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药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0-5048
  • 国内刊号:32-1157/R
  • 影响因子:0.65
  • 创刊:1956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11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最新资讯
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药科大学
出版地方:江苏
期刊标签:药学
国际刊号:1000-5048
国内刊号:32-1157/R
邮发代号:28-115
创刊时间:1956
发行周期:双月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简介

               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药科大学主办的药学类综合刊物,1956年创刊,双月刊,96页,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合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中药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生物技术、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等学科的原始研究论著。本刊分别被国内权威检索机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列为药学类核心期刊。同时进入“CA千种表”、“国际药学文摘”、Elsevier数据库等国外权威检索数据库。屡获国家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教育部等各种奖项。据中国期刊引证研究报告(2003-2004)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3年的影响因子为0.844,2004年的影响因子为0.810,分别位居高校学报(医药卫生)第1位和第2位。在药学学术期刊中也是名列前茅(分别位居第3位和第8位),在药学期刊界享有较高声誉。本刊突出创新成果、前导预测、科研跟踪、权威评述,具有“药学前沿”、“获奖成果”,“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交流”,“综述”等品牌栏目,因此具有前瞻性、权威性、创新性、实用性、发行数量大、出版周期短的特点。本刊坚持以高学术品味示人,为医药科技人员报道新成果、提供新思路、应用新方法、开拓新视野架起了科技交流的桥梁。                

栏目设置

药学前沿、论文、综述

杂志收录/荣誉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际药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医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被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1992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投稿要求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社征稿要求

  1稿件受理和注意事项

  1.1本刊设药学前沿、获奖成果、论文、简报、技术交流、综述、论坛等栏目。论文一般在6000~8000字,简报、技术交流一般在4000字内;综述一般不超过8000字,引用文献中近5年发表的应占70%以上,并结合本人工作提出见解。

  1.2 作者可以通过登录我刊网站的稿件处理系统上传稿件,来稿须附作者单位介绍信(本校论文须经科技处审查),来稿请勿一稿多投(以研究快讯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过的论文,可在充实内容后以研究论文发表),文责自负。本刊稿件免收审理费。

  1.3 来稿须注明通信作者,用上标“* ”标注在作者署名后,并在首页脚注处注明其电话、传真和E-mail。基金资助论文请提供相关证明的复印件,并在首页脚注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在英文关键词后注明基金名称(英文)和项

  目编号。例:

  *通信作者 Tel:025-83271566E-mail:xuebao@cpu.edu.cn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9637050)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59637050)

  1.4 来稿进入审稿程序后,一般2个月内通知作者稿件审理情况。投稿后2个月未收到通知者,请直接与编辑部联系。基金资助论文在符合发表的条件下可优先录用,国家重大项目基金论文可进入快速评审通道,并尽快发表。

  1.5 需作修改的稿件,请作者按照退修通知要求修改并逐项加以说明。请将修改稿连同修改说明发至本刊稿件管理系统。退修时间超过60天,则按新稿处理。

  1.6 来稿是否采用,均由本刊编委会最终审定。本编辑部对来稿可作文字上的修改、删节,涉及内容的重大修改须征得作者同意。文稿刊用前,编辑部与作者签署论文出版合同。为扩大学术交流渠道,本刊被国内外著名数据库收录。稿件一经录用,将同时被数据库收录,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收录,请在投稿时声明,否则将视为同意。

  2文稿要求

  2.1 文题 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反映文章的主旨。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和商品名称,尽可能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2.2 作者 署名仅限在选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具体研究工作和撰写文稿等方面作出主要贡献,并能就论文内容进行答辩者,一般不超过6人。为本文提供帮助的其他人可写在致谢项下。请标明作者的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

  2.3 摘要 论文需要同时提供中文和英文摘要。摘要以提供论文的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论述研究目的、采用的方法原理和结论,具有相对独立性。中文和英文摘要均要求采用报道性摘要。具体要求:中英文摘要均为一段式,内容比较具体,一般需要列举关键数据。中英文摘要内容基本一致,中文摘要以3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可略详。

