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 主办单位: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国际刊号:1009-6493
  • 国内刊号:14-1272/R
  • 影响因子:1.37
  • 创刊:1987
  • 周期:旬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130
  • 全年订价:7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连续6年获山西省一级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护理研究杂志   2012年6期文献
  • 9例临时人工角膜下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的手术配合

    严重的眼球穿通伤常因角膜和晶状体混浊、玻璃体积血、眼内异物、视网膜脱离同时存在,处理非常棘手.开放式玻璃体切割术,危险性大,合并症多;而分期手术也难以挽救视功能[1].眼外伤的病人通常为双眼受累,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临时人工角膜的出现,使伴有角膜混浊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成为可能.我院2006年4月—2007年4月共行9例临时人工角膜下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术后效果良好.此手术步骤复杂,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进行顺利与否与护士的配合密切相关.

    作者:侯建萍;李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产褥期社区访视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产褥期社区访视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取120例2009年6月-2010年3月自然分娩的产褥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社区访视宣传.用自制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对产褥期妇女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在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后对产褥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焦虑程度的改善、母婴疾病的未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健康认知水平、社会支持高的产褥期妇女,她们中的母婴疾病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健康认知水平、社会支持低的产褥期妇女.[结论]社区护士应从提高产褥期社区访视效果出发,改进健康教育的模式,提高产褥期妇女健康认知水平,提高产妇自我管理和护理新生儿的能力,帮助产褥期妇女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以达到改善产褥期妇女生活质量的目的,促进母婴保健.

    作者:陈美;蔡玉琴;周国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正压静脉留置针在艾滋病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的趋势十分严峻,其表现在艾滋病感染者发病率正在以每年30%速度增长,就诊及住院的艾滋病病人每年在不断增加,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每天和这些病人接触,无疑是HIV的易感暴露群体[1].职业暴露已是从事艾滋病防治一线人员面临的大威胁,也是艾滋病防治队伍极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医疗条件,医疗设备的不断改善与发展,正压静脉留置针输液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减少针刺事件的发生,避免医务人员针刺伤所致的职业暴露,探讨正压留置针给病人输液更多好处的同时,特别关注抗艾滋病一线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采取更多有效措施加强防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曹权;曾慧频;韦美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理行为的关怀性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研究

    疾病不确定感受到病人自身能力和帮助者的影响,当病人依赖于帮助者对于刺激框架(即与疾病有关的事物)的分析和解答时,帮助者可直接降低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1].扮演帮助者角色的护理人员及其提供的护理行为是影响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的目标在于帮助病人达到身体、心理以至心灵层次的协调,目标的达到通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的过程及关怀的表达得以实现[2].为病人所感知的护理行为关怀性决定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3].我们通过对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及其对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认知调查,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期改进护理行为,为病人提供更具差异性、更富人文关怀的护理服务.

    作者:龚俊;雷澄;苏西越;王春莲;郭南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与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采用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的病人按照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后的心理状况、术后咳痰、下地活动的时间、疼痛程度、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咳痰、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和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艳;于兰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早期经络操对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等脑卒中危险因素在增加.据调查,我国脑卒中年发病为120万人~150万人,存活50万人~70万人,其中38万人~52万人留有残疾[1],其中50%脑卒中病人中出现重度或轻度抑郁,伴抑郁者比无抑郁者死亡率高3倍~4倍[2].近10年来,国内学者主张脑卒中发病后,应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大限度促进功能恢复[3].笔者依据中医经络原理,2009年1月-2010年10月对200例脑卒中病人运用经络操调动其本体感觉,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少抑郁症状,取得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卜秀梅;孙晓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3种方法预防微量注射泵使用中回血的效果观察

    作为一种双赢的新型仪器,微量注射泵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很好的作用,既保证了医疗质量使治疗计划能及时准确的实施,又能大限度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但随着微量注射泵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发现,当输注速度慢、穿刺部位高于泵体时常出现静脉回血现象,容易引起针头堵塞而影响治疗.黎华等[1]研究认为,输注速度为3 mL/h时所有病人均出现静脉回血现象.为尽可能减少使用微量注射泵过程中出现的静脉回血现象,现将3种预防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周广琳;卢秀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足底按摩促进产妇剖宫产后排气及排便的效果

