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5734
  • 国内刊号:11-401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99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420
  • 全年订价:3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药学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4年4期文献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引起过敏反应

    患者男,71岁.主诉咳嗽、咯痰10余年,加重1 d,于2003年1月15日入院.患者10多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白色粘痰,持续1月左右自行好转,此后常因受凉感冒引起咳嗽,咯痰发作,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并逐年加重,服用消炎、止咳药治疗好转.

    作者:孙素馨;孙晓芹;杜小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硫普罗宁致寒战、高热

    患者男,40岁.因患肺结核应用抗结核药物1个月,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尿黄3 d,于2002年3月6日入住我院.既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作者:修国静;李青;王彦君;梁宝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静滴致频发房性早搏

    患者男,72岁.因双髋关节病变,于2003年9月23日收入院.入院时血压:150/100 mmHg(1mmHg=0.133 kPa):T 36.8℃,P 78次·min-1,R20次·min-1.

    作者:南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药制剂致花粉过敏症患者过敏反应7例

    花粉过敏症称为花粉症,是特异性体质吸入空气中某些植物花粉而引起夏秋季发病的急性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具有地区性、季节性和自限性.我院曾有7例花粉过敏症患者在非花粉季节应用中药制剂时,突然发生急性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文;宋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硫普罗宁静滴致高热2例

    例1男,63岁.因丙型肝炎后肝硬化(活动性),合并腹水,于2003年6月10日入院.患者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有大量输血史.10年前确诊为丙型肝炎,经治疗好转,但病情反复,逐渐进展为肝硬化并腹水,多次住院治疗.近两次住院时给予硫普罗宁静滴治疗.

    作者:张伟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林可霉素致死亡

    患者女,49岁.因牙痛5 d,在家自服中药治疗未见好转,于2003年1月31日零时30分到某医院就诊.无过敏史.

    作者:吴和清;徐媛;易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氨苄西林致多器官损伤

    患者男,25岁.因感冒于2000年6月15日在当地诊所就诊,给予氨苄西林钠5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连续治疗3 d.

    作者:杨蕙榕;施灵波;李慧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头孢曲松钠致上腹绞痛

    患者女,26岁.因发热2 d,于2003年6月9日入院.查体:T 38.4℃,BP 120/75 mmHg(1mmHg=0.133 KPa),P 80次·min-1,咽部充血,其余未见异常.胸透:双肺未见异常.

    作者:赵大贵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金丸与乳癖消片并用致胆汁淤积性肝炎

    患者女,48岁.因体格检查发现乳房肿块,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症,经医生建议,于2002年10月26日开始服用小金丸3g,2次/d;乳癖消片5片,3次/d治疗.12月20日患者出现恶心、尿黄、乏力、食欲减退及胃部不适.

    作者:孟召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替勃龙片引发药物性肝炎

    患者女,49岁.因肝功能异常2个半月,于2003年10月1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幼感染乙肝病毒,HBeAg(-),HBV DNA(-),肝功能一直正常.于2003年7月末自觉乏力,7月24日到医院就诊,发现ALT 154 U·L-1,自认为是乙型肝炎活动,口服一般保肝药物治疗.

    作者:赵艳茹;霍敏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氯波必利致焦虑抑郁症

    患者女,50岁.因间歇性上腹部胀痛20年,今年初再次发作,服用多种胃病药治疗无效,于2003年3月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9年前因心动过缓在某医院安装了心脏起搏器,既往无精神病史,有双黄连过敏史.查体:T 36.5℃,P 80次·min-1,BP120/76 mmHg(1 mmHg=0.133 kPa).

    作者:徐运平;唐军建;李修源;李德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碘化油和丝裂霉素介入治疗致严重过敏反应2例

    例1男,8岁.因左臀部硬化性纤维瘤,于2003年7月8日在我院行介入放射治疗.治疗前经静脉作碘过敏试验(-),上午9:40在CT引导下向肿瘤局部穿刺,注入碘化油20 mL,同时使用丝裂霉素10 mg抗肿瘤治疗.约15 min后,患者逐渐出现刺激性干咳,由轻到重,伴有恶心、呕吐.

