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宁波市有毒织纹螺的分布,分析各栖息地有毒织纹螺的毒性变化,为控制织纹螺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分析化学家学会(AOAC)和中国进出口检验检疫(CIQ)的小鼠生物测试法,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贝类麻痹性毒素(PSP)标准,判定本地织纹螺毒性的强弱,按年观察结果.结果1986~2003年,宁波市127份被检织纹螺中毒素平均含量高的年份为1991年,达11900 MU/100 g螺肉,低年份为1988年,其毒素含量也达403 MU/100g螺肉,其他年份的毒性波动在一定范围内.不同栖息地毒螺检出率镇海区为31.43%,北仑区为39.29%,宁海县为73.08%,奉化市为25.0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宁海外,其余3个县(市、区)毒螺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新增织纹螺栖息地象山采集的30份织纹螺样品,毒素测定值均≤400MU/100 g肉,未检出毒螺.结论宁波市各栖息地的织纹螺带毒严重,是一种引起织纹螺中毒的原因食物.各栖息地织纹螺毒性存在差异,以宁海县的织纹螺带毒普遍.毒螺的分布和毒性的强弱与地域相关,织纹螺毒素的毒性可消长,但无规律性.
作者:徐景野;陈衡平;闫鹏;于梅;金春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与钙和骨胶原的共同作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骨密度及生物力学影响.方法设一假手术组;将去卵巢大鼠分为阴性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和碳酸钙对照组,分别给予基础饲料和不同剂量受试物以及碳酸钙,12周后进行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测定.结果受试物能增加骨密度及改善部分骨生物力学性能.结论大豆异黄酮与钙和骨胶原组合的受试物可改善雌激素缺乏所致骨质疏松症的骨质性能.
作者:许继取;赵要武;朱清华;章锡平;贾文波;孙秀发;刘烈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农村中学生的吸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合肥市郊区随机抽取4 384名初中和高中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总吸烟率为29.0%,不同性别及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能正确认识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认为吸烟是不良习惯、坚信自己永远不吸烟等因素可能防止学生吸烟行为的发生;而男性、高年级、认为男性吸烟有风度及有利于社交、将吸烟作为空闲消遣、朋友吸烟、父亲吸烟、老师在课堂上吸烟等则是诱发学生吸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学生控烟应从家庭、学校、社会,生理与心理因素等多方面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
作者:姚捷;叶冬青;朱继民;刘翔;何义林;许娴;张克春;凌文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标本中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的分布特征.方法采集动物粪便、肉类食品和排污口污泥样品,常规分离大肠埃希菌,血清学分型,PCR鉴定产志贺样毒素(stxl,stx2)菌株.结果293份标本中鉴定出8株STEC,1株为产志贺毒素O157:H7型,2株为不产志贺毒素O157:H7型,5株为产志贺毒素非O157:H7型.结论STEC存在于不同来源的标本中,菌株表型与毒力因子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李明成;李凡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新生儿体格发育状况,研究发生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对新生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标准方法测量新生儿的体重、身高、头围和胸围.214名新生儿中,将新生儿是否发生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分为官内感染组和未感染组,采用Z值法评价新生儿的发育状况.结果214名新生儿中有3例(1.40%)新生儿的胎龄别身长Z得分<-2,为发育迟缓.宫内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新生儿的体重Z得分(t=0.21,P=0.832)、身长Z得分(t=1.60,P=0.122)、头围Z得分(t=1.03,P=0.311)和胸围Z得分(t=-0.89,P=0.372)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婴的头围Z得分(t=2.15,P=0.034)、胸围Z得分(t=2.37,P=0.019)明显高于女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14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发育状况较好,未发现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对新生儿发育有影响.
作者:徐元勇;门可;邵中军;徐剑秋;李端;闫永平;徐德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表面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HCV/HIV合并感染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CV感染组(n=21例),HIV感染组(n=14例),HCV/HIV感染组(n=28例)及正常对照组(n=30例)人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CCR5,HIV感染组高表达(P<0.01),HCV感染组和HCV/HIV合并感染组中低表达(P<0.01).结论淋巴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HIV感染时升高、HCV感染时降低,HCV/HIV合并感染时HCV感染的作用更强.
作者:康辉;王亚男;范霞;刁莹莹;代娣;尚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婴儿智能发育的社区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徐汇区309名新生儿及其家庭,填写基线调查表,进行体格测量,并采用0~6岁发育筛查测试(DST)量表进行智力测量.随后将对象根据其所在的居委会随机分为干预组(156人)及对照组(153人).干预6个月再次随访,填写效果评估表并进行体格和智力测量.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智力好于对照组,在校正了新生儿智力得分后,干预组智力指数(MI)值及发育商(DQ)值分别较对照组高5.96分和9.80分.结论进行社区婴儿早期智能干预可促进婴儿智能发育.
作者:刘小芹;周利锋;杨婕;高尔生;陈瑞珠;何娟萍;戎志新;许辰平;周小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不同装修材料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对小鼠染色体损伤的作用,为装修材料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动物分别暴露于使用优质和劣质材料的模拟家庭装修的静式染毒柜中,每天染毒3 h,共28 d.分别于染毒2,7,14及28 d采用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及抗体形成细胞试验检测免疫功能改变,采用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检测染色体损伤作用.结果优、劣质装修材料释放物均可引起小鼠体重增重减缓,胸腺、脾脏重量降低,导致白细胞数降低,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抗体形成能力下降,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细胞率增高.劣质材料产生的有害作用更明显,持续时间更长.结论免疫及遗传毒性指标用于装修材料的评价是可行的,应结合化学测定和生物学效应综合评价装修材料的安全性.
作者:尚兰琴;李肖琦;魏雪涛;蒋建军;贾凤兰;刘海新;郝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磷中毒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力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用硝基酚比色法测定慢性磷中毒患者尿NAG活力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慢性磷中毒患者中毒后第1年尿NA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毒后第2,3,4,5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毒越重,尿中NAG活力增高越明显.结论尿中NAG活力是慢性磷中毒患者肾损害的一项灵敏指标.
