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氨苄/甲氧苄啶胶囊致过敏反应

毕宏文;王晓青

关键词:复方头孢氨苄胶囊, 甲氧苄啶, 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 口服, 急性扁桃体炎, 患者, 磺胺类药物, 胸闷气短, 臀部, 四肢, 地塞米松, 阿司咪唑, 异丙嗪, 说明书, 空腹服, 过敏史, 医院, 药疹, 吸氧
摘要:患者女,32岁.因患急性扁桃体炎在家中口服复方头孢氨苄胶囊(头孢氨苄/甲氧苄啶)2粒,根据说明书要求于饭前半小时空腹服用.约20 min后,患者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症状.约1 h后臀部及四肢出现散在红色丘疹,四肢丘疹为黄豆粒样大小,而臀部则为米粒状,药疹部位奇痒难忍,同时感到胸闷气短,出现全身发冷等症状.急送医院抢救.查体:T 38.5℃,P 120次·min-1,R 30次·min-1,BP75/45 mmHg(1 mmHg=0.133 kPa),化验血象正常.立即给予吸氧,地塞米松20 mg静注,异丙嗪50mg肌注,阿司咪唑10 mg口服.约20 min后症状逐渐缓解,5 h后以上症状消失.两个月后又因上呼吸道感染,口服复方头孢氨苄胶囊2粒后,再次出现同样症状.追问病史:患者自诉曾有过磺胺类药物过敏史.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相关文献
  • PubMed资源利用详解(3)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氯波必利致焦虑抑郁症

    患者女,50岁.因间歇性上腹部胀痛20年,今年初再次发作,服用多种胃病药治疗无效,于2003年3月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9年前因心动过缓在某医院安装了心脏起搏器,既往无精神病史,有双黄连过敏史.查体:T 36.5℃,P 80次·min-1,BP120/76 mmHg(1 mmHg=0.133 kPa).

    作者:徐运平;唐军建;李修源;李德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内科系统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调查

    为了解内科系统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我们对珠江医院内科系统住院患者住院期间的ADR发生情况作一调查,具体情况公布如下.

    作者:关英;徐峰;郑彦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连续静滴左氧氟沙星和丹参引起高热

    患者男,78岁.因尿频、尿急、尿痛,伴腰痛3 d,发热2 d,于2003年6月13日入院.既往有多年高血压、膀胱结石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 38.9℃,P 118次·min-1,R 18次·min-1,BP 140/80 mmHg(1 mmHg=0.133 kPa),急性热病容,咽轻度充血.血象:WBC 15.1×109·L-1,N 0.938,Hb 129 g·L-1,PLT 137×109·L-1;尿常规:WBC(+),PRO(+++).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入院当日给予第1组药物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盐酸左氧氟沙星0.4 g,第2组药物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丹参冻干粉针剂1.2 g静滴治疗.输第2组药物约50 mL时,患者突然出现畏寒、寒战,口唇、指端发绀.

    作者:刘海燕;谢建中;刘芳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托吡酯:警惕代谢性酸中毒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参麦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

    例1女,43岁.右乳浸润性小叶癌术后1月余,于2003年12月30日来我院进行第2周期化疗.患者否认既往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体格检查:T 37.0℃,P 78次·min-1,R 20次·min-1,BP 130/80 mmHg(1 mmHg=0.133 kPa),体重60 kg.入院第6天,给予参麦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滴治疗.

    作者:陈燕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9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为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现将197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莲玉;吴永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药制剂致花粉过敏症患者过敏反应7例

    花粉过敏症称为花粉症,是特异性体质吸入空气中某些植物花粉而引起夏秋季发病的急性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具有地区性、季节性和自限性.我院曾有7例花粉过敏症患者在非花粉季节应用中药制剂时,突然发生急性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文;宋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林可霉素致死亡

    患者女,49岁.因牙痛5 d,在家自服中药治疗未见好转,于2003年1月31日零时30分到某医院就诊.无过敏史.

    作者:吴和清;徐媛;易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膦酸盐类抗骨质疏松药的眼部不良反应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替勃龙片引发药物性肝炎

    患者女,49岁.因肝功能异常2个半月,于2003年10月1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幼感染乙肝病毒,HBeAg(-),HBV DNA(-),肝功能一直正常.于2003年7月末自觉乏力,7月24日到医院就诊,发现ALT 154 U·L-1,自认为是乙型肝炎活动,口服一般保肝药物治疗.

    作者:赵艳茹;霍敏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学习班、学术会议通知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氨苄西林致多器官损伤

    患者男,25岁.因感冒于2000年6月15日在当地诊所就诊,给予氨苄西林钠5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连续治疗3 d.

    作者:杨蕙榕;施灵波;李慧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引起过敏反应

    患者男,71岁.主诉咳嗽、咯痰10余年,加重1 d,于2003年1月15日入院.患者10多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白色粘痰,持续1月左右自行好转,此后常因受凉感冒引起咳嗽,咯痰发作,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并逐年加重,服用消炎、止咳药治疗好转.

    作者:孙素馨;孙晓芹;杜小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药物引起的5-羟色胺综合征及其治疗

    5-羟色胺综合征(serotonin syndrome,SS)是一种罕见的,由抗抑郁药所致的特异的药物并发症.本文对可导致SS的药物以及SS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作一详细介绍,以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注意.

    作者:黄韶清;邱泽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金丸与乳癖消片并用致胆汁淤积性肝炎

    患者女,48岁.因体格检查发现乳房肿块,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症,经医生建议,于2002年10月26日开始服用小金丸3g,2次/d;乳癖消片5片,3次/d治疗.12月20日患者出现恶心、尿黄、乏力、食欲减退及胃部不适.

    作者:孟召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头孢曲松过敏致死

    患者女,23岁,因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10余年,加重1d,于2003年10月26日就诊.否认有药物过敏史.查体:T 37.4℃,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及少许湿啰音,心脏浊音界不扩大,HR 110次·min-1,、心律整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不肿大,双下肢无浮肿.血常规:WBC 15.5×109·L-1,N 0.94,L 0.06,Hb 140 g·L-1;血生化:Na+132 mmol·L-1,Cl-96 mmol·L-1,K+4.6 mmol·L-1,BUN138 mmol·L-1.诊断: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

    作者:赵云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苍耳子中毒的救治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s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其别名为谦丝子、胡苍子、饿虱子等,味辛、苦,性温,有毒.苍耳子具有通鼻窍、祛风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头痛、风湿固痹、四肢挛缩、疮疥瘙痒、鼻渊等,临床上用以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气管炎、荨麻疹、泌尿系统感染和腮腺炎等.近年苍耳子中毒的病例屡见报道,本文将有关苍耳子毒理及中毒防治内容作一介绍.

    作者:王佩;刘恩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多西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处理

    多西紫杉醇主要作用于肿瘤细胞的M期,属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抗肿瘤效果与紫杉醇相当,或对部分肿瘤的疗效稍高于紫杉醇.临床上主要用于卵巢癌、转移性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疗效显著.多西紫杉醇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液体潴留、血管性水肿、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等.本文就多西紫杉醇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上采取的预防和常规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吴洪斌;陆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非甾体抗炎药:产后给药可致高血压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