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0580
  • 国内刊号:21-1234/R
  • 影响因子:1.40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优秀期刊二等奖(99)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2004年2期文献
  • 葡多酚对高脂膳大鼠血脂与脂质过氧化的影向

    目的观察葡多酚(GPC)对饲以高脂膳食、乙醇等不同膳食的大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膳组、高脂乙醇组、高脂GPC组、高脂乙醇GPC(高、低剂量)组、高脂乙醇VE组7个组,喂养6周,测定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指标.结果高脂组、高脂乙醇组的血清TG、TC、ROS、MDA水平均较实验前显著性升高;同高脂乙醇组比较,高脂乙醇高GPC组的血清TC、MDA水平均显著性降低,SOD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GPC对乙醇与高脂膳食引起的血脂水平升高和脂质过氧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岩;马骥;张丽华;钟进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一、二级预防中冠状动脉心脏病风险的评估

    目的通过经济发达地区社区人群冠状动脉心脏病(CHD)风险评估,筛选CHD一、二级预防的对象.方法以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中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两社区人群中心血管危险因素资料,引入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第3次报告(ATPⅢ)对CHD危险状态的评估和胆固醇处理的原则和方法.结果根据CHD危险因素数量,将危险状态分为3类.城市、农村社区中,CHD等危症组分别占14.32%和7.70%;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组的对象通过Framindham积分,分别有62.44%和51.58%的患者10年风险超过10%.在CHD等危症组,城市和农村社区分别有62.50%和43.75%患者高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标准值(LDL-C≥2.59 mmol/L);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组中,分别有24.17%和10.41%的患者超过目标值(LDL-C≥3.36mmol/L);0~1个危险因素组分别有5.25%和5.82%的患者超过目标值(LDL-C≥4.14mmol/L).此外,城市和农村社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有30.40%和18.11%.结论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农村社区人群通过ATPⅢ的评估,有一定比例的人口具有较高的CHD风险,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也处于较高的水平.鉴于ATPⅢ是一份以大量科学事实、临床试验证据为依据的科学报告,在完善我国的CHD一、三级预防中,应将其作为借鉴.

    作者:郭志荣;胡晓抒;喻荣彬;张均;孙国祥;周正元;周静;姚才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0~12岁正常体重儿童能量代谢的研究

    目的测定10~~12岁正常体重儿童的能量代谢.方法对正常体重儿童进行基础代谢、休息代谢以及能量摄入量和全日总能量消耗的测定.结果10~12岁正常体重儿童的基础代谢能量消耗为(212.63±20.54)kJ/h,休息代谢能量消耗为(227.27±23.52)kJ/h;基础代谢能量消耗实测值与用Schofield公式计算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男女童基础代谢与身高、体重、体表面积、体质指数、瘦体重、体脂肪呈显著正相关;10~12岁正常体重儿童每日能量需要量估计值为8 977kJ/d.结论10~12岁正常体重儿童的基础代谢和休息代谢能量消耗分别为(212.63±20.54)和(227.27±23.52)kJ/h;Schofield公式仍然适合于计算我国10~12岁儿童的基础代谢能量消耗;10~12岁正常体重儿童每日能量需要量估计值为8 977 kJ/d.

    作者:张彩霞;蒋卓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抗氧化剂对紫外线诱发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丁羟甲苯、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否对紫外线照射诱发的DNA损伤具有拮抗作用.方法提取人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经不同浓度丁羟甲苯、维生素C和维生素E处理后并用紫外线照射所诱发的淋巴细胞DNA损伤状况.结果随着紫外线照射计量的增加,淋巴细胞的DNA损伤程度逐渐加重;外源性丁羟甲苯、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加入可明显减轻DNA损伤程度,丁羟甲苯和维生素C的拮抗作用与其浓度有关,维生素E的拮抗作用则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丁羟甲苯、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紫外线照射诱发的DNA损伤均有拮抗作用,但丁羟甲苯和维生素C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双重性,维生素E是拮抗紫外线照射诱发DNA损伤较为理想的拮抗剂.

    作者:李晶;刘扬;孙炜;程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淋球菌耐环丙沙星与螺旋酶A亚基突变的关系

    目的研究淋球菌对环丙沙星(CIP)耐药与螺旋酶A亚基基因(gyrA)上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突变的关系.方法PCR扩增gyrA QRDR区,回收扩增片段,再用直接基法进行DNA测序以观察是否存在突变.结果6株CIP耐药淋球菌的gyrA QRDR区均未发现突变.结论淋球菌CIP耐药不是由gyrA QRDR突变引起,可能存在其它机制.

    作者:邵圣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耐喹诺酮类福氏志贺菌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研究福氏志贺菌DNA旋转酶gyrA基因、拓扑异构酶ⅣparC基因突变与其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关系.方法对临床收集的1株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福氏志贺菌、2株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程度不同的福氏志贺菌,对上述2个靶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及核酸序列分析.结果首次发现临床分离喹诺酮类耐药福氏志贺菌parC基因突变,导致121,129,131,134,141,L51位5个位点氨基酸编码改变;耐药程度较高的菌株共发现gyrA、parC基因上6个突变位点,耐药程度较低的菌株发现gyrA基因1个突变位点.结论福氏志贺菌DNA旋转酶gyrA基因和拓扑异构酶ⅣparC基因突变均与其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有关,靶基因突变位点数量可能与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程度有关,临床耐药株靶基因突变存在多态性.

