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随着增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方面出现的一系列慢性、退行性变化,科学研究认为:原因之一是由于受到体内外环境中(如自由基、紫外线、化学物质)损伤因素的作用,导致DNA受损,如果核酸营养供应不足,致使损伤积累,就将引起基因变异及其表达异常,导致细胞老化.
作者:王俊云;王爱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许多国家将进入老龄社会,Alzheimer病(AD)等老年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成为突出的问题.据国外报道,AD是造成痴呆的常见病因,已成为导致死亡的第4位原因.有报道中国60岁以上老人中AD患病率仅在2%左右,但我国该年龄组人口众多,故AD患者实际数量不容忽视.
作者:张群业;崔行;郝建荣;张月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概况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世界性难题,老年疾病的防治是刻不容缓的,这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痴呆多见于老年人,多数人估计65岁以上的老人中重度痴呆为5%~8%,其中老年性痴呆病人约占半数.
作者:李前;朱振霞;孙曼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垂体腺瘤起源于垂体前叶细胞的异常结节性增生,占颅内肿瘤10%,好发于中青年,老年人较少见,文献报道约占垂体腺瘤病人的0.8%[1,2],并且症状常不典型,极易误诊.我们近5年中共收治9例,均经内分泌或CT、MR检查确诊并通过手术治疗证实的老年人垂体腺瘤,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涵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75岁以上高龄老年人植入人工晶体的手术要点及安全性.方法统计10年来75岁以上高龄白内障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局部及全身合并症.结果 104例病人中无一例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眼部并发症与其他年龄组比未见增多.结论只要给予足够重视并采取必要措施,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高龄老人不失为一安全理想的术式.
作者:贺冰;许爱光;于军;杜园园;刘国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旨在分析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与尿I型胶原特异性序列、骨密度的关系特征.方法采用CrossLapsTM酶联免疫法对健康的170例老年人及50例青年人晨尿进行I型胶原特异性序列(EKAHD-β-GGR)肽链检测,同时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骨量进行研究.结果 170例老年人中骨质疏松症的检出率为59例(34.71%).老年骨质疏松组尿I型胶原特异性序列含量值、骨密度测量值分别为(624.61±325.35)μg/mmolCr与(3636.21±164.95)m/sec,青年组为(135.13±80.89)μg/mmolCr与(3 950.49±149.61)m/sec.与青年组比较,老年骨质疏松组尿中此肽浓度明显升高(P<0.001);骨密度降低(P<0.05).结论 I型胶原代谢产物在尿中排泄可准确反映骨转换率并与骨密度改变相关,可直接用于评价骨丢失率.对早期发现老年骨质疏松症有较大的实用性.
作者:张春萍;陆惠华;江尧湖;沈惠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脑动脉节段性缺血改变.方法应用经颅超声彩色多普勒(TCCDI)对有神经系统症状而CT正常的41例门诊患者及42例CT证实的脑梗塞患者脑动脉分段测量其内径、血流速度,同时观察对照组46例.结果有症状组单条单节段改变明显,脑梗塞组则以多条动脉多节段改变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0.结论 TCCDI在CT未出现病灶之前即可以早期发现脑动脉的异常变化.
作者:袁长云;高德森;赵映辉;赫萍;耿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PPH33号痔切除吻合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Ⅲ度、Ⅳ度内痔病人作PPH33号吻合器切除术,作定期门诊随访.结果硬膜外麻下截石位,经肛门采用进口PPH33号痔切除吻合器作重度内痔手术18例,平均手术时间9 min,术后平均住院2 d.15例术后无任何疼痛感,3例需使用镇痛剂1~3次,全组无术后出血,术后第1天已可下地行走.全组均未使用抗生素.随访长1例已15个月,获随访16例,随访率达88%,无复发现象.结论采用吻合器作痔切除具有安全、疗效确切、术后无疼痛、住院期短、恢复快、无需药物治疗的优点.
作者:雷建;岑均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北京城乡老年人群痴呆的患病率及不同类型痴呆的患病率,分析老年期痴呆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流行病学调查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筛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逐户访问方式,抽样调查了城乡60岁及以上老人2 788例,完成调查问卷及筛查量表(MMSE)测验.第2阶段临床诊断,由神经科专科医师对MMSE低于界值分数的老人和部分MMSE正常的老人进行病史收集、临床体格检查和神经心理测验,根据DSM-Ⅲ-R、NINCDS-ADRDA诊断标准作出痴呆的临床诊断.结果2 788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患痴呆者208人,占7.5%,标化患病率为5.1%.痴呆分类AD占67.3%,VD占20.7%,混合型为10.1%,其他痴呆占1.9%.痴呆患病率在女性、农村地区及低文化水平的老年人群中增加;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结论高龄、低教育水平、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是痴呆的高发人群.
