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影响因子:1.46
  • 创刊:2003
  • 周期:月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75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20期文献
  • 绝经后女性增加身体活动量与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增加身体活动量与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试验设计属于问卷调查访问,选择2015年 1月—2015年 12月就诊的停经女性为研究对象,以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式分析研究对象在不同日常活动条件下的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及 95%置信区间(95% CI ).结果 身体活动中量组及身体活动高量组的风险比(aHR分别为 0.39、0.64)显著低于身体活动低量组(aHR=1.00),95% CI分别为[0.47,0.86]和[0.29,0.54],绝经后身体活动量较高的女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较少.结论 绝经后女性运动能力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相关,可为今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或死亡率的预测指标,绝经后女性增加身体活动量与增强心肺功能,可减少绝经后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促进心血管健康.

    作者:张文;王剑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2年 1月—2016年 1月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263例,收集病人住院期间的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分析探索影响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Fisher分级[OR=2.42,95%置信区间(95% CI ):1.09~4.32]、高血压(OR=1.76,95% CI :1.06~2.89)、动脉瘤大小(OR=1.43,95% CI :1.02~2.44)、Hunt-Hess评级(OR=1.47,95% CI :1.02~2.22)为影响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T-Fisher分级、高血压、动脉瘤大小、Hunt-Hess评级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全中平;周波;罗赤星;钟宝;王少波;罗心凯;唐长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 76例心脏神经官能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8例.对照组应用心理干预联合镇静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以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于治疗前、治疗 6周后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 SSS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 6周后观察组 S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心理干预与常规药物治疗能显著改善或缓解心脏神经官能症病人症状,疗效优于单纯心理疏导联合常规药物治疗.

    作者:黄国涛;钟春蕾;张永春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新活素治疗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对合并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病人心率变异性(HRV)、心功能、24 h尿量、血肌酐的影响.方法 将 2013年 1月—2016年 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 120例合并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活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HRV、心功能分级、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24 h尿量、血肌酐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 HRV、心功能分级、24 h尿量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肌酐与肌酐清除率均降低(P<0.05).结论 新活素可有效改善合并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并对原有的肾功能损害无不利影响.

    作者:杨云仙;赵国鲜;秦思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比索洛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病人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 2015年 3月—2016年 3月我院收治的 80例慢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按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降压、调脂、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每次 40 mg,每日 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比索洛尔治疗,每次 2.5 mg,每日 3次.两组治疗疗程均为两个月.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变[12导联 ST段压低的总和(∑ST)、常规 12导联中 ST段压低≥0.25 mm的导联数(NST)],CRP、sCD40L、LDL-C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ST、NST、心率均CRP、sCD40L、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比索洛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降低血清 CRP、sCD40L、LDL-C水平,促进斑块稳定性,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赵锴;徐鑫;梁璐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清晨高血压病人动脉硬化的诊断及评定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清晨高血压病人动脉硬化的诊断及评定价值.方法 入选 2015年 1月—2016年 5月我院收治的清晨高血压病人8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非清晨高血压病人8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人进行颈动脉和双下肢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动脉狭窄、斑块形成、内膜增厚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轻度和中度动脉狭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晨高血压病人早期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发现动脉硬化情况,有利于及时了解病人血管斑块、血管狭窄等.

