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露梅提取物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

李美华;王渭清;曾阳;郭凤霞;严培瑛;李锦萍

关键词:金露梅, 提取物, α-淀粉酶, α-葡萄糖苷酶, 醛糖还原酶, 餐后血糖
摘要:通过 α-淀粉酶抑制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研究金露梅水提物及95% 甲醇提取石油醚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水层部位对 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醛糖还原酶的抑制活性作用;通过糖耐量实验测定金露梅提取物对小鼠餐后血糖的影响.结果显示,金露梅水提物及95% 甲醇提取石油醚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 α-淀粉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432、1.193、0.507 mg/mL;对 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分别为0.164、0.768、0.466 mg/mL;对醛糖还原酶的IC50分别为0.742、2.158、1.098 mg/mL.结果表明,金露梅水提物和金露梅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 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醛糖还原酶的抑制活性较高.同时,金露梅水提物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均能显著降低小鼠的餐后血糖水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金水宝胶囊对尘肺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通过建立大鼠尘肺模型,探讨金水宝胶囊改善呼吸功能及肺组织病变的相关机制.通过气管注射石英粉尘建立大鼠慢性尘肺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灌胃给予金水宝胶囊600、300 mg/kg,每天1次,连续6个月.给药的第1、3、6月,各组分别取6只大鼠,进行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免疫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等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在6个月试验期间,金水宝胶囊高剂量对于各时间点血浆黏度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对全血黏度有部分改善作用.金水宝胶囊可降低血清TGF-β、TNF-α 和IL-6等炎症因子水平(P<0.05,P<0.01),高剂量能显著降低血清CD4+/CD8+水平(P<0.05,P<0.01).金水宝胶囊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MDA水平,并升高SOD活力(P<0.05),具有剂量相关性.金水宝胶囊剂量依赖性降低模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数量(P<0.05,P<0.01).金水宝胶囊高剂量全部试验周期内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T、NO和PC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P<0.01),而低剂量第1月具有部分改善作用,而3月后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的改善作用.阳性药汉防己甲素片对炎症相关指标具有较好改善作用,但对于血流变和氧化应激指标则未见明显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金水宝胶囊对于尘肺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涉及血液黏度、全身及肺组织炎症反应、血管内皮损伤、机体氧化应激状态、肺组织纤维化等多方面的作用机制.

    作者:刘薇;蒋舒凡;涂雷;胡伟燚;王涛;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大黄及牛黄解毒片大鼠给药后血浆中大黄活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考察大黄及牛黄解毒片给药后大黄活性成分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差异.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大黄生药材96 mg/kg(含总蒽醌1.83 mg/kg,相当于大黄酸0.28 mg/kg、大黄素0.30 mg/kg、大黄酚0.81 mg/kg、芦荟大黄素0.23 mg/kg及大黄素甲醚0.20 mg/kg)及牛黄解毒片250 mg/kg(含总蒽醌与大黄生药材等量,相当于大黄酸0.33 mg/kg、大黄素0.38 mg/kg、大黄酚0.71 mg/kg、芦荟大黄素0.24 mg/kg及大黄素甲醚0.17 mg/kg),血浆经甲醇沉淀后,采用LC-MS/MS法测定大黄活性成分血药浓度,WinNonlin 7.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大鼠灌胃大黄及牛黄解毒片后,大黄酸的cmax分别为(121±103)及(474±251)μg/L,AUC0-t分别为(275±176)及(406±194)μg·h/L;大黄酚异构体的cmax分别为(2325±1390)及(3580±2169)μg/L,AUC0-t分别为(8170±2661)及(8856±4023)μg·h/L;仅在牛黄解毒片给药大鼠血浆中检测出大黄素,且牛黄解毒片给药后大鼠血浆中大黄酸的cmax?AUC 及t1/ 2 ,大黄酚异构体的Vd 及CL 与单味大黄相比显著增加,大黄酚异构体的tmax显著下降.实验结果表明,牛黄解毒片复方配伍增强了大黄活性成分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利用,改变了大黄活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行为.

