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6-5180
  • 国内刊号:11-3458/R
  • 影响因子:0.42
  • 创刊:1994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76
  • 全年订价:35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03年1期文献
  • 乳腺癌术后行双管负压引流体会

    我们自1995年3月起,在乳腺癌切除后手术区行双管负压吸引,取得了病人恢复快,并发症少,皮瓣切缘坏死和术区积液显著减少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树林;张金明;李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无精子症79例临床分析

    从1998年5月至2001年11月,我站男科共收治男性不育症患者1780例,发现无精子症79例,占4.4%.无精子症的病因比较复杂,有些尚不清楚.虽然有些病因明确,但又缺乏可靠的治疗方法.因此,如何规范诊治值得分析和探讨.

    作者:张子州;史延超;白锋凯;杨海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流行性出血热224例ALT检验结果分析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我们地区的常见病,发病急,症状明显,而且有多脏器损害.我们对224例EHF患者进行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验,并进行了追踪观察.现将检验结果讨论分析如下.

    作者:徐会娟;关世民;付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银夹法输卵管绝育术后再通原因分析

    银夹法输卵管绝育术(以下简称银夹法)是近几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女性绝育手术,与传统的近端系膜包埋法绝育相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由于推广面大,和绝育时对象的选择性小,且医生操作不规范,导致较高的再通率.本站自1993年11月~1996年12月,共施行银夹法输卵管绝育术3200例,再通40例,再通率1.25%,与近端系膜包埋法绝育术后再通率0.5%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别.现就引起再通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王巧月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葱白脐部外敷治疗婴儿腹胀62例

    腹胀是婴儿常见的症状之一,我们用葱白脐部外敷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温学莲;杨秀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利巴韦林不同途径给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疗效观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常并发脑膜脑炎[1],需及时处理.利巴韦林(病毒唑)作为广谱抗病毒药已广泛用于临床,对单纯疱疹病毒、麻疹、水痘、腮腺炎病毒及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均有作用[2].为研究病毒唑不同途径给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的疗效,我们采用超声雾化吸入与静脉给药对照,观察两组用药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覃遵祥;黄翠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γ-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我科于1999年3月至2000年3月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3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基因重组γ-干扰素,对照组用常规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功厂;葛惠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血瘀暴崩用药点滴

    血瘀暴崩是指瘀血潴留胞宫,血不循经溢于脉外,经血暴下不止,病势较急的病症.此病常见于产后,胎膜残留不下,或功能性子宫出血,瘀血潴留日久,治疗不当,久漏成崩.当时既有腹痛拒按,经血暴下不止的血瘀见症,又有正气欲脱之势.此刻标本俱急.按崩漏治疗原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若塞其流,有致瘀血潴流病势发展,欲破其瘀,势必造成经血暴下不止,导致正气虚脱,选方用药颇感困难.当务之急,只有扶正为先,药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为原则.如:田七、血竭、云南白药、炒蒲黄、炒荆芥之类.

    作者:黄寿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中医治疗

    任何原因使骨的营养供应中断,骨细胞死亡,即可产生骨坏死.骨坏死是疑难杂症之一,很难治愈.采用内服疗法,活血化瘀,效果不佳.手术治疗又绐病人身心创伤极大,也达不到预期效果.本组4例均采用穴位按摩,中药外用内服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骆慧敏;许勇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自制象皮膏治疗褥疮13例临床观察

    褥疮主要是由于长期卧床,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缺血缺氧而致.过去我们常用盐水加庆大霉素治疗,对于浅表褥疮效果还可,对于深部较严重的褥疮效果一般.我院自2001年1月采用自制象皮膏用于治疗褥疮,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淑芳;卢艳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疗效观察

    1995~2000年,我们对1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内科综合治疗加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对照组仅用内科综合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清岭;牛桂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大黄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胃肠功能衰竭是危重新生儿的常见并发症,早期易漏诊和误诊,一旦出现,则表示病情加重.我院儿科对34例合并胃肠功能衰竭的新生儿采用大黄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晓辉;陈兰兰;孙树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NP)是糖尿病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90%[1].我院采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2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秋里;李睿;贾百泉;苏丽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赣榆县1985~1993年因缩宫素使用不当致产妇死亡分析

    缩宫素(催产素)可诱发、加强宫缩,是妇产科引产、催产以及产后、流产后防治出血的有效药物之一,但使用不当可出现严重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现就本地区因缩宫素使用不当所致产妇死亡共12例作一分析,以此作为基层接产人员的借鉴.

