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如何降低电视胸腔镜手术并发症.方法:通过对116例患者行胸腔镜手术,其中9例为双侧胸内病变同期手术.结果:103例患者经VATS完成,2例中转开胸,11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中转辅助小切口手术率为11.2%.围术期并发症共9例,发生率为7.75%.结论:遵循胸腔镜技术操作规范,注重各类疾病的操作技巧,从简单操作到复杂操作循序渐进,加强术中预防及术后管理处理.必要时及时辅助小切口或中转开胸.
作者:苏志勇;邱晓东;郝良玉;张镱镭;魏锋;姜天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2例变应性鼻炎伴有鼻内结构异常的患者选择性的多结构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1年评定疗效.结果:32例患者疗效满意者5例,自觉症状有改善18例.无效者9例.总有效率71.8%.随访6个月有效率62.5%(20例),随访1年总有效率59.4%(19例).结论:对于变应性鼻炎伴有鼻内结构异常的患者,选择性多结构手术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田玉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双腔道治疗型内镜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双腔道治疗型内镜对215例病人进行镜下诊断及治疗.结果:215例病人均一次性完成镜下操作,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双腔道治疗型内镜较单腔道内镜在临床应用中有明显优势,有推广价值.
作者:秦二平;吕艳萍;常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学表型、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预后.方法:对3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分析、颈部淋巴结及随访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6例中男性8例,女性28例;年龄16~72岁,平均41.6岁.肿块大小0.4 cm×0.3 cm×0.2 cm-1.0 cm×0.8 cm×0.4 cm.镜下肿瘤由乳头状、滤泡样排列,核呈毛玻璃状、可见核沟、核内包涵体及核仁,可见纤维性间质反应.免疫表型中表达率分别为:TG和CK19 100%,Ret 85%.其中10例颈部淋巴结转移,转移率27.8%.随访29例,随访时间5~36个月,无1例发生远方转移,5例复发.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预后极好,其特征性的组织形态有助于术中诊断,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鉴别诊断及判定淋巴结转移.
作者:李世君;亢姝娇;赵蒙;杨怀茜;王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仿真排粪造影检查法对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48例便秘患者行仿真排粪造影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19例有异常表现;183例两种或两种以上病症共存.结论:便秘患者大多数有出口梗阻型便秘存在;仿真排粪造影检查是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有效方法.
作者:齐延君;刘宝治;刘伟民;齐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踝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急诊常见创伤,当深部组织外露时常应用皮瓣移植修复.我院自2005年11月~2007年11月采用远端蒂低旋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急诊Ⅰ期修复踝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恢复了较好的外形及功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器治疗Bennett骨折的效果.方法:从2005~2007年采用SGD外固定器治疗Bennett骨折28例.结果:通过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0周,骨折均无明显移位、畸形愈合、再骨折及外固定器松动等术后并发症.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骨折平均8周愈合.按照TAM系统评定,优秀率达96.6%.结论:SGD外固定器治疗Bennett骨折,方法简单,创伤小,复位好,固定稳固可靠.此方法有效地降低了术后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是治疗Bennett骨折的好方法.
作者:康森;郝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运用锁骨钩钢板对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和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和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患者36例,应用锁骨钩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及韧带修补术进行治疗.结果:按照Lazzcano标准评定患者术后的功能,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本组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优28例,良8例.肩锁关节无再脱位,无钢板断裂和松动的表现,锁骨骨折全部愈合,无并发症发生,内固定取出后无再脱位的病例,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和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永胜;朱爱文;黄永珍;郝小明;王永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后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泌尿外科是泌尿外科史的一次创新性的技术革命.我院自2005年12月~2007年12月共行后腹脏器肾脏手术23例,其中肾囊肿去顶术14例,肾脏切除术9例,效果满意,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赵永祥;李艳;云叶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98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A)49例和对照组(B)49例,实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传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出院时症状改善情况、患者的住院天数、180 d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出院时症状临床控制率、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腰椎闯盘突出症患者遵医行为,增强治疗效果,降低住院天数和疾病复发率.
作者:马丽波;马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引起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尝试建立防治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选取年龄≤5岁的660例住院患儿作为观察对象,进行追踪观察,详细记录外渗发生时间、药物、输液工具、血管状况、外渗范围及症状.结果:36例患儿静脉滴注过程中外渗,其中21例(58.33%)患儿因异常哭闹或家长无意碰撞、牵拉引起;6例(16.67%)因药物引起,4例(11.11%)因血管选择不当引起.5例(13.89%)因穿刺、部位固定或方法不当引起.结论:需改良常规穿刺、固定方法,有计划地合理使用静脉,加强家长的输液知识教育及输液巡视,以减少输液外渗的发生.
