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发生意外情况,处理不当,可产生严重后果,危及生命.因此,不但掌握气管切开后的常规护理,而且应了解和妥善处理气管切开的并发症.我科近10年共行气管切开术56例,现就12例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黄雪梅;段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自1998年1月~2000年12月,急诊收治昏迷病人共85例.本文就其昏迷原因及救治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对昏迷病人病因的诊断,及时提出救治办法,缩短昏迷时间,减少并发症,挽救病人生命.
作者:于淑花;娄晓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风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其中绝大多数是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常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主要病因多是由风湿感染累及瓣膜,早期损害二尖瓣、后主动脉瓣及三尖瓣.主要症状为心慌、气短、头晕、乏力及咯血等,这些症状的轻重与心排出量减少的程度和瓣口面积的大小有一定关系,重者可引起心脏衰竭危及生命.人工瓣膜置换术可有效改善瓣膜病病员的病症,提高其成活率及生活质量.我科1998年10月至2001年6月为53名心脏瓣膜病病员行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除3名病员由于术前心功特别差,而因心力衰竭死亡外,其也50人均康复出院,随访一年,疗效满意.
作者:刘阳;朱薇;李玉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听诊三角又叫肩旁三角,为斜方肌的外下方,肩胛骨下角内侧的一肌间隙.其内上界为斜方肌的外下缘,外侧界为肩胛骨脊柱缘,下界为背阔肌上缘,三角的底为薄层脂肪组织,筋膜和第6肋间隙,表面覆以皮肤和筋膜,为胸后壁薄弱的部分,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清楚的部分.当肩胛骨向前外侧移位时,该三角范围扩大.我院采取经听诊三角小切口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和自发性气胸,疗效满意.
作者:吴海波;杨荣利;何学志;李继良;敖定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子宫及子宫颈良性疾病是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的手术指征.它兼有子宫次全切除术及子宫全切除术的两种优点:即不切断主韧带和骶韧带,防止术后阴道壁脱垂;另外,手术范围小,术后并发症少;同时切除宫颈,有效防止宫颈癌的发生;且阴道不缩短,对性生活无影响,副损伤小.我院从1998年3月至10月共收治子宫肌瘤及卵巢良性肿瘤病人行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32例,未发生一例护理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巴丽敏;李艳萍;李佩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乳腺疾病复杂,许多患者术前难以确定良恶性,因此术中快速冷冻检查对确定病变性质、决定手术方案十分关键.本文对30例乳腺疾病术中冷冻切片及术后病理学诊断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探讨术中冷冻误诊的原因.
作者:赵立仙;李正金;何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自1995年始采用干脐带扩宫口的方法处理过期流产,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995年1月-2001年5月30日我院共收治过期流产患者41例,其诊断符合如下标准:平时月经规律,有明确的停经史,子宫较停经月份小、质硬,B超提示胚胎停止发育或无胎心胎动.其中1 3例采用干脐带扩宫口的方法,1 3例患者年龄23~46岁,均住院治疗.术前行血、尿常规检查,肝、肾功及DIC常规检查,并行胸透及心电图检查.
作者:张春芝;王波;王丽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是高危的急腹症.由于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预后差,常因病情严重而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安全.及时恰当的护理可挽救病人的生命和改善病情.现将应用护理程序对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6例病人实施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罗崇红;刘淑清;杨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护理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其所承受的压力己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国外有此报道认为:职业责任大、工作繁重、压力大、地位低、护患关系紧张等常见的心理因素,易导致临床工作差错事故的发生.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讲是由于他人打扰、工作紧张,主观上可认为是个人执行制度不严、注意力不集中.这迫切需要临床护士对工作差错的发生原因有明确地认识,树立职业性警觉,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现就临床差错事故的发生原因和相应防范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隋一玲;李皎伦;吴淑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膀胱癌是一种多发常见的泌尿系肿瘤,致病因素与吸烟和从事某些暴露的化学致癌物质的接触如橡胶工、油漆工等有关,膀胱结石、血吸虫病、细菌感染和尿中pH值增高等泌尿系统疾病也可使膀胱癌的发生率增高,据新研究表明,膀胱癌与P53基因突变和染色体9的变异有关,约90%的病人首发症状是内肉眼或镜下血尿.通过肾盂造影,膀胱镜、分子生物技术、聚合酶反应(PCR)CT等检查,均可早期确定诊断.我院自1980~2000年共收治膀胱部病人84例,手术治疗是佳方案,术后坚持一年按常规应用抗癌药丝裂霉系膀胱灌注是预防复发的基础,在其治疗方案,预防术后感染和并发症,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提高膀胱癌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存活年限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黄淑琴;李英杰;卢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观察了300例妇科手术,将吗啡、氟哌啶用于术后镇痛,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一、资料方法一般资料,300例病人,ASA Ⅰ-Ⅱ级其中剖宫产86例,子宫肌瘤162例,卵巢肿瘤52例,平均年龄(38.2±12.6)岁,均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穿刺间隙为L1,或L,3,头向置管3cm,所用的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术中阻滞完善,手术结束前1 0min将配制好的合剂注入硬膜外腔.配制方法:吗啡2mg,氟哌啶2.5mg加生理盐水至5ml,术毕拔管.镇痛效果分级:优,术后伤口无痛,睡眠好,病人满意.良,平静时无痛,改变体位或深呼吸时微痛,睡眠欠佳.差,平静时仍感伤口胀痛,影响睡眠,病人不满意.无效,术后伤口持续疼痛,不能忍受.
