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5734
  • 国内刊号:11-401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99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420
  • 全年订价:3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药学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2年1期文献
  • 氨苄西林连续静滴致过敏性休克

    患儿女,3岁,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T38.6℃,咳嗽,在家应用退热药体温降后又复升,高可达39℃.

    作者:于慧琴;高英;魏继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母亲服甲状腺素片致乳儿药源性甲亢

    患儿男,53d,因全身皮肤黄染伴多动、易惊、腹泻50d,于2000年7月14日入院.其母于2年前行甲状腺切除术,术后持续口服甲状腺素片40mg·d-1,妊娠及哺乳期未停服.

    作者:许慧芹;王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头孢噻肟钠静滴过敏致急性心衰

    患者男,70岁,因咳嗽、咳痰来我院门诊治疗,既往有糖尿病及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病史(V5~6ST下降<0.05my),心功能Ⅰ级.

    作者:韦伟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阿司咪唑致晕厥2例

    例1女,34岁,因荨麻疹口服阿司咪唑(息斯敏)片9mg,约10min突发神志丧失,牙关紧闭于2001年6月10日晚急诊入院.

    作者:胡丹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法莫替丁致过敏反应5例

    例1男,57岁,因急性肠梗阻入院,在全麻下行横结肠双腔造瘘术.

    作者:章月照;潘红英;吴丽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环丙沙星致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异常

    患者男,27岁,因受凉后发热,咳嗽,胸痛,咯少量白色粘痰10d,于1999年1月14日收住我院.

    作者:马锐;刘大锁;李文英;胡丽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头孢唑林钠过敏致死

    患者男,53岁,因畏冷,乏力,全身酸痛,咽喉肿痛3d来医院就诊.查体:T 38.4℃,神清,双侧扁桃体Ⅱ°肿大,无脓性分泌物.

    作者:黄全福;陈佳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氟康唑引起急性药物性肝炎

    患者女,68岁,因发热,皮疹,双下肢关节酸痛8d,于2000年11月24日入院.查体:T39.0℃,上胸部可见片状红色斑丘疹,分布不均匀.

    作者:米润昭;孙晓云;耿素辉;王君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头孢哌酮钠致血小板减少5例

    2000年10月~2001年2月,我科应用头孢哌酮钠治疗感染性疾病,导致血小板减少5例,本文列举2例,其中1例并发消化道出血,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艳军;刘素文;李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阿米卡星致过敏反应2例

    例1女,17岁,因咽痛、发热1d急诊入院,查体:T 39.2℃,P 84次·min-1,R 19次·min-1,BP 120/70mmHg,神志清,精神可,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双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干湿啰音.

    作者:徐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卡马西平致全身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

    患者男,19岁,因神经性头痛于2000年6月6日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给予卡马西平片100mgpo,tid.

    作者:戴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曲马多硬膜外术后镇痛致呼吸道痉挛

    患者男,50岁,因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结扎术.患者一般情况尚可,肺功能测定提示有轻度阻塞性通气障碍,ASAⅡ级.

    作者:解温品;费立国;蒋满英;戴金彪;刁宏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丙基硫氧嘧啶致多器官损害

    患者女,26岁.因怕热、多汗、多食易饥、烦燥3个月.于2001年4月,检查甲状腺功能:T3、T4、FT4明显增高,TSH减低,肝功能、血象正常.

    作者:邵伟庆;王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皮肤病血毒丸致过敏性休克

    患者女,23岁,于2000年7月20日因患颜面部湿疹自行在药店购买皮肤病血毒丸(水丸)口服治疗,20粒bid,连服3d.

    作者:钱红;张慎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硫酸阿米卡星致过敏性休克

    患者女,43岁,2001年8月5日因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来医院就诊,查体:T 38.5℃,呼吸、血压正常,门诊给予头孢氨苄片0.5克,potid,服药3d,体温降至正常.

