
  • 国内刊号:50-1156/R
  • 影响因子:1.03
  • 创刊:1995
  • 周期: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133
  • 全年订价:249.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金牛奖”
  • 儿科学
儿科药学杂志   2001年4期文献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一般剂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 4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20 ml~150 ml中静脉滴注,3~5 d;大剂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05~0 1mg/(kg.次),静脉注射,每2 h一次,8~12 h后减量.结果:大剂量纳洛酮组有效率为92.62%,与对照组和一般剂量组相比.P均<0.01.结论: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未见副作用.

    作者:孔德高;王相景;任家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口服凝血酶辅治新生儿出血症

    新生儿出血症是由于VitK及其依赖的凝血因子综合性缺乏所致,常见于消化道、皮肤、粘膜部位出血.本文就口服凝血酶辅治新生儿出血症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玮;张庆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红霉素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1 2例

    长期使用激素会产生很多副作用,对于激素依赖型哮喘患者,撤减激素是一个较难的问题,我们从1995年1月~2000年1月,采用红霉素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1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会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速尿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

    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积极探索有效的防治手段是儿科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我科自1999年9月至2001年1月,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速尿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丽娟;汪建华;吴凤英;郭豫兰;王虎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利巴韦林湿敷治疗儿童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是常见的由病毒引起的皮肤病,也是儿童患某些发热疾病时常见的皮肤并发病.病变处常有灼痒、刺痛或紧张感等症状,儿童因此引起擦烂,延长病变之愈合,甚至可发生继发感染.笔者试用利巴韦林湿敷法治疗儿童单纯疱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潴留36例疗效观察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消化酶分泌少,肠管壁神经肌肉发育不成熟,加之在病理状态下,如窒息、酸中毒、严重感染等导致胃肠粘膜缺血缺氧、胃肠蠕动功能减弱,临床上极易出现腹胀、胃潴留.

    作者:朱会红;张成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肝素钙高频雾化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

    目的:观察肝素钙高频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辅以肝素钙高频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肝素钙高频雾化吸入是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疗法.

    作者:赵华;李芙蓉;袁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思密达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临床分析(附38例报告)

    口腔溃疡是小儿常见疾病,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中病毒感染所致口腔溃疡发病率较高,尤以疱疹性口炎多见.由于口腔溃疡多发年龄在婴幼儿时期,口腔病变范围广泛,疼痛剧烈,因而常引起患儿拒食、哭闹,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目前治疗口腔溃疡的常见方法效果均不理想,疾病恢复期较长.我院采用局部涂抹或含漱思密达治疗,疗效明显,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莺;徐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西咪替丁治疗水痘50例疗效观察

    水痘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常于冬春季流行,我们于1998年1月~2000年12月应用西咪替丁(CMD)治疗水痘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兰;盖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65例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病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23例,在其它治疗措施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组给予静脉用FDP,疗程5~7 d,检测患儿治疗过程中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CK-MB的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恢复情况,以评价该药疗效.结果:实验组在改善病人的症状体征、促进机体的恢复以及心电图、心肌酶谱CK-MB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用FDP治疗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效果良好,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一种治疗药物.

    作者:邓春;裴伦;刘庭湘;吴仕孝;余加林;徐天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预防小儿颅内出血继发消化道出血的探讨:附30例分析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对小儿颅内出血继发消化道出血的早期预防作用.方法:选择颅内出血住院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颅内出血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奥美拉唑0.7 mg/kg每晚一次胃管注入.每隔3天查一次胃液潜血及粪潜血,并同步经胃管测空腹胃液pH值.结果:两组胃液pH值相比,P<0.05,治疗组9天内继发消化道出血3例.死亡2例;对照组9天内继发消化道出血10例,死亡4例.结论:奥美拉唑每日1次给药,是预防小儿颅内出血继发消化道出血,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褚仰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维生素K1和硫酸镁联合佐治重症肺炎108例观察

    目的:观察维生素K1和硫酸镁联合佐治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方法:将162例重症肺炎患儿分为治疗组108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K1和25%硫酸镁静脉点滴,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气急、紫绀、咳嗽、喘息、肺部罗音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日数均明显缩短.结论:维生素K1和硫酸镁联合应用是佐治小儿重症肺炎有效的药物.

    作者:刘志钟;董艳;王东进;潘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头孢拉定引起重度血尿1例

    患儿,男性,2岁7个月,因发热、咳嗽5天就诊.患儿体健,无血尿、浮肿等肾脏疾病史,家族中无肾脏疾病患者.查体:T 40℃、R 30次/分、P 130次/分、Wt 15kg,颜面无浮肿,浅表淋巴结不大,结膜及咽部充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闻散在分布的细湿罗音,心律齐,无杂音,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肾区无叩痛,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Hb 128g/L、WBC9 6×109/L、N 0.58、L 0.42、PLT 284×109/L、PT、APTT正常;血电解质、BUN、Cre、CO2CP正常;尿常规正常;胸片报告支气管肺炎;肝、胆、脾、双肾、输尿管、膀胱B超无异常:腹部平片无异常.