作者:郭红;赵金;王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医疗仪器设备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标志.医疗设备管理则是更好地发挥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设备管理是一门医学与生物工程科学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它对更好地完成医、教、研工作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王卫;夏富乐;王义辉;张德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25岁,体重70k g,因液化气泄露燃烧致重度烧伤,Ⅲ°达35%.拟在静脉全麻双上肢切痂植皮术.术前已做气管切开,静脉点滴派替啶-异丙嗪合剂维持浅睡状态.血压1 50/90mmHg,心电图示实性心动过速,心率140次/min,普鲁卡因皮试阴性.术前用安定10mg,东莨菪碱0 3mg肌注.麻醉开始即给予1.8%普鲁卡因静滴,内加芬太尼0 3mg,滴速40滴/min,5min后双上肢抽动幅度剧烈,又加快滴速至70~80滴/分以上,5min后病人全身阵挛性惊厥.
作者:苏梅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小肠移植是目前大器官移植中较为困难的一种,现在我国也仅有几家医院开展了小肠移植手术.小肠移植是短肠综合症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院于2000年10月成功地实施了一例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雪松;赵丽梅;王文婧;吕晓颖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骨科、泌尿外科、脑外科综合病房,长期卧床病人约占60%以上,一旦发生褥疮,将给治疗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在褥疮的预防和治疗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褥疮的预防上我们主要做到五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通过加强护理,杜绝了褥疮的发生.对于入院时已经发生Ⅰ°、Ⅱ°褥疮的病人主要采用局部烤电、换药、定时翻身的治疗措施.对于Ⅳ°褥疮的患者,我们通过采用旋转臀大肌肌皮瓣手术,术后严密观察皮瓣血运和防止感染,使创面一期愈合,疗程短,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并且挽救了病人生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胸外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比较常见.据统计: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15%(1)因此,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本文通过2000年6月至2001年6月,298例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预防方法的观察与实践,认为采取积极有效的胸部体疗方法可以预防和控制肺部并发症.
作者:闫庚梅;张春荣;朱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多发生在绝经后的妇女.主要表现为骨组织中的有机成分生成不足,导致钙盐沉积减少,引起骨的密度下降.
作者:王艳春;陈慕英;姜振环;张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氯胺酮麻醉是临床麻醉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它多以保留自然呼吸.如果手术需要还可行气管内插管.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并结合术中手术麻醉的需要,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体会.
作者:卓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静脉穿刺输液是药物营养摄入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新生儿的外周静脉特别细,位置难以确定,传统的钢针穿刺不仅难以成功,保留时间短,而且每天穿刺也给患儿带来不安和痛苦,增加心理负担.我科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新的静脉留置针输液,不仅方便临床的合理用药,而且减少反复穿刺对患儿造成的痛苦及并发症,缩短了工作时间,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以便有更多的时间作好患儿的心理护理身体护理.
作者:朱玉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常见的外科感染往往易通过手术这一途径感染或被感染.因此,加强手术室无菌消毒隔离制度,对控制外科感染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随着卫生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健康教育事业逐渐成为保健工作中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健康教育在担负宣传卫生科学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保护增进人民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现代化经济发展任务是相当艰巨繁重的.
