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548X
  • 国内刊号:11-5453/R
  • 影响因子:0.70
  • 创刊:1972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医药卫生综合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2期文献
  • MMP-2、TIMP-2在外伤性PVR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

    目的 为研究外伤性PVR和外伤后应用GM6001干预大鼠视网膜组织MMP-2、TIMP-2在不同病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3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外伤性PVR组和外伤后应用GM6001组.正常对照组玻璃体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外伤性PVR组玻璃体腔内注射PRP血浆制成外伤性PVR大鼠动物模型;外伤后应用GM6001组在外伤后12h玻璃体腔内注射GM6001.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分别于1、3、7、14、21、28天对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MMP-2、TIMP-2的表达检测.结果 1.免疫组化结果 示MMP-2、TIMP-2蛋白均主要表达于视锥视杆层、视网膜内外网状层、神经纤维层.2.MMP-2在正常对照组、外伤后应用GM6001组的各个亚组微弱表达.MMP-2在外伤件PVR组14、21、28天表达增强,与正常对照组和外伤后应用GM6001组的差异有显著件(P<0.01),随着病程的延长,MMP-2的表达呈进行性增高的趋势.TIMP-2在外伤性PVR组与外伤后应用GM6001组的各个亚组均有明显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3.MMP-2/TIMP-2比率外伤性PVR组14、21、28天增高,与正常对照组和外伤后应用GM6001组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 MMP-2、TIMP-2参与了PVR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MMP-2/TIMP-2比率增高促进PVR发生发展的进程.人工合成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可促进MMP-2/TIMP-2动态平衡的重新建立,从而在外伤件PVR的防治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徐国兴;冯春燕;郑学栋;何青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低强度氦氖激光照射对大鼠胚胎中脑神经细胞生物效应的影响

    目的 研究氦-氖(He-Ne)激光照射对大鼠胚胎中脑神经细胞增牛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波长为632.8nm,输出功率为2mw的He-Ne激光直接照射培养于96孔培养板中的大鼠胚胎中脑神经细胞,分组、照射小同的时间,每天1次,照射时间分别为:3min(A组)、6min(B组)、10min(C组),连续照射10天后,计数集落形成率、测定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组和B组细胞集落形成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而C组显著减少(P<0.01);A、B实验组相对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C组相对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而SOD活性和MDA含量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 胚胎中脑神经细胞受低功率He-Ne激光直接照射后,其影响与照射时间有关,短时间吸射可能促进增生分化,而长时间反而有抑制其增牛分化的作用.

    作者:杨明珠;董莉;卞扬;蒋思懿;赵丽君;尤婧;端礼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住院足月儿获得性脑损伤相关问题分析

    目的 探讨住院足月儿获得性腩损伤的种类、程度、构成比以及转归情况.方法 对象为2006年6月~2008年6月,新生儿病区确诊为获得性脑损伤的所有足月儿.结果 2年间新生儿病区诊断为获得性脑损伤的足月儿共301例,其中男性194例,女性107例,缺血缺氧性脑病(HIE)150例(49.83%)、颅内出血123例(40.86%)、胆红素脑病15例(4.98%)、低血糖脑病9例(3.0%),其余4例(1.33%);在脑损伤患儿中,男婴占64.45%,严重不良预后占7.64%.结论 HIE、颅内出血、胆红素脑病是足月儿获得性脑损伤的主要原因,加强围生保健,减少窒息发生,动态监测高危儿血清胆红素可以达到减少足月儿获得性脑损伤的目的.