    作者:朱静媛;段广才;范清堂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国北方5城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基因分型

    目的了解中国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基因分型情况.方法根据GenBank中18株HBV S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共同的外引物及其因型特异性内引物,对中国北方5个城市595例CHB患者血清进行基因分型,并对A、B、C及B、C混合型各一株进行测序.结果595例血清标本中,A型8例,占1.4%;B型53例,占8.9%;C型360例,占60.5%;B、混合型112例,占18.8%;A、C混合型14例,占2.4%;A、B混合型15例,占2.5%;A、B、C混合型6例,占1.0%;未分型者27例,占4.5%.5城市间在B、C及B、C混合型的分布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4份测序结果与PCR基因分型法一致.结论在5个城市CHB患者中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B型次之,并见各种混合基因型感染,各地区在主要基因型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作者:宋淑静;何忠平;庄辉;闫杰;董庆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VE、BR对糖尿病大鼠胰组织抗氧化影响

    目的探讨维生素E(Vitamin E,VE)和胆红素(bilirubin,BR)对糖尿病大鼠胰组织抗氧化的影响.方法对用链佐霉素(streptozotocln,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持续4周给予BR、VE或BR+VE后,测定胰组织中的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的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糖尿病组、给药组(BR组、VE组和BR+VE组)大鼠的NO含量、NOS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与糖尿病组比较,给药组除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外,其它3项指标都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BR和VE通过保护胰组织的SOD活性,降低胰组织中的MDA、NO和NOS水平,从而减轻自由基对糖尿病大鼠的氧化损伤.

    作者:黄蕾蕾;郭军;杨中民;高秋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氟对人胚肝细胞DNA损伤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氟对人胚肝细胞(L-02细胞)DNA损伤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40,80,160μg/ml氟化钠对培养的人胚肝细胞进行染毒,24 h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氟化物对人胚肝细胞DNA损伤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氟组人胚肝细胞DNA损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idit值分别为0.582,0.815,0.892;中、高剂量氟组人胚肝细胞凋亡百分率(9.293±1.171),(11.727±1.19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343±1.620).同时,高剂量氟组与低剂量氟组之间细胞DNA损伤率和凋亡率的差异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氟化物具有引起人胚肝细胞DNA损伤和细胞凋亡的作用,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王爱国;夏涛;褚启龙;刘方;张明;杨克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IL-6水平与脑萎缩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酒精中毒性脑萎缩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2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血清中IL-6水平进行测定,并结合头颅CT扫描进行分析.结果(1)慢性酒精中毒组脑萎缩出现率为50%;(2)慢性酒精中毒组血清II-6水平[(286.31±104.79)n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05.43±48.67)ng/L](P<0.001);慢性酒精中毒伴有脑萎缩者血清IL-6水平[(343.75±99.59)ng/L]高于无脑萎缩者[(228.88±75.74)ng/L)(P<0.001);无脑萎缩者虽然较健康对照组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3)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IL-6水平与脑萎缩程度相关:与三脑室宽度(r=0.495,P<0.01)及Huckman值(r=0.557,P<0.01)呈正相关;与脑室指数(r=-0.665,P<0.01)及侧脑室体部指数(r=-0.639,P<0.01)呈负相关.结论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血清IL-6水平增高与酒精的萎缩性脑损害有相关性.

    作者:徐平;吴岳洲;雷显泽;张骏;胡泳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肠息肉与结直肠癌发病关系队列研究

    目的研究肠息肉与结直肠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989年5月~1990年4月,参加浙江省嘉善县大肠癌筛查的10个乡镇30岁及以上人口为研究队列,按是否具有肠息肉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从1990年5月~2000年1月进行随访,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结直肠癌发病率进行分析,并作相对危险度(RR)估计.结果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控制年龄因素后,肠息肉史仅在男性结肠癌表现出有统计学意义,有肠息肉史者结肠癌的发病风险较无肠息肉史者高10余倍,RR为10.79,95%可信限为3.802~30.605.结论肠息肉史与结肠癌的发病有关,肠息肉史是结肠癌的重要危险因子.

    作者:陈坤;舒国通;马新源;郑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宫颈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癌高发区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以住院患者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29名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和143例非肿瘤病人对照进行有关月经、婚育史、性行为与避孕史、个人卫生习惯等因素的调查.结果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终引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家庭经济收入、首次性交年龄、洗澡设施、妇科病史、产次和绝经,而结婚年龄、首次发生性行为和孕育年龄、孕产次等生殖因素,则与宫颈癌发生的危险性呈剂量-反应关系.结论经济收入低、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小、既往有妇科病史、孕产次多可增加宫颈癌发生的危险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洗澡和清洗阴部少等不洁卫生习惯可能是导致当地该病高发的原因之一,绝经后妇女宫颈癌发生的危险性较低.

    作者:王金桃;高尔生;程玉英;闫建文;丁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解偶联蛋白在肥胖抵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在大鼠抵抗饮食诱导肥胖中的作用.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脂组,分别用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13周,然后根据体重和能量摄入量筛选出饮食诱导肥胖抵抗(dietinduced obesity resistance,DIO-R)和饮食诱导肥胖(diet-induced obesity,DIO)组,观察体重的变化;RT-PCR法测定大鼠褐色脂肪、白色脂肪及骨骼肌中解偶联蛋白mRNA水平.结果DIO-R大鼠体重明显低于DIO大鼠(P<0.05);高脂饲料可增加DIO-R大鼠褐色脂肪解联偶蛋白(UCP)mRNA、白色脂肪UCP2 mRNA及骨骼肌UCP3 mR-NA水平.结论解偶联蛋白表达增加在肥胖抵抗大鼠的能量消耗中起重要作用,是大鼠抵抗肥胖发生的部分原因.