作者:汤哲;孟琛;董惠卿;吴晓光;闵宝权;张新卿;陈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HE)不同期患者的血清学特征.方法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261例老年EH患者不同期血清学指标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老年EH患者不同期血清学特征各异,入选优回归方程的变量在老年EH患者不同期有差异.早期以钾、钠离子杂乱为主,晚期以肝肾功能改变为主.结论老年EH的预防应以平衡血清钾、钠离子,增强体育活动,合理用药为主,减缓老年EH发生发展.
作者:任梅;关德明;李群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TEA)对顽固性心绞痛患者(FAP)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内皮素(ET-1)的影响.方法选择药物不能控制的心绞痛患者20例接受TEA治疗.观察疗效并于TEA治疗前及TEA治疗后第14天检测血浆ET-1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心绞痛缓解率100%,心电图ST段压低导联数和ST压低值显著减少(P<0.05),血浆ET-1显著下降(P<0.01).结论 TEA对须固性心绞痛疗效满意,并可能与血浆ET-1下降有关.
作者:李学;李兴波;林培国;周松花;张力;石喜芝;米东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诱导化疗后致死性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560例>60岁老年ANLL的临床资料.结果感染发生率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少有关(P<0.001),难以控制性致死性感染与CD4细胞绝对值减少有关(P<0.001).结论 CD4细胞绝对值减少是导致感染死亡的主要内在因素,老年ANLL患者化疗前进行免疫功能评估将对化疗方案的选择、化疗剂量的调整,减少致死性感染的发生有指导意义.
作者:徐娟;万岁桂;田丁;于力;李薇;刘复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首次发病中风偏瘫病人近期手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同卷法对32例中风偏瘫病人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评估,所得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首发中风偏瘫病人近期手功能恢复良好者达56.3%,发现中风偏瘫病人的预后与发病的严重程度、病灶范围大小、年龄及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方法等因素有关.结论针对病人的特点进行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且尽早介入对提高中风偏瘫病人手功能恢复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丽萍;李丽朝;方香丹;金承烈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补肾复方对老年人T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群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模式.方法老年人44例,采取补肾方和安慰剂随机分组,双盲给药;采用TUNEL标记的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各组T细胞凋亡的百分率;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各组T细胞凋亡相关促凋亡基因(Fas、FasL、TNFR1、Bax)及抗凋亡基因(TNFR2、bcl-2)的转录情况.结果补肾组T细胞凋亡率比安慰剂组明显降低(P<0.01),FasL、TNFR1基因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bc1-2基因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补肾方对老年人T细胞部分促凋亡基因的转录具有负调控作用,同时上调抗凋亡基因的转录,这种协同作用模式是补肾方下调老年人T细胞过度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沈自尹;郭为民;陈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对前列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剂量用药组(A组)、大剂量用药组(B组)、对照组(C组)及正常组(D组)前列腺组织中VEGF和CD34的表达.结果 A组、B组与D组前列腺微血管密度、微血管腔内面积及VEGF染色阳性细胞面积均明显小于C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B组前列腺微血管密度、微血管腔内面积及VEGF染色阳性细胞面积小于A组,差别有意义(P<0.05).结论非那雄胺可以抑制前列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减少腺体内微血管的密度.
作者:谷欣权;马庆杰;孔祥波;张刚;张殿臣;曹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索他洛尔对中老年患者室性早搏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早搏减少的百分比判定疗效,同时观察对快心串、慢心率、平均心率及Q-Tc间期的影响;对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索他洛尔治疗中老年人室性早搏总有效率为65.2%;对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疗效显著,并且可减慢窦性心律及延长Q-Tc间期;160~240 mg/d治疗3~4 w对心功能无影响.结论素他洛尔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室性早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冠心病合并的室性早搏效果明显,极少数人因心率下降及Q-Tc间期延长而停止治疗.
作者:秦玲;王晔玲;高沿航;王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阴囊Paget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对11例阴囊Paget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该病病史长,早期无特异临床症状,易于误诊.11例病理切片均可见Paget病的典型特征,其中A1期6例,A2期4例,B期1例.结论对于可疑阴囊Paget病应尽早行病灶活检确诊,病灶广泛切除术效果好、预后满意.
作者:张玉洪;郭健民;李义;王孟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微创伤冠状动脉搭桥术在老年患者的应用体会.方法胸部正中切口,常温、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26例(平均65.6岁).C TS固定器降低靶血管的活动度,环绕缝合法阻断切开的冠状动脉血流.结果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呼吸机辅助时间、住监护病房时间和平均输血量明显减少.随访1~30个月,无心绞痛复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创伤小、安全、有效.
