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 国际刊号:1672-1721
  • 国内刊号:14-1314/R
  • 影响因子:0.56
  • 创刊:1997
  • 周期:旬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6
  • 全年订价:3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2018年6期文献
  • 综合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语言及肢体康复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对语言和肢体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综合护理,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前,2组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脑梗死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语言和肢体功能,提高康复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赵艳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脑室引流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脑室引流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颅内血肿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取后脑室引流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后脑室引流护理.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脑室引流患者进行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值得推广.

    作者:肖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手术室的临床急救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手术室应用临床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室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9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急救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抢救效果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急救总有效率和家属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1.49%和82.9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2%和68.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手术室实施急救护理,能为成功救治提供可靠保证,并可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盛先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手术室规范化护理配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配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室规范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Harris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Harris评分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手术室规范化护理配合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能够提升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并且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价值显著.

    作者:吴春梅;陈碧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循证心理护理对提升习惯性流产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循证心理护理对提升习惯性流产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价值.方法 将8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和循证心理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实施循证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胡晓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2月ICU重症患者46例,分为2组,A组给予常规ICU重症护理,B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强化血糖控制.对比2组患者的ICU留观时间、治疗后APACHE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感染率.结果 B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患者ICU留观时间、 治疗后APACHE评分、 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感染率,提升满意度.

    作者:刘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瘢痕子宫妊娠引产的护理措施总结

    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妊娠引产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瘢痕子宫妊娠引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全程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平均引产时间为(30.2±12.5)h,观察组平均引产时间为(15.3±6.5)h,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引产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妊娠引产期间予以全程护理干预,对缩短引产时间,提高引产成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还能降低会阴裂伤发生率.

    作者:管建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加以优质护理,比较分析2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心理状态.结果 研究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优质护理有助于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和负性心理,值得临床普及.

    作者:杨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实行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亚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以2015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5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取得比常规护理更显著的效果.

    作者:黄小娟;喻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尿道下裂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54例分析

    目的 探讨围术期综合护理在尿道下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08例尿道下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试验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围术期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尿道下裂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并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于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母婴同室新生儿共同参与式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分别为(95.57±6.12)分、(87.53±7.6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5.30)分、(75.26±4.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采取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能力,进一步促进婴儿的发育,有效缓解产妇紧张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鄢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肺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肺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照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于我院肺科住院的110例老年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不安全事件4例(7.3%),少于对照组的12例(2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2%,高于对照组的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科老年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可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且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青霞;陈洁;徐晓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4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74例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多样,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其发生率,且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赵志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方法 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78例产妇,以单双数床号法分为2组,单床号产妇为对照组,双床号产妇为观察组,每组89例产妇,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对比2组产妇切口感染情况以及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切口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达到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9%(P<0.05).结论 积极探讨会阴侧切术后产妇切口感染原因,实施综合护理有助于降低产妇发生感染的概率,并提高产妇满意度.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模式对改善风湿免疫科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风湿免疫科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改善其生存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观察组患者行循证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采用SF-36量表对2组护理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的病程、 并发症、ESR以及hs-CRP是风湿免疫类病症的危险因素.观察组患者的SF-36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湿免疫科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其生存质量,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方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对小儿秋季腹泻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患儿给予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儿的止吐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优质组患儿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秋季腹泻患儿采取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呕吐、腹泻以及发热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玉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脑血疏口服液对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4年9月—2015年9月因脑出血就诊于我院的84例患者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脑出血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易双红;曾雯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应用神经内窥镜治疗小儿先天性脑积水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神经内窥镜治疗小儿先天性脑积水的护理方法 .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神经内窥镜治疗的小儿先天性脑积水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3例采用入院常规护理,研究组37例采用围术期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5.4%,低于对照组的24.2%;研究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1.9%,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窥镜治疗小儿先天性脑积水中采用围术期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在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在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96例经阴道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产后阴道出血率及出血量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3%,低于对照组的22.9%,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第三产程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在预防经阴道分娩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减少出血量,防止失血性休克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乐永青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膀胱癌泌尿造口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析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膀胱癌泌尿造口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老年膀胱癌泌尿造口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平均分为2组各50例.A1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系统护理干预,A2组单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以及心理状态(SAS、SDS评分).结果 A1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A2组,SF-36评分高于A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膀胱癌泌尿造口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舒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护理健康处方对提高冠心病患者认知情况及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健康处方对冠心病患者提高认知情况及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护理健康处方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种知识认知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健康处方具有科学性、个体化、全面性等特点,将其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治疗中,能够提高患者对各种知识的认知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尤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集束化护理在降低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对降低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采取集束化护理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对2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过程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堵管等并发症进行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76%、腹胀发生率为4.76%、腹痛发生率为4.76%、腹泻发生率为7.14%、便秘发生率为71.43%、堵管发生率为2.3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采取集束化护理方案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肠内营养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宝云;吴雅兰;尹志红;江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及新生儿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及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55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随机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87例)和护理干预组(68例),比较2组产妇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常规护理组孕产妇剖宫产分娩率为80.5%,护理干预组孕产妇剖宫产分娩率为48.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孕产妇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以及产褥感染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巨大儿、早产、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畸形以及胎儿窘迫综合征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会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带来极大的影响,应加强产妇孕期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而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林丽珍;许丽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小儿惊厥中的应用价值评析