    作者:孙长颢;刘荣;闻颖;王舒然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日本血吸虫新基因精氨酸酶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目的获取并真核克隆日本血吸虫新基因精氨酸酶全长cDNA.方法对本实验室曾获得精氨酸酶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发现其5'端尚缺一段序列;根据已知序列设计引物,用5'端单巢式PCR从尾蚴文库中扩增,以获得精氨酸酶基因完整的阅读框(ORF);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获得的精氨酸酶编码基因进行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并将新基因的完整编码阅读框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结果用5'端单巢式PCR从尾蚴文库中获得了精氨酸酶5'端所缺序列,得到其完整的ORF,其ORF长1 095 bp,编码364个氨基酸.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其为日本血吸虫精氨酸酶的完整cDNA序列.重组质粒经双酶切DCR及测序鉴定证明日本血吸虫精氨酸酶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结论成功获得、识别、扩增并克隆日本血吸虫精氨酸酶编码基因的全长cDNA.

    作者:李孜;余新炳;吴忠道;徐劲;彭寨玉;田春林;赵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学龄前儿童血清铁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深圳市学龄前儿童血清铁营养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保护儿童健康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3所托幼机构的300名学龄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铁检测.用SP$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深圳市学龄前儿童血清铁的平均水平中位数为12.60 μmol/L,小值为4.20μmol/L,大值为49.00μmol/L.男女性别间有显著性差异(t=2.369,P=0.018),男性高于女性;不同年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1.090,P=0.353).(2)血清铁含量低于正常水平的占37.54%,男女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x2=0.458 6,P=0.498).(3)影响血清铁营养状况有6个主要因素,其中添加铁剂、添加鱼肝油、母乳喂养方式和母亲文化程度高是保护因素;近半年曾患贫血和近2月曾息呼吸道疾病是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市学龄前儿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清铁缺乏状况,血清铁缺乏与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周丽;段立华;刘小立;刘筱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浙江省不同碘缺乏病地区碘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掌握实行全民食盐加碘后的病情动态及碘营养状况,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按地理分布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分别抽取平原、山区、沿海不同地区的居民用户碘盐、尿样、新生儿脐带血样品,分别测定碘含量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检查8~10岁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结果居民食用碘盐合格率为88.47%(192/217),食盐碘含量为(28.60±8.67)mg/kg,尿碘中位数为153.22μg/L;0~2岁、学前儿童、8~10岁学龄儿童、孕妇尿碘水平分别在164.22,141.69,199.53,155.26μg/L.TSH碘含量中位数为4.13 mU/L,均值为5.20 mU/L,>10.0 mU/L占10.24%.8~10岁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4.36%.结论应加强孕妇和0~2岁婴幼儿等人群的碘营养监测.

    作者:周金水;黄学敏;朱文明;陈颖;屠兴国;姚顺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女性性服务者性病艾滋病防治干预研究

    目的提高女性性服务者(FCSW)STD/AIDS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促进安全套使用,降低感染性病艾滋病机会;探索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干预模式.方法2002年在成都农村利用干预网络,对FCSW基线调查,开展现场座谈、有奖问答、讲课、安全套使用演示、同伴教育等干预活动,并对干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FCSW防治知识知晓率由60.69%提高到84.15%,安全套近一次使用率由56.31%提高到88.29%.结论在女性性服务者中开展干预活动,可有效阻断HIV播散;本次干预模式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郑珂;尹仲良;兰红;何勤英;杨汝沛;邱露萍;奚川;尤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杭州市1992~2002年肺结核病例转归分析

    目的了解杭州市11年来,肺结核病例登记及治疗情况,为结核病控制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依据杭州市1992~2002年结核病登记报表,进行病例登记和治疗转归队列分析.结果杭州市11年共新登记肺结核33 734例,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所占比例从1992年24.73%提高到2002年的36.04%,涂阳新登记率从1992年12.26/10万提高到2002年的19.78/10万.治愈率从1992年81.32%提高到2001年的90.31%.结论杭州市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作者:赵刚;王乐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血压家族史新生儿脐带血血脂分析

    为了探讨高血压病家族与非高血压病家族的新生儿血脂是否存在差异,本文检测了94名无高血压家族史和78名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妊娠母亲和新生儿脐血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全贞姬;金延泽;全贞玉;方今女;崔莲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海南垦区流动人口疟疾流行现状及趋势分析

    海南垦区人口近100万,其中70%的人口分布在海南疟疾流行的中南部山区.近年由于大量外来易感流动人群不断涌入垦区,给疟疾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疟疾管理已成为垦区疟防王作的首要任务.现就海南垦区1992~2001年流动人口疟疾感染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徐德洲;段景山;张宇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辽宁省流行性感冒3年监测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一种波及全球范围的传染病.人们很早就认识了流感的流行和严重性,但由于其病毒极易变异和传播途径易于实现,至今尚无有效控制办法.为此,1999~2002年,我们对流感病毒在人群中流行、变异的动态趋势进行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付荣华;赵晓光;李秀清;黄智;李博;钟建英;于翠兰;张眉眉;何雅慧;韩忠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阿拉善盟城乡居民主要疾病调查分析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属于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面积约27平方公里.共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人口18万.为了解全盟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的患病情况,为进一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2年4月~8月,对全盟城多居民的主要地方病、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耿春源;赵富元;孙玉德;张忠贤;常天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列车旅客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我们采用了SCL-90量表对1203名列车旅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常模进行比较分析列车旅客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出列车旅客心理健康中存在的不良因素,提出干预这些不良因素,为旅客列车中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陈未;廉国;李春凯;黄玉;姜铭;邓德军;朱延伟;田强;白景平;娄晓勇;郝桂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高血压患病调查