    作者:王穆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静滴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日益多见,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几年来我们在常规改善心肌代谢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收到了较好疗效.兹将我院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的220例(以下简称丹参组)和常规治疗的200例(以下简称对照组)作对比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明臣;乐娟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病毒性肠炎是婴幼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发生于秋冬季节,又称秋季腹泻,多见于2岁以下幼儿.我院儿科在1999年10月~2000年2月及2000年10月~2001年2月两个病毒性肠炎流行季节,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28例作了对照观察,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晓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哮喘患者缓解期激素吸入疗法遵从性调查分析

    WHO已经将支气管哮喘列为全球重点防治疾病.据国内外调查报告显示,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对支气管哮喘本质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逐渐确定肾上腺皮质激素应作为控制哮喘气道慢性炎症的首选药物.国外报道,哮喘患者在吸入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遵从医嘱现象.

    作者:李清联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硝苯地平治疗腹痛的临床观察

    硝苯地平为临床常用钙拮抗剂,它具有很强的扩血管作用,开始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现已广泛应用于非血管疾病,尤其多用于血管外平滑肌痉挛性疾病的治疗.本组自1997年以来用该药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腹痛共8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淑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治疗顽固性产后出血5例报告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凡产后24小时内(一般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达500 ml以上者,称产后出血.主要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或残留、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多见和重要.

    作者:陈淑杰;郭秀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双嘧达莫治疗病毒性上感疗效观察

    上呼吸道感染(上感)是小儿常见的疾病,据统计90%~95%由病毒引起,其中许多病毒具有感染力强、传播快、潜伏期短、发病急、病后免疫力不能持久等特点.文献报道双嘧达莫(潘生丁)在试管内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病毒的复制过程.我们对2000年3~4月间接诊的病毒性上感患儿50例单用双嘧达莫进行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仰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普鲁卡因联合川芎嗪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我院儿科采用普鲁卡因联合川芎嗪治疗过敏性紫癜(HSP)25例,现将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敬银;张继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内镜下食管贲门狭窄扩张术70例报告

    我院自1995年1月~2002年2月,在胃镜引导下对食管贲门狭窄患者70例进行了扩张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钱国全;黄俊;李汉成;郑爱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切口微创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

    我们自1997年5月开始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各种胫腓骨骨折300余例,其中采用小切口微创技术治疗137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力军;仲吉军;王彦亭;王君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利多卡因和普鲁卡因在门诊局麻中的应用比较

    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普及,交通事故屡有发生,外伤手术经常在门诊进行,-些皮脂瘤、皮脂腺囊肿、痔疮、皮肤痣等也在门诊手术室进行,如何选择局麻药,使抢救更迅速、更安全,麻醉更有效,我院就此问题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生脉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报告

    生脉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纯中药制剂,因疗效确切而被广泛应用.笔者在临床中曾遇过生脉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炳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关于儿童用药剂量的一种新估算方法

    儿童用药的剂量不同于成人,每个儿童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其用药剂量亦随之改变.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确定其用药剂量比成年人要困难,我们能用以下几种方法[1].

    作者:吕贤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甲氧氯普胺致锥体外系症状8例

    甲氧氯普胺又名灭吐灵、胃复安,是临床各科常用的止吐药,并能促进食管及胃的蠕动,加速胃的排空,改善胃功能,应用较广.但该药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自1993年10月至1998年6月,我们遇到8例因消化不良或胃肠炎而有反酸胃胀、呕吐的患者,均在1次或数次常用量给药后发生锥体外系症状,现报告如下.

    作者:左科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斯奇康注射液过敏反应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2岁.因经常患感冒,且干咳少痰一周,于2001年10月13日来我院门诊要求注射斯奇康.查体:一般情况良好,T36.9℃,P102次/分,R26次/分.结膜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肿大,咽部稍红.心界不大,无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晰,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无移动性浊音.

    作者:李子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青霉素钠致哮喘1例

    青霉素钠是广谱抗生素,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源性心脏病等疗效显著,但因使用青霉素过敏者也时有发生.现将我院静脉输入青霉素钠致严重哮喘1例介绍如下.