    目的 评价循证护理在小儿惊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惊厥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3%,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惊厥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既可提高临床疗效,又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言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黄疸消退时间、初排胎粪时间和血清胆红素浓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实施优质护理,能迅速降低其血清胆红素浓度,改善临床指标,适合推广.

    作者:田维;田细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整体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 观察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孕妇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患者60例,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新生儿Apgar评分、血压以及蛋白尿.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Apgar评分、舒张压、收缩压、蛋白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中运用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手术相关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洪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观察及护理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肺出血的积极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7例肺出血患儿,密切监测新生儿各项体征,给予预防护理、基础护理、呼吸机护理、原发病及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结果 治愈24例,好转自动出院2例,转院1例,死亡10例.结论 对新生儿肺出血患儿采取优质护理,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生存质量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林剑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婴幼儿预防接种的常见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婴幼儿预防接种的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应对的护理措施.方法 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接受预防接种的婴幼儿中选取70例发生不良反应者,收集其接种资料,对其不良反应的类型以及应对的护理方法予以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效果.结果 ①70例婴幼儿中出现34例全身性反应,27例局部性不良反应和9例其他异常反应,所占比例分别为48.57%,35.57%和12.86%.②经对症护理,所有婴幼儿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缓解,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 婴幼儿预防接种后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全身性反应、局部性反应和其他异常反应,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对婴幼儿造成的伤害.

    作者:毛祖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目的 研究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2组患者导管堵塞/脱落、导管感染、血栓栓塞、出血等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颖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地市级医院采用冰棉棒刺激联合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评估

    目的 评估地市级医院采用冰棉棒刺激联合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纳冰棉棒刺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吞咽功能、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冰棉棒刺激联合低频电刺激可有效提升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明文文;王延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12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VAP发生率和病死率,机械性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VAP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机械性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策略可以提高ICU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满意度,降低VAP发生率和病死率,缩短患者机械性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柯丽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红光治疗护理在烧伤患者头部供皮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红光治疗护理在烧伤患者头部供皮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头部供皮烧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红光治疗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头皮愈合时间,护理时间、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头皮供皮区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每天对创面护理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治疗总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红光治疗护理用于烧伤患者头部供皮区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伤处的愈合时间,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及患者治疗费用,同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柯斯奇;张雷;李桂珍;甘晚芳;叶小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改良脑体表定位贴用于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脑体表定位贴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27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脑体表定位贴,观察组采用改良脑体表定位贴,对比2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及第3天时血肿清除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脑体表定位贴血肿清除效果良好,可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减少后期不良反应,患者手术满意度增加,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兰桂香;陈雯;刘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统计全部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骨折发生率.结果 全部患者出现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室内跌倒25例,占41.67%;室外活动12例,占20%;上下车或者楼梯跌倒10例,占16.67%;乘车颠簸4例,占6.66%;提重物6例,占10%;其他3例,占5%.观察组患者骨折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跌倒,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使骨折发生率有效降低.