作者:张文杰;刘金英;杨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观察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及其相应的反应.一、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ASA Ⅰ-Ⅱ级40例剖宫术病人,年龄20~35岁,体重55~80kg,随机分为罗哌卡因(ROP)组与布比卡因(BUP)组.每组2 0例.
作者:王学民;王艳春;田平;姜振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肝移植是许多肝脏病重要而唯一的治疗手段.我科分别于1999年7月、2000年4月成功地为两例肝豆状核变性病人进行了原位肝移植术.肝移植手术是器官移植中困难的项目之一.由于患者在手术中经历了无肝期、肝缺氧期、移植肝功能恢复期,手术复杂,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为有效地预防手术及护理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治愈率,本文总结了对两例肝移植术后病人并发症监护的护理体会.
作者:罗崇红;葛淑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自1998年1月始,开始实施以色列Stark创新的新式剖宫产术.在实践中,我们对该术式加以改良,至今施术1508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芝;王丽华;祝美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一、临床资料病例,患者胡旭琼,女,48岁,左前臂包块1 2年余.12年前患者左前臂尺侧中上1/3交界处出现一指头大小包块,无疼痛、压痛及手指麻木等不适,故未作治疗.近2年包块渐长至小鸡蛋大小,活动左手指及腕关节时包块胀痛不适.查体:左前臂尺寸侧中上1/3交界处可的扪及一小鸡蛋大小包块,边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质地中等,压时胀痛,无酸麻感,活动左手指或腕关节时包块能轻微移动.手术所见:一乒乓大小光滑的囊性包块,包块表面有两处黄豆大小钙化灶,内有约1 0ml咖啡样液体,囊壁上有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组织.
作者:毛大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工作正在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逐渐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过渡和转变,开展整体护理.它是现代护理科学发展至今产生的一个新的护理工作模式.整体护理已成为医学护理的重要部分,所谓整体,即对服务对象所给予的应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各个方面.根据病人自身文化程度、心理素质及性格不同,对疾病的认识和反应也各不同,我科开展了整体护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及时地解决了病人心理压力,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刘金英;张文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重症肌无力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部分或全身横纹肌异常地容易疲劳.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治疗较为棘手,是否手术治疗仍有争论,除肿瘤本身具有浸润性外,MG自身免疫变化加重了治疗的复杂性.我科于1998年11月至2000年4月应用胸腺切除并带血管蒂胎胸腺移植治疗MG 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李皎伦;吴淑丽;张春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自1993年3月至2000年12月对80例腹股沟疝患者行Madden法修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7 2例,女性8例.年龄大80岁,小1 5岁,平均年龄49.5岁.一侧腹股沟斜疝65例,双侧4例,一侧直疝1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Madden法修补.
作者:陈斌;刘贤端;叶建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99年在本市邮电系统职工健康普查中,经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890名无心肺病患、无胸痛、踝部浮肿,异常呼吸音及心脏病理性杂音,外观健康成年人,检出异常心电图198例,其中男120例,女78例,平均年龄40.2岁.对各种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年龄、性别、吸烟与否与血压分组统计分析(表1).
作者:吴坤凌;张继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小儿各种感染临床较常见,由于自身抵抗力差加之治疗不当,可因中毒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威胁生命,自1987年至2000年间,我们共收治142例.结果有28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经救治有24例治愈,4例死亡.现通过病案分析结合文献学习报告如下.
作者:刘新颖;郑素梅;黄秋月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双黄连粉针在临床应用甚广,其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辛凉解表,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感染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主要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通过在临床的应用、观察,发现它与许多药物之间存在着配伍禁忌,而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及本药物的说明书中均未明确指出,故在临床配药过程中往往较盲目,造成大量药品的浪费,为避免此现象的发生,进一步探讨双黄连粉针剂的临床配伍禁忌,我们将其与临床上常用的80种注射剂的配伍情况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佳思;向国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重症肌无力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部分或全身横纹肌异常地容易疲劳.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治疗较为棘手,术后并发肌无力危象给治疗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我科于1999年8月收冶一例重症肌无力病人,术后当日即发生肌无力危象,入ICU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近一个月,对呼吸机产生依赖心理,现将临床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李皎伦;冀桂英;吕曼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自1988年至1999年期间对胃肠道手术应用一层吻合113例,术后恢复良好,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113例,男性79例、女性34例.年龄16~79岁.胃癌5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6例、胃溃疡1 2例、大肠癌21例.