    作者:潘淑梅;张淑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乙醇致低钾性麻痹2例

    例1:患者男,38岁,入院前两天饮白酒150 ml(含乙醇42度),晨起后觉周身软弱无力,不能活动,呼吸急促,肢体感觉正常无麻木,当地医院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格林-巴利氏综合征),给予10%葡萄糖、能量合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无明显效果,症状加重入院.既往无周期性麻痹病史.体查:一般情况正常,心、肺、腹未见异常,四肢肌力0级,膝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心电图示Q-T间期延长,T波低平,可见U波,查血钾2.28 mmol/L,诊断为低钾性麻痹.给予补钾治疗,痊愈.

    作者:贾雄杰;李茹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药源性锥体外系反应2例报告

    1病例介绍例1王某,男,3岁.因进食不洁食物而致恶心、呕吐不止,经乡医确诊为急性胃炎,给予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0.15,甲氧氯普胺(胃复安)10 mg肌注.于半小时后因症状未减轻来院就诊.

    作者:成风韬;段祖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应重视药源性疾病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它具有两重性,既有利也有弊.其利是能防治疾病,解除痛苦.但是另一方面也可造成危害,即引起机体生理、生化机能的紊乱和组织结构的变化等各种药源性疾病(drug induced diseases简称DID).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新药的不断涌现,DID在明显增多,应高度重视.

    作者:王立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浅谈老年性痴呆病人的护理体会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多的国家,至2000年,60岁以上人口有1.3亿,占世界老龄人口的1/5.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与美国伊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调查了5055名上海市区55岁以上的人口,发现4.1%有痴呆,14.4%有轻度智力减退,可见,老年性痴呆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护老课题.

    作者:何美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不同心态护理

    随着围生医学的深入发展,海岛围生期疾病谱发生了较大改变.我市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列入重度高危妊娠监测范围.2000年1月至12月我院妇产科共收住重度高危妊娠41例,现将其中15例ICP孕妇的护理对策作回顾性探讨.

    作者:庄亚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恙虫病误诊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0岁,农民.因站立不稳1天,全身乏力3天.于2001年10月17日入院.入院查体:T37.2℃,P 72次/分,R 20次/分,BP18/11kPa.患者站立不稳,向后倾斜,颈部有数个暗红色大小不一的斑丘疹,无痛痒.

    作者:赵正红;马宝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陈旧性膈疝结肠胸腔漏1例误诊分析

    1病历介绍患者和某,男,34岁,服刑人员.4年前有左胸背部锐器伤并有胸腔引流病史.本次因不明原因发热,气短入院.x线片报告左侧大量液气胸,肺压缩、纵隔移位.

    作者:刘庆祝;李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流行性出血热误诊2例报告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组自然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典型病例病程经过分为5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其诊断并不困难.但少数病人,其病程中可因某些脏器损害,使其他症状尤为突出,这就给诊断增加了难度,有时甚至误诊.现将近几年来本院收治并误诊的2例特殊类型的EHF报告如下.

    作者:杨超梅;谢秋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直肠肛管疾病与直肠指诊

    痔、肛瘘、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上述各种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多有相似之处,如便血、疼痛等.因此门诊对病人因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肛门、直肠不适等症状来求诊者,应重视直肠指诊高度警惕直肠癌的可能性.通过直肠指诊,约80%以上的直肠癌患者可发现阳性体征.该方法简单、方便,不增加病人的痛苦,病人乐于接受.对于痔、肛裂、直肠息肉的诊断一般不难,但对于直肠癌的诊断,特别是早期症状不明显时,更应认真仔细.

    作者:薛桓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眼内眼线虫1例报告

    患者,女,66岁.因右眼内异物感、发痒半年余就医.查体视力:双眼5.0.眼压:右眼17.30 mmHg,左眼14.57 mmHg.双眼睑正常.右球结膜轻度充血,在下睑结膜囊内查见乳白色虫体,可蠕动.双角膜透明,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良好,前房深度正常,双晶体有轻度混浊,双眼底正常.

    作者:王坤;张春平;彭相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新时期卫生院发展思路初探

    乡镇卫生院是具有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功能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在保障广大农民健康、保护农业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显得滞后,逐渐显露出许多弊端和问题,与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重视县、乡级医院药品保管工作

    药品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如何杜绝假药,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药,是药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保证药品质量,我们对药品购进、验收、入库、仓储、保管、统计,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作者:田宝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龙岩市新罗区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成效与问题的探讨

    1历史背景1996年,由集体经济支撑的新罗区医疗保健制度在大部分地区逐渐解体,绝大多数的村卫生所被个人承包,转化为个体诊所,边远山区卫生所解体,城镇所在地卫生所急剧增加(由148家增至293家),形成了山区缺医少药,有病难求医,城镇出现无证行医、无序竞争,使三级医疗网的网底严重破坏.担任农村防病治病的15家乡镇卫生院处于个体诊所的包围中,设备简陋、技术力量不足,卫生院整体功能难以发挥.针对这种情况,新罗区卫生局在充分调查研究后,提出在全区实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的管理方案.