    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位于新疆西部、伊犁河南岸,聚集着汉、维、哈、锡、回、蒙等十几个民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当地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为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特进行该项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文静;刘燕;郑敏前;伊力夏提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西藏某医院1997~2002年门诊病人情况分析

    为了解西藏地区门诊病人分布特点,为改进医疗服务和开展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合理运用卫生资源,为藏族等少数民族同胞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笔者对本医院5年门诊病人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剑伟;张新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河南省农村居民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居民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采用WHO制定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1 949名农村居民进行家庭健康问卷调查.结果河南省农村居民生命质量的平均得分为91.58,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适应维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92.59,85.75和95.46.男性、已婚、较高的文化程度等因素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而年龄较大、丧偶、医疗支出等因素与生命质量得分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河南省农村居民总的生命质量水平尚好,但心理维度得分较低,应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心理咨询.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医疗支出等是影响农民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谢婧;施学忠;李颍琰;段广才;王爱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现状

    目的了解全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的现状.方法按照<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现状调查方案>的要求,对全省所有改水降氟工程和改水病村按统一表格进行调查登记.结果全省共建改水降氟工程5 934处,以打低氟井为主;运转基本正常的工程4 159处,占70.09%,不正常的工程26处,占0.44%,停用报废的工程1749处,占29.47%.全省病区已改水病村7 880个,占67.60%;未改水病村3 776个,占32.40%.已改水病村中,有5 689个村的工程运转基本正常,占73.54%;有2110个村的工程运转不正常和停用报废,占26.46%.在改水工程运转基本正常的病村中,有4 050个村的饮水含氟量≤1.00mg/L,占改水村的51%,占全部病村的35%.改水实际受益人口324万余人,仅占病区总人口的1/3.结论我省现仍有7 600多个村,655万余人遭受高氟的危害,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形势十分严峻,须进一步加大防治工作力度.

    作者:云中杰;陈培忠;边建朝;郝继涛;秦玉平;高红旭;王玉涛;马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0种野生食用鲜花维生素B1、B2、C含量测定

    目前,我国自然界有可食用花卉虽然达百种以上,但常被食用的还不足总量的1/10,而目前发展较好的也只是菊花、金银花、茉莉花等数种,大量的鲜花资源有待开发[1].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是研究野生食用鲜花资源的基础和前提.

    作者:殷建忠;周玲仙;周建于;王琦;吴少雄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复方虫草对镉致雄性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虫草菌丝粉对镉致雄性大鼠血清性激索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皮下注射氯化镉(按镉计1.0mg/kg),同时按1%体重经口给予复方虫草菌丝粉(2.5%,5.0%、10%),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索(LH),并进行精子质量分析.结果CdCl2可使大鼠精子活动率、计数、睾丸绝对重量和脏器系数降低(P<0.05),精子畸形率增高(P<0,05),降低了大鼠血清T水平(P<0.05);高剂量虫草可以提高精子活动率、计数、睾丸重量和脏器系数(P<0.05),降低精子畸形率(P<0.05);提高大鼠血清水平(P<0,05);但各组大鼠血清FSH、LH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虫草菌丝粉对镉致雄性生殖毒性有良好的拮抗作用.

    作者:曹建平;廖惠珍;王文祥;闫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不同水质处理器净水效果的研究

    目的观察各类水质处理器的净水效果,筛选安全可靠净水材料.方法选择各类水质处理器,按统一的条件,连续进行0,15,30,60 d的加标水样实验研究.结果活性炭的有效过滤水量时间较长,铜锌合金(KDF)次之,分子筛短.分子筛对无机物质有一定净化功能;KDF对重金属过滤效果较好,但FDK的本身物质锌溶出量高;活性炭在有效净水量时对挥发性有机物和耗氧量吸附效果好.中空纤维对细菌和浊度过滤效果好,对重金属和小分子有机物与聚丙烯棉芯(PP)过滤率相近;PP对大颗粒物有较好净化功能.活性炭与中空纤维过滤吸附功能较好,能滤除大部分微生物、挥发性有机物、悬浮物;反渗透对各种物质均有较高滤除功能;活性炭与微孔膜过滤水量较多,净化率较低.结论不同净水材料的有效净水量不同,吸附过滤情况不同,活性炭与膜过滤器组合式水质处理器净水效果较好.

    作者:甘日华;连晓文;谢晓萍;杨业;蔡玟;梁志雄;罗振奎;何昌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观察

    探讨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过程,良好的实验动物模型对于探讨酒精性肝病的生理病理机制及治疗方面均有其重要意义.通过每日给予大鼠灌食白酒建立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并系统地观察大鼠慢性酒精中毒时肝脏病理变化及肝纤维化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舒丹;厉有名;虞朝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壬基酚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壬基酚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用静置后的自来水喂食,实验组用1‰的壬基酚喂食,30 d后检测2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酸性磷酸酶活性下降,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也有所下降.结论壬基酚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

    作者:马全祥;范雪晖;毛泽善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乙醇对男性生殖系统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长期饮酒对男性生殖系统功能的损伤.方法选择45名长期饮酒者和9名慢性酒精中毒者为实验组,20名不饮酒者为对照组,检测精液质量,血清中睾酮(T)、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素(FSH)的水平及血清、精浆和精子中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x(LDH-x)、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葡萄糖苷醛酸酶(β-G)活力.结果饮酒达10年以上,饮酒量为每日100~150 g38℃白酒,每月饮20次以上,其精子数、活动精子率、精子中的LDH-x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饮酒量为每日150~250 g 38℃白酒,每月饮20次以上,血清中T下降,E2、FSH、LH均升高(均P<0.05或P<0.01),精浆和精子中的LDH、LDH-x、G-6PD和β-G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尤以LDH-x敏感.结论长期酗酒对男性生精功能、睾丸标志酶及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产生严重影响.