作者:郝治中;高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护理服务是广义医疗服务的一部分,不能将护理服务于狭义的医疗服务相提并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护理管理人员应正确的理解服务意识、服务质量、随时评估护理服务完成情况,以提供患者更为满意的优质服务,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冯颂华;李丽华;李皎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面中部翻揭术正式命名在1992年,以往虽有类似术式的报告,但由于术式混乱尚未得到耳鼻喉科界的公认.自1992年芬兰学者David J等报告了36例用面中部翻揭术治疗鼻腔、鼻窦疾病后,这一术式得到耳鼻喉科界的肯定.但目前为止,只有芬兰、英国、美国少数医学发达国家开展这一手术.从国内看,分别有武汉同济医大和西安医大分别于1992年报道了用原术式治疗鼻腔鼻窦疾病的报道.但有报道术后鼻前庭狭窄的合并症.本文于1992年~1996年对11例鼻部及颌面部疾病患者进行了改良面中部翻揭术,术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郑鹏举;贾秀华;计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一、临床与资料病例:女性,63岁,1999年3月4 日发现右侧乳腺内有杏核大包块二个月为主诉入院.
作者:金秀华;郭丽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前,对恶性肿瘤的治疗,除手术、放疗方法外,静脉化疗方法也较为广泛,如何保证医生制定的化疗方案顺利实施,对长期应用静脉化疗药物的病人的血管加以预防性保护,这是护理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将我科对480例静咏化疗病人在血管方面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巴丽敏;李佩瑜;崔文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尖锐湿疣又称尖圭湿疣或性病疣.是由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主要是通过性接触而好发于生殖器或肛门部位.其治疗方法基本采用化学药物、免疫制剂、生物疗法及手术三大类.本文于1998年10月至1999年8月对70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采用50%三氯醋酸局部烧灼加用迪恩安(α-2 α注射用基因工程干扰素)和单纯采用50%三氯醋酸局部烧灼两种方法进行随机治疗对照.并进行连续复诊评定疗效.
作者:关丽艳;刘丽;李佩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大腿下1/3段手术入路以前外侧、外侧、后外侧为常用切口.显露股骨下端及内髁,同时探查股动、静脉及月国动、静脉上段,探查坐骨神经下段及胫神经、腓总神经上段.大腿内侧S形切口为一不常用手术入路.总结我院三年16例应用体会,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建华;孙承文;王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一、临床资料1.病例,患者,女性,3 4岁.半年前饱餐后自觉上腹闷胀不适,伴有可以耐受的疼痛,但无恶心呕吐,未经治疗自行缓解.两月前B超检查,提示为胰腺囊肿.即往否认外伤及胰腺病史.查体:一般状态佳.上腹稍隆起.肝、脾未触及,全腹无压痛,未扪及包块.化验血、尿、便常规及血、尿淀粉酶均正常.B超报告:于胰尾和左肾上探及8.5cm无回声囊性肿瘤,与脾、肾无关.X线胃肠钡餐透视见胃大弯呈弧状压迹,左上方可见囊性密度阴影.
作者:宋俭明;张秀芹;曹秋莉;张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咽异感症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咽部异常感觉或幻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近一年来,我们与耳鼻喉科合作,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治疗1 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晓东;刘波;张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研究中心的报告:唇腭裂大约在每700名新生儿中要发生一例.唇腭裂尽管在各个人种当中均有发生,但亚洲儿童比白种儿童的发生更多.而且男孩的发生率是女孩的两部.唇腭裂发生机理仍不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唇腭裂新生儿中只有15%伴有与其他症状相关的生理问题.作为护士应从小儿的病情出发,作好生理和心理上的护理,并帮助患儿家长认识该疾病,让他们接受的同时配合医生治疗.
作者:刘龙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近8年来,作者在420例阑尾切除中,对其中化脓、坏疽、穿孔者,因术中污染较重,且考虑术后可能并发切口感染的120例病人,采用切口内置引流和注药的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秀芹;宋俭明;张霞;曹秋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颈根部是颈下部,胸上部和腋区的交界部位,此区内由于有胸颈部之间的纵行结构,有胸、颈部与上肢之间的横行结构以及胸膜顶和肺尖,形成了局部解剖学标本制作中的一个非常困难的区域.以往在解剖这一区域时十分强调前斜角肌的定位作用,解剖过程中以其作为中心标志,在其深面的内侧找寻颈部纵行结构,如颈动脉鞘、交感干等;在其后方与第一肋之间找寻颈、胸与上肢间的横行结构,如臂丛和锁骨下动脉;在其前方找寻颈内静脉下段、锁骨下静脉及其属支和膈神经.