作者:欧燕芳;李溥;夏顺丽;高丽;胡瑾;郑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干旱地区影响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关键气象因子,建立干旱地区呼吸道传染病的反馈(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为政府部门预防和控制干旱地区的呼吸道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辽宁省朝阳市作为研究对象;在朝阳市气象局获得该地区1981~1994年气象资料;在朝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得同期该市传染病发病资料.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气象因素与传染病发病率的相关关系分析.应用Matlab 6.5软件构建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建立干旱地区呼吸道传染病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流行性脑膜炎的发病率与平均气压、平均降水量呈负相关,与平均蒸发量呈正相关;百日咳的发病率与平均气压呈负相关,与平均蒸发量呈正相关.BP神经网络模型拟合结果显示,流脑和百日咳模型拟合值的平均误差率(MER)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1.73%和1.000 0,7.74%和0.990 0;流脑模型拟合效果好;流脑和百日咳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分别为5.88%和59.46%.结论平均气压、平均蒸发量、平均降水量对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影响较大.BP神经网络模型对干旱地区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高的拟合和预测能力,预测效果较好.
作者:施海龙;曲波;郭海强;关鹏;周宝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及环境暴露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和扩增产物长度多态性(APLP)方法,检测南京市169例原发性胃癌患者和对照的ALDH2基因型,分析其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结合环境危险因素分析,对ALDH2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危险因素在胃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ALDH2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7,P=0.032).消化道疾病史、腌制食品、三餐不定时、暴饮暴食4项因素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有关;ALDH2基因与消化道疾病史、三餐不定时及暴饮暴食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结论ALDH2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有关,并与环境暴露有一定的交互作用.
作者:杨玉凤;沈孝兵;张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采用长链RT-PCR技术扩增登革2型病毒新几内亚株(NGC)全长基因组.方法根据登革2型病毒NGC株基因组全序列设计引物,在上游引物中加入Sp6 RNA聚合酶启动子核心序列,下游引物中加入ClaI内切酶位点.从病毒感染的乳鼠脑中提取RNA,采用长链RT-PCR技术进行扩增.以获得的PCR产物为模板分别扩增3个NGC株特异的基因片段.结果长链RT-PCR法扩增出约11kb基因片段,经PCR法证实为登革2型病毒NGC株特异序列.结论通过长链RT-PCR技术,获得了登革2型病毒NGC株全长基因组,为进一步构建感染性克隆打下基础.
作者:贡树基;赵卫;曹虹;张文炳;周浩;陈丽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对南宁市居民3种慢性疾病及伤害负担进行研究,探讨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伤害对南宁市居民的健康影响.方法计算南宁市1997~2001年因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伤害死亡居民的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结果1997~2001年南宁市居民3种慢性疾病及伤害损失分别为16.19,17.21,19.52,20.54,20.83DALYs/千人.其中,大部分慢性疾病的疾病负担由40岁以上人群负担.伤害则集中在20~40岁人群;在性别方面男性多于女性.结论3种慢性疾病和伤害给南宁市居民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且呈上升趋势,应加强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伤害的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阮冲;刘勇;杨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生食水产品以及养殖水等样品中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情况.方法从珠江三角洲地区18家不同档次酒店采集生吃水产品148份、养殖水43份和砧板试样134份,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病原菌检测;采取规范生吃水产品制作流程和消毒措施规范化等综合管理手段,超高压灭菌以及辐照杀菌等试验,对生食水产品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结果采集各种样品325份,检出常见病原菌7种共79株,检出率为24.31%;从25份生鱼肉中检出华支睾吸虫5份,检出率为20%.高档酒店生食水产品中病原菌检出率14.46%,中、低档酒店检出率平均为3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400~800 MPa的超高压作用30 min或0.43 kGy的钴-60辐照剂量作用20 min,均可保持生食水产品感官性状并同时杀灭病原菌.结论广东地区生食水产品中普遍存在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食用安全性研究.
作者:戴昌芳;方悦怡;严纪文;宋曼丹;谭海玲;刘惠玲;张启明;朱海明;赖蔚;闻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菌的发生及对10种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并对临床针对性治疗ESBLs耐药菌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及用仪器法、双纸片协同试验法、标准纸片扩散确认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156株不动杆菌作ESBLs的检测,比较亚胺培南等10种抗菌药物对产ESBLs抗菌作用.结果产ESBLs耐药株占全部菌株的20.5%,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占56.2%,洛菲不动杆菌占25.0%,溶血不动杆菌占12.5%,醋酸钙不动杆菌占6.3%.亚胺培南对产ESBLs耐药菌表现出强抗菌作用.结论不动杆菌对抗生素已产生多重耐药性,应注意不动杆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
作者:龙军;倪艳丽;樊惠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家系中高血压患者与非高血压者各项危险因素的差别.方法2003~2004年,在江苏省常州地区收集104个高血压家系直系血亲513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高血压家系中高血压患者较非高血压者血糖、血脂、体质指数(BMI)、腰围均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吸烟、饮酒与发生高血压存在相关关系.2组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高血压家系人口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主要预防措施为控制体重、吸烟、饮酒、降低血脂.
作者:张建陶;张叶香;姜维平;王亚龙;郝超;顾东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在游离状态下对温度变化的生命反应,划分方形黄鼠蚤的生存温区.方法观察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在不同温度下的存活时间,测定其半数致死高温(TD50)值,根据存活时间和死亡率划分生存温区.结果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半数致死高温雌性为40.81℃,雄性为41.03℃;致死高温区在42℃以上;亚致死高温区在37.5~42℃之间;适宜温区在2~35℃,15~27.5℃为其适温度范围,20~25℃是其适发育温度;亚致死低温区在-2~-10℃;致死低温区在-10℃以下.结论温度是对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生存影响大的气候因子,游离状态下其生存温区与其他昆虫无明显区别.