    作者:刘芳;郭志梅;杜志方;吕朝霞;郑一博;周春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Hartley豚鼠增龄过程中腰椎间盘退变髓核组织形态变化及其生化研究

    目的 研究Hartley豚鼠腰椎间盘自然老化及退变过程中脊索性髓核向纤维软骨髓核转化的规律及其血液生化指标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 Hartley雌性豚鼠40只,分别为1、1、5、2、2、5、3月龄,每组各8只.通过HE观察豚鼠椎间盘髓核退变情况,测定其血清中蛋白多糖水平.结果 2月组椎问盘形态即有退变.血清蛋白多糖含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各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退变的同时,出现血清蛋白多糖含量的降低.随着椎间盘的不断老化,终板的软骨细胞向髓核迁移,脊索性髓核向心性皱缩并终完全被纤维软骨性髓核取代.在Hartley雌性豚鼠椎间盘退变的过程中,这一转化完成得更快、更早.

    作者:宋庆慧;朱嘉;刘建玲;孔焕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年龄对大鼠大脑胆碱能神经系统胆碱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年龄对大鼠大脑胆碱能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转移酶(choline acetyhransferase,CHAT)与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 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按照年龄分为4~5周龄组、4~5月龄组和14~15月龄组共3组,每组10只.用比色法测定大鼠皮质、海马和纹状体区ChAT与AChE的活性.结果 与4~5月龄组大鼠和4~5周龄组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和纹状体区ChAT活性比较,14~15月龄组大鼠明显降低(均P<0.01);4~5月龄组与4~5周龄组大鼠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区ChAT活性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4~5月龄组和4-5周龄组比较,14~15月龄组大鼠3个脐区AChE活性明显降低(分别为P<0.05,P<0.01);4~5月龄组与4~5周龄组大鼠3个脑区AChE活性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年龄与胆碱能神经系统中ChAT和AChE的活性呈负相关.

    作者:董海影;宫国良;周丽;张晓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地塞米松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STAT1和PDGF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活化子1(STAT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DXM组)、博来霉素组(BLM组)和对照组(Ns组):①DXM组,气管内灌注BLM(5mg/kg,用生理盐水配制BLM溶液浓度为5mg/ml)诱导肺纤维化,随后每日用地塞米松3mg/kg腹腔注射进行干预;②BLM组,气管内灌注BLM(剂量与用法同上),随后每日用牛理盐水(NS)3mg/kg腹腔注射进行干预;③NS组,气管内灌注和腹腔注射均用NS(剂量与用法同上).于气管内灌注后第7、14和28天各分别处死5只大鼠,取右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分类、计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STAT1和PDGF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BLM组BALF中细胞总数在第7天达到高峰,第14天和第28天开始下降;DXM不同时间组细胞总数均低于BLM组,尤其以第7天差异明显(P<0.05);②BLM组肺组织中STAT1和PDGF蛋白表达在第7天达高峰,之后下降,第28天时仍高于NS组(P<0.05),均与BALF中的细胞总数呈正相关(r=0.880和0.902,P均<0.01);DEX组STAT1和PDG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同期BLM组(P<0.01).结论 地塞米松能够抑制BLM诱导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通过早期抑制肺组织STATl和PDGF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作者:刘金苹;翟乃亮;范贤明;牟爱琴;高福泉;王晓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鼠胰腺癌和非癌胰腺组织DNA损伤修复蛋白表达及意义

