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颅脑创伤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早期干预、综合治疗预防颅脑创伤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经验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颅脑创伤合并精神障碍患者68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颅脑创伤的病情程度、受伤部位、脑水肿程度与精神障碍相关性及早期干预、综合治疗临床意义.结果:本组68例患者,颞、额部损伤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发病率高,经早期干预、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颅脑损伤的程度、受伤部位、脑水肿程度与精神障碍发生具有密切相关性,颅脑挫伤越严重,越广泛,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越高,精神症状越严重,且颅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是颅内器质性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加强早期干预、综合治疗,能明显减低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潘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小儿亚硝酸盐中毒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收治亚硝酸盐中毒患儿42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其诊治经过.结果:所有患儿均给予高流量吸氧、洗胃、导泻、加速毒物排泄、应用特效解毒剂亚甲蓝、维生素C,对症处理,支持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亚硝酸盐中毒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及时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亚硝酸盐中毒大多有明确的原因,如饮食加以重视多能避免,加强亚硝酸盐的管理,不食用未经过充分加热剩菜及新腌制的蔬菜可以有效地降低亚硝酸盐中毒的发生.
作者:何金奎;王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及全身静脉化疗不同疗效.方法:将131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术前介入化疗(70例)或全身静脉化疗(61例).介入化疗组采用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包括顺铂40mg、表柔比星40mg、氟尿嘧啶1000mg;间隔2~3周后行宫颈癌根治术.全身静脉化疗组选用方案为PF方案,具体药物:氟尿嘧啶1000mg/m2化疗第1~4天,顺铂70mg/m2化疗第1天,治疗后间歇3~4周行宫颈癌根治术.评价两组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均明显有效,术前介入化疗组及全身静脉化疗组临床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90%及80.4%,差异有显著性(x2=4.545,P<0.05).术前介入化疗组比全身静脉化疗组肿瘤退缩明显(x2=5.166,P<0.05),术前介入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全身化疗组(x2=6.431,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前行介入化疗和全身静脉化疗均有较好疗效;但介入化疗效果优于于全身静脉化疗,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全身静脉化疗,是一种可行、有效的宫颈癌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焦蓉;陈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外耳湿疹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为发生在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围皮肤的多形性皮疹,主要特征为瘙痒、多形性皮疹,易反复发作.皮肤上可出现弥漫性潮红、红斑、丘疹、水泡、糜烂、渗液、结痂、鳞屑等[1].2009年1月~2012年1月使用典必殊眼膏治疗外耳湿疹患者86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磊;马政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斑块的关系.方法:收治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血尿酸增高患者60例,作为病例组,收集同期单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颈部动脉斑块及狭窄情况.结果:观察组颈部动脉斑块厚度及狭窄情况明显重于对照组.结论:血尿酸水平的增高与颈部动脉斑块的形成及狭窄有关.
作者:周红平;韩淑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手术成活的相关因素及临床对策,以提高断指再植成功率.方法:对65例断指再植患者(72指)进行断指成活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成活66指,缺血性坏死6指,总成活率91.67%.根据断指再植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术后功能优良率90%.结论:分析断指再植术后断指成活的相关因素,对其不良因素采取相应临床对策,有助于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针对性进行手功能训练,手指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王昌义;汪翔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镜下微波、射频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与疗效.方法:胃镜下微波、射频治疗6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观察其临床症状,复查胃镜及X线检查,以了解其疗效.结果:经一次治疗治愈56例,好转8例,该8例于第一次治疗后8周再次微波治疗治愈.1例患者无效,再次治疗后仍无效,胃镜检查提示瘢痕狭窄,转外科手术治疗.随访时间6个月~14年.随访病例均未发生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胃镜下微波、射频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费用低、痛苦小,是贲门失弛缓症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古莉;陈树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陈旧性孟氏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尺骨斜形截骨延长以及周围组织紧缩缝合.结果:60例手术患儿,随访时间4年,优良率未9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尺骨斜形截骨延长以及周围组织紧缩缝合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方法简单,疗效好.
作者:袁佃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4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治疗.结果:术后子宫异常出血均治愈,子宫内膜切除26例(其中11例同时行单纯黏膜下肌瘤切除术),1例月经恢复正常,11例月经明显减少,8例月经稀发,6例闭经;单纯黏膜下肌瘤切除及内膜息肉切除者月经均恢复正常.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异常出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保留子宫等优点.
作者:武书琴;张瑞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西酞普兰合并利培酮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合用组(利培酮合并西酞普兰治疗)与单用组(单用利培酮治疗).每组各34例,疗程12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12周后合用组总有效率88.24%,单用组6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合用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西酞普兰合并利培酮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小.