作者:王志钢;迟艳玲;李瑞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J江某段有机污染物对大鼠的肝肾毒性.方法固相萃取法提取江水中有机物,分别以相当于源水4,24,144L/(kg·bw)的剂量给予大鼠亚急性(14 d)灌胃染毒,观察肝、肾组织病理改变、肝肾功能相关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质过氧化水平.结果在144 L/(kg·bw)剂量组,染毒大鼠肝、肾组织可出现以空泡变性为特征的病理损伤;谷草转氨酶(AST)、尿酸(UA)、甘油三酯(TG)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结论在较高的实验剂量时,J江某段有机提取物具有一定的肝肾毒性,脂质过氧化作用可能是其损伤肝肾机制之一.
作者:李鹏;崔志鸿;刘胜学;曹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构建和转化神经突起因子(Neuritin)的酵母诱饵重组质粒,为通过酵母双杂交研究Neuritin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扩增neuritin全长cDNA中编码开放读框的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与pLex-A载体定向重组;用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将核苷酸序列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入EGY48[p8op-LacZ]酵母菌株.结果成功构建pLexA-neuritin重组质粒.转化有重组质粒和pLexA空载体的2种EGY48[p8op-LacZ]酵母都能在SD/Gal/Raf/-His/-Ura培养基中长成白色菌落,同时,转化pLexA-pos阳性对照质粒的酵母菌在相同条件下长成蓝色菌落,但都不能在SD/-His/-Leu/-Ura培养基中生长,在SD/-His/-Ura液中培养16 h后,A600均值均为0.9.表明重质粒表达的融合蛋白没有激活LEU2和lacZ酵母报告基因表达的活性,也没有酵母毒性作用.结论构建的诱饵重组质粒可以用于下一阶段的人胎脑cDNA文库筛选.
作者:罗星;张峪涵;于娜;孔雪;徐坚;顾少华;杨磊;黄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医护人员因职业关系是结核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为了解其感染结核的危险性,找出循证依据,从而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采取相应地预防措施,防止免受结核病感染,于2004年11月~2005年3月期间对我院的医务人员进行了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检查,并进行了分层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静玫;卢巍;李海峰;刘凤华;王彩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茶叶是我国具有资源优势、文化底蕴和消费传统的特色农产品.目前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世界上已有18个国家和组织颁发了349项农药允许残留标准[1],而我国的茶叶卫生国家标准是1988年制订的,仅包含铜、铅、六六六、滴滴涕4项卫生指标,显然已不适应目前的要求.为了探讨茶叶的卫生质量,了解其卫生安全特点,2005年,我们对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范围内生产、销售的茶叶卫生质量及卫生安全特点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由于人类健康状况受到环境、个人行为、人类生物学和卫生保健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包括环境维度在内的生命质量测量方法逐渐产生,并发展为评估个体和群体的健康水平,以及评价健康促进工作的综合指标.本文针对河北省6个城市人口进行生命质量调查,对制定城市人口的健康促进策略,提高城市人口的健康水平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宝荣;于宏志;房沛宁;李广宇;刘福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浙江省1984年普查时确定52个不同流行程度的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县,居民甲状腺肿患病率为8.10%,7~14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高达32.6%.1995年底全省采取食盐加碘为主、碘油丸为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为了解和掌握实施全民食盐加碘10年后儿童智商(IQ)水平现状,评价食盐加碘为主导的综合防治效果,本文对2005年上半年抽取的30个县(市、区)进行儿童智商(IQ)水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学敏;周金水;屠兴国;朱文明;秦根林;姚顺荣;吴婷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为进一步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以宁波市海曙区为试点,综合国内外现有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和方法,提出以健康促进为基础的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该模式充分运用健康促进的策略,从政策、环境、社会动员、卫生服务以及个人健康技能的培养等方面全面开展工作,规范管理过程,扩展管理内容.该模式的建立促进了海曙区慢性病管理机制的形成和良性运转.本文分析该模式实施后对高血压患者相关认知和行为改变产生的效果.
作者:吕书红;李曼春;田本淳;林兵;鲍科臻;江军;周澹明;张学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妇女妊娠后,由于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吸取营养,一些必需元素也需从母体中获得,所以孕妇体内元素的变化对其本人和胎儿均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335名健康孕妇进行锌干预,监测干预组及对照组孕妇在妊娠早、中、晚期全血锌、铁、铜、钙、镁微量元素的浓度观察,以了解不同孕期孕妇体内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规律.
作者:曾小云;仇小强;黄栋;李牡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啮齿动物间汉坦病毒(HV)感染状况、HV基因型及其与宿主动物的关系.方法夹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确定鼠种构成.针对HV基因M片段部分序列设计2种型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法检测宿主动物带毒情况,并用ClustalX(5.0)和DNAClub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采用SPSS软件分析宿主动物H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捕获宿主动物295只,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71.53%.其次为小家鼠,占14.58%.RT-PCR检测宿主带病毒率,其中褐家鼠阳性率为18.01%,小家鼠为2.33%.对5份扩增阳性标本进行序列测定并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均为汉城型(SEO)病毒.不同性别的褐家鼠HV感染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2,P>0.05);不同体重的褐家鼠HV感染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00,P<0.001),体表有、无疤痕的褐家鼠之间HV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441,P<0.001).结论北京地区存在较为广泛的汉城型HV感染,目前尚未发现汉滩型HV疫源地.褐家鼠为北京地区HV优势宿主和主要带毒鼠,宿主动物种群特征与HV感染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汤芳;李森林;王爱国;高东旗;吴晓明;左曙青;王征;曹务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和分析上海市光明镇40岁以上人群吸烟现况.方法以现况研究设计,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社区40岁及以上人群作为调查对象,以统一的调查表格进行面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吸烟相关情况.计算吸烟率、被动吸烟率,描述其年龄和性别分布特征.结果男性吸烟率为86.7%,女性为0,2%,平均为36.4%,男性吸烟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男性平均每日吸烟量为(17.97±8.53)支;男、女被动吸烟率分别为84.2%和58.4%,男性被动吸烟者中91.2%在工作或公共场所暴露,女性被动吸烟者中90.0%在家庭暴露.结论上海市农村社区40岁以上人群男性吸烟率和男女被动吸烟率均处于较高水平.