    作者:彭楚明;陈友林;吴建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卡马西平治疗儿童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与合理用药

    目的:研究儿童癫痫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后,其血药浓度、给药剂量及给药时间的关系.方法:对服用卡马西平及联合用其他抗癫痫药物的51例癫痫患儿,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监测其血药浓度,并结合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稳态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给药时间、是否联合用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儿童癫痫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后的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及时监测血药浓度、调整给药剂量及给药时间,对控制儿童癫痫发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秀华;唐薇;秦光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抗菌药物的不良相互作用与配伍变化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仅要考虑药物的适应证、禁用和慎用外,还要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与配伍变化。

    作者:秦玉洁;吴燃;苏伦;李瑛;郭少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新生儿大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研究与合理用药

    目的:探讨预防和治疗新生儿大肠杆菌ESBL感染的手段.方法:采用美国DADE 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定系统对住院新生儿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测定ESBL阳性率.结果:110例中ESBL阳性率为71 8%,既往使用β-内酰胺抗生素的占92.3%,其中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占100%.结论:ESBL的发生与既往B-内酰胺抗生素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密切相关,合理使用抗生素非常重要.

    作者:王家蓉;徐天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布烯浓度

    目的:测定血浆中头孢布烯的浓度.方法:采用Hypersil-ODS柱,流动相为乙腈:乙酸铵(pH 4.98,0.05 mol/L)=2:98(V/V),流速为1.00ml/min.结果:标准曲线范围0.3125~20.00μg/ml(r=0.9999),回收率试验大于95%,日内和日间变异(RSD%)小于4%.结论:本法专属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的监测.

    作者:徐进;许静;赵真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儿科临床开放式和封闭式输液使用的对比实验

    目的:对开放式和封闭式输液的微生物和微粒污染状态进行对照比较.方法:按中国药典不溶性微粒和微生物法进行测定.结果:两种输液中微生物污染无显著差异.但不溶性微粒污染有显著差异.结论:封闭式输液在微粒污染方面明显少于开放式输液.

    作者:尹丽芬;潘树芬;周森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口服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口服果糖二磷酸钠(FDP)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60例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0例,分别给予口服FDP及静脉1,6-FDP,常规治疗相同,总疗程1月,观察治疗后患儿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CK-MB、心肌肌钙蛋白的变化情况,评价疗效,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口服FDP可改善症状体征,促进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异常的恢复,未见明显副作用,甲、乙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6.7%,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FDP的临床疗效良好,可作为轻症心肌炎或重症心肌炎恢复期的一种治疗手段.

    作者:吴晓云;田杰;钱永如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口服维生素K1在新生儿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口服维生素K1(以下简称VK1)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把128例足月顺产新生儿于生后1~12 h内分为喂服VK15 mg或2.5 mg 2组.全部病例均于生后三天内用试纸法筛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观察服VK1后出现黄疸的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全部病例无黄疸加重,未发现过敏反应,无明显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结论:新生儿生后短时间内口服VK1片剂2.5~5 mg预防新生儿出血性疾病是安全的.

    作者:梁友玲;林超琼;冯军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参麦注射液佐治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我科于1997年1月~2000年3月试用参麦注射液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佐治新生儿硬肿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明之;邹仉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儿腹泻贴佐治小儿病毒性肠炎临床观察

    我科于2000年9月~12月用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2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小儿病毒性肠炎24例,其中男10例,女14例.<1岁8例,1~3岁10例,>3岁6例,病程均<4天,不伴有营养不良及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全身性疾病.

    作者:肖伶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药辅治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我院儿科于1997年3月至2000年3月,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治疗新生儿硬肿症3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国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有关药品说明书的若干问题

    本文对有关药品说明书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规范和完善药品说明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谷容;吴季俭;杜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丹参在儿科领域的应用

    目的:探讨丹参在儿科领域里的应用.方法:查找近年来有关丹参药理作用及儿童用药方面的相关报道.结果:近年来国内应用丹参治疗儿童疾病已有多处报告,主要应用于由于缺血缺氧所造成的呼吸道、肾脏、新生儿等疾病.具有活血化瘀改善ATP酶的活性及保护呼吸链基本功能,并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结论:丹参类药物在小儿科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汤书晶;徐素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营养因素与脑功能的关系

    维持脑的正常发育和功能需要能量、氨基酸、辅酶、必需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必需脂肪酸等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份除参与能量代谢外,必需脂肪酸主要作为维持正常细胞结构的成分[1];氨基酸对神经递质和蛋白质的合成是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构成酶活性中心,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脑功能.本文仅就碳水化物、蛋白质、脂肪酸和微量元素几方面阐述营养因素对脑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侃;黎海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药物安全性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安全性的因素,供药物开发及临床应用参考.方法:复习近年来有关ADRs及药物安全性的研究文献,阐明影响药物安全性的重要因素.结果:药物代谢、遗传药理、病人的年龄、病理生理状况以及联合用药是影响药物安全性不可低估的因素.上市药物监测是保证药物安全性重要的措施之一,新药上市1~3年是监测的关键时期.结论:在新药研究和开发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和研究,尤其是增加体外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项目,可以有效地降低ADRs的发生率,防止不良反应给人体造成的危险,还可以降低新药开发的风险.加强新药上市1~3年内ADRs的监测,正确评临床应用的风险和效益,可以有效地保证新药的安全性.

