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5 岁.因发作性、交替性双下肢电击样痛13年,加重2 d于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就诊.自2004年无诱因间断交替出现大腿面、大腿后外侧、胫前、足外侧电击样痛,严重时触摸局部皮肤、衣物刮蹭后出现触电感、针刺感,多在饮酒、感冒、发热后诱发.夜间出现,持续约4h 可缓解,严重时每周2~3次.咳嗽、用力排便、弯腰等体位变化时无疼痛加重,无其他伴随症状.多次外院就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神经痛,止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入院前2d饮酒后同时出现双大腿面、大腿后外侧放电样痛,触摸局部电击样感,不能下地行走.疼痛程度剧烈致失声痛哭,为进一步治疗收住我院.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清楚,智能正常,接触良好.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 mm,对光反应减弱.四肢肌肉无肥大及萎缩,肢体无不自主运动.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正常,双侧跟膝腱反射未引出.指鼻试验准确,快速轮替试验灵活,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阴性.双大腿前外侧、胫前皮肤片状痛觉减退,音叉震动觉正常.双侧病理征阳性.皮肤划痕征阴性.直肠膀胱括约肌功能正常.疼痛数字评分10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30 分.辅助检查:(1)血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 test,RPR)化验. RPR阳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阳性,RPR滴度试验1∶128阳性. (2)脑脊液RPR化验. RPR试验阳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阳性.脑脊液压力230 mmH2O(1 mmH2O=0.098 kPa).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 28 ×106个/L,蛋白定性弱阳性,生化氯119.2 mmol/L,葡萄糖3.11 mmol/L(指端血糖11.0 mmol/L),脑脊液蛋白575.0 mg/L,糖化血红蛋白6.5% .免疫全项、自身抗体组合均正常.头颅及全脊髓核磁+增强(图1),双侧侧脑室前角周围轻微白质脱髓鞘改变,颈、胸、腰椎骨质增生,颈椎及下胸椎部分椎间盘变性.双下肢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正常.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双侧马尾电位潜伏期未引出.
作者:裴文娟;万东君;付学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对胃肠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 年1 月至2017年1月收疗的6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 HP 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雷贝拉唑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四联HP根除治疗.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收集治疗前后新鲜粪便,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观察胃肠道需氧菌、厌氧菌菌落数量,对常见细菌进行药敏试验,比较治疗前后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3.3% (56/60);HP根除率为90.0% (54/60);治疗期间,患者发生口干3例、头晕1例、呕吐2例、腹泻1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 (8/60).治疗后,腹胀、腹痛、嗳气、纳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葡萄球菌、肠球菌、消化球菌、梭菌菌落数量较治疗前增加,乳杆菌、肠杆菌、真杆菌菌落数量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酵母菌、双歧杆菌、拟杆菌菌落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超广谱内酰氨酶阳性的常见菌种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四联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能有效根除HP,改善临床症状,但HP根除后可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增加耐药菌株.
作者:陆冰云;陈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透析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 CA125)水平及左房内径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维持性透析治疗并行血清CA125及心脏超声检测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CA125、左房内径与年龄、透析龄、胸腔积液、血压、B型脑钠肽及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A125水平升高和左房内径增大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按照血清CA125水平分成CA125正常组( n=80)与CA125升高组( n=20).与CA125正常组比较,CA125升高组存在胸腔积液患者较多,肌钙蛋白 I、B 型脑钠肽水平较高,左房内径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患者按照左房内径分成左房内径正常组(n=42)与左房内径增大组(n=58).与左房内径正常组比较,左房内径增大组存在胸腔积液的患者较多,收缩压、肌钙蛋白I、B型脑钠肽及CA125水平较高,血红蛋白、甘油三脂与总胆固醇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水平与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肌钙蛋白I、B型脑钠肽、胸腔积液呈正相关,与血清肌酐水平呈负相关(P<0.05).左房内径与收缩压、肌钙蛋白I、B型脑钠肽、胸腔积液呈正相关,与血红蛋白水平、甘油三酯呈负相关(P<0.05).血清CA125水平与左房内径间呈正相关(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B型脑钠肽分级(OR=3.259,95%可信区间1.383~7.678)与胸腔积液(OR=12.466,95%可信区间3.340~46.528)是维持性透析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收缩压(OR=1.026,95%可信区间1.005~1.048)与B型脑钠肽分级(OR=2.849,95%可信区间1.639~4.951)是引起左房内径增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维持性透析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左房内径呈显著正相关,但二者之间相关性并不是独立直接的相关关系.