作者:黄久仪;曹奕丰;郭吉平;杨永举;俞学海;王桂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4年1月1日起,我国传染病疫情报告已由过去每月按行政单位逐级上报改为全部由医疗机构网络直报(以下称网络直报),满足了传染病预警和快速反应的要求.本文分析比较河北省网络直报前后各级医疗机构报告传染病病例数量的变化,以评价网络直报系统运行的意义和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贵军;刘立;刘继敏;董辉;邓祖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兰州市市场销售较好的2类共25种水性内墙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含量.方法依据GB6 751-86进行内墙涂中总挥发物测定,GB6 750-86进行内墙涂料密度的测定,采用共沸蒸馏法进行内墙涂料中水分的测定.结果与GB18 582-2001中VOCs限量值200g/L相比,低档水溶性涂料和乳胶漆的VOCs含量均有超标.2类涂料的超标率分别为42%和23%,且2类涂料中VOCs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7,P>0.05).结论水性内墙涂料质量不容乐观.建议质量、工商、卫生等监督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工作.
作者:李晓红;刘兴荣;李万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开展教职工吸烟现状调查,为在今后教师群体中实施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濮阳、上海、天津和珠海4个城市的城乡随机选取中学各25所,对校内教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教职工总吸烟率濮阳男性45.4%,女性1.0%;上海男性54.1%,女性3.4%;天津男性44.9%,女性2.8%;珠海男性47.6%,女性3.1%.男性教职工总吸烟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教职工总吸烟率不同,<24岁和25~29岁组分别低于60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位教职工总吸烟率不同,学校领导高于其他职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教职工戒烟率不同,50~59岁和60岁~年龄组分别高于<24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城市教职工吸烟率均低于普通人群,戒烟率较高.教师作为教育群体,其知识层次和素质优于一般人群,在行为上有一定的自律意识.
作者:杨焱;南奕;魏小帅;郭艾青;李明珠;张忠琴;陈琦;姜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interrogans,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分布广泛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是受钩体病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1].近年来我校面向全国十几个省市招生,我们曾对本省籍在校学生钩端螺旋体感染情况进行调查[2].为了解来自其他省市学生钩端螺旋体感染状况,我们对本校2003、2004级外省籍学生进行了血清钩端螺旋体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华;白光梅;米亚英;崔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大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及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属于DukseC与D期的大肠癌高达50%~60%以上,故有效地治疗进展期大肠癌倍受关注.目前除以手术为主外,辅助化疗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草酸铂单独或联合用药被证明可以有效治疗进展期大肠癌.然而,就肿瘤患者个体而言,对草酸铂化疗方案的敏感性却大相径庭[2].本研究取术中新鲜肿瘤组织做原代细胞培养,测算草酸铂半数致死浓度(LC50),同时检测肿瘤组织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集团1(ERCC1)的基因表达,比较两者关联性,从药物基因学角度,探讨肿瘤患者对草酸铂化疗敏感性.为临床有效选择草酸铂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逯晓波;安春丽;喻卫红;孟庆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顺铂(DDP)诱发肾性贫血的大鼠模型.方法给大鼠尾静脉注射8mg/kgDDP,采用胎肝细胞3H-TdR渗入法检测大鼠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含量,并观察大鼠肾组织在光镜及电镜下形态的改变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DDP诱发贫血的影响.结果DDP可引起大鼠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Ret)及血清EPO水平明显降低,血清尿素氮(BUN)水平显著升高.病理切片也证实DDP可引起大鼠明显的肾损伤.rhEPO能明显升高大鼠Hb的水平,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8 mg/kgDDP可诱导大鼠肾性贫血模型.
作者:高丽萍;马润宇;周俊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磷酸二丁酯作为有机催化剂[1]、消泡沫剂和医药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和医药生产等方面;在核燃料的后处理过程中也能接触到磷酸二丁酯[2],且接触者主要是男性.为了解其毒性,本研究通过小鼠整体动物实验,观察其对睾丸某些酶活性的影响和血清中睾酮和黄体生成素的变化,来探讨磷酸二丁酯对雄性小鼠的生殖毒性.
作者:孙艳;李百祥;白艳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化学名称为3,5,4'-三羟基二苯乙烯,是一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近年来发现,白藜芦醇具有调节血脂[1]、抗血小板聚集[2]、抗氧化[3]、保护心血管[4]、抗癌[5]等多种重要生物活性,逐渐成为营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大量试验研究表明,衰老是由于机体自由基生成和抗氧化失去平衡引起细胞变性坏死或是凋亡,细胞功能丧失,后出现整个机体的衰老.肝脏是活性氧自由基产生和清除的重要器官,肝脏中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升高与衰老过程有关[6].本次试验采用去卵巢和D-半乳糖(D-gal)注射制成模型,探讨白藜芦醇对衰老小鼠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期望能为开发白藜芦醇防治衰老相关疾病提供试验依据.