    作者:时艺珊;王晓蕾;张玉敏;马明月;孔庆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黄芪拮抗镉诱导的大鼠脂质过氧化作用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拮抗氯化镉诱导的大鼠精子运动毒性及对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48只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低浓度黄芪组(A1)、高浓度黄芪组(A2)、氯化镉组(Cd)和对照组(C).连续7 d分别给A1组和A2组大鼠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5和10 g/(kg·d),Cd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蒸馏水作对照,然后再连续7 d给A1组、A2组和Cd组大鼠分别同时腹腔注射氯化镉溶液0.4mg/(kg.d).染镉后第8 d处死大鼠,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分析附睾精子运动参数,检测血清和睾丸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A2组精子活率(Mot)、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曲线速度(VCL)、平均路径速度(VAP)和精子头摆幅度(ALH)等参数明显高于Cd组(P<0.05或P<0.01).A2组血清及睾丸组织MDA含量和T-SOD活力与Cd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镉诱导的大鼠精子运动毒性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黄芪清除自由基作用有关.

    作者:梁培育;李浩勇;许海波;肖劲逐;刘继红;叶章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柞蚕蛹虫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现代医学表明冬虫夏草具有抗肿瘤,促进造血,抗炎抑菌等多种药理作用[1],具有补肺益肾等多种功效.补益中药作用机制与免疫功能有关[2],冬虫夏草主要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但因其产量低,价格昂贵,故人们不断地寻找其代替品[3].柞蚕蛹虫草在其药理学作用上与冬虫夏草相近,本研究用不同剂量的柞蚕蛹虫草醇提取液进行小鼠灌胃实验,观察其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了解柞蚕蛹草作用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作者:赵林伊;王宝贵;张桂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抗软海绵酸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目的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软海绵酸(OA)的单克隆抗体(McAb).方法用碳化二亚胺法将半抗原O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制备成完全抗原OA~BSA,用OA-BSA免疫BALB/c小鼠,使小鼠脾细胞产生抗OA的抗体.在聚乙二醇的作用下,使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在一起,融合后的细胞用HAT选择培养,后用ELISA法筛选出分泌抗OA 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结果用碳化二亚胺法成功地将微量半抗原OA与BSA和卵清白蛋白(OVA)制成了完全抗原OA-BSA和OA-OVA.免疫小鼠血清中抗OA的抗体呈现阳性反应,表明小鼠脾细胞产生了抗OA的抗体.经3次抗体检测筛选出3株分泌抗OA 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结论抗OA McAb的成功制备为建立快速、经济的软海绵酸ELISA检测方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其它贝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作者:孙迎春;陈杰;刘军;严建忠;刘宁;曹雅明;潘国伟;刘振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用Feulgen方法检测凋亡细胞的实验研究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内的一个重要生命现象,发生在正常生理或疾病过程中.许多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细胞洲亡异常有关,所以对细胞凋亡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常用于检测凋亡细胞的方法、设备和试剂要求比较高,在普通实验室较难开展.本文应用传统的DNA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取得较好的实验结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聂晶;董萍;赵洪礼;张伟建;宋承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生猪肉中腺苷酸与细菌及硫化氢含量关系

    目的探索评价生猪肉鲜度指标(腺苷酸)及与细菌(BT)和硫化氢(H2S)关系.方法从市场购入5份生猪肉,高速捣碎成匀浆,分别置于4,10和20℃中,在0~5 d内测定生猪肉中的腺苷酸(ATP采用生物发光法)与BT、H2S含量(H2S采用硝酸银比色法).结果生猪肉中ATP含量随存放温度的上升和时间的延长而下降,BT和H2S含量则反之,随存放温度的增高和时间的(r值分别为-0.875,-0.764和-0.728,P值均<0.01)延长而增加,呈明显负相关.ATP测定方法,检出限比H2S小109倍.测定所需时间比细菌培养快1 d.结论ATP可作为评价肉类营养和卫生质量的指标,比现行肉类卫生质量指标直接、快速和灵敏,对判定生肉保质期有一定实用价值.

    作者:王胜利;舒柏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孕哺期染铅致幼鼠中枢系统氧化损伤的研究

    目的探讨铅致哺乳期幼鼠中枢神经系统氧化损伤作用.方法通过大鼠孕期及哺乳期不同剂量进行铅染毒,测定出生后21 d幼鼠脑的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结果中、高剂量染铅组脑组织LPO水平升高、SOD活力下降;中剂量染铅组CAT活力下降.结论重金属毒物铅可有通过增强脑组织脂质过氧化过程而致发育期神经系统的损伤.

    作者:孙莹;逯晓波;黄秀双;张海松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焦炉工染色体畸变动态观察

    焦炉逸散物为复杂的多环芳烃混合物,其致癌性已为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所证实,许多研究提示它的致癌作用是与其代谢产物对人体遗传物质作用有关[1].因此,我们采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对焦炉工进行健康监护的动态观察,以便进一步研究焦炉工染色体畸变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玮;冯文德;肖文;陈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贵州省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耐药性质粒特征分析

    贵州是内陆贫困山区省,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区.80年代中期以来,伤寒和副伤寒发病率和发病数常居全国首位,己形成点多面广,散发与暴发并存的局面.