    目的 建立SD(sprague-dawely)大鼠胰腺癌模型,研究胰腺癌发生过程中DNA损伤修复蛋白(MGMT,ERCC1,hMSH2,hMLH1)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将二甲基苯葬总(dimethylbenzanthracene,DMBA)直接置入胰腺实质内(A组+B组),B组每周腹腔注射曲古霉素A(trichostatin,TSA)1μg,A组和B组鼠于3~5个月内处死,对照组(C组)于第5个月处死;肉眼榆查及HE染色观察胰腺痛发生情况,MGMT、ERCC1、hMSH2和hMLH1染色方法 均为EnVisionTM免疫组化法.结果 (1)A组3~5个月癌发生率为48.7%(18/37),17例为胰腺导管腺癌,1例为纤维肉瘤;B组3~5个月癌发生率为33.3%(12/36),11例为胰腺导管腺癌,1例为纤维肉瘤;A组胰腺肿瘤大径均值大于B组(P<0.05);C组胰腺及A组、B组胰腺外主要脏器均无明显病理改变.(2)A组+B组胰腺导管腺癌组织MGMT、ERCC1、hMSH2和hMLH1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A组+B组非癌胰腺组织(P<0.01或P<0.05),A组胰腺导管腺癌MGMT、ERCC1、hMSH2和hMLH1表达阳性率与A组非癌胰腺组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胰腺导管腺癌MGMT、ERCC1、hMSH2和hMLH1表达阳性率均较明显低于B组非癌胰腺组织(P≤0.05);C组胰腺组织4种修复蛋白均阳性表达;A组或B组非癌胰腺组织MGMT、ERCC1、hMSH2和hMLH1阴性表达者胰腺导管上皮均呈轻至重度不典型增生.结论 较大剂量DMBA置入胰实质内可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胰腺癌发生率,TSA能干预胰腺癌的发生和生长;在DMBA诱导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DNA损伤修复蛋白失活起较重要作用.

    作者:杨竹林;李清龙;邓星辉;杨乐平;刘洁琼;苗雄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PAI-1和超敏CRP与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PAI-1和超敏CRP与代谢综合征(MS)合并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87例MS患者分为MS合并CHD组和单纯MS组,选择同期正常健康人30例(年龄、性别与代谢综合征两组匹配)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体重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同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空腹血糖(FP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超敏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 MS组BMI、WC、FPG、DBP、TG均高于对照组(P<0.05),HDL-C低于对照组(P<0.05).且合并CHD组SBP、DBP均高于单纯MS组(P<0.05),HDL-C低于单纯MS组(P<0.05).WC、TG显著高于单纯MS组(P<0.01).MS组血PAI-1、hs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MS合并CHD者血浆PAI-1、hsCRP含量显著高于单纯MS组(P<0.01).PAI-1与WC、SBP、DBP、TG、hsCR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0.42,0.33,0.42和0.50,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47,P<0.05).结论 表明PAI-1和hsCRP与代谢综合征、冠心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在代谢综合征、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测定血浆PAI-1、hsCRP有可能作为代谢综合征冠心病的预测因子.

    作者:闫文珍;黄淑田;王瑞英;杨利国;仝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人膜联蛋白V二聚体的制备研究

    目的 制备人膜联蛋白V二聚体,为其药理作用研究创造条件.方法 人膜联蛋白V基因转化毕赤酵母获得的转基因酵母用于本实验.在BMGY培养基中培养转基因酵母,在BMMY培养基中诱导人膜联蛋白V的分泌表达.通过硫酸铵沉淀、分子筛分离、超滤浓缩等纯化步骤序列处理BMMY培养基上清,用SDS-PAGE分析人膜联蛋白V形成二聚体的变化.结果 BMMY培养基诱导转基冈酵母2天后获得人膜联蛋白V,培养基上清经过硫酸铵沉淀、分子筛分离、超滤浓缩等纯化步骤序列处理后制备人膜联蛋白V二聚体.结论 本实验室制备出人膜联蛋白V二聚体,其药理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蔡炯;曾嘉炜;李方;王世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胆红素对新生儿脐血单核细胞表面分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胆红素对脐血单核细胞(CBMC)表面分子CD14CD86和HLA-DR表达的影响.方法 经含有不同浓度胆红素[0μmol/L(0mg/dl)、102.6μmol/L(6mg/dl)、153.9μmol/L(9mg/dl)、220.6μmol/L(12.9ms/dl)和307.8μmol/L(18mg/dl)]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中孵育1h,再给予脂多糖(LPS,1μg/ml)刺激48h,收集细胞.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结果 胆红素可抑制CBMC共刺激分子CD14CD86和HLA-DR分子的表达,这种抑制作用在胆红素浓度为102.6μmol/L、153.9μmol/L、220.6μmol/L和307.8μmol/L时均很明显.随胆红素浓度的升高,对CBMC共刺激分子CD14CD86和HLA-DR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越强.结论 胆红素抑制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可能与胆红素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细胞坏死和凋亡的增多有关.

