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第八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

吴季俭;梁颖文

关键词:儿科, 药学学术会议
摘要:
儿科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布烯浓度

    目的:测定血浆中头孢布烯的浓度.方法:采用Hypersil-ODS柱,流动相为乙腈:乙酸铵(pH 4.98,0.05 mol/L)=2:98(V/V),流速为1.00ml/min.结果:标准曲线范围0.3125~20.00μg/ml(r=0.9999),回收率试验大于95%,日内和日间变异(RSD%)小于4%.结论:本法专属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的监测.

    作者:徐进;许静;赵真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药物安全性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安全性的因素,供药物开发及临床应用参考.方法:复习近年来有关ADRs及药物安全性的研究文献,阐明影响药物安全性的重要因素.结果:药物代谢、遗传药理、病人的年龄、病理生理状况以及联合用药是影响药物安全性不可低估的因素.上市药物监测是保证药物安全性重要的措施之一,新药上市1~3年是监测的关键时期.结论:在新药研究和开发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和研究,尤其是增加体外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项目,可以有效地降低ADRs的发生率,防止不良反应给人体造成的危险,还可以降低新药开发的风险.加强新药上市1~3年内ADRs的监测,正确评临床应用的风险和效益,可以有效地保证新药的安全性.

    作者:张华年;林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静滴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42例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洛赛克)静脉滴注与西咪替丁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方法:奥美拉唑0 6~0 8 mg/kg,每日一次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42例有效率95.2%,对照组42例有效率45.2%,两组疗效比较(P<0 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作用迅速持久,疗效显著,在治疗剂量内末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瞿美琴;曹可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儿科临床开放式和封闭式输液使用的对比实验

    目的:对开放式和封闭式输液的微生物和微粒污染状态进行对照比较.方法:按中国药典不溶性微粒和微生物法进行测定.结果:两种输液中微生物污染无显著差异.但不溶性微粒污染有显著差异.结论:封闭式输液在微粒污染方面明显少于开放式输液.

    作者:尹丽芬;潘树芬;周森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患儿的观察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具有阻滞β、α1受体及抗氧化作用,多项临床试验观察显示能显著改善成人心力衰竭(HF)患者心功能,降低死亡率.该文报道6个医疗中心卡维地洛治疗HF患儿剂量、疗效、副作用及严重反应.共观察46名HF患儿,年龄3月~19岁.扩张性心肌病37例(80%),先天性心脏病9例(20%).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1例,Ⅱ级16例,Ⅲ级22例,Ⅳ级7例.

    作者:周凯;陈沅;易岂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维生素K1和硫酸镁联合佐治重症肺炎108例观察

    目的:观察维生素K1和硫酸镁联合佐治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方法:将162例重症肺炎患儿分为治疗组108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K1和25%硫酸镁静脉点滴,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气急、紫绀、咳嗽、喘息、肺部罗音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日数均明显缩短.结论:维生素K1和硫酸镁联合应用是佐治小儿重症肺炎有效的药物.

    作者:刘志钟;董艳;王东进;潘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环丙沙星误治脊柱侧弯并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1例

    患儿,女,14岁.因反复腰胀伴血尿两年,在院外经环丙沙星口服治疗四个疗程共两月无效,来我院就诊.查体:消瘦体型,血压正常面部及全身无浮肿,未见其心肺异常,双肾区无叩痛,肝脾未扪及,尿道口未见充血.实验室检查:尿量正常,尿常规红细胞++~+++,尿红细胞形态为非肾小球性血尿,尿Ca/Cr<0.2,尿培养三次均为阴性.

    作者:尹庆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观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阿奇霉素口服,10 mg/(kg.d),每天1次,连用3 d;对照组27例用青霉素G,20~40万u/(kg.d)分两次静脉滴注,疗程7 d.结果:治疗组3~5 d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炎安全、方便,疗效好,副作用少,患儿依从性好.