    作者:唐元东;叶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血浆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 2月收治的 87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 8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水平.根据病人住院期间有无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比较两组病人各项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病例组 T3、FT3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NT-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Ⅳ级组 T3、FT3及 LVEF均明显低于低于Ⅱ级组和Ⅲ级组,NT-proBNP明显高于Ⅱ级组和Ⅲ级组(P<0.05);Ⅲ级组 FT3明显低于Ⅱ级组,NT-proBNP明显高于Ⅱ级组(P<0.05).事件组 T3、FT3明显低于非事件组,NT-proBNP明显高于非事件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VEF与 T3及 FT3呈正相关(r>0,P<0.05),NT-proBNP与T3及FT3呈负相关(r<0,P<0.05).结论 T3、FT3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评估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陶锐;侯青;刘杨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骨化三醇对缺血性心肌病病人心肌细胞凋亡、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骨化三醇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ICM)病人心肌细胞凋亡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 ICM病人150例,随机分成骨化三醇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 75例.常规治疗组给予传统抗 ICM治疗,骨化三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骨化三醇胶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肌细胞凋亡、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MPs)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可溶性凋亡因子和可溶性凋亡因子配体浓度、MMP-2、MMP-9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骨化三醇治疗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可有效减少 ICM病人心肌细胞凋亡,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许国华;卓裕丰;黄冰生;冯燕玲;程颖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温阳活血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室重构的干预效应及机制探讨

    目的 评价温阳活血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室重构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纳入142例慢性心力衰竭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71例)和对照组(71例).两组均给予心力衰竭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周期为 3个月.治疗前后评价左室射血分数(LVEF)、B 型钠尿肽(BNP),心脏彩超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基质金属蛋白酶 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1(TIMP1).结果 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LVEF水平上升、BNP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 LVEF高于对照组、BN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LVEDD、LVESD水平均较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AngⅡ、醛固酮、MMP1、TIMP1较治疗前降低, MMP1/TIMP1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 AngⅡ、醛固酮低于对照组,MMP1、MMP1/TIMP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活血利水法结合西药常规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功能、抑制心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上调 MMP1/TIMP1比例有关.

    作者:王成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芪苈强心胶囊对心肾综合征病人血清NT-proBNP及胱抑素C的影响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心肾综合征病人血清 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胱抑素 C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肾综合征病人 6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芪苈强心胶囊组,各 32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试验、左室射血分数、NT-proBNP及胱抑素 C的变化.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芪苈强心胶囊组 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试验、左室射血分数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及胱抑素 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规范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心肾综合征病人的临床疗效有所提高.

    作者:李小军;白玲强;杨瑞金;马涛;耿倩雯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血清炎性指标的动态变化及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行PCI术病人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血清炎性指标的动态变化及探讨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病人心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14年 5月—2016年 5月我院拟行 PCI术治疗的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 100例,按随机双盲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于PCI术中给予替罗非班;观察组于PCI术前给予替罗非班.观察术前、术后 7 d两组病人心肌肌钙蛋白 I(cTnI)、血浆 N 端 B 型利纳肽原(NT-proBNP)等水平变化及术后 7 d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出血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术后 7 d cTnI和NT-proBNP水平均较手术前与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7 d LVEF较对照组病人明显升高(P<0.01).结论 行 PCI术治疗的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早期给予替罗非班用药有助于改善病人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明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ACS病人血脂及血浆趋化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脂水平及血浆趋化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 7月—2016年 8月我院接受治疗的 ACS病人 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表达水平、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趋化素表达水平和血脂达标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 TC、TG及 LDL-C表达水平有所降低,HDL-C升高,且观察组 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hs-CRP、Hcy表达水平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趋化素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达标率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 ACS,可有效改善病人血脂表达水平,降低趋化素表达水平,提高血脂达标率.

    作者:张文君;王飞翔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心电图评估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同步化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心电图评估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同步化治疗效果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3年 5月—2016年 5月 7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接受心脏同步化治疗,并在术前与术后 6个月行心电图检查.根据心脏同步化治疗效果将纳入病人分为应答组(n=53)与无应答组(n=17).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心电图 QRS波时限形态、QT离散度及电轴变化.结果 应答组术前 QRS波绝对时限、△QRS波时限、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比例、碎裂 QRS波比例、术前 QTd、术前 QTc、术前 QTcd与无应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 QRS绝对时限、△QRS时限、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碎裂QRS波、术前 QTd、术前 QTc、术前 QTcd等心电图指标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同步治疗效果具有一定预测作用.