    作者:牛会琴;陈昌辉;裴雪梅;吴青;李茂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月见草籽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月见草籽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γ-亚麻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内标法,FID检测器.结果 γ-亚麻酸线性范围0.431~2.15μg/ml(R=0.9999,n=5),回收率98.75%(RSD=2.67%,n=6).结论 本方法方法简便、准确、稳定,可用于月见草籽超临界萃取物的质量控制.

    作者:谷满仓;王辉;蒋国潮;钱亚芳;汪祥兴;蔡烈涛;胡益芳;叶松群;李大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罗格列酮对MODS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NF-κB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核因子-κK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①止常对照组;②LPS刺激组;③罗格列酮(ROSI)预处理组;④选择性拮抗剂2-氯-5-硝基苯胺(GW9662)预处理组.在每组操作结束后4h取血用于PBMC的分离.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BMC内NF-κB p65的表达活性,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在正常组大鼠PBMC内NF-κB p65表达较少.LPS刺激组NF-κB p65表达显著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ROSI组NF-κB p65表达减少,与LPS刺激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GW9662组NF-κB p65表达与LPS刺激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罗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活性而对MODS大鼠起保护作用.

    作者:乔万海;王静;屈莉;王立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Intermedin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

    目的 观察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中,血管活性肽Intermedin(IMD)及其受体系统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受体活性修饰蛋白(RAMPs)在肾组织表达的变化.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IRI组,双侧肾动脉夹闭45min、再灌注12h制备IRI模型.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的浓度;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肾组织IMD及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的含量;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肾组织IMD、ADM、CRLR、RAMPs的mRNA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IR1组大鼠SCr和BUN明显升高(P<0.05);血浆和肾组织的IMD含量增加(分别升高了53.76%、36.85%),血浆ADM含量升高了143.22%(均P<0.05);IRI组大鼠肾组织IMD、ADM、CRLR、RAMP1、2、3的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均上调(分别升高了22.1%、41.1%、32.8%、33.7%、35.9%、29.4%,均P<0.05).结论 肾脏IRI过程中IMD及其受体系统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肾脏IRI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寇敏;李荣山;周芸;乔晞;于桂花;邵珊;白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花椒挥发油对两种人体蠕形螨的体外抑杀作用

    目的 观察花椒挥发油体外杀螨效果.方法 采用透明胶带粘贴法获取蠕形螨,镜下观察花椒精油及不同浓度的花椒挥发油对两种人体蠕形螨的抑杀作用.结果 花椒精油对两种蠕形螨均有明显的抑杀作用,且对皮质蠕形螨的抑杀效果优于毛囊蠕形螨,但随稀释倍数的增加抑杀效果明显降低.结论 花椒精油具有良好的体外抑杀蠕形螨的作用.

    作者:蒋丽艳;刘继鑫;张浩;孙艳宏;宋波;周芳烨;杜凤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脂质体携载L-Arg对Wister大鼠心肌钙负荷的影响

    目的 探讨NO对心肌钙负荷的影响.方法 脂质体包裹L-Arg离体灌注雄性Wistar大鼠心脏模型,观察心肌钙负荷及相关损害指标的变化.结果 脂质体包裹L-Arg组促进心肌细胞cGMP合成,并明显降低I/R心肌钙含量和45Ca2+内流,抑制心肌蛋白漏出;与I/R损伤组比较,L-NNA灌流,明显增加心肌钙含量(P<0.05)和Ca2+内流(P<0.01),心肌cGMP降低50%(P<0.05),心肌蛋白漏出增加26.53%(P<0.05);L-Arg脂质体的作用可被L-NNA所逆转.结论 L-Arg导人心肌细胞,可以改善缺血心肌的NO缺陷,抑制Ca2+内流,拈抗氧自由基,进而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作者:孙永波;孙奥丽;付增智;李俊;牟秀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HELLP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7例HELLP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探讨该病的诊治.方法 对7例HELLP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完全性HELLP 3例,部分性HELLP 4例,比较两组的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分娩方式与孕产妇、围生儿结局.结果 7例HELLP综合征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妊高征表现,完全性HELLP组总胆红素明显高于部分性HELLP组(P<0.05),其余各项实验室数据两组相比差异尤统计学意义(P>0.05).7例HELLP中1例死胎先于利凡诺引产,引产失败予剖宫取胎;6例HELLP采用剖宫产终止妊娠,均为早产,3例胎盘早剥,2例产后出血,终止妊娠的平均天数214.7±11.4天,新生儿重度窒息5例.结论 HELLP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一旦诊断,终止妊娠是治疗有效的措施.

