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民军医杂志

人民军医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总后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人民军医出版社
  • 国际刊号:1000-9736
  • 国内刊号:11-2657/R
  • 影响因子:0.47
  • 创刊:1950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期刊奖提名奖
  • 军事医学与卫生
人民军医杂志   2005年6期文献
  • 新兵训练急性阑尾炎108例病因分析

    1997~2001年,我院收治新兵训练期间急性阑尾炎108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08例中,男103例,女5例;年龄17~22岁.均有右下腹痛或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有或无反跳痛,病程3~72 h.血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偏高.均行手术治疗.

    作者:鲁维山;李忠堂;鲁玉萍;顾伏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士兵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27例

    肩关节脱位在军事训练中较常见,其非手术治疗效果不十分理想[1].2001年4月~2003年12月,我们采用改良 bankart 手术治疗士兵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27例,疗效满意.

    作者:吴晓光;赵献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部队海训致急性外耳道炎、化脓性中耳炎28例

    2002年7月以来,我们共治疗海训引起的急性外耳道炎、化脓性中耳炎2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28例均为男性,共36耳;年龄18~32岁,平均25岁.病程7~36天,均为参加海训的官兵.其中急性外耳道炎16例23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2例13耳.主要症状为耳痛、耳鸣,以及患耳流脓、听力下降,伴轻度眩晕2例,低热3例.

    作者:阙镇如;段丛勇;郑青山;王琼珍;蔡继一;郭淑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曲安奈得治疗皮肤瘢痕疙瘩31例

    2001年9月~2004年5月,我们用曲安奈得注射液治疗皮肤瘢痕疙瘩31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31例中,男12例,女19例;年龄16~37岁.皮损位于耳后区6处,胸前区27处,肩及上肢9处;其中有明确外伤史17处.病程4个月~3年.瘢痕均明显隆起、质硬,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瘢痕面积为2.6 cm×2.4 cm~0.8 cm×0.6 cm.

    作者:王国良;孟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葡萄球菌性烫伤皮肤综合征1例

    1 病例报告患儿女,18个月.因发热、全身皮肤红斑、水疱、剥脱1周入院.入院1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并出现口周脓疱疮、全身皮肤烫伤样潮红.继之,胸背部皮肤出现大水疱,有明显糜烂、渗出,在当地医院按皮肤过敏给予泼尼松和氯苯那敏治疗无效后转我院.查体:体温37.9 ℃,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胸背部皮肤散在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并有糜烂和渗出,皮肤触痛明显,尼氏征阳性,口周皮肤有放射状裂纹.血常规:白细胞11.8×109/L,中性0.53,淋巴0.47;口周脓疱分泌物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凝固酶阳性.诊断为葡萄球菌性烫伤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给予头孢曲松静脉滴注,皮肤糜烂处涂含金霉素的爽身粉,2天后皮肤潮红渐消退,水疱开始吸收、结痂.1周后水疱基本消退,有少量脱屑,血常规恢复正常出院.

    作者:董平;张云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甲紫治疗隐翅虫皮炎42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42例均为男性;年龄17~31岁,平均22.8岁.均为野外训练时或训练后颜面、四肢等皮肤出现红斑、丘疹,并迅速化脓,呈条形分布的红斑脓疱性密集水疱,有疼痛、灼热感,水疱破损后有脓性分泌物.发生于头面部8例,四肢7例,颈部18例,躯干9例.

    作者:赵振海;吴凯;佘红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口服降糖药不当致死2例

    1 病例报告例1 患者男,73岁.糖尿病史10年,无明显并发症,治疗以饮食控制为主,间断口服二甲双胍或格列本脲.2年前因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因使用抗生素等致肾功能损害,经治疗恢复正常.以后改服格列吡嗪,8片/天(2.5 mg/片),分2次服,半年后出现尿蛋白(+)或(++),肌酐轻度升高.医师要求改服格列喹酮,但病人未采纳.随后,尿蛋白持续(++)或(+++),肾功能严重受损,终因肾衰竭而死亡.

    作者:刘萍霞;刘频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军事训练致小腿肌疝6例

    2001年3月~2004年3月,我院共收治军事训练后致小腿肌疝6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6例均为男性;年龄18~21岁,平均19.5岁.左侧2例,右侧4例.本组病例均发生在400 m 障碍训练后,且均有小腿外侧撞击硬物史.