作者:许丹;朱明元;罗莉;周光宇;黄忆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贵州野生多汁乳菇对小鼠的抗辐射作用.方法设3个多汁乳菇剂量组[2.3,4.5,9.0g/(kg·bw)]、阴性对照组和辐射模型对照组,辐射剂量为5 Gy.观察小鼠白细胞计数、测定骨髓DNA含量、骨髓微核率3个指标.结果辐照后5 d各剂量组小鼠的白细胞总数明显高于辐射对照组(P<0.01);辐照后4,15 d,多汁乳菇各剂量组小鼠DNA损伤随剂量的增加,损伤程度逐渐降低,呈剂量-反应关系(P<0.05);多汁乳菇9.0g/(kg·bw)组在辐照4 d后骨髓微核率较辐射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多汁乳菇对辐射导致的小鼠白细胞损伤、DNA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剂量为9.0g/(kg·bw)时,对染色体受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佳;高敏;向红;俞红;阮海星;吴克枫;王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一些采用现代科学方法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疏风清热、缓急止痛的功能.为了探讨其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我们对功能中药清空软胶囊进行了试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兰萍;向绍杰;李显华;杜佳林;贾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山楂叶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选用Wistar雄性大鼠,在使用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灌喂高、中、低3种不同剂量的山楂叶提取物,4周后采血测定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LDL-C中维生素E、荧光物质的强度F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灌喂山楂叶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的各组大鼠血清SOD与高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H-Px值均高于高脂对照组(P<0.05),各组LDL-C中维生素E含量与高脂对照组相比均有所增加(P<0.05).山楂叶高、中剂量组荧光物质强度小于高脂对照组荧光物质强度(P<0.05).山楂叶各组MDA值与高脂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楂叶提取物能增加大鼠血清中GSH-Px活性,降低LDL-C中维生素E的消耗,减少荧光物质的产生,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有抑制作用,具有抗氧化作用.
作者:于秋红;黄沛力;张淑华;王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醋酸铅对动物体内DNA的损伤作用、机制以及抗氧化酶的变化情况.方法小鼠经自由饮水,分别给予0,0.1%,0.2%,0.4%醋酸铅染毒6周.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对肝细胞DNA损伤进行检测,测定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同时检测血中血红蛋白(Hb)、肝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醋酸铅可引起小鼠肝细胞DNA损伤率升高,彗星尾长增加,尾长与头部直径比值(Olive尾矩)增大,同时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增高,均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同时Hb和肝组织GSH含量降低,全血SOD和GSH-Px活性降低.结论醋酸铅染毒可致小鼠肝细胞和骨髓细胞DNA损伤,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
作者:梁建成;汪春红;张妍;张春莲;王程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染毒大鼠,探讨DBTD对大鼠肝脏及血清中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健康成年大鼠28只,随机分为0,5,10,20 mg/kg4个剂量组,每组7只动物,用DBTD灌胃染毒5周后处死动物,测定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GP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肝组织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肝脏中锡含量.结果各剂量组大鼠肝脏中锡含量,肝组织中ACP、AKP、LDH,血清中ALP、GGT、GP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DBTD可在肝组织中蓄积,具有肝毒性,可影响肝中酶的活性及肝的正常功能.
作者:栗学军;朱健;栗娜;刘乾;邓立权;倪亚杰;刘基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竹节人参具有滋补强壮、活血化瘀、舒筋止痛、止血的作用[1],含有多种人参皂甙、三七皂甙和氨基酸等成分[2],兼有人参和三七之功效.而生长在湖北恩施富硒(恩施是我国的高硒区)深山丛林中的竹节人参,由于其富硒而使药效独特,疗效显著.现己大规模种植,资源极为丰富,家种竹节人参具有野生竹节人参一样的药用价值[3].本实验以小鼠为对象,建立低氧/复氧损伤的模型,观察富硒竹节人参对小鼠低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肖本见;谭志鑫;朱敏英;兰宗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近年来,蔬菜瓜果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引起中毒事故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统计数字表明,有机磷农药中毒占食物中毒的绝大多数.家居生活中,为了减少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危害,食用蔬菜瓜果前人们常采用的处理方法除洗涤法外,还有去皮、沸水焯洗、微波加热和炒烹饪法等.本研究主要比较上述不同方法对有机磷农药的去除效果,旨在为蔬菜瓜果的安全食用提供参考.
作者:刘娟;官斌;袁东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灵芝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真菌赤芝和紫芝的总称,具有扶正固本等功效[1].灵芝孢子是灵芝发育后期弹射出来的种子,生物学上称之为担孢子,将其集中起来后呈细末状,通称灵芝孢子粉.孢子内含有比灵芝更丰富的多糖肽、腺嘌呤核苷、蛋白质、酶类、硒元素等特殊成分,在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的药效方面远远超过其母体灵芝[2].本文通过不同物质激发的微粒体氧化损伤模型,从抗氧化角度探讨灵芝孢子粉的作用机制.
作者:梁欣;海春旭;刘瑞;李萡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钾离子外流在小鼠精子体外获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CTC)荧光染色后涂片观察小鼠精子体外获能率,进一步应用膜片钳技术在小鼠生精细胞膜上记录延迟整流钾离子电流(IDRK).结果终浓度为50 nmol/L的钾离子通道载体缬氨霉素处理小鼠精子,其B型精子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n=10,P<0.05);50nmol/L缬氨霉素显著增大小鼠粗线期精母细胞延迟整流钾离子电流,上调其I-V曲线.结论缬氨霉素通过激活延迟整流钾通道,增加胞内钾离子的外流,促发小鼠精子体外获能.
作者:龚伟;程洁;张习春;王昌松;肖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敌敌畏、甲拌磷、甲胺磷、马拉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内吸磷,乐果等8种有机磷农药,按国家标准方法需要分2次测定才能完成.本文采用一次性进样,恒温分析的方法检测8种有机磷农药,为日常监测提供简便、可行的方法.
作者:孙鹏;袁静;张荣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3年10月11日下午4点10分,莱州市卫生防疫站接到食物中毒报告,有5人食用炸里脊等食物后出现中毒症状.我们立即进行调查、采样及检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及临床症状,确认为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秋菊;尹海英;贾广喜;丁兆明;原永君;王学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为了探讨肝炎患者重叠感染对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影响,对本院2002年1月~2005年9月门诊及住院的肝炎病人进行了病原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克;李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为了解妇女生殖健康情况,为妇女卫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3年4月~2004年10月对沈阳市部份已婚妇女进行了妇女病普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玉红;承春红;丁晓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县区级(包括县级市),卫生监督所相继成立.如何发挥卫生监督机构的优势,强化监督管理,促进本地区公共卫生面貌的进一步改善,卫生监督的地域管理模式成为一个重点探讨的问题.
