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北京航天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9463
  • 国内刊号:11-5248/R
  • 影响因子:0.68
  • 创刊:1999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3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年1期文献
  • 后路减压联合不同融合节段固定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后路减压联合短节段融合与长节段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采用后路减压联合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治疗的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按融合范围分为短节段组(28例)和长节段组(22例).收集患者术前、术后1周影像学指标(侧凸Cobb角、Cobb角矫正率)、ODI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短节段组融合节段2.4个(1~3个),长节段组5.7个(4~7个),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短节段组侧凸Cobb角为(21.4±3.7)°,术后(13.6±2.4)°,矫正率36.4%;长节段组术前(32.9±6.2)°,术后(11.3±3.5)°,矫正率65.7%,两组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侧凸Cobb角纠正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短节段组6例发生并发症,长节段组10例发生并发症,长节段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短节段组高.两组患者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后路加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疗效肯定;侧凸Cobb角较小、脊柱平衡保持较好者可以选择短节段融合,侧凸严重甚至侧方严重滑脱者宜选用长节段融合.

    作者:周新强;汪代东;彭军;赵有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身心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身心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单号入院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手术前后常规护理措施;双号入院患者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各项护理干预措施,了解患者手术前的心率、动脉压变化,手术前后的焦虑情况,首次排气、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的心率、动脉压,手术前后的焦虑程度及住院时间、排气进食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护理加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减轻患者的焦虑状况,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身心恢复.

    作者:陈少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单管或双管引流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影响的研究

    目的 比较单管和双管引流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皮下积液形成与转归的影响.方法 将89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分为两组,腋窝单管引流组(48例)和腋窝及胸壁双管引流组(41例),观察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及变化.结果 双管引流41例患者,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为22%(9/41),单管引流48例患者,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为25%(12/48),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管或双管引流对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效果无明显差异.

    作者:宋杏丽;王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微针联合硬化剂对鸡冠毛细血管网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微针联合不同种类硬化剂对浅表血管性病变作用的特点.方法 选择1.5~2.0kg雄性莱航鸡30只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A组微针+聚桂醇,B组微针+无水乙醇,以及C组正常鸡冠,每组均为10只.分别在微针联合硬化剂干预鸡冠后第7、14、21、28天切取鸡冠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计算毛细血管数目及Ⅰ型、Ⅲ型胶原纤维面积.结果 肉眼观察:鸡冠组织颜色随时间的推移而变浅;HE染色显示:两实验组鸡冠组织毛细血管数目均明显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且A组减少更明显;Ⅰ型胶原纤维及Ⅲ型胶原纤维面积计算结果显示:A、B、C组各时段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微针联合两种硬化剂均可显著减少鸡冠组织的毛细血管数量,终导致鸡冠颜色变浅,其中以微针+聚桂醇效果更明显;Ⅰ型、Ⅲ型胶原纤维未见增生,所以微针联合硬化剂干预鸡冠组织后不会导致局部纤维化.

    作者:徐思达;韦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龄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研究

    目的 探讨高龄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14例70岁以上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高龄胃癌患者常伴有梗阻、出血、并存病多(61%),肿瘤切除率为8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围手术期病死率为3%.结论 高龄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对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作者:翁少涛;李廷坚;陈钊诚;王博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临床分析及外科治疗策略探讨

    目的 对骨科临床感染事件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治疗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 收集2007年3月~2012年6月我院122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分析感染的病原菌,干预组根据药敏+培养调整抗生素的使用及治疗措施,观察感染预后及临床疗效.结果 从术后感染率情况看,干预组较常规组低,对感染的控制优势明显(P<0.05);但是菌群的分布没有差异(P>0.05),说明针对性治疗策略干预对各种菌种的控制都有明显效果.结论 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应积极查明感染病原菌,采取针对性的抗感染措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提高治愈率,获得良好预后.

