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5-1450
  • 国内刊号:14-1364/R
  • 影响因子:1.09
  • 创刊:1993
  • 周期:月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285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高等基础医学教育学会会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   2009年6期文献
  • 浅谈如何提高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技术专业作为医学院校年轻的本科专业,其毕业论文质量与思想认识、写作基本功、创新意识和实习管理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文章针对这些制约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如何提高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廖锦锋;秦丽凤;白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物理化学是医科大学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是教师需要考虑解决的问题.该文主要从开设讲座、利用生活实例、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讨论,从而提高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

    作者:马豫峰;游文玮;周春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成人教育遗传学教学改革的调查分析

    针对遗传学成人教育现状,作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纳,通过信息反馈,对于今后促进遗传学课程的改革、完善、提高,加快课程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霍春月;邢安凤;任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医学研究生药物基因组学教学探讨

    该文主要分析了药物基因组学在研究生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和特点,从教学内容、手段和教学考核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开展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医学研究生的药物基因组学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张菊;李丁;李宏伟;梁平;黄启超;郭宴海;颜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运用试卷分析加强医学微生物学题库建设的初探

    为了评估自建医学微生物学题库质量,运用现代考试分析方法对本校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考试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题库试卷组成和信度均较好,建立了初步的题库质量评估体系,为改进教学质量和完善题库提供了参考.

    作者:丁晓娟;陈灵芝;余莉;刘伯玉;俞海洋;王明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学习型论文写作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及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写作能力,并能从整体的角度系统地掌握生物化学知识,该教研室在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开展学习型论文的写作,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兴顺;解军;程牛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临床医学八年制生物化学教学的体会

    八年制医学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医学人才.通过对生物化学八年制教学的总结,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各方面进行探讨,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八年制医学生的培养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

    作者:沈岚;刘新平;药立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我校医用计算机课程教学探讨

    随着数字化医疗的不断完善,计算机教学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改革,跟上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步伐.文章通过研究山西医科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参考性的改革建议.

    作者:焦瑞;李祥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医科大学学生对健康教育学的认识与评价

    文章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部分医学生对目前健康教育学课程的认知以及对教学安排、内容、效果等的评价,探索健康教育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健康教育学有学习兴趣,课前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健康教育实质认识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是否有助于将来工作的判断,从而影响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部分学生希望适当增加学时数且期待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作者:尤华;吉华萍;陆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通过对国内外多个著名医学院校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调研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以期为推动该课程的进一步教学改革和总体课程体系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卜友泉;汪长东;易发平;宋方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浅谈药学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针对当前药学教育的要求和自身的教学实践特点,有机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培养合格的药学人才,该文从课程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及考核方法等方面介绍了作者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作者:王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病理学规范化教案书写的实践和体会

    该文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例,从教案的格式、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书育人等方面浅谈病理学规范化教案的书写实践和体会.规范化教案编写要做到教案格式完整,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组织合理,教学方法运用恰当,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和研究.

    作者:何琼琼;文继舫;周建华;王颖;刘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医学信息管理类专业课程选用教材质量的调查分析

    该文采用山西医科大学教材质量评价指标,对该校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所用的专业课程教材进行质量评价,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出不同教材之间选用和适用性的差异,从而推动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材的建设.

    作者:郭文秀;贺培风;张岩波;王秀平;孔瑞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基于对生物化学的长期教学及教学改革的实践,对生物化学课程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旨在为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作者:郭小芳;田智;粟敏;刘立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生物科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为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医学人才,近两年来,该院生物科学专业在课程设计上进行了教学改革.大学化学Ⅱ作为其中的一门试改课程,对课程设置、教学手段、能力培养及考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证明,以上措施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创新的有机统一.

    作者:司友琳;张晖;陈少永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谈谈听课评课

    听课评课对教师成长和教学管理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提高教师群体的教学水平具有现实意义.要使听课评课长期而有效进行,需要营造浓厚教研氛囤,培养教师听课评课的习惯并确立有关制度,提高教师听课评课的技能,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许静洪;魏晓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案例教学法在七年制法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方法.法医学是一门应用医学,以案例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鉴于七年制教学的特点,在法医学教学活动中适当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邵洪江;靳占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融入新进展的实践与体会

    科研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非常密切,相互渗透.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科研新进展,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追求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知识面、培养创新能力等.该校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注重融入一些科研新进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杨敬;雷迎峰;徐志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法医尸检观摩在五年制教学中的意义

    通过对尸检观摩在法医学教学中运用的探讨,了解尸检观摩在医学五年制法医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从尸体解剖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地位,尸检观摩的方式、内容及观摩的意义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论述.尸检观摩不仅可以丰富医学五年制学生的法医学实践经验,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法医学学习的兴趣.在法医学教学中应有机结合尸检观摩.

    作者:彭雪;靳占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PBL教学法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基于学生学习系统解剖学的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探讨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结合PBL教学法的优点,通过对课程重点内容布置预习作业,结合课堂讲解及课堂讨论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和既往班级的成绩进行对比.该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往届班级成绩接近,但对应用性题型答卷较好.PBL教学法可以在系统解剖教学中进行推广,并做进一步探讨.