    作者:杜广清;赵继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硫普罗宁注射液致呼吸困难2例

    例1男,36岁.因乙肝病史6年,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尿黄1周入院.患者1周来自觉纳差,腹胀,恶心欲吐,厌油,精神不振,乏力.

    作者:柯贤章;李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异长春花碱引起肠梗阻

    异长春花碱(诺维本)为半合成的长春碱类抗癌药,具有选择性抑制有丝分裂细胞微管蛋白的合成,而对神经细胞轴素的微管蛋白合成影响甚少.

    作者:刘丹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利福平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

    患者女,47岁,因外院诊断肾功能不全,于2001年3月27入院.患者于2001年1月因腹痛,腹泻、4~5次·d-1、为黄色稀糊状便,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于当地医院B超检查示:腹膜增厚5.8mm、腹腔少量腹水.

    作者:王春娜;邓利荣;李增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清开灵注射液致药物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清开灵为纯中药复方制剂,其处方组成为: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水牛角、板兰根、黄芩甙、金银花.

    作者:邓少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右旋糖酐20葡萄糖注射液静滴致大小便失禁

    患者男,60岁,因布-加氏综合征入院,入院查体:T 37℃,BP 125/100mmHg,P 80次·min-1,二便正常,无腰痛史.

    作者:李艳玉;苏秀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硫普罗宁引起唾液腺肿大

    患者男,38岁,因反复腹胀、纳差、乏力入院,入院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给予硫普罗宁注射液0.2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约20min后,患者突然出现两侧下颌腺、唾液腺肿大,伴局部压痛,无皮肤瘙痒及皮疹,无寒战发热,立即停止输液,肌肉注射异丙唪注射液25mg,3h后两侧下颌腺、唾液腺肿大加重,自觉气促胸闷,伴声音嘶哑,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约15min后上述症状逐渐缓解,第2天患者上述症状消失.

    作者:官东秀;吕海权;冯祚臻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利巴韦林致皮肤过敏

    患者男,53岁,因鼻塞、流涕、咽痛伴发热1d,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于2000年1月4日下午在门诊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利巴韦林注射液0.3g静脉点滴,1h后患者自感双上肢皮肤奇痒难忍,继而开始出现散在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且逐渐增多,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红色丘疹,有的迅速融合成片,局部皮肤轻度水肿,尤以前臂内侧明显,呈对称性分布,压之褪色,并有抓痕.

    作者:马武祥;曹洪流;王进;隋迎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环丙沙星引起眼部过敏反应

    患者男,30岁.因发热、咳嗽伴咽痛3d入院.查体:38.7℃,P 82次·min-1,R 20次·min-1,BP120/84mmHg.神清,巩膜无黄染,睑结膜无充血,球结膜下无充血水肿,口唇无发绀,未见疱疹.

    作者:吴新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曲马多引致强烈呕吐

    患者男,81岁,1年前发现患肺癌,考虑到患者年龄较高,一直未进行化疗和放疗.患者近来出现胸部疼痛,难以忍受,给予口服曲马多(奇曼丁)100mg,胃复安10mg.

    作者:吴庆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安乃近、安痛定复方磺胺甲噁唑并用致血小板降低

    安乃近与安痛定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常用于退热、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等,但临床对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问题应予重视.本文就1例应用安乃近、与安痛定及复方磺胺甲噁唑(复方新诺明)引起一过性骨髓抑制并加重肺部感染的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姜楠;王玉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左氧氟沙星致速发型过敏反应

    患者男,74岁,因患肺炎住院.患者入院后首次接受左氧氟沙星(利复星)100ml,静滴,约30min时患者出现气喘,面色潮红,烦躁不安.查体:体温正常,P 78次·min-1、R 30次·main-1、BP 120/80mmHg.

    作者:余莉莎;汤惠敏;闫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利巴韦林颗粒剂引起婴儿体温下降

    男婴,8个月,因发热、流鼻涕3d就诊,检查:T 38.5℃.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青霉素静脉滴注,连用3d.于用药第2天,突发生高热惊厥,眼结膜充血.第3天症状加重,T 40℃,嗜睡伴有腹泻.