    作者:欧阳远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预测价值

    目的 回顾性研究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集入住ICU的6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前动脉血乳酸,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计算24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并根据28d病程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间动脉血乳酸、24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的差异.结果 动脉血乳酸水平存活组明显低于死亡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而24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4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结合APACHEⅡ评分系统进行综合判断可作为感染性休克评价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申彪;郝东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无功能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无功能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 收集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经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和病理证实并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无功能肾上腺疾病39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无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瘤30例(76.9%),平均直径(3.1±1.0)cm,≥3cm者26例(86.7%);肾上腺囊肿5例(12.8%),平均直径3.5cm;肾上腺髓样脂肪瘤4例(10.3%),平均直径(3.3±1.7)cm,≤3cm者1例(33.3%);其中27例无临床症状,仅因体检B超发现肾上腺区占位入院,12例因高血压、头晕、腰部隐痛入院,检查发现均无明显内分泌异常症状.结果 39例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均无并发症.结论 直径≥3cm的瘤体,且肿瘤增长快,可考虑手术切除.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恢复快的术式,是无功能肾上腺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胡世成;王军起;朱旭光;曹成松;马祝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CEACAM1和CA199测定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和糖蛋白抗原199(CA199)测定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胰腺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CEACAM1和CA199水平并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 胰腺癌组CEACAM1和CA199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AM1+CA199联合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CEACAM1或CA199的阳性率.结论 联合检测提高了临床诊断胰腺癌的检出率.

    作者:许先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冲浪式浸浴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冲浪式浸浴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护理措施和方法,寻找烧伤后期有效的康复手段.方法 我科从2009年7月~2012年5月使用河南省南阳国防科技工业电气研究所研制生产的华灯牌GSX-SL1型移动式浸浴水疗槽,对18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实验组)进行超声冲浪式浸浴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传统手工清创换药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18例患者烧伤残余创面经超声冲浪式浸浴治疗后,创面新鲜清洁,上皮生长速度明显加快.16例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创面自行愈合,且愈后皮肤平整有弹性,疤痕增生不明显,2例患者经浸浴治疗3~4次后,创面感染控制,肉芽新鲜经积极手术植皮治疗后完全愈合.对照组18例患者经传统手工清创换药数次后,11例患者自然愈合,7例经手术植皮后愈合,对照组换药愈合时间较长,愈后皮肤疤痕明显增生.结论 超声冲浪式浸浴治疗能有效清洁烧伤残余创面,减少创面的细菌和毒素,改善创面和创周的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缓解疤痕增生,同时减轻换药或功能锻炼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作者:周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钉棒系统与髋臼上外固定架在骨盆Tile B1损伤模型中的生物力学比较

    目的 通过比较钉棒系统与髋臼上外固定架固定骨盆Tile B1损伤模型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治疗选择更佳固定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近期防腐的正常成人骨盆标本7具,保留从第5腰椎到股骨近端中上2/3的骨盆标本,保留双侧骶髂关节、双侧髋关节、双侧骶髂后韧带、双侧骶髂前韧带、双侧骶棘韧带、双侧骶结节韧带及完整的耻骨联合.将骨盆标本置于AGX生物力学实验机上,模拟人体正常双足站立中立位,由L5垂直向下加压至500N,依次测量下述4种情况下的耻骨联合位移:①完整骨盆;②耻骨联合切开,伴单侧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骶髂前韧带切断,模拟骨盆水平旋转不稳定Tile B1损伤; ③钉棒系统固定骨盆Tile B1损伤模型;④髋臼上外固定架固定骨盆Tile B1损伤模型.结果 完整骨盆组的耻骨联合位移小,为(0.125±0.024)mm.骨盆Tile B1损伤模型无固定组的耻骨联合位移大,为(4.589±0.366)mm.钉棒系统和髋臼上外固定架固定Tile B1损伤模型,均可显著减少耻骨联合的分离,恢复部分骨盆环的力学稳定性.其中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的耻骨联合位移为(0.626±0.097)mm,髋臼上外固定架固定为(1.022±0.095)mm,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钉棒系统在骨盆Tile B1损伤模型中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优于髋臼上外固定架,能有效恢复骨盆环的力学稳定性.

