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009-4393
  • 国内刊号:11-4449/R
  • 影响因子:1.12
  • 创刊: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北京
  • 全年订价:98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曾获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奖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当代医学杂志   2017年2期文献
  • 益气化瘀补肾汤加减辨治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益气化瘀补肾汤加减辨治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8例慢性肾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化瘀补肾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利用x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免疫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BUN、Scr、红细胞流变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化瘀补肾汤加减辨治慢性肾炎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肾炎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细胞炎性因子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 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18(IL-18)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AURI患者共9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4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血清PCT、CRP及IL-18水平,检测阳性率;细菌感染组在治疗前后血清PCT、CRP及IL-18的含量水平变化,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给予处理.结果 血清PCT、CRP、IL-8比较:对照组与病毒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病毒组和对照组低于细菌组(P<0.05);PCT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好;观察组各炎症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后1 d、3 d、7 d,血清PCT、CRP及IL-18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且在第7天各指标的含量处于低.结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PCT、CRP及IL-18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血清PCT诊断细菌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勇;刘珍珍;李焕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呼吸 衰竭的疗效评价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呼吸衰竭的疗效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的76例AE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利用x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有效组的pH值(7.35±0.02)、PaO2(67.02±6.37)均明显高于无效组,PaCO2(71.06±9.59)均明显低于无效组,RR(22.75±6.58)、HR(97.33±5.94)均低于无效组,有效组治疗前后的CPIS均低于无效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6分组和>6分组的有效率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可作为NIPPV治疗AECOPD呼吸衰竭疗效的有效预测指标,简化CPIS<6分说明NIPPV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牛继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 功能的改善效果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借鉴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4年11月永康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为期1个月的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在开始康复训练之前、训练的第15天和后一天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做观察记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未经早期康复治疗时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评分普遍较低,经过训练15天后,观察组患者的CSS评分(13.51±1.65)分、MMSE评分(22.63±1.72)分和MBI评分(53.60±5.1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患者在经过1个月的训练后,其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都得到较好的改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度患者对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有着明显的改善效果,减缓神经功能的缺损症状,促使神经功能早期恢复,使患者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

    作者:田旭川;陈超;应勇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来宾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及其红细胞参数特点研究

    目的 探究来宾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情况以及红细胞参数的特点,为来宾地区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收集来宾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标本,共收集到2000例,其中成人诊断标本为1500例,儿童诊断标本为500例,用扩增法对常见的来宾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进行检验,对突变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以及CD41-42杂合子进行相应的分析.采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 探究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体积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调查数据显示,含CD41-42基因型为142例,其低频携带率达到了7.1%,CD41-42杂合子为108例,占5.4%;CD41-42复合α地中海贫血为27例,占1.35%,CD41-42复合β地中海贫血为12例,占0.06%.且CD41-42复合α地中海贫血成人的基因携带与儿童的基因携带状况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D41-42复合β地中海贫血基因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基因携带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宾地区CD41-42β地中海贫血中CD41-42杂合子较为常见.且CD41-42杂合子能够与其他地贫突变合并存在,使红细胞参数出现明显的差异.且人们的性别、年龄与CD41-42基因携带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蒙顺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诊输液中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采取的护理对策,以达到保证临床安全用药的目的.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6月急诊输液室发生的不良反应76例来进行分析.结果 48例属于过敏,11例配伍禁忌,10例属于用药出现的药物性皮疹等不良反应,6例药物本身纯度问题,1例用药方式错误静滴误用静注.结论 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相关药学知识,正确判断用药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保证临床的安全用药.

    作者:严惠兰;朱晓燕;孔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胆结石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 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胆结石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胆结石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并详细记录两组手术指标,并评价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利用x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62.18±6.54)min、手术出血量(34.29±4.13)mL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腹痛缓解时间(48.28±5.12)min、肛门排气时间(20.14±5.14)h及住院时间(4.18±1.23)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结石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疗效较好,具有微创、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常亮;曹圃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7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访1年,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的差异,利用x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研究组患者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8.4±1.5)周、住院时间(12.6±2.5)d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94.9%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情况2.6%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确切,操作简单,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强;张敏;黄志荣;章智华;王高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 损害程度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康复期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为临床症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各50例,采用数字符号、视觉再生、数字广度、连线测试、韦氏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等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利用x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双相障碍组在数字符号(37.31±12.83)、视觉再生倒背评分(7.58±3.05)大于精神分裂症组,WCST中分类个数(4.12±2.04)大于精神分裂症组,WCST中错误数(15.88±7.85)及持续错误数(8.67±3.49)少于精神分裂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期的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仍然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相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轻.