    作者:付岩利;贾晓明;何云;赵志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电视胸腔镜下胸椎前路手术15例麻醉体会

    电视胸腔镜下外科手术(VATS)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呼吸抑制和肺不张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特点.现将近年来我院行电视胸腔镜下胸椎前路手术15例的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蓉;戴晓春;王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12 kg 以下小儿法洛四联症75例麻醉及体外循环体会

    1995~2004年,我们为12 kg 以下小儿法洛四联症75例行矫治术麻醉及体外循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玉慧;张际春;何志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综合疗法治疗肩胛肋骨综合征29例

    肩胛肋骨综合征又称肩胛骨脊椎间疼痛综合征.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痛点局部注射,配合手法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治疗肩胛肋骨综合征29例,疗效满意.

    作者:张学凡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复杂性胸部创伤53例救治体会

    复杂性胸部创伤除胸部创伤外,多伴有腹部及其他脏器的损伤.1988年12月~2003年12月,我院共收治复杂性胸部创伤5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维坤;司娜;张安平;朱宗迅;赵文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管状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23例

    近年来,对长管状骨骨折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但其不愈合及延迟愈合仍时有发生.1999年以来,我们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本病23例,疗效满意.

    作者:项斌;陈之飞;许铮;李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脑脊液置换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56例

    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多与颅内其他损伤合并存在.2001年3月以来,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的方法治疗外伤性 SAH 56例,疗效满意.

    作者:李烨;王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胰腺横断伤6例诊治分析

    因胰腺解剖部位特殊,其横断伤较为少见,而且容易误诊和漏诊.1994年1月~2004年10月,我们共收治胰腺横断伤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彩云;张才兴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应用可吸收材料治疗尺骨鹰嘴骨折12例

    尺骨鹰嘴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对位不良可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2000年以来,我们应用可吸收材料进行骨折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本病12例,疗效满意.

    作者:吴立华;吴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

    20世纪末,国外学者在显微椎间盘切除术的基础上开发出了 METRX 椎间盘手术系统,其手术是经16 mm 工作管导入内镜及手术器械,在黄韧带及上、下椎板间直接开窗,通过监视器观察来切除椎间盘的微创手术.2002年11月以来,我们应用该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56例,疗效满意.

    作者:蒋兴粒;严兵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福松治疗老年人便秘50例

    2003年4月~2004年4月,我们应用福松治疗习惯性便秘50例,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住院及门诊老年便秘50例(剔除孕妇或哺乳期妇女,以及有明显的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50~82岁,平均66岁.便秘6个月以上,经体格检查、纤维结肠镜及钡灌肠检查排除结肠器质性病变.

    作者:李宝才;刘宏秋;贾晓明;闫国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重症肌无力8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容易合并重症肌无力,而甲亢病程中也常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肌无力,两者临床表现容易混淆.1999年10月~2003年10月,我们收治甲亢伴重症肌无力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素琼;黎南中;谢纹;肖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心搏骤停复苏成功26例

    1988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采用心肺复苏术共抢救心搏骤停成功2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26例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19~83岁.基础疾病:冠心病11例,心肌病5例,风心病3例,尿毒症、高血钾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钾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和电击伤各1例.

    作者:邓世周;王兵;陈康乐;辛华;邓杨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老年人心包积液97例病因分析

    1990年5月~2004年6月,我们对本院收治的老年人心包积液9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选择我院住院的老年人心包积液97例,经病史、体检、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其中男58例,女39例;年龄60~90(73.8±10.6)岁.病因诊断依据症状、体征、胸片、超声心动图、心包穿刺抽液、常规血液细胞学及生化检查,并进一步行CT、有关内分泌、肿瘤以及血液病的血液学检查等.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心包积液厚度测定,采用 VIVID 7彩色心脏 B 超仪(GE 公司生产)检查,M3S 探头,频率为3.0 MHz.

    作者:余秋实;丁宇慧;王志权;杜晓晖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90Sr 敷贴器治疗跖疣98例

    跖疣多发生于足底受压部位,临床上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疗效欠佳、易复发.2000~2003年,我们采用90Sr 敷贴器治疗跖疣98例,疗效满意.