    作者:邓莉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血栓心脉宁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系统评价

    目的 血栓心脉宁临床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有效性和安全性的 Meta 分析.方法 应用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PubMed、Medline等,检索血栓心脉宁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 1997年 1月—2017年 12月,应用 RevMan5.3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 7篇随机对照试验,包含病人 860例,治疗组较对照组可提高心绞痛改善率[比值比(OR)=2.60,95%置信区间(95% CI )(1.82,3.73),P<0.000 01]及心电图疗效率[OR=1.98,95% CI (1.26,3.09),P=0.003].结论 血栓心脉宁可提高心绞痛改善率和心电图疗效率.

    作者:任智雄;赵阳;郭茜;张颖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奥美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清脂联素、内皮细胞分化功能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奥美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血清脂联素、内皮细胞分化功能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校附属医院 2014年 5月—2016年 1月心血管内科治疗的 60例 EH病人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 6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和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析所有病人奥美沙坦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内皮细胞分化功能指标及 IMT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IM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奥美沙坦治疗后研究组内皮素、收缩压、舒张压、IM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一氧化氮和脂联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脂联素和血浆内皮素呈负相关关系(r=-0.475,P<0.05),脂联素和一氧化氮呈正相关关系(r=0.574,P<0.05).结论 奥美沙坦对 EH病人降压效果好,且可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内皮细胞分化及提高脂联素水平有关.

    作者:郭建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氯吡格雷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104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 52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每周硝酸甘油用量、每周心绞痛持续时间及每日发作频率均减少,且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 SAQ及 SF-36评分升高(P<0.01),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氯吡格雷组,有利于血液流变的改善,避免疾病进展.

    作者:王磊;匡旭东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老年冠心病病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老年冠心病(CHD)病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 CH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 2015年 1月—2017年 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 CHD病人 2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浆 BNP水平将其分为 A组(107例)、B组(94例)及 C组(63例).记录并分析 3组血浆 BNP水平、Hcy水平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结果 A组、B组、C组病人 BNP、Hcy均依次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依次降低,且不同组别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 Killip分级、病变血管种类、病变血管类型、病变血管部位、病变冠状动脉积分及左室舒张末压力(LVED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 BNP水平与 LVEF呈负相关,与冠状动脉积分及 LVEDP呈正相关;血浆 Hcy水平与 LVEF呈负相关,与冠状动脉积分及 LVEDP呈正相关.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LVEF、血浆 BNP水平及血浆 Hcy水平均是老年 CH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随着血浆 BNP和 Hcy水平增高,老年 CHD病人冠心病病变程度明显加重,血浆 BNP和血浆 Hcy水平是老年 CHD病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杨竹君;唐敏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联合比伐芦定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联合应用替格瑞洛和比伐芦定对术中心肌灌注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将 12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60例,术前均嚼服阿司匹林片 300 mg.治疗组给予替格瑞洛 180 mg,联合比伐芦定静脉泵入至术后 3 h~4 h.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 600 mg联合肝素静脉应用,若手术时间超过1 h,追加肝素1 000 U/h.比较两组PCI术中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分级(TMPG)、无复流/慢血流情况,安全性(支架内血栓、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前 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后 TIMI 3级血流、TMPG 3级病人比例明显增加,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出血发生分别为 8例(26.6% )和 1例(1.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 30 d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病人行直接PCI术前联合应用替格瑞洛和比伐芦定,可减少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改善心肌灌注,降低出血发生率,未增加支架内血栓发生率.

    作者:穆晓光;朱永彪;陈心涛;李春生;张帆;张晓毅;李庆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稳定型冠心病病人动脉血浆vWF水平分层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稳定型冠心病病人动脉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分层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14年 1月—2015年 2月本院收治的 80例冠心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 vWF水平分组,vWF<13.5 ng/mL为低 vWF组,共 39例,vWF≥13.5 ng/mL为高 vWF组,共 41例.比较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析 vWF水平分层与心血管事件间的相关性.结果 随访期间,高vWF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及再次 PCI率均高于低 vW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定型冠心病病人血浆 vWF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其增高常反映血管内皮损伤或功能异常,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一种心血管疾病进展的标志物检测在临床予以应用.