    剖宫产术产妇胃肠功能恢复慢,迟迟不能进食,机体过度消耗,不利于产后康复.如何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使产妇早进餐、早排气、早排便是术后护理的关键.我们对61例剖宫产产妇进行足底按摩,明显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艳;田丽;秦保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紫癜性肾炎发病因素相关性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住院病人流行病学现状,为临床判断病情及实施个体化治疗护理方案提供较为实用的指导依据.[方法]分析入选812例紫癜性肾炎病人的发病年龄、性别、发病情况、诱因、首发症状、病程、居住地、临床症状等指标及诊断情况.[结果]发病率2008年-2010年呈明显上升趋势,2010年比2008年增长45.0%;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冬春季多见,共531例,占65.4%;有明确诱因的共505例(62.2%).发病前有过敏史共292例(36.0%),病人接触过敏源病情反复发作;紫癜性肾炎起病方式不一,绝大多数病人以皮疹为首发症状,共758例,占93.4%;尿改变以血尿并蛋白尿多,共521例,占64.2%,绝大多数病人肾功能正常,共783例,占96.4%.[结论]病人体质、感染、季节、环境、药物、食物等是发生紫癜性肾炎的危险因素,增强体质,严格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是预防此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护理人员根据紫癜性肾炎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个体化的护理对策,对减少复发,避免并发症发生起到一定作用,并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蔺素萍;韩履祺;霍亚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减缓食管癌术后化疗呕吐的效果观察

    化疗所导致的呕吐是化疗中常见的副反应,尽管在化疗过程中,使用各种止吐药,但仍有半数以上的化疗病人出现恶心呕吐,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有的病人因受不了反复呕吐而终止化疗.为了提高化疗病人的生活质量,减缓化疗所致的呕吐现象,我科对近1年来收治的化疗病人在原有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护理评估,注重饮食调理,并加强心理、生理等方面护理,帮助化疗病人以较为舒适的状态完成了化疗,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丽霞;郭玉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音乐干预对冠心病病人PCI治疗围术期焦虑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音乐干预对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围术期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须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0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病人均接受医院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同时接受音乐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状态量表(S-AI)评测两组病人的焦虑水平.[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前焦虑发生率及S-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干预后实验组病人的焦虑发生率及S-AI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音乐干预可以降低冠心病病人PCI治疗围术期的焦虑问题.

    作者:王建辉;常文红;韩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出院计划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预后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63例脑卒中抑郁病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1例.试验组除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外,由专科护士制订出院计划.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及出院1周、1个月、6个月对两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抑郁情况进行评分.[结果]出院后1周、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6个月,对照组和试验组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分别为18.35分±1.56分和15.19分±0.99分、16.65分±1.30分和9.56分±1.29分、15.10分±1.22分和5.63分±1.66分,试验组和对照组BI得分分别为57.56分±1.88分和34.81分±1.62分、67.03分±1.44分和38.84分±1.23分、84.84分±1.22分和43.39分±1.56分.[结论]出院计划能够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减轻脑卒中病人并发抑郁症状.

    作者:黄斌英;李亚洁;魏娟;孙丽敏;杨晓华;麦凤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及效果

    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CNP)是指依据标准护理计划,为一类特殊病人所设定的住院护理模式.CNP是临床护理管理的重要工具,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地、主动地工作,降低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了病人满意度[1].我院从2010年1月起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病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轶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方法.[方法]60例分泌性中耳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敏感抗生素+类固醇激素类药物+1%麻黄碱滴鼻+咽鼓管吹张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行鼓膜穿刺术抽吸鼓室积液后注入鼓室10 mg/mL地塞米松注射液0.2 mL+盐酸氨溴索注射液0.3 mL的混合液,术后给予充分的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9.526,P<0.01).[结论]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好,密切的护理配合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卢润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对胎粪污染儿呕吐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探讨胎粪污染儿早期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对呕吐改善的效果, 2011年1月-2011年6月100例胎粪污染儿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分娩的胎粪污染儿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胎龄37周~42周,平均39周,出生体重2 500 g~4 500 g,平均3 500 g.对照组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出生体重2 500 g~4 500 g,平均3 500 g.两组患儿胎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卓华珊;刘圆圆;梁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外用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男性尿道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是局部治疗尖锐湿疣的一种新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小,且能够选择性的杀死感染了人乳头瘤病毒(HPV)的上皮细胞而不损害周围正常细胞.对亚临床状态的感染也可消除,从而降低复发率[1].我科2010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此方法治疗30例男性尿道尖锐湿疣,并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燕;刘凤娟;程鸽;邵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结肠透析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效果观察

    肾衰竭(CRF)已经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肾功能受损,导致尿酸等多种代谢产物蓄积,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改善病人的高尿酸血症,将有助于延缓CRF的进程[1].我院采取结肠透析联合中药灌肠治疗CRF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新生儿游泳时两种脐带处理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前新生儿游泳技术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长期以来,新生儿游泳时脐部都提倡采用护脐贴遮盖,而王立新等[1]提到新生儿游泳时脐部未用任何遮盖物,因此新生儿在游泳时脐部是否需要遮盖还存在争议,至今还未有人对此做专门的研究.由于新生儿沐浴时脐部也是采取直接暴露法,新生儿游泳是否也可直接暴露?笔者于2009年底对部分新生儿游泳时采用此法,并未发现脐部有异常,因此于2010年1月-2月进行游泳的新生儿做一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学华;罗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损伤控制原则治疗多发性骨折病人的分阶段护理干预效果