    作者:方世平;王燕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白加黑片致血常规异常

    患者男,32岁,于2000年3月15日因鼻塞、头痛、周身不适就诊.化验:血常规:WBC 8.2×109·L-1、RBC 4.56×1012·L-1、HGB 128g·L-1、PLT 126×109·L-1.给予白加黑片,日用片每6h服1次,1次1片,夜用片每晚服1片.

    作者:郝春蕾;李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头孢拉定引起血尿

    患儿女,2岁半,因咳喘1d来我院门诊儿科就诊,既往有哮喘病史.查体:营养状况佳.T 36.5℃、R 42次·min-1、P 122次·min-1、口唇轻度发绀,咽部充血,扁桃体Ⅱ°肿大,心音有力.双肺满布哮鸣音及大中水泡音;腹部无异常.

    作者:相延英;王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小诺米星致幼儿过敏

    患儿男,4岁,以发热、咳嗽2d为主诉,于2001年4月5日9时来本院就诊.体检:T 37.8℃、P96次·min-1、R 26次·min-1、咽部充血,双肺可闻及少许不固定干湿啰音,肝脾不大.诊为急性支气管炎.

    作者:李依秀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胸腺肽致过敏性休克

    患者男,30岁,因疲乏、腹胀、黄疸,诊断为乙型肝炎,于2001年2月14日给予胸腺肽5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输入约100ml时患者即出现寒战、畏冷、恶心呕吐、胸闷.

    作者:赖桂兰;吴超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76%泛影葡胺静脉注射致过敏性休克

    患者男,19岁,因反复左腹痛于2001年5月4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检查怀疑为肾结石,B超示双肾小结石(左6.1mm,右7.3mm)及左输尿管上段结石(9.3mm)并伴左肾轻度积水.为进一步确诊,拟行静脉肾盂造影.

    作者:娄小娥;齐薜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青霉素皮试致过敏死亡

    患者男,76岁,因气管炎入院就诊,经详细询问,无过敏史,按常规将配制好的青霉素皮试液,在患者前臂内侧下注射0.1ml(内含青霉素20单位),皮试后,患者即刻晕倒,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困难、口唇及四肢未稍紫绀、脉微弱,立即将患者平卧,测血压30/0mmHg,诊断为过敏性休克.

    作者:苗圣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94例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94例老年患者ADR的分布及相关因素.方法:从我院历年的患者ADR报告表中,选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ADR报告表,逐项统计整理.结果:①老年患者ADR占39.5%,男>女;原患疾病以心脑血管疾病及感染性疾病居多.②94例老年患者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反应和神经系统反应为主,列居第一、二位.③诱发ADR的药物主要是抗菌药物和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结论:老年人药物治疗中,合并用药及原患疾病状况等情况与ADR的发生关系密切.

    作者:何绥平;梁健华;安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奥曲肽经动脉给药安全性初步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奥曲肽经肝动脉给药的安全剂量,以期将该药真正用于实体肿瘤的临床治疗.方法:18例肝癌根治术后患者经肝动脉埋泵给药.首日推注奥曲肽200μg、顺铂碘油混悬液18ml(顺铂40mg+超液化碘油10m1).次日再推注奥曲肽200μg.每隔4~8周重复给药1次.观察给药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各项实验室常规检查.结果: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66.67%),食欲减退(77.78%),便秘(27.78%),腹胀(72.22%),右上腹痛(61.11%),脸部潮热(88.89%,其中55.56%同时伴全身潮热),胸闷、心悸(22.22%),肝功能异常(77.78%),血小板减少、血PT降低(5.56%),短暂发热(16.67%),麻痹性肠梗阻(5.56%).未发现明显的心肌损伤和肾功能损害.结论:①经肝动脉1次给予200μg奥曲肽是安全的,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②脸部潮热伴或不伴全身潮热是观察到的奥曲肽经动脉给药唯一的机体反应,呈一过性.③奥曲肽对预防肝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是否有效,尚待进一步验证.