作者:刘洪萍;丘先丽;胡豪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甲酰肽受体2(FPR2)的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病理科169例胃癌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和相对应的癌旁非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两组组织标本中FPR2的表达情况,进而分析FPR2的表达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有无差异性.将胃癌组织分为两组,分别为FPR2表达阳性组及FPR2表达阴性组,采用Graphpad Prism 5软件分别对两组的存活时间和多项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胃癌组织中FPR2表达阳性率为72.2% (122/16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2.5% (38/16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组织中,FPR2阳性表达组的标本数为122例,FPR2阴性表达组的标本数为47例,FPR2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总体存活时间短于FPR2阴性表达组;同时,FPR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及TNM分期及性别呈正相关. 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FPR2是影响胃癌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FPR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患者的总体存活时间、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和TNM分期呈正相关,并且可以作为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教学;唐郡;侯曦露;余森源;历海清;严和中;刘卫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寒区官兵功能性便秘的患病情况,并分析患病官兵的心理状况.方法 选取东北地区北纬45° ~50° (该地区年平均温度0℃左右)驻军官兵480名为研究对象.应用成人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诊断性问卷对寒区480名官兵进行功能性便秘发病情况的问卷调查,并设计成人功能性胃肠病相关心理问题调查问卷对患病官兵进行心理状况调查.记录官兵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并比较不同兵龄官兵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功能性便秘官兵及无功能性便秘官兵的心理问卷评分,以及不同程度功能性便秘官兵的心理问卷评分.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462份有效问卷,功能性便秘官兵33例,发病率为7.1% (33/462);新兵功能性便秘发病率高,为9.5% (12/126).功能性便秘组官兵心理问卷评分为(12.3 ± 5.8)分,显著高于无功能性便秘组的(3.8 ±4.6)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便秘组官兵中,重度症状者心理问卷评分为(13.7 ± 6.5)分,显著高于轻、中度症状者的(5.1 ± 3.53)分、(8.2 ± 5.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根据罗马Ⅳ标准,寒区官兵功能性便秘发病率仍较高,且影响官兵的心理状况,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针对寒区官兵功能性便秘的卫勤保障措施.
作者:刘旭;郭晓钟;李宏宇;王然;张建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药温肾健脾方对脾肾阳虚型结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5年3月1日至2015年5月1日以腹泄为主诉就诊、经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结肠腺瘤性息肉并行内镜下摘除术,且中医辨证诊断为脾肾阳虚型的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温肾健脾中药方口服6周,收集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粪便标本,提取粪便样本中细菌总DNA,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细菌的16S rDNA基因的V3~V4区高通量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shannon指数及Simpson指数,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通过UniFrac分析其组成结构变化,以及肠道菌群在门/纲/目/科/属水平的相对丰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Simpson指数较治疗前降低,Shan-non指数较治疗前升高,提示肠道菌群的种群多样性轻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中药治疗前后2个阶段的菌群能显著分开,且同一阶段的菌群聚集在一起,说明菌群结构有明显的区别,中药治疗对菌群的结构产生较明显影响.中药治疗后,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上升;拟杆菌门、纲、目、科、属的相对丰度则明显下降;普雷沃氏菌科、属的相对丰度下降超过1倍以上;梭菌纲、目,Blautia菌属及瘤胃菌科的相对丰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温肾健脾方可使肠道的菌群结构发生改变,改变后的肠道菌群更接近于健康人的肠道菌群结构.
作者:雷春红;林一帆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气体反流在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rGER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自2017年3月至2017年8月就诊的rGERD患者74例,全部行胃镜检查、食管高分辨率测压和24 h食管动态阻抗检测.根据胃镜检查结果以及食管测压结果分为难治性内镜检查阴性的反流疾病(NERD)组(n=47)与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RE)组(n=27),对两组患者进行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 Q)评分,并分析两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特点.按照食管动力标准分为食管动力正常组(n=24)与食管动力障碍组(n=50),分析食管动力障碍对气体反流的影响.结果 难治性RE组患者症状Gerd Q评分[(9.3 ± 2.7)分比(7.5 ±2.8)分]明显重于难治性NERD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NERD组患者气体反流次数、无酸反流次数[(97.5 ± 62.9)次比(76.0 ± 54.4)次;(48.4 ± 13.6)次比(27.0 ± 18.6)次]均较难治性RE组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食管动力正常组相比,食管动力障碍组患者总反流次数、气体反流次数以及无酸反流次数有升高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rGERD患者多数存在气体反流,气体反流是难治性NERD患者的主要反流成分,可能与食管动力障碍相关.