    随着广大伤者对专业化创伤急救和高水平医疗的迫切需求,如何提高多发骨折的诊治率,提高专科护理的质量,成为我们目前急需研究解决的课题.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edics,DCO)要求创伤骨科医护人员,提高对骨科损伤控制手术、潜在并发症防治和功能锻炼的认识和掌握,同时在护理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的研究多侧重于对临床治疗方面,而在护理方面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价采取DCO分期治疗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胜利;裘秋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356例住院病人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分析

    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标准由丹麦肠外肠内营养协会开发,被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推荐为住院病人营养风险评定的首选工具,在预测营养不良风险和营养治疗的有效性方面,具有其他工具所不可比拟的优势[1].NRS 2002适用于住院病人的营养风险筛查,且被证实适用于95%以上的中国住院病人[2].2006年Lochs等[3]报道,约30%的住院病人存在营养不良,我国2005年一项多中心营养风险筛查调查研究[4]显示,住院病人总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1.3%.多种疾病可引起食欲下降,无法正常经口进食,食物摄入量减少,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及代谢等因素的影响,更易发生营养不良.

    作者:张敏;孙世娟;李冬梅;牛俊奇;王伯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浦东新区社区护士心肺复苏技能的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社区护士心肺复苏技能现状,为社区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临床护理教程>中的心肺复苏术评价标准及模拟人对上海市浦东新区120名社区护士进行心肺复苏技能测评.[结果]浦东新区护士心肺复苏技能水平不高,得分51.16分±12.87分;及格率22.00%,优秀率、良好率均为0;不同医院护士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背景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浦东新区社区护士心肺复苏技能亟待提高,建议加大培训力度,完善急救培训网络.

    作者:张梅英;马素芳;彭幼清;陈益清;周如女;徐励;沈静之;凡芸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痴呆病人进食困难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进食是人类基本也是社会化程度高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维持正常进食行为不仅是个体摄入足够营养、保持身体健康良好状态的重要保证,更是社会生活和生命质量的重要体现[1].痴呆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病变.随着疾病进展和恶化,痴呆病人(尤其是中晚期病人)常出现进食困难.长期进食困难则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脱水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生命质量[2,3].我们通过运用专门测量工具评估痴呆病人进食困难程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社区及居家痴呆病人进食困难护理干预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

    作者:刘文;李晓静;梁蝴蝶;刘冬梅;娄凤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肿瘤医院年轻护士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价值观(values)是一种稳定且持久的基本信念,是一个人对特定事物、行为或目标的持久性偏好或评判标准,进而引导个体行为,满足个体需求[1].职业价值观是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由于肿瘤病人的特殊性,我院护士经常要面对病人的辱骂、刁难等问题,从而增加了工作压力,导致职业价值观和工作满意度向负性方向改变.因此,管理者要及时了解护士的职业价值观和工作满意度,改革管理模式,减轻护士压力.本课题通过对我院年轻护士职业价值观及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价值观和满意度的相关性,为护士分层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关琼瑶;秦亚辉;王绍尧;潘卓亚;杨海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太原市诊疗物品清洗现状的调查分析

    清洗在医院消毒起着重要的作用.医院诊疗活动中重复使用后的器械表面都沾染了大量血液、体液等有机物,如不彻底将污染物从器械上清除干净,任何残留的有机物都会在器械表层形保护膜,妨碍灭菌因子与微生物有效接触,无论化学还是物理的消毒灭菌方法均可能失效.2009年12月1日卫生部实施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对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的清洗环境、设施、方法、人员要求都进行了一系列规定.我市卫生局为了调查医院对该规范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此次研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晓琳;李变娥;郭超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静脉留置针致血管损伤的研究进展

    静脉留置针致血管损伤是导致静脉炎的重要原因,由静脉炎引起的菌血症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为了更系统地认识静脉炎,从血管损伤致静脉炎的发生机制出发,综述了国内外对血管损伤致静脉炎的检测方法和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实验研究和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海燕;阚春梅;路雪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心血管外科手术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

    分析我院心血管外科手术病人院内转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发生意外的因素,并根据我院自身特点,同时参考相关文献,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安全转运护理规范,改进了院内转运流程,有效提高了手术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性,实现了无明显差错发生,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车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提高SICU护士对重症病人床头抬高依从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提高SICU护士对危重病人床头抬高依从性的方法.[方法]通过小组管理,改良护理用具,制订操作指引,组织培训,严密质控等措施,对SICU护士进行床头抬高行为的管理.[结果]ICU护士对危重病人床头抬高依从性和效果明显提高.[结论]护理小组专业化的实施,可在短期内有效地提高护士对床头抬高的依从性和质量.

