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2-7386
  • 国内刊号:13-1090/R
  • 影响因子:1.07
  • 创刊:1972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3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河北省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河北医药杂志   2002年8期文献
  • 子宫内膜病变致绝经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绝经后器质性或非器质性子宫内膜出血的原因,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119例患者均进行常规查体及妇科检查,宫颈防癌刮片、B型超声波(腹部或阴道)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同时用放免法测定女性激素,主要包括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行分段性刮宫,刮出物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显示,增生期子宫内膜69例,腺囊型增生18例,腺瘤型增生6例,萎缩型子宫内膜1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4例,子宫内膜癌2例.分泌期与其他各病理组织学类型比较,P<0.01,萎缩型与其他各病理组织学类型比较,P<0.01.绝经后腺囊型增生或腺瘤型增生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为8.3%.结论生殖器官炎症和非器质性因素为引起绝经后出血主要原因.发病时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出血距初诊时间越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就越大.故绝经后早期开展定期妇科检查,积极治疗能引起绝经后出血的常见疾病,就可以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作者:商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冠状动脉病变与血脂水平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病人1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其病变程度;病人均检测CHO、LDL、VLDL、HDL、TG、ApoA1、ApoB水平,并计算ApoA1/ApoB值.比较冠脉不同病变水平时各血脂的差异性.结果冠状动脉正常组与病变各组间比较,各组年龄差异无显著性;CHO、LDL、VLDL、HDL、TG、ApoA1、ApoB、Apo1/ApoB比值等差异有显著性;在冠脉病变三个亚组间,三支病变组的HDL、LDL、ApoB与单支、双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将冠脉病变三个亚组合并为冠心组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显著,ApoB在P=0.01水平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脂紊乱尤其是高LDL、ApoB血症、低HDL血症对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高明东;田立芝;孙根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手指伸肌腱装置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陈旧性中央腱的损伤修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对12具尸体标本的各手指伸肌腱装置进行形态学观察,测量手指在伸直时外侧腱内侧束到中央腱止点的距离及外侧腱到中央腱的水平距离以及手指近指间关节屈神运动时侧束的横向运动.结果各指的伸肌装置相似,各指的中央腱到外侧腱的水平距离的范围为9.0~11.0mm.结论各指的伸肌装置是纵向、横向和斜向纤维组成的较复杂的结构,临床治疗应维持其完整性,特别是中央腱到外侧腱的距离.

    作者:于亚东;郭清;邵新中;张克亮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CT轴扫评价长针深刺中脘穴安全措施

    目的应用CT轴扫影像,实体观察临床针灸深刺中脘穴时针体对机体相关组织的干扰实况,从而综合分析评价长针应用的安全因素.方法选择长针深刺中脘穴治疗的病例,进针完成后不出针实时做CT轴扫,观察研究针体所穿经的组织器官及其相应状态,并分析产生影响安全的因素.结果本组35例,针刺深度70~140mm,均可见有针体穿过腹部器官情况存在,其中以胃体、横结肠为多见.结论依据一定的原则,如缓慢进针、小幅捻转、忌提插等原则,深刺中脘穴的治疗是安全的.

    作者:啜振华;王子臣;葛路岩;苑静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AST同工酶测定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目的建立快速简便的AST同工酶的分离测定方法及临床观察.方法选择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分离AST同工酶,酶动力方法检测酶活性.结果柱高5~5.5cm柱效好,临床观察mAST峰值时间为AMI患者发病第3天,mAST峰值高低与心肌损伤范围、心肌坏死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mAST可作为AMI患者病情及预后诊断指标,有望应用于临床.

    作者:徐运强;高虹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消炎痛-可待因-硫酸吗啡控释片三阶梯疗法治疗癌症疼痛66例

    目的按照三阶梯止痛原则对66例晚期癌症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用消炎痛、可待因、硫酸吗啡控制片按照三阶梯止痛原则分组治疗癌症疼痛66例,其中肝癌16例,肺癌21例,胃癌18例,乳腺癌2例,结肠癌9例.结果66例服药后疼痛总缓解率(CR+PR)为86.36%,其中轻度疼痛缓解率100%,中度疼痛缓解率90%,重度疼痛缓解率81.28%.副作用主要是硫酸吗啡控释片所引起,症状为便秘、嗜睡、尿潴留、头晕、恶心等.结论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是适合晚期癌症患者镇痛的有效方法.