  2.4 关键词 一般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相对应。

  2.5 引言 概述课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创新之处。

  2.6 材料 动植物、微生物应注明拉丁学名、植物标本应注明鉴定人和存放地。实验动物应注明清洁等级和合格证号。当实验以人或动物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当声明,只有符合机构责任委员会的伦理(道德)标准或依照1975年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1983年修订),才能进行人体实验。其他主要材料、仪器应说明品种、来源、规格、型号、产地。

  2.7 方法 尽量简单明了,便于他人重复实验。一般方法可引文献,如有改进的地方应重点突出,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

  2.8 结果和讨论 重点叙述本文研究的结果,新发现及得出的结论与观点。讨论中不重复引言和结果中已叙述的内容。

  2.9 图表 能用文字说明的问题,尽量不用图表。同一数据不要同时用图和表表示。图表一律用英文表达。表采用“三线表”。图中坐标的量和单位符号标于坐标轴外侧。照片要求清晰,尽量用黑白照片。

  2.10 结构式和反应式 结构式不要夹杂于行文中,而应以相应的化学名称或分子式表示。反应式转行时应在反应方向符号等处转行。请尽量采用ChemDraw软件绘制反应式。

  2.11 数字 凡是可以用阿拉伯数字且使用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并应注意有效数字的使用。平均数应写出标准差。百分数范围20%~30%不能写成20~30%。统计学显著性用“*P<0.05,**P<0.01,***P<0.001 vs A”表示。

  2.12 单位和量 严格执行GB 3100-3102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量的符号一律采用斜体,如:相对分子质量(Mr),吸收度(A),浓度(c),时间(t),等。量值的单位,一律使用国际符号,并用正体,如:1M HCl应为1 mol/L HCl,转速rpm应为r/min。量值和单位间空格。图表中用符号表示数值的量和单位时,采用量与单位相比的形式,如t/min,c/(mol/L)。在一个组合剂量单位代号内,不得有一条以上的斜线,如mg/kg/d应写成mg/(kg·d)。

  2.13 代号和缩写 文中可使用国际代号和缩写,例如:1秒:1 s;2分钟:2 min;3小时:3 h;4天:4 d。相对标准偏差RSD,静脉注射iv,肌肉注射im,腹腔注射ip,皮下注射sc,灌胃ig,口服po。

  2.14 药名中文药名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为准。英文药名尽量与国际通用名称一致,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INN)。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用批准的药名。药名较长时可缩写,但首次出现时应予以注明。药名应少用代号,不用商品名。

  2.15理化数据表示法 请参照以下写法:……得白色结晶(1.8 g,76.0%):mp 209~211 ℃(EtOH/Et2O);[α]20D-141.30°(c0.403,CHCl3):Anal. C21H25O22Cl,C 72.51,H 7.31,Cl 10.32(Req. C 72.89,H 7.31,Cl 10.29);TLC Rf 0.44(CHCl3-EtOH,9∶1);UV(CH3OH)λmax284(lg ε 4.42)nm; IR(KBr,ν): 3 370,3 000,2 200,1 600 cm-1;1H NMR(CDCl3,300 MHz)δ:0.94,1.16(6H,s,C18和C19-CH3),5.59(1H,s,C6-H),6.16(2H,s,C4-H,C7-H);MS m/z 343(M)+。

  2.1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在文内按论文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2][3-5],标在相应文字的右上角。为利于计算机处理和保证数据库准确检索与统计的原则,须用文献类型标识标注参考文献的类型。电子文献被引用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网上期刊(J/OL)。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发文量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LC-MS法测定健康受试者口服盐酸班布特罗后血浆中特布它林的浓度

    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口服盐酸班布特罗后血浆中特布它林浓度LC-MS测定方法.方法:血浆中特布它林溶剂提取后采用选择性离子检测方法测定其血药浓度,10%Na2S2O5溶液作为酶抑制剂.结果:特布它林的线性范围为0.1 ng/ml~20.0 n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0%,方法的回收率为79%~90%.结论:该测定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血浆样品的要求,可以运用于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