    作者:王伟灿;杨锋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加倍剂量麝香保心丸对PCI围术期病人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加倍剂量麝香保心丸对 PCI围术期病人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6年 2月—2017年 1月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病人 96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病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n=64)和安慰剂组(n=32),麝香保心丸组采用麝香保心丸口服每次 4粒,每日 3次,共 3 d.检测术前及术后 48 h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UACR)等指标,术后 24 h检测早期肾损害的血清标志物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观察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和微量蛋白尿表达水平.根据术前 eGFR水平[90 mL/(min·1.73m2)]对麝香保心丸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术前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麝香保心丸组术后 24 h suPAR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麝香保心丸组术后 48 h微量蛋白尿发生率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麝香保心丸组术后48 h CI-AKI发生率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两亚组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后 SCr及 e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正常亚组手术前后 suPA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基于保护血管功能的 PCI围术期短期加倍剂量使用麝香保心丸可减少微量蛋白尿和 CI-AKI发生率,未发现对肾功能的不良影响.

    作者:李慧洋;李剑;金波;吴帮卫;高稳;倪唤春;施海明;罗心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老年缓慢心律失常病人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及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2015年 11月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病人 114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前给予病人右室心尖部起搏,运用 Logistic分析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对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病人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病人心率下降至 45.67次/min± 5.74次/min,血压下降至(76.34± 7.90)/(36.75± 7.40)mmHg,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占 45.73% ,窦性停搏占 7.45% ,缓慢心房颤动占 8.43% ,结性逸搏心率占 14.56% ,房室传导阻滞占 34.34% .心电图表现 ST段压低占 15.56% ,ST段抬高占 3.45% ,出现精神淡漠、出汗、胸闷等临床表现.经过 Logistic分析发现,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既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留置鞘管、压迫止血时间延长.多因素 Logistic分析发现,鞘管留置时间及压迫止血时间是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快速右室心尖部起搏、静脉补液、扩充血容量、静脉注射多巴胺、阿托品等及时处理,病人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且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病人房性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疗效明显,为临床起搏位点选择提供依据.

    作者:欧阳星文;汪贵忠;赵文强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血清松弛素水平与冠心病病人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松弛素水平与冠心病(CHD)病人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诊的120例CHD病人为研究对象,另纳入我院同期疑似CHD病人66例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类型、冠状动脉不同狭窄支数CHD病人血清松弛素和动脉硬化度指数(AASI),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类型 CHD血清松弛素及日间 AASI、夜间 AASI、24 h AA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组、双支组、多支血管狭窄组血清松弛素、日间 AASI、夜间 AASI、24 h AA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松弛素水平与 CHD病人日间AASI、夜间AASI和24 h AASI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松弛素可反映CHD病人动脉硬化程度,是诊断及评估 CHD预后的新型血清标志物.