作者:王晓云;潘泊群;戴翼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腹膜后血肿(Retroperisoneal hematema简称RH)是腹部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多系高处坠落、挤压、车祸等所致腹膜后脏器(胰、肾、十二指肠)损伤、骨盆或下段脊柱骨折和腥膜后血管损伤引起的.有报告其病死率可达42%.现将近7年来本院收治的20例腹部创伤中伴有RH的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郭新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红细胞生成素又名为促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怡泼律、利血宝.自从临床应用红细胞生成素以来,明显改善了肾性贫血状态,免除了输血的需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在临床用药观察中发现,部分患者贫血无明显改善,究其原因并非药物的问题,而是在用药过程中未注意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的结果.为此,对我科从2000年1月到2001年5月的10例血液透析患者,应用红细胞生成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合理有效的用药安排,消除或减少了不良因素的影响,使该药发挥了佳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潘永红;刘东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增高为特征,后期伴有血管、心脏、脑和肾脏等脏器损害的全身疾病.我国学者认为成人收缩压达到或超过21.3Kpa,舒张压达到或超过12.7Kpa.1 993年WHO高血压委员会规定,高血压的定义:收缩压超过18.6Kpa及舒张压超过12.0Kpa.发病因素有:家庭遗传因素、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环境因素、食盐较多,某些营养成分不当及体重超重等,一般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在发病机理中占主导地位,而体液、内分泌、肾脏等参与发病过程,后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使周围血管阻力增高,导致高血压.
作者:曾赵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应症的选择,术中注意事项,避免副损伤的技巧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原则.方法 对438例各类胆囊疾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情况及应变措施,术后发生胆汁瘘的处理方法和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结果 中转开腹8例,术后开腹3例,术后胆汁瘘共12例,其中9例行保守治疗治愈.结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引起的废用性胆囊选择腹腔镜手术要慎重,术中根据calot三角情况采用佳处理方法,术后胆瘘在胆汁流量较少情况下可观察一周再决定是否开腹手术.
作者:金锡尊;孙凌宇;陈玉强;王树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分析合并糖尿病的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至2000年收治的43例合并糖尿病的垂体腺瘤患者的资料,生长激素腺瘤29例,泌乳素腺瘤8例,无功能性腺瘤6例;经额入路11例,翼点入路28例,蝶窦入路5例;围手术期严密监测并控制血糖.结果肿瘤全切除31例(72.1%),次全切除8例(20.9%),大部分切除4例(7%);术后32例血糖恢复正常;绝大多数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仅1例死于尿崩症.结论合并糖尿病的垂体腺瘤患者的病情复杂,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力争全切肿瘤,以及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张树春;张云伟;姚智强;张宗昆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如何用简单的方法估计新月体形扩张器的扩展面积及扩张效率.方法用数学方法建立了新月体形扩张器的模型,进行了精确性验证和体积面积比(V/S)测量.结果模型误差在10%以内;V/S约为4:1.结论新月体模型有较好的精确性,为研究新月体扩张器提供了新手段.
作者:王强;刘拱喜;胡福兴;杨占杰;韩兴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防止食管贲门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新手术方法.方法改良食管胃层-层吻合包埋缝缩法治疗食管贲门癌97例,随访3个月到2年.结果无吻合口瘘发生,随访83例无吻合口狭窄及术后返流发生.结论该手术方法能够减少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瘘、吻合口狭窄及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作者:王新桥;李月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mRNA在门脉高压脾脏中的表达.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20例门脉高压小鼠脾脏VEGFmRNA表达.结果有18例巨脾组织表达VEGF mRNA,表达率为90%;2例无表达.对照组为零.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VEGF在门脉高压所致的脾肿大中起重要作用,通过诱导内皮细胞通透性和内皮细胞的增生,促进脾脏的肿大.