作者:李晶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以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均存在的抑郁状态问题,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40例患者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通过心理干预降低了血液透析患者不良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1].结论:做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对提高抑郁状态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以急性腹痛來院就诊患者的诊断方法.方法:收治急性腹痛患者300例,分析其常见病因及延迟确诊的原因.结果:300例急性腹痛者中,有260例在发病24小时内明确诊断.内科系统疾病180例,外科30例,妇产科40例,泌尿外科5例,胸外科5例.40例未能及时做出诊断,究其原因是思维范围局限、缺乏跨学科知识、询问病史不详细和查体不全面等造成的.结论:详细询问病史,全面查体,全科的医学知识,正确认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必要时可剖腹探查是明确诊断不可或缺的条件.
作者:单胜;王海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非典型川畸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对照非典型川畸病诊断标准筛选28例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结果:非典型川畸病临床表现各异,早期不易确诊,误诊居多,易致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诊断非典型川畸病并正规治疗对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面有极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淑林;刘万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孕足月、阴道分娩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在胎儿娩出后即给予催产素针20u静滴及卡孕栓1mg舌下含服;对照组50例仅在胎儿娩出后单用催产素针20u静滴;观察两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孕栓不良反应小,用药是安全的.结论: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是一种易掌握、安全、有效、易于推广的方法;预防产后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卡孕栓联合催产素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催产素.
作者:赵君丽;赵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策略.方法:近10年来收治儿童急性阑尾炎患者86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86例患者中,79例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发热、消化道症状和右下腹固定压痛以及白细胞计数升高等为其主要表现;83例行手术治愈,3例行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儿童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病情复杂、多变为其特点,然而发热、腹痛、右下腹固定压痛仍是诊断儿童急性阑尾炎的主要依据,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切除阑尾.
作者:唐晓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26例周期性麻痹甲亢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血清钾3.0~3.5mmol/L 12例,2.5~2.9mmol/L 7例,2.0~2.4mmol/L 3例,低于1.9mmol/L 4例.结论:甲亢性周期性麻痹以年轻男性多发,应引起临床重视,补钾可迅速改善症状,补钾的同时尽早抗甲亢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胡庆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链珠联合VSD技术治疗外伤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收治外伤性骨髓炎患者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9~67岁,平均35.6岁.所有患者均先彻底病灶清除、自制抗生素骨水泥链珠置入病灶区、VSD技术封闭创面,7~14天后再次清创,视创面情况更换自制抗生素骨水泥链珠及VSD,或行创面游离植皮、组织瓣转移或同期进行骨移植术.结果:所有患者获6~27个月,平均14.5个月随访,13例患者经该法治疗后感染均得到控制,创面经直接缝合、游离植皮及组织瓣移植等方法均治愈.平均愈合时间23.6天,肢体功能得到保留.结论:抗生素骨水泥链珠结合VSD技术治疗外伤性骨髓炎疗效良好.
作者:侯光军;杨武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探讨改良式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ITVH)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ITVH患者52例(研究组),并与同期TAH患者56例(对照组),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时间早.结论:在一定适应证下,改良式经阴道子宫切除术较腹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术后疼痛轻、肠功能恢复快、体表不留瘢痕、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王丽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感染性腹泻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维生素C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结果:两组治疗后LDH、CK-MB、cTnI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对感染性腹泻引起的心肌损害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闫瑞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5ml注射器联合术前镇静代替传统腰穿针行腰椎穿刺术的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2年8月收治行腰椎穿刺术患儿75例,术前镇静后用一次性5ml注射器针头行腰椎穿刺术.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结论:5ml注射器针头联合术前镇静行腰椎穿刺术,方法安全、易行、成功率高.
作者:冯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观察重度妊高症患者早产儿胃肠功能的有关指标与非妊高症原因早产儿胃肠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为妊高症患者早产儿合理喂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胎龄30~36周早产儿78例,根据其因妊娠期是否有妊高症分为两组,重度妊高症的组和非妊高症组(对照组)统计开始经口喂奶时间、生理性体重下降持续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重度妊高症组早产儿在开始经口喂奶时间、生理性体重下降持续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妊高症对早产儿胃肠功能影响明显.
作者:史跃杰;连超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胸段硬膜外联合全麻用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上腹部手术的效果.方法:将4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以咪达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1.5mg/kg、维库溴铵0.15mg/kg诱导插管.Ⅱ组行T8~9硬膜外穿刺成功并头向置管3cm后再按Ⅰ组方法诱导插管.Ⅰ组以间断静注维库溴铵、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麻醉.Ⅱ组酌情减少上述药物用量,并间断经硬膜外腔注入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观察并比较两组诱导前后、切皮、开腹及拔管时的MAP、HR值、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和完全清醒时间、麻醉药用量、苏醒期躁动的例数,以及手术前后血压变化.结果:Ⅱ组在切皮、开腹及拔管时MAP、HR值明显低于Ⅰ组;麻醉药用量、拔管和完全清醒时间及苏醒期躁动例数Ⅱ组明显少于Ⅰ组.结论:胸段硬膜外联合全麻用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上腹部手术,较单纯全麻更优越.
作者:刘淑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