    作者:高瞻;邱贵华;陈进木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低场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脑梗死16例

    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可以检测到脑缺血区极小的水分子弥散变化,从而发现超早期的脑梗死病灶.由于硬件条件所限,目前 DWI 多在高场磁共振才能实现.2003年3~11月,我们应用 Signa Profile Ⅱ 0.2 T 永磁型磁共振(GE 公司)在低场磁共振上实现了弥散成像技术,并对脑梗死16例同时应用传统的 MRI 成像序列与 DWI 成像序列扫描,提示早期诊断脑梗死 DWI 比 MRI 更具优势,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淼;陈兴灿;潘永青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穴位注射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104例

    腰痛是门诊常见病,其中脊神经后支综合征占有相当比例,但其影像学检查常无阳性发现,单纯采取痛点封闭等治疗疗效不佳.自2001年起,我们应用健骨注射液及曲安奈德等复合液注射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104例,疗效满意.

    作者:赵景山;吴迎星;顾亚夫;王海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医辨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5例

    1997~2004年,我们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5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25例中,男23例,女2例;年龄4~62岁,平均29岁.均无家族史,初发24例,复发1例;病程6~10个月24例,2年以上1例.临床症状:全身对称性小关节游走性窜痛、肿胀、沉重,伴腰膝酸痛,以双手、腕、膝、足关节为常见;关节疼痛昼轻夜重,伴其他系统的病变2例.病程长、反复,均有关节变形、僵直.均参照<现代内科学>[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确诊.

    作者:王树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微波治疗舌会厌良性病变66例

    1998年3月~2003年9月,我们在间接喉镜下采用微波治疗舌扁桃体肥大症、舌根毛细血管瘤、会厌囊肿等舌会厌良性病变66例,疗效满意.

    作者:郭光良;叶星;纪维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Dyract 复合体修复牙体楔状缺损147例

    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面颈部硬组织发生慢性损耗所致的缺损,以中老年人多见,多发于前磨牙及尖牙,累及多个牙[1].近年来,我们采用 Dyract 复合体修复牙楔状缺损14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米修奎;李晖;周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重症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开颅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49例中,随机分为显微组21例,非显微组28例,显微组选择额颞区骨瓣开颅,做颞中回2~3 cm 皮质造瘘,彻底清除血肿.术后6个月与非显微手术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病人的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显示,显微组病人病死率比非显微组明显降低,中残和良好率显著增高.结论:采用显微镜下彻底清除血肿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陶存山;卢亦成;楼美清;王冰心;汪亮;李文;张康;蒋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单次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髓核摘除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同等浓度罗哌卡因(Ropivacaine)与布比卡因(Bupivacaine)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髓核摘除术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将50例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n=25)和罗哌卡因组(n=25);硬膜外隙注入试验量1.33%利多卡因3 ml 后,分别再小剂量(3 ml)分次注入0.5%布比卡因或0.5%罗哌卡因至要求麻醉平面.分别观察感觉阻滞平面及下肢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以及镇痛效果、手术时间、用药总剂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局麻药总量和疼痛评分均差异不显著,罗哌卡因较布比卡因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快,运动神经阻滞则起效缓慢、维持时间短及下肢运动阻滞强度弱,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罗哌卡因麻醉应用于髓核摘除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马恒涛;王勇;张宁平;杨黎;刘谷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降纤药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降纤药物对大面积脑梗死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大面积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用20%甘露醇或甘油氯化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11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降纤酶5 U 行颈动脉注射治疗.结果:(1)观察组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峰值治疗前后分别为23±7.4和48±3.7,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后峰值32±3.5,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2)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由35.67±3.98下降为14.43±2.26,对照组由34.48±4.47下降为28.56±3.35,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发病12 h 后,在监测凝血功能前提下,应用小剂量降纤药物可降低局部血循环阻力,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有保护神经元、改善预后的作用.

    作者:耿黎明;苗今乐;许建军;牟艳春;陈丽华;马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左室舒张功能分期与 QT 离散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左室舒张功能分期和 QT 离散度之间的关系.方法:超声心动图诊断的舒张功能不全75例,分为松弛功能受损型、假性正常型和限制性充盈型,并设立正常型作为对照组.心电图选取常规12导联,记录各导联的 QT 值,计算 QT 离散度(QTd)和校正 QT 离散度(QTcd).结果:QTd、QTcd 分别为:正常型(20.8±5.7)ms,(26.1±5.4)ms;松弛功能受损型(27.1±4.3)ms,(34.1±6.6)ms;假性正常型(32.3±6.7)ms,(38.1±6.8)ms;限制性充盈型(39.4±9.5)ms,(47.5±11.6)ms(P<0.05).结论:病人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时,其 QTd、QTcd 较正常型延长,且随着舒张功能不全分期的加重,其 QTd、QTcd 逐渐延长,说明心肌细胞电活动的不稳定性及不同步性增加.