    作者:刘玥昕;吴骁;关蓉;杭太俊;宋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蓝桉果实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

    采用硅胶、制备型HPLC等柱色谱方法对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鞣花酸(1),3-O-甲基鞣花酸4′-O-α-L-吡喃鼠李糖苷(2),valoneic acid dilactone(3),8-β-C-葡萄糖基-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4),6-β-C-葡萄糖基-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5),8-β-C-glucopyranosyl-5,7-dihydroxy-2-isobutylchromone(6),8-β-C-glucopyranosyl-5,7-dihydroxy-2-isopropylchromone(7),quercetin 3-O-β-D-glucopyr-anoside(8),quercetin 3-O-β-D-glucuronide-6″-methylester(9),(+)-lyoniresin-4-yl-β-D-glucopyranoside(10),cypellocarpins A(11),eucaglobulin 1(12).化合物3~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Pham Thi Anh;李君彦;张宝宝;汪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金露梅提取物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

    通过 α-淀粉酶抑制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研究金露梅水提物及95% 甲醇提取石油醚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水层部位对 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醛糖还原酶的抑制活性作用;通过糖耐量实验测定金露梅提取物对小鼠餐后血糖的影响.结果显示,金露梅水提物及95% 甲醇提取石油醚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 α-淀粉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432、1.193、0.507 mg/mL;对 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分别为0.164、0.768、0.466 mg/mL;对醛糖还原酶的IC50分别为0.742、2.158、1.098 mg/mL.结果表明,金露梅水提物和金露梅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 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醛糖还原酶的抑制活性较高.同时,金露梅水提物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均能显著降低小鼠的餐后血糖水平.

    作者:李美华;王渭清;曾阳;郭凤霞;严培瑛;李锦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硝苯地平骨架型缓释微丸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其 与CYP3A4代谢酶活性的关系

    考察自制硝苯地平骨架型缓释微丸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并研究其与CYP3A4代谢酶活性的关系.首先建立用于CYP3A4活性测定的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鼠尿中的6β-羟基氢化可的松(6β-OHF)和氢化可的松(FC)含量;以尿液中6β-OHF和FC之比作为活性指标.以FC为探针,测定10只大鼠体内的CYP3A4酶活性;然后建立硝苯地平大鼠体内的分析测定方法,以市售硝苯地平片为参比制剂进行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同时研究CYP3A4酶活性与硝苯地平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性质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0只大鼠CYP3A4酶活性为0.271±0.129;自制硝苯地平骨架型缓释微丸c max显著降低约70%,tmax显著增加约400% 、t1/2和MRT增加约230%,AUC0-∞ 无显著差异.硝苯地平缓释微丸与市售制剂相比,在大鼠体内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且CYP3A4酶活性会影响其药代动力学行为.

    作者:张瑞卿;杨文倩;余裕炳;涂家生;孙益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TAT-FGF21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纯化及神经保护活性

    为了提高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的脑内分布而设计TAT-FGF21融合蛋白并探讨其神经保护活性.通过构建pET28a-TAT-FGF21重组质粒,并转化至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菌,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通过镍离子金属鳌合亲和层析介质(Ni-NTA)亲和色谱柱分离纯化获得TAT-FGF21融合蛋白.随后利用Aβ25-35诱导SH-SY5Y细胞损伤模型,并以TAT-FGF21融合蛋白进行干预.MTT法检测TAT-FGF21对Aβ25-35致SH-SY5Y细胞活性下降的干预作用;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TAT-FGF21对Aβ25-35致SH-SY5Y细胞内活性氧生成增加的干预作用;JC-1荧光探针法检测TAT-FGF21对Aβ25-35致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异常下降的干预作用.结果显示,TAT-FGF21能够提高SH-SY5Y细胞活性、降低SH-SY5Y细胞内ROS生成水平、提高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提示TAT-FGF21可以通过缓解氧化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陈苏婷;陈松;高向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五元杂环并嘧啶类MTH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在MTH1抑制剂TH287的基础上,采用闭环、骨架跃迁和生物电子等排等药物设计策略,结合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设计并合成了17个五元杂环并嘧啶类目标化合物(I1~10,II1~7).采用孔雀石绿显色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MTH1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MTH1抑制活性,其中7个化合物的(I3,I4,I7~9)IC50低于1μmol/L,可以作为新型MTH1抑制剂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王蕾;马俊;顾梦月;狄蓉蓉;刘煜;赖宜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国药科大学2018年1~6月获授权专利情况(2)