    作者:陈厉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精细化管理在预防住院老年患者护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析精细化管理预防住院老年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8月—2016年8月行常规管理为对照组(n=140),2016年9月—2017年8月运用精细化管理为观察组(n=160),比较分析2组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给予老年住院患者精细化管理,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自芳;唐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精神病患者疗效及满意度的干预效果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精神病患者疗效及满意度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简单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优质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疗效;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费用、生活质量等.结果 优质护理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简单护理组(P<0.05);优质护理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费用、生活质量均优于简单护理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精神病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提升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罗俊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预约挂号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预约挂号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6年1月—6月期间进行预约挂号的38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排队等待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96.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9%;研究组预约挂号等待时间平均为(45.52±13.4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7.68±16.62)min,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预约挂号服务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缩短挂号等待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罗丽莹;柯锦秀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护理风险管理用于急诊患者安全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急诊患者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监护,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护理风险管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用于急诊患者的安全管理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包黄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护士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护士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的作用,为医疗废物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科室成立医疗废物专项管理小组,小组成员每天对治疗区域内的医疗废物的分类存放进行检查、汇总,并每周将结果 上报组长;同时找出医疗废物分类错误的原因,并针对错误的原因不断进行整改.结果科室医疗废物的管理更加规范,管理成效显著,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理正确率从规范管理前的92.4%提高到现在的99.4%.结论 科室护士加强医疗废物的分类与处理的管理,可提高医疗废物正确处理率.

    作者:成艳;邱宁;贾智焱;雷招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初评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试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6.19%,明显低于试验组的95.24%,差异显著(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文娟;周燕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论加强手卫生教育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加强手卫生教育、 提高手卫生意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及保洁员40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开展手卫生培训、加强考核监督以及开展手卫生宣传等措施对其进行手卫生教育.观察并记录手卫生教育前后40名研究对象的洗手率;同时,对进行手卫生教育前住院的803例患者及手卫生教育后住院的924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统计.结果 在对40名研究对象进行手卫生教育之后,其洗手率从32.1%上升到了88.5%;开展手卫生教育前住院患者的感染率为1.87%,高于开展手卫生教育之后患者的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科学合理的手卫生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妙霞;张志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采用针对性质量控制模式对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在2016年1月起开始实施质量管理,对实施前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实施前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日常工作进行管理;实施后采用针对性质量控制模式对日常工作进行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清洗质量、消毒灭菌质量及考核分数.结果 实施质量管理后清洗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实施质量管理后工作人员理论和操作考核分数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只有充分落实消毒供应中心针对性质量控制工作,才能够切实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为临床工作提供方便条件,大程度地提高了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和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理论及操作水平.

    作者:杨慧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缺陷原因与策略分析

    目的 探究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缺陷原因与策略.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消毒供应中心的1000份工作记录单据,归纳出护理缺陷事件,并且对出现护理缺陷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事故的类型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 1000份工作记录单据中出现60份护理缺陷事件,占总数比例6.00%.对护理缺陷事件进行划分得出主要的类型为:器械清洗不达标、治疗包内物品数量不达标、治疗包包装不合格、治疗包内物品摆放错误、物品清洗不及时、灭菌致使器械被损坏.出现护理缺陷事件的主要原因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照工作流程来进行操作、医院护理制度有缺陷、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等.结论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属于核心部门,相关管理人员应该避免出现护理缺陷事件,降低患者院感和治疗安全方面不良事件发生率,以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

    作者:徐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PDCA循环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精密器械清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精密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7年1月—3月清洗的10211件精密器械为对照组;2017年4月我科开展了PDCA循环管理法,选取2017年4月—6月清洗的10324件精密器械为观察组.比较2组器械清洗合格率及器械功能完整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精密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9.31%,功能完好性为99.38%;对照组清洗合格率为96.67%,功能完好性为97.47%,观察组清洗合格率和功能完好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通过不断循环和改进,明显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精密器械清洗合格率,保障了器械功能的完整率,使工作质量持续上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云鹤;朱稳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胸外科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胸外科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胸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手术前后HAMD、HAMA评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HAMA和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围术期采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老年胸外科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且能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提高满意度.