    作者:谢金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永靖县村级卫生机构现状调查

    为了解我县村级卫生机构的发展现状,制定出适应改革需要的村级卫生机构考核管理办法,我局组织人员对全县村级卫生机构(包括个体诊所)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侯朝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实行股份经营合作制构建农村卫生发展新机制

    为使农村卫生院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好地谋求生存和发展,我院从1999年3月开始实施股份经营合作制.两年多来,改革运转顺畅,医院发展迅速,职工收入增加,人民群众满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了新的发展.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江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邹城市区儿童少年膳食行为的调查分析

    儿童少年时期是体格和智力发育的重要时期,是个体行为和生活方式发展和形成的重要时期,个体的膳食行为也是在这个时期发展形成的.膳食行为不仅可以影响儿童少年当前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甚至会影响一生的健康.开展儿童少年膳食行为的调查,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徐伟;王文秀;贾令宝;朱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周庄镇麻疹流行特点与防治对策

    我镇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外来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加,对我镇人群的免疫屏障受到严重冲击.我院自1982年以来,坚持开展预防接种,特别是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在昆山市卫生防疫站的关心和支持下,设施完善,制度落实.儿童五苗覆盖率每年都在98%以上,学龄期及学龄前儿童基本控制了相关传染病的发生,为儿童身体健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疾病暴发流行的潜在危险依然存在.

    作者:徐定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25起医疗纠纷原因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医疗纠纷问题严肃地摆在我们面前,笔者就2001年度无锡市锡山区医疗卫生机构处理的25起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虞德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某些特殊情况处理方法的探讨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20例,女28例.年龄18~65岁,平均41岁.均系口服中毒患者,服毒量50~400 ml,平均220 ml.服毒洗胃时间0.5~3小时,平均1.2小时.其中口服氧化乐果8例,乐果6例,甲胺磷10例,马拉硫磷8例,对硫磷7例,敌敌畏9例.根据有机磷中毒诊断标准,极重度6例,重度28例,中度14例.

    作者:李长殿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心肺脑复苏技术

    人们在生产、劳动和生活中,由于外伤、疾病、中毒、电击、淹溺、低温、高温等因素所致的心跳、呼吸骤停经常发生,常见的是心脏病急症导致的心源性猝死.心跳、呼吸骤停后,循环、呼吸也随即终结.当心跳、呼吸停止4~6分钟后脑细胞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院外急救人员应不失时机,采取紧急急救措施,促使心跳、呼吸功能迅速复苏,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作者:沈德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第一讲全科医学总论第三节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

    将家庭这一概念引入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完整的家庭保健服务已成为现代医学的基本概念.家庭保健与服务的理论与技术是全科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作者:刘畹茵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腹腔镜在输卵管妊娠中的诊治作用

    异位妊娠是危及妇女生命与健康的疾病,是妇产科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其中以输卵管妊娠常见,占95%以上.以往确诊后大多数患者需要行创伤较大的开腹手术治疗.近年来,微创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以其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欢迎,并且在临床中通过结合高敏感度的放免测定β-HCG及超声断层的检查,能够在输卵管妊娠破裂发生大出血前得到早期、准确、及时的诊断,并可选择相应的治疗术式.因此,腹腔镜手术是目前诊断及治疗输卵管妊娠的首要选择.

    作者:李斌;陈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上期病案(2)分析

    1临床特点中年发病,亚急性起病,病程呈渐进性.开始表现为双侧手指及足趾麻木,逐渐出现走路不稳、双下肢无力、且逐渐加重,出现踏地如踩棉感,并有大细胞性贫血,周围型分布的浅感觉障碍,下肢深感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双膝腱反射亢进,双侧巴彬斯基阳性.即:亚急性起病,有周围神经、脊髓后索、侧索受损合并大细胞性贫血是本病例特点.