    作者:王涌;彭承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甲氟喹与神经精神反应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安非拉酮引起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丁苯羟酸导致接触性湿疹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氟哌利多引起QT间期延长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麦角胺和红霉素应避免合用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横纹肌溶解:他汀类药物与贝特类药物避免合用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罗非昔布和塞来昔布具有与其它NSAID相似的危险性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与溢乳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的安全性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塞来昔布和华法林的相互作用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普鲁泊福潜在的不良反应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及防治

    本文介绍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精神症状、癫痫发作及听视力下降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并对其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作者:伦新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抗生素滥用的根源及其合理使用的策略

    抗生素滥用现象已引起国内外的严重关注,本文综述了抗生素滥用的根源及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策略.抗生素滥用根源包括治疗从经验出发、对医生及患者缺乏有效的宣传教育、患者对抗生素不切实际的期望、经济因素等;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策略包括对医生处方进行干预、实施抗生素控制政策、采用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对医护人员及患者进行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宣传教育、引入临床治疗指南、对医疗过程进行审核与反馈以及对特定人群进行疫苗接种等.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需要医生、药师、患者的通力协作,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减少耐药性产生的机会,终提高抗生素使用的有效性.

    作者:张波;徐小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药物引起的牙龈增生

    牙龈增生是牙用组织的异常增殖,常表现为疼痛,出血,咬合困难并影响美观.导致牙龈增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药物引起的牙龈增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且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就近10年来钙拮抗剂、环孢素、抗癫痫类药物所致牙龈增生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其处理方法进行综述,旨在引起对药物致牙龈增生不良反应的重视.

    作者:石宁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地高辛致急性中毒

    患者男,38岁,于1997年9月19日下午服用地高辛90余片,服药后0.5h,到医院急诊室就诊.

    作者:曹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毒物危害与控制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被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作者:孙承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系列问答37--何谓重点药品监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系列问答39--新老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要求有何不同?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系列问答36--何谓PEM?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系列问答38--医疗机构在ADR监测报告工作中有何作用?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药物不良反应的遗传学基础

    药物治疗的疗效、剂量和毒性反应的个体和种族差异是临床实践和药物开发研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因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药动学和药效学两方面论述遗传因素对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并综述了个体化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作者:李群娜;詹思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投稿须知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膦甲酸的肾毒性

    膦甲酸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治疗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研究表明,应用膦甲酸治疗期间可发生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贫血、发热、呕吐等副作用,膦甲酸的肾毒性主要有以下表现: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病理改变表现为肾小球新月体形成、肾小管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小管性尿崩症等.

    作者:卢文宁;黄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塞来昔布与罗非昔布的不良反应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第3例--乏力、纳差、尿黄、肝功能异常

    病历摘要:患者女,41岁.因反复乏力、纳差、尿黄3个月,于2001年8月29日来我院就诊.

    作者:徐艳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皮肤系统ADR术语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卡马西平引起严重全身性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整体护理体会

    患者男,76岁,因三叉神经痛自服卡马西平200mg,bid.3d后出现全身瘙痒,四肢及前胸、背部出现皮疹,于2001年10月22日诊为药物过敏收入院治疗.

    作者:王岚;黄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若干处方药撤出市场的回顾与思考

    由于市场效益和临床需求的驱动,对新药的结构修饰或新化学单体的开发异常迅猛,但鉴于新药上市审批程序的缺陷和生产前临床试验病例数量的限制,近年来为数不少的新药相继被发现有严重的不良反应而退出市场,上市和撤出货架的间隔周期也日趋缩短.因此,临床医师和药师应慎重地选择和合理应用新药.另对新药评价和上市后监测的模式也尚待我们思考.

    作者:张石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多奈哌齐--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数量也在快速增加,成为当前一个世界性难题.阿尔茨海默病累及了世界上成百万人.

    作者:傅宏义;刘倩;孙艳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