作者:李莉;展玉涛;郭宝娜;陈婧;伍冀湘;张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系统地评价维生素C(VC)预防造影剂肾病( CIN)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等数据库中关于VC预防CIN的随机临床试验( RCT),所有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年1月.采用RevMan 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7篇RCTs,包含2 606例受试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充分水化治疗的基础上,VC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的CIN发生率(比值比=0.61,95%可信区间0.48~0.78),并可以减慢患者术后24 h(均数差= -4.45,95%可信区间-6.21~ -2.69)及48 h(均数差= -3.19,95%可信区间-4.02~ -2.36)的血清肌酐(Scr)升高水平;术后72 h,两组的Scr(均数差= -3.03,95%可信区间-9.89~3.83)变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充分水化治疗的基础上,VC可有效预防CIN.
作者:郭鑫媞;安娜;程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脂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炎症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32 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洛伐他汀组、血脂康组,每组各8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他3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高脂饲料喂养第1天,一次性给予维生素D3(6×105U/kg)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喂养6周后,洛伐他汀组、血脂康组分别给予洛伐他汀2.5 mg/(kg·d)、血脂康300 mg/(kg·d)灌胃治疗.喂养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脂、肝功能;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 IL)-6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表达;观察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NF-α、IL-6、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均高于洛伐他汀组和血脂康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洛伐他汀组和血脂康组.洛伐他汀组TNF-α、IL-6水平均高于血脂康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康组和洛伐他汀组在血脂水平、肝功能、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的肝脂肪变性和胶原增生严重,对照组轻.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的TGF-β阳性表达多,对照组少.结论 血脂康能够调节血脂,具有抗炎作用,并能通过抗炎机制对肝组织发挥保护作用,其效果优于洛伐他汀.
作者:张子龙;黄樱硕;范煜东;刘梅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扩散张量成像( DTI)结合磁敏感加权成像( SW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赤峰市医院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诊断为HIE的新生儿76例为观察组,健康足月新生儿40例为对照组,采用MR扫描仪,行常规头部MRI(包括T1WI、T2WI、T2Flair)及横轴位SWI、DTI检测,比较常规MRI与SWI联合DTI的检出率的差异;比较常规MRI及SWI对颅内出血病灶的检出个数,比较检出率的差异;比较两组新生儿放射冠区脑白质、内囊前肢、后肢、胼胝压部、膝部及豆状核的FA值.结果 在76例患儿中,共检测出69例阳性患儿,SWI联合DT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MRI(90.8%比60.5% ,P<0.01);SWI对颅内出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MRI序列(P<0.05);观察组放射冠区脑白质、胼胝体膝部、压部、内囊前肢、后肢的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豆状核F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联合SWI可以明显提高HIE的检出率,DTI在检测脑水肿及脑白质损伤方面有更高的诊断价值,SWI在检测颅内出血的部位和类型方面敏感性更高,两者结合应用是对常规MRI检查进一步完善,可以更及时的诊断和治疗HIE.
作者:张志达;丛刊;谭淑睿;吕兴隆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体外胃癌细胞实验和体内裸鼠成瘤实验,探讨甲酰肽受体2 ( FPR2)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方法 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干扰胃癌细胞SGC7901和XN0422中FPR2的表达,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干扰效率.利用划痕实验、 Transwell 实验、体内裸鼠皮下成瘤及腹腔种植实验,观察 XN0422-mock、SGC7901-mock组以及XN0422-shFPR2、SGC7901-shFPR2组的侵袭转移、皮下成瘤和腹腔转移能力的改变.结果 慢病毒感染XN0422、SGC7901细胞,FPR2表达量下降>80% . XN0422-shFPR2组、SGC7901-shFPR2组中侵袭、转移能力,皮下成瘤能力和腹腔转移能力均低于XN0422-mock组和SGC7901-mock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PR2可同时促进体外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体内皮下成瘤和腹腔转移能力.