    作者:唐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从2015年12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5例)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的观察组(35例);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况、健康感觉、生活质量感受、功能恢复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能够有效改善其生存质量与心理状况,优化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刘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9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对比2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对于精神病患者临床治疗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邓英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ICU重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入住时间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ICU重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入住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129例ICU重症患者随机分为集束化护理组65例和参照组64例,所有患者均行传统的护理方式,集束化护理组加以集束化护理策略.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及入住ICU时间.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与参照组比较,集束化护理组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集束化护理组住ICU的时间比参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对ICU重症患者行集束化护理策略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缩短入住ICU的时间,加快病情恢复.

    作者:邓凡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改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进行基础护理干预的51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将在基础护理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51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对2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为90.2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07%(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有利于保证治疗过程顺利进行.

    作者:陈黎;魏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高龄产妇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心理护理.对比2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时间.结果 治疗组自然分娩率为73.81%,高于对照组的3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个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高龄产妇中,可明显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提高自然分娩率,并加速产程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满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静脉曲张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静脉曲张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64例静脉曲张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比2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不良情绪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疾病知识完全掌握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静脉曲张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阮振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A组实施简单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疾病知识知晓情况、配合治疗情况;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情绪评分(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的差异.结果 B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配合治疗情况优于A组(P<0.05).护理前,2组SAS评分、QO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B组SAS评分、QOL评分改善幅度较A组更大(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予以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大,可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缓解心理压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黄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浅谈健康教育在胃镜检查中的护理要点及体会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胃镜检查中的护理要点及体会.方法 2016年以来至今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57例,对其检查前后进行健康教育效果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57例患者对镜检知识了解,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镜检完成率100%,未发生1例并发症.结论 对胃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可增加患者对镜检知识的了解,解除患者心理顾虑,取得其配合,提高镜检成功率,而且该项检查可为临床对疾病的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诊断价值.

    作者:赵春苗;李慧兰;潘淑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自我护理教育对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究自我护理教育对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后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成甲组和乙组各44例.甲组给予常规护理,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我护理教育.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达标率.结果 甲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达标率(81.82%)明显低于乙组(97.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后给予患者自我护理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和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PICC患者的护理与健康宣教

    目的 探讨对PICC患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40例PICC患者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总结使用情况.结果 患者PICC留置期间,导管使用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PICC患者和家属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是PICC导管得以充分发挥其中长期作用必不可少的重要保证.

    作者:朱安荣;杨乐;李惠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心脏介入导管室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心脏介入导管室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10日—2016年5月10日至我院就诊的心脏介入导管室治疗的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常规组选择口头健康教育,试验组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对比2组的健康教育应用效果.结果 护理前,2组的焦虑症状与睡眠状态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焦虑症状与睡眠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在手术配合、按时复诊、规范服药、良好作息等方面的遵医行为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心脏介入导管室患者采取加强健康教育措施便于增进其对自身疾病的了解,进一步改善其睡眠质量与焦虑症状,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陈翠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个性化系统化孕期保健教育的开展对优生优育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个性化系统化孕期保健教育的开展对优生优育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分娩及体检的孕妇4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214例行常规孕期保健教育,观察组214例行个性化系统化孕期健康教育.比较2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程时间有所缩短,剖宫产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开展个性化、系统化孕期保健教育,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促进优生优育工作的开展.

    作者:刘经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乳腺增生的护理和健康指导综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乳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向低龄化发展.乳腺增生在女性中尤其多见,影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就乳腺增生疾病的护理和健康指导进行综述.

    作者:乔莉;李雪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目的 探讨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惊厥、意识障碍、肢体障碍及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随访后观察组伤残发生率为13.2%,低于对照组的26.3%,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康复护理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邹惠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以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高血压病患者,为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包括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护理干预,在患者出院5个月之后进行护理效果评价.结果 护理干预后,90例患者的生活方式均发生了明显改善(P<0.05);体重指标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吸烟与饮酒人数明显减少(P<0.05);并且患者在干预后都参加了不同形式的运动(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能够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配合药物等治疗方式控制好患者血压.

    作者:李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医护理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在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65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中医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医护理在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借鉴使用.

    作者:陈慧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医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 探究中医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抑郁程度、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抑郁程度、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郑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