    作者:贺卫;毛晓初;项锋;竺亚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伴行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及经验.方法以腓肠神经伴行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小腿远端、踝部、足跟及足背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贴骨瘢痕、溃疡共10例.皮瓣切取面积5cm×5cm~15cm×9cm.结果8例皮瓣成活良好,伤口Ⅰ期愈合;1例皮瓣远端边缘0.5cm坏死,经清创、换药2周后伤口愈合;1例皮瓣坏死,创面后经植皮愈合.结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单安全,不牺牲主要血管,覆盖范围广,是修复小腿下段、踝部、足部软组织缺损较好方法,对年龄较大者(>60岁)要慎重.

    作者:李文胜;郑承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肝纤维化程度与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C-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及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21例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放射免疫(RIA)检测HA、PC-Ⅲ、LN、C-Ⅳ并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分析评价其相关性.结果HA、PC-Ⅲ、C-Ⅳ检测水平随炎症及纤维化的进展而逐渐升高;LN在不同炎症及纤维化期改变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A、PC-Ⅲ、C-Ⅳ与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对观察慢性肝病的纤维化和炎症性改变及其进展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吴红章;闫志慧;陈文治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后骨不连93例病因分析及再手术效果观察

    目的总结93例、99次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病因及再手术的疗效.方法对骨折固定后骨不连的患者均再手术,行骨折内固定或骨外固定支架固定,同时给以植骨及外固定.结果93例骨不连99次手术,其中86例一次手术治愈,4例第二次手术获成功,1例行3次手术后骨折愈合,2例拒绝再手术,8次手术失败,治愈率91.9%.结论坚强的内固定或可靠的骨外固定支架固定加以植骨,是治疗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修运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经尿道汽化并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128例体会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更为有效的腔内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割(TUEVAP)并用电切术(TURP)治疗BPH患者128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0ml,无1例输血,未发生电切综合征(TURS).平均3 d拔除尿管,术后排尿通畅,平均3~5 d出院.经3个月~1年的随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27.8±2.5降至术后7.8±0.3(P<0.01),大尿流率(MFR):由术前平均(6.4±1.8)ml/s,术后增加为(17.5±2.5)ml/s.B超测残余尿(R):术前平均(150±24.5)ml,术后平均为19.5ml.术后继发出血4例,并发前尿道狭窄3例.结论经尿道电汽化并用电切术治疗BPH取两者的优点,手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治疗BPH较好的方法.

    作者:王志书;张长庚;王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张力带治疗髌韧带损伤3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髌韧带损伤新的治疗方法.方法从损伤侧的胫骨结节处(相当于胫骨结节骨牵引水平)从外向内拧入一枚螺丝钉然后用钢丝从髌骨上缘穿过,钢丝两端固定于螺丝钉两端,缝合、修补髌韧带.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随访,优良率分别为67.8%、93.5%、96.8%与96.8%,经统计学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但6个月、1年、2年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张力带治疗髌韧带损伤较传统方法治疗有巨大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荣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方法对临床分离的806株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分离率占前几位的革兰阴性杆菌是肺炎克雷伯菌(30.8%)、大肠埃希菌(26.3%)、铜绿假单胞菌(12.7%)、阴沟肠杆菌(8.1%)、沙雷杆菌(5.7%)、变形杆菌(4%)、不动杆菌(3.8%)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对头孢菌素产生较高的耐药率,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结论几种常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均有较高的耐药性,进行常规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作者:任福荣;曲旭亮;吕水莹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区级综合医院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对策

    健康教育主要由护士进行,针对病人或健康人群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我院从1997年5月以来,先后在全院各病区开展健康教育,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但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中,有些因素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针对这些因素,我们采取了以下对策.

    作者:张少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多关节及其周围组织非化脓性炎症为主的疾病.本病还可累及关节以外部位,如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为一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曾菊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特有并发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我院自2000年2月~2001年10月采用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97例,现将术后特有并发症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华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95例

    随着内窥镜技术和微波技术在耳鼻咽喉领域应用的不断拓展,我科试将鼻内窥镜技术与微波手术结合,于2000年4月~2001年10月,在鼻内窥镜下微波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PAR)95例,近期疗效显著.