    作者:翁剑蓉;邵嘉申;张佳荣;徐先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63例分析

    目的 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分析.方法 前列腺穿刺63例,年龄41~85岁,平均65岁.均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使用丹麦BK21 B超经直肠探头,频率5~10MHz,选用18G Trucnt活检针及活检枪.经会阴部经皮肤穿刺达病灶后,常规6点穿刺.术后常规予抗生素治疗.结果 前列腺痛27例,前列腺结节性增生24例,前列腺炎9例,前列腺结核2例,前列腺细胞非典型增生1例.结论 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操作安全,创伤小,结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洪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AT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循环系统的变化

    目的 探讨抗人胸腺免疫球蛋白(ATG)在应用过程中循环系统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 对2005年04月~2008年4月我科39例使用ATG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行血压、心率、心电图的动态观测.结果 出现循环系统变化的患者比例为85.0%(34/39).首日输注ATG出现循环系统变化的比例较高67%(26/39),与第2~5天比较差异有显著件意义(P<0.05),其中以心率加快(窦速)发生率较高,达54%(21/39),占同期总发生数的81%(21/26).结论 ATG使用过程中85%的患者发牛循环系统的变化,其中明显心率、心律变化,甚至发生急性心衰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应加强治疗过程中心血管系统的监护,尤其是治疗首日更应严密观察.

    作者:冒宇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对96例观察对象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病变形态特征分为:简单病变26例,复杂病变47例,正常对照组23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9例,正常对照组23例.用酶免法(ELASA)法检测血浆DD含量,比较不同组问DD含量.结果 血浆DD含量复杂病变组[(0.501±0.209)mg/L]高于简单病变组((0.328±0.171)mg/L]及正常对照组[(0.317±0.12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0.595±0.342)mg/L]和UAP组[(0.489±0.213)mg/L]明显高于SAP组[(0.291±0.099)mg/L]和对照组[(0.317±0.124)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浆DD含量与冠心病病情严霞性相关,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稳定性.

    作者:庞新权;牛文革;孔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哮喘患者尿液白三烯E4的检验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尿液白三烯E4(LTE4)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技术检测28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和非急性发作期的尿LTE4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同时对哮喘患者的尿LTE4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尿LTE4明显高于非急性发作期及健康对照组(P<0.01),而非急性发作期又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尿LTE4和FEV1呈负相关(r=-0.534,P<0.01).结论 白三烯确实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尿中LTE4水平,为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作者:崔艳红;韩书香;王明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早产儿RDS的预防性与治疗性用药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预防性与治疗性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9例胎龄在28~34周的早产儿,分为预防组17例,治疗组22例,比较两组使用Ps前后血气指标、需机械通气患儿的呼吸机相关参数、主要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预防组使用PS前后的血气指标改善明显优于治疗组,治疗组需上机比例几乎2倍高于预防组(68.2%vs 35.3%),预防组在呼吸机PIP、MAP、FiO2的参数水平低于治疗组,上机时间及氧疗时间亦短于治疗组(以上比较P均<0.05).预防组在重度(Ⅲ~Ⅳ级)HMD发生率、脑室内出血、肺出血以及病死率上均低于治疗组(P<0.05),而在慢性肺疾病(CLD)、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和气胸上无差异(P>0.05).结论 预防性使用PS可减少机械通气的使用,降低呼吸机应用参数,减少合并症的发生,能改善早产儿的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陈健平;黄献文;彭江峰;杨彤;林希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血清中HGF水平与尿中肾小管活细胞数对急性肾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