    作者:陈宁;何绥平;梁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卡维地洛对高血压病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经2周导入期后,将41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21例)和美托洛尔组(20例).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采静脉血测定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反应性充血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功能.结果:卡维地洛治疗6月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效下降,空腹胰岛素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升高,反应性充血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均明显改善.美托洛尔治疗后,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均轻度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反应性充血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卡维地洛可有效降低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及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功能.

    作者:薛浩;骆雷鸣;彭应心;刘国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山莨菪碱致荨麻疹

    患者女,25岁,因突发剧烈腹痛来诊.查体:T 36.8℃,P 88次·min-1,R 22次·min-1,BP110/74mmHg,诊断为肠痉挛性腹痛.立即肌肉注射山莨菪碱(654-2)注射液10 mg,10 mim后,腹痛缓解离开医院,约20 min后又来复诊,全身皮肤出现皮疹,奇痒,以头部较多.查体:T 37℃,P 92次·min-1,R 22次·min-1,BP 110/40 mmHg,皮疹直径0.5 cm左右,大的约1 cm,质硬.

    作者:钱淑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头孢氨苄/甲氧苄啶胶囊致过敏反应

    患者女,32岁.因患急性扁桃体炎在家中口服复方头孢氨苄胶囊(头孢氨苄/甲氧苄啶)2粒,根据说明书要求于饭前半小时空腹服用.约20 min后,患者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症状.约1 h后臀部及四肢出现散在红色丘疹,四肢丘疹为黄豆粒样大小,而臀部则为米粒状,药疹部位奇痒难忍,同时感到胸闷气短,出现全身发冷等症状.急送医院抢救.查体:T 38.5℃,P 120次·min-1,R 30次·min-1,BP75/45 mmHg(1 mmHg=0.133 kPa),化验血象正常.立即给予吸氧,地塞米松20 mg静注,异丙嗪50mg肌注,阿司咪唑10 mg口服.约20 min后症状逐渐缓解,5 h后以上症状消失.两个月后又因上呼吸道感染,口服复方头孢氨苄胶囊2粒后,再次出现同样症状.追问病史:患者自诉曾有过磺胺类药物过敏史.

    作者:毕宏文;王晓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阿司咪唑过敏2例

    例1男,50岁.患者因服吲哚美辛后全身发痒,出现散在斑丘疹而就诊.停药7 d后瘙痒好转,皮疹渐退.自服阿司咪唑10 mg,6 h后下嘴唇严重肿胀,出现黄豆大小水泡数个,剧痛不能闭嘴,全身皮下水肿明显,密布麻疹样鲜红色斑丘疹,腹部、四肢为著,活动受限.左手根部指间出现数个黄豆大小水泡,阴囊严重水肿、发红.考虑阿司咪唑引起的过敏反应,立即停药,给予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等药住院治疗1周,症状好转,皮疹、水肿渐退出院.

    作者:何满仓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儿童长期服用复方甘草合剂致药物精神依赖

    患者男,16岁.约5岁时开始服用复方甘草合剂镇咳,开始时10 mL,3次/d.因患者儿时体质较弱,经常感冒,感冒咳嗽后均使用复方甘草合剂治疗,以致后来每次感冒后患者均主动服用复方甘草合剂.从大约7岁后,患者在未患病时也要求服用复方甘草合剂,且剂量逐渐增大,至今一次服用100 mL;并自述口感好,服用后很舒服,定期要求其父母为其购买复方甘草合剂,有时自己到医院购买;如发现家长从医院回来后未为其购买复方甘草合剂,会出现明显的抵触情绪.考虑到可能是产生的药物精神依赖,其母于2003年1月向医院临床药师咨询.