作者:姚建民;成杞润;贾清仁;卢宁;赵向东;牛建立;肖志斌;张笑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电凝法治疗老年牙本质过敏症的机理.方法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老年人新鲜离体牙牙本质电凝后的变化.结果电凝未酸蚀组显示有约3~7 μm大小阻塞物封闭牙本质小管口,此区域中间杂少量牙本质小管自然封闭区;电凝酸蚀组显示有约5~7μm大小阻塞物封闭牙本质小管口.结论电凝后牙本质变化主要发生在牙本质小管口处内容物被凝固,封闭了牙本质小管口.
作者:何钟勤;张志民;高心;张成君;贾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槐角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脑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以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为研究对象,分别给大、小两剂量的槐角水煎剂灌胃30 d,测定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结果槐角大、小剂量均能提高小鼠脑组织NOS、SOD的活性(P<0.01),使NO含量增加(P<0.01),LPO含量降低(P<0.01).结论槐角能增强脑的抗氧化作用,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田黎明;胡伟新;隋志华;张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从ATP酶活性变化和自由基损伤方面研究老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肾脏损伤机制.方法青年(5~6月龄)和老年(20~22月龄)大鼠均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后肾脏组织形态和肌酐(Cr)、尿素氮(BUN)、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ATP酶的活性.结果青年和老年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形态和功能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老年模型组较青年模型组严重.青年模型组和老年模型组肾脏组织MDA含量和MDA/SOD比值分别高于青年对照组和老年对照组.老年模型组肾脏组织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低于青年模型组;老年对照组肾脏Ca2+-ATP酶活性低于青年对照组,老年模型组肾脏Ca2+-ATP酶活性低于老年对照组.结论脑缺血再灌注肾脏损伤老年大鼠较青年大鼠严重,ATP酶活性降低和自由基损伤可能是其主要机制之一.由于老年大鼠ATP酶活性和自由基代谢的增龄变化使这些病理改变较青年明显并具有一定特点.
作者:李建生;闫新慧;赵君玫;郭盛典;李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补虚怯瘀方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小鼠碳廓清法、红细胞溶血素生成法、T淋巴细胞的转化测定及小鼠应激试验、血清及肝脏MDA测定.结果补虚怯瘀方剂能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RES)对碳粒的廓清率(P<0.05),能促进绵羊红细胞(SRBC)致小鼠红细胞溶血素的生成(P<0.05);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小鼠应激能力及耐疲劳能力均有提高作用(P<0.05);能降低四氧嘧啶(TOP)诱发的小鼠过氧化脂质(MDA)水平(P<0.01).结论补虚怯瘀方能提高小鼠的免疫调节功能,能增进小鼠的应激能力、耐疲劳能力,能降低四氧嘧啶(TOP)诱导的小鼠过氧化脂质升高,具有延缓机体衰老的作用.
作者:毛连根;赵小京;丁世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单用或与己烯雌酚合用对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预防作用.方法 4.5月龄SD雌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去卵巢组、己烯雌酚组、人参皂甙组和人参皂甙与己烯雌酚联用组.采用双侧卵巢摘除术,体内双荧光标记法,胫骨上段硬组织包埋切片,全自动图像分析及松质骨形态计量学软件处理,观察药物对骨形态计量参数的影响.结果去卵巢10 w后骨量丢失和破骨细胞活性、骨形成率及骨转换率增加,子宫重量减轻,子宫内膜厚度变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人参皂甙与己烯雌酚合用能使骨量增加,骨形成增多,骨吸收和骨转换率下降并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子宫重量和子宫内膜厚度均下降.结论去卵巢大鼠骨量丢失,骨转换率增高,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己烯雌酚(10μg@kg-1@d-1)能抑制骨吸收,也抑制骨形成.与100 mg/kg人参皂甙合用,能增加骨量,增加骨形成,并减轻己烯雌酚导致的子宫重量增加和内膜增厚的危险性,能完全预防去卵巢大鼠的骨丢失.
作者:刘晓青;崔燎;吴铁;李青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海马CA1区NF-κB及HSP70的表达及预防性电刺激小脑顶核(FNS)的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分别预刺激小脑齿状核与小脑顶核,取脑作病理切片,用HE染色、尼氏染色、免疫组化与TUNEL原位染色的方法,通过图象分析测定缺血侧海马CA1区死亡神经细胞数目以及尼氏染色阳性细胞、NF-κBP65与HSP70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分析FNS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并与小脑齿状核比较.结果 FNS可使海马CA1区死亡神经细胞数目减少,凋亡减轻,NF-кBP65阳性细胞光密度降低,尼氏染色与HSP70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光密度增高,预刺激小脑齿状核无此作用.结论 FNS能减轻海马区神经细胞坏死与凋亡,促进HSP70的表达,抑制NF-κB的表达,预刺激小脑顶核有抑制海马区炎症因子的作用,并可能通过这一作用而改善大鼠脑缺血损伤.