    作者:李尚政;苏伟;谢能峰;何肖丞;郭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衡阳地区2749例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不同年龄段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其亚型分布,为HP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4~10月来我院就诊的疑似尖锐湿疣患者2 749例宫颈刷片标本,采用Hybribio(凯普)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分型检测试剂盒以及HybriMax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仪等检测HPV病毒基因分型.结果 2 749例标本中HPV感染553例,总感染率为20.12%,其中高危型(HR)HPV总检出率为23.50%,低危型(LR)HPV总检出率 3.86%,未分高低危亚型总检出率4.66%.HR-HPV主要是HPV52、HPV16和HPV58;LR-HPV主要是HPV11和HPV6.18~29岁年龄组阳性率为各年龄组中高,达23.39%,各年龄组总HP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3,P<0.005).各年龄组阳性感染总体分布无显著性差异(χ2=10.46,P>0.1).结论 本地区女性HPV感染以HR-HPV感染居多,且HR-HPV主要亚型为HPV52、HPV16和HPV58.HR-HPV感染高发年龄段为18~39岁性活跃年龄女性,有年轻化和低龄化的趋势.

    作者:陈友军;唐双阳;李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P188在电损伤动物实验中疗效观察的研究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了解P188在电损伤后对全身及局部组织的影响.方法 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即P188组、P188+Vc组和盐水组.建立高压电的发电装置.电击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内静脉输入不同的液体.后静脉采血获取各项生化指标.对各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取不同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测.结果 家兔在电击后血浆中SGPT(85±17)U/L明显高于电击前的正常对照值(52±15)U/L,与P188+Vc组比较P值均<0.01.乳酸脱氢酶(850±42)U/L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值(340±45)U/L,并与P188组、P188+Vc组比较P值均<0.01.血清肌酸激酶含量电击后为(316±20)U/L,明显高于正常值(243±48)U/L,并与P188组及P188+Vc组比较P值均<0.01.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电击后为(5.41±0.7)μg/L,高于正常值(3.76±0.8)g/L,与P188组及P188+Vc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血浆中的D-二聚体的含量电击后为(198±18)μg/L,明显高于正常值(144±32)μg/L,与P188组及P188+Vc组比较P值均<0.01.结果 显示在使用P188后血浆生化指标均有不用程度的改善.在电击后肌肉出现间质水肿、部分肌纤维肿胀出现变性坏死、神经部分细胞也出现变性.在使用P188后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 P188在实验兔电损伤后对全身及局部损伤组织具有积极的修复作用.

    作者:陈国华;陈浩杰;李梅;余文富;于新国;王彬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妇科体检中应用TCT结合高危型HPV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筛查价值

    目的 探讨妇科体检中应用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结合高危型HPV检测对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筛查价值.方法 本院2010 年1月~2011年12月6 973例妇科体检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采用美国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系统制片,细胞学诊断采用TBS 分级系统.结果 6 973 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结果中,细胞学异常者为372例,阳性检出率为5.33%.372例细胞学检查阳性中,ASCUS 286例(包含少量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占76.88%;LSIL 28例,占7.53%;ASCU-H 27 例,占7.26%;HSIL 22例,占5.91%,非典型腺细胞(AGUS)6例,占1.61%,宫颈鳞癌(SCC)3例,占0.81%;对372例TCT阳性患者行HPV分型检测进行分流,286例ASCUS高危型或低危型HPV阳性者中154例进行阴道镜检查,对细胞学结果ASCUS以上的不论HPV检测是否阳性共计240例均进行阴道镜检查后行宫颈组织学活检,诊断CINⅠ~Ⅲ患者126例,其中CINⅠ36例,CINⅡ36例,CINⅢ54 例,宫颈鳞癌6例,慢性宫颈炎伴鳞化38例,HPV亚临床感染3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ASCUS 43.97%,LSIL 96.55%,ASC-H 100%,HSIL 96.65%,SCC 100%,AGUC 33.33%.结论 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系统是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的一种有效方法,宫颈或阴道炎症、HPV病毒感染都会引起宫颈细胞学的异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患者进行HPV病毒检测,即便细胞学异常级别较低,一旦合并高危型HPV病毒感染,也有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TCT阳性、HPV阳性者再进行阴道镜检查取组织学,提高了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符合率,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及时干预和治疗,能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陈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亚低温对于心肺复苏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ROS产生量和Caspase-3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亚低温(Hypothermia,HT)对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量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37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常温CPR组、亚低温CPR组.CPR组再分2个亚组:即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12h、24h组,除空白对照组为5只大鼠外,余各亚组大鼠均为8只.亚低温CPR组在ROSC后立即行亚低温干预.到达各观察时相点时立即取材,应用流式法检测大鼠海马单细胞悬液中活性氧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海马神经细胞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亚低温CPR组ROSC后12h、24h的ROS产生量和Caspase-3 mRNA表达与相同时相点常温CPR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HT能减少CPR后大鼠神经细胞ROS的产生,并能通过抑制Caspase-3 mRNA表达而使神经细胞凋亡减少.