    作者:刘福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抗菌药物的不良相互作用与配伍变化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仅要考虑药物的适应证、禁用和慎用外,还要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与配伍变化。

    作者:秦玉洁;吴燃;苏伦;李瑛;郭少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新世纪儿童健康的挑战——第23届国际儿科大会简介

    作者:李廷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西咪替丁治疗水痘50例疗效观察

    水痘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常于冬春季流行,我们于1998年1月~2000年12月应用西咪替丁(CMD)治疗水痘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兰;盖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口服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口服果糖二磷酸钠(FDP)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60例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0例,分别给予口服FDP及静脉1,6-FDP,常规治疗相同,总疗程1月,观察治疗后患儿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CK-MB、心肌肌钙蛋白的变化情况,评价疗效,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口服FDP可改善症状体征,促进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异常的恢复,未见明显副作用,甲、乙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6.7%,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FDP的临床疗效良好,可作为轻症心肌炎或重症心肌炎恢复期的一种治疗手段.

    作者:吴晓云;田杰;钱永如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预防小儿颅内出血继发消化道出血的探讨:附30例分析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对小儿颅内出血继发消化道出血的早期预防作用.方法:选择颅内出血住院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颅内出血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奥美拉唑0.7 mg/kg每晚一次胃管注入.每隔3天查一次胃液潜血及粪潜血,并同步经胃管测空腹胃液pH值.结果:两组胃液pH值相比,P<0.05,治疗组9天内继发消化道出血3例.死亡2例;对照组9天内继发消化道出血10例,死亡4例.结论:奥美拉唑每日1次给药,是预防小儿颅内出血继发消化道出血,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褚仰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口服维生素K1在新生儿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口服维生素K1(以下简称VK1)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把128例足月顺产新生儿于生后1~12 h内分为喂服VK15 mg或2.5 mg 2组.全部病例均于生后三天内用试纸法筛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观察服VK1后出现黄疸的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全部病例无黄疸加重,未发现过敏反应,无明显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结论:新生儿生后短时间内口服VK1片剂2.5~5 mg预防新生儿出血性疾病是安全的.

    作者:梁友玲;林超琼;冯军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卡马西平治疗儿童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与合理用药

    目的:研究儿童癫痫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后,其血药浓度、给药剂量及给药时间的关系.方法:对服用卡马西平及联合用其他抗癫痫药物的51例癫痫患儿,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监测其血药浓度,并结合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稳态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给药时间、是否联合用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儿童癫痫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后的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及时监测血药浓度、调整给药剂量及给药时间,对控制儿童癫痫发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秀华;唐薇;秦光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口服凝血酶辅治新生儿出血症

    新生儿出血症是由于VitK及其依赖的凝血因子综合性缺乏所致,常见于消化道、皮肤、粘膜部位出血.本文就口服凝血酶辅治新生儿出血症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玮;张庆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布洛芬混悬液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退热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布洛芬混悬液与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儿(腋下体温≥39℃)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布洛芬混悬液口服和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治疗.结果:2组用药1 h退热效果和速度相同,用药2h均能使患儿体温降至接近正常,但布洛芬能维持8 h,复方氨基比林从用药6 h后体温呈回升趋势.结论:布洛芬混悬液作用快速,维持时间长,使用方便、安全,患儿易于接受.

    作者:陆婉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一般剂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 4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20 ml~150 ml中静脉滴注,3~5 d;大剂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05~0 1mg/(kg.次),静脉注射,每2 h一次,8~12 h后减量.结果:大剂量纳洛酮组有效率为92.62%,与对照组和一般剂量组相比.P均<0.01.结论: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未见副作用.

    作者:孔德高;王相景;任家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营养因素与脑功能的关系

    维持脑的正常发育和功能需要能量、氨基酸、辅酶、必需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必需脂肪酸等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份除参与能量代谢外,必需脂肪酸主要作为维持正常细胞结构的成分[1];氨基酸对神经递质和蛋白质的合成是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构成酶活性中心,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脑功能.本文仅就碳水化物、蛋白质、脂肪酸和微量元素几方面阐述营养因素对脑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侃;黎海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利巴韦林治疗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本文对利巴韦林治疗秋季腹泻效果进行研究.方法:86例住院秋季腹泻患儿,年龄6个月至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同时给予补液治疗,但均不使用抗生素.治疗组加用利巴韦林10~15 mg/(kg d)加入5%葡萄糖1 50~200 ml内静滴.结果:治疗组体温下降,呕吐、腹泻停止明显快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2 d.结论:利巴韦林治疗秋季腹泻效果明显.

    作者:肖振云;于爱勤;张维宝;郭瑞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儿科药学杂志

儿科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