    作者:《中国药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肿瘤联合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免疫检查点是免疫系统中抑制性的信号通路,通过与共刺激分子保持平衡,维持对自身组织的耐受,避免自身免疫反应.肿瘤的发生伴随着共抑制分子与相关配体的上调,引起T细胞功能衰退或耗竭,从而发生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针对抑制性受体与配体开发单抗药物,调节T细胞活性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已经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对免疫调节信号通路采取联合治疗也体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本文对肿瘤联合免疫治疗方案与协同作用评价进行综述,并对联合免疫治疗的可行性及免疫方案的选择进行展望.

    作者:张瑞;江涛;曾添筑;姚文兵;高向东;田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评估淀粉样蛋白引起的 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建立时间序列模型评估 β-淀粉样蛋白(Aβ)引起的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探讨相关标记物对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影响和贡献程度.将永生化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D3)与2.5μmol/L Aβ 共同孵育,在2,4,6,8,10,12,14,16,18,20,22,24 h分别测定胞浆Ca2+、线粒体膜电位(MMP)、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和细胞活力,借助时间序列模型探讨相关标记物对细胞损伤的影响和贡献程度.脉冲响应分析表明,给胞浆Ca2+一个正冲击后,细胞活力被抑制并持续走低;给eNOS和MMP一个正冲击后,细胞活力上升,并在早期上升速度较快,晚期上升速率有所下降.方差解析表明胞浆Ca2+水平在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占主要作用,且这种影响随着疾病进程的发展而下降.结合模型研究推断在损伤早期干预Ca2+通道有可能改善Aβ 引起的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作者:朱成燕;刘昊晨;何华;柳晓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百部汤对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研究百部汤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的抑制作用.一次性气管滴注博来霉素建立肺纤维化小鼠模型,每天灌胃给予百部汤1次,连续给药14 d,以尼达尼布作为阳性对照.分离肺组织,计算肺系数,测定羟脯胺酸含量,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情况.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体重下降,肺系数、羟脯氨酸含量、肺组织炎性、胶原等指标均明显升高;百部汤醇提物和水提物均有改善各项病理指标的作用或趋势,表明二者均有改善小鼠肺纤维化的作用,但醇提物效果优于水提物;而由不同化学型(分别主含新对叶百部碱、对叶百部碱和百部新碱)对叶百部组成的百部汤均可显著降低羟脯氨酸含量、减少肺组织胶原沉积,且其影响程度无明显区别,说明不同主成分对叶百部为君药组成的百部汤均能够明显改善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谢伟娜;丁奇;孙静;张朝凤;张勉;许翔鸿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青钱柳和桑叶配伍组方的降血糖作用

    为考察青钱柳和桑叶组方的降血糖作用及安全性,以高热能饲料联合小剂量四氧嘧啶(alloxan,ALX)构建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各组大鼠分别给予蒸馏水(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Met)、青钱柳水提物(CP)、桑叶水提物(ML)及不同比例的青钱柳和桑叶组方药物(CM1、CM2、CM3),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糖耐量以及肝肾功能指标等,评价受试样品的降血糖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显示青桑组方药物组(CM1、CM2、CM3)大鼠的空腹血糖较模型组分别下降21.64% 、16% 、12.55%,其中CM1组空腹血糖、糖耐量以及胰腺组织形态显著改善,降血糖作用较优.桑叶水提物组(ML)及青桑组方药物组(CM3)与模型组相比,其TC、LDL-C指标显著下降(P<0.05),说明其有助于糖尿病大鼠血脂水平调控.各受试药物组对肝功能指标无不良影响,肾功能指标相较于模型组下降明显,说明其具有一定缓解肾损伤的作用.以上结果提示青桑组方药物可明显降低血糖,调节糖脂代谢,安全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盛雪萍;赵梦鸽;蒋翠花;张健;殷志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于高分辨质谱和代谢组学技术对不同银杏叶制剂差异成分的快速分析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HPLC-Q/TOF-MS),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比较银杏叶制剂组成成分的差异,包括银杏叶滴丸、银杏酮酯滴丸、银杏叶提取物片.采用XSELECT HSS T3色谱柱(4.6 mm×150 mm,3.5μm),以0.1% 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柱温为40℃ 进行色谱分离,采用ESI-Q/TOF检测,负离子模式扫描.采用偏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PLS-DA)进行数据统计,比较不同银杏叶制剂中的差异成分.结果表明,采用高分辨质谱鉴定了21种银杏叶提取物片与银杏叶滴丸的差异成分,其中滴丸中含量大于银杏叶提取物片的有7种,主要是黄烷醇类化合物,银杏叶提取物片中含量大于滴丸的有14种,多数是有机酸类化合物.鉴定了银杏叶滴丸与银杏酮酯滴丸的12种差异成分,其中银杏叶滴丸中含量大于酮酯滴丸的有7种,主要是黄烷醇类化合物,酮酯滴丸中含量大于银杏叶滴丸的有5种,主要是金松双黄酮和有机酸.结果阐明了不同厂家的银杏叶制剂之间的差异物质,为建立更完善的银杏制剂质控标准提供了科学指导.

