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列问答37--何谓重点药品监测?

关键词:问答
摘要: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相关文献
  • 阿司咪唑致晕厥2例

    例1女,34岁,因荨麻疹口服阿司咪唑(息斯敏)片9mg,约10min突发神志丧失,牙关紧闭于2001年6月10日晚急诊入院.

    作者:胡丹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卡马西平引起严重全身性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整体护理体会

    患者男,76岁,因三叉神经痛自服卡马西平200mg,bid.3d后出现全身瘙痒,四肢及前胸、背部出现皮疹,于2001年10月22日诊为药物过敏收入院治疗.

    作者:王岚;黄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系列问答38--医疗机构在ADR监测报告工作中有何作用?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76%泛影葡胺静脉注射致过敏性休克

    患者男,19岁,因反复左腹痛于2001年5月4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检查怀疑为肾结石,B超示双肾小结石(左6.1mm,右7.3mm)及左输尿管上段结石(9.3mm)并伴左肾轻度积水.为进一步确诊,拟行静脉肾盂造影.

    作者:娄小娥;齐薜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法莫替丁致过敏反应5例

    例1男,57岁,因急性肠梗阻入院,在全麻下行横结肠双腔造瘘术.

    作者:章月照;潘红英;吴丽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第3例--乏力、纳差、尿黄、肝功能异常

    病历摘要:患者女,41岁.因反复乏力、纳差、尿黄3个月,于2001年8月29日来我院就诊.

    作者:徐艳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母亲服甲状腺素片致乳儿药源性甲亢

    患儿男,53d,因全身皮肤黄染伴多动、易惊、腹泻50d,于2000年7月14日入院.其母于2年前行甲状腺切除术,术后持续口服甲状腺素片40mg·d-1,妊娠及哺乳期未停服.

    作者:许慧芹;王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奥曲肽经动脉给药安全性初步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奥曲肽经肝动脉给药的安全剂量,以期将该药真正用于实体肿瘤的临床治疗.方法:18例肝癌根治术后患者经肝动脉埋泵给药.首日推注奥曲肽200μg、顺铂碘油混悬液18ml(顺铂40mg+超液化碘油10m1).次日再推注奥曲肽200μg.每隔4~8周重复给药1次.观察给药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各项实验室常规检查.结果: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66.67%),食欲减退(77.78%),便秘(27.78%),腹胀(72.22%),右上腹痛(61.11%),脸部潮热(88.89%,其中55.56%同时伴全身潮热),胸闷、心悸(22.22%),肝功能异常(77.78%),血小板减少、血PT降低(5.56%),短暂发热(16.67%),麻痹性肠梗阻(5.56%).未发现明显的心肌损伤和肾功能损害.结论:①经肝动脉1次给予200μg奥曲肽是安全的,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②脸部潮热伴或不伴全身潮热是观察到的奥曲肽经动脉给药唯一的机体反应,呈一过性.③奥曲肽对预防肝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是否有效,尚待进一步验证.

    作者:王涌;彭承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异长春花碱引起肠梗阻

    异长春花碱(诺维本)为半合成的长春碱类抗癌药,具有选择性抑制有丝分裂细胞微管蛋白的合成,而对神经细胞轴素的微管蛋白合成影响甚少.

    作者:刘丹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毒物危害与控制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被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作者:孙承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利巴韦林致皮肤过敏

    患者男,53岁,因鼻塞、流涕、咽痛伴发热1d,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于2000年1月4日下午在门诊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利巴韦林注射液0.3g静脉点滴,1h后患者自感双上肢皮肤奇痒难忍,继而开始出现散在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且逐渐增多,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红色丘疹,有的迅速融合成片,局部皮肤轻度水肿,尤以前臂内侧明显,呈对称性分布,压之褪色,并有抓痕.

    作者:马武祥;曹洪流;王进;隋迎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膦甲酸的肾毒性

    膦甲酸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治疗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研究表明,应用膦甲酸治疗期间可发生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贫血、发热、呕吐等副作用,膦甲酸的肾毒性主要有以下表现: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病理改变表现为肾小球新月体形成、肾小管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小管性尿崩症等.

    作者:卢文宁;黄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丙基硫氧嘧啶致多器官损害

    患者女,26岁.因怕热、多汗、多食易饥、烦燥3个月.于2001年4月,检查甲状腺功能:T3、T4、FT4明显增高,TSH减低,肝功能、血象正常.

    作者:邵伟庆;王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甲氟喹与神经精神反应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氨苄西林连续静滴致过敏性休克

    患儿女,3岁,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T38.6℃,咳嗽,在家应用退热药体温降后又复升,高可达39℃.

    作者:于慧琴;高英;魏继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横纹肌溶解:他汀类药物与贝特类药物避免合用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清开灵注射液致药物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清开灵为纯中药复方制剂,其处方组成为: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水牛角、板兰根、黄芩甙、金银花.

    作者:邓少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硫普罗宁引起唾液腺肿大

    患者男,38岁,因反复腹胀、纳差、乏力入院,入院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给予硫普罗宁注射液0.2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约20min后,患者突然出现两侧下颌腺、唾液腺肿大,伴局部压痛,无皮肤瘙痒及皮疹,无寒战发热,立即停止输液,肌肉注射异丙唪注射液25mg,3h后两侧下颌腺、唾液腺肿大加重,自觉气促胸闷,伴声音嘶哑,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约15min后上述症状逐渐缓解,第2天患者上述症状消失.

    作者:官东秀;吕海权;冯祚臻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罗非昔布和塞来昔布具有与其它NSAID相似的危险性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麦角胺和红霉素应避免合用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