    作者:黄晓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0例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患儿,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常规组和个体化组,各40例.其中常规组患儿施行常规急救治疗,个体化组患儿给予个体化急救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再次抽搐发生率.结果 经过数据统计发现,个体化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再次抽搐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中给予个体化急救治疗,有助于促进体温和惊厥症状快速恢复,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再次抽搐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食管吞钡检查与颈椎椎间盘CT扫描对食管型颈椎病 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 对比食管吞钡检查与颈椎椎间盘CT扫描对食管型颈椎病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食管型颈椎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使用食管吞钡以及颈椎椎间盘CT扫描进行诊断,与病理诊断对比,探究临床诊断准确率与误诊率.结果 在食管吞钡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可见到食管粘膜规则,管壁部分有充盈缺损和弧形压迹;在CT的检查过程中可以见到椎体前缘的骨赘形成和骨质增生现象.经食管吞钡检查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6.25%,误诊率为3.75%,经颈椎椎间盘CT扫描诊断患者的临床误诊率为13.75%,准确率为86.25%,两种诊断方式的误诊率及准确率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食管吞钡方法 进行检查和使用颈椎椎间盘CT扫描的患者相比,使用食管吞钡进行检查既简便安全,而且还能符合食管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诊断要求,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向海鸿;陈涛;程功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帕罗西汀和西酞普兰对急性应激障碍疗效的 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和探讨帕罗西汀和西酞普兰针对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疗效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急性应激障碍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急性应激障碍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药物区别将患者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各15例,两组患者临床应用心理疗法和常规治疗均相同,其中观察A组患者给予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观察B组患者给予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宗氏焦虑量表(SDS)和宗氏抑郁量表(SAS)评估,对比分析结果 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观察A组和观察B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B组患者评分降低幅度明显大于观察A组患者(P<0.05).结论 针对急性应激障碍患者应用西酞普兰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冯灵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联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研究腹腔镜联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 ,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两组患者均进行术前的新辅助化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开腹手术,观察组则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术中出血量及保肛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对照组为26.7%,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x2=4.3200,P=0.0377).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66.5±9.1)mL,保肛率为56.67%,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93.4±10.2)mL,保肛率30.00%,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10.7787,P=0.0000),保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3439,P=0.0371).结论 腹腔镜联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何若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乙肝患者病毒学检验的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乙肝患者进行病毒学检验,从而提高乙肝病毒的诊断率.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5月吉林市肛肠医院进行乙肝病毒患者的血液标本322例进行乙肝病毒的两对半检验,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乙肝感染以及疾病的传染性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结果 与HBV-DNA检查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 在进行了化验的322例两对半标本当中,判断存在乙肝感染的标本例数有218例,正常没有病毒感染的例数为104例,同时判断为大三阳的患者89例,小三阳的患者129例.乙肝患者均存在HBsAg阳性,在正常人群当中HBsAg阳性的患者仅33例,有HBsAb阳性的患者有67例均是正常人群.HBV-DNA定量检测<50 U/mL的例数有233例,乙肝两对半结果 与HBV-DNA检查基本一致.结论 对患者进行乙肝病毒检验,不仅能够较准确的判断出患者有无存在乙肝病毒感染,而且还能够对乙肝病毒的传染性进行准确判断,从而做出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吕思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思美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黄疸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对思美泰在乙型慢性肝炎高黄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 选择54例乙型慢性肝炎高黄疸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各27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思美泰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美泰在乙型慢性肝炎高黄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彭双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分散片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临床不良反应.方法 将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护肝等基础治疗上口服恩替卡韦片,治疗组在护肝等基础治疗上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持续监测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白蛋白的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谷丙转氨酶复常率,及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谷丙转氨酶复常率三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中,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效果与进口恩替卡韦片相当,均具有显著抗病毒疗效,无临床不良反应,并且恩替卡韦分散片费用更低,具有替代与推广价值.

    作者:付彦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管状胃替代食管对食管癌术后胃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管状胃替代食管对食管癌术后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9月昌乐县中医院收治的142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食管癌切除后对游离胃腔是否行剪裁术处理分为两组,管胃组76例,全胃组66例,比较两组术前、后食管胃腔内的压力及蠕动功能,术后3个月胸腔胃排空功能.结果 两组术后食管胃腔的静息压、蠕动收缩压及频率较术前均有所改善,管胃组术后食管胃腔的静息压、蠕动收缩压及频率均比全胃组高,且术后3个月在30 min、60 min、90 min后的胸胃排空率均比全胃组高(P<0.05).结论 管状胃替代食管对食管癌术后胃动力学具良好的影响,可提高胃排空功能,改善食管胃腔内的压力及蠕动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张传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选取104例小儿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麦和果糖二磷酸钠,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96.1%显著高于对照组67.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不良反应比较,实验组5.7%显著低于对照组15.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心肌炎治疗方面,维生素C联合应用参麦、果糖二酸磷纳的疗效优于单独的维生素C治疗,并且临床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秋月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

    目的 研究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4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CT、MRI检查,具有完整病历资料,利用x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为6.8%.患者脑梗死后1周以内出血发生率达到58.4%;出血性脑梗死发病时间≤3与≤7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发现脑梗死有助于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患者出血发生率,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出血性脑梗死至关重要.