作者:李远美;唐郡;侯曦露;余森源;历海清;高倩;郭世存;严和中;刘卫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部彩色超声联合阴道彩色超声诊断宫角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英山县人民医院自2016 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96例疑似宫角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先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后采用阴道超声检查.参考病理诊断结果,比较两种超声检查方式在临床诊断率上的差异,并分析超声检查下孕妇宫角妊娠疾病征象.结果 经病理活检,96例患者中,宫角妊娠患者占92.7% (89/96);输卵管间质妊娠占7.3% (7/96);阴道超声检查组结果中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组(P<0.05);经腹部与经阴道联合检查下,诊断准确率89.6% ,灵敏性为91.0% ,特异性为71.4% ,阳性预测率为98.8% ,阴性预测率为38.5% ;宫角妊娠患者在大血流速度(Vmax)、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参数对应数值上显著高于输卵管间质妊娠(P<0.05).结论 在对宫角妊娠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两者联用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对患者病情确认与后续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秋;秦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晚期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深静脉血栓( DVT)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自2016 年1—12月于青海省人民医院行肿瘤细胞减灭术且术后发生DVT的晚期卵巢癌患者35例纳入DVT组,并选取同期顺利完成同一手术的晚期卵巢癌患者35例纳入正常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DVT形成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影响因素的监测价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术中失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术后纤维蛋白原(FIB)、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与术后发生DVT具有相关性(P<0.05);ROC评估显示,上述因素联合监测的诊断效能、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各因素单独监测(P<0.05).结论 体质量指数、术中失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术后FIB、术后APTT均是晚期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DVT形成的影响因素,各因素联合监测在评估术后DVT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秋兰;伍东月;杨清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转移皮瓣手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沈阳市肛肠医院采用转移皮瓣术进行治疗的36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本组患者治疗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情况、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复发情况等.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0.0 ± 5.0) min,术后第1天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3.0 ±0.5)分,平均住院时间(14.0 ±2.0)d,切口平均愈合时间(15.0 ±2.0)d.术后恢复过程中发现有2例患者局部切口皮下脂肪液化,在对其局部处理后痊愈且未见复发.结论 转移皮瓣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具有安全、有效、恢复快、疼痛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理想术式.
作者:袁和学;刘宗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蛋白琥珀酸铁联合输血治疗新生儿重度贫血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重度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患儿. A组行输血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蛋白琥珀酸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B组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显著高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治疗有效率为96.0% (48/50),显著高于A组的84.0% (42/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蛋白琥珀酸铁联合输血治疗新生儿重度贫血,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血红蛋白以及血清铁蛋白水平,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潘军;胡江;许丽琴;付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在不同病理分型肺癌中的表达情况,旨在进一步分析维生素D在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具体机制.方法 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收治的确诊为肺癌的96例初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6例肺癌患者纳入肺癌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纳入健康组,两组均采集外周静脉血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 25(OH)D 水平,比较两组血清血清 25(OH)D 水平.结果 肺癌组血清 25(OH)D 不足69例(71.9% )、缺乏27例(28.1% ),无血清25(OH)D正常者;健康组25(OH)D不足14例(28.0% )、缺乏2例(4.0% ),正常34例(68.0%),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肺癌组和健康组血清 25(OH)D 分别为(23.58 ± 6.76) ng/ml和(35.86 ±8.72) ng/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 Spearman 秩相关分析发现,血清25(OH)D水平和肺癌的发生呈负相关(r= -3.658 5,P<0.05).肺腺癌、肺鳞癌、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25(OH)D分别为(24.18 ± 7.74) ng/ml、(22.65 ± 6.58) ng/ml和(21.38 ± 6.34) 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D不足或者缺乏可能是导致肺癌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且与癌症病理类型不相关.
