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信息管理类专业课程选用教材质量的调查分析

郭文秀;贺培风;张岩波;王秀平;孔瑞珍

关键词:医学信息管理, 专业课程, 教材
摘要:该文采用山西医科大学教材质量评价指标,对该校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所用的专业课程教材进行质量评价,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出不同教材之间选用和适用性的差异,从而推动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材的建设.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医用基础化学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为了使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该教研室实行了医用基础化学的双语教学,采取切实措施,编写适宜的外文教材,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并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

    作者:陈正华;孙艳华;李纪红;刘睿;曹海燕;周宝宽;姜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学习型论文写作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及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写作能力,并能从整体的角度系统地掌握生物化学知识,该教研室在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开展学习型论文的写作,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兴顺;解军;程牛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构建科研技术平台推动学科发展

    科研技术平台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实验和交流平台,为学科的发展起巨大地推动作用.为使科研技术平台更加高效服务于科研课题,为各类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福建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心科研技术平台在建立科学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基础上,跨学科整合科研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对外进行技术交流,提高科研技术水平.

    作者:林凌;王玮;林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PBL教学法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基于学生学习系统解剖学的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探讨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结合PBL教学法的优点,通过对课程重点内容布置预习作业,结合课堂讲解及课堂讨论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和既往班级的成绩进行对比.该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往届班级成绩接近,但对应用性题型答卷较好.PBL教学法可以在系统解剖教学中进行推广,并做进一步探讨.

    作者:王海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医学检验专业病理实验教学的改革

    通过对检验专业的病理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为培养实用型人才打下基础.将两个医学检验班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教学中更多地结合实验室检验指标,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期末比较两者的病例分析成绩.试验组优秀率为84.4%,对照组优秀率为21.2%,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检验专业的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引入实验室检验指标进行讲解及分析,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病理学及相关学科知识.

    作者:王艳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浅谈药学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针对当前药学教育的要求和自身的教学实践特点,有机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培养合格的药学人才,该文从课程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及考核方法等方面介绍了作者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作者:王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我校实施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主性等特点.开展信息化教学可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创新型人才,但高校在实施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仍存在教学理念没有更新、信息技术掌握不够、对信息化教学认识不准确、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信息化教学的效果.

    作者:顾春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医学研究生药物基因组学教学探讨

    该文主要分析了药物基因组学在研究生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和特点,从教学内容、手段和教学考核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开展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医学研究生的药物基因组学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张菊;李丁;李宏伟;梁平;黄启超;郭宴海;颜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成人教育遗传学教学改革的调查分析

    针对遗传学成人教育现状,作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纳,通过信息反馈,对于今后促进遗传学课程的改革、完善、提高,加快课程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霍春月;邢安凤;任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网络与多媒体结合的小组讨论式医学影像学教学探讨

    以临床七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设立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新型的网络与多媒体结合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多媒体教学模式,通过考试成绩对不同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短时间获取大知识量.实验组成绩与对照组成绩比较:试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F=72.360,P<0.001.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姜慧杰;王丹;李金萍;张在人;郭宏;舒圣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新药研究与评价教学

    新药研究与评价课程涉及新药从开发到批准投产上市的系统综合评价过程,运用信息化技术不但可跟踪新进展,扩充教学资源,而且可丰富多媒体教学和拓展教学空间,从而提升新药研究,评价教学水平.

    作者:张晓冬;毛煜;郑杰民;陆国才;黄矛;袁伯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信息化教学条件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许多优势,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环境.同时,要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也需要从教师能力素质培养、教学环境的完善以及教学内容的改革等多方面开展工作.文章就信息化教学条件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

    作者:高云;黄才国;刘小宇;卢小玲;焦炳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医学信息管理类专业课程选用教材质量的调查分析

    该文采用山西医科大学教材质量评价指标,对该校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所用的专业课程教材进行质量评价,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出不同教材之间选用和适用性的差异,从而推动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材的建设.

    作者:郭文秀;贺培风;张岩波;王秀平;孔瑞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物理化学是医科大学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是教师需要考虑解决的问题.该文主要从开设讲座、利用生活实例、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讨论,从而提高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

    作者:马豫峰;游文玮;周春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作为一所地方医学院校,山西医科大学是山西省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当前研究生教育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研究生教育要上台阶,就必须从规模扩张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证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研究生教育质量离不开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结合本校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探讨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质量体系.

    作者:骞宪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基于对生物化学的长期教学及教学改革的实践,对生物化学课程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旨在为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作者:郭小芳;田智;粟敏;刘立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运用试卷分析加强医学微生物学题库建设的初探

    为了评估自建医学微生物学题库质量,运用现代考试分析方法对本校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考试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题库试卷组成和信度均较好,建立了初步的题库质量评估体系,为改进教学质量和完善题库提供了参考.

    作者:丁晓娟;陈灵芝;余莉;刘伯玉;俞海洋;王明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临床医学八年制生物化学教学的体会

    八年制医学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医学人才.通过对生物化学八年制教学的总结,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各方面进行探讨,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八年制医学生的培养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

    作者:沈岚;刘新平;药立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病理学规范化教案书写的实践和体会

    该文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例,从教案的格式、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书育人等方面浅谈病理学规范化教案的书写实践和体会.规范化教案编写要做到教案格式完整,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组织合理,教学方法运用恰当,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和研究.

    作者:何琼琼;文继舫;周建华;王颖;刘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留学生组织学和胚胎学教学改革探讨

    该文针对留学生组织胚胎学全英文教学这一特殊性,对如何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培养教师的英文授课技能;精心做好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师的自信心,采用简洁易懂的英语表达形式;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搞好多媒体互动式的实验教学并采用多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等,将会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闫继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山西医科大学

主办:山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