    作者:甘本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76例疑似胸部创伤患者,分别行多层螺旋CT及DR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 多层螺旋CT对胸部创伤的正确诊断率97.37%,高于DR诊断准确率为76.32%,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射线剂量(5.26±1.37)mSv,高于DR(0.35±0.16)mS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检查时间(17.32±3.79)s与DR检查花费时间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层螺旋CT诊断胸部创伤时,虽射线剂量较高,但花费时间短,诊断结果 准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 治疗的效果对比

    目的 观察对比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 将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划分为多索茶碱治疗组与氨茶碱治疗组,各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对多索茶碱治疗组患者予以多索茶碱进行静脉用药治疗,对氨茶碱治疗组患者予以氨茶碱进行静脉用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上,多索茶碱治疗组显著高于氨茶碱治疗组;在FEV1、FEV1/FVC、PEF等指标的对比上,治疗后多索茶碱治疗组较氨茶碱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在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上,多索茶碱治疗组显著低于氨茶碱治疗组(P<0.05).结论 相比于氨茶碱而言,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实践.

    作者:姜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临床疗效比较上,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上,观察组的总发生率为6%,对照组的总发生率为2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效果非常显著,且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徐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胃肠气钡餐与CT诊断胃肠间质肿瘤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胃肠气钡餐与CT诊断胃肠间质肿瘤(GIST)的诊断价值,为今后的临床应用做出指导.方法 选取35例GIST患者,对其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胃肠气钡餐和CT检查,而后对这两种方法 的诊断结果 分析,进而比较两种方法 的应用价值.结果 经胃肠气钡餐检查确诊为胃间质肿瘤的患者为11例,肠间质肿瘤者为7例,良性12例,恶性6例,胃肠气钡餐对于黏膜、黏膜下病变可作出较好的诊断,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诊断的符合率为51.4%.经CT诊断为胃间质肿瘤的患者有17例,肠间质肿瘤者12例,良性15例,恶性14例,CT对肿瘤的基本特征、内部结构及周围组织情况可作出较好的诊断,符合率为82.6%,显著地高于胃肠气钡餐,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对GIS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可靠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上引起重视.

    作者:马晓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在肝癌患者放疗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肝癌患者放疗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放疗期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不同方法 分为对照组(n=53)与观察组(n=63),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比护理前有所降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且护理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肝癌患者放疗期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刘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应用价值评述

    目的 研究分析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2例先天性缺牙患者,全部患者均采取口腔修复治疗,比较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咀嚼功能评分、语言功能评分以及治疗后效果.结果 经治疗,显效25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3%.治疗前后患者语言功能评分和咀嚼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与咀嚼功能评分,值得应用.

    作者:晏勇;廖国文;李靖;张群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讨曲美他嗪、卡维地洛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慢性 心力衰竭的效果

    目的 分析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应用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T).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6 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风湿性心脏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上,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熊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美罗培南治疗儿童重症细菌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本研究分析美罗培南治疗儿童重症细菌感染的效果,致力于给予儿童重症细菌感染好的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 随机选取70例儿童重症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头孢噻肟治疗,实验组则采取美罗培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采用美罗培南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其总有效率高达96.98%,细菌清除率为87.12%,观察组患者则为85.3%、73.5%.结论 相对于头孢噻肟药物治疗来讲,美罗培南对于质量儿童重症细菌感染更具价值,其治愈率和细菌清除率都更高,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谷蒙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对股骨头坏死的应用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并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抛掷硬币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治疗前后的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较治疗后的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中,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髋关节活动功能.

    作者:巩顺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硬膜外阻滞对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 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对其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60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照组采用单纯全麻,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用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硬膜外阻滞,能够显著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谢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孟鲁司特联合鼻内激素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 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鼻内激素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 选取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80例,根据患儿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为单药组与联用药组,各40例.单药组单纯以鼻内激素进行治疗,联用药组以孟鲁司特联合鼻内激素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Bitar评分、腺样体体积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数据统计发现,联用药组临床症状Bitar评分、腺样体体积均明显低于单药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鼻内激素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作用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小腺样体体积,值得推广.

    作者:黄斌;刘明;罗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率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8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选择同期入院治疗的38例单一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本院自拟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对患者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病后的临床表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中33例PPD>10 mm,28例结核抗体阳性,20例痰菌阳性,14例T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例PPD>10 mm,19例结核抗体阳性,12例痰菌阳性,8例T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患者应该加强胸部X线检查,并做好脓液及其分泌物培养,提高临床诊断率,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璐;宋晓东;孟禅;张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部创伤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上腹部创伤采用CT诊断的应用价值与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本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78例腹部创伤患者,均对其行CT诊断,且其中69例患者行平扫后增强扫描.结合每例患者不同的的诊断情况,对其中24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对其中54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后的病理情况与CT诊断情况,得出其诊断正确率并分析CT诊断在临床上腹部创伤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78例患者中的54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治疗后的病理情况与CT诊断中器官组织、各消化管道以及腹膜后腺体损伤等情况相比后52例患者相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例患者因其复杂的腹腔内多发伤,结果 有所偏差,则CT诊断的正确率为96.3%.结论 CT诊断在腹部创伤的诊断过程中具有准确率高、诊断效果良好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被考虑并推广使用.