作者:张燕;庞跟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经皮切吸术的手术护理.方法:对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膨隆形)患者拟行腰椎间盘经皮切吸术的术前指导,术中配合医生连接光纤切割器,调整C臂X线机,协助医生观察下肢感觉运动情况.结果:患者术前、术中心理状况健康平稳.术中的生命体征平稳,无腹主动脉损伤、神经根损伤、马尾神经损伤、脊髓硬膜囊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腰椎间盘经皮切吸术周密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赵利英;张守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术后护理的不同,提高护理的有效方法和质量.方法:随机选取124例宫外孕术后患者,分为腹腔镜和开腹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离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疼痛程度及住院天数.结果:①术后12 h病人离床活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手术组优于开腹组.②术后24 h病人肛门排气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③术后24 h病人疼痛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开腹组.④腹腔镜组平均住院天数为2.85 d,开腹组7.89 d,两组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恢复快,所需时间短,有效提高了护理水平.
作者:陈丽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特点.方法:通过对收治的45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45例患者40例(88%)康复出院,5例气管插管通气.结论: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临床效果好,在护理上注意治疗前的准备,治疗中严密观察血气分析、生命体征、神志、呼吸机的工作状况及并发症的监护是无创通气的护理要点.
作者:程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六味安消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120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联合应用六味安消胶囊与莫沙必利,对照组B组单用莫沙必利,C组单用六味安消胶囊,疗程均为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9.9%,54.4%,82.2%,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六味安消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较好方案.
作者:瞿启芬;白晓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评价低场强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与MRI结合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1例尿路梗阻患者行MRU和常规MRI检查,并与静脉肾孟造影(IVP)和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U和MRI结合能清晰显示梗阻部位,定位诊断率为100%,定性诊断率为89%.优于IVP和超声检查.结论:MRU和MRI结合对尿路梗阻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尿路梗阻性病变优先选择的检查方法.
作者:吕兴隆;杨解宇;李淑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下鼻甲病变手术的佳方式和适应证的选择.方法:采用4种手术方式治疗120例下鼻甲病变的患者.下鼻甲钳夹术25例,下鼻甲骨折外展移位术28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46例,下鼻甲黏骨膜下切除术21例.随访1~5年.结果:4种手术方式均有效,但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结论:下鼻甲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基于保护鼻腔的解剖结构及其生理功能.并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术式.
作者:王文娟;张治平;呼和牧仁;齐志勇;田学玲;鄂晓青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07年12月间在我科治疗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36例单纯经鼻内镜(术式A)和鼻内镜、Caldwell-Luc双径路下(术式B)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5年,术式A复发2例,均为Ⅱ期患者.复发时间分别为术后6和9个月.术式B复发3例,其中Ⅱ期1例,Ⅲ期2例.复发时间3~9个月,平均6.33个月.本组36例未见恶变和死亡.结论:单纯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可用于Ⅰ、Ⅱ期患者的手术治疗,Ⅲ期病变可选用鼻内镜、Caldwell-Luc双径路,Ⅳ期的患者不适宜此术式.术后定期随访换药可及时发现残留和复发组织,早期实施处理措施,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顾建华;宋柏龙;马智杰;邱会军;孙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不同肾功能情况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测定呼伦贝尔市医院30例不同肾功能阶段冠心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Hcy,分析其与冠心病患者肾功能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不同肾功能阶段血浆Hcy水平升高,并且血浆Hcy浓度随着血肌酐的升高或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降低而升高,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不同肾功能阶段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高血浆Hcy增高,并且肾功能受损的程度与血浆Hcy含量呈正相关,另外血浆Hcy水平可能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相关.