    作者:汤培成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体会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外伤,我院自1990~2001年采用三翼钉、空心大螺纹钉、三根骨圆针及三枚小空心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130例,现对资料完整的100例患者所用内固定器材选择与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巴英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10例诊治体会

    坏死增生性淋巴病结病临床表现复杂特殊.其病因不明,临床以淋巴结肿大、发热、白细胞减少为三大特征.病理检查见淋巴结内广泛凝固性坏死伴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浸润.国内外报道已100余例.现就我院1990年以来10例经淋巴病理检查证实的患者做一分析,以期提高诊治,避免减少误诊.

    作者:肖陆清;柴秀琴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抗-HCV与HCV-RNA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意义

    丙型肝炎是一种肠道外传播的疾病,易造成慢性化,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所以,应对其作出早诊断及治疗.抗-HCV和HCV-RNA作为诊断丙肝的重要依据.在临床工作中应对其意义有正确的认识.本文通过我院丙肝患者抗-HCV及HCV-RNA的测定,对其意义加以探讨.

    作者:胡云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主动脉夹层42例临床分析

    主动脉夹层(AD)属危重急症,病死率高,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误诊、漏诊,故早期诊断并选择恰当的治疗措施为改善预后的关键.我院自1994年7月~2002年1月共收治AD患者42例,报告如下.

    作者:孙卫东;王春霞;徐振民;杜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高压130例手术前后处理体会

    我院心外科自1994年6月至2001年12月共实施先天性心脏病手术1053例,其中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中重度肺高压(PH)者130例,死亡1例.现将13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高压手术前后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陆志楷;王建明;王哲;王明海;林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浅谈CT照片质量控制

    当前高科技影像技术已普遍应用于临床诊断,CT照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诊断结果、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提高CT图像质量,我们收集了480张CT废片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造成废片的主要原因.

    作者:蒋文枫;赵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喙-锁螺钉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18例

    锁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6%,多见于青壮年及儿童[1],而锁骨远端骨折占锁骨骨折的10%[2],常为直接暴力引起.Neer[3]将锁骨远端骨折分为两型:Ⅰ型指骨折的近折端与喙锁韧带联结的完整性存在,骨折无移位,但有时由于上肢的重量和暴力的持续作用,使远侧骨折端向下前方轻度移位,属于稳定性骨折;Ⅱ型指骨折的近折端与喙锁韧带联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可导致锁骨近折端向后上方移位,加大了骨折两断端的距离,属于不稳定性骨折.

    作者:齐向北;潘进社;彭阿钦;赵昌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围手术期126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与分析

    近年来,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相当快,新品种不断推出,为临床用药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同时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不可避免地造成抗菌药物的应用复杂化,出现了抗菌药物的应用偏多、偏滥以及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等,围手术期病人使用抗菌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现象十分普遍.笔者对我院普外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肛肠外科、骨科、肝胆外科、神经外科、妇科等8个科室126例手术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沈建幸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重度妊高征及并发症96例临床分析

    妊高征是孕妇常见的并发症,重度妊高征是妊高征发展严重阶段,且对孕妇及围生儿生命威胁极大.我院自1994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重度妊高征96例,治疗采取解痉、镇静、降压、利尿、扩容及适时终止妊娠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1例孕产妇死亡,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齐向红;秦英;孙春荣;冯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以骨转移瘤为首发症状肺癌X线分析(附12例报告)

    肺癌在我国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极易发生骨转移,有文献报道可达36%[1].当肺部原发病灶明确时,其骨转移即可明确,如果肺部原发灶不典型,临床亦无呼吸系统症状,仅以骨转移瘤为首发症状时,鉴别类似原发骨肿瘤的骨转移瘤尤为重要.现将我院1996~2000年中以骨转移瘤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2例X线分析如下.

    作者:王永刚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介入治疗

    我院于1999年6月~2001年11月采用立体定向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樊艳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化学性眼部烧伤急救和早期治疗308例临床观察

    化学性眼部烧伤是常见眼科急救病种之一,采用相应急救和早期治疗是决定伤眼命运的关键.近年来化学性眼部烧伤的治疗已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将我院1998~2000年收治308例(482眼)化学性眼部烧伤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孙素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评价及研究进展

    自奎尼丁始用于复律心房纤颤以来,抗心律失常类药物问世已有100多年历史.该类药物在防治心脏发生室颤等致死性心律失常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现将临床对某些药物的评价、药物代谢部位及影响代谢的主要因素等进行分述,以便借鉴.