    作者:张玉琼;游旅;王昭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杭州市HIV/AIDS流行病学分析

    1985年,杭州市首次在输入进口第Ⅷ因子的血友病患者中发现HIV抗体阳性,是我国首批报告HIV感染者的地区,至2002年11月30日共检出HIV/AIDS 133例,其中7例AIDS患者.本文对杭州市1985~2002年HIV/AIDS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卫永;邓晶;辛小军;戴耀忠;黄诚孝;陈燕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住院死亡患者疾病分类与分析

    为了降低医院的病死率,以期找寻死亡患者疾病发生的规律,提高住院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本文对我院1991~2002年住院死亡患者的疾病分类变化趋势和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萍;范忠武;李初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曲靖市2000~2001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为了解我市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疫情动态,进一步加强麻疹控制工作,我们对2000~2001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速存芬;朱阳华;张云生;钱晏飞;钱瑞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消毒产品卫生监督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毒产品生产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消毒产品品种和数量也日益增加,给卫生监督部门在消毒产品的卫生监督执法中提出了许多新问题.现就消毒产品卫生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崔咏梅;刘显辉;舒杨;郭严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大连市化妆品卫生质量分析

    为贯彻执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加强化妆品卫生管理,保证消费者的使用安全.我们于2002年4~11月对大连市生产、销售和使用单位的化妆品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并采样进行卫生质量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孙静;齐勇;李春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聊城市发热出疹性疾病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使用,麻疹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为更进一步控制麻疹发病,在麻疹监测专报系统工作中,要求对所有的发热出疹性疾病(Rash and fever illness,RFIs)都被视为麻疹疑似病例进行报告.为了解RFIs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更好地开展麻疹监测工作,对聊城市1999~2002年110份RFIs血清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东成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青海省麻疹野毒株的分离及基因型分析

    为了了解青海省麻疹流行病毒株的型别,为消除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0年4~5月麻疹流行期间所采集疑似麻疹病人咽拭子标本,用Vero、B95a细胞进行麻疹病毒分离.结果如下.

    作者:赵生仓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广东省特殊用途化妆品致染色体畸变分析

    我国于1999年11月25日颁布的<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规定,对特殊用途化妆品进行体外染色体畸变实验,以加强化妆品的卫生安全管理[1].

    作者:杨颖;张静;李欣;李志;黄志彪;熊习昆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麝香草酚兰褪色测定水中的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是一种对人体无害、杀菌能力强的消毒剂,由于它的无致癌、致畸、致突变性,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I级高效、安全杀菌消毒剂.在SARS流行期间,二氧化氯的消毒应用十分广泛.

    作者:徐紫君;周坚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输配水管材浸泡液中甲醛、乙醛、丙烯醛测定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甲醛、乙醛和丙烯醛均被列为有害物质在现行的国家标准检验方法中,甲醛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乙醛和丙烯醛则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本文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2~4],用2,4-二硝基苯肼(DNPH)作为衍生化试剂,在酸性条件下,将醛转化为腙衍生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输配水管材浸泡液中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的同时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丽;李东方;杨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环境雌激素基因重组酵母测评系统的应用

    检测和评价环境雌激素及其它内分泌干扰物,是进行内分泌干扰物研究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天然雌激素的主要分子作用机制,在酵母中表达有活性的人雌激素受体(hER)蛋白,同时将报告基因置于雌激素效应元件(ERE)控制之下并导入酵母细胞中,通过检测报告基因的表达产物来反映环境雌激素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而产生的拟雌激素作用.

    作者:孙欣;贾凌志;王福玉;梁增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尿液中的克伦特罗

    拉贝洛尔、克伦特罗属于肾上腺类-受体激动剂(神经兴奋剂),即β2-受体激动剂.我国和欧盟已经禁止其作为生长促进剂,并且规定了克伦特罗在动物组织中的大残留浓度为0.5μg/kg.这些物质在动物性食品中往往以痕量水平(μg/kg)存在,检测样品基质(如尿液和肝脏等)本身也具有复杂性[1~3],本文旨在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分析方法,以满足目前其在生物样品中的检测需要.

    作者:吴国华;邵兵;孟娟;薛颖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浸提-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化妆品中汞方法改进

    汞是有害元素,汞和汞的化合物都可以透过皮肤进入人体[1],1999年颁布的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其限量为1 mg/kg.刘丽萍等人建立了浸提-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化妆品中微量汞的方法[2].

    作者:王萍;柳玉红;刘非;吴大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保健食品中酸式结构洛伐他丁测定方法研究

    红曲发酵产物脱水干燥后生成的洛伐他丁和目前的标准品均是内酯式结构,检测方法简单快速,我国一直针对内酯结构洛伐他丁进行检测[J].近来某些洛伐他丁产品出现酸式和内酯结构共存,且酸式结构比例偏高,影响准确定量.本研究参考国外相关文献将样品中各种结构全部转化为酸式结构[2,3].该方法结果的重现性好,实现了对洛伐他丁的准确检测.

    作者:杨大进;方从容;王竹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原子荧光法测定车间空气中总砷

    过去空气中砷的测定方法多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比色法及砷斑法.这些方法操作繁琐、干扰大、重现性差,且有机溶剂对操作者危害较大.因此,我们按照<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研究规范>[2]的要求,利用微孔滤膜采集空气样品,用原子荧光光度计的方法对车间空气中氧化砷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余波;伊萍;高岩;聂莉;宿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芹菜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芹菜素(Apigenin)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水果和蔬菜中.研究发现它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镇静等作用,其中以其抗肿瘤作用为突出,并且与其它黄酮类物质(槲皮素、山奈黄酮)相比芹菜素具有低毒、无诱变性等特点.芹菜素的抗肿瘤作用主要表现在抗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干扰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途径、抗氧化等方面.本文就芹菜素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苑林宏;吴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退田还湖对生态环境及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血吸虫病在全球的危害非常严重,且多年来无太大变化[1,2].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12个省、市、直辖区.建国后通过大规模的群众性防治工作,疫区面积大为缩小、居民患病状况明显改善,但1980年以来疫情呈现徘徊态势,局部地区呈严重回升趋势[3~5].

