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力格尔图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肾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和比较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并随访6个月,另取30例正常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治疗前低分子肝素钙组与对照治疗组血栓调节蛋白无差异;治疗后低分子肝素组血栓调节蛋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紫癜性肾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可能通过减轻内皮细胞损伤降低过敏性紫癜肾受累的发生率.
作者:孙金平;沙玉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嗜酸乳杆菌是目前乳酸菌家族中极为重视研究与开发的益生菌之一,也是国内外应用的微生态制剂的主要菌种之一.它广泛分布在人和动物的消化道、阴道以及乳制品和发酵的动植物制品中,是人体肠道中的重要微生物.本文概述了其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以及在医学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郭欣;罗学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对兔眼滤过性术后抗瘢痕作用.方法:取青紫兰兔24只,双眼行小梁切除术.术后右眼结膜下注射GM6001,左眼注射PBS作为对照,术后测量眼压,观察结膜、角膜、前房、晶状体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标记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a-SMA阳性细胞数,反映滤过道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术后实验组较对照组眼压低,各时间点实验组α-SMA阳性细胞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M 6001具有抑制兔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道中成纤维细胞过分增生,减少瘢痕形成的作用,延长了功能性滤过泡存活的时间.
作者:申颖;艾育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六味安消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120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联合应用六味安消胶囊与莫沙必利,对照组B组单用莫沙必利,C组单用六味安消胶囊,疗程均为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9.9%,54.4%,82.2%,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六味安消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较好方案.
作者:瞿启芬;白晓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下鼻甲病变手术的佳方式和适应证的选择.方法:采用4种手术方式治疗120例下鼻甲病变的患者.下鼻甲钳夹术25例,下鼻甲骨折外展移位术28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46例,下鼻甲黏骨膜下切除术21例.随访1~5年.结果:4种手术方式均有效,但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结论:下鼻甲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基于保护鼻腔的解剖结构及其生理功能.并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术式.
作者:王文娟;张治平;呼和牧仁;齐志勇;田学玲;鄂晓青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TGF-β1在各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及在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6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糖尿病组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TGF-β1水平.结果:糖尿病组血TGF-β1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微量蛋白尿组血TGF-β1较正常蛋白尿组明显增高(P<0.05),临床蛋白尿组血TGF-β1较微量蛋白尿组明显增高(P<0.05).③血TGF-β1与UAER呈正相关(r=0.674,P<0.01).结论:①TGF-β1可能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②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血TGF-β1即升高,血TGF-β1可能成为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对监测肾病进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勤学;石福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巴曲酶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单用巴曲酶组(巴曲酶组)33例和巴曲霉+奥扎格雷钠组(联合组)44例,观察治疗前后欧洲脑卒中量表(ESS)评定及生活自理能力Barthdl指数(BI)分值的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1、3、7、10 d纤维蛋白原值以及其安全性.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第3周后,ESS分值高于巴曲霉组(P<0.05),BI指数评分生活大部分自理的占77.85%,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出血发生.结论:巴曲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药治疗,且安全性好.
作者:孔磊;房麒麟;包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仿真排粪造影检查法对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48例便秘患者行仿真排粪造影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19例有异常表现;183例两种或两种以上病症共存.结论:便秘患者大多数有出口梗阻型便秘存在;仿真排粪造影检查是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有效方法.
作者:齐延君;刘宝治;刘伟民;齐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T704C基因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A1166C与脑梗死(CI)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77名CI患者和98名健康人群的AGT和ATI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比较和分析.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遗传因素对CI的作用.结果:CI组AGT CC基因型频率(63.6%)及C等位基因频率(79.9%)显著高于对照组(34.7%,61.2%),P<0.05;CI组的ATIR AC基因型频率(61.1%)及C等位基因频率(30.5%)与对照组(8.2%,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后,AGT C等位基因参与增加CI的发生概率,发病的相对危险度(OR)为2.513,P<0.05.ATIR C等位基因参与增加CI的发生概率,发病的相对危险度(OR)为10.322,P<0.05.在同时携带AGT C等位基因和ATIR C等位基因的个体患CI的危险度为14.325,P<0.05.结论:AGT基因多态性可能是CI发病的遗传因素;与ATIR C等位基因间具有协同致CI作用.