作者:韩殿冰;孙学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乙状窦、颈静脉球及面神经位置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16侧正常成人头颈标本,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显微解剖,观察乙状窦、颈静脉球及面神经的形态及其毗邻关系,建立它们位置的三维空间参照系,测量相关数据,并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乙状窦与外耳门距离与颈静脉球高度、乙状窦降段中点外侧骨壁厚度、鼓索起点高度呈负相关,与面神经-乙状窦前缘距离呈正相关;颈静脉球高度与棘孔-颈静脉球距离呈负相关.结论乙状窦、颈静脉球及面神经三者位置变化有一定相关性,乙状窦前移则颈静脉球顶位置偏高,乙状窦降段表面骨质偏厚,鼓索起点位置偏高,而面神经不受影响;乳突气化程度影响乙状窦的前后移位,但不影响颈静脉球高度;颈静脉球高度与颈静脉球的前后位移有关,颈静脉球顶高则颈静脉球前移.在侧颅底外侧入路手术中,掌握以上规律有助于乙状窦、颈静脉球及面神经的定位以及术中重要结构损伤的控制.
作者:戴培东;张天宇;王克强;贾剑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食管壁内动脉血供及微血管构筑的基础性研究资料.方法随机选取新鲜胎尸2 5具,墨汁灌注、组织切片;家兔5只,钙钴法碱性磷酸酶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测.结果食管壁内各层均存在动脉网,粘膜下层动脉网丰富,分深浅两层;各层毛细血管特点各异,外膜层稀疏,肌层有肌束间血管网,粘膜下层呈丛状,粘膜层丰富;食管各段毛细血管密度差异不大,但颈段前壁纵形肌、胸上段后壁粘膜层有相对毛细血管贫乏区.结论食管的各段各层均存在动脉网,毛细血管密度差异不大,能有限代偿食管壁外供血动脉的阻断.
作者:陶然;钟震亚;王庆林;张德贵;赵振富;孙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术后尿崩症的预防处理方法,提高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近1 0年收治的127例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的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7例术后并发尿崩症64例,发生率为50.5%,尿崩死亡1例,死亡率为1.6%,其中39例(60.9%)在术后1周内恢复正常;11例(17.2%)在2周内恢复正常;3例(4.7%)在4周内恢复正常;4例(6.3%)持续1年;4例(6.3%)持续1年以上;3例(4.7%)持续3年以上.结论术中保护好垂体柄、下丘脑和避免细小穿通动脉的损伤,是防治垂体腺瘤术后尿崩症的关键.
作者:张树春;张云伟;姚智强;张宗昆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介绍一例双下肢火车辗压伤患儿的治疗.方法利用一侧无再植条件的废弃足,将其作足皮瓣,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加以解剖游离,形成一个带血管神经蒂的全足游离皮瓣,然后将皮瓣异位移植到另一侧足部皮肤缺损区.结果皮瓣成活,保留一侧下肢的完整.结论解剖废弃肢体,游离出血管神经蒂的皮瓣来修复自体其它部位的皮肤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廖苏平;周必光;邢丹谋;林强;李凡;彭正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外伤性脑水肿后线粒体Na+、K+-ATP酶、Ca2+、Mg2+-ATP酶,Mg2+-ATP酶活性,MDA含量在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以及高压氧治疗的机理.方法应用家兔脑损伤模型进行高压氧治疗,观察伤后不同时间脑含水量,线粒体ATP酶活性、MDA含量变化,以及高压氧治疗对它们的影响.结果线粒体三种ATP酶活性在伤后4h即开始下降,至48h降到低点,MDA含量伤后显著增加,随时间延长增高更加明显,MDA与脑含水量间呈正相关,ATP酶活性与脑含水量之间呈负相关;高压氧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变化均较轻.结论脑外伤后线粒体自由基反应增强,ATP酶活性受抑,促进脑水肿发生、发展,高压氧通过减少自由基、增强ATP酶活性,减轻脑水肿.
作者:齐宇;陈玉荣;罗亚丹;王奕;刘可俗;宋健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成年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的离体培养模型.方法以组织块消化法分离细胞,以差数贴壁法去除其它细胞,常规培养、传代,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细胞鉴定并绘制生长曲线观察细胞传代后成纤维细胞的基本特征及生K特性的变化.结果第2~4代细胞生长良好、稳定,波形蛋白染色阳性,Ⅷ因子相关抗原及肌动蛋白染色阴性.结论组织块消化法是一种适用于成年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的简便方法,第2~4代细胞适于实验.