    作者:赛晓勇;张治英;徐德忠;闫永平;周晓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莱姆病实验诊断研究进展

    莱姆病是一种经蜱传播,病程长和累及多脏器的虫媒传染病,其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又称莱姆病螺旋体.我国1986年首次在黑龙江省海林地区发现莱姆病[1],迄今为止已有19个省、市、自治区报道发现病例[2].

    作者:蒋毅;万康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83起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案件分析

    为了及时总结经验,提高食品卫生监督执法水平,现对1999~2002年黄冈市市直管辖单位已送达卫生行政处罚事先(或听证)告知书的83起食品卫生案件进行分析.

    作者:戴纯清;刘凯;陈国安;张凯;张友安;谢辉;刘冀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沈阳市食品卫生质量抽检状况分析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及辽宁省卫生厅食品卫生抽检计划,辽宁省、沈阳市两级卫生监督机构在全市开展了食品卫生质量抽检工作.现对抽检结果汇总分析如下.

    作者:于翠兰;赵娇;姜鹏嘉;龙峰;李明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职业接触三氯乙烯的皮肤损害特点及诊断探讨

    三氯乙烯(Tichloroethylene,简称TCE)主要应用于金属表面的去污清洁、电路板清洗,因此TCE广泛用于电子、五金、机械、印刷等行业,TCE已成为深圳市目前常用的有机溶剂之一.

    作者:徐新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拓宽服务功能,开展医院健康教育

    医院健康教育是社会全民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有充分的资源及便利条件.实施健康教育,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顺应时代的形势发展,转变医疗服务理念,不断探讨医院健康教育的新模式.现将我院的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徐韬;赵敏;李晨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小学生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目的探讨小学生的行为问题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CBCL)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分别测查小学生的行为问题及其父母教养方式,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小学生的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1.07%;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对行为问题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存在行为问题的小学生只占少数;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接纳、较少干涉和保护、较少使用惩罚是良好的教养方式,能有效地降低小学生的行为问题.

    作者:嵇宇虹;王玲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知识、干预、行为改变三者关系的探讨

    卖淫嫖娼不仅是一种严重的社会丑恶现象,而且是得到世界公认的传播性病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卫生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针对性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以达到控制艾滋病传播流行的目的.为此,在沈阳市疾病控制中心的协助下,选择沈阳市娱乐场所比较集中的西塔地区,针对娱乐场所服务人员(主要为女性),于2002年10月~2003年4月开展了卫生部2002年社会动员经费资助项目--沈阳市西塔地区娱乐场所服务人员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

    作者:荘弢;谷渊;王晓丽;谷晶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城区居民的健康教育认知现状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疾病谱的变化,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卫生问题.造成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不良生活行为.因此,加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通过提高居民自身的防病知识及防病技能,达到控制慢性病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健康教育须在有针对性的前提下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李安乐;金行一;方顺源;徐卫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影响因素

    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是通过广泛深入的宣教和咨询,使育龄群众了解国家人口情况和有关政策,了解和掌握多种常用避孕方法,在国家指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原则下自主选择适合自己且满意的避孕方法[1].本次研究的目的是现场调查基层群众对知情选择的认识和行为,了解知情选择避孕措施的实际情况,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专业机构制定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杜玉开;方为民;熊承良;朱长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更年期妇女保健现状及服务需求研究

    更年期又称为围绝经期,此阶段实质上为卵巢功能退化、生殖能力停止的以性腺为主的老化过程.加强围绝经期和绝经后的保健是维护和促进女性身心健康、提高老年生存质量的关键[1].本文对城市社区的中年妇女围绝经期保健知识和行为的现状及服务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作者:陈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相关统计量推算回归方程的简便方法

    利用计量资料的描述性统计量作显著性检验的方法已有报道[1].现在数据处理大都采用计算机软件来实现,且大多数统计软件都是利用原始数据作各种统计分析,很少直接利用已算出的样本统计量再做各种统计分析.

    作者:丁建生;申希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Excel大可能数法估计微生物群体的计数值

    大可能数(MPN)法是环境微生物检测中计算各种样品微生物数目常用的方法.近年来,虽然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的检测逐渐采用比色法和荧光法;但一般细菌、病毒及噬菌体的计数仍主要采用大可能数法.

    作者:郑大明;关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SARS患者发病及病例报告时间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北京市SARS患者发病、住院和病例报告时间及其间隔天数,评价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影响与效果.方法对北京市传染病非典型肺炎疫情报告卡数据库中有关变量,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北京市SARS流行早期,病人就诊间隔天数与报告间隔天数均不规律;4月中旬后,平均报告间隔天数开始下降;患者就诊及疫情上报的混乱状况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北京市的SARS公共卫生干预措施起到了积极作用,疫情控制信息系统的敏感性与及时性在流行中后期明显提高,对有效控制疫情效果良好.

    作者:梁万年;刘民;陈琦;刘泽军;贺雄;潘越;谢学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北京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死率分析

    目的分析北京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不同人群、地区等病死率的变化,探讨相关问题.方法对北京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报告卡数据库中有关变量,结合卫生部公布的有关数据采用相对数计算等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北京市共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2 521例,死亡193例,病死率为7.656%;病死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随疾病流行过程进展,北京地区SARS病死率呈下降趋势;与全球其他地区相比,北京地区病死率处在较低水平.结论随年龄的增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死亡的概率也随之增大;北京地区SARS病死率下降趋势明显,病死率较低,表明北京在降低SARS病死率方面的工作取得一定效果.