    作者:王海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本土化PBL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中对PBL教学法进行改革,形成了以PBL教学法为核心、结合传统教学法的本土化PBL教学法,主要形式有:临床病理讨论方式、设疑式、试讲式,并将其应用于病理学方向专业学生的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中,同时总结了在PBL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解决方法.

    作者:陈裕庆;张文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在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活动中,通过进一步完善以学科群为体系的多功能实验中心的建设,构建以学科群为体系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实现实验教学功能的综合化、实验教学资源的优配化、实验教学模式的科学化,建立优化的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

    作者:向丽;周铁军;王光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医学检验专业病理实验教学的改革

    通过对检验专业的病理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为培养实用型人才打下基础.将两个医学检验班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教学中更多地结合实验室检验指标,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期末比较两者的病例分析成绩.试验组优秀率为84.4%,对照组优秀率为21.2%,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检验专业的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引入实验室检验指标进行讲解及分析,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病理学及相关学科知识.

    作者:王艳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机能实验学的教学体会

    机能实验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提高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一门必修课,但实验成功率低会影响学习效果.教学中教师应把握住动物、器材、操作及总结几个关键环节,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包括告知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合理运用实验器材,通过多媒体电教结合教师的示教与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静脉给药、动脉插管等各项操作技术,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与实事求是、严谨创新的科研精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大大提高机能实验教学效果.

    作者:王娟;洪宗元;桂长青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实验课是医学微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巩固理论课教学成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文分析了传统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医学微生物实验课的改革方向:重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同时改革考核制度,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王媛;黎志东;黄艳平;吴兴安;张芳琳;于澜;李炎;徐志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浅谈如何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

    为了适应病理学教学改革的需要,通过科学地组织和实施,增加实验课病例分析,采用多媒体软件,开设病理第二课堂等有效方法,改变学生在实验中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地去认识疾病,使病理学实验课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作者:蔡兆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从临床误诊漏诊看临床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精尖的辅助诊断方法并未显著降低误诊率和/或漏诊率,其因为与临床医生的临床能力存在某些缺陷有关,主要表现在考虑问题缺乏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改革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在学生临床见习期间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和临床表现为基础课程(CPBCM)的教学方式的具体应用可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打开思绪,依托联想增长新的知识经验,实现知识的处理和转换,通过所见的实际病例验证我们的推测、不断更新或纠正临床思路,建立和完善发散性思维.

    作者:王琦;王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神经外科进修医师的教学体会

    初步探讨培养神经外科进修医师的教学经验.通过岗前培训,导师制临床带教,教学查房,临床专题讲座,医德医风缂肮姹芤搅凭婪啄芰Φ呐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就,使进修医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作者:陈立朝;许民辉;邹咏文;张云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加强科研项目中期管理是提高项目完成质量的关键环节

    随着高校承担科研项目数量的日益增多,对项目的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取得高质量的成果,必须切实加强项目的中间环节管理.针对现时期科研项目中期管理不到位的普遍问题,文章从执行年度考核制度、加强协调保障职能、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和完善成果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对如何使过程管理落到实处,推动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进行了探讨.

    作者:禹雪梅;李扬;王军;安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对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研究生是精英教育的主体,新形势下培养造就研究生适应和谐社会科学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培养创新精神,培养研究生对科学的神圣感、敬畏感;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智慧和人生智慧以及培养研究生个性化的自由创造精神对于深化研究生素质教育内涵,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晔;张艺;王旭开;杨成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作为一所地方医学院校,山西医科大学是山西省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当前研究生教育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研究生教育要上台阶,就必须从规模扩张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证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研究生教育质量离不开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结合本校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探讨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质量体系.

    作者:骞宪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构建科研技术平台推动学科发展

    科研技术平台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实验和交流平台,为学科的发展起巨大地推动作用.为使科研技术平台更加高效服务于科研课题,为各类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福建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心科研技术平台在建立科学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基础上,跨学科整合科研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对外进行技术交流,提高科研技术水平.

    作者:林凌;王玮;林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浅谈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协调发展

    教师素质培养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师的两项基本素质,如何实现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协调发展是提高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之一.如何在神经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协调发展尤其重要.本文介绍了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协调发展这一观点的提出,并就神经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实现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协调发展谈一些实践和体会.

    作者:苏志达;由振东;肖林;王成海;许金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医学免疫学理论和实验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探讨

    对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理论和实验课程中的具体实施进行分析,探讨了信息化教学对提升医学免疫学教师自身信息化素养和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积极作用.

    作者:钱程;陈国友;王全兴;于益芝;曹雪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信息化教学条件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许多优势,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环境.同时,要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也需要从教师能力素质培养、教学环境的完善以及教学内容的改革等多方面开展工作.文章就信息化教学条件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

    作者:高云;黄才国;刘小宇;卢小玲;焦炳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自制录像片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录像是申报精品课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各太高校申报精品课程的网页上,自制实验录像仍然比较少见.该文结合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自制微生物学实验录像的优势和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作用,以及自制实验录像片需要重,解决的问题等,旨在号召各大院校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录像片.