    作者:曹国秀;陆文捷;叶慧;田扬;郝海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纳米载药系统靶向肿瘤微环境治疗策略

    肿瘤的发生通常被认为是内在遗传物质与机体的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肿瘤的发生、生长、侵袭和转移的过程中,肿瘤微环境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不仅提供了一个肿瘤细胞浸润的场所,还促进肿瘤与其进行酶和细胞因子等物质的交换,帮助肿瘤细胞增殖、分化、自我更新,同时改变宿主的微环境,因此靶向肿瘤微环境的治疗是一种重要手段.随着近年来纳米给药技术发展迅速,给肿瘤的诊断治疗带来新的途径,但肿瘤血管异常、间质压力高等微环境因素限制了纳米给药系统的传递效果,纳米粒表面化学也正从传统的合成聚合物发展到更多的生物激发策略.本文主要从肿瘤微环境的相关靶点及不同类型纳米载药系统靶向策略进行详细综述,并提出了改善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的方法与思考.

    作者:宋柯;潘昊;韩嘉艺;陈立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Methyl Xestospongoate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活性

    设计、合成了52个Methyl Xestospongoate类似物并初步研究了其抗肿瘤活性.以炔基甲酯和二炔为原料,经过Cadiot-Chodkiewitz偶联和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了52个Methyl Xestospongoate类似物4(a~m)7(a~m),并利用1 H NMR、13 C NMR和HREI-MS法确定其结构,采用CCK-8法测定了部分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6k对A549和P-388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9.36和9.62μmol/L.

    作者:孙冬宇;龚景旭;李序文;韩冠英;郭跃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国药科大学2018年1~6月获授权专利情况(1)

    作者:《中国药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丙氨酸依赖型转氨酶高通量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本研究以来源自Vibrio fluvialis JS17的丙氨酸依赖型转氨酶VfTA为研究对象,偶联丙酮酸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建立了一种基于反应液颜色变化的转氨酶活性测定新方法,反应条件优化后,考察了VfTA活力单位数与反应液400 nm处吸收度的线性关系,并将此法用于商业化转氨酶ATA117活力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法对转氨酶VfTA的活力检测限可达0.45 U/mL,对ATA117的活力检测限可达0.5 U/mL,并且可根据反应液颜色深浅初步判断酶活力情况.

    作者:刘欢;吴旭日;陈依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于污水分析法的毒情评估研究及应用进展

    毒品在吸食或使用后,通过粪便、唾液、尿液等途径排泄进入排水系统,并终流向污水处理厂,通过测定进厂污水中毒品和其代谢物的含量,并终反推得出人均毒品消耗量,可以对某一区域或时间段的毒情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对区域毒情进行预警,这种方法又被称为污水分析法.本文对污水分析法的原理、步骤、不确定性因素和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污水分析法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污水分析法评估毒情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侯臣之;花镇东;徐鹏;苏梦翔;狄斌;王优美;徐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药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