    作者:王生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讨嗓音声学分析在评估声带息肉手术疗效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嗓音声学分析在评估声带息肉手术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60例需行手术治疗的声带息肉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的6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d内每例进行嗓音学分析1次,并对两组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合本院的统计分析得出,两组的术前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和基频对比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观察组术后的基频提高,且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观察组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和基频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和对照组声压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计算机噪音学分析能对手术效果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价评估,且易于患者接受,无痛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当推荐使用.

    作者:张智霖;李俐华;王琨;丁小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塞来昔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采用塞来昔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服用甲氨蝶呤10 mg/周,服用甲氨蝶呤后的第2天服用10 mg叶酸以抵抗甲氨蝶呤不良反应.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塞来昔布治疗、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比较两组关节疼痛、肿胀、血沉、C反应蛋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塞来昔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娟;陈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影响的效果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影响的效果.方法 在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中的居民随机抽取辖区居民8456人,分别对其不健康行为改变情况进行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居民的吸烟、饮酒、参与锻炼、饮食以及其参与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将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相比于2013年,2015年社区居民的吸烟率和饮酒率明显下降,而嗜好甜食和喜好咸食的居民人数下降,从不参加锻炼的居民百分比下降,以各种方式参与社区卫生健康教育的居民比重上升,各项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很好的改善居民的不健康行为方式,如吸烟、饮酒以及不良饮食习惯,提高居民进行锻炼和健康教育的参与度,可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的影响具有良好的效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大力推广.

    作者:莫少伟;祝朝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手术时机在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在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12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在48 h内进行手术,对比组患者在48 h后进行手术,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和对比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死亡和肠坏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肠胃恢复时间、手术恢复时间显著少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正确选择早期时机来治疗急性肠梗阻,可以有效减少治疗的不良反应,并且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尹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效果 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盏憩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 ,选取82例肾憩室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予以经皮肾镜治疗,观察组予以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治疗,随访周期为0.5~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1例患者手术后肾造瘘口持续出血,予以保守治疗8d后症状好转,其余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观察组1例患者需改为经皮肾镜治疗,其余患者均取得成功.输尿管软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皮肾镜治疗相比,在肾盏憩室结石患者中实施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技术治疗,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乌司他丁联合善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善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7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对症综合治疗,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以善宁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以乌司他丁联合善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疗效以及体内C-反应蛋白、尿淀粉酶、血淀粉酶、白细胞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8.21±3.16)d、(11.68±5.19d)]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8.7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尿淀粉酶、血淀粉酶、白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单一应用善宁治疗相比,在急性胰腺炎中予以乌司他丁联合善宁治疗,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有效降低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尿淀粉酶、血淀粉酶、白细胞水平.

    作者:蔡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 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其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术后的椎体中部丢失高度、椎体前缘丢失高度、Cobb角与术前相比,得到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以上指标明显优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的SF-36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减少椎体损伤,提高功能评分.

    作者:宋林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3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给予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比较手术前后Qmax(大尿流率)、RUV(残余尿量)、PV(前列腺体积)及IPSS(国际前列腺评分)利用x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术后三个月,患者Qmax(25.1±2.3)、RUV(24.8±2.9)、PV(11.6±1.8)及IPSS(4.7±1.4)四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症状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时间短、疗效佳,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法 ,应在基层医院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天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曲唑酮对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 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曲唑酮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出现睡眠障碍;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条件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 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重点采取曲唑酮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6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与HAMD评分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4周(PSQI:t=5.634,P<0.01;HAMD:t=5.124,P<0.01)、治疗后6周(PSQI:t=7.393,P<0.01;HAMD:t=7.634,P<0.01),两组患者PSQI评分与HAMD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显著,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抑郁状态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于脑卒中后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采取曲唑酮治疗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患者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江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糖皮质激素对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肺功能及 CRP、ESR、IL-2、IL-6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肺功能及CRP、ESR、IL-2、IL-6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在常规阿奇霉素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及CRP、ESR、IL-2、IL-6变化.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FVC、PEF、FEV1、CRP、ESR、IL-2、IL-6治疗7 d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CRP、ESR、IL-2、IL-6改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对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肺功能影响较轻,但可明显改善CRP、ESR、IL-2、IL-6炎性因子,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作者:刘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急性脑梗死 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方面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结果 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00%),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

    作者:杨立崇;郭百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先兆流产治疗中低分子肝素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应用在先兆流产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接诊的先兆流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研究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尽管研究组流产率与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研究组稍低;研究组治疗前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无明显差异,对照组血小板治疗前后无差异,但治疗后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有所升高,与治疗后研究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兆流产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可延长孕周,减少新生儿窒息,减轻高凝状态,并增加新生儿体重,值得借鉴.