作者:孙永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激素、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医院内感染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棘手难题[1~3],其中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气管插管患者、老年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均属于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为掌握细菌感染的种类与耐药性,及时诊断和治疗,本文收集易感人群送检标本,培养分离病原菌,进行培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君;李亚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金银花的主要功效成分为绿原酸,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保健食品中绿原酸的含量,样品处理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含金银花保健食品及中药材中绿原酸的测定,并作为质量控制方法之一.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健;李敏;王美菡;张丽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罹患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应激因素[1],可引起患者多方面的不良心理反应,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深入分析肿瘤患者心理特征,探索肿瘤患者心理卫生保健,是紧密配合治疗过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方面.本文探讨了肿瘤门诊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卫生保健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刘淑珍;孔翔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为了解目前医院内感染的现况,为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控制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分析了近2年来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羽;柳晓丹;贾慧英;邹素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蜂蛇胶囊用于治疗消化系统肿瘤.胶囊为复方制剂,治疗各种肿瘤.经对荷瘤小鼠进行药效试验,已经证明其抑瘤效果,但文献报道多数药材均有毒性,为评价该药物对人体健康是否产生累积毒性,对其进行了毒理学安全性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萍;于德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视力不良是我国及世界各国青少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且逐年攀升,严重影响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为了解晋江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掌握其视力不良的发展规律,为青少年近视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2000年和2004年晋江市中小学生的视力发育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清波;张劲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沈阳市做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近年来经常举办大型经济文化活动,卫生监督保障任务因其特殊性,要求做到万无一失.本文分析了近年来重大活动保障中食品卫生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
作者:姜春英;张智;刘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在抢救农药中毒患者时,快速准确的确定毒物种类是采取抢救措施的关键.农药毒物的检测常用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有机磷测定方法[1],均需要与标准品比较定性,需时较长,易受干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根据物质的分子离子峰和碎片峰的质谱特征进行定性,不易受到干扰,也不需与标准品对照,该法对于样品中未知成分的分析检定尤其显示出优越性.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定食物中毒样品中对硫磷成分,选择毒性较小的提取溶剂和简便的提取方法及净化技术,定性快速准确,敏感性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宏;贾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流动人口是影响传染病流行的主要社会因素之一.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了解城市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对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基本医疗保健有重要意义.为此,对沈阳市2处建筑工地农民工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与测定前体内2个月左右的血糖水平有关,因此,可作为控制糖尿病的指标,同时还是评价治疗效果的一项指标[1].HbA1C是糖化血红蛋白的重要亚组分,目前测定HbA1C的方法有比色法、层析法、微柱法、等电聚焦法、毛细管电泳法等多种,其中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是HbA1C测定的参考方法.而自动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于低浓度蛋白的分析[2].本文参照文献[2]对样本中的HbA1C检测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文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为了保障食品卫生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本文对2003~2005年沈阳市部分餐饮业进行食品卫生监测与分析,对其中可能造成危害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耿立华;杨景波;李立宪;李淑清;郭守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儿童麻疹发病率大幅下降,而成人麻疹发病率明显增加,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并呈现多样性;同时外来流动人口的麻疹疫苗接种率较低,极易引起麻疹暴发流行.为掌握近年来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本文对2005年沈阳地区318例典型麻疹住院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翠莲;张学峰;董捷;刘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苏丹-1(Sudan-1)即1-(苯基偶氮)-2-萘酚,国内又称苏丹红一号、油溶黄,分子式C16H12N2O,属偶氮类染料,主要用于塑料、油脂、肥皂、皮鞋油、地板蜡、蜡制品等的着色,但在一些国家也用于食品生产.有研究表明,苏丹-1及其他一些偶氮类染料具有致癌性,我国和欧盟均已禁止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使用苏丹-1[1,2].本研究以冰乙酸缓冲液-乙腈为流动相和Hypersil C18柱为固定相,分析苏丹-1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中的色谱行为,探索流动相中乙腈体积百分数、pH、柱温变化对苏丹-1在C18柱上的保留值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建荣;陶志华;曹建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漱口水是区别于牙膏和牙粉,有清洁口腔、杀菌、脱臭、防龋、爽口作用的口腔消毒用品.桉叶油素、薄荷醇、水杨酸甲酯、百里香酚等以其清凉、杀菌、除臭、消炎、治疗牙疼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此类口腔产品中.准确定量不同类型漱口水中的桉叶油素、薄荷醇、水杨酸甲酯、百里香酚可为产品的监控及研发提供有效依据.上述几种有效成分的检测多采用气相色谱法或气相色谱/质谱法.很多文献[1~4]都只是单独测定样品中上述某一种有效成分,为此,本实验采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漱口水中桉叶油素、薄荷醇、水杨酸甲酯、百里香酚4种物质.
作者:罗嵩;朱英;杨艳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体肥胖问题越来越突出.许多减肥食品生产厂家为提高减肥效果,在其生产的减肥食品中添加某些合成药物,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其中西布曲明、安非拉酮和芬氟拉明是具有减肥功效的化学合成药物.为此本文建立了减肥食品中这3种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方法,并检测了12种市售减肥食品,证明本方法定性、定量准确,实际应用性强.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艳;李东光;张华;王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国家卫生部在2001年颁布的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中规定了与生活饮用水接触的输配水管、蓄水容器、供水设备、机械部件,及与生活饮用水接触的涂料、内衬和与生活饮用水接触的水处理材料等的卫生要求及检验规范[1-2].本文按照规范所规定的样品预处理的标准方法处理样品,然后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样品中的铝、铅、铬、锰、铁、锌、钡元素,分析结果满意,能够满足实际样品分析要求.