    目的 探讨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与尿中肾小管活细胞数在评估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方法 测定2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肾性)患者不同时期血清中HGF水平,同期苔盼蓝染色进行患者尿中肾小管上皮活细胞计数,分析二者与肾功能的关系.结果 ARF患者发病第1天(少尿期)、5天(多尿期)血清中的HGF水平均明显高于第9天(恢复期)(P<0.05),以第1天上升明显,随后呈下降趋势至第9天(P>0.05).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各时期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与血清中HGF水平正相关(P<0.001).结论 血清HGF的变化可帮助了解肾损害严重程度,间接判断肾小管的再生修复能力,肾小管上皮活细胞计数检测可早期预测肾功能的损害程度及预后.

    作者:徐雁霞;李华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精子膜离子通道与精子获能

    哺乳动物CH精子的成熟获能及精卵结合反应是个复杂的过程.睾丸中产生的精子从其形态结构和染色质的角度已基本成熟,但是还不具备运动、精卵识别及结合的能力[1].

    作者:李宁;李建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P2X受体在痛觉形成中的作用

    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不仅是细胞内莺要的能量分子,也是各种组织细胞普遍应用的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信号分子.嘌呤受体可分为P1(腺苷)和P2(ATP/ADP)受体,其中P2受体广泛分布于全身多种组织和系统中,根据其分子结构和信号转导机制的不同分为P2X和P2Y受体.

    作者:聂永莉;张玉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细胞凋亡与内毒素性肝损伤

    内毒素(endotoxin)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外层成分,其主要化学成分并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的成分是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LPS可刺激几乎所有的真核细胞发生形态、代谢和基因表达变化,导致宿主细胞因子失控性表达,介导严重感染,多脏器损伤,内毒素血症,内毒素性休克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祝晨;黄小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首先证实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某种内源性再生的特性,在成年大脑和脊髓的神经元轴突及主要分支在某种程度的损伤后可以再生,在成年鸟类、非灵长类和人类的大脑中新的神经元出生的现象称之为神经再生(neurogenesis)[1].

    作者:姚小梅;李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国内外灾害医学现状及发展展望

    人类社会不断遭受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磨难,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技术的快速发展、人订的广泛流动、危险工业的指数性扩展,使得灾害发生的频数不断增加.

    作者:王敏;许培扬;池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国产肠吻合器在结、直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

    目的 探讨国产吻合器在结肠、直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及低位、超低位保肛的价值.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8月~2006年8月收治并手术的结、直肠肿瘤病人499例,就国产可重复使用肠管状吻合器及40mm可霞复使用闭合器进行应用总结.其中右半结肠切除,回肠结肠吻合;乙状结肠切除,降结肠直肠吻合96例.直肠前切、低位前切183例.低位前切除,齿线上2.0cm内超低位吻合54例.其他传统术式166例,其中结肠手法吻合59例.就手术方法 、吻合器使用,手术合并症、手术并发症等进行探讨.结果 本组应用肠吻合器333例,发牛吻合口瘘14例(含1例直肠阴道瘘).手法吻合59例,吻合口瘘2例.骶前出血2例,死亡1例,术后1周,心源性猝死1例.结论 国产可重复使用吻合器、闭合器质量过关,技术可靠.在结直肠肿瘤手术中应用是安全的.尤其是双器具在直肠外科的应用可简化操作,节时,可提高保肛率.