    作者:陆件;张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疗效分析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以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炎症细胞被过度激活并大量释放细胞因子,由此产生的细胞因子级联反应,导致SAP病情加重.该病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可迅速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进而发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而危及患者生命,病死率高达20%~30%[1].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院2009~2012年应用床旁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净化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6例,疗效满意,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付华;马国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与血清载脂蛋白A、B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关性探讨

    急性脑梗死在我国发病率较高,近年来众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血清载脂蛋白A(ApoA)及载脂蛋白B(ApoB)、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异常改变同急性脑梗死发病及复发相关[1].作者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 ApoA、ApoB及血浆Hcy水平检测,旨在进一步探讨三者同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继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CT引导下臭氧治疗在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椎间盘突出在临床中较常见,在我国的发病率也较高,严重的椎间盘突出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也较多,CT引导下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是近年来新开展的一项微创技术[1],且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自应用以来备受患者和医师肯定.作者应用CT引导下臭氧治疗技术对36例患者实施了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勇;杜朝辉;赵寰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10例胶囊内镜结果分析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系指常规胃肠镜检查、小肠放射学检查尚无明确病因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出血.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小肠,故又称小肠出血.小肠出血的原因种类繁多,常规胃肠镜检查及放射学检查难以发现小肠病变,小肠出血是消化道检查的难点.胶囊内镜问世,填补了小肠可视性检查的空白,也为消化道无创性检查带来了新的革命[1],胶囊内镜检查的安全性很高,患者无痛苦,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较少[2].现选择2011年1~12月来我院就诊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10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邸雅南;彭德银;张波;杨林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脑中线移位与血肿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老年人常见的颅内出血性疾病[1].导致术后血肿复发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1月~2012年1月我院8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资料,研究术后脑中线移位与血肿复发的相关性.

    作者:周晓坤;杜贻庆;莫万彬;阳永东;杨保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补佳乐配伍复方萘普生栓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观察

    宫内节育器(intr auter ine device,IUD)是一种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由于初期使用的装置多是环状的,通常叫节育环.节育环对全身干扰较少,作用于局部,取出后不影响生育,具有安全、有效、可逆、简便、经济等优点,是常用的节育用具之一[1].采用宫内节育环避孕者在我国占40%以上,有效率约为90%.女性在绝经之后,其卵巢功能会出现衰退,其雌激素水平也会随之降低,女性生殖器官将出现萎缩,宫颈缩小、组织变硬、弹性变差,从而大大增加了取宫内节育器的难度.故绝经后女性取节育器可引发疼痛、损伤、出血,乃至宫内节育器断裂等并发症[2].为了提升绝经后取环的成功率,降低疼痛,防止各类并发症的出现,作者选取了2009年9月~2012年9月期间,在绝经期宫内取节育器的320例患者,并对其临床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秋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

    秋季腹泻由感染轮状病毒引起,多发于秋冬,6个月至2岁婴幼儿易感染.起病急,病情重,常伴发热、呕吐、蛋花汤样或黄稀水大便,极易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本研究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跃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利多卡因联合布比卡因预防气管插管拔管期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利多卡因联合布比卡因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神经阻滞麻醉[1],具有起效快且维持时间长的优点.本研究观察利多卡因联合布比卡因气管内喷注对患者气管插管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择期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所有患者均无酰胺类局部麻醉药过敏史,术前均无心、肺、肾等功能异常.

    作者:马新;王克满;蔡团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剖宫产指征6046例初步分析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剖宫产已发展成了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是终止高危妊娠和减少孕产妇和新生儿危险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我国的剖宫产率较高,已经远远超过了WHO提出的15%的警戒线.有研究表明过高的剖宫产率对母婴极为不利,不但不能降低反而会增加围产儿病死率[1],且产后出血、感染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上升,故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 285例产妇剖宫产指征情况作回顾性分析,并与2004年7月~2006年6月1 761例产妇剖宫产指征比较,探讨近8年来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为降低剖宫产率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作者:姜云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用于口腔正畸临床效果观察

    口腔正畸,俗称口腔矫正,是通过使用矫正装置来调整上下颌骨、上下齿及齿颌间的畸形关系,来达到美化面容、整列牙齿、加强咀嚼等功能[1].在口腔正畸的过程中,支抗的方案设计和稳定控制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2].我们对30例错颌畸形患者采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进行治疗,并与28例采用口外弓强支抗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发现其临床效果更为优良,报道如下.