    作者:曾显成;刘青;宝力高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病案(3)眩晕、呕吐、复视、言语不清

    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65岁,因眩晕、呕吐、视物成双、言语不清而急症入院.于3小时前打麻将时突然感到眩晕,伴有呕吐1次,当时站立不稳,视物成双,不敢睁眼,言语不清,被人送往医院.途中又呕吐2次,下车后,走路不稳,向右侧倾倒,被人抬入病房.

    作者:刘春生;庞爱玲;李春芝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子宫腔球囊压迫止血的临床应用

    随着官腔镜手术的普及,处理好术后出血是提高手术质量的关键之一,在行官腔镜电切术中,采取官腔球囊导尿管置入控制或预防术后出血.

    作者:夏恩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脑卒中各期的血压处理原则

    大约70%~80%的脑卒中患者都有原发性高血压史.研究表明:舒张压降低5 mmHg,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将减低约40%.当前观点认为,高血压治疗的终目的不仅仅是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同时保护心脑肾器官.

    作者:陆伯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

    1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疾病1.1胃、十二指肠溃疡据我国临床资料,上消化道出血48.7%~52.75%由于溃疡病所致,其中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占多数.根据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及节律性上腹痛,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进行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如见典型的龛影,则诊断确立.

    作者:晁思钰;朱文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对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危重者,应迅速诊断、积极治疗,抢救不当可危及生命.

    作者:晁思钰;张建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概念和病因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目前病死率与病因误诊率仍较高,分别约为10%与20%以上,应引起重视.

    作者:晁思钰;廉以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如何判定上消化道出血的部位、量、速度及病因情况

    1黑粪、呕血两者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症状,通过对其的细致观察,可大致判定出血的一般情况.每日出血量5 ml以上,粪潜血试验阳性,50~60 ml即出现黑粪,胃内积血200~300ml可引起呕血.

    作者:晁思钰;关秀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实例(3)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医疗保健的影响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体现医院高水平的保健服务,使病人真正享受到主动、全面、连续的身心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薛晓英;张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名医印会河教授临床抓主症经验集萃(24)

    2.7胃阴不足(萎缩性胃炎)刘某,女,50岁,中日友好医院病案号529449.初诊:1991年12月2日.主诉:胃脘痛半年余.病史:近半年来胃脘阵痛发堵,口干咽痛,食后还饱,大便干.胃镜、病理示:萎缩性胃炎,胃息肉.否认肝炎、肺结核史.西医诊断:萎缩性胃炎.证属胃阴不足.

    作者:陈庆平;徐蒙;王诗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名老中医龚志贤临床经验荟萃(1)

    编者按:已故重庆市中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龚志贤同志是全国著名的老中医,早年曾任职于卫生部中医司兼卫生部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在全国中医界声望颇高.龚志贤同志执业中医近60载,对中医理论有很深的造诣,在临床上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善治外感、内伤诸疾,注重实用,疗效优异.1980年,他参加和指导的<中医药诊疗肾盂肾炎的专题研究>曾获国家重大科技奖.他所总结的<几种慢性炎症的证治要点>1981年在国内发表不久,即为日本三家中医研究学术组织所转译,在日本广为交流,影响甚大.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龚老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他所诊治的患者,上至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至平民百姓,皆能悉心诊治,一视同仁.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抗真菌新药伏立康唑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是一种新合成的三唑类药物,为第二代合成的氟康唑衍生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真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的特点.据<国外医学>报道,目前该药物在国外已被较多地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邵成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天坛医院诊治儿童颅咽管瘤国际领先

    在导师王忠诚院士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罗世祺教授指导下,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博士张玉琪、主任医师马振字等,采用开颅新方法--经胼胝体-透明隔间隙-穹隆间入路和经额部纵裂入路,较好地解决了儿童颅咽管瘤外科手术这一世界性医学难题,近5年来已为158名患儿进行治疗,肿瘤全切除达94%,病死率不足1%,成为目前国际该病种开颅治疗的大一组资料.他们的研究成果今年初刊登在美国权威期刊<小儿神经外科杂志>上.

    作者:匡远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招生、启事、通知、医疗仪器、书讯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确保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有序进行,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成人间活体肝移植新进展

    切取成人肝脏的左外叶或左叶作供肝的小儿活体肝移植(1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现已在世界上广泛开展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对于成人LDLT,切取供者的左叶作移植往往不够,而右叶虽然够大,但由于切取右肝的风险而曾使外科医生犹豫.现对成人LDLT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叶晟;韩本立;董家鸿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