    作者:石立莹;钟启平;李梅;李晓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网络与多媒体结合的小组讨论式医学影像学教学探讨

    以临床七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设立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新型的网络与多媒体结合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多媒体教学模式,通过考试成绩对不同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短时间获取大知识量.实验组成绩与对照组成绩比较:试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F=72.360,P<0.001.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姜慧杰;王丹;李金萍;张在人;郭宏;舒圣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口腔解剖生理学网络课程教学实践和探讨

    口腔解剖生理学作为口腔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由于其知识抽象且逻辑性强,给教学带来了难度.根据口腔解剖生理的特点与以往的教学经验,口腔系构建了口腔解剖生理学网络课程并且在口腔专业学生中应用.口腔解剖生理学网络课程在辅助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

    作者:易晓辉;吉建新;王敬旭;高平;刘小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计算机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公共必修课程,本校根据学员基础及专业类型实施了模块化分级教学.此文主要探讨了关于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及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实践,并提出对学生的考核和能力评价应体现计算机操作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

    作者:孔玉;李东方;张乐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信息化教学模式与自主性实验

    信息化教学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中如何有机地整合信息化模式成为许多高校面临的问题之一.依据国家对于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医学人才的形势需求,此文对第二军医大学各学科自主性实验课程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信息化教学模式与自主性实验的有机结合进行了初步探索,以尝试解决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根本上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学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陈欢;黄才国;冯伟华;孙铭娟;焦炳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应用显微数码互动提高病理实验教学质量

    在医学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有助于师生之间的实时交流,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它为医学病理学实验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作者:石莺;杨梅松竹;龚兴牡;陈金华;王小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生理学信息化教学初探

    信息化教学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而产生的全新教学模式,能够提供充分的交互性,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使教学直观化、模型化、动态化.信息化教学的这一特点与生理学教学的要求不谋而合.该文针对教育信息化形势下生理学信息化教学的发展需要,对信息化教学的课程设计、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信息化教学的虚拟功能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以提高高校生理学的教学质量,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作者:高路;倪鑫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分子生物学虚拟实验室的应用展望

    分子生物学虚拟实验室是一个仿真的基于网络的可视化的三维实验室环境,客户端用户通过虚拟实验室可以实现学习媒体的情景化及自然交互性,弥补了传统教学条件的不足,避免了各种实验危险,彻底打破时空限制,更加关注实验的整体设计思路,增强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大大加速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作者:孙铭娟;王梁华;黄才国;冯伟华;焦炳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我校实施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主性等特点.开展信息化教学可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创新型人才,但高校在实施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仍存在教学理念没有更新、信息技术掌握不够、对信息化教学认识不准确、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信息化教学的效果.

    作者:顾春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生物制药工艺学信息化改革的思考

    针对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作者提出生物制药工艺学信息化改革首先是对现代教育思想内化吸收的过程,其次在信息整合中应对各种信息技术的各种功能进行限定、选择,再者教学改革应紧扣学科特点.

    作者:卢小玲;刘小宇;高云;黄才国;焦炳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医学寄生虫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模拟技术、仿真技术、虚拟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广泛运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由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教学模式变革成为必然.在新的形势下,应做好相应的教学改革,将传统教学特点与信息化教学优势相结合,同时教师也应积极抓住机遇迎接信息化改革所带来的挑战.

    作者:张峰;朱淮民;曹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新药研究与评价教学

    新药研究与评价课程涉及新药从开发到批准投产上市的系统综合评价过程,运用信息化技术不但可跟踪新进展,扩充教学资源,而且可丰富多媒体教学和拓展教学空间,从而提升新药研究,评价教学水平.

    作者:张晓冬;毛煜;郑杰民;陆国才;黄矛;袁伯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提高留学生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探讨

    病理学是医学留学生重要的必修课程.病理学实验教学是对病理理论学习的理解和验证.文章主要讨论了留学生病理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总结其中出现的问题,就如何有效地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作者:薛敬玲;刁路明;陈洪雷;樊利芳;夏东;陈道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人体寄生虫学留学生教学的体会

    人体寄生虫学是整个留学生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的是巩固并加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就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特点,结合留学生英语教学的实践,探讨留学生的教学方法,为医学院校开展留学生教育提供参考.

    作者:王媛媛;杨小迪;孙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医用基础化学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为了使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该教研室实行了医用基础化学的双语教学,采取切实措施,编写适宜的外文教材,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并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

    作者:陈正华;孙艳华;李纪红;刘睿;曹海燕;周宝宽;姜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留学生组织学和胚胎学教学改革探讨

    该文针对留学生组织胚胎学全英文教学这一特殊性,对如何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培养教师的英文授课技能;精心做好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师的自信心,采用简洁易懂的英语表达形式;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搞好多媒体互动式的实验教学并采用多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等,将会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闫继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