作者:和姬苓;程景丽;孙洪英;杨国安;杨月明;袁利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方法.方法: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后途径切除肾囊肿230例.结果:本组230例中220例手术取得成功,10例中转开放手术.随访3~6个月,效果良好,无复发.结论:采用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治疗肾囊肿明显优于穿刺硬化治疗及开放性手术.
作者:孙玉朝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踝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急诊常见创伤,当深部组织外露时常应用皮瓣移植修复.我院自2005年11月~2007年11月采用远端蒂低旋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急诊Ⅰ期修复踝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恢复了较好的外形及功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评价低场强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与MRI结合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1例尿路梗阻患者行MRU和常规MRI检查,并与静脉肾孟造影(IVP)和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U和MRI结合能清晰显示梗阻部位,定位诊断率为100%,定性诊断率为89%.优于IVP和超声检查.结论:MRU和MRI结合对尿路梗阻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尿路梗阻性病变优先选择的检查方法.
作者:吕兴隆;杨解宇;李淑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着重介绍近年支气管镜应用技术在诊断治疗方面的进展情况,如经支气管镜针吸技术、支气管镜超声检查、支气管内近距离放射治疗、经支气管镜激光治疗、支气管内电热灼术、支气管氢等离子体表凝固(APC)、冷冻疗法等技术在支气管肺部疾病中的应用.随着各项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支气管镜应用技术会不断地进步,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超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运用锁骨钩钢板对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和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和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患者36例,应用锁骨钩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及韧带修补术进行治疗.结果:按照Lazzcano标准评定患者术后的功能,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本组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优28例,良8例.肩锁关节无再脱位,无钢板断裂和松动的表现,锁骨骨折全部愈合,无并发症发生,内固定取出后无再脱位的病例,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和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永胜;朱爱文;黄永珍;郝小明;王永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特点.方法:通过对收治的45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45例患者40例(88%)康复出院,5例气管插管通气.结论: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临床效果好,在护理上注意治疗前的准备,治疗中严密观察血气分析、生命体征、神志、呼吸机的工作状况及并发症的监护是无创通气的护理要点.
作者:程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引起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尝试建立防治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选取年龄≤5岁的660例住院患儿作为观察对象,进行追踪观察,详细记录外渗发生时间、药物、输液工具、血管状况、外渗范围及症状.结果:36例患儿静脉滴注过程中外渗,其中21例(58.33%)患儿因异常哭闹或家长无意碰撞、牵拉引起;6例(16.67%)因药物引起,4例(11.11%)因血管选择不当引起.5例(13.89%)因穿刺、部位固定或方法不当引起.结论:需改良常规穿刺、固定方法,有计划地合理使用静脉,加强家长的输液知识教育及输液巡视,以减少输液外渗的发生.
作者:张燕;庞跟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器治疗Bennett骨折的效果.方法:从2005~2007年采用SGD外固定器治疗Bennett骨折28例.结果:通过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0周,骨折均无明显移位、畸形愈合、再骨折及外固定器松动等术后并发症.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骨折平均8周愈合.按照TAM系统评定,优秀率达96.6%.结论:SGD外固定器治疗Bennett骨折,方法简单,创伤小,复位好,固定稳固可靠.此方法有效地降低了术后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是治疗Bennett骨折的好方法.
作者:康森;郝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患者,男,45岁,于2007年3月26日晚突然出现呼吸增快、心悸及晕厥入院,入院查体:BP 150/110mmHg,P 120次/min,R 20次/min.在就诊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抽搐、呼吸停止,急查心电图示:室颤,室速.给予电击除颤,同时给予安定10 mg肌注,静推利多卡因200 mg,静脉推注胺碘酮450 mg,继以1.0 mg/min静脉维持有效.
作者:张彬;黄丽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近年,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手术领域取得很大进展,腹腔镜的应用使微创化治疗成为趋势,现将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崔晓明;王维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水平对预后的影响,了解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Alb、TG水平的因素.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16例,均在入院后次晨检测Alb、TG水平.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score,NIHSS)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定,并在发病1、3、5个月时进行Banhel生活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BI作为评价预后的主要指标.结果:低Alb组发病1个月和3个月时BI值低于正常Alb组;高TG患者组发病1个月和3个月BI值明显高于正常/降低TG患者组.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Alb、TG水平的因素有意识障碍和入院神经功能缺损.结论:意识障碍和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影响患者入院时Alb、TG水平;入院时Alb、TG水平可能与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1个月、3个月预后有关.
作者:刘波;包秀荣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