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洁;吴燃;苏伦;李瑛;郭少敏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对小儿颅内出血继发消化道出血的早期预防作用.方法:选择颅内出血住院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颅内出血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奥美拉唑0.7 mg/kg每晚一次胃管注入.每隔3天查一次胃液潜血及粪潜血,并同步经胃管测空腹胃液pH值.结果:两组胃液pH值相比,P<0.05,治疗组9天内继发消化道出血3例.死亡2例;对照组9天内继发消化道出血10例,死亡4例.结论:奥美拉唑每日1次给药,是预防小儿颅内出血继发消化道出血,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褚仰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儿科于1997年3月至2000年3月,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治疗新生儿硬肿症3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国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本文对利巴韦林治疗秋季腹泻效果进行研究.方法:86例住院秋季腹泻患儿,年龄6个月至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同时给予补液治疗,但均不使用抗生素.治疗组加用利巴韦林10~15 mg/(kg d)加入5%葡萄糖1 50~200 ml内静滴.结果:治疗组体温下降,呕吐、腹泻停止明显快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2 d.结论:利巴韦林治疗秋季腹泻效果明显.
作者:肖振云;于爱勤;张维宝;郭瑞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水痘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常于冬春季流行,我们于1998年1月~2000年12月应用西咪替丁(CMD)治疗水痘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兰;盖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维持脑的正常发育和功能需要能量、氨基酸、辅酶、必需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必需脂肪酸等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份除参与能量代谢外,必需脂肪酸主要作为维持正常细胞结构的成分[1];氨基酸对神经递质和蛋白质的合成是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构成酶活性中心,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脑功能.本文仅就碳水化物、蛋白质、脂肪酸和微量元素几方面阐述营养因素对脑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侃;黎海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儿,女,14岁.因反复腰胀伴血尿两年,在院外经环丙沙星口服治疗四个疗程共两月无效,来我院就诊.查体:消瘦体型,血压正常面部及全身无浮肿,未见其心肺异常,双肾区无叩痛,肝脾未扪及,尿道口未见充血.实验室检查:尿量正常,尿常规红细胞++~+++,尿红细胞形态为非肾小球性血尿,尿Ca/Cr<0.2,尿培养三次均为阴性.
作者:尹庆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药物热的患儿往往先有感染,而在用药之后发生药物热,两者常混淆不清,容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近两年来误诊的小儿药物热分析如下.
作者:庄嘉鑫;庄婉珠;施燕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具有阻滞β、α1受体及抗氧化作用,多项临床试验观察显示能显著改善成人心力衰竭(HF)患者心功能,降低死亡率.该文报道6个医疗中心卡维地洛治疗HF患儿剂量、疗效、副作用及严重反应.共观察46名HF患儿,年龄3月~19岁.扩张性心肌病37例(80%),先天性心脏病9例(20%).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1例,Ⅱ级16例,Ⅲ级22例,Ⅳ级7例.
作者:周凯;陈沅;易岂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消化酶分泌少,肠管壁神经肌肉发育不成熟,加之在病理状态下,如窒息、酸中毒、严重感染等导致胃肠粘膜缺血缺氧、胃肠蠕动功能减弱,临床上极易出现腹胀、胃潴留.
作者:朱会红;张成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安全性的因素,供药物开发及临床应用参考.方法:复习近年来有关ADRs及药物安全性的研究文献,阐明影响药物安全性的重要因素.结果:药物代谢、遗传药理、病人的年龄、病理生理状况以及联合用药是影响药物安全性不可低估的因素.上市药物监测是保证药物安全性重要的措施之一,新药上市1~3年是监测的关键时期.结论:在新药研究和开发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和研究,尤其是增加体外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项目,可以有效地降低ADRs的发生率,防止不良反应给人体造成的危险,还可以降低新药开发的风险.加强新药上市1~3年内ADRs的监测,正确评临床应用的风险和效益,可以有效地保证新药的安全性.
作者:张华年;林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单纯疱疹是常见的由病毒引起的皮肤病,也是儿童患某些发热疾病时常见的皮肤并发病.病变处常有灼痒、刺痛或紧张感等症状,儿童因此引起擦烂,延长病变之愈合,甚至可发生继发感染.笔者试用利巴韦林湿敷法治疗儿童单纯疱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科于2000年9月~12月用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2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小儿病毒性肠炎24例,其中男10例,女14例.<1岁8例,1~3岁10例,>3岁6例,病程均<4天,不伴有营养不良及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全身性疾病.
作者:肖伶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预防和治疗新生儿大肠杆菌ESBL感染的手段.方法:采用美国DADE 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定系统对住院新生儿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测定ESBL阳性率.结果:110例中ESBL阳性率为71 8%,既往使用β-内酰胺抗生素的占92.3%,其中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占100%.结论:ESBL的发生与既往B-内酰胺抗生素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密切相关,合理使用抗生素非常重要.
作者:王家蓉;徐天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肝素钙高频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辅以肝素钙高频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肝素钙高频雾化吸入是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疗法.
作者:赵华;李芙蓉;袁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一般剂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 4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20 ml~150 ml中静脉滴注,3~5 d;大剂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05~0 1mg/(kg.次),静脉注射,每2 h一次,8~12 h后减量.结果:大剂量纳洛酮组有效率为92.62%,与对照组和一般剂量组相比.P均<0.01.结论: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未见副作用.
作者:孔德高;王相景;任家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新生儿出血症是由于VitK及其依赖的凝血因子综合性缺乏所致,常见于消化道、皮肤、粘膜部位出血.本文就口服凝血酶辅治新生儿出血症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玮;张庆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对开放式和封闭式输液的微生物和微粒污染状态进行对照比较.方法:按中国药典不溶性微粒和微生物法进行测定.结果:两种输液中微生物污染无显著差异.但不溶性微粒污染有显著差异.结论:封闭式输液在微粒污染方面明显少于开放式输液.
作者:尹丽芬;潘树芬;周森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李廷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仅要考虑药物的适应证、禁用和慎用外,还要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与配伍变化。
作者:秦玉洁;吴燃;苏伦;李瑛;郭少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口服果糖二磷酸钠(FDP)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60例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0例,分别给予口服FDP及静脉1,6-FDP,常规治疗相同,总疗程1月,观察治疗后患儿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CK-MB、心肌肌钙蛋白的变化情况,评价疗效,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口服FDP可改善症状体征,促进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异常的恢复,未见明显副作用,甲、乙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6.7%,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FDP的临床疗效良好,可作为轻症心肌炎或重症心肌炎恢复期的一种治疗手段.
作者:吴晓云;田杰;钱永如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