    作者:彭金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效果浅析

    目的 研究并对比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进行腹膜透析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感染率.结果 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均明显减少(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的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较之治疗后的对照组均明显更低(P<0.05).对照组的感染率为6%,观察组的感染率为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中,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均可有效治疗,但腹膜透析对其肾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朱晓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自制白内障术后点药卡在白内障术后患者出院后 自行点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自制白内障术后点药卡在白内障术后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将8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宣教,8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白内障术后点药卡,比较两组患者能否规范正确点眼药水,及时减量及停止激素类眼药水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利用x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再次咨询点药率10.63%和感染率2.6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点药正确率23.5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自制白内障术后点药卡的患者能够保证术后按时用药,防止术后感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儿重症EV71感染早期临床特征和胸部 X线表现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EV71感染早期临床特征及胸部X线表现.方法 选取48例小儿重症EV71感染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分析胸部X线表现,探讨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实验研究表明,患儿较为普遍的临床症状有:持续发热、皮疹、嗜睡等.胸部X线表现有:位于患儿双肺下页,存在结节、片状影.对患儿展开治疗之后,其中有2例患儿死亡,其余患儿治愈.结论 针对重症EV71感染患儿来说,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并结合胸部X线表现,施以联合诊断,然后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患儿死亡率.

    作者:郝敬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硅油眼继发性青光眼的 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硅油眼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硅油眼继发性青光眼患者26例(26只眼),患者均经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结果 患者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增加(P<0.05);术后视野进步占69.2%,无视野恶化.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仅一些患者出现术眼肿胀、结膜轻度充血、前葡萄膜炎及一过性高眼压,症状轻微.结论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硅油眼继发性青光眼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作者:王旭飞;辛浩蓉;姜雪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65例,均经手术病理检查后确诊,对患者的术前超声诊断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结果 显示,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主要包括胆囊内壁局部增厚(66.15%)、胆囊正常形态消失(36.92%)、胆囊内壁回声不均(32.31%)、胆囊内部胆汁液性暗区消失(29.23%)、肝门或腹腔大血管旁有淋巴结肿大回声(9.23%);B超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6.92%,与病理诊断结果 对比无明显差异(x2=1.27,P>0.05).结论 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时,联合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的结果 更准确,临床上需对此引起重视.

    作者:谌为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复方氟米松软膏外涂治疗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的 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复方氟米松软膏外涂治疗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80例神经性皮炎以及慢性湿疹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醋酸曲安奈德软膏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皮损积分、皮损面积积分、瘙痒程度积分,苔藓化程度积分以及总积分都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氟米松软膏外涂在治疗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中具有明显的疗效,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安全性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闫丽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膝关节损伤患者84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关节镜技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3.8%,术后膝关节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技术治疗,可提高患者手术效果,安全性高.

    作者:阎信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临床分析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分析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根据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情况,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仅采用保守治疗.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消耗费用、健康知识评比以及对其治疗效果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1)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发现,虽然两组患者的病情都得到明显的缓解或者消除,但是实验组中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消耗费用以及健康知识评比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患者对其治疗效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都有明显效果,但是就住院天数、消耗的费用、健康知识评比以及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等方面来说,手术治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佳方式,值得各大医院广泛应用.

    作者:汪俊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体会

    目的 对比分析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在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8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儿使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5.00%,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效果显著,临床治疗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凝血、纤溶功能状态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凝血、纤溶功能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新生儿科诊断胎粪吸入综合征收住的患儿128例作为研究组,以同时期60例新生儿肺炎、新生黄疸、新生儿肠炎等其他病种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研究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凝血、纤溶功能状态及临床意义.血凝标本使用EDTA-K2抗凝管按要求采集,利用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研究组PT(15.8±4.9)s、APTT(55.3±16.7)s、FIB(1.43±0.74)g/L、FDP(10.8±11.79)μg/mL、DD(4.82±5.8)μg/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T(21.4±4.1)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患儿PT、APTT明显延长,FIB显著降低、FDP显著升高、D-二聚体升高.常规检测PT、ATPP、FIB、FDP、D-二聚体可作MAS患儿病情及预后判断的有用指标.