作者:严俊;高钰琪;谢增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脑转移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国内报道其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6%~10%[1],我院自1980年~1997年间共收治脑转移瘤患者78例,约占同期脑肿瘤的7.5%.其中经开颅手术并获得病理结果的65例.现通过临床病案分析,对脑转移瘤的有关问题加以分析讨论.
作者:高凯;兰学英;殷陶冶;杨铁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胃肠道平滑肌瘤临床虽不多见,但也具有一定危害性,必须引起注意.我院自1985年8月至2000年10月,收治24例,均手术和病理证实.现通过文献复习,结合病例分析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东;李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胰瘘是由外伤、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或胰腺手术等引起的并发症,一旦合并腹腔脓肿,其治疗甚为棘手.2000年,我院收治2例,经用引流管冲洗配以抗炎、静脉高营养支持治疗均治愈,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郭宏斌;于福芳;黄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院1998年1月~2001年6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输卵管吻合手术2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受术者27例,因绝育术后子女夭折、再婚继发不孕症,和原发不孕症而要求行输卵管吻合术.凡无开腹禁忌症,女方月经周期规律,在月经干净后3~7天,行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活动、双侧附件正常.配偶精液检查均正常者,按妇科手术常规准备.
作者:陈珧;林芳;刘富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高血压脑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否采取手术治疗,其影响因素较多.现将本院1995年9月至1998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95例(其中89例采取开颅手术治疗,206例采取保守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并将手术与非手术两组病例的治愈率和死亡率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症.
作者:高凯;兰学英;殷陶冶;杨铁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曾设计了临床常用扩张器的数学模型,依据扩张器的在体形状归类为球冠、椭球缺、椭圆柱缺和新月体等模型[1],经验证明上述模型有精确而简便的优点,能方便地获得扩张面积、体积面积比例(V/S)及扩张效率等指标,为临床医师选择扩张器、注水扩张及判断二期手术时机提供了依据.为更好地使用模型,将临床应用中的部分体会做一简述.
作者:王强;刘拱喜;韩兴海;胡福兴;杨占杰;唐胜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癌性胸水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生存期.积极控制胸水,不仅减轻患者痛苦,还为其它治疗创造条件,延长患者生命.本院自1999年9月至2000年12月采用锁骨下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胸水并注入白介素2及顺铂治疗恶性胸水,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玉坤;姚嫱;李维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米非司酮是一种合成类固醇,为受体水平拮抗孕激素的一种药物,具有抗孕酮、糖皮醇和轻度抗雄性激素特征.使用该药物终止妊娠方法简便,无需宫内操作,无创伤性,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作者:沈燕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96年元月至2000年12月本院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310例,均经头部C T诊断并按GCS计分分型,以入院GCS计分≤8分为重型标准和出院时病人状态判定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尿道损伤较为常见,早期合理的治疗对预后意义重大,我院1975年~1997年对187例不同部位、程度的尿道损伤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方义;赵永;何旭革;邱创规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老年绞窄性肠梗阻临床虽不多见,但由于老年病人各系统生理上的衰退,表现反应迟钝,同时各脏器伴随疾病多,往往表现症状和体征不典型易误诊.现将我院1991年至2000年收治的16例老年绞窄性肠梗阻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将术前误诊原因和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60~83岁不等,发病距住院时间,短6h,长72h.
作者:谢明刚;杨铁成;徐承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前列腺摘除术后,伤口疼痛及痉挛性收缩痛,强烈的尿意及便意,肛门坠胀等症状为常见的术后不适,一般药物镇痛效果欠佳.自199 7年以来,我院对部分接受前列腺摘除术的患者,术后试用硬膜外导管注射吗啡2mg止痛效果满意,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和珍;张向东;李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的一种重要方法,作为现今常用的手术之一.1907年Frank完成了早的腹膜外剖宫产[1].本院开展腹膜外剖宫产已有十余年历史,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新式剖宫产术的一些方法应用于腹膜外剖宫产术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微;刘春凤;蔡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膝关节是人体复杂的关节.前交叉韧带对维持膝关节正常生物力学功能是必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严重膝关节损伤,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势必造成膝关节的不稳定,进而导致继发半月板损伤和骨性关节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修复方法有很多种,重建的材料也有多种.自Wittek[1]1935年首次介绍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以来,髌韧带作为前交叉韧带比较理想的代替材料已被外科医生广泛接受.本院自1989年以来共有26例采用此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99年10月至2000年9月,作者采用髁支撑钢板加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8例股骨髁粉碎性骨折,效果满意,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黎志宏;肖放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外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是基础医学的延续也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临床医师所学的科目之一.