    作者:白利平;王俊;高明榕;王越秀;张宁;丘金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在急诊科的试行效果

    随着医院竞争的日益激烈,有效利用资源、提高效率、满足病人的需求是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急诊科是医院医疗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护理质量直接反映一个医院的诊疗水平.急诊护理工作的性质与其他科室大不相同,由于病人病情变化突然,计划性治疗措施较少,护理工作压力及工作量都较大,急诊护士兼具多重角色,除了是医疗服务主体外,也是灾难救援的组织者、协调者,更是公众急救教育的指导者、咨询者、教育者,这给急诊科护士提高护理质量、满足病人需求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大部分医院急诊科的专职医师较少,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内科和外科的轮转医师,系统学习和掌握急诊医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相对急诊护士就欠缺一些.所以如何有效利用资源、提高效率、提高急诊护士的整体救护水平、满足病人的需求、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2011年1月开始实施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与传统的工作模式比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俊萍;孙双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ICU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危重病人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它适用于抢救、危重、大手术及须严密观察病情的住院病人[1].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颁布和实施,明确了护理记录是复印病例的重要部分,也作为法律文件为护患双方提供法律保护及举证依据,为了规范和提高危重病人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减少由于记录缺陷而引起的医疗纠纷.我院于2009年1月将新设计的ICU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彩云;梁艺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在门诊输液中的查对方法的改进

    病人身份的准确识别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正确的病人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障.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和给药途径.临床工作中,经常因为查对制度执行不严出现打错针,输错液体的现象,给病人及医院均造成不良后果[1].我院是省级三级甲等专科医院,门诊每日输液量平均600人次,高峰达900人次,护理工作量大,如何在繁忙而单调的工作中降低因病人身份识别不到位而发生的差错是我们必须探讨的.我科以往静脉输液按照常规核对姓名的方法,发现时有错误应答发生,2009年9月我科实施显示屏显示输液号码后,双向核对病人身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海峰;高艳;卞来兄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精细化管理在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临床静脉输液的常见问题,寻求有效解决输液问题的方法.[方法]采取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010年的输液质量问题,将输液过程分解为执行医嘱环节、配药环节、输液操作环节、文书记录环节4个部分,从6个方面分析每个环节的输液问题,即是谁、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有多少、是什么、为什么,明确产生输液问题的各种原因.[结果]针对问题的原因,精准要求、做细流程、严格执行是解决静脉输液问题的根本.[结论]精细化管理的思想精髓与护理输液安全的要求不谋而合,恰当地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是解决输液环节质量问题的好方法.

    作者:张连辉;杨志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长效机制的建立

    在医院的医疗服务中,护理人员与病人的接触密切、广泛,因此在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病人满意度等方面,护理人员起着重要的作用[1].2010年我院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以基础护理服务促进专科护理落实到位,以专科护理提升基础护理内涵,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15个,受到病人及家属的高度评价.同时我院建立长效补偿、激励及监督机制、实行护理人员分层次管理、完善支持系统,确保了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效果,并使其能够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红梅;陈晓琳;马珍珍;李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截石位手术布类的改进

    产科截石位手术中运用的布类铺巾是教科书中所指导的:3个脚桶、1张包布、1张治疗巾,用4个帕钳夹住形成1个方形平面[1].在使用中存在病人需要移动体位时,因手术面改变而污染无菌区域,或巾钳掉落或使布类破损,或急产时铺巾耽误接生时间等问题.为此我院将使用布类改进,取得很好效果.

    作者:马静;闵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清洗消毒机上止血带悬挂再处理的辅助装置

    止血带是医院临床科室常用的诊疗物品,多为重复使用,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目前,由于消毒供应中心常采用的止血带集中再处理方法操作步骤较多,处理程序不易控制.特别是止血带既不能耐受>0.1 MPa 的压力蒸汽灭菌和>120 ℃的干热干燥方法,压力气枪亦不易干燥且操作耗时耗力,致使其干燥成为再处理中的难点问题.

    作者:王晓娅;吕健;徐萍;邓晓东;陈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种多功能枕套的设计

    病房的病床可以摇高,但是在摇高床头后枕头容易下滑,搭在床头边缘又容易掉下去.卧床的病人,由于取拿床头柜物品,挪移过程中也经常将枕头弄掉或移位.针对这些现象,我们设计了防止枕头下滑、移位的多功能枕套.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晓岚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