    作者:李玉;段敬柱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不同时间血、尿肾损伤分子-1诊断冠心病介入术后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不同时间血、尿肾损伤分子-1(KIM-1)检测对冠心病行介入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诊断为冠心病并行介入术病人 191例,根据急性肾损伤(AKI)诊断标准分为 AKI组 32例,非 AKI组 159例.收集所有病人术后0 h、2 h、4 h、6 h、8 h、10 h、12 h、24 h、48 h、72 h血液及尿液样本,检测各时间血清肌酐(SCr)和KIM-1,尿液KIM-1.结果 AKI组术后 12 h、24 h、48 h、72 h血 SCr值均明显高于 0 h基线值和非 AKI组同时间 Scr值(P<0.05),且术后 24 h血 SCr值较0 h基线值升高超过50% ,达到AKI诊断标准.AKI组术后血(4 h、6 h、8 h、10 h)、尿(6 h、8 h、10 h、12 h、24 h)KIM-1水平均高于 0 h基线值和非 AKI组(P<0.05),6 h(血)或 8 h(尿)时达到峰值.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KI组术后血(4 h、6 h、8 h、10 h)、尿(6 h、8 h、10 h、12 h、24 h)KIM-1水平均与术后24 h血SCr呈正相关(P<0.05);AKI组术后4 h血KIM-1 ROC曲线下面积为0.941, 95%置信区间(95% CI )[0.907,0.975],以 41.9 ng/L为诊断界点时,敏感度为 87.5% ,特异度为 88.7% ;10 h血 KIM-1 ROC曲线下面积为 0.899,95% CI [0.846,0.953],以38.1 ng/L为诊断界点时,敏感度为84.4% ,特异度为81.8% ;6 h尿KIM-1 ROC曲线下面积为 0.858,95% CI [0.801,0.914],以 314.9 ng/L为诊断界值时,敏感度为84.4% ,特异度为73.0% ;24 h尿KIM-1 ROC曲线下面积为0.795,95% CI [0.727,0.863],以 323.5 ng/L为诊断界点时,敏感度为 81.2% ,特异度为 71.1% .结论 4 h~10 h血 KIM-1、6 h~24 h尿 KIM-1水平升高对冠心病病人行介入术后 AKI发生具有预测价值,可作为早期诊断 AKI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李恭;张冬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运动对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运动对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5年 3月—2017年 3月我院心内科成功进行首次 PCI的冠心病病人 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8例.两组 PCI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于术后开始进行为期 3个月的运动康复训练.于运动治疗前、运动后第 1个月、第 3个月,比较两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和运动耐力[6 min 步行距离(6MWD)、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值(AT)];PCI术后随访 3个月,比较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 LVEF、LVEDD、NYH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个月,观察组 LVEDD低于治疗前,NYHA分级低于治疗前和同时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观察组LVEF高于治疗前和同时间对照组,LVEDD、NYHA均低于治疗前和同时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 6MWD、VO2peak、A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个月,对照组 6MWD高于治疗前,观察组 6MWD、VO2peak、AT均高于治疗前和同时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个月,对照组6MWD高于治疗前,观察组6MWD、VO2peak、AT均高于治疗前和同时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支架内再狭窄、心绞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运动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病人心脏功能、运动耐力并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黄森;苏迈;苏虹;许冠思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化痰降逆方治疗痰浊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化痰降逆方治疗痰浊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36例偏头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68例.治疗组口服化痰降逆方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 0.3 g治疗,两组疗程均为 10 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头痛发作时间、次数、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等.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1).治疗组头痛、眩晕、胸脘满闷、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痰降低方治疗痰浊型偏头痛疗效理想.

    作者:韩玉晶;陈彦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阿加曲班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清ET、NO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5年 1月—2017年 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 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加曲班联合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颈动脉平均血流量(Qmean)、平均血流速度(Vmean)、特性阻抗(ZCV)及外周阻力(Rv)]及血清 ET、NO水平变化,并记录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Qmean、Vmean水平均上升,ZCV、Rv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 Qmean、Vmean水平高于对照组,ZCV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ET水平均下降,NO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 E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76%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32%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加曲班可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脑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季晓宇;常焕显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自拟益智清脑汤治疗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自拟益智清脑汤治疗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96例中风后 MCI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益智清脑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 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MMSE、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ACA、MCA平均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 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益智清脑汤可有效增加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改善病人的认知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治疗中风后 MCI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作者:代国军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神经内科病房环境微生物学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对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病人病房环境微生物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为预防和控制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15年 1月—2015年 12月在某医院神经内科 1 180例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 60例病人及所居住的病房为监测研究对象,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大、小病房之间空气、枕头、棉被、棉褥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气的细菌数量明显高于枕头和棉被、棉褥(P<0.01);病房环境的菌种主要为 G+球菌和 G+杆菌,存在少量 G-杆菌、微量 G-球菌及真菌,以藤黄微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为主;各菌种类型在空气、枕头、棉被及棉褥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580,P=0.056).结论 神经内科病房环境以 G+球菌和 G+杆菌为主,同时存在少量的 G-杆菌、微量的 G-球菌及真菌;细菌数量与病房大小、月份无关.病房空气环境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感染源和传播途径,病房环境细菌学动态监测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病房空气消毒方案,进行彻底清洁消毒,是降低神经内科病人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