作者:轩宗哲;常亮;崔有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对骨关节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术后炎症因子和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病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常规组(n=46)和观察组(n=47).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镇痛,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帕瑞昔布钠.分别于术前0.5 h(T0)和术后1 h(T1)、6 h(T2)、12 h(T3)检测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4、IL-10水平;于T0和术后1 d(T4)、3 d(T5)、7 d(T6)评估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评分变化;于T0、T1、T2、T3检测两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NE)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T0、T1时TNF-α、IL-6、IL-8、IL-4、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TNF-α、IL-6、IL-8水平高于T0时,IL-4、IL-10水平低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TNF-α、IL-6、IL-8、IL-4、IL-10水平改善情况优于T2、T3时,T3时TNF-α、IL-6、IL-8、IL-4、IL-10水平改善情况优于T2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2、T3时TNF-α、IL-6、IL-8、IL-4、IL-10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 T0、T6时 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T5时MMSE评分低于T0、T6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5时MMSE评分高于T4,T4、T5时MMSE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0、T1时ATⅡ、皮质醇、肾上腺素、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ATⅡ、皮质醇、肾上腺素、NE水平高于T0时,T2、T3时ATⅡ、皮质醇、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T1,T3时ATⅡ、皮质醇、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T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2、T3时ATⅡ、皮质醇、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可有效缓解骨关节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并改善认知功能.
作者:马凯宇;张亚军;吴斌;谢娟华;吴新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在评估不同术式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入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30例患者采用Prolift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改良Prolift手术.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治愈率、复发率、静息状态和大Valsalva状态下的超声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治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静息状态和大Valsalva状态下的盆膈裂孔面积、周长、前后径、左右径以及耻骨直肠肌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静息状态和大Valsalva状态下的盆膈裂孔面积、周长、前后径、左右径以及耻骨直肠肌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静息状态和大Valsalva状态下的盆膈裂孔面积、周长、前后径、左右径均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耻骨直肠肌宽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Prolift手术可以保证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经会阴三维超声可以准确反映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盆底结构和功能,帮助医师及时掌握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情况.
作者:张茂春;王琦;张红薇;郭媛媛;陈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鼻腔盐水冲洗联合曲安奈德鼻喷雾剂用于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9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9例. A组患者鼻内镜术后采用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B组患者鼻内镜术后采用鼻腔盐水冲洗联合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鼻粘膜病变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及复发率.结果 B组的总有效率为93.9% (46/49),显著高于A组的79.6% (39/4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鼻黏膜的病变率为8.2%(4/49),显著低于A组的24.5%(12/4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 个月,两组MTR均显著提高(P<0.05),且B组均显著高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B组均显著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6个月的随访,B 组的复发率为4.1% (2/49),显著低于 A 组的14.3% (7/4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鼻腔盐水冲洗联合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可有效改善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的临床症状,改善鼻黏膜功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道广;孟新;李建委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颈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术联合塞来昔布治疗颈源性头痛( CE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4年5月至2017年5 月收治的104 例CE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4 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2例患者. A组给予塞来昔布治疗,B组给予颈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术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治疗1个月.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VAS)评分、颈椎活动度( ROM)评分、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及睡眠质量(QS)评分.结果 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为96.2% (50/52),显著高于A组的73.08% (38/5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ROM评分、SDS评分及Q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ROM评分、SDS评分及Q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VAS评分、ROM评分、SDS评分、QS评分分别为(1.82 ± 1.02)分、(1.21 ± 0.34)分、(41.23 ± 6.20)分、(0.64 ± 0.15)分;A组评分分别为(3.72 ± 1.15)分、(1.64 ± 0.50)分、(44.15 ± 7.13)分、(1.75 ± 0.28)分,B组各项评分均小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术联合塞来昔布治疗CEH能够明显缓解头痛,减轻头颈受限和抑郁状态,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李文举;唐旭;李亦梅;任路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采用漂浮体位下后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1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8例采用俯-仰卧体位下传统入路进行治疗的患者纳入俯-仰卧体位组,33例采用漂浮体位下后外侧入路进行治疗的患者纳入漂浮体位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年的踝关节评分优良率.结果 漂浮体位组的手术时间为(95.24 ± 22.60) min,明显短于俯-仰卧体位组的(114.17 ±29.5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仰卧体位组患者术后有3例出现后外侧切口红肿、皮缘小块皮肤坏死,1例感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3% (4/28);漂浮体位组患者术后有1例出现足背外侧皮肤感觉轻度减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 (1/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术后1年,漂浮体位组踝关节评分为优者27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3.9% (31/33);俯-仰卧体位组优18例,良5例,可5例,优良率为82.1% (23/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漂浮体位下后外侧入路可同时进行外踝和后踝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成金磊;吕飞飞;谢武昆;周业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昂丹司琼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70例择期行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 n=35)和B组(n=35). A组静脉推注氯化钠注射液,B组静脉推注昂丹司琼注射液,然后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记录两组产妇实施麻醉穿刺前(T1)、麻醉取左倾位后(T2)、胎儿娩出后(T3)及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脉动压(MAP)和心率(HR),观察两组产妇术中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变化幅度(麻醉前到手术结束时收缩压和舒张压高值与低值的差值);比较两组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及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T1、T4时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T2、T3时MAP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2、T3时HR显著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产妇术中 SBP大下降幅度显著小于 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新生儿出生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显著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9% (8/35),显著低于A组的71.4% (2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应用昂丹司琼可有效降低产妇恶心、呕吐及低血压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作者:曹秀玲;徐铭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肾增强CT动脉期、静脉期及实质期扫描测量肾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自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于解放军309医院接受过超声检查或CT平扫的52例肾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Gates法测量肾小球滤过率(GFR),常规肾增强CT测量动脉期、静脉期和实质期肾的体积与CT强化值的乘积(VE),分析各CT期相VE与Gates-GFR的相关性.结果 肾动脉期、静脉期和实质期体积与强化值乘积( A-VE、V-VE和P-VE)均与Gates-GFR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793、0.848和0.9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肾增强CT三期扫描均可用于评估肾功能,实质期结果更为准确.