    作者:张亮;顾明;王颖;盛龙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负性共刺激分子B7-H4赋予肾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通过RT-PCR方法克隆出人野生型负性共刺激分子B7-H4基因,将目的片段双酶切(EcoR Ⅰ和BamH Ⅰ)后,与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连接,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B7-H4-WT并进行鉴定;然后用定点突变法构建B7-H4核定位序列突变体基因,再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B7-H4-NLS-MT;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载体导入786-O细胞,CCK8法研究转基因细胞株的增殖率及对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阿霉素和顺铂的耐药性.结果显示:B7-H4野生型转基因细胞株相较于空白质粒组,可有效促进786-O细胞增殖,并赋予786-O细胞对3种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与空白质粒组相比,对5-氟尿嘧啶的耐药倍数为2.06,对阿霉素的耐药倍数为1.81,对顺铂的耐药倍数为1.72.机制研究显示B7-H4野生型可赋予肿瘤细胞抗凋亡作用,1.25 μg,/mL 5-氟尿嘧啶引起B7-H4 WT/786-O的细胞的凋亡率是20.2%,而Mock/786-O和B7-H4 NLS/MT/786-O细胞的凋亡率分别是41.1%和35.1%.说明B7-H4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凋亡赋予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当B7-H4核定位序列被突变后,这些功能都消失,说明B7-H4促肿瘤细胞增殖、赋予其多药耐药性的功能与其核定位序列密切相关.

    作者:李金美;宋慧;练启慧;陈敏吉;章良;谢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多糖锚定修饰紫杉醇-阿霉素复方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采用薄膜分散-硫酸铵梯度法制备了紫杉醇-阿霉素复方脂质体,并以N-十二烷基-O-羟乙基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锚定修饰,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粒径及表面电荷,数字酸度计及渗透压测定仪检测其pH及渗透压,HPLC法测定并计算两种药物包封率、渗漏稳定性、血浆稳定性及体外释放行为.所制备的多糖锚定修饰复方脂质体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在150 nm左右,pH为5.3~6.1,渗透压为820~870 mOsm/kg,对两种药物皆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均大于90%),且和非多糖锚定修饰脂质体相比,药物泄漏率显著降低,血浆稳定性显著提高,缓释能力增强,且在肿瘤模拟pH环境比血液pH环境具有更快的释药速度.本研究制备的多糖修饰复方脂质体具有优良的药物负载、稳定性及缓释能力,在临床联合化疗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作者:郝静梅;王卉;李琼;朱靓;张勇;霍美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灯盏花素前体纳米脂质体的质量评价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前体纳米脂质体的性质,建立其质量评价方法.方法:考察了该脂质体的形态、粒径分布、多分散系数、Zeta电位、含量、pH值、包封率、稳定常数Ke、沉降稳定性、血管刺激性及溶血毒性.结果:灯盏花素纳米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20.2 nm,多分散系数为0.552,Zeta电位为-74.5 mV,包封率均大于70%,稳定性较好,可安全用于静脉给药.结论:上述方法适用于灯盏花素前体纳米脂质体的质量评价,可有效地反映该脂质体的性质.

    作者:熊非;朱家壁;汪豪;华小兵;王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4-苯基-吡咯并[2,3-d]嘧啶类JAK2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活性

    以JAK2激酶抑制剂鲁索替尼(ruxolitinib)为先导化合物,应用分子杂交的药物设计原理,通过结构修饰改造,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的4-苯基-吡咯并[2,3-d]嘧啶类衍生物并进行初步的体外活性评价.以4,6-二羟基嘧啶为起始原料,依次通过Vilsmeier-Haack反应、SNAr取代、成环、脱水、Suzuki偶联、酰基化等多步反应终合成得到12个目标化合物(12a ~ 121),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HRMS确证.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JAK2激酶活性、GM-CSF诱导的TF-1细胞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12b、12e和12h)具有一定程度的JAK2抑制活性;采用MTT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JAK2非依赖性A549细胞的抗增殖能力,结果显示,该类化合物A549细胞表现出良好的增殖抑制活性,尤其是化合物12c(IC50 =0.12 μmol/L)活性强,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研究开发价值.