    作者:李延昌;石秀芝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预防

    门脉高压症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存在较高的再出血率,国内报道为15%左右[1],个别地区报告达25%以上.分析再出血原因既有手术因素,亦有手术后因素.随着断流术日益推广,保护肝脏药物疗效不断提高改进,断流术病例数增加,生存期延长,且断流术后再出血患者肝功能进一步减退及腹腔内术后改变,使其治疗更加困难,因而重视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再出血的防范措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鸿飞;石运明;张大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糖、蛋白和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原因众多,但主要的失调是胰岛素分泌或生成异常.糖尿病可分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1型)及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2型).

    作者:董哲卿;张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神经纤维瘤病的临床与影像学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多伴发皮肤、内脏和结缔组织等多种组织病变,是神经皮肤综合征(neurocutaneous syndromes)的一种.

    作者:张淑倩;吴育锦;刘连祥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脊柱后路内固定器临床应用评价

    随着脊柱外科生物力学研究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脊柱后路内固定器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自20世纪40年代King开始应用螺丝钉稳定脊柱到目前多节段、多平面椎弓根螺丝钉及脊椎板钩系统的临床应用,骨科医生可有多种内固定器固定方法选择治疗各种脊柱疾病.

    作者:高骏;王一农;庞伍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输注去除白细胞血液的临床价值

    目前,对血液成份的质量、输血安全和输血疗效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血液成份中含有一定数量白细胞所导致输血发热反应,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和某些病毒的传播所造成的危害以及有效预防等,我国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作者:何路军;李永乾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培氟沙星的少见不良反应及治疗

    培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可用于尿路、呼吸道、皮肤感染及脑膜炎、败血症等热的治疗.临床上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少数病例有头昏、眩晕、震颤,偶见皮疹、血清谷丙转氨酶上升、白细胞减低等,近来有新的不良反应的报道,望临床应用时加以重视.

    作者:周存霞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瘤1例

    患者,男,70岁.主因全身皮肤瘙痒1年,伴皮肤结节,淋巴结肿大低热2月住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全身瘙痒,尤以两足后跟瘙痒难忍,曾去省级医院皮肤科就诊,考虑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给予止痒对症处理,症状不缓解.

    作者:王英仿;康建军;冯爱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航空性牙痛1例

    患者,男,50岁,某部飞行员.主因右上后牙疼痛1个月,于1999年3月来我科就诊.患者1月以来,在空中飞行时,右上后牙出现阵发性疼痛,向同侧头颞部放射,返回地面则症状缓解.

    作者:朱文华;魏俭明;刘学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以急性阑尾炎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Meckel憩室炎1例

    患儿,男,9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 d,伴恶心、呕吐,发热(38.5℃),于2002年4月5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未及包块.脐周及右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伴轻度肌紧张.移动性浊音7次/min,未闻高调、未闻气过水声.

    作者:李学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误诊1例

    患者,女,36岁.2年前扭伤后出现腰及双下肢麻木疼痛,逐渐加重,以腰肌劳损,梨状肌综合征,腰椎管狭窄收入骨科.

    作者:秦春梅;沈轶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贲门癌手术并强直性脊柱炎全麻处理1例

    患者,男,56岁,体重75kg.因贲门癌拟于2000年6月5日在全麻下行开胸探查术.既往患类风湿性关节炎20年.查体:病人一般情况可,张口2.5 cm左右,无牙齿松动及义齿,气管内插管难度为Ⅲ类,仅见软腭、颈部僵硬,颈胸前屈45度左右,颈后仰35度左右,左右不能转动.

    作者:张玉强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心理障碍引起厌食症2例分析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女性,以性格内向者居多,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遇到过类似病人,现报道如下.

    作者:康建军;王英仿;苗秀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小儿药物性血尿36例分析

    血尿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有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两种.引起血尿的的病因繁多,其中药物性血尿在临床中更是屡见多发[1].