作者:杨喜珍;董薪;吕宪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计算机和教育相结合产生的一门新学科,但由于专业领域的教学,尤其是临床医学的GAI课件涉及到较深的专业知识,一般电脑工作者制作起来较为困难,而医生熟悉多媒体制作者很少,国内医学多媒体发展明显滞后于其他普及教育领域.由于作者对医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技术都有一定了解,制作一些课件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本文将介绍多媒体技术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王剑;董薪;陈永卫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外科学在临床医学和科研领域里是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尤其要求学员在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熟悉掌握外科专业技能操作,通过电视教材更进一步显示外科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并激励学员的求知欲,巩固和强化课堂理论教学,提高了学员的理解能力.随着医疗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电教日益突出,它在改革传统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扩大教学规模、开发智力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界限,变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具体,变语言描绘直接形象表现,是其他任何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因此要充分利用录像教学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学基础操作教学中.
作者:董薪;吕宪玉;杨喜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局部解剖学是医学基础课向临床课过渡的桥梁课,由于其作为临床医师体检、诊断性穿刺、手术等的基础地位而受到医学院校的重视.本室于96年增加了局解本、专科教学的尸体解剖操作时间,使实习课与理论课的比例达到了1.5:1.每次课教师首先简要介绍解剖操作局部的层次、结构及其毗邻关系,说明解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剩余时间由教师指导学生在尸体上进行解剖操作.这种安排一方面增加了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以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做到突出重点,澄清难点,防止主次不分的泛泛讲述.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对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十分重要.
作者:王灵战;孟壮志;田耕;巴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良好的学习动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初学外科手术学基础操作时学生往往有一种好奇心,正是这种好奇心,使他努力地进行智慧的探索.就这一意义上说,好奇心实质上是一种求知欲.但起主导作用的还在教育.关键是如何使外界的正确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部需要,形成自觉的求知欲和求成欲,使外部诱因转化为学生的内部动力.
作者:董薪;杨喜珍;王世明;梁军;徐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外科学总论是学习外科学的基础,是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而外科手术学基础是外科总论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的外科操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何帮助学生完成这个过渡,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并得到标准化、规范化的正规训练,熟练掌握外科基本操作,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外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对从事教学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教与学的时效性、实用性,对深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肖南;黄永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21世纪是世界教育迅猛发展、革新变化的世纪,也是人类全面进入计算机、网络、电子信息化教学的世纪.信息数字化技术正以难以估量的深度及广度,全方位、多层面向各个领域渗透露,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育领域全面改革和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方法.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各科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探索其在各门学科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是当今医学教育的重要课题.核医学教学改革亦不例外,也是多媒体技术实践的一方阵地.
作者:徐海峰;周润锁;袁梦辉;邵秋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咽鼓管(eustachian tube)的解剖结构首次由BartolommeEustachio(1563)描述[1].咽鼓管对中耳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生理功能[2](1)以通气来调节中耳与外界气压的平衡;(2)引流和清除中耳产生的分泌物至鼻咽;(3)防止鼻咽声压及分泌物.从咽鼓管功能的角度讲,咽鼓管解剖学不仅局限于骨部和软骨部,还包括其附属结构,即咽鼓管和软腭肌系统、筋膜和悬吊系统以及咽鼓管粘膜、粘膜下结构等.所有这些解剖结构与咽鼓管功能关系极为密切,是理解临床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前提.
作者:詹俊杰;李明;钟震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在人类,乳房不仅是哺乳器官,而且是女性重要的第二性征,是构成女性曲线美的主要器官之一.随着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和卫生普及、医疗水平提高,因病理、生理和美容等原因而须行乳房美容或整形的女性不断增加.目前在我国,大多数乳房整形手术是因病理性因素,如乳房先天畸形、先天性乳头内陷、乳头发育不良、巨乳症和各种原因所致的乳房肥大、下垂等,手术以矫台其病理状态为主,同时要兼顾通过手术恢复乳房的美学形态特征.而以心理和美学需要为目前的乳房美容和整形手术,如隆乳术,则以乳房美容整形手术方法较多,各有优劣.本文仅从女性乳房的解剖学和美学特点讨论乳房美容整形手术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作者:姜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