    作者:蔡嘉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

    将健康教育与围产期护理活动有效的结合起来,帮助产妇获得与新生儿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能够有效降低初的焦虑情绪,帮助产妇尽快的进入角色,促进产程顺利,缩短产程,有效的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改善产妇的妊娠结局[1].我院2012年1月~3月对45例产妇加强围产期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SLIPA喉罩与LMA喉罩用于全身麻醉的护理配合

    喉罩是一种对患者刺激甚微且安全有效的气道通气器械,能快速、方便地为患者建立一个呼吸通道.凭借其在处理普通和困难气道时的优异表现,现已成为和气管插管及面罩并列的几种常用呼吸道通气处理装置.因此,作为手术室护士不但要学习和掌握各种手术的配合及护理技术,也要了解和掌握麻醉方面的配合及护理方面的新技术、新技能,做好医生的助手.SLIPA喉罩作为新型喉上型通气道,不仅具有了维持气道通畅,方便通气等的优点,而且置管成功率较高,操作简便.

    作者:郭婷;郭丽娟;陈素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提高三伏贴贴敷效果的护理干预措施

    三伏贴是指夏季三伏天在人体的相应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驱散阴寒,调节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为目的一种方法[1].经中医辩证论治属虚寒证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疾病,连续贴敷3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降低发病率.为预防和减少贴敷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三伏贴的疗效,我院采取了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身心疾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及对疾病的认识情况都是影响疾病康复和预后的重要因素.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增加其对自身病情的认知,增强其控制自身病情的能力,对于良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3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护理方法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汤金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SOCS1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SOCS家族是一类由细胞产生并反馈性阻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过程的负性调节因子,由八个成员组成:CIS 和SOCS1-7[1].其中SOCS1是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是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键性生理调节因子,参与广泛的生物学过程.它反向调节树突状细胞(DC)活化,是T细胞发育和分化必不可少的.因此,深入研究SOCS1可能为研究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寻找相应的诊断和防治措施提供新方法.

    作者:邱辉;张俊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胰腺炎相关致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因发病急、病程快、病情重、病死率高,一直以来是临床研究所探讨的课题.胆石性、酒精性、代谢性等多种致病因素参与AP的发生,但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逐渐认识到某些先天性因素在该疾病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就近些年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张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肠内营养液错位输入静脉1例

    患者,男,42岁,因颅脑胸部外伤于2012年9月27日入院,入院时昏迷状态,GCS 5分,生命指征不平稳,血压78/53mmHg,呼吸急促30~40次/min,血氧饱和度70%,双侧瞳孔不等大,左∶右为2.5∶2.0,光反射灵敏,右侧外耳道可见血性液体流出,双侧下肢肌张力高,强直状,双肺闻及大中水泡音.诊断为:广泛性脑挫裂伤、右侧颞顶硬膜外血肿、左侧颞顶硬膜下血肿、右侧中颅窝底骨折、右侧颞顶骨骨折、双肺挫伤、右侧血气胸、多发肋骨骨折、腰椎椎体骨折等.入院后先后3次急症开颅手术治疗,清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术,同时行气管切开.

    作者:曹一波;马晶;侯英卜;马亚辉;杨凤斌;金伟;丁玉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平阳霉素治疗新生儿龈瘤1例

    龈瘤亦称化脓性肉芽肿或毛细血管扩张性肉芽肿,本病少见,多采用手术切除,除术后容易复发外,往往造成周围组织损伤且创伤面积大,新生儿难以承受.我们采用以往治疗血管瘤的经验,应用平阳霉素辅以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龈瘤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魁山;马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院门诊西药房电子处方的开展与意义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的医院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门诊电子处方作为一种新兴的就诊模式和管理手段得到普遍推广.我院门诊西药房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准备,于2012年9月12日正式开展应用电子处方(急诊科除外).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良沫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