    作者:杨珺;高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头孢曲松过敏致死

    患者女,23岁,因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10余年,加重1d,于2003年10月26日就诊.否认有药物过敏史.查体:T 37.4℃,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及少许湿啰音,心脏浊音界不扩大,HR 110次·min-1,、心律整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不肿大,双下肢无浮肿.血常规:WBC 15.5×109·L-1,N 0.94,L 0.06,Hb 140 g·L-1;血生化:Na+132 mmol·L-1,Cl-96 mmol·L-1,K+4.6 mmol·L-1,BUN138 mmol·L-1.诊断: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

    作者:赵云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参麦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

    例1女,43岁.右乳浸润性小叶癌术后1月余,于2003年12月30日来我院进行第2周期化疗.患者否认既往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体格检查:T 37.0℃,P 78次·min-1,R 20次·min-1,BP 130/80 mmHg(1 mmHg=0.133 kPa),体重60 kg.入院第6天,给予参麦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滴治疗.

    作者:陈燕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格列吡嗪致乳腺增生

    患者男,66岁.因尿频、消瘦、口干、全身无力等症状,来我院就诊.检测尿糖(++),空腹血糖8.3mmol·L-1,诊断为糖尿病.给予格列吡嗪2.5 mg,1次/d口服;黄连素0.5 g,3次/d口服.

    作者:蔡爱平;宋佃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

    患者男,65岁,主因间断性肉眼血尿1年余,加重1月,临床诊断为腺性膀胱炎,于2002年12月16日入院治疗.入院后遵医嘱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100 mg静滴.20 min后,液体输入约50 mL,患者自感胸闷,呼吸困难,轻微头痛,伴尿道口刺痛、灼烧感.BP 75/45mmHg(1 mmHg=0.133 kPa),P 130次·min-1.考虑为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引起的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液.

    作者:于建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连续静滴左氧氟沙星和丹参引起高热

    患者男,78岁.因尿频、尿急、尿痛,伴腰痛3 d,发热2 d,于2003年6月13日入院.既往有多年高血压、膀胱结石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 38.9℃,P 118次·min-1,R 18次·min-1,BP 140/80 mmHg(1 mmHg=0.133 kPa),急性热病容,咽轻度充血.血象:WBC 15.1×109·L-1,N 0.938,Hb 129 g·L-1,PLT 137×109·L-1;尿常规:WBC(+),PRO(+++).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入院当日给予第1组药物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盐酸左氧氟沙星0.4 g,第2组药物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丹参冻干粉针剂1.2 g静滴治疗.输第2组药物约50 mL时,患者突然出现畏寒、寒战,口唇、指端发绀.

    作者:刘海燕;谢建中;刘芳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利福平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研究

    目的:研究利福平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9例(25~59岁)利福平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患者采用血管穿刺或动静脉外瘘,进行个体化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与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经透析和药物治疗后29名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症状逐渐消失,尿量增多、恢复正常,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分别由高2091.3 μmol·L-1、55 mmol·L-1降至正常.结论:及时恰当地给予透析、药物等综合治疗利福平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立明;姜燕;王利然;金福花;王喜超;张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成药致肝炎的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中成药所致肝损害的相关药物、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对本院1991-2003年收治的103例中成药所致肝炎进行统计,从发病趋势、相关药物、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中成药所致药物性肝炎,以治疗骨关节病药物占首位,其次为皮肤病用药.临床表现以肝细胞损害为主,也有表现为胆汁淤积型肝炎者.经西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绝大部分痊愈和好转.结论:中成药所致肝损害集中发生于治疗骨关节病与皮肤病两类药物,表明该两类药物可能含有某些肝毒性成分或者与配伍等因素相关,确切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加强临床监测和信息交流有助于及时发现及预防肝损害的发生.