    作者:陈琦;刘民;梁万年;谢学勤;吴疆;贺雄;刘泽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分析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nfectious Atypical Pneumonia,又称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致死性的呼吸道传染病[1].在未加干预的情况下,一个SARS病人平均会导致3个密切接触者发病[2,3].人类发现SARS时间较短,对该病的认识还非常有限,特别是目前尚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测方法,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血常规和胸片改变等进行判断[4].

    作者:王全意;刘泽军;贺雄;马彦;杜红;吴疆;梁万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北京不同时间SARS疫情报告情况分析

    对于SARS这一突如其来的烈性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显示出其极端的重要性,它对于了解疫情、制定决策、措施有效性的评价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SARS在北京流行期间的报告情况分不同时间段进行分析.

    作者:刘泽军;潘越;米杰;贺雄;谢学勤;梁万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发热门诊布局的修正建议方案

    发热门诊是卫生部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疫情传播特点,为控制医院感染要求设置的.企业医院在属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亦按卫生部关于发热门诊布局及消毒隔离改建了发热门诊[1].我们在对本局部分医院(三等甲级医院3所、二等甲级医院6所)发热门诊使用检查中发现,按有关方案改建的发热门诊尚存在污染区与半污染区交叉问题,现根据我们在实际使用中的体会,提出修正建议.

    作者:王占东;赵炳卓;韩雨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北京市2003年城区和郊县SARS流行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2003年北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的基本情况,描述城区和郊县SARS流行的基本特征.方法应用SPSS软件对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SARS疫情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城区发病率为29.058/10万,死亡率2.213/10万,病死率为7.62%;郊县发病率为10.612/10万,死亡率0.775/10万,病死率为7.32%.城区和郊县SARS病人人口学特征基本一致.结论北京SARS流行的特点为城市高发.

    作者:刘民;梁万年;杜红;陈琦;米杰;刘泽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广州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广州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特点,为有效制定SARS防制策略和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州市SARS疫情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广州市共报告SARS病例1 274例,经初步订正后为1 062例,死亡43例,病死率4.05%;有明显接触史或传染性的病例与无明显接触史或传染性的病例比较,IgG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可溯源病例比例和IgG阳性率随疫情变化逐月下降,但在3月中旬以前均在50%以上;病人接触者和动物接触者的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36%和37.50%)明显高于疑似病例和健康对照人群(分别为1.95%和0.92%).结论广州SARS病例病死率低于全球病死率;可能存在临床上症状轻微的不典型病例,部分密切接触者可能有隐性感染.可溯源病例的比例和血清抗体阳性率的变动,可用于SARS疫情流行态势监测和预测.血清学结果提示,引起人类发病的SARS冠状病毒与动物间的冠状病毒在生物学特性上可能并不相同.

    作者:王鸣;杜琳;周端华;秦鹏哲;罗雷;高阳;刘于飞;徐慧芳;刘维斯;胡文穗;邱季春;刘小宁;狄飚;李泽荣;郭荣同;俞守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医务人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务人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发病和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按照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CDC)对SARS病例职业划分标准,对2003年3月~6月北京市发生的SARS临床诊断病例中医务人员进行流行病个案调查和描述分析,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北京市医务人员人口数计算医务人员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医务人员SARS病例407人,占总病例的17.3%,男女发病比1:3.47,发病率为282.80/10万,是北京市平均发病率(18.57/10万)的15.2倍.医务人员SARS死亡10人,死亡率6.94/10万,是全市平均死亡率(1.41/10万)的4.9倍,病死率为2.46%,显著低于全市7.62%的平均病死率水平.医务人员SARS发病和死亡病例集中在40岁以下年龄组,分别占76.5%和80.0%.护士和医生是医务人员中主要发病人群,分别占51.9%和37.8%.SARS流行早期医务人员发病病例构成高,随流行过程持续,发病比例呈现显著下降趋势(x2=23.18,P<0.001).医务人员SARS病例中有明确接触史的比例为71.1%,显著高于其他职业人群(38.5%)(x2=142.3,P<0.01),但不同岗位医务人员是否具有接触史的比例没有差别.结论在本次SARS流行中,医务人员是所有职业人群中高风险人群,与其他职业人群比较,医务人员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且低病死率的特点.

    作者:刘泽军;米杰;贺雄;刘民;谢学勤;梁万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儿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nfectious Atypical Pneumonia,IAP),WHO称为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SARS),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呼吸道传染病.

    作者:卢红艳;马彦;刘泽军;贺雄;谢学勤;梁万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北京市学生SARS流行特征分析

    北京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始于2003年3月初,它是由来自山西省的输入病例引起[1].2003年3月6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首例SARS病例报告.

    作者:单广良;刘泽军;吴疆;贺雄;刘民;梁万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干部职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由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性疾病,它在不同人群中的感染率水平、感染来源目前尚无定论.本文通过对干部职员患者流行病学分析,旨在探索疾病在这类人群的分布特点,从而为今后相关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马彦;卢红艳;刘泽军;贺雄;谢学勤;梁万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北京市离退休和家务待业者SARS流行病学分析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SARS)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呼吸道传染病[1].人群对SARS病毒普遍易感,但不同职业人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差异较大.本文对北京市离退体人员和家务待业人员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

    作者:米杰;刘泽军;贺雄;潘越;刘民;谢学勤;梁万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禽流行性感冒(禽流感)

    1概况和历史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指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禽、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但它在不同宿主间所表现出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症状差异甚远.到现在为止,已发现的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有15个亚型(H1-15),神经氨酸酶有9个亚型(N1-9),它们均己从禽中被分离.

    作者:郭元吉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