    作者:高红爱;李清学;任宏伟;高红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效果

    目的 对比观察静吸复合麻醉与硬膜外+全麻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6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麻醉方式的不同将10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硬膜外+全麻麻醉方案,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方案,统计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清醒时间等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等发生率,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4.0±1.8)min、拔除气管导管时间(6.5±2.8)min,清醒时间(9.1±3.0)min,术中知晓、术后不适发生率为7.1%,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案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清醒时间,降低麻醉药物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崇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预防措施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血液透析患者7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血液透析期间患者的并发感染状况及预防措施.结果 统计分析显示:79例透析病例中发生并发感染的病例为7例,经过3~5天的积极的控制感染治疗后感染症状得到缓解并完全控制.结论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积极实施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可显著降低并发感染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素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在胃上部癌治疗中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胃上部癌患者共76例,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全胃切除术,对照组患者给予近端胃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与血清清蛋白,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5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能够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作者:孙振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传染病防预治疗知识宣传对小儿疫苗正确接种的 重要性研究

    目的 研究传染病防预治疗知识的宣传对小儿疫苗正确接种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小儿疫苗接种80例儿童监护人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将80例接种儿童家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预防接种,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传染病防预治疗知识宣传,观察两组接种儿童家长对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接种成功率及满意度评分,利用x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对照组接种成功率(80.00%)明显低于实验组(97.50%)(P<0.05);两组接种儿童家长之间对比的对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接受小儿疫苗接种的儿童家长实施传染病防预治疗知识宣传的效果较为明显,能有效提高儿童家长对接种疫苗的正确认识,提高其满意度评分.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基底节区 脑出血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研究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共160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组89例)和B组(CT引导下穿刺引流手术治疗组71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A组的意识恢复时间显著短于B组,血肿清除量显著高于B组,A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ADL评分均显著优于B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结论 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显著优于CT引导穿刺引流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匡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硝普钠与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联合治疗老年顽固性 心衰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硝普钠与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联合治疗老年顽固性心衰效果.方法 选取128例老年顽固性心衰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70例)与研究组(58例),前者予常规药物治疗,后者予硝普钠与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94.83%比对照组70.00%高(P<0.05);两组治疗后LVESVI、LVEDVI、LVEF水平均改善,且研究组改善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硝普钠与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联合治疗老年顽固性心衰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宋金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氟西汀联合行为认知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 总体康复的影响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采用氟西汀联合行为认知疗法对其总体康复的临床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1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根据患者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氟西汀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氟西汀联合行为认知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康复的效果情况.结果 治疗八周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缓解,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0%,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2.0%和对照组的58.0%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氟西汀联合行为认知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总体康复疗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较佳,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林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治疗的效果 研究

    目的 研究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82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 把8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椎间盘镜治疗,观察组实施椎间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5.1%,对照组治疗优良率75.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椎间孔镜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偏头痛患者应用黛力新联合西比灵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9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西比灵组和黛力新组,各33例.联合治疗组采用黛力新联合西比灵进行治疗,西比灵组和黛力新组分别采用西比灵和黛力新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西比灵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黛力新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61%,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比灵组和黛力新组(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09%,西比灵组和黛力新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为12.12%,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头痛患者应用黛力新联合西比灵进行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用黛力新或西比灵治疗,其疗效显著可靠.

    作者:王保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rotaper镍钛锉在弯曲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protaper镍钛锉在弯曲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存在根管弯曲的患者2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11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均进行根管预备与影像学诊断,确定根管的有效工作长度.其中对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分别给予不锈钢K锉与protaper镍钛锉预备根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后发现,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适充例数分别为97例与72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4%与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根管弯曲患者给予protaper镍钛锉预备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治疗总有效率高,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作为临床优先采纳的治疗方案,值得大力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睿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9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或减少,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切口疼痛、盆腔粘连、肠梗阻、性功能障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疼痛小、术后恢复快及术后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建议可将腹腔镜微创手术作为治疗子宫肌瘤的首选手段之一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程松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甲状腺结节患者应用腺叶次全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研究

    目的 研究腺叶次全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甲状腺结节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腺叶次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5.4±16.8)min,对照组为(165.8±15.8)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65.4±20.5)mL,对照组为(135.6±15.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对照组术后为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叶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慎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泪道激光成形联合置管对泪管阻塞治疗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泪道激光成形联合置管对泪管阻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泪管阻塞患者82例(101眼)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泪道激光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泪道激光成形联合置管进行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0%和62.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泪道激光成形联合置管治疗泪管阻塞的有效率高,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牛艳;范瑞;李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鼻整形联合鼻撑矫形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裂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鼻整形联合鼻撑矫形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裂的疗效.方法 收集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8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联合组48例和常规组32例.观察两组患儿术后鼻孔高度和宽度、鼻基部和鼻翼长度、鼻翼唇峰距、鼻偏曲度、鼻翼口角距.计算两组患儿的鼻尖偏离度.结果 联合组鼻孔高度、鼻翼唇峰距、鼻翼口角距明显低于常规组,鼻孔宽度、鼻基部长度、鼻翼长度、鼻偏曲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儿鼻尖偏离度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在行改良Millard法唇裂修复术同期进行鼻整形和鼻撑矫形,能有效的改善患儿的鼻形态,促进口腔颌面向健康方向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爽;周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非小细胞肺癌血栓事件相关性因素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对非小细胞肺癌血栓事件相关性因素的预防及护理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有完整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62例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有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分为静脉血栓栓塞组及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T、APTT、TT、Fg、PLt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的PT、APTT、TT、Fg、PLt水平要明显优于静脉血栓栓塞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较高,PT、APTT、TT、Fg、PLt水平较低说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良.