    作者:柴青芬;邵玮玮;李玉玲;阮伟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基层医疗投诉引发原因及防范措施

    1995~2004年,我部共发生服务性医疗投诉38起,其中服务态度与医德医风问题14起、沟通不当10起、技术问题3起、医疗费用问题2起、急诊意识不强3起、管理问题2起、其他4起.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医患双方医疗纠纷认知情况调查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医患双方对医疗纠纷的认识情况,并在今后的医疗纠纷处理中掌握好原则、把握好尺度,尽可能公正、合理地解决问题,我们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威;王宏;李文斌;华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慢性疼痛的运动疗法

    慢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采用运动疗法治疗慢性疼痛,如颈椎病、肩周炎、偏瘫肩痛,以及反复发作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对运动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运动处方中包括的处方目的、运动形式、运动频率、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综述如下.

    作者:刘立明;朱才兴;成忠实;焦伟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促血管生成中药研究进展

    促进血管生成对许多疾病的治疗是十分有益的.如对于骨折及创伤病人,促进其创伤局部的血管生成,可以改善局部血液供应,加快愈合;对于心肌梗死病人,梗死部位新生血管的生成对恢复受损心肌组织血液供应有重要作用.以传统医学与先进的科研手段相结合,研究促血管生成的中药有重要临床意义.作者就中药及其制剂在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朱兆恩;郭凯霞;张子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评价

    术后硬膜外镇痛不但可降低手术应激反应,而且可以阻滞胸心交感神经,对缺血性心脏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有心肌保护作用.作者就近年来术后硬膜外镇痛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沈建裕;陈伟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某部海训官兵耳病发病情况调查

    目的:探讨海训时耳病的病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参加海训的2 100名官兵在海训前和海训后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了解海上训练所致耳病的发病原因.结果:海训后共发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78例(3.7%),外耳道真菌感染126例(6.0%),外耳道湿疹21例(1.0%),外耳道疖肿20例(0.9%),总发病率为11.7%;参加海训次数多者发病率低.结论:防护措施不到位和卫生观念不强是海训时耳病的主要发病原因.

    作者:王胜国;周本忠;兰兰;余鸿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投弹训练肱骨骨折发生情况和评残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新<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实施前后部队投弹训练肱骨骨折发生情况.方法:调查5所军队医院收治投弹骨折病例情况及4个部队发生投弹骨折的人数、治疗方法与效果,分析其易发因素、非手术与手术治疗致残率.结果:5所医院共收治投弹肱骨骨折142例,4个部队共发生投弹肱骨骨折95例;统计资料完整的非手术治疗93例,手术治疗37例.非手术治疗的致残率为2.2%,手术治疗为21.6%.结论:新<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实施后,投弹骨折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以非手术治疗为宜.

    作者:孙荣华;刘大雄;吴晓峰;周菲;刘艳;杨维权;张连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警卫部队士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警卫部队士兵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警卫部队400名士兵进行测定,并将结果与军人常模比较.结果:警卫部队士兵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健康人群占有效样本总体的97.7%;但敌对、偏执、抑郁等因子分值均高于军人常模,差异非常显著(P<0.01);警卫作战部队各因子分值均高于警卫执勤部队,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针对部队任务和环境特点开展有效的心理卫生工作,对提高警卫部队士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建军;牛其厚;王盛华;刘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部队单兵分业训练中心理行为干预的应用

    目的:探讨军人提高军事应激能力的方法.方法:将403名参训新兵随机分为心理行为干预组(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对照组),分别进行心理评估和生理指标观察;单兵分业训练和心理干预同期进行.结果:单兵分业训练前,干预组与对照组心理和生理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单兵分业训练后,干预组 SCL-9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黏度和血浆黏度、乳酸及血红蛋白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 SCL-90多项分值比单兵分业训练前高,躯体化、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值相差显著(P<0.01).心理行为干预后干预组阳性项目数得分显著低于单兵分业训练前(P<0.01);单兵分业训练后不稳定心理例数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较心理干预前不稳定心理例数增多(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在军事训练中值得推荐.

    作者:王丽杰;张东;赵群;宋福春;曹丽萍;祝艳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