作者:杨征宇;杨光;袁小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1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鲁米那组( n=100)与咪唑安定组( n=85).鲁米那组术前行鲁米那2 mg/kg肌肉注射,盐酸阿托品0.01 mg/kg肌肉注射;咪唑安定组术前行咪唑安定0.09 mg/kg肌肉注射,盐酸阿托品0.01 mg/kg肌肉注射.两组患者手术中均接受硬膜外麻醉.观察并比较患者术前、手术开始时及术中30 min的心率、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皮质醇水平,并进行焦虑视觉模拟评分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心率、IL-6及血清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时的心率、IL-6及血清皮质醇水平,咪唑安定组较本组术前及鲁米那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鲁米那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30 min的心率、IL-6及血清皮质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咪唑安定组低于鲁米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两组患者焦虑视觉模拟评分(AVA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时,两组患者AVA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咪唑安定组低于鲁米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30 min,两组患者AVAT均较术前及手术开始时降低,且咪唑安定组低于鲁米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中使用咪唑安定辅助镇静,起效快,维持时间良好,能够切实有效控制患者术中的焦虑.
作者:路文浩;贾洪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在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所有患者手术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美国麻醉师协会( ASA)评级、术前合并疾病、手术者经验、肿瘤直径、肿瘤位置、病理学分型、T分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方式等资料,分析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5.5% (51/2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术后出现并发症与年龄、术前合并疾病及手术者经验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合并疾病、术者手术经验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患者年龄越大、术前合并疾病和术者手术经验越少,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越高,临床上应对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引起重视,提高治疗满意度.
作者:华烨;高云瀚;李中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叉交锁髓内钉(BLIN)与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36具肱骨标本进行实验,根据固定方法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各18具. A组采用BLIN治疗,B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标本三点弯曲、轴向压缩、扭转强度生物力学性.结果 BLIN固定的生物力学性明显优于锁定钢板,可提供坚强内固定,表现为:三点弯曲、轴向压缩、扭转强度实验生物力学性明显优于传统方案,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骨折应用BLIN内固定可提供优越的生物力学效果,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中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小、骨愈合时间短、后期康复锻炼效果良好等优点,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富强;孙斌;孔凡强;吕晓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镜脊柱系统在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抚顺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67例为研究对象,将接受传统手术的69例患者纳入常规组,将接受经椎间孔镜脊柱系统手术的9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和术后3、6个月的腰痛、腿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腰痛、腿痛视觉模拟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术前,术后6个月均低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腰痛、腿痛视觉模拟评分和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术后6个月的腰痛、腿痛视觉模拟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手术比较,经椎间孔镜脊柱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创伤更小、手术用时更短、术后恢复更好等优势.