    作者:欧阳爱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肺癌患者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采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肺癌患者60例,均采用图像引导放射技术治疗,依据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常规护理干预与个性化、整体护理干预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两组放疗均顺利完成,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肺癌患者,在行图像引导放疗过程中,重视个体化、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实施,可降低不良反应率,改善远期生存质量.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能级对应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能级对应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心血管内科18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实施能级对应管理前、后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情况.结果 实施能级对应管理后,基础服务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健康宣教效果、病房管理、危重症患者护理及消毒隔离质量等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能级对应管理前(P<0.05).结论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能级对应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李鲜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细节优化护理在促进初产妇产后康复及抑郁情绪 改善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细节优化护理在促进初产妇产后康复及抑郁情绪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9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细节优化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康复情况及抑郁程度.结果 观察组伤口感染、乳腺炎、子宫内膜炎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产妇SDS(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优化护理在初产妇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其产后恢复,改善不良情绪,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白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舌咽神经痛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舌咽神经 离断术治疗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析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舌咽神经离断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选择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UW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UWQOL评分改善明显,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舌咽神经痛患者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对感染进行有效控制,使患者治疗信心增强,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国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60例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研究

    目的 研究60例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状态焦虑(S-AI)和特质焦虑(T-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I和T-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应激反应方面,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皮质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生、患者满意度(96.67%、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6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提高手术质量和医患满意度,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崔丽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强化感染管理对护理工作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强化医护管理对于院内被感染的预防工作的实施所起效果.方法 抽取未实施强化医护管理工作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强化医护管理操作的8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在临床上表现展开对比分析研究,将两组患者的感染状态展开比较并进行统计学方面的分析.结果 较对照组相比,实施强化医护管理的实验组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管理是医院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而强化医护管理则进一步规范了护理过程的项目,提升了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可以发现对护理工作具体环节的有效控防控是医院内被感染预防的有效手段,可以控制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现象的发生.

    作者:牛会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良 情绪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良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5例,结合患者治疗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58例)以及对照组(57例),对照组患者依据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情绪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改善有效率96.55%,对照组患者改善有效率68.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良情绪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作者:孙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探讨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5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参与研究,并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各29例.予以常规组患者神经内科常规护理,予以研究组合患者早期康复护理,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9.7%,护理满意度为93.8%,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65.6%,护理满意度为81.7%,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858;x2=5.497;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风险管理模式在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 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模式在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100例脑胶质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脑胶质瘤手术,术后按照护理方法 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风险管理模式下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过程中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后由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打分,利用x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显著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评分(85.4±13)显著高于对照组(79.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行脑胶质瘤术的患者在其术后行风险管理模式下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痛苦,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莎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68例产褥期妇女综合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产褥期妇女临床综合护理方法 ,观察护理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 收集136例产褥期妇女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划分为综合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各68例.对常规护理组实施产后常规护理措施,对综合护理组实施干预范围更加全面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综合护理组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价观察后发现,综合护理组的产后抑郁程度明显比常规护理组更轻,对比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褥期妇女实施干预范围更加全面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产妇产后心理健康水平,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作者:赖志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药熏洗结合优质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疗效 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结合优质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糖尿病足患者1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5例.实验组患者予以中药熏洗结合优质护理的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中药熏洗的治疗方法 ,6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和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洗结合优质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并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使用以及推广.

    作者:杨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胃切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策及效果

    目的 研究对胃切除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实际对策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88例胃切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Ⅰ组和Ⅱ组,各44例.Ⅰ组和Ⅱ组患者均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Ⅱ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Ⅰ组和Ⅱ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记录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掌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Ⅰ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20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5.45%,Ⅱ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后1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Ⅰ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2.3±0.6)d、首次排气时间为(4.6±1.0)d、住院时间为(10.5±2.4)d;Ⅱ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2±0.7)d、首次排气时间为(3.7±0.9)d、住院时间为(6.9±2.5)d.结论 对胃切除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恢复效率,值得深入研究并大力推广.