    作者:段海丽;刘新平;王欣;冀茂昌;王斌;吕学海;何俊芳;李炜;吴斐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老年女性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老年女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016年 1月—2016年 6月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 84例老年女性失眠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2例.观察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镇静药物艾司唑仑+常规治疗.观察 1个月后两组病人睡眠情况.结果 观察组失眠治愈率为 83.3% ,对照组治愈率为 80.9%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老年女性失眠,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利利;马忠金;焦晓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透穴针刺联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透穴针刺联合 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88例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 44例.两组均予内科基础及对症处理,对照组予 Bobath技术疗法,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予透穴针刺,以 4周为 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 3个疗程.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缺损功能、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估肢体痉挛状况、简化 Fugl-Meyer量表(FMA)量表评估肢体运动功能、改良 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 4周、8周、12周 NIHSS评分降低(P<0.05),上肢、下肢 MAS及FMA评分均降低(P<0.05),MBI评分降低(P<0.05);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 4周、8周、12周 NIHSS评分较低(P<0.01),上肢、下肢 MAS及 FMA评分均较低(P<0.05),MBI评分较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透穴针刺联合 Bobath技术可显著改善脑卒中病人偏瘫肢体的痉挛状态.

    作者:谭世洪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脑卒中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常遗留各种功能障碍,目前脑血管病学的研究和发展,不仅要求抢救和延长病人生命,而且通过康复医学的早期介入进一步提高病人生存和生活质量.现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将脑卒中恢复的相关神经机制及镜像疗法、运动想象疗法、音乐治疗在康复治疗中的新进展及展望综述如下.

    作者:王宁;杨信才;崔彩虹;邓赟;王燕;覃亮;刘涓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高血压慢病管理研究现状

    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现对国内外高血压慢病管理的形式、方法、内容和效果评价进行综述,通过借鉴国外慢病照护模式为我国高血压慢病管理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陆舒婷;张雪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僵人综合征相关研究进展

    僵人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体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副肿瘤亚型相关的抗体等相关.现综述本病的发病机制、临床发现、诊断及鉴别诊断与治疗.

