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林可霉素致死亡

吴和清;徐媛;易博

关键词:林可霉素, 中药治疗, 医院就诊, 过敏史, 牙痛, 患者
摘要:患者女,49岁.因牙痛5 d,在家自服中药治疗未见好转,于2003年1月31日零时30分到某医院就诊.无过敏史.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相关文献
  • 非甾体抗炎药的肾毒性

    肾毒性是传统抗炎药和特异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3%~5%.肾毒性表现有末梢水肿、急性肾衰、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及肾乳头坏死等,轻者停药可恢复,少数患者可致死.非甾体抗炎药所致肾毒性可见于肾功能正常者,及高危人群,如已有肾病变、心衰、肝病、服利尿剂或ACE抑制剂及老年患者.对接受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中都应密切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

    作者:施桂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膦酸盐类抗骨质疏松药的眼部不良反应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卡维地洛对高血压病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经2周导入期后,将41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21例)和美托洛尔组(20例).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采静脉血测定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反应性充血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功能.结果:卡维地洛治疗6月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效下降,空腹胰岛素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升高,反应性充血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均明显改善.美托洛尔治疗后,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均轻度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反应性充血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卡维地洛可有效降低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及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功能.

    作者:薛浩;骆雷鸣;彭应心;刘国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系列问答76--药物不良事件是否即为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利福平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研究

    目的:研究利福平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9例(25~59岁)利福平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患者采用血管穿刺或动静脉外瘘,进行个体化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与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经透析和药物治疗后29名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症状逐渐消失,尿量增多、恢复正常,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分别由高2091.3 μmol·L-1、55 mmol·L-1降至正常.结论:及时恰当地给予透析、药物等综合治疗利福平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立明;姜燕;王利然;金福花;王喜超;张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连续静滴左氧氟沙星和丹参引起高热

    患者男,78岁.因尿频、尿急、尿痛,伴腰痛3 d,发热2 d,于2003年6月13日入院.既往有多年高血压、膀胱结石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 38.9℃,P 118次·min-1,R 18次·min-1,BP 140/80 mmHg(1 mmHg=0.133 kPa),急性热病容,咽轻度充血.血象:WBC 15.1×109·L-1,N 0.938,Hb 129 g·L-1,PLT 137×109·L-1;尿常规:WBC(+),PRO(+++).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入院当日给予第1组药物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盐酸左氧氟沙星0.4 g,第2组药物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丹参冻干粉针剂1.2 g静滴治疗.输第2组药物约50 mL时,患者突然出现畏寒、寒战,口唇、指端发绀.

    作者:刘海燕;谢建中;刘芳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非甾体抗炎药:产后给药可致高血压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药物引起的5-羟色胺综合征及其治疗

    5-羟色胺综合征(serotonin syndrome,SS)是一种罕见的,由抗抑郁药所致的特异的药物并发症.本文对可导致SS的药物以及SS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作一详细介绍,以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注意.

    作者:黄韶清;邱泽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氨苄西林致多器官损伤

    患者男,25岁.因感冒于2000年6月15日在当地诊所就诊,给予氨苄西林钠5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连续治疗3 d.

    作者:杨蕙榕;施灵波;李慧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培高利特:日常活动时有进入睡眠状态的危险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西布曲明不良反应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参麦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

    例1女,43岁.右乳浸润性小叶癌术后1月余,于2003年12月30日来我院进行第2周期化疗.患者否认既往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体格检查:T 37.0℃,P 78次·min-1,R 20次·min-1,BP 130/80 mmHg(1 mmHg=0.133 kPa),体重60 kg.入院第6天,给予参麦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滴治疗.

    作者:陈燕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格列吡嗪致乳腺增生

    患者男,66岁.因尿频、消瘦、口干、全身无力等症状,来我院就诊.检测尿糖(++),空腹血糖8.3mmol·L-1,诊断为糖尿病.给予格列吡嗪2.5 mg,1次/d口服;黄连素0.5 g,3次/d口服.

    作者:蔡爱平;宋佃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头孢曲松钠致上腹绞痛

    患者女,26岁.因发热2 d,于2003年6月9日入院.查体:T 38.4℃,BP 120/75 mmHg(1mmHg=0.133 KPa),P 80次·min-1,咽部充血,其余未见异常.胸透:双肺未见异常.

    作者:赵大贵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山莨菪碱致荨麻疹

    患者女,25岁,因突发剧烈腹痛来诊.查体:T 36.8℃,P 88次·min-1,R 22次·min-1,BP110/74mmHg,诊断为肠痉挛性腹痛.立即肌肉注射山莨菪碱(654-2)注射液10 mg,10 mim后,腹痛缓解离开医院,约20 min后又来复诊,全身皮肤出现皮疹,奇痒,以头部较多.查体:T 37℃,P 92次·min-1,R 22次·min-1,BP 110/40 mmHg,皮疹直径0.5 cm左右,大的约1 cm,质硬.

    作者:钱淑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氯波必利致焦虑抑郁症

    患者女,50岁.因间歇性上腹部胀痛20年,今年初再次发作,服用多种胃病药治疗无效,于2003年3月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9年前因心动过缓在某医院安装了心脏起搏器,既往无精神病史,有双黄连过敏史.查体:T 36.5℃,P 80次·min-1,BP120/76 mmHg(1 mmHg=0.133 kPa).

    作者:徐运平;唐军建;李修源;李德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头孢氨苄/甲氧苄啶胶囊致过敏反应

    患者女,32岁.因患急性扁桃体炎在家中口服复方头孢氨苄胶囊(头孢氨苄/甲氧苄啶)2粒,根据说明书要求于饭前半小时空腹服用.约20 min后,患者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症状.约1 h后臀部及四肢出现散在红色丘疹,四肢丘疹为黄豆粒样大小,而臀部则为米粒状,药疹部位奇痒难忍,同时感到胸闷气短,出现全身发冷等症状.急送医院抢救.查体:T 38.5℃,P 120次·min-1,R 30次·min-1,BP75/45 mmHg(1 mmHg=0.133 kPa),化验血象正常.立即给予吸氧,地塞米松20 mg静注,异丙嗪50mg肌注,阿司咪唑10 mg口服.约20 min后症状逐渐缓解,5 h后以上症状消失.两个月后又因上呼吸道感染,口服复方头孢氨苄胶囊2粒后,再次出现同样症状.追问病史:患者自诉曾有过磺胺类药物过敏史.

    作者:毕宏文;王晓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学习班、学术会议通知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替勃龙片引发药物性肝炎

    患者女,49岁.因肝功能异常2个半月,于2003年10月1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幼感染乙肝病毒,HBeAg(-),HBV DNA(-),肝功能一直正常.于2003年7月末自觉乏力,7月24日到医院就诊,发现ALT 154 U·L-1,自认为是乙型肝炎活动,口服一般保肝药物治疗.

    作者:赵艳茹;霍敏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硫普罗宁静滴致高热2例

    例1男,63岁.因丙型肝炎后肝硬化(活动性),合并腹水,于2003年6月10日入院.患者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有大量输血史.10年前确诊为丙型肝炎,经治疗好转,但病情反复,逐渐进展为肝硬化并腹水,多次住院治疗.近两次住院时给予硫普罗宁静滴治疗.

    作者:张伟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