    作者:冯爱萍;王英仿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86例分析

    稽留流产是流产的一种特殊类型,指胚胎或胎儿滞留在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我院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治疗86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王运端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胎儿先天性畸形发病率及其分析

    胎儿先天性畸形在胎儿和新生儿死亡率中占很大比例,是严重影响新生人口健康素质的疾病,对社会和家庭都带来极大负担.对畸形胎儿早期诊断并及时处理尤为重要.随着仪器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应用B型超声能较早诊断出胎儿畸形.

    作者:李桂岚;袁立昭;杜明祯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糖尿病与反应性精神病158例临床分析

    我科从1997年7月~2001年10月对158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调查发现,糖尿病与反应性精神病关系密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米国莲;许丽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配伍三苯氧胺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药物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一定效果,本文采用米非司酮并三苯氧胺治疗本病,取得较为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静华;董玉霞;姚玉洁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乙肝)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应用海南中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胸腺五肽(97卫药准字X-109)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素平;张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红花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

    例1.患者,男,39岁.因静脉炎来我院就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给予0.9%NS 500ml加红花注射液(太原华卫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00505)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强力脉痔灵300 mg口服,每日2次.

    作者:梁丽萍;李和敏;孙同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头皮毛母质癌2例

    头皮毛母质癌临床上极其罕见,我院于1983年至今收治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文燕;张传宝;白玉刚;刘尚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四肢骨折术后感染的治疗

    四肢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创伤,充分复位和坚强固定的要求使得内固定术日益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而术后感染则一直是常见的没有能完全控制的并发症.一旦出现术后感染,则影响伤口和骨折的愈合,严重的还可发展成骨髓炎而成为较棘手的问题.我院7年来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感染40例,收到良好疗效.

    作者:张玉浩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血液综合利用分析

    随着科学输血事业的发展,成份输血的优点已被广大临床工作者认可,笔者就近几年河北省血液中心血液综合利用的情况统计分析,现讨论如下.

    作者:宋俊荣;谭延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隐蔽性产后出血阴道血肿12例分析

    本文报告12例产后阴道血肿的临床情况,以期引起注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5年1月~2000年1月,我院收治产后大出血病例108例,其中阴道壁血肿12例占11.1%.

    作者:丁文玲;赵志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纤支镜支气管肺活检16例体会

    我院从1997年始至今开展了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肺活检,探讨其在肺周围性肿块阴影和双肺弥慢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取得了一些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兴汉;黄映晖;邱友才;张爱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取得良好效果,并与红霉素进行了疗效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琴;郝丽娟;石秀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

    先天性内斜视是一种特点为出生后6个月发病、中枢神经系统无异常、戴远视眼镜不能矫正眼位的非调节内斜视,常伴有分离性垂直偏斜(DVD)、下斜肌功能亢进、斜视角A-V现象和弱视等.

    作者:王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78例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患者,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其发生率有增加趋势.我院自1995年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7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高凤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老年人胃癌280例分析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消化道肿瘤死亡的第一位,一般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以50~70岁多见.为了解本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对我院1996~2001年内镜下发现并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的临床资料做一分析.

    作者:张素云;陈利霞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52例临床观察

    临床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报道较多,但剂量不同.我院门诊自1999年9月~2000年9月对52例子宫肌瘤者使用米非司酮10 mg,其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林青;韩静;赵玉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的动态变化

    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经高压氧(HBO)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动态变化,以便了解中毒程度和治疗效果.

    作者:张丽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自1994~2001年,我科应用多枚骨圆针内固定并股方肌骨瓣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占法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黄芪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

    2000年1月~2001年11月,我院用黄芪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8例,并与常规治疗的35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玮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2例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极易发展成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

    作者:董会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综合判定规则在血液检验自动化管理中的作用

    利用计算机管理软件处理血站行业血液常规检验中的结果汇总、血源、血液产品之间的信息关联已不是技术难题.但如何使之更科学、更完整的体现对标本检验的全过程的监控,便于日后关键事件的追踪回溯,不同的软件设计侧重点各有不同.我中心使用的由澳斯邦公司开发的输血服务标准化系统软件(简称CAABB),检验科利用其设计加载的检测综合判定规则模块,保证结果判断的严谨性.

    作者:常缨;赵凤绵;邵智利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