    作者:张华年;林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大黄醇提液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感染柯萨奇B3病毒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黄醇提液对由柯萨奇B3病毒感染的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新生SD乳鼠心室肌制备搏动心肌细胞,48 h后接种柯萨奇B3病毒做为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结果:表明大黄醇提液使感染柯萨奇B3病毒心肌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P<0.05)的释放降低,对搏动停止、细胞病变(CPE)均有恢复作用,并使损伤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得到恢复.结论:大黄醇提液具有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作者:马永寿;玄延花;曹东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儿药物热7例误诊分析

    药物热的患儿往往先有感染,而在用药之后发生药物热,两者常混淆不清,容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近两年来误诊的小儿药物热分析如下.

    作者:庄嘉鑫;庄婉珠;施燕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环丙沙星误治脊柱侧弯并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1例

    患儿,女,14岁.因反复腰胀伴血尿两年,在院外经环丙沙星口服治疗四个疗程共两月无效,来我院就诊.查体:消瘦体型,血压正常面部及全身无浮肿,未见其心肺异常,双肾区无叩痛,肝脾未扪及,尿道口未见充血.实验室检查:尿量正常,尿常规红细胞++~+++,尿红细胞形态为非肾小球性血尿,尿Ca/Cr<0.2,尿培养三次均为阴性.

    作者:尹庆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患儿的观察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具有阻滞β、α1受体及抗氧化作用,多项临床试验观察显示能显著改善成人心力衰竭(HF)患者心功能,降低死亡率.该文报道6个医疗中心卡维地洛治疗HF患儿剂量、疗效、副作用及严重反应.共观察46名HF患儿,年龄3月~19岁.扩张性心肌病37例(80%),先天性心脏病9例(20%).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1例,Ⅱ级16例,Ⅲ级22例,Ⅳ级7例.

    作者:周凯;陈沅;易岂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新世纪儿童健康的挑战——第23届国际儿科大会简介

    作者:李廷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深入开展TDM,更有效地为儿科药学服务——七届TDM国际会议简介

    作者:王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第八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

    作者:吴季俭;梁颖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布洛芬混悬液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退热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布洛芬混悬液与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儿(腋下体温≥39℃)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布洛芬混悬液口服和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治疗.结果:2组用药1 h退热效果和速度相同,用药2h均能使患儿体温降至接近正常,但布洛芬能维持8 h,复方氨基比林从用药6 h后体温呈回升趋势.结论:布洛芬混悬液作用快速,维持时间长,使用方便、安全,患儿易于接受.

    作者:陆婉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静滴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42例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洛赛克)静脉滴注与西咪替丁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方法:奥美拉唑0 6~0 8 mg/kg,每日一次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42例有效率95.2%,对照组42例有效率45.2%,两组疗效比较(P<0 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作用迅速持久,疗效显著,在治疗剂量内末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瞿美琴;曹可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观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阿奇霉素口服,10 mg/(kg.d),每天1次,连用3 d;对照组27例用青霉素G,20~40万u/(kg.d)分两次静脉滴注,疗程7 d.结果:治疗组3~5 d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炎安全、方便,疗效好,副作用少,患儿依从性好.

    作者:刘福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利巴韦林治疗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本文对利巴韦林治疗秋季腹泻效果进行研究.方法:86例住院秋季腹泻患儿,年龄6个月至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同时给予补液治疗,但均不使用抗生素.治疗组加用利巴韦林10~15 mg/(kg d)加入5%葡萄糖1 50~200 ml内静滴.结果:治疗组体温下降,呕吐、腹泻停止明显快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2 d.结论:利巴韦林治疗秋季腹泻效果明显.

    作者:肖振云;于爱勤;张维宝;郭瑞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纳络酮与胞二磷胆碱或丽珠赛乐治疗新生儿HIE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纳络酮与胞二磷胆碱或丽珠赛乐治疗新生儿HIE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纳络酮+丽珠赛乐),对照组32例(纳络酮+胞二磷胆碱),疗程10天,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对照组有效率为87 5%.结论:纳络酮+丽珠赛乐与纳络酮+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HIE两者疗效显著但无明显差异.

    作者:刘光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头孢曲松与庆大霉素联治疗急性菌痢34例疗效观察

    自1995年6月至1999年10月应用头孢曲松与庆大霉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34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均为本院住院患儿.诊断依据陈孝文等主编的<医院诊疗常规>.入院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1~12岁,平均3.6岁;对照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1~11岁,平均3.5岁.大便培养阳性19例,均为志贺氏菌,阳性率30.64%.两组治疗前病程、体温、大便次数、临床类型、大便培养阳性率、用药情况等资料均相似,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可比性.

    作者:李莉;裴立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