    作者:郭萍;刘志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卵巢囊实性病变的MRI诊断

    目的 探讨卵巢囊实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及MRI表现.方法 对2005~2007年临床确诊4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卵巢囊实性病变US、MR平扫及增强扫描的表现.结果 87例临床材料完整的患者中,经过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囊实性病变的有41例,年龄16~76岁,平均56岁,其中瘤样病变21例,占51.2%;肿瘤性病变18例,囊腺瘤13例,占30.2%;恶性病变5例,占11.7%;其他2例,占4.65%.结论 卵巢囊实性病变以良性居多,MRI可很好地显示卵巢病变的内部结构.

    作者:邱雨;马青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大隐静脉扩充液的研究进展

    一、应用扩充液的意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应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已有60多年的历史.自1962年David Subston完成第1例CABG术,1966年Kolesov首次使用左侧乳内动脉为搭桥材料后,此技术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现已成为定型技术应用于冠心病的外科治疗[1,2].

    作者:殷巍;王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表现为持续无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育龄女性的发病率为5%~10%.心血管疾病和Ⅱ型糖尿病是PCOS患者长期潜在的两种主要并发症,值得关注.

    作者:吕占强;李威;吴效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体外循环心肌损伤及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

    体外循环(CPB)是心内直视手术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体外循环装置、心肌保护措施和心脏外科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提高,心内直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已大大下降.尽管如此,体外循环下心肌损伤及心肌保护的研究仍是心脏外科的热点.

    作者:张宏伟;王茂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血管炎症与难治性疾病及中药介入的研究进展

    血管炎症分为临床特定的系统性血管炎与具有血管炎性病理改变的血管性疾病,前者如巨细胞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变应性白细胞破碎性(坏死性)血管炎,血栓形成性血管炎等[1].

    作者:史海霞;薛永亮;卞卡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诱导缺氧诱导因子1表达的相关因素

    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重要的氧平衡调节转录因子,在哺乳动物中,HIF-1的分布和作用十分广泛,目前已确定的H1F-1的靶基因有130多种[1],涉及细胞能量代谢、离子代谢、血管形成、红细胞生成、细胞凋亡和增生、细胞黏附及炎症等多个方面,在胚胎发育、缺血缺氧性疾病及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李丽华;张莉;屈艺;母得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体外自动除颤器:心脏骤停的安全带

    猝死是本世纪人类与医学面临的大挑战之一,75%的猝死为心源性.心脏骤停(SCA)事件多发生于院外,绝大多数SCA为致命心律失常所致(约90%),其中80%为心室颤动(VF).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探索

    医学是通过认识人类的牛命活动规律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保护人类身心健康的科学,全面地理解人、尊重人和关爱人是医学科学自身的根本要求.

    作者:谢颂平;黄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医院校西医诊断学教学实践探讨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要,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又要掌握必需的现代医学诊断疾病的手段和技能.西医诊断学无疑成为中医院校中医类专业的主干课、必修课.结合本人多年从事西医教学实践,就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医院校西医诊断学教学质量问题做一粗略探讨.

    作者:黄华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几点体会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微生物的种类、分布、形态、结构、代谢、生长繁殖、遗传、进化以及与人类、动植物等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是微生物学教学的关键步骤,是培养、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作者:宋波;赵丹;蒋丽艳;周芳烨;刘继鑫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癃必消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癃必消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气虚血瘀型患者,按照随机设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癃必消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癃闭舒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癃必消胶囊能明显降低1-PSS评分和BS评分,改善前列腺症状,缩小前列腺体积,提高Qmax、Qave,降低膀胱残余尿量.治疗组在降低在I-PSS评分和BS评分、提高Qmax及Qave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癃必消胶囊是通过改善症状、减小前列腺体积、减轻梗阻等多种作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作者:马卫国;贾金铭;金成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攻克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堡垒为患者造福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一直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难点,通常是指闭塞时间>3个月的冠状动脉病变,约占全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例的10%~15%.CTO病变手术成功取决很多因素,包括术者本身的介入技术水平、病变特点、器械等.

    作者:高润霖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