    作者:郭丽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133例报表分析

    目的:分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重庆市ADR监测中心收到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ADR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33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ADR病例报告中涉及26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曲松钠(37例),青霉素(20例)和头孢噻肟钠(12例).A型不良反应18例,B型不良反应115例,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居多(98例).反应程度绝大多数为轻、中度反应,重度反应15例,其中死亡1例.结论:应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赵春景;姜成丽;曹亚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托吡酯:警惕代谢性酸中毒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西布曲明不良反应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非甾体抗炎药:产后给药可致高血压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培高利特:日常活动时有进入睡眠状态的危险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米塔扎平的不良反应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防止吗啡口服液意外过量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吡嗪酰胺和利福平联合治疗隐性结核病致严重肝损伤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少见不良反应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菌谱广且副作用较少,但近年也有一些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包括肝毒性反应、消化性溃疡、出血性肠炎、粒细胞减少、多形性红斑、药物热等.本文对此加以综合介绍,以引起临床注意.

    作者:王忠山;刘红;王会丽;李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药物引起的5-羟色胺综合征及其治疗

    5-羟色胺综合征(serotonin syndrome,SS)是一种罕见的,由抗抑郁药所致的特异的药物并发症.本文对可导致SS的药物以及SS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作一详细介绍,以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注意.

    作者:黄韶清;邱泽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多西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处理

    多西紫杉醇主要作用于肿瘤细胞的M期,属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抗肿瘤效果与紫杉醇相当,或对部分肿瘤的疗效稍高于紫杉醇.临床上主要用于卵巢癌、转移性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疗效显著.多西紫杉醇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液体潴留、血管性水肿、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等.本文就多西紫杉醇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上采取的预防和常规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吴洪斌;陆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非甾体抗炎药的肾毒性

    肾毒性是传统抗炎药和特异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3%~5%.肾毒性表现有末梢水肿、急性肾衰、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及肾乳头坏死等,轻者停药可恢复,少数患者可致死.非甾体抗炎药所致肾毒性可见于肾功能正常者,及高危人群,如已有肾病变、心衰、肝病、服利尿剂或ACE抑制剂及老年患者.对接受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中都应密切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

    作者:施桂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与机制研究进展

    含马兜铃酸类成分中药导致的肾损害-马兜铃酸肾病近年受到国内外医药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10年来的临床与药学研究,从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特征、相关药物以及马兜铃酸的代谢过程、毒性作用及致病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苏涛;李晓玫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苍耳子中毒的救治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s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其别名为谦丝子、胡苍子、饿虱子等,味辛、苦,性温,有毒.苍耳子具有通鼻窍、祛风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头痛、风湿固痹、四肢挛缩、疮疥瘙痒、鼻渊等,临床上用以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气管炎、荨麻疹、泌尿系统感染和腮腺炎等.近年苍耳子中毒的病例屡见报道,本文将有关苍耳子毒理及中毒防治内容作一介绍.

    作者:王佩;刘恩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系列问答76--药物不良事件是否即为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内科系统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调查

    为了解内科系统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我们对珠江医院内科系统住院患者住院期间的ADR发生情况作一调查,具体情况公布如下.

    作者:关英;徐峰;郑彦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310例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迅速增长,老年患者用药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导致的药源性疾病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本文就310例(317例次)60岁以上患者ADR病例报告进行分析,以供临床借鉴.

    作者:梅巍;王玉荣;李勇;邸晓辉;黄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9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为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现将197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莲玉;吴永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流感灭活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观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起病急、传播快、群体发病、临床症状重、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征,人群普遍易感.多价流感疫苗是近年来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之一,但人群接种引起的接种反应为人工免疫计划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观察流感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对2003年10月我院工作人员进行的流感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久红;杨娟;杨振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膦酸盐类抗骨质疏松药的眼部不良反应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学习班、学术会议通知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第11例--肌肉、关节疼痛10月余,胸闷、气喘6个月,高热、足痛2天

    1病例摘要患者女,80岁,农民.因高热,左足背肿胀痛,不能行走1 d,于2003年8月22日收住我院.患者于2002年12月1日,因腰痛、双膝关节疼痛在我院风湿免疫门诊就诊,检测:ASO<250U·mL-1,RF 1:32,CRP 80 μ g·mL-1,ESR 100mm· h-1.

    作者:路成吉;杨素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PubMed资源利用详解(3)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