    作者:苏琴琴;张媛媛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环节,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和进展过程.内皮功能障碍及形态学损伤引起白细胞-内皮细胞黏附、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氧化应激、平滑肌增殖及血栓形成.内皮细胞功能调节与多种相关因子之间的作用机制是复杂的,本文以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为切入点,综述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爽;王臻楠;顾耘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丹参多酚酸盐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Ang-2的影响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管生成素-2(Ang-2)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Ⅰ组(Sham+生理盐水)、Ⅱ组(Sham+丹参多酚酸盐)、Ⅲ组(局灶性脑缺血+生理盐水)、Ⅳ组(局灶性脑缺血+丹参多酚酸盐)、Ⅴ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和Ⅵ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丹参多酚酸盐).局灶性脑缺血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 48 h;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采用MCAO 2 h后再灌注48 h(MCAO/R).应用神经行为学评分法观察各组大鼠神经损伤情况;HE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神经元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缺血半暗带 Ang-2表达.结果 Ⅰ组和Ⅱ组大鼠神经学表现正常,Ⅲ组和Ⅳ组大鼠神经学评分增高(P<0.05);与Ⅲ组和Ⅳ组比较,Ⅴ组和Ⅵ组大鼠神经学评分降低(P<0.05),且Ⅵ组低于Ⅴ组(P<0.05).HE染色显示:Ⅲ组和Ⅳ组大鼠脑神经元有明显病理形态学变化,Ⅴ组和Ⅵ组存在病理形态学变化,且Ⅵ组坏死情况小于Ⅴ组.免疫组化显示:Ⅴ组和Ⅵ组大鼠脑缺血半暗带 Ang-2阳性表达均增高(P>0.05),且Ⅵ组高于Ⅴ组(P<0.01).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可能通过 Ang-2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苗常青;刘鹏;李正仪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金银花黄酮类提取物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 观察金银花黄酮类提取物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AngⅡ模型组及 AngⅡ+金银花黄酮类提取物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培养 48 h后,采用细胞计数(CCK-8)试剂盒检测 CF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 CF周期,免疫印迹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实时定量 RT PCR检测Ⅰ型胶原蛋白 mRNA的相对表达.结果 AngⅡ干预 48 h后 AngⅡ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F增殖率和 S期及 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Ⅰ型胶原蛋白和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ngⅡ+金银花黄酮类提取物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与AngⅡ类型组比较CF增殖和S期及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Ⅰ型胶原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金银花黄酮类提取物对 CF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比较 CF增殖和 S期及 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Ⅰ型胶原蛋白和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金银花黄酮类提取物通过抑制 AngⅡ诱导的 CF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进而发挥抗心肌纤维化作用.

    作者:葛雄;刘亮;王赛;葛仁英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中药脑还丹对APP/PS1小鼠海马区细胞内[Ca2+]i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脑还丹对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区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 将 3个月龄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雄性)4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脑还丹低剂量组、脑还丹高剂量组和多奈哌齐组,各 12只,选取同月龄同遗传背景C57BL/6J小鼠12只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以脑还丹低剂量、高剂量浓缩液及多奈哌齐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同体积双蒸水灌胃,4个月后进行行为学测试,并测定各组小鼠海马组织细胞[Ca2+]i.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还丹高剂量组和多奈哌齐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与脑还丹低剂量组比较,脑还丹高剂量组和多奈哌齐组找到平台所用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脑还丹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小鼠在定位航行中所用时间较少,平台象限内停留时间较长(P<0.05).海马区[Ca2+]i:5组小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内[Ca2+]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 4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内[Ca2+]i明显增加(P<0.01);与脑还丹低剂量组比较,脑还丹高剂量组[Ca2+]i水平较低(P<0.05).结论 脑还丹对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具有改善作用,这可能与其稳定海马区细胞内[Ca2+]i,减少自由基产生,保护细胞生物膜,延缓神经元老化有关.