作者:宋黎军;李春野;于平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前,环境、食物、植物、药物中痕量铜的测定常用原子吸收法和萃取光度法,原子吸收法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操作繁琐、分析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应用;萃取光度法虽然所需仪器价格低廉,但灵敏度较低,需对样品进行分离富集,操作繁杂,所用有机萃取剂对操作人员健康有害.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是在普通光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高灵敏度光度法,具有仪器价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分析成本低、可以不用有毒有机萃取剂、便于推广应用.本文建立了一种催化动力学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方法,应用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小平;李立;李成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钙(Ca)镁(Mg)是生命必需的元素之一,由于人们日常膳食结构不同,易造成Ca、Mg的缺乏,而需要铺助一些保健食品,因此,保健食品中的元素含量测定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应用悬浮液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市售藕粉中的Ca、Mg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徐强;谢妮;宋学君;李国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紫外线依其波长分为长波(UVA,315~400 nm)、中波(UVB,280~315 nm)和短波紫外线(UVC,200~280 nm),其中UVA又分为UVAⅡ(315~340nm)和UVA Ⅰ(341~400 nm).天然紫外线中UVA大约占了97%,UVB占少量,UVC在大气中几乎全被臭氧层吸收,故与健康有关的天然紫外线主要是UVA和少量的UVB.UVB的能量大于UVA,相同剂量下其生物学作用较UVA强,是对皮肤产生光化学反应活跃的部分,其研究早也多.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偏向UVA,原因是UVA到达地球表面的强度大约是UVB的10倍,并不能被臭氧层吸收,可部分穿过云层和玻璃.用UVB和UVA照射人体皮肤,90%的UVB可以被皮肤角质层阻挡,而超过50%的UVA却能够渗透到皮肤乳头层和网状真皮,因此与人体皮肤关系密切,在皮肤光反应中日显重要,并受到各国公共卫生学者的关注.现将UVA对皮肤健康的影响综述如下.
作者:张玉彬;潘建英;帕它木;夏昭林;金锡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国政府从1994年开始正式立法消除碘缺乏病(IDD),199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全民普遍食盐碘化(USI).USI政策的实行对于IDD的防治,提高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补碘的同时出现了某些人群的碘过量现象,呈现了低碘、高碘和散发性甲状腺肿并存的现状,总的趋势是碘致性甲亢及与甲亢发病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因此,碘过量所造成的危害及对新碘源的探索已受到许多科研人员的重视,并且从各种不同途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碘过量的危害及有机碘的开发利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赵妍;蔺新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六价铬化合物是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物,常用于印染、皮革加工、木材防腐保存、有机合成及某些催化剂的制造等.其毒性大,人体口服六价铬的致死剂量约为1.5~1.6 g,能影响体内氧化、还原代谢,并可与核酸结合引起呼吸道、消化道刺激作用,并有明显的致癌作用.早在1935年,德国的工厂医师Pfeil发现铬酸盐工人肺癌高发,随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前苏联和意大利等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都予以证实.我国20世纪80年代对2545名铬酸盐工人进行回顾性和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肺癌高发,发病率高达82.08/10万,而对照组为22.79/10万.1990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明确六价铬化合物为人类致癌物(IARC 1990资料).但到目前为止,六价铬的致癌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本文就六价铬致肺癌的反应机制,从肺癌相关基因调控失常、细胞突变、凋亡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易超;于素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黄曲霉毒素M1(Aflatoxin M1,AFM1)是动物摄入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后在体内经羟基化形成的代谢产物.1963年Alleroft首先发现,直到1965年才命名为AFM1,它是一种强致癌物质,毒性仅次于AFB1,急性毒性与AFB1相似,WHO将其列为ⅡB类致癌物[1].AFM1主要存在于动物的乳、肾脏、肝脏、蛋、肉和尿中,其中以乳中为常见.通常当动物摄入了AFB1污染的食物后,排出AFM1的量为AFB1摄入量的1%~3%[2].牛奶经过巴氏杀菌后,AFM1几乎不被破坏.本文就当前乳与乳制品中AFM1的毒性、检测方法以及控制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邓省亮;赖卫华;许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调查了解农村育龄妇女在干预前后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知晓率的变化.方法通过3年的电视、广播、咨询等多种形式的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干预措施,用基本内容相同的调查表对己婚育龄妇女进行2次问卷调查,对比干预前后知情选择知晓率的差异.结果在排除了年龄和文化程度因素引起的混杂后,仍然显示农村人群对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认识、态度和能力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宣传教育和咨询等干预措施明显提高了农村群众对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认识.
作者:任宁;熊承良;官黄涛;苏南;吴昌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15~24岁未婚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结构式匿名问卷对上海市长宁区1 092名15~24岁未婚流动人口进行自填式调查.结果男性与女性未婚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均较低,总得分中位数分别为53.2和30.5,男性各分类知识得分均高于女性,中位数差值在20分以上.不同性别对象的艾滋病和性病知识得分都高于性生理知识和避孕知识.影响不同性别知识得分的共同因素为受教育程度、是否单独外出打工、是否接受过学校性教育以及是否与他人交流过性知识.此外,男性的性知识还与年龄及是否看过色情录像有关,女性的性知识还与原居住地、月收入、与谁同住、是否主动问过父母性相关问题及与媒体接触时间有关.结论为未婚流动人口提供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应考虑性别差异.