    作者:宋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妇科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为护1组与护2组,各40例.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护1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护2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卡氏评分、满意度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半年复发率、护理前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护2组患者卡氏评分、满意度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明显较高,数据间差异显著(P<0.05).护2组半年复发率明显低于护1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2组护理后免疫功能明显高于护1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大,可有效提升患者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提升其机体免疫力,降低术后复发率,提升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肖汝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普外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舒适护理在普外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4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前的焦虑评分、术后躁动评分以及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研究结果 表明,在普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杨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并发椎管内出血的 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并发椎管内出血疾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抽选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并发椎管内出血疾病患者28例,回顾其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良好治疗以及护理后,核磁共振检查结果 显示其脊髓硬膜外血肿基本消除,患者持续性胸骨后疼痛症状明显改善,瘫痪症状明显好转,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患者护理满意度96.4%.结论 全面、积极、针对性的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并发椎管内出血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缓解患者治疗疼痛、促使患者快速康复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作者:程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孕妇膳食的护理干预对孕妇体质量、营养状况及 营养认知率的影响作用

    目的 孕妇膳食的护理干预对孕妇体质量、营养状况及营养认知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孕检的316名孕妇进行研究,以自愿的方式将316名孕妇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措施,定期来医院进行产检,保证各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实验组在传统的护理措施外,实施医院制定的全程膳食护理措施.结果 研究组孕妇体质量,有96.37%都能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而对照组人数中只有76.85%的孕妇体质量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研究组孕妇的营养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孕妇对孕期营养膳食的认知率(100.00%)远远高于对照组对孕期营养膳食的认知率(69.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膳食护理的实施,无论是对孕妇体质量,营养状况还是孕妇对孕期营养膳食的认识率上都远远好于对照组的传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的推行.

    作者:孙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整体化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 分析

    目的 研究整体化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162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化康复护理,对照组则给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非常满意例数占比以及满意度分别为53.09%、93.8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10%、77.78%(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变率为91.36%,显著高于对照组67.90%,而心前区疼痛以及呼吸困难发生率分别为18.52%、20.9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44%、48.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化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雾化吸入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对患者气喘、血氧 饱和度及呼吸道刺激的改善作用

    目的 研究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10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氧驱动雾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压缩泵式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气喘及呼吸道刺激症状的改善程度,分析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及肺功能,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第一秒用力肺活量为(2.57±0.22)L,大肺活量为(3.74±0.63)L,动脉血氧含量为(72.15±3.51)%,相比对照组治疗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时,采用氧驱动雾化治疗手段,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改善血氧饱和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程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透患者护理中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个性化健康教育应用于血透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法 为常规血液透析护理方法 ,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融入个体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例,两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634;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4000;P<0.05).结论 对血透患者的护理中加入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了解到了更多的健康知识,能够以积极的状态来面对疾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也很高,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胥凌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诱因分析及 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导致肝硬化患者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因素并探究其护理对策.方法 择取EVB患者共6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针对性护理,寻找诱因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门静脉压力过高是导致EVB的主要原因,其余还有饮食不当、情绪过激等.护理后两组出血率分别为研究组16.67%,对照组40.00%;满意度分别为研究组96.67%,对照组73.33%.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针对EVB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有效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李新;姜晓燕;许彩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目的 分析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管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选取未实施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实施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分析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 在未实施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10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有18例,医院感染率为18.0%,实施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15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有13例,医院感染率9.0%,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12,P<0.05),在干预前,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包括手术室人员对医院感染认知差,没有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以及介入手术室布局不合理,其中手术室人员对医院感染认知差,占总比例的43.0%,没有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占总比例31.0%,介入手术室布局不合理,占总比例的26.0%.结论 针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予以相关的管理对策,可以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效果明显.

    作者:沈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临床用血管理及保障输血安全的分析

    输血质量是医疗过程中专业性强、不可替代的治疗措施.我国目前由于检测技术不够完善、新型病毒的出现以及一些未知病毒的逼近,导致血液传播疾病不能完全杜绝.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临床用血管理质量的问题,阐述了临床用血管理的不完善性,针对规范临床用血管理的相应措施进行研究或探讨,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以期实现低风险输血治疗,提高用血管理质量的临床效果.

    作者:毛桂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细胞自噬与抗病毒天然免疫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一种主要由溶酶体介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作为一种保护性机制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亦可作为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和寄生的防御机制.细胞一旦检测到病毒入侵,胞浆模式识别受体等病原体的受体可以上调自噬,并能进一步加强模式识别受体依赖的天然免疫信号.自噬或自噬蛋白也有助于抗病毒先天I型干扰素的细胞因子的合成,以及增强抗病毒干扰素γ信号,在病毒感染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结果 是病毒进化出通过操纵细胞自噬以抵消抗病毒天然免疫的策略.本文拟就细胞自噬与抗病毒免疫的关系加以综述.

    作者:高书峰;郭亚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分析

    针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进行详细探讨,从实验室人员、仪器、材料、方法 等元素角度进行分析.在对各质量控制要素分析基础上进行质量控制措施探讨,目的在于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理化实验室整体检测质量,保证检测结果 更加准确.

    作者:张爱泓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