作者:曾锦旗;董为伟;余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bcl-2、bax和p53 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原位杂交技术分别观察缺血1.5 h再灌注后2 h、6 h、12 h、1 d、2 d、3 d、7 d和14 d不同时间点神经细胞bcl-2、bax和p53 mRNA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 h在缺血周围区bcl-2 mRNA开始表达,1 d达高峰,之后逐渐减弱,再灌注14 d接近假手术组水平;bax mRNA与p53 mRNA均于缺血再灌注6 h出现,bax mRNA于1 d达高峰,3 d降至假手术组水平,p53 mRNA于1~2 d达高峰,7 d降至假手术组水平.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bax和p53 mRNA的表达与缺血性损伤有一定关系,参与了神经细胞凋亡的调节.
作者:郭云良;高英茂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内毒素血症老年大鼠肾脏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与青年大鼠的不同.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的方法建立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肾脏HSP70的含量.结果老年组阳性染色较青年组有所增强.结论老年组肾脏HSP70增多可能是肾脏受损严重的一个标志.
作者:曹若瑾;陈秉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老年慢性肾衰竭(CRF)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合并症多,治疗非常棘手.近年来,我们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治疗34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肾功能的变化,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生;徐晓君;赵瑛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认知功能是大脑皮层高级功能的重要内容,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期痴呆的基本表现和必备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血压水平也会不同程度地升高.然而,不同的研究对于血压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却众说纷纭,没有一致的结论.本研究采用整群分层法,对重庆市老年人群进行抽样调查,以了解血压水平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何洪波;周华东;陈曼娥;李敬诚;张猛;王延江;高长越;张映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肺癌发病率的增加使高龄老人进行胸外科手术的病例逐渐增多,心律失常是老年人胸科手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为了解老年人肺叶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可能的相关因素,笔者回顾性总结了58例肺叶切除病例,就其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因素及防治进行分析.
作者:王济峰;石喜之;王迎春;迎春岩;王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在海拔2 260 m的中高原地区,对528例65岁以上各类泌尿外科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取得较好疗效,现就有关问题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28例,男462例,女66例,年龄65岁~89岁(平均70.4岁).病史3 d~19年,在海拔2 260 m~3 680m高原居住生活均在51年以上.
作者:董永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老年性垂体腺瘤症状隐蔽,病程长,肿瘤大,易与其他老年性疾病症状相混淆.掌握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提高早期诊断,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改善病人预后有重要意义.我院1990年4月~2000年4月收治老年性垂体腺瘤17例.现将其诊断与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洪映标;少成;范柏岩;路威;刘树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的研究表明,端粒酶激活是细胞永生化和增殖的必要条件,人类衰老及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细胞染色体末端端粒及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目前,国内外有大量文献报道端粒酶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85%以上的人类肿瘤细胞表达了端粒酶活性,而有关衰老时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变化国内研究较少.
作者:杨宇;李友元;胡信群;彭孝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研究旨在了解重庆市社区老年人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及其生活方式和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以更好地指导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的一级预防.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采用整群分层法进行随机抽样,抽取重庆市主城区6个居委会,对其中全部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应查者为3 286人,共计收集完整资料3 012份,漏查率8.34%.
作者:张晓芬;孙丽华;何洪波;于瑞英;周华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急诊介入治疗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且并发症少.现总结我院1998年5月~2001年6月15例老年AMI患者急诊PTCA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
作者:徐坚;张邢炜;孙建辉;李雄;许轶洲;吴欣;李佩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骨钙素(Osteocalcin,OC)为骨组织的特异性蛋白,是评估骨转换率及骨形成的特异性指标.研究证实[1],OC基因在人群中呈限制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布,由位于骨钙素基因第一外显子上游第198位碱基控制,参与骨密度的调节,与骨质疏松的发病相关.
作者:刘建伟;张红红;叶玲;陶国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复方中药制剂益心冲剂对冠心病的治疗价值已得到肯定.降脂药物血康亦可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二者联合用国外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观察益心冲剂单独用药和益心冲剂血脂康联合用药治疗前后冠心病患者的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探讨其对冠心病等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价值及其机制.
作者:苏雪梅;徐文贵;杨婧;陈光 刊期: 2002年第04期