    作者:刘晓飞;王庭芳;鞠曹云;张灿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蛋白保护剂对蛇毒抗肿瘤活性物质ACTX-6的保护作用

    目的:找到一种冻干赋形剂, 能有效用于蛇毒中抗肿瘤活性物质ACTX-6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原理和方法,以海藻糖、丙氨酸、NaCl作为冻干赋形剂的组成,筛选了它们的配比,考察样品冻干后的电泳区带和细胞毒性.结果:所找到的赋型剂的配方不仅可以使ACTX-6在冻干后电泳区带和细胞毒性都不改变,并且能够明显改善样品蛋白对动物的毒性,腹腔注射的LD50在加了保护剂后得到提高,静脉给药时局部组织坏死现象得到改善.

    作者:章良;韦利军;黄凤杰;吴梧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西红花苷大鼠小肠吸收研究及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西红花苷(crocin)类化合物是西红花(Stigma croci)中的一种水溶性胡萝卜素类化合物西红花酸与不同糖结合而成的一系列酯苷,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等多种药理作用[1].本文拟研究西红花苷在小肠不同部位的吸收情况,测定西红花苷-1在正辛醇/水中的油水分配系数,从而为制备有效的西红花苷制剂提供处方依据.

    作者:金玉燕;张钧寿;张瑛;张玉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基于高分辨质谱和代谢组学技术对不同银杏叶制剂差异成分的快速分析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HPLC-Q/TOF-MS),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比较银杏叶制剂组成成分的差异,包括银杏叶滴丸、银杏酮酯滴丸、银杏叶提取物片.采用XSELECT HSS T3色谱柱(4.6 mm×150 mm,3.5μm),以0.1% 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柱温为40℃ 进行色谱分离,采用ESI-Q/TOF检测,负离子模式扫描.采用偏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PLS-DA)进行数据统计,比较不同银杏叶制剂中的差异成分.结果表明,采用高分辨质谱鉴定了21种银杏叶提取物片与银杏叶滴丸的差异成分,其中滴丸中含量大于银杏叶提取物片的有7种,主要是黄烷醇类化合物,银杏叶提取物片中含量大于滴丸的有14种,多数是有机酸类化合物.鉴定了银杏叶滴丸与银杏酮酯滴丸的12种差异成分,其中银杏叶滴丸中含量大于酮酯滴丸的有7种,主要是黄烷醇类化合物,酮酯滴丸中含量大于银杏叶滴丸的有5种,主要是金松双黄酮和有机酸.结果阐明了不同厂家的银杏叶制剂之间的差异物质,为建立更完善的银杏制剂质控标准提供了科学指导.

    作者:曹国秀;陆文捷;叶慧;田扬;郝海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当归芍药散对β-淀粉样蛋白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Danggui Shaoyao San,DSS)对β淀粉样蛋白(A3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含DSS脑脊液(CSF-DSS)与含DSS人工脑脊液(ACSF-DSS),应用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和比色法测定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10 μmol/L Aβ25-35可显著降低PC12细胞活力及CAT活性;5 mg/L ACSF-DSS和0.93 g/kg-0.5%、1.86 g/kg-11.0%CSF-DSS均可显著提高细胞活力与CAT活性.结论:DSS可能通过提高CAT活性而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林志宏;严永清;朱丹妮;余伯阳;王秋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咳停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急咳停颗粒中挥发油的佳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方法:正交实验法,考察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得率2个指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验证包合物.结果:优选出包合工艺为:挥发油∶β-环糊精(β-CD)为1∶10,β-CD∶水为1∶12,包合温度40 ℃,包合时间3 h,挥发油利用率为90%,包合物得率为86.5%.结论:此工艺使液态变固体,减少挥发油的挥发,便于制粒并适合大生产.

    作者:李丰文;娄敏;朱兴祥;李荣生;沈建方;张英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baiqian** 的反馈: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小鲸** 的反馈: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迷途风雨** 的反馈: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康新隆** 的反馈: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haiyu** 的反馈: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嘟噜噜~** 的反馈: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明哥** 的反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谢正勇** 的反馈:

请问一下,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