    作者:李进营;陶彦谷;黄启辉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基于血脂代谢紊乱理论研究血管软化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目的 观察血管软化丸对载脂蛋白 E基因敲除(ApoE-/-)小鼠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活化标志物 CD63表达、主动脉粥样斑块病理形态及病灶处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饲 ApoE-/-小鼠,60只 ApoE-/-小鼠随机分为 4组,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他各组喂养饲高脂饲料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各组按规定连续灌胃 8周后测定血清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活化标志物 CD63表达、主动脉粥样斑块病理形态及病灶处 NF-κB的含量.结果 高脂饮食引起小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升高,导致 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与模型组比较,血管软化丸组 TC、TG、LDL-C水平降低(P<0.05),HDL-C升高(P<0.05);全血低、中、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P<0.05).各组小鼠主动脉斑块出现不同程度的染色强阳性,中药组平均光密度值较辛伐他汀组明显减小(P<0.05).结论 血管软化丸通过调控高脂饮食引起的血脂代谢紊乱及异常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 CD63表达和周围血管壁NF-κB含量,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刘建东;秦合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环磷酰胺对大鼠烧伤后早期心肌中性粒细胞的表达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环磷酰胺(CY)对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探讨 CY保护心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清洁级雄性 SD大鼠 100只,随机分为 4组,CY组(n=40)、单纯烧伤组(n=40)、CY对照组(n=10)、空白组(n=10).CY组与单纯烧伤组建立 30%体表总面积Ⅲ度烧伤.CY组和烧伤组在建模成功后 2 h、6 h、12 h、24 h时相点记录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终末舒张压(LVEDP)、左室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检测大鼠血清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取大鼠心脏组织锡纸包裹后立即置入-80℃冰箱保存用于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同法读取空白组及 CY对照组各项参数及心肌取材.结果 CY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LVSP、LVEDP、dp/dtmax、-dp/dtmax值,心肌 MPO活性,血清 cTnI和 CK-MB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组各时相点 LVSP、LVEDP、dp/dtmax、-dp/dtmax值显著高于烧伤组(P<0.05);CY组各时相点 MPO、血清 cTnI和 CK-MB含量均明显低于烧伤组(P<0.05).结论 低剂量 CY能显著改善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抑制严重烧伤大鼠心肌组织 MPO、cTnI及 CK-MB的释放,具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付巨峰;刘丹丹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补阳还五汤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人外周血液单个核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外周血液单个核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2014年 9月—2016年 1月收治的 STEMI住院病人12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各 60例,于介入术后第 1天及第 14天,分别检测外周血液单个核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评定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外周血液单个核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中医证候积分[胸闷(痛)除外](P<0.05)明显降低.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治疗可提高 STEMI病人外周血液单个核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并可有效改善中医气虚表现.

    作者:卢健棋;温志浩;沈瑜;潘朝锌;王庆高;何新兵;吴海珊;黄明剑;彭志林;周宇祯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15年 2月—2017年 2月就诊于我院的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病人 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4例.两组均采用西医治疗,服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美托洛尔等药物,同时辅以降糖、降压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治疗 3个月后,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血脂水平、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血脂水平、hs-CRP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等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动态心电图结果,全部窦性心搏 RR间期标准差、全部每 5 min平均正常 RR间期标准差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可显著改善动态心电图指标,提高心率变异性,改善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李晓曼;艾克荣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降脂灵片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病人血清VEGF、NO、SOD的影响

    目的 观察降脂灵片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病人血脂、血管内皮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 将 100例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例,两组均给予高脂血症治疗指南推荐的低盐低脂饮食及瑞舒伐他汀钙片口服,观察组加服降脂灵片.观察治疗前、治疗12周后两组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SOD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 TC、TG、VEGF、HDL-C、LDL-C、VEGF、NO及 SO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2周后,两组 TG、TC、LDL-C均下降,HDL-C、VEGF、NO、SOD均升高,且观察组 TG、TC、LDL-C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HDL-C、VEGF、NO、SOD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降脂灵片联合瑞舒伐他汀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病人血脂和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赵雨朝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逐瘀安神方联合益肾调督养心针法治疗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逐瘀安神方联合益肾调督养心针法治疗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睡眠脑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 2月本院收治的卒中后失眠病人 11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58例.对照组给予益肾调督养心针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逐瘀安神方治疗,两组治疗均持续 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脑电图[包括记录睡眠潜伏期(SL)、睡眠总时间(TSA)、觉醒次数(AT)、觉醒时间(ASA)、觉醒/睡眠(A/TSA)及睡眠效率(SE)]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 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研究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睡眠药物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 SL、AT、ASA、A/TSA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TSA与 SE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研究组SL、AT、ASA、A/TS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SA与 S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6.55% ,明显高于对照组 77.59% (P<0.05).结论 逐瘀安神方联合益肾调督养心针法可提高卒中后失眠疗效,改善病人睡眠脑电图指标.

    作者:马新军 刊期: 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