作者:高尔生;左霞云;沈燕;楼超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自<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实施以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对于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但是对于数量更多、更复杂的民用建设项目,目前尚无实施卫生学预评价的法规要求和技术依据.2001年以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开展了民用建设项目卫生学预评价(以下简称卫生学预评价)工作.现对卫生学预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吴立明;郭常义;苏瑾;李竹;许慧慧;阮素云;杨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为了解徐州地区老年人的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掌握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做好老年人群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将1999~2003年徐州市某综合性医院老年住院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吴秀娟;卓朗;苗春霞;张训保;邵继红;张美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生是生活行为、饮食习惯、卫生服务需求,健康知识了解等多种致病因素长期综合作用所致.为了解老年人群生活方式疾病的影响因素,以提高社区老年人保健卫生服务质量,我们于2004年3~7月在沈阳市社区街道开展了老年人生活方式疾病的现状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寒;程仲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迫切的社会问题.颈动脉超声探查是检查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因素.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惠霞;韩长城;赵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综合分析广西城市中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探讨高血压防治的策略及干预措施,为制定广西地区高血压防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广西城市人群7881人进行高血压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广西城市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9.38%,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经Logistic回归分析,职业、家族史、体质指数(BMI)、腰臀比值、血脂、血糖等8个影响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腰臀比值是影响高血压发生强的危险因素(OR=11.287).结论在制定广西高血压防治策略时,应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利用,采取全人群策略和高危人群策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
作者:蒙晓宇;韦波;陈娜萦;张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变化,伤害已经成为威胁居民健康和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5岁及其以上人口已达到8 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由于年龄老化带来的生理机能的衰退、心理状态的变化和社会功能减弱,使他们成为伤害发生的高危、脆弱人群.老年人伤害问题已经成为研究如何保护老年人安全、促进其健康、提高其晚年生活质量的关注点.据各地老年人伤害死因分析研究结果,60岁及以上老年人因伤害死亡前3位死因排序不尽相同,但主要是跌倒、交通事故、自杀.现将我国3种主要的老年人伤害的流行现状和危险因素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郭欣;曾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良好的健康状况是维持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因素.老年人的饮食营养水平直接影响其身体健康状况.为了解老年人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量,探讨有效的营养改善措施来预防疾病,我们对济南市某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膳食营养质量调查.
作者:赵长峰;陈兆堂;王淑娥;邹凌燕;孔凡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能有效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同时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在发达国家已广为接受.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生理功能日益衰老退化,躯体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同时,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幸福度的影响.
作者:李金平;徐德均;邓克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影响上海市中老年人参加体检的相关因素,为更好地提供社区保健服务和提高服务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徐汇区枫林、斜土及田林街道通知2 972名中老年人参加体检,其中参加体检者1 404人,未参加体检者1 568人,从未参加体检者中随机抽取372人调查未体检的原因.结果除了21.45%的对象表示未接到体检通知外,未参加体检的原因主要为没有时间参加(35.38%)、居住地点离体检地点远(11.97%)、认为自己身体健康而对体检不感兴趣(10.03%)、不久前体检过(9.19%)、因病不能参加体检(2.51%)等.影响中老年人参加体检的人口学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业和收入.结论为了给中老年人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必须解决中老年人就诊时间、地点不合适等问题,并提高中老年人保健知识水平.
作者:周利锋;刘小芹;郭立燕;杨婕;高尔生;周小萍;周国良;鲁光华;于惠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绞痛与心肌梗塞危险因素的分布和异同.方法在北京市万寿路地区60岁及以上的居民中,整群随机抽取2 126人,采用问卷调查及进行相关的血液检查.结果多因素调整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绞痛患者的危险因素为吸烟、升高的体质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等;而吸烟和血浆纤维蛋白升高则是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2种相关疾病间,危险因素有所差别.结论吸烟、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家族史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升高等因素对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封康;何耀;倪彬;王洁;李小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社区中老年人抑郁症状现况及其与家庭功能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社区中老年人抑郁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某社区55岁及以上的304名中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家庭关怀度指数测评量表(APGAR问卷)评价其抑郁症状和家庭功能.结果社区中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1.4%,按家庭功能、生活赡养方式、年龄、是否慢性病患病情况、有无配偶等因素进行分组,发现中老年人SDS平均得分及抑郁症状检出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也显示,上述因素与社区中老年人抑郁症状有关.结论针对上述因素采取改善家庭功能、加强自立能力、防治慢性病等措施有利于社区中老年人抑郁的防治.
作者:李迎春;胡传来;陶兴永;阮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WHO提出,老年人健康评价的主要指标不应只是死亡和患病指标,能否独立生活应成为主要的健康状况指标[1].活动受限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减退乃至丧失将对老年人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和负担.功能丧失能更好地反映老年人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和社会服务需求的特殊性.研究功能状况及其危险因素,对于维护和增进老年人的日常问题解决能力,维护老年人生活的独立性,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意义.本研究重点探讨老年人功能损害的有关因素,为今后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田庆丰;李小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为了解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群伤害的发生现状和主要危险因素,于2004年12月~2005年3月对东城区、海淀区和通州区的7个社区的3013名老年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其中的东河沿社区(楼房社区)和东四十二条社区(平房社区)的老年居民、居委会工作人员以及物业管理人员分别进行有关老年伤害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控制的小组访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刚;焦淑芳;时颖;周滢;王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国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探讨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老年抑郁症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2003年安徽省家村社区调查时的非抑郁老年人为对象,于2004年进行随访研究.采用老年精神状况量表和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量表作为调查工具,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随访到的1 236名老年人中共有89名病例,首次发病率为7.2%.χ2检验表明,不同性别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婚姻、职业和文化之间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是老年抑郁症发病率的危险因素(P<0.05,RR为1.68,95%CI=1.07~2.64).结论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发病率水平高于预期,老年女性是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的高危人群,应作为重点干预对象.
作者:马岁岁;秦侠;陈若陵;胡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根面龋(Root Caries)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牙齿疾患,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龋患逐年上升,直接危害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文献报道[1~3],根面患龋率为10%~85%.本文于2005年1~4月对唐山市40岁以上中老年人根龋现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文慧;彭伟;徐应军;白宇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前,对五保老人一般有2种供养方式,一种是在福利院进行集中供养方式,称为集中供养,另一种是政府每年拨一定数量的经费给五保老人所在的村,由村负责照料五保老人生活的供养方式,称为分散供养.为比较2种供养环境对五保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我们采用SCL-90量表对湖北省农村2种供养方式的五保老人进行抽样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考虑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无常模参考,同时以部分农村普通老人为对照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汪文新;毛宗福;杨玉茹;李贝;肖瑛;倪俊婷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