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黄丽花
肿瘤细胞的内在和(或)获得性多药耐药是导致肿瘤患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寻求个体化化疗方案,是目前临床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对肺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和检测耐药基因的表达将为临床化疗提供客观的依据.现综述肺癌细胞的体外培养、药物敏感性及耐药基因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宿利清;付秀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患者,男,45岁,于2007年3月26日晚突然出现呼吸增快、心悸及晕厥入院,入院查体:BP 150/110mmHg,P 120次/min,R 20次/min.在就诊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抽搐、呼吸停止,急查心电图示:室颤,室速.给予电击除颤,同时给予安定10 mg肌注,静推利多卡因200 mg,静脉推注胺碘酮450 mg,继以1.0 mg/min静脉维持有效.
作者:张彬;黄丽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学习提纲1.掌握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2.熟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3.了解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的新进展.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是同时涉及胆道、肝脏和胰腺三个系统的疾病.这个疾病的名称在国内外文献中有几个,侧重面不同,但都有自己的道理.
作者:德力格尔图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着重介绍近年支气管镜应用技术在诊断治疗方面的进展情况,如经支气管镜针吸技术、支气管镜超声检查、支气管内近距离放射治疗、经支气管镜激光治疗、支气管内电热灼术、支气管氢等离子体表凝固(APC)、冷冻疗法等技术在支气管肺部疾病中的应用.随着各项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支气管镜应用技术会不断地进步,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超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六味安消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120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联合应用六味安消胶囊与莫沙必利,对照组B组单用莫沙必利,C组单用六味安消胶囊,疗程均为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9.9%,54.4%,82.2%,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六味安消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较好方案.
作者:瞿启芬;白晓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引起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尝试建立防治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选取年龄≤5岁的660例住院患儿作为观察对象,进行追踪观察,详细记录外渗发生时间、药物、输液工具、血管状况、外渗范围及症状.结果:36例患儿静脉滴注过程中外渗,其中21例(58.33%)患儿因异常哭闹或家长无意碰撞、牵拉引起;6例(16.67%)因药物引起,4例(11.11%)因血管选择不当引起.5例(13.89%)因穿刺、部位固定或方法不当引起.结论:需改良常规穿刺、固定方法,有计划地合理使用静脉,加强家长的输液知识教育及输液巡视,以减少输液外渗的发生.
作者:张燕;庞跟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电视胸腔镜手术并发症.方法:通过对116例患者行胸腔镜手术,其中9例为双侧胸内病变同期手术.结果:103例患者经VATS完成,2例中转开胸,11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中转辅助小切口手术率为11.2%.围术期并发症共9例,发生率为7.75%.结论:遵循胸腔镜技术操作规范,注重各类疾病的操作技巧,从简单操作到复杂操作循序渐进,加强术中预防及术后管理处理.必要时及时辅助小切口或中转开胸.
作者:苏志勇;邱晓东;郝良玉;张镱镭;魏锋;姜天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经皮切吸术的手术护理.方法:对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膨隆形)患者拟行腰椎间盘经皮切吸术的术前指导,术中配合医生连接光纤切割器,调整C臂X线机,协助医生观察下肢感觉运动情况.结果:患者术前、术中心理状况健康平稳.术中的生命体征平稳,无腹主动脉损伤、神经根损伤、马尾神经损伤、脊髓硬膜囊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腰椎间盘经皮切吸术周密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赵利英;张守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98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A)49例和对照组(B)49例,实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传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出院时症状改善情况、患者的住院天数、180 d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出院时症状临床控制率、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腰椎闯盘突出症患者遵医行为,增强治疗效果,降低住院天数和疾病复发率.
作者:马丽波;马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巴曲酶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单用巴曲酶组(巴曲酶组)33例和巴曲霉+奥扎格雷钠组(联合组)44例,观察治疗前后欧洲脑卒中量表(ESS)评定及生活自理能力Barthdl指数(BI)分值的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1、3、7、10 d纤维蛋白原值以及其安全性.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第3周后,ESS分值高于巴曲霉组(P<0.05),BI指数评分生活大部分自理的占77.85%,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出血发生.结论:巴曲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药治疗,且安全性好.
作者:孔磊;房麒麟;包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后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泌尿外科是泌尿外科史的一次创新性的技术革命.我院自2005年12月~2007年12月共行后腹脏器肾脏手术23例,其中肾囊肿去顶术14例,肾脏切除术9例,效果满意,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赵永祥;李艳;云叶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特点.方法:通过对收治的45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45例患者40例(88%)康复出院,5例气管插管通气.结论: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临床效果好,在护理上注意治疗前的准备,治疗中严密观察血气分析、生命体征、神志、呼吸机的工作状况及并发症的监护是无创通气的护理要点.
作者:程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20例经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20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无腺样体残留及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鼻口双径路电动微型吸切器腺样体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手术,疗效显著.
作者:宋柏龙;顾建华;高淑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下鼻甲病变手术的佳方式和适应证的选择.方法:采用4种手术方式治疗120例下鼻甲病变的患者.下鼻甲钳夹术25例,下鼻甲骨折外展移位术28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46例,下鼻甲黏骨膜下切除术21例.随访1~5年.结果:4种手术方式均有效,但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结论:下鼻甲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基于保护鼻腔的解剖结构及其生理功能.并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术式.
作者:王文娟;张治平;呼和牧仁;齐志勇;田学玲;鄂晓青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方法.方法: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后途径切除肾囊肿230例.结果:本组230例中220例手术取得成功,10例中转开放手术.随访3~6个月,效果良好,无复发.结论:采用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治疗肾囊肿明显优于穿刺硬化治疗及开放性手术.
作者:孙玉朝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对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影响.方法:以我院保健所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死35例(脑梗死组)及老年糖尿病无脑梗死35例(非脑梗死组)为研究对象,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结果: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l[ApoAl]、载脂蛋白B[ApoB]各项在两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升高尤其是LDL和LP(a)升高易发生脑梗死.积极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对脑梗死有积极预防作用.
作者:王静;陈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术后护理的不同,提高护理的有效方法和质量.方法:随机选取124例宫外孕术后患者,分为腹腔镜和开腹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离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疼痛程度及住院天数.结果:①术后12 h病人离床活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手术组优于开腹组.②术后24 h病人肛门排气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③术后24 h病人疼痛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开腹组.④腹腔镜组平均住院天数为2.85 d,开腹组7.89 d,两组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恢复快,所需时间短,有效提高了护理水平.
作者:陈丽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近年,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手术领域取得很大进展,腹腔镜的应用使微创化治疗成为趋势,现将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崔晓明;王维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踝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急诊常见创伤,当深部组织外露时常应用皮瓣移植修复.我院自2005年11月~2007年11月采用远端蒂低旋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急诊Ⅰ期修复踝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恢复了较好的外形及功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仿真排粪造影检查法对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48例便秘患者行仿真排粪造影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19例有异常表现;183例两种或两种以上病症共存.结论:便秘患者大多数有出口梗阻型便秘存在;仿真排粪造影检查是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有效方法.
作者:齐延君;刘宝治;刘伟民;齐石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