作者:曲景文;佟智慧;徐丹;马清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颅内动脉狭窄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的相关性及他汀类药物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0月至2017年2月在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58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类型颅内动脉狭窄与MCI的关系.其中,70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合并MCI,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5)和常规组(n=35).常规组进行常规降压、抗凝、扩张血管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 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 MoCA)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轻、中、重度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MC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颅内动脉狭窄、糖尿病史、收缩压、抑郁、年龄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和MoCA评分均明显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 (30/3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0.0% (21/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MCI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通过对颅内动脉狭窄并发MCI的患者进行阿托伐他汀钙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刘军贤;孙芳;杨茜;王素青;胡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和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开滦总医院自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在此基础上,常规组予以二甲双胍片口服;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盐酸吡格列酮片口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值,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 FINS)、餐后 2 h 胰岛素( 2 h 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和敏感性指数( ISI).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MI、WHR、FPG、HbA1c、TC、TG、LDL-C、FINS、2 h INS和HOMA-IR均较治疗前下降,HDL-C和ISI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2 h PG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BMI、WHR、FPG、2 h PG、HbA1c、TC、TG、LDL-C、FINS、2 h INS和HOMA-IR均低于常规组,HDL-C和 ISI均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可以减轻体质量,改善患者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同时,具有降低高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作者:张卫欢;何桦;王倩;李晓庆;李秋云;杨春伟;王珊;周艳茹;郭智慧;刘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细菌学检验、血清学检验诊断布氏菌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解放军210医院收治的42例布氏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细菌学检验、血清学检验及两种检验方法联用的布氏菌的检出率.结果 血清学和细菌学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85.7% (36/42)和 71.4% (30/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联用的阳性检出率为97.6% (41/42),显著高于两种方法单独应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布氏菌病的诊断,血清学的检出率高于细菌学,但两种方法联用可提高检出率,临床上可合理选用.
作者:赵会晶;牛淼;吕永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对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球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收治的240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别纳入A组和B组,每组各120例. A组患者接受常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B组患者接受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术后3d的甲状腺功能水平,术后6个月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结果 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A组较B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 B 组较 A 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常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比较,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对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球蛋白的改善更明显.
作者:肖洪伟;陈升;苏学良;葛军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乳腺超声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良恶性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64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图像特征,以患者乳腺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终诊断标准,比较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准确度.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乳腺肿瘤患者中,恶性196例,良性68例.乳腺超声图像显示,乳腺良恶性从形态、边界、回声、内部充盈缺损、内部血管、纵径与横径比例、钙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疾病准确率为86.4% (228/26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疾病准确率为78.4% (207/264),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疾病良恶性的准确率较彩色多普勒超声高.
