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晓英;张利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是一种新合成的三唑类药物,为第二代合成的氟康唑衍生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真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的特点.据<国外医学>报道,目前该药物在国外已被较多地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邵成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科于1999年3月至2000年3月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3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基因重组γ-干扰素,对照组用常规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功厂;葛惠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体现医院高水平的保健服务,使病人真正享受到主动、全面、连续的身心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薛晓英;张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病毒性肠炎是婴幼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发生于秋冬季节,又称秋季腹泻,多见于2岁以下幼儿.我院儿科在1999年10月~2000年2月及2000年10月~2001年2月两个病毒性肠炎流行季节,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28例作了对照观察,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晓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病历介绍患者和某,男,34岁,服刑人员.4年前有左胸背部锐器伤并有胸腔引流病史.本次因不明原因发热,气短入院.x线片报告左侧大量液气胸,肺压缩、纵隔移位.
作者:刘庆祝;李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褥疮主要是由于长期卧床,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缺血缺氧而致.过去我们常用盐水加庆大霉素治疗,对于浅表褥疮效果还可,对于深部较严重的褥疮效果一般.我院自2001年1月采用自制象皮膏用于治疗褥疮,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淑芳;卢艳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编者按:已故重庆市中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龚志贤同志是全国著名的老中医,早年曾任职于卫生部中医司兼卫生部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在全国中医界声望颇高.龚志贤同志执业中医近60载,对中医理论有很深的造诣,在临床上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善治外感、内伤诸疾,注重实用,疗效优异.1980年,他参加和指导的<中医药诊疗肾盂肾炎的专题研究>曾获国家重大科技奖.他所总结的<几种慢性炎症的证治要点>1981年在国内发表不久,即为日本三家中医研究学术组织所转译,在日本广为交流,影响甚大.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龚老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他所诊治的患者,上至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至平民百姓,皆能悉心诊治,一视同仁.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官腔镜手术的普及,处理好术后出血是提高手术质量的关键之一,在行官腔镜电切术中,采取官腔球囊导尿管置入控制或预防术后出血.
作者:夏恩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儿科采用普鲁卡因联合川芎嗪治疗过敏性紫癜(HSP)25例,现将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敬银;张继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自1995年1月~2002年2月,在胃镜引导下对食管贲门狭窄患者70例进行了扩张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钱国全;黄俊;李汉成;郑爱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疾病1.1胃、十二指肠溃疡据我国临床资料,上消化道出血48.7%~52.75%由于溃疡病所致,其中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占多数.根据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及节律性上腹痛,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进行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如见典型的龛影,则诊断确立.
作者:晁思钰;朱文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儿童少年时期是体格和智力发育的重要时期,是个体行为和生活方式发展和形成的重要时期,个体的膳食行为也是在这个时期发展形成的.膳食行为不仅可以影响儿童少年当前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甚至会影响一生的健康.开展儿童少年膳食行为的调查,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徐伟;王文秀;贾令宝;朱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乡镇卫生院是具有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功能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在保障广大农民健康、保护农业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显得滞后,逐渐显露出许多弊端和问题,与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2.7胃阴不足(萎缩性胃炎)刘某,女,50岁,中日友好医院病案号529449.初诊:1991年12月2日.主诉:胃脘痛半年余.病史:近半年来胃脘阵痛发堵,口干咽痛,食后还饱,大便干.胃镜、病理示:萎缩性胃炎,胃息肉.否认肝炎、肺结核史.西医诊断:萎缩性胃炎.证属胃阴不足.
作者:陈庆平;徐蒙;王诗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凡产后24小时内(一般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达500 ml以上者,称产后出血.主要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或残留、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多见和重要.
作者:陈淑杰;郭秀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对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危重者,应迅速诊断、积极治疗,抢救不当可危及生命.
作者:晁思钰;张建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人们在生产、劳动和生活中,由于外伤、疾病、中毒、电击、淹溺、低温、高温等因素所致的心跳、呼吸骤停经常发生,常见的是心脏病急症导致的心源性猝死.心跳、呼吸骤停后,循环、呼吸也随即终结.当心跳、呼吸停止4~6分钟后脑细胞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院外急救人员应不失时机,采取紧急急救措施,促使心跳、呼吸功能迅速复苏,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作者:沈德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血瘀暴崩是指瘀血潴留胞宫,血不循经溢于脉外,经血暴下不止,病势较急的病症.此病常见于产后,胎膜残留不下,或功能性子宫出血,瘀血潴留日久,治疗不当,久漏成崩.当时既有腹痛拒按,经血暴下不止的血瘀见症,又有正气欲脱之势.此刻标本俱急.按崩漏治疗原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若塞其流,有致瘀血潴流病势发展,欲破其瘀,势必造成经血暴下不止,导致正气虚脱,选方用药颇感困难.当务之急,只有扶正为先,药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为原则.如:田七、血竭、云南白药、炒蒲黄、炒荆芥之类.
作者:黄寿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0岁,农民.因站立不稳1天,全身乏力3天.于2001年10月17日入院.入院查体:T37.2℃,P 72次/分,R 20次/分,BP18/11kPa.患者站立不稳,向后倾斜,颈部有数个暗红色大小不一的斑丘疹,无痛痒.
作者:赵正红;马宝芹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