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列问答37--何谓重点药品监测?

关键词:问答
摘要: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相关文献
  • 丁苯羟酸导致接触性湿疹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硫普罗宁引起唾液腺肿大

    患者男,38岁,因反复腹胀、纳差、乏力入院,入院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给予硫普罗宁注射液0.2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约20min后,患者突然出现两侧下颌腺、唾液腺肿大,伴局部压痛,无皮肤瘙痒及皮疹,无寒战发热,立即停止输液,肌肉注射异丙唪注射液25mg,3h后两侧下颌腺、唾液腺肿大加重,自觉气促胸闷,伴声音嘶哑,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约15min后上述症状逐渐缓解,第2天患者上述症状消失.

    作者:官东秀;吕海权;冯祚臻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地高辛致急性中毒

    患者男,38岁,于1997年9月19日下午服用地高辛90余片,服药后0.5h,到医院急诊室就诊.

    作者:曹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丙基硫氧嘧啶致多器官损害

    患者女,26岁.因怕热、多汗、多食易饥、烦燥3个月.于2001年4月,检查甲状腺功能:T3、T4、FT4明显增高,TSH减低,肝功能、血象正常.

    作者:邵伟庆;王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安乃近、安痛定复方磺胺甲噁唑并用致血小板降低

    安乃近与安痛定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常用于退热、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等,但临床对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问题应予重视.本文就1例应用安乃近、与安痛定及复方磺胺甲噁唑(复方新诺明)引起一过性骨髓抑制并加重肺部感染的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姜楠;王玉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的安全性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药物引起的牙龈增生

    牙龈增生是牙用组织的异常增殖,常表现为疼痛,出血,咬合困难并影响美观.导致牙龈增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药物引起的牙龈增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且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就近10年来钙拮抗剂、环孢素、抗癫痫类药物所致牙龈增生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其处理方法进行综述,旨在引起对药物致牙龈增生不良反应的重视.

    作者:石宁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青霉素皮试致过敏死亡

    患者男,76岁,因气管炎入院就诊,经详细询问,无过敏史,按常规将配制好的青霉素皮试液,在患者前臂内侧下注射0.1ml(内含青霉素20单位),皮试后,患者即刻晕倒,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困难、口唇及四肢未稍紫绀、脉微弱,立即将患者平卧,测血压30/0mmHg,诊断为过敏性休克.

    作者:苗圣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投稿须知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左氧氟沙星致速发型过敏反应

    患者男,74岁,因患肺炎住院.患者入院后首次接受左氧氟沙星(利复星)100ml,静滴,约30min时患者出现气喘,面色潮红,烦躁不安.查体:体温正常,P 78次·min-1、R 30次·main-1、BP 120/80mmHg.

    作者:余莉莎;汤惠敏;闫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母亲服甲状腺素片致乳儿药源性甲亢

    患儿男,53d,因全身皮肤黄染伴多动、易惊、腹泻50d,于2000年7月14日入院.其母于2年前行甲状腺切除术,术后持续口服甲状腺素片40mg·d-1,妊娠及哺乳期未停服.

    作者:许慧芹;王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横纹肌溶解:他汀类药物与贝特类药物避免合用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与溢乳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氟康唑引起急性药物性肝炎

    患者女,68岁,因发热,皮疹,双下肢关节酸痛8d,于2000年11月24日入院.查体:T39.0℃,上胸部可见片状红色斑丘疹,分布不均匀.

    作者:米润昭;孙晓云;耿素辉;王君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76%泛影葡胺静脉注射致过敏性休克

    患者男,19岁,因反复左腹痛于2001年5月4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检查怀疑为肾结石,B超示双肾小结石(左6.1mm,右7.3mm)及左输尿管上段结石(9.3mm)并伴左肾轻度积水.为进一步确诊,拟行静脉肾盂造影.

    作者:娄小娥;齐薜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系列问答38--医疗机构在ADR监测报告工作中有何作用?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奥曲肽经动脉给药安全性初步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奥曲肽经肝动脉给药的安全剂量,以期将该药真正用于实体肿瘤的临床治疗.方法:18例肝癌根治术后患者经肝动脉埋泵给药.首日推注奥曲肽200μg、顺铂碘油混悬液18ml(顺铂40mg+超液化碘油10m1).次日再推注奥曲肽200μg.每隔4~8周重复给药1次.观察给药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各项实验室常规检查.结果: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66.67%),食欲减退(77.78%),便秘(27.78%),腹胀(72.22%),右上腹痛(61.11%),脸部潮热(88.89%,其中55.56%同时伴全身潮热),胸闷、心悸(22.22%),肝功能异常(77.78%),血小板减少、血PT降低(5.56%),短暂发热(16.67%),麻痹性肠梗阻(5.56%).未发现明显的心肌损伤和肾功能损害.结论:①经肝动脉1次给予200μg奥曲肽是安全的,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②脸部潮热伴或不伴全身潮热是观察到的奥曲肽经动脉给药唯一的机体反应,呈一过性.③奥曲肽对预防肝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是否有效,尚待进一步验证.

    作者:王涌;彭承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甲氟喹与神经精神反应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系列问答36--何谓PEM?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阿司咪唑致晕厥2例

    例1女,34岁,因荨麻疹口服阿司咪唑(息斯敏)片9mg,约10min突发神志丧失,牙关紧闭于2001年6月10日晚急诊入院.

    作者:胡丹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