作者:张润;刘双艳;李伶俐;姜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210医院自2017年3—9月收治的5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给予不同的阿奇霉素治疗方案.轻度感染者,单用阿奇霉素,10 mg/kg,口服,每天1次,治疗1~2个疗程(1个疗程为用药3 d、停药4 d).中重度感染者,采用阿奇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即首先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2~4个疗程(1个疗程为用药5~7 d、停药4 d),症状减轻后,再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口服,每天1次,治疗2~4个疗程(1个疗程为用药3 d、停药4 d);其中,重症患儿需辅以地塞米松,1~2 mg/k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3 d.记录轻度和中重度感染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20例轻度感染患儿治疗后,显效16例,有效4例,有效率为100.0% (20/20);34例中重度感染患儿治疗后,显效25例,有效8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1% (33/34).治疗过程中,患儿依从性较好,不良反应较少,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皮疹、谷丙转氨酶升高,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阿奇霉素抗肺炎支原体感染作用强、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作者:周琳;石磊;石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类几丁质酶YKL-40及其受体4(TLR4)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自2017年3月至2017年6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收治的35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以及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鼻中隔偏曲患者设为鼻中隔偏曲组(n=20),35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伴鼻息肉者设为伴鼻息肉组(n=20),未发生鼻息肉者设为未伴鼻息肉组(n=15).所有患者YKL-40及其受体4(TLR4)以及核因子κB(NF-κB)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YKL-40与TLR4蛋白的表达强度及分布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组患者YKL-40、TLR4的mRNA相对表达量,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中隔偏曲组NF-κB的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伴鼻息肉组与未伴鼻息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伴鼻息肉组中YKL-40蛋白表达强度( + + +)11例(55.0% ),显著高于未伴鼻息肉组3例(20.0% )和鼻中隔偏曲组的2例(10.0% ),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鼻息肉组中TLR4蛋白表达强度( + + +)11例(55.0% ),显著高于未伴鼻息肉组1例(6.7% )和鼻中隔偏曲组的2例(15.0% ),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伴鼻息肉组与鼻中隔偏曲组YKL-40、TLR4的表达均无相关性(rmRNA= -0.345,P>0.05;r蛋白质= -0.234,P>0.05;rmRNA= -0.153,P>0.05;r蛋白质= -0.287,P>0.05).伴鼻息肉组YKL-40与TLR4呈负相关(rmRNA= -0.765,P<0.05;r蛋白质= -0.456,P<0.05).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窦黏膜中YKL-40高表达,TLR4低表达,两者可能通过交互作用参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王传喜;马俊;黄静江;刘少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系统评价丙戊酸钠与卡马西平治疗癫痫发作的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6年,收集国内外关于丙戊酸钠与卡马西平治疗癫痫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要求,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使用统一的质量评价表进行文献方法学评价,并使用RevMan 5.3软件绘制偏倚风险图.提取有效数据并绘制森林图和漏斗图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6篇,总样本495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以是否可以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及减轻发作程度为观察目的的研究中,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为1.79,95%可信区间为1.09~2.93,P<0.05),丙戊酸钠的疗效优于卡马西平.而分析两种药物在治疗癫痫时是否会引起不良反应的结果显示二者并无显著差异(比值比为0.65,95%可信区间为0.39~1.06, P>0.05).结论 在治疗癫痫患者时,丙戊酸钠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事实上两种药物均可考虑,应综合各种实际状况进行药物的选择.
作者:刘则烨;张晓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止痒氧化锌洗剂联合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解放军230医院收治的187例亚急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n=62)、B组(n=62)及C组(n=63). A组给予止痒氧化锌洗剂治疗,B组给予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治疗,C组给予止痒氧化锌洗剂联合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均表现为重度瘙痒,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后,3组评分均明显降低,其中A组评分降低幅度较小,与C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的3组患者较治疗前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C 组患者有效率为98.4% (62/63),A 组有效率为96.8% (60/62),均高于 B 组的80.6% (50/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止痒氧化锌洗剂联合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治疗亚急性湿疹疗效满意,止痒作用佳,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晓楠;王金海;苑振亭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神经管畸形是指发生在神经胚形成过程中的出生缺陷,在全球范围内,其是继先天性心脏病的第二大出生缺陷,主要包括无脑儿、脊柱裂、脑脊髓膜膨出等表型[1].有研究报道,多基因遗传异常是导致神经管闭合异常的重要原因[2].还有研究显示,神经管畸形患者的同胞再发神经管畸形的风险高达2% ~5% ,是普通人群的50倍,随着亲缘关系渐远,风险也随之降低;生育两次及以上神经管畸形患者的孕妇,再次生育神经管畸形患者的风险高达10% ;同卵双胞胎的神经管畸形发生率高于异卵双胞胎[3].因此,遗传因素在神经管畸形发病中非常重要.神经管畸形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虽高,但多为散发,很少累及家系的多代人,符合多因素多基因的遗传模式.经数十年研究,目前已发现200余个基因与神经管畸形发病有关[4].另外,有研究证明,一些神经管畸形小鼠在人类的同源基因是致使人类神经管畸形的候选基因[5].本文现就神经管畸形的遗传学病因和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李宏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妊娠期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熟的过程.妊娠期间,为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需求,孕妇自身会出现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如体质量增加、雌激素和黄体酮水平升高、膈肌上抬等生理变化,这些变化都可能会导致睡眠障碍的发生.孕妇睡眠障碍作为导致各种精神疾病和生理疾病的影响因素,将严重影响妊娠期女性的生活质量.因此,积极研究和总结妊娠期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对促进孕妇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作者:朱晨晨;徐一涛;陈硕崴;陈超;吴秋琳;刘至阳;曹志永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辅助生殖技术自形成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胚胎体外培养的研究逐步完善及深入,临床妊娠率不断提高.在体外授精-胚胎移植传统治疗中,常根据年龄选择移植2~3枚卵裂期胚胎,在提高了妊娠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多胎妊娠及卵巢过度刺激的风险,且以卵裂期胚胎形态作为衡量胚胎生殖发育潜能的标准并不足够科学准确[1-2].目前,大量研究报道,与卵裂期胚胎移植相比,囊胚期胚胎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较高,且多胎率、异位妊娠率及卵巢过度刺激发生率较低[3-4].随着囊胚培养技术逐渐成熟,单囊胚移植将成为提高活产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安全实用的选择.
作者:张璐晴;谭季春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