作者:梁秀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儿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 Eletroencephalography:AEEG)的睡眠时相与癫痫的关系及其对小儿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常规脑电图(Routine Eletroeocephalography:REEG)无痫样放电患儿进行24 h AEEG检测,并观察觉醒期和睡眠期AEEG痫样放电的分布情况.结果:AEEG痫样放电发生率为46.1%,痫样放电多见于非快速动眼睡眠Ⅰ~Ⅱ期(NREM Ⅰ~Ⅱ期).结论:小儿癫痫痫样放电主要发生于NREMⅠ~Ⅱ期,AEEG可提高小儿癫痫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对小儿癫痫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红军;曹燕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为了寻求一种更好地鼓膜穿孔贴补材料,观察超薄硅胶膜在鼓膜穿孔贴补术中的疗效.方法:在鼓膜穿孔贴补术中使用超薄硅胶膜作为贴补材料.结果:85例中,外伤性鼓膜穿孔70例全部1次治愈,治愈率100%.小穿孔7~14 d愈合,中穿孔7~22 d愈合,大穿孔15~42 d愈合.中耳炎引起的穿孔15例中,5例1次性治愈,3例2次治愈,7例3次治愈.治愈率100%.穿孔愈合后电测听500、1000、2000HZ,听力提高10~15 dBHI.结论:超薄硅胶膜可促进鼓膜穿孔修复和愈合.
作者:鄂晓青;张治平;呼和牧仁;王文娟;齐志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分析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赤峰市医院和赤峰学院附属医院1983年1月~2008年4月所有病理诊断为嗜铬细胞瘤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良性29例,恶性3例;肾上腺原发肿瘤28例,异位嗜铬细胞瘤4例.结论:完善检查手段可提高嗜铬细胞瘤的检出率,确诊需病理检查,手术是根治的方法.
作者:马玉琢;李明辉;马占姝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肾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和比较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并随访6个月,另取30例正常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治疗前低分子肝素钙组与对照治疗组血栓调节蛋白无差异;治疗后低分子肝素组血栓调节蛋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紫癜性肾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可能通过减轻内皮细胞损伤降低过敏性紫癜肾受累的发生率.
作者:孙金平;沙玉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方法.方法: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后途径切除肾囊肿230例.结果:本组230例中220例手术取得成功,10例中转开放手术.随访3~6个月,效果良好,无复发.结论:采用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治疗肾囊肿明显优于穿刺硬化治疗及开放性手术.
作者:孙玉朝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20例经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20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无腺样体残留及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鼻口双径路电动微型吸切器腺样体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手术,疗效显著.
作者:宋柏龙;顾建华;高淑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巴曲酶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单用巴曲酶组(巴曲酶组)33例和巴曲霉+奥扎格雷钠组(联合组)44例,观察治疗前后欧洲脑卒中量表(ESS)评定及生活自理能力Barthdl指数(BI)分值的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1、3、7、10 d纤维蛋白原值以及其安全性.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第3周后,ESS分值高于巴曲霉组(P<0.05),BI指数评分生活大部分自理的占77.85%,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出血发生.结论:巴曲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药治疗,且安全性好.
作者:孔磊;房麒麟;包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对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影响.方法:以我院保健所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死35例(脑梗死组)及老年糖尿病无脑梗死35例(非脑梗死组)为研究对象,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结果: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l[ApoAl]、载脂蛋白B[ApoB]各项在两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升高尤其是LDL和LP(a)升高易发生脑梗死.积极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对脑梗死有积极预防作用.
作者:王静;陈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构建可表达HBV X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观察HBV X基因对肝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可表达HBV X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X及空病毒AdO;重组腺病毒感染HepG2细胞,应用MTT、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流式细胞术、TUNEL等方法观察HBV X基因对肝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与HepG2组和AdO组相比,Ad-X组细胞生长速度较快,其克隆形成率高于对照组,流式细胞分析显示Ad-X感染可加快HepG2细胞G1→S期细胞周期进程;Ad-X组细胞凋亡指数低于HepG2组及AdO组,Ad-X感染HepG2细胞后可诱导c-myc mRNA的表达.结论:Ad-X可促进HepC2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作者:马臻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T704C基因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A1166C与脑梗死(CI)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77名CI患者和98名健康人群的AGT和ATI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比较和分析.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遗传因素对CI的作用.结果:CI组AGT CC基因型频率(63.6%)及C等位基因频率(79.9%)显著高于对照组(34.7%,61.2%),P<0.05;CI组的ATIR AC基因型频率(61.1%)及C等位基因频率(30.5%)与对照组(8.2%,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后,AGT C等位基因参与增加CI的发生概率,发病的相对危险度(OR)为2.513,P<0.05.ATIR C等位基因参与增加CI的发生概率,发病的相对危险度(OR)为10.322,P<0.05.在同时携带AGT C等位基因和ATIR C等位基因的个体患CI的危险度为14.325,P<0.05.结论:AGT基因多态性可能是CI发病的遗传因素;与ATIR C等位基因间具有协同致CI作用.
