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综合利用分析

宋俊荣;谭延伟

关键词:血液中心, 综合利用, 统计分析, 成份输血, 河北省, 工作者, 大临床, 科学
摘要:随着科学输血事业的发展,成份输血的优点已被广大临床工作者认可,笔者就近几年河北省血液中心血液综合利用的情况统计分析,现讨论如下.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52例临床观察

    临床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报道较多,但剂量不同.我院门诊自1999年9月~2000年9月对52例子宫肌瘤者使用米非司酮10 mg,其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林青;韩静;赵玉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自1994~2001年,我科应用多枚骨圆针内固定并股方肌骨瓣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占法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

    先天性内斜视是一种特点为出生后6个月发病、中枢神经系统无异常、戴远视眼镜不能矫正眼位的非调节内斜视,常伴有分离性垂直偏斜(DVD)、下斜肌功能亢进、斜视角A-V现象和弱视等.

    作者:王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2例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极易发展成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

    作者:董会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浅谈CT照片质量控制

    当前高科技影像技术已普遍应用于临床诊断,CT照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诊断结果、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提高CT图像质量,我们收集了480张CT废片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造成废片的主要原因.

    作者:蒋文枫;赵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特有并发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我院自2000年2月~2001年10月采用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97例,现将术后特有并发症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华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主动脉夹层42例临床分析

    主动脉夹层(AD)属危重急症,病死率高,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误诊、漏诊,故早期诊断并选择恰当的治疗措施为改善预后的关键.我院自1994年7月~2002年1月共收治AD患者42例,报告如下.

    作者:孙卫东;王春霞;徐振民;杜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手指伸肌腱装置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陈旧性中央腱的损伤修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对12具尸体标本的各手指伸肌腱装置进行形态学观察,测量手指在伸直时外侧腱内侧束到中央腱止点的距离及外侧腱到中央腱的水平距离以及手指近指间关节屈神运动时侧束的横向运动.结果各指的伸肌装置相似,各指的中央腱到外侧腱的水平距离的范围为9.0~11.0mm.结论各指的伸肌装置是纵向、横向和斜向纤维组成的较复杂的结构,临床治疗应维持其完整性,特别是中央腱到外侧腱的距离.

    作者:于亚东;郭清;邵新中;张克亮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四肢骨折术后感染的治疗

    四肢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创伤,充分复位和坚强固定的要求使得内固定术日益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而术后感染则一直是常见的没有能完全控制的并发症.一旦出现术后感染,则影响伤口和骨折的愈合,严重的还可发展成骨髓炎而成为较棘手的问题.我院7年来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感染40例,收到良好疗效.

    作者:张玉浩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贲门癌手术并强直性脊柱炎全麻处理1例

    患者,男,56岁,体重75kg.因贲门癌拟于2000年6月5日在全麻下行开胸探查术.既往患类风湿性关节炎20年.查体:病人一般情况可,张口2.5 cm左右,无牙齿松动及义齿,气管内插管难度为Ⅲ类,仅见软腭、颈部僵硬,颈胸前屈45度左右,颈后仰35度左右,左右不能转动.

    作者:张玉强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后骨不连93例病因分析及再手术效果观察

    目的总结93例、99次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病因及再手术的疗效.方法对骨折固定后骨不连的患者均再手术,行骨折内固定或骨外固定支架固定,同时给以植骨及外固定.结果93例骨不连99次手术,其中86例一次手术治愈,4例第二次手术获成功,1例行3次手术后骨折愈合,2例拒绝再手术,8次手术失败,治愈率91.9%.结论坚强的内固定或可靠的骨外固定支架固定加以植骨,是治疗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修运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消炎痛-可待因-硫酸吗啡控释片三阶梯疗法治疗癌症疼痛66例

    目的按照三阶梯止痛原则对66例晚期癌症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用消炎痛、可待因、硫酸吗啡控制片按照三阶梯止痛原则分组治疗癌症疼痛66例,其中肝癌16例,肺癌21例,胃癌18例,乳腺癌2例,结肠癌9例.结果66例服药后疼痛总缓解率(CR+PR)为86.36%,其中轻度疼痛缓解率100%,中度疼痛缓解率90%,重度疼痛缓解率81.28%.副作用主要是硫酸吗啡控释片所引起,症状为便秘、嗜睡、尿潴留、头晕、恶心等.结论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是适合晚期癌症患者镇痛的有效方法.

    作者:贺卫;毛晓初;项锋;竺亚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误诊1例

    患者,女,36岁.2年前扭伤后出现腰及双下肢麻木疼痛,逐渐加重,以腰肌劳损,梨状肌综合征,腰椎管狭窄收入骨科.

    作者:秦春梅;沈轶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以骨转移瘤为首发症状肺癌X线分析(附12例报告)

    肺癌在我国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极易发生骨转移,有文献报道可达36%[1].当肺部原发病灶明确时,其骨转移即可明确,如果肺部原发灶不典型,临床亦无呼吸系统症状,仅以骨转移瘤为首发症状时,鉴别类似原发骨肿瘤的骨转移瘤尤为重要.现将我院1996~2000年中以骨转移瘤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2例X线分析如下.

    作者:王永刚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红花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

    例1.患者,男,39岁.因静脉炎来我院就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给予0.9%NS 500ml加红花注射液(太原华卫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00505)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强力脉痔灵300 mg口服,每日2次.

    作者:梁丽萍;李和敏;孙同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脊柱后路内固定器临床应用评价

    随着脊柱外科生物力学研究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脊柱后路内固定器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自20世纪40年代King开始应用螺丝钉稳定脊柱到目前多节段、多平面椎弓根螺丝钉及脊椎板钩系统的临床应用,骨科医生可有多种内固定器固定方法选择治疗各种脊柱疾病.

    作者:高骏;王一农;庞伍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心理障碍引起厌食症2例分析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女性,以性格内向者居多,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遇到过类似病人,现报道如下.

    作者:康建军;王英仿;苗秀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围手术期126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与分析

    近年来,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相当快,新品种不断推出,为临床用药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同时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不可避免地造成抗菌药物的应用复杂化,出现了抗菌药物的应用偏多、偏滥以及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等,围手术期病人使用抗菌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现象十分普遍.笔者对我院普外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肛肠外科、骨科、肝胆外科、神经外科、妇科等8个科室126例手术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沈建幸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介入治疗

    我院于1999年6月~2001年11月采用立体定向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樊艳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以急性阑尾炎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Meckel憩室炎1例

    患儿,男,9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 d,伴恶心、呕吐,发热(38.5℃),于2002年4月5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未及包块.脐周及右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伴轻度肌紧张.移动性浊音7次/min,未闻高调、未闻气过水声.

    作者:李学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