作者:和姬苓;程景丽;孙洪英;杨国安;杨月明;袁利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对兔眼滤过性术后抗瘢痕作用.方法:取青紫兰兔24只,双眼行小梁切除术.术后右眼结膜下注射GM6001,左眼注射PBS作为对照,术后测量眼压,观察结膜、角膜、前房、晶状体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标记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a-SMA阳性细胞数,反映滤过道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术后实验组较对照组眼压低,各时间点实验组α-SMA阳性细胞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M 6001具有抑制兔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道中成纤维细胞过分增生,减少瘢痕形成的作用,延长了功能性滤过泡存活的时间.
作者:申颖;艾育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VEGF在人脑正常组织、胶质瘤及瘤周水肿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在66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测算E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VEGF典型阳性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浆及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细胞浆和/或突起呈黄色或棕黄色,较少表达于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中表达不明确.VEGF在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间的表达不同,其表达程度与病理级别相关;而在胶质瘤瘤周水肿组织中的表达与来源肿瘤的病理级别、性别、年龄均不相关.EI与肿瘤病理级别、高低级别、患者年龄有一定的正相关,与VEGF表达、性别、肿瘤发生侧别不相关.幕上胶质瘤的EI与肿瘤病理级别、高低级别有很强的正相关,而与VEGF表达、性别、年龄、肿瘤发生侧别不相关.结论:VEGF在人正常脑组织中异质表达;在人脑胶质瘤肿瘤及瘤周水肿组织中表达增强,并与胶质瘤病理级别相关.瘤周水肿程度与肿瘤恶性度密切相关.
作者:王志强;焦保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水平对预后的影响,了解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Alb、TG水平的因素.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16例,均在入院后次晨检测Alb、TG水平.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score,NIHSS)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定,并在发病1、3、5个月时进行Banhel生活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BI作为评价预后的主要指标.结果:低Alb组发病1个月和3个月时BI值低于正常Alb组;高TG患者组发病1个月和3个月BI值明显高于正常/降低TG患者组.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Alb、TG水平的因素有意识障碍和入院神经功能缺损.结论:意识障碍和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影响患者入院时Alb、TG水平;入院时Alb、TG水平可能与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1个月、3个月预后有关.
作者:刘波;包秀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TGF-β1在各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及在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6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糖尿病组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TGF-β1水平.结果:糖尿病组血TGF-β1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微量蛋白尿组血TGF-β1较正常蛋白尿组明显增高(P<0.05),临床蛋白尿组血TGF-β1较微量蛋白尿组明显增高(P<0.05).③血TGF-β1与UAER呈正相关(r=0.674,P<0.01).结论:①TGF-β1可能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②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血TGF-β1即升高,血TGF-β1可能成为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对监测肾病进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勤学;石福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嗜酸乳杆菌是目前乳酸菌家族中极为重视研究与开发的益生菌之一,也是国内外应用的微生态制剂的主要菌种之一.它广泛分布在人和动物的消化道、阴道以及乳制品和发酵的动植物制品中,是人体肠道中的重要微生物.本文概述了其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以及在医学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郭欣;罗学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肿瘤细胞的内在和(或)获得性多药耐药是导致肿瘤患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寻求个体化化疗方案,是目前临床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对肺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和检测耐药基因的表达将为临床化疗提供客观的依据.现综述肺癌细胞的体外培养、药物敏感性及耐药基因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宿利清;付秀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近年,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手术领域取得很大进展,腹腔镜的应用使微创化治疗成为趋势,现将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崔晓明;王维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着重介绍近年支气管镜应用技术在诊断治疗方面的进展情况,如经支气管镜针吸技术、支气管镜超声检查、支气管内近距离放射治疗、经支气管镜激光治疗、支气管内电热灼术、支气管氢等离子体表凝固(APC)、冷冻疗法等技术在支气管肺部疾病中的应用.随着各项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支气管镜应用技术会不断地进步,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超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患者,男,45岁,于2007年3月26日晚突然出现呼吸增快、心悸及晕厥入院,入院查体:BP 150/110mmHg,P 120次/min,R 20次/min.在就诊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抽搐、呼吸停止,急查心电图示:室颤,室速.给予电击除颤,同时给予安定10 mg肌注,静推利多卡因200 mg,静脉推注胺碘酮450 mg,继以1.0 mg/min静脉维持有效.
作者:张彬;黄丽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学习提纲1.掌握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2.熟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3.了解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的新进展.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是同时涉及胆道、肝脏和胰腺三个系统的疾病.这个疾病的名称在国内外文献中有几个